NBT 10079-2018 水电工程水生生态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文和珍稀保护鱼类成果资料。
NB/T10079—2018
变压器标准规范范本4.5.3应收集流域内已采取的水生生态保护措施实施情况资料
NB/T10079—20185水生生境调查与评价5.1一般规定5.1.1水生生境调查内容应包括水域形态结构、水文情势、水体理化性状和底质。5.1.2应根据水体类型和工程特性来制定调查方案并进行调查评价,满足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要求。5.1.3水生生境调查宜与水文和水环境专项调查相结合。5.2调查内容5.2.1水域形态结构调查内容应包括水体的长度、宽度、深度、面积,沿岸带特征,河床形态特征,自然或人工阻隔情况,干支流水电水利工程及过鱼通道建设情况等。5.2.2水文情势调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于河流,应调查多年平均逐月流量、水文过程,以及鱼类繁殖期的流量、流速和水位变化情况等。2对于水库,应调查人库流量、出库流量、库区水位变化情况、坝下流量和水位变化情况。3对于湖泊,应调查水量与水位变化情况、补给方式、换水周期、湖泊补给系数等。5.2.3水体理化性状调查内容应主要包括水温、溶解氧、透明度、电导率、色度、pH、总氮、氨氮、硝酸盐、总磷、硅酸盐、化学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其中,水温调查内容应包括多年平均逐月水温。对于有水温分层现象的水库或湖泊,应调查水温时空分布。5.2.4底质调查内容应包括水体底质类型和特征。6
调查点位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NB/T100792018
NB/T100792018
1应在坝址、重要支流汇口、 水河段,以及特异性生境、鱼类重要生境等处设置调查控制 点位。 2对于水库、湖泊,应根据水域形态特征、面积大小、水 库或湖泊水温分层,以及出入流条件设置调查点位。 3对于改建、扩建和后评价项目,宜沿用历史调查与监测 点位。 扩建和店
评价项目,宜沿用历史调查与监测时段。
5.3.3调查方法选取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域形态结构调查应进行现场观测和收集资料。 2水文情势调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文调查规范》SL 196的规定。 3水体理化性状和水温调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地表水 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的规定。
5.4.1应在生境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水域生境的物 理、化学、生物营养状况。
5.4.2调查成果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于河流,应分析其河床稳定性、河道改变程度、河道 弯曲程度、河流纵向连通性;对于水库、湖泊,宜对水体的湖 (库)岸组成、湖滨带底质、湖(库)岸稳定性、湖(库)岸形 态进行评价。
NB/T100792018
物、底栖动物和水生维管束植物。对于湖泊和水库,还应调查叶 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 6.1.2应根据水体类型和工程特性制定调查方案并进行调查评 价,满足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要求 6.1.3水生生物调查应与水生生境调查相结合 6.2调查内容 6.2.1浮游植物调查内容应包括种类组成、优势类群及其变化、 分布和生物量。 6.2.2着生藻类调查内容应包括种类组成、优势类群及其变化、 分布和生物量。 6.2.3浮游动物调查内容应包括种类组成、优势类群及其变化、 分布和生物量。 6.2.4底栖动物调查内容应包括不同底质类型的种类组成、优 势类群及其变化、分布和生物量。 5.2.5水生维管束植物调查内容应包括植被类型、种类组成、 优势类群及其变化、分布和生物量。
