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808-2021 城镇建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技术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4.1有线电视网络应当使用专用信道完整传输广播电视节目,采用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HFC网络) 或光纤到户(FTTH网络)的接入方式进行建设。 4.2城镇建筑有线电视网络的新建应采用光纤到户的接入方式;对已有有线电视网络的改建或扩建, 有条件的宜采用光纤到户的接入方式。 4.3有线电视网络工程应选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未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鉴 定合格的设备及主要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4.4有线电视网络工程应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应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整 体美观、维护管理方便。 4.5有线电视网络工程的设计除应符合本文件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DB45/T 808—20215.1工程界面5.1.1新建有线电视网络工程的地下管道、配线管网、有线电视设备间等设施,必须与建筑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5.1.2有线电视网络工程建设应以用户接入点为界面,有线电视业务经营者和建筑物建设方各自承担相关的工程量。工程实施应符合下列规定:a)规划红线范围内建筑群地下管道及建筑物内的配线管网应由建筑物建设方负责建设;规划红线范围内建筑群及建筑物内有线电视网络设施的安装空间及房屋(有线电视设备间),应由建筑物建设方负责提供;c)用户接入点设置的配线设备建设分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有线电视业务经营者和建筑物建设方共用光缆交接箱、电缆分配器箱、光缆分纤箱或配线柜时,由建设方提供箱体并安装,箱体内连接配线线缆的配线模块应由有线电视业务经营者提供并安装;2)有线电视业务经营者和建筑物建设方分别设置光缆交接箱、电缆分配器箱、光缆分纤箱或配线柜时,应各自负责箱体或机柜的建设安装。d)配线线缆应由有线电视业务经营者负责建设,入户线缆应由建筑物建设方负责建设;e)用户室内家居配线箱、终端盒、信息插座、户内线缆应由用户或房屋建设方负责建设安装。5.2配置原则5.2.1每楼层住户较少时,用户接入点宜跨楼层覆盖住户。配线管网的设置应能满足用户接入点跨楼层覆盖住户的需求。5.2.2地下管道的管孔容量、用户接入点处预留的配线设备安装空间、有线电视设备间面积,应满足有线电视业务接入的需要。5.2.3地下管道的总容量应根据管孔类型、线缆敷设方式,以及线缆的终期容量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地下管道的管孔应根据敷设的线缆种类及数量选用,可选用单孔管或多孔管。单孔管内穿放多条线缆时应套子管;b)每一条线缆应单独占用多孔管的一个管孔或单孔管内的一个子管;地下管道应至少设置一个单孔管或多孔管专用于有线电视网络的线缆敷设。5.2.4建筑物内配线管网的导管与槽盒尺寸应满足敷设的线缆数量的要求。5.2.5住户室内应预留家居配线箱的安装空间。5.2.6建筑物内单元的楼道处或弱电竖井内应预留配线设备的安装空间。5.2.7不有线电视设备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500户以上规模住宅区或建筑群应设置一间有线电视设备间,且与其它业务设备间相隔离;有线电视设备间面积不宜小于10m;有线电视设备间内应设置至少一路带保护接地的单相AC220V外电,功率不小于10kW。6建筑群地下管道6.1建筑群之间的有线电视网络线缆应采用地下管道方式敷设,建筑群地下管道示意图参见附录A图A. 1。6.2建筑群地下管道应与建筑群道路同步建设,并应与城市有线电视主干地下管道相连接。6.3建筑群地下管道路由宜以有线电视设备间为中心向外敷设,且应选择在人行道、人行道旁绿化带上敷设。6
DB 45/T 8082021
