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544-2018 架空输电线路锚杆基础设计规程.pdf

  • DLT 5544-2018 架空输电线路锚杆基础设计规程.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8.2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1-16
  • 发 布 人: wqh6085061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锚杆杆体的核心受拉构件,主要为钢筋、钢管或地脚螺栓。

    anchor agent

    bs标准在锚孔内为锚筋和孔壁之间提供粘结锚固力的填充物。通常 指砂浆或细石混凝土。

    2. 1. 9 高压注浆

    highpressuregroutin

    highpressure grouting

    为提高锚杆承载力,对锚杆周边地层及锚固体进行的施加 定压力的注浆。

    杆设计参数或极限承载力进省

    为获得镭杆设计参数或极限承载力丽进行的现场试验

    2. 1.11 验收试验

    2.2.1作用与作用效应

    工程锚籽的安全性面进行的现

    Gk一 基础及上覆上自重; Gek一 基础自重和锚杆群所包围土体的自重; MxkMyk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承台底面绕群锚形心 X轴和Y轴的力矩; T一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锚杆基础中第i根锚杆的上 拔力设计值; T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锚杆基础中第i根锚杆上拔 力;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错杆基础上拔力

    2.2.2材料性能与抗力

    3.1.1使用锚杆基础的塔位应依据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综合安 性、经济性和施工可行性确定

    经济性和施工可行性确定。

    3.1.2锚杆基础的选型和设计应在调查和勘察的基础上,根据

    3.1.3锚杆基础的地基应逐基逐腿勘察,具体的勘察要求可根 本标准附录A确定。

    1.5锚杆基础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上部结构的设计使用 限,其材料、防腐措施和构造应达到相应的要求。

    3.1.6锚杆采用的材料和部件应满足锚杆的设计要求和

    相互之间不得产生不良影响。锚杆材料和部件的质量标准及验 标准,除满足本标准提出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 规定。

    3.2锚杆基础的分类及适用条件

    3.2.1锚杆基础按锚固持力层类别可分为岩石锚杆基础和土 锚杆基础,按受力特征可采用直锚式、承台式和复合式等型式 杆基础型式图见本标准附录B。

    3.2.2岩石锚杆基础适用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级~IV级的 岩石地基,其他质量等级的岩石地基中使用岩石锚杆基础时,应有 充分的试验依据。

    3.2.3土层锚杆的锚固段应设置在不易产生显著螨变的稳定土层,必要时应进行地基处理并进行试验验证。3.2.4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场地,不宜采用锚杆基础:成孔性差的岩土;2地下水不良影响;3腐蚀性等级为强、中的地基土。3.2.5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场地,不应采用锚杆基础:1岩溶发育;2采空区不宜建筑的场地。3.3材料3.3.1锚杆锚固剂宜采用细石混凝土、水泥砂浆等材料,高压注浆材料可采用水泥浆,经试验验证后也可采用新型锚固剂和注浆材料。细石混凝士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30,水泥浆强度不应低于30MPa。3.3.2锚筋可采用钢筋、钢管或地脚螺栓,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钢管力学性能指标按表3.3.2确定。表3.3.2锚筋强度设计值(N/mm)抗拉强度设计值了、HRB335300钢筋HRB400360HRB500435壁厚≤16215Q23516<壁≤30205钢管壁厚≤16305Q34516厚八302902锚筋可采用HRB500、HRB400或HRB335级热轧带肋钢筋,直径宜为22mm~40mm,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

    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的要求。 3锚筋中不宜设置接头,无法避免时连接强度应满足下列要 求:焊接件不小于被连接锚筋强度的1.05倍,套接件不小于被连 接锚筋的强度。