6.3.1调查点位设置应符合下列
1应结合水生生境调查点位及河流、湖泊和水库形态特 综合考虑调查点位设置。
NB/T10079—2018
2对于河流,应在上游、中游、下游、河口、支流汇口和 工程所在河段,以及特异性生境和鱼类重要生境等处设置点位。 3对于水库,应在库尾、库湾、库中、坝前和坝下不同区 域设置点位。 4对于湖泊,应在湖泊的入口区域、出口区域、水区域 工程所在地,以及特异性生境和角类重要生境等处设置占位
1宜在不同季节、鱼类不同生活史阶段进行调查,调查时 段应涵盖鱼类主要繁殖期 2对于典型水域水生生态回顾性评价、后评价研究等特殊 情况,可根据需要增加调查频次。 6.3.3调查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库渔业资源调查规范》 SL167的规定。
6.4.3应在调查成果的基础上,评价调查水域水生生
.4.4水生生物调查与评价应提出
1水生生物种类名录表。 2水生生物密度和生物量组成表。 3水生生物相似度指数表。
NB/T100792018
4 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表。 6.4.5 水生生物调查与评价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 水生生物种类组成图。 水生生物密度组成图。 3水生生物生物量组成图。
4 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表。 5.4.5 水生生物调查与评价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水生生物种类组成图。 2 水生生物密度组成图。 3水生生物生物量组成图
NB/T100792018
.2.3鱼类生物学调查应符合下
1应调查鱼类栖息、摄食、生长和繁殖等生物学特性。 2当存在洄游鱼类时,应调查鱼类洄游方式、时间、路线 及集群规模等。
7.2.4鱼类重要生境调香应符合
1产卵场调查应包括位置、面积、水深、水温、透明度、 溶解氧、流速、流量、底质和历史变迁情况。 2索饵场调查应包括位置、面积、水深、水温、透明度、 溶解氧、流速、流量、底质、历史变迁情况、边滩坡度变化和水 生生物资源状况。
NB/T100792018
3越冬场调查应包括位置、水深、水温、透明度、溶解 和底质。
7.2.5鱼类早期资源调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调查早期资源种类、成色和规模。 2对于产漂流性卵鱼类,应调查漂流孵化水域的漂流孵化 条件,主要包括水温、水位、流速和流量过程。 3对于产沉、黏性卵鱼类,应调查产卵水域的环境状况 主要包括水域形态、水温、水位与流量过程、流速、底质和近岸 植被。
7.3.2调查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NB/T100792018
1鱼类资源调查时间应根据季节变化及鱼类生长、发育、 繁殖时期的特点确定。 2鱼类资源调查时间应包括调查水域大部分鱼类的繁殖盛 期、卵苗发育期等敏感时段。 3对于繁殖期较特殊的鱼类,宜单独进行调查。 4鱼类早期资源调查时间应涵盖鱼类主要繁殖期,并包括 期间主要洪峰过程
1鱼类区系组成、种群结构调查应以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 相结合。 2渔获物调查应以现场调查为主,在不同河段设置站点 采取捕捞方式进行现场调查。 3鱼类生物学调查宜现场采集标本并进行鉴定,测定全长 体长、体高、体重等生物学基础数据。必要时现场解剖取脊椎 骨、耳石、鳞片、肠容物、性腺样本,处理待检,测定空壳重、 性腺重、肠容物湿重,目测记录摄食饱满度。 4鱼类早期资源调查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库渔业 资源调查规范》SL167的规定。鱼类早期资源调查表应符合本 规范附录E的规定。 5渔业资源调查应采取渔获物统计资料分析与现场调查取 样相结合的方法。渔获物检测表应符合本规范附录F第F.1节 的规定。渔获物统计表应符合本规范附录F第F.2节的规定。 6应根据收集的文献资料和渔获物调查统计资料进行鱼类 名录统计。鱼类名录表应符合本规范附录F第F.3节的规定。 7鱼类重要生境调查宜以走访沿江居民和主要捕捞人员为 主,了解不同季节鱼类主要集中地和鱼类种群组成,结合鱼类生 物学特性和水文学特征,分析鱼类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分布 情况,并通过走访或实地捕捞进行验证。鱼类重要生境基本情况 流计表应符合本规范附录F第F.4节的规定。