6.4地下管道宜采用塑料管或钢管。地下综合管线较多及腐蚀情况比较严重的地段GB/标准规范范本,宜采用塑料管。
6.5地下管道在下列情况下宜采用钢管:
a)管道附挂在桥梁上或跨越沟渠,或需要悬空布线的地段; b 管道跨越主要道路,不具备包封条件的地段: c)管道埋深过浅或路面荷载过大的地段; d)建筑物引入管道或引上管道的暴露部分
6.6地下管道的埋深应符合下列规定:
a建筑群内管道最小埋深宜符合表1白
建筑群内管道最小埋深宜符合表1的规定:
b)在经过市政道路时,埋深要求应符合GB50373的有关规定。 6.7建筑群内地下管道宜采用外径不小于110mm的单孔管或多孔管
6.8人(手)孔设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在管道拐弯处、管道分支点、设有光缆交接箱处、交叉路口、道路坡度较大的转折处、建筑物 引入处、采用特殊方式过路的两端等场合,宜设置人(手)孔; b)交叉路口的人(手)孔位置宜选择在人行道上; c)人(手)孔位置不应设置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货物堆积、低洼积水等处; d)与城市有线电视主干地下管道相通的人(手)孔位置,应便于与有线电视管道衔接。 6.9建筑物外地下管道应设置人孔、建筑物单元内引入管道宜设置手孔。 6.10人孔使用砖块砌成,内空尺寸(长×宽×深)应不小于900mm×900mm×1200mm,并使用复合 材料盖板铺平路面。人孔建设示意图参见附录B图B.1。 6.11人孔的墙宽为240mm(不含灰沙面层),井口部位制作截面为240mmX160mm的钢筋混凝土圈。 6.12地下管道与其它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GB50373的有关规定。 6.13既有建筑有线电视设施建设工程宜使用原有地下管道,
7.1.1地下管道线缆直接引人建筑物单元内的,应在建筑物单元的上引线处设置手孔,手孔内空尺寸 (长×宽×深)应不小于500mmX500mmX×800mm。地下管道至手孔应敷设一根直径不小于110mm的单 孔管或多孔管,埋深为300mm~500mm。手孔建设示意图参见附录B图B.2。 7.1.2手孔使用砖块砌成,墙宽为240mm(不含灰沙面层),井口部位制作截面为240mm×120mm的 钢筋混凝土圈棵。 7.1.3地下管道线缆引入建筑物地下一层的,应做好防水、排水措施
7.1.4建筑物楼内配线管网应包括弱电竖井、导管、桥架等,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DB 45/T 808=2021
a)导管、槽盒不应设置在电梯或供水、供气、供暖管道竖井中,不宜设在强电竖井中; b)地下一层配线管网应便于与地下通信管道相衔接; C 低层、多层、中高层建筑楼层间宜采用导管暗敷设,高层建筑楼层间宜采用弱电竖井与导管暗 敷设相结合的方式; d 弱电竖井应上、下贯通,并应靠近或设置在设备间内; e 引入室内家居配线箱的入户导管不宜少于2根。 7.1.5地下管道与楼内配线管网的设置参见附录C。 7.1.6导管或桥架在穿越建筑结构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时,应采取补偿措施。 7.1.7 竖向导管外径宜为50mm~100mm,槽盒规格宽×高宜为(50mm50mm)~(400mm~150mm) 入户导管外径宜为15mm~25mm。
b)地下一层配线管网应便于与地下通信管道相衔接; C 低层、多层、中高层建筑楼层间宜采用导管暗敷设,高层建筑楼层间宜采用弱电竖井与导管暗 敷设相结合的方式; d 弱电竖井应上、下贯通,并应靠近或设置在设备间内; e)引入室内家居配线箱的入户导管不宜少于2根。 7.1.5地下管道与楼内配线管网的设置参见附录C。 7.1.6导管或桥架在穿越建筑结构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时,应采取补偿措施。 7.1.7竖向导管外径宜为50mm~100mm,槽盒规格宽×高宜为(50mm~50mm)~(400mm~150mm), 入户导管外径宜为15mm~25mm。 7.1.8导管暗敷设宜采用钢管和硬质塑料管,埋设在墙体内的导管外径不应大于50mm,埋设在楼地板 面层内的导管外径不应大于25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导管直线敷设每30m处,或在路由交叉、转弯时应加装过路箱(盒); 导管弯曲敷设时,其路由长度应小于15m,且该段内不得有S弯。