    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要求,不宜 用高铝水泥。

    3.3.5拌合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 的要求。

    3.3.6销固剂使用的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上外加

    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要求,严禁掺入氯盐。锚固剂和高 注浆,可使用膨胀剂

    4.1.1 锚杆基硼应进行下列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验算: 锚杆基础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2 锚杆杆体强度和承台强度承载力计算; 3土层锚杆基础应控制锚杆基础在设计地面处的水平位 移; 4对位于坡地的锚杆基础,应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 4.1.2锚杆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和相应的抗力限值应 符合下列规定: 1计算锚杆基础地基承载力时,作用效应应按照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下作用的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或单锚杆抗拨承载力特征值; 2计算锚杆基础稳定时,作用效应应按照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下作用的基本组合,但分项系数为1.0; 3计算地基变形和基础位移时,作用效应应按照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下作用的准永久组合;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和基础位 移充许值; 4确定基础承台厚度、基础内力、锚筋规格和验算材料强度 时,作用效应应按承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 分项系数; 5锚杆基础的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照现行有关建筑结构设 计规范的规定采用,除临时性建筑外,重要性系数%不应小于 1.0。 4.1.3锚杆基础中单根锚杆所承受的上拨力,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Tk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锚杆基础中第i根锚杆上拨 力(kN); 锚杆数量; T.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锚杆基础上拔力(kN); Gk一基础及上覆土自重(kN); Mx、Mk一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承台底面绕群锚形心 X轴和Y轴的力矩(kN·m); X、Y锚杆i至通过群锚形心Y轴和X轴的距离(m)。 4.1.4直锚式锚杆基础可忽略水平剪力的作用;承台式锚杆基 础,当承台嵌人基岩深度满足本标准第5.0.6条时,水平剪切力由 上部承台承受。 4.1.5单锚杆的上拔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T

    表 4. 1. 5 锚杆基础的上拨承载力安全系数 K

    4.1.6单锚杆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可参照地质条件相同的基本试验资料,结合下列公式确定:

    4.1.6单锚杆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R,min(RR.) R,=R;

    R,min(RR.)

    式中:Rb一一锚杆与岩土层间的极限粘结承载力标准值(kN),可 按公式(4.2.3)确定; R一岩体的抗剪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可按公式 (4.2.4)确定。 2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时,可通过现场基本试验确定。 4.1.7杆基翻的下压承载力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架空输电线 路基础设计技术规程》DL/T5219计算,可不计入锚杆作用。 4.1.8承台的受弯、受剪、冲切承载力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混翘 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程》DL/T5219及《建筑桩基技术 规范》JGJ94计算。 4.1.9钢筋混凝土主柱的承载力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架空输电 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程》DL/T5219计算。 4.1.10锚杆基础的防腐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 设计规范》GB50046的有关规定,防腐措施应使防腐材料在施工 期间免受损伤,并保证防腐长期有效。

    .2.1 锚筋抗拉强度承载力设计值R,,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A,单根锚筋的净截面积(m); f,锚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kPa)。 4.2.2锚筋与锚固剂间的粘结承载力设计值R,,可按下式计算

    R, rdl,tas

    表4.2.2锚筋与锚固剂间的粘结强度设计值t(kPa)

    4.2.3 锚杆与岩上层间的极限粘结承载力标准值R,可按下式 计算:

    注:1适用于锚固剂为C30级缅右混凝土和M30级水泥砂浆。 2本表中值适用于普通注浆施工,当采用高压注浆(压力>2.5MPa)加固 锚固段周边土层时,可根据试验值确定值,但增加值不宜大于本表 50%

    .24者体抗剪极限承载疗的确定,应特合下划规定: 1岩体抗剪极限承载力的确定,是基于如图4.2.4中虚线所 示倒锥体为假想破裂面,认为均匀分布于倒圆锥体表面的等代极 限剪切应力s的垂直分量之和来抵抗上拨力。 2单根锚杆的岩体抗剪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见图4.2.4(a) 可按下式计算:

    R=元ht(D十htang)

    图4.2.4岩体剪切计靠简图

    表4.2.4岩体等代极限剪切强度标准值.(kPa

    主:1表中数值为等代剪切角为45°的取值,当等代剪切角小于45°时,可由试验 或经验等确定。 2本表中ts取值应综合考恐岩体的完整程度和风化程度,岩体越破碎、风化 越严重时,取表中同类岩的较低值,

    4.3.1群锚抗拔承载力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

    4.3.1群锚抗拔承载力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

    :一利 群锚效应系数,应由试验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可取 0.7~0.9。 ,2岩石锚杆基础,还应验算整体破坏时岩体抗剪承载力,见 .2.4(b)、(c),可按下式计算:

    0. 7~0. 9.