NB/T100792018
7.4.1应在鱼类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评价鱼类种群、 鱼类重要生境和鱼类资源状况。
7.4.1应在鱼类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评价鱼类种
1应分析不同水域主要渔获物变化及其体长、体重、年龄 购成特点。 2应分析评价水域鱼类种类组成、食性类型和分布特点, 主要鱼类生物学特性、适应性特征,主要鱼类种群结构特点及其 动态。 3应对比分析不同水域环境条件下鱼类时空分布特征、迁 移和洄游规律。 4应结合水域生境特点,分析评价调查水域鱼类产卵场、 索饵场、越冬场及洄游通道的分布特征,以及结构、功能的完 整性。 5应评价不同水域鱼类资源状况,特别是国家级和省级保 护、列入危动物红皮书的珍稀物种和特有物种,以及主要经济 物种的资源状况。结合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捕捞船只、捕捞 人员和捕捞网具等捕捞强度资料,评估鱼类资源利用强度;分析 鱼类资源演变趋势。 6应依据水域环境要素的调查结果,结合鱼类种类组成 分布与资源状况,从鱼类摄食、生长、发育、繁殖、栖息和洄游 等方面,分析评价鱼类对水域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7应依据渔获物统计结果:分析繁殖群体、补充群体和剩 余群体的种群结构特点,研究主要鱼类繁殖能力、生殖方式、繁 殖习性和受精卵性质等繁殖生物学特性;结合评价水域产卵场、 素饵场等重要生境状况与分布,综合评价调查水域不同生态类型 鱼类繁殖状况与种群动态变动趋势。 8鱼类多样性评价宜采用鱼类多样性综合指数法,鱼类多
NB/T100792018
样性综合指数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G第G.1节的规定。特有性、 指示性鱼类以及珍稀濒危鱼类的物种保护状况评价宜采用鱼类特 有性及指示性物种保持率评价方法,鱼类特有性及指示性物种保 特率评价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G第G.2节的规定。 7.4.3应结合渔获物分析结果,对主要鱼类种群结构特征和种 群生存力进行分析。鱼类种群生存状况评价宜采用鱼类种群生存 力分析方法,鱼类种群生存力分析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G第 G.3节的规定。
7.4.4应对鱼类重要栖息水域进行生境适宜性评估。鱼类机
NB/T100792018
8.3.1连通性评价宜根据水生生境调查得出的河流连通性 结果开展定性评价
8.3.1连通性评价宜根据水生生境调查待出的河流连通性评价 结果开展定性评价。 8.3.2对水生生态系统提供的生境服务功能可定性评价,对水 生生态系统维持生物多样性的服务功能宜根据水生生物物种多样 性指数和鱼类多样性综合指数评价结果开展评价
生生态系统维持生物多样性的服务功能宜根据水生生物物种多
8.3.3水生生态系统状态评价宜采用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
方法,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H的
8.4.1水生生态系统评价应提出水生生态系统稳定状况判定 结论。 8.4.2水生生态系统评价应提出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图
NB/T1007920
9.1.1按照与水电工程建设、运行的时序关系,水生生态影响 评价应包括影响预测评价、影响回顾评价和影响后评价。水生生 态影响评价内容应包括水生生境、水生生物、鱼类和水生生态系 统的影响评价。