连续弯曲超过2次时,应加 装过路箱(盒); C 导管的弯曲部位应安排在管路的端部,管路夹角不得小于90°; 导管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导管外径的6倍,如导管外径大于50mm时,不应小于10倍; e) 导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护口保护,管口伸出部位宜为25mm~50mm。 7.1.9 线缆桥架设置和线槽保护要求: 线缆桥架底部应高于地面2.2m及以上,顶部距建筑物楼板不宜小于300mm,与梁及其他障碍 物交叉处间的距离不宜小于50mm; 线缆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宜为1.5m~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结构体上的间距宜 小于2m,距地1.8m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板保护,或采用金属走线柜包封,柜门应可开启; 直线段线缆桥架每超过15m30m或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时,应设置伸缩补偿装置; d 金属线槽敷设时,在下列情况下应设置支架或吊架:线槽接头处;每间距3m处;离开线槽两 端出口0.5m处;转弯处; 塑料线槽槽底固定点间距宜为1m; 线缆桥架和线槽转弯半径不应小于槽内线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线槽直角弯处最小弯曲半径 不应小于槽内最粗缆线外径的10倍; 桥架和线槽穿过防火墙体或楼板时,缆线布放完成后应采取防火封堵措施。 7.1.10 当有线电视线缆与电力线缆采用同一桥架敷设时,桥架内应采用金属板隔开,间距应符合设计 要求。 7.1.11 导管、桥架等与其他管线的最小净距应符合GB50311的有关规定,
7.2.1用户室内应设置家居配线箱。家居配线箱宜安装在套内走廊、门厅或起居室等便于维修维护处, 箱底距地高度宜为500mm。 7.2.2家居配线箱到各房间有线电视终端盒应采用星型结构敷设暗管。 7.2.3客厅、书房和卧室等应设置有线电视终端盒。每个终端盒敷设一根外径为15mm~25mm塑料管 与家居配线箱连接 7.2.4距家居配线箱水平150mm~200mm处应预留AC220V带保护接地的单相交流电源插座,并应将 电源线通过导管暗敷设至家居配线箱。电源接线盒面板底边宜与家居配线箱底边平行。
8. 1. 1 型号、技术要求
DB 45/T 8082021
DB 45/T 808=2021
表3电缆的电气性能要求
8. 1.2 结构要求
电缆内导体和外导体之间的绝缘体应便用物理发泡聚乙烯材料。铝管电缆内导体采用单根圆铜线或 铜包铝线,外导体采用无缝铝管或整体焊接铝管;一5电缆内导体采用单根圆铜线,编织网材料采用铝塑 复合膜和镀锡圆铜线或铝合金线编织,编织线标称直径为0.12mm0.18mm,编织密度≤45°,填充 系数≥0.42,编数为64(含64)~96(含96)
8.2 分支器、分配器
应选用GY/T137中防水电流通过型分支损耗为8dB,10dB,12dB,14dB的一分支器和二分支器 求应符合GY/T137中相应项目的规定。具体性能参数见表4。
DB 45/T 808—2021表4防水电流通过型分支器性能参数性能参数项目单位一分支二分支标称值81012148101214分支损耗dB允许偏差±1. 55 MHz~65 MHz≤2.7≤2. 5≤2.2≤1.9≤4. 0≤3. 3≤2. 5≤2. 3插入损耗65 MHz550 MHz≤2.5≤2.3≤2.0≤1.7≤4. 0≤3.3≤2.5≤2.3dB550 MHz~750 MHz≤2.7≤2.5≤2.2≤2.1≤4.5≤3.7≤2.9≤2. 7750 MHz~1000 MHz≤3. 0≤2.7≤2.5≤2.2≤4.5≤3.7≤2. 9≤2. 75 MHz~65 MHz≥18≥20≥22≥22≥22≥22≥22≥2665 MHz~550 MHz≥20≥22≥22≥22≥22≥22≥22≥26反向隔离dB 550 MHz~750MHz≥20≥20≥20≥20≥18≥20≥20≥22 750MHz~1000MHz≥20≥20≥22≥20≥18≥20≥20≥225 MHz~65 MHz≥14≥1465 MHz~550 MHz≥16≥16反射损耗dB550 MHz~750 MHz≥14≥14750MHz~1000 MHz≥14≥145 MHz~65 MHz≥2265 MHz~550 MHz≥30相互隔离dB550 MHz~750MHz≥22750 MHz~1000MHz≥20带内平坦度dB ±1. 0屏蔽衰减dB≥100信号交流声比dB ≥66端口载流能力A6、10通过电压V60(50Hz)8.2.2分配器8.2.2.1防水电流通过型分配器应选用GY/T137中防水电流通过型二分配器和平衡型三分配器,其要求应符合GY/T137中相应项目的规定。具体性能参数见表5。11