    式中.a 锚杆群的外切圆直径(m),当锚杆群为正方形布置时 取a=/2b十D;当锚杆群为圆形布置时,取圆环轴线直

    苗杆群的外切圆直径(m),当锚杆群为正方形布置时 文a二/26十D;当锚杆群为圆形布置时,取圆环轴线直 经加锚杆孔径,即a=b十D。

    4.3.3土层锚杆基础,还应验算土体整体破坏时的承载力,可按 下式计算:

    式中u 锚杆群的外围周长(m);

    4.4.1复合式锚杆基础的抗拨承载力应由上部基础和锚杆部分 共同组成,其抗压承载力由上部基础承担。 4.4.2复合式锚杆基础的抗拔承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5.0.1锚筋宜采用表面有肋的钢筋或地脚螺栓;当采用光 钢筋或钢管时,末端宣采用可靠的镭固措施;锚筋直径不应小 16mm。

    筋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C 的要求。

    5.0.3锚杆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锚筋上应设置对中支架

    层厚度要求。土层锚杆的锚孔直径不宜小于120mm。 5.0.5直锚式和承台式锚杆基碰的锚孔间距宜取3.0倍4.0 倍锚孔直径,不应小于2.5倍锚孔直径,且净距不应小于160mm, 5.0.6岩石群锚杆基础承台嵌入基岩的深度不宜小于0.5m。 5.0.7岩石镭杆的锚固长度宜采用3m~8m,土层锚杆的锚固长 度宜采用6m~12m,且锚固段长度不应小于表5.0.7规定的构造 长度

    5.00君石祥铺朴基础承合款入基者的深度不小于0.5m。 5.0.7岩石镭杆的锚固长度宜采用3m8m,土层锚杆的锚固长 度宜采用6m~~12m,且锚固段长度不应小于表5.0.7规定的构造 长度。

    表5.0.7锚杆在岩土层中的锚固段构造长度(m)

    5.0.8直锚式锚杆基岩表面宜按照地区工程经验采取防风化 施。

    5.0.9对裂隙发育的岩石地基,宣设置压力注浆孔,压力注浆子 口应采取有效的封堵措施。

    6施工、试验及检测要求

    .1.1 锚杆基础施工前,应进行安全和技术交底。 .1.2施工开挖后,发现岩土条件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不符时, 应及时反馈。

    6.1.3钻孔应提出下列要求:

    1当主要地层为具有软化或崩解性的岩土层时,不宜使用水 循环钻进; 2锚筋施工前,应将锚孔中的石粉、沉渣清除干净; 3锚孔的成孔质量应符合表6.1.3的要求。

    表6.1.3锚孔的成孔质量要求

    6.1.4锚筋组装与安放应提出下列要求

    6.1.4锚筋组装与安放应提出下列要求: 1 镭筋进场后应进行外观检查,要求锚筋平直,并清除表面 油渍、锈渍、污渍等; 2应保证锚筋处于钻孔中心; 3安放锚筋时,应防止杆体扭曲、压弯; 4锚筋质量应符合表6.1.4的要求。