进行评价。当上下游河段有梯级水电工程时,应根据水生生态现 状及历史资料,分析水生生态的演变过程及原因,分析水电工程 对水生生态的累积性影响
9.1.3水生生态影响评价应与水文情势、水环境、水温影响分 析等相结合。
9.2.1水生生境影响评价应在结合水文情势、水温、力
·1小生生境 评价成果的基础上开展,评价宜包括下列内容: 1水域上下游、干支流连通性的变化情况。 2水域的长度、宽度、深度、面积,沿岸带特征,河(湖 库)床形态特征,自然或人工阻隔情况等水域形态结构的变化 情况。 3坝址上下游流量、水位、水深、流速和水面宽度的变化 情况,以及坝下在鱼类繁殖期典型日的流量过程和洪峰过程变化 情况。 4坝址上下游溶解氧、水体气体过饱和度、总氮、总磷等 水体理化性状的变化情况。
NB/T100792018
5库区水温及下泄水温与天然河流水温的变化情况。 6河流、湖库底质条件的变化情况。 9.2.2水生生物影响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1对影响水域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的种类组成、优势类群 及其变化、分布和生物量的影响。 2对影响水域水生维管束植物的植被类型、种类组成、优 势类群及其变化、分布和生物量的影响。 3对影响水域底栖动物不同底质类型的种类组成、优势类 群及其变化、分布和生物量的影响
9.2.3鱼类影响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名
9.2.4水生生态系统影响评价
1对河流的水文水力学过程、营养物质和能量流、生物群 落结构、信息流的空间连通性的影响。
NB/T10079—2018
附录A水电工程水生生态调查与 评价报告编制目录
1.1 任务由来 1.2 工作任务和目标 1.3 工作思路与方法 1.4 工作过程 2 工程概况 2. 1 流域概况 2.2 水电规划与开发概况 2. 3 工程概况 3 水生生境调查与评价 3. 1 调查内容 3.2 调查方法 3.3 成果分析与评价 4 水生生物调查与评价 4.1 调查内容 4.2 调查方法 4.3 成果分析与评价 5 鱼类调查与评价 5. 1 调查内容 5.2 调查方法 5.3 成果分析与评价 6 水生生态系统评价 6.1 评价内容 22
NB/T100792018
6.3.1水生生态系统连通性评价 6.3.2水生生态系统功能性评价 6.3.3水生生态系统综合评价 7水生生态影响评价 7.1评价内容 7.2 评价方法 7.3 评价成果 7.3.1 水生生境影响评价 7.3.2 水生生物影响评价 7.3.3 鱼类影响评价 7.3.4 水生生态系统影响评价 8水生生态保护对策措施建议 8.1 水生生态保护总体思路 8.2 水生生态保护总体规划布局 8.2.1 保护对象 8.2.2 保护措施体系 8.3 栖息地保护 8.4 过鱼设施 8.5 人工增殖放流 8.6 其他鱼类保护措施 8.7 水生生态监测计划 9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附表: 水生生物名录表 2 鱼类名录表 23
NB/T10079—2018
附录B水生生境调查表
NB/T100792018
附录C水生生境评价方法
C.1.1采用闸项数量指标评价河流连通性分级标准应符合表 C.1.1的规定。
表 C. 1. 1 闸坝数量指标评价河流连通性分级标准
注:大型河流多年平均流量大于或等于150m3/s;中、小型河流多年平均流量小于 150m3/s
C.1.2采用渠化比例指标评价河流连通性分级标准应符合表 C.1.2的规定
C.1.2采用渠化比例指标评价河流连通性分级标准应符合表
C.1.2采用渠化比例指标评价河流连通性分级标准应符合表 C.1.2的规定。
表C.1.2渠化比例指标评价河流连通性分级标准
C.2.1采用枯水期径流量占同期多年平均径流量比例指标评价水 量状况,枯水期水量状况评价分级标准应符合表C.2.1的规定。
NB/T 100792018
表C.2.1枯水期水量状况评价分级标准
C.2.2采用平水期水量指标评价水量状况,平水期水量状况评 价分级标准应符合表C.2.2的规定。
表C.2.2平水期水量状况评价分级标准
C.3湖泊、水库营养状况评价