DB 45/T 808=2021
表5防水电流通过型分配器性能参数
8.2.2.2通用型分配器主要性能参数见表6、
表6通用型分配器主要性能参数
DB 45/T 808—2021表6通用型分配器主要性能参数(续)项目单位性能参数相互隔离750MHz~1000MHzdB≥225 MHz~65 MHz≥1465MHz~550MHz≥16反射损耗dB 550MHz~750MHz≥14750MHz~1000MHz≥14带内平坦度dB±1.0屏蔽衰减dB≥100表7通用型分配器主要性能参数项目性能参数单位端口数六分配器八分配器十分配器十二分配器十四分配器十六分配器5 MHz~65 MHz≤10.5≤11.5≤13.0≤14. 0≤14.3≤15. 065MHz~550MHz≤11≤12. 0≤13.5≤14.3≤14.5≤15.5分配损耗dB550MHz~750MHz≤11.5≤12. 5≤14. 0≤15.5≤15.5≤16. 0750MHz~1000MHz≤12≤13. 0≤14.5≤16. 0≤16.0≤16.55 MHz~65 MHz≥30≥30≥30≥30≥30≥3065MHz~550MHz≥28≥28≥28≥28≥28≥28相互隔离dB 550 MHz~750MHz≥26≥26≥26≥26≥26 ≥26750MHz~1000MHz≥26≥26≥26≥26≥26≥265 MHz~65 MHz≥17≥17≥16≥16≥15≥1565MHz~550MHz≥17≥17≥16≥16≥15≥15反射损耗dB550MHz~750MHz≥16≥16≥15≥15≥14≥14750 MHz~1000 MHz≥16≥16≥15≥15≥14≥14带内平坦度dB±1. 0屏蔽衰减dB ≥10013
8.4.2同轴电缆分配网设计
DB 45/T 8082021
8.4.3光工作站箱安装设计
8.4.3.1光工作站在室外应采用落地箱(条件不充许时可采用壁挂箱)安装,在室内公共区域应采用 壁挂箱安装。室外光工作站箱应安装在光工作站信号覆盖区的中心位置。 8.4.3.2小区有线电视用户数超过100户应至少设置1个室外光工作站箱。小区用户数超过200户, 每增加200户应相应增设1个室外光工作站箱。 8.4.3.3室外光工作站落地安装箱内空尺寸(长×宽×高)应不小于760mm×480mm×1380mm,箱 体基座尺寸(长×宽×高)应不小于840mmX×560mmX×300mm,箱体基座要求采用混凝土筑成,箱体基 座进线孔应埋设不少于10根直径不小于28mm的PE子管。箱体基座应安装在电缆沟或检查井附近,并 人电缆沟或检查并直接理设PE子管接通电缆沟或检查并和水泥基座的进线孔,若箱体基座安装位置离电缆 沟或检查井的距离大于5m时,必须在箱体基座旁边建1个手孔,小区外手孔内空尺寸(长×宽×深) 应不小于900mm×900mm×900mm,小区内手孔内空尺寸(长×宽×深)应不小于500mm×500mmX800 m
8.4.4电缆分配器箱与配线管网设计
8.4.4.1电缆分配器箱至室内家居配线箱距离不应超过35m。每个单元的6~16个用户应设置一个电 缆分配器箱,电缆分配器箱位置应设在其覆盖用户的中心楼层。 8.4.4.2电缆分配器箱尺寸(高×宽×深)不宜小于400mm×300mm×120mm。 8.4.4.3楼层电缆分配器箱与电缆桥架连接应敷设一根直径不小于50mm或两根直径不小于32mm的 PVC管。
5.1.1电缆敷设的弯曲半径为电缆直径的15~20倍,楼内暗管穿缆应按图纸要求标明线号, 线箱、电缆分配器箱内预留电缆长度约250mm~300mm。 5.1.2有线电视网络电缆与电力电缆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10的规定
DB 45/T 808=2021
表10有线电视网络电缆与电力电缆的最小净距
8.5.1.3电缆暗管敷设与其它管线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电缆暗管敷设与其它管线的最小净距
8.5.2 分支器、分配器的安装
8.5.2.1防水电流通过型分支器、分配器
防水电流通过型分支器、分配器应安装在固定装置上,铝管电缆与防水电流通过型分支器、分配器 连接时,应预留滴水弯,将接头用带胶的热缩套 管做防水保护
8. 5. 2. 2 分配器
8.5.3家居配线箱的安装
8.5.3.1壁嵌式家居配约 墙体内,应在房屋建造时同步完成。 8.5.3.2引入线缆应在家居配线箱终接,连接端子应标识清晰、准确。 8.5.3.3箱内应预留0.5m~1.0m的线缆盘留空间,线缆应排列整齐、扎绑松紧适度。