    表6.1.4锚筋质量要求

    6.1.5锚固剂及灌注施工应提出下列

    1 混凝土用砂应选择中粗砂,石子宜选择级配良好的碎石, 粒径为5mm~10mm,不得选用风化碎石; 2细石混凝土的落度宜为180mm~220mm; 3安放锚筋前应进行二次清孔,并及时浇灌锚固剂;当孔壁 过于千燥时需对孔壁充分润湿;易风化的岩石应尽量缩短开孔与 灌注之间的时间间隔 4细石混凝土应每300mm500mm分层灌注并振捣密 实; 5锚杆养护期间,禁止受到扰动

    6.2.1锚杆基础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或缺乏地区应用经验时,应 进行基本试验。 6.2.2基本试验应在施工图设计之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分组选 取代表性地段实施。

    1基本试验的岩土工程条件及采用的锚固剂、锚孔参数和施 工工艺应与工程锚杆相同: 2每组试验数量不少于3个;

    3最大试验荷载根据设计预估的极限承载力确定,试验宜做 到破坏; 4锚杆抗拨极限承载力试验的最大试验荷载不宜超过镭筋 屈服强度标准值,当锚固体极限抗拔力及预估地基土极限承载力 很高时,为获得锚杆设计的基本参数或极限承载力,可采用强度更 高或截面更大的锚筋: 5试验采用分级循环加载。 6.2.4单锚抗拔基本试验要点宜符合本标准附录C的要求。 6.2.5对于杆主要持力层为金风化、强风化的岩层及土层时, 宜进行群锚竖向抗拨与水平复合受力试验。 6.2.6群锚竖向抗拨与水平复合受力试验宜按照下列方法进 行: 1抗拨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加载,抗拨加载法参照现行行业 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中“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 验执行; 2水平荷载采用多循环加卸载,水平加载法参照现行行业标 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106中“单桩水平静载试验”执 行; 3复合试验各方向的受力应根据最大试验荷载进行同比例 分级; 4在每加一级竖向荷载后,在保持竖向荷载恒定情况下,施 加水平第级荷载,并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 范》JGJ106循环5次加卸载,记录水平位移,同时记录竖向位移, 然后施加第二级竖向荷载,再施加第二级水平荷载,以此类推。 6.2.7对于塑性指数天于17的士层锚杆,强风化的泥质岩石 锚杆,节理裂隙发育、张开直充填有黏性土的岩石锚杆,应进行 变试验。蠕变试验的锚杆每组不得少于3根。蠕变试验具体 可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的规定 热行。

    6.3.1锚杆基础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工程锚杆检测宜采用单锚抗拨验收试验,试验数量不小于 镭杆总数的5%,且每基塔应不少于3根; 2最大试验荷载取锚杆荷载基本组合上拨力设计值,且不应 超过铺筋(普通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的0.9倍; 3验收试验采用分级加荷法,初始荷载宜取最大试验荷载的 0.1倍,分级加荷值宜取锚杆最大试验荷载的0.3倍、0.5倍、0.7 倍、0.8倍、0.9倍和1.0倍; 4验收试验中,每级荷载均应稳定5min~10min,并记录位 移量;最后一级试验荷载应维持10min,并在1min、5mn和10min 各记录次位移量;如在1min~10min内锚头位移增量超过 1.0mm,则该级荷载应再维持50min,并在累计15min、20min、 25min、30min、45min和60min时记录锚头位移增量; 5试验完成后,应绘制荷载一位移(P一S)曲线,参见本标准 附录D。

    6.3.2当符合下列条件时,检测的锚杆应评定为合格

    1镭杆在最大试验荷载下所测得的弹性位移量,应超过该 载杆体自由段长度理论仲长值的90%,且小于杆体自由段长度 1/3锚固段长度之和的理论弹性伸长量; 2在最后一级荷载作用下,lmin~10min锚杆蠕变量不大 1.0mm,如超过,则6min~60min内锚杆端变量不大于2.0mm

    1锚杆验收试验不合格时,应在同基塔增加镭秤检测数 量,增加数量应为不合格镭杆的3倍,若仍有不合格锚样,应分析 原因,并再扩大检测比例; 2按不合格锚杆占锚杆总量的百分率推算工程锚杆实际承 截力与设让值的差值,确定处理方案。