NB/T10079—2018C.3.2采用营养盐比值法,应以溶解性硅酸盐浓度(Si)、磷酸盐浓度(P)与溶解性无机氮浓度(N)的比值关系判断水体营养限制类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Si:P>22且N:P>22时,为磷限制。2当N:P<1o且Si:N>1时,为氮限制。3当Si:P<10且Si:N<1时,为硅限制。C.4河流生境综合评价C.4.1采用生境指标综合评分法进行河流生境综合评价,河流生境评价指标应符合表C.4.的规定。应在调查点位上下各100m河段近距离、完整地观察河流生境特征,对每个调查点位生境的10项参数进行赋值评价,至少山2人共同完成河流生境评价。表C4河流生境评价指标序号评价指标好较好一般差50%25%~50%75以上是碎石、鹅卵是碎石是碎石、鹅卵碎石鹅卵石、石、大石少于底质石大石、大石,其25%,其余为余为细沙等沉余为细沙等沉1细沙等沉积物细沙等沉积物积物积物201918151410432分值171611610有水生植被、有水生植被、以1种小生枯枝落叶、倒生境枯枝落叶和倒以1种或2境为主,底质木、倒凹河岸复杂性凹河岸等小种小生境为主多以淤泥或细和巨石等各种2生境沙为主小生境201918151413109875N2分值1716121161029
NB/T100792018
NB/T10079—2018续表C.4.1序号评价指标好较好一般差河岸周围植河岸周围植河岸周围植河岸周围几被种类很多,被种类比较多,被种类比较少,植被乎没有任何植面积大,河岸面积一般,河面积较小,河多样性被,河岸无植植被覆盖面积岸植被覆盖面岸植被覆盖面被覆盖50%以上积25%~50%积少于25%201918151413109875432分值17161211610很浑浊,有很清澈,无较清澈,车轻较浑浊,有水质大量的刺激性任何异味,河微异味,河水异味,河水静物理气体溢出,河水静置后无沉静置后有少量置后有沉淀8性状水静置后沉淀淀物质的沉淀物质物质物很多201918151413109875432分值17161211610人类干扰较人类干扰很人类无人类活动人类干扰较小,有少量的大,交通必经活动千扰或少有人大,有少量机步行者或自行动车、船通过之路,有机动9强度类活动车通过车、船通过201918151413109875432分值17161211610河岸两侧为河岸一侧无河岸两侧为河岸河岸两侧无耕作废弃的裸耕作土壤,另耕作土壤,需土地利耕作土壤,营露的风化土壤一侧为耕作要施加化肥和10用类型养丰富层,营养物质土壤农药很少20191815141310987543分值217161211610合计总分HR31
NB/T100792018
C.4.2河流生境质量分值HR应由每个调查点位生境的10项 评价指标值累加得出。河流生境质量评价分级标准应符合表 C.4.2的规定。
表C.4.2河流生境质量评价分级标准
试验、检测与鉴定表C.5.1湖库生境评价指标
NB/T10079—2018续表C.5.1序号评价指标好较好一般差40%~75%10%~40%75%以上是碎石、鹅卵是碎石、鹅卵是碎石、鹅卵湖滨带碎石、鹅卵石、石、大石少于石、大石,其石、大石,其底质大石,其余为10%,其余为2余为细沙等沉余为细沙等沉细沙等沉积物细沙等沉积物积物积物2019181514131075432分值17161211610湖岸稳定比较稳定、观察范围内观察范围内无侵蚀痕观察范围湖岸稳60%的60%以上的湖观察范围内小5%~30%的湖定性湖岸面积发生岸面积发生3于5%侵蚀面积受到损害蚀现象2019432分值160水量比较大,水量般水量很小,水量很大,湖水下降高度湖永下降高度湖水下降高度水量情况湖水淹面积或面积约25%或面积超或无湖岸暴露于25%75%过75%20191815614131095432分值17161211610观察范围内观察范围内观察范围内人工湖岸、堤维持正常模人工湖岸、堤人工湖岸、堤坝、护坡占湖式,没有人工坝、护坡小于坝、护坡占湖湖岸形态岸长度的10%湖岸、堤坝、湖岸长度的岸长度的75%5~40%,对水护坡等10%,对水生以上,对水生生生物有一定生物影响较小生物影响严重影响201918151413109875432分值16121161033
NB/T100792018
NB/T 100792018
烟草标准C.5.2湖库生境质量评价分级标准应符合表C.5.2的规定
表C.5.2湖库生境质量评价分级标准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