8.5.4 电缆连接器的安装
8.5.4.1室外用铝管电缆连接器
DB 45/T 8082021
3.5.4.1.1铝管电缆连接器应采用防水型连接器。外导体接、内导体压接,抗热胀冷缩,连接可靠; 有防水硅橡胶圈,防潮、防水性能好。除光节点设备监测口和通用型分配器输入口以外,不得使用F 型连接器。
a 用割刀割掉铝管电缆端部有弧度的部分; b 在约25mm处割出内导体,不能扭伤和划伤内导体; C 在约60mm处切割并除去外护套,清洗沥青,不能划伤铝管; d 掏空型接头需要相应铝管电缆专用掏空力掏除介质层,用竹片等非金属器具刮去内导体上的护 层,不得使用金属刀具; e 依次把尾帽和中接套入已掏空好的铝管电缆,按要求尺寸用钳口转圈剪断内导体: 按要求尺寸剪断针型前端的针,将它插入连接设备端口,用适当力度拧紧,并把针压接固定; 将内导体插入针型前端的压接小孔,依次用适当力度拧紧中接和尾帽。
9.1.1光缆采用的光纤应符合下列规定
9.1.1光缆采用的光纤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配线光缆应采用G.652D光纤; b)入户光缆应采用G.657A光纤。 9.1.2室内、外光缆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室内光缆宜采用干式、非延燃外护层结构的光缆; b 室外架空至室内的光缆宜采用干式、防潮层、非延燃外护层结构的室内外用自承式光缆; C 室外管道至室内的光缆宜采用干式、防潮层、非延燃外护层结构的室内外用光缆。 9.1.3 当用户接入点设置在室外时,入户光缆应选用室外光缆或室内外用光缆;当用户接入点设置在 室内或楼内时,入户光缆宜选用室内光缆。 9.1.4户内对绞电缆应采用5e类或以上等级4对对绞电缆,
9.2.1光缆交接箱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a箱体孔洞应满足进出光缆管孔的需求:
箱体内宜配置熔接配线一体化模块,适配器或连接器应采用SC或FC类型; C) 应有光分路器的安装位置; d 应有光缆终接、保护及跳纤的位置; e) 箱门板内侧应有存放资料记录卡片的装置; f 应设置固定光缆的保护装置和接地装置; g) 箱体应防雨、通风良好,光缆进、出口处应采取密封防潮措施; h) 箱体应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耐老化、抗冲击损坏性能及防破坏功能,设门镇 i 光缆交接箱应符合YD/T988的有关规定。
9.2.2光缆分纤箱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箱体孔洞应满足进出光缆管孔的需求; 箱体应有光纤盘留空间及空余纤芯放置空间: 应有光分路器的安装位置,至少满足两个以上光分路器分别安装的需要; d 所有紧固件联结应牢固可靠; e 箱门板内侧应有存放资料记录卡片的装置; f 应设置固定光缆的保护装置和接地装置; g 箱门开启角度不应小于120°; h 箱体应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耐老化、抗冲击损坏性能及防破坏功能,设门锁: i) 箱体密封条粘结应平整牢固,门锁启闭灵活可靠: 光纤熔接盘片应采用开启式,熔接盘内连续部分应有保护装置,基本容量为12芯。 9.2.3 家居配线箱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箱门开启角度不应小于110°; b) 应设置接地装置; c 箱体门应选用非金属材质; d 箱体应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耐老化性能; e 箱体密封条粘结应平整牢固,门扣启闭应灵活可靠; f 尺寸不宜小于450mm×350mm×150mm(高×宽×深)。 9.2.4 有线电视光纤入户信息插座应选用具有两个SC型光纤适配器插座或RJ45插座。 9.2.5 室外型箱体的防护性能应达到GB/T4208中IP65级的要求,
9.3.1每个光缆分纤箱所覆盖住户数不宜超过32户,光纤链路不宜超过300m。光缆分纤箱位置应设 在其覆盖用户的中心楼层或位置。FTTH网络设计模型图参见附录F图F.1,单元内部FTTH网络接入系 统图参见附录F图F.2。 9.3.2入户光缆光纤芯数应根据用户对业务需求及配置确定,配置应符合表12的规定。
表12光纤与光缆配置
β光缆分纤箱至家居配线箱的光纤链路不大于300m时,链路全程衰减β不应超过0.4dB;光 大于300m时,链路全程衰减β不应超过1.0dB。光纤链路全程衰减限值β按式(1)计算:
.EaXL.. (N2) X a ...