    工程需要时可进行群锚抗拨与水平复合受力验收试验,试 按本标准第6.2.6条执行。 锚杆基础的检测宜采用本标准第6.3.1条和第6.3.4条 长,当有其他可靠的方法和手段时也可采用

    6.3.4工程需要时可进行群锚抗拨与水平复合受力验收 验方法按本标准第6.2.6条执行。

    6.3.5锚杆基础的检测宜采用本标准第6.3.1条和第

    的方法,当有其他可靠的方法和手段时也可采用。

    的方法,当有其他可靠的方法和手段时也可采用

    7.0.1锚杆基础设计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相关法 律法规的要求。 7.0.2山区线路锚杆基础应结合杆塔全方位长短腿与不等高基 础配合使用。

    伴法规的要求, 7.0.2山区线路锚杆基础应结合杆塔全方位长短腿与不等高基 础配合使用。 7.0.3锚杆基础宜结合基面实际地形采取截、排水和余土处理措 施,以及自然地貌恢复方案。

    7.0.3锚杆基础宜结合基面实际地形采取截、排水和余土处理猎

    7.0.4锚杆施工应选用噪声小、粉尘少、对环境影响小的施工

    机电标准规范范本,当需要时,可采取降噪、防尘及除尘措施

    求: 1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区域地形地貌、岩土性质、地下水等 岩土工程条件,初步判断可能采用锚杆基础的区段,有针对性地进 行重点踏勘,对岩土工程条件复杂或缺少资料的地段,宜布置适量 勘探工作,在岩上报告中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2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在初步设计阶段选定的区段,结合塔 应地质条件,初步确定可采用锚杆基础的塔位,并按照锚杆基础要 求进行勘察,提出满足锚杆基础设计要求的岩土工程察报告。 A.0.2锚杆基础的适用条件应符合本标准第3.2节的规。 A.0.3对拟采用锚杆基础的塔位应逐基逐腿进行勘察,并根据 设计要求和岩土工程条件,制定合理的勘察方案,选择合理的勘察 手段和仪器设备。

    A.0.4锚杆基础勘察深度应满足表A.0.4的要求。

    表A.0.4锚杆基础勘察深度

    本表老黏土特指第系晚更新(Q3)及以前沉积形成、量硬塑及坚硬状态的 黏性土,但不包括膨胀土、红黏土等特殊性土。

    A.0.5岩石锚杆基础应重点查明下列内容:

    线、上部微盖土层厚度及其性质; 2可溶岩的溶洞、溶沟、溶槽发育规模及其充填情况; 3岩石的强度、软化系数; 4地下水类型、地下水位及其变动幅度,地下水对建筑材料 的腐蚀性。 A.0.6 土层锚杆基础应重点查明下列内容: 1 地基土体成因、岩性、状态,是否存在软弱层或软弱透镜体: 2 土体的抗剪强度、压缩模量、地基承载力; 3 地下水类型、地下水位及其变动幅度; 4 地基土及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A.0.74 锚杆基础勘察成果除满足线路勘察规范要求外,尚应符 合下列要求: 1逐腿提供地质柱状图,对岩石地基岩性、坚硬程度、风化程 度、君体完整程度、岩体基本质量等级,黏性土岩性、湿度、状态,地 下水位等明确描述; 2逐腿提供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或点荷载强度、软化系数; 3分析地下水对锚杆基础施工和运行期间的不利影响; 4对采用锚杆基础的适宜性做出评价,并提出建议。 A.0.8 岩石的坚硬程度可按裴A0.8划分

    线、上部覆盖土层厚度及其性质; 2可溶岩的溶洞、溶沟、溶槽发育规模及其充填情况; 3岩石的强度、软化系数; 4地下水类型、地下水位及其变动幅度资料范本,地下水对建筑材 的腐蚀性。

    表A.0.8岩石坚硬程度划分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