β一一光缆分纤箱至家居配线箱光纤链路的衰减限值(dB); 一光纤衰减常数(dB/km),在1310nm波长窗口时,采用G.652光纤时为0.36dB/km,采用G.657 光纤时为0.38 dB/km~0.4dB/km; LEx 一光缆分纤箱至家居配线箱光纤链路的最大长度(km); N一光缆分纤箱至家居配线箱光纤链路中熔接的接头数量; 2一一光纤通道成端接头数(光缆两端); α一光纤接头损耗系数,采用热熔方式时为0.06dB/个。 9.3.4户内5e类及以上等级4对对绞电缆的链路与信道的传输最大衰减、近端串音衰减等指标值,应 符合GB50311的有关规定。
9.4.1.1线缆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
4.1.1线缆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4.1.2敷设线缆时牵引力应限定在线缆允许的范围内。 4.1.3用户室内线缆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宜采用导管暗敷设方式;
a)宜采用导管暗敷设方式; 穿越墙体时应套保护管; C) 采用钉固方式沿墙敷设时,卡钉的间距应为200mm~300mm; d) 用户室内线缆路由中,不应有活动接头。
9.4.1.4光缆敷设安装的最小曲率半径应符合
表13光缆敷设安装的最小曲率半径
.1.5对绞电缆敷设安装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a)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 b)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8倍。 1.1.6线缆应有余量以适应终接、检测和变更,预留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入户光缆在用户接入点处预留长度应为1m~1.5m,在家居配线箱成端时预留长度不应小于 500mm; b 对绞电缆在弱电间或设备间处宜为0.5m2m,家居配线箱处宜预留200mm~500mm,终端盒 处宜预留100mm~300mm; 光缆纤芯在用户侧不作成端时,应保留光缆施工预留长度。
DB 45/T 808=2021
DB 45/T 808=2021
DB 45/T 808=2021
9. 4. 2 箱体安装
9.4.2.1光缆分纤箱在公共场所安装时,墙挂式箱体底面距地不宜小于1.8m。 9.4.2.2光缆分纤箱内接地端子板应与楼层局部等电位端子板连接。 9. 4.2.3家居配线箱的安装应符合 8.5.3 的要求。
9.4.2.1光缆分纤箱在公共场所安装时,墙挂式箱体底面距地不宜小于
9.4.3线缆接续与成端
.4.3.1光缆接续、成端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室外光缆与室内光缆的金属构件不得电气连通,光缆内金属构件的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b) 光缆接续应采用熔接方式; C) 家居配线箱或信息插座应采用熔接尾纤方式成端 d 用于有线电视网络的光纤活动连接器类型应为SC/APC,用于宽带互联网的光纤活动连接器类 型应为SC/PC。 .4.3.2对绞电缆的终接应符合GB50311的有关规定。
10有线电视设备间选址与工艺设计要求
10.1.1独立设置的有线电视设备间宜设置在建筑群或建筑物的中心位置。 10.1.2在建筑物内设置的有线电视设备间宜设置在地下一层或地上二层,并宜靠近建筑物内配线管 网。 10.1.3自然环境清洁,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 的场所。 10.1.4 远离楼槿给排水管道,严禁设置在建筑物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10.1.5 有线电视设备间应采取防盗措施。 10.1.6远离水灾、火灾及地质灾害隐患区域。 10.1.7电力供给稳定可靠,防雷接地方便。 10.1.8满足消防的要求。
10.1.1独立设置的有线电视设备间宜设置在建筑群或建筑物的中心位置。 10.1.2在建筑物内设置的有线电视设备间宜设置在地下一层或地上二层,并宜靠近建筑物内配线管 网。 10.1.3自然环境清洁,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 的场所。 10.1.4远离楼幢给排水管道,严禁设置在建筑物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10.1.5有线电视设备间应采取防盗措施。 10.1.6远离水灾、火灾及地质灾害隐患区域。 10.1.7电力供给稳定可靠,防雷接地方便。 10.1.8满足消防的要求。
10.2.1穿墙及楼板孔洞处应采用防火材料封堵,并应做防水处理。 10.2.2耐火等级不应低于2级。 10.2.3一般照明的水平面照度不应小于1501x。 10.2.4有线电视设备间应设置与大楼接地体等电位的接地端子板,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2。接地 体之间的所有连接,必须使用焊接,并做防腐处理。 10.2.5线缆布放应采取防潮、防鼠、防火等措施。 10.2.6信号线与电源线应分开敷设。 10.2.7地面等效均布活载荷不应小于6.0kN/㎡z
10.2.1穿墙及楼板孔洞处应采用防火材料封堵,并应做防水处理。 10.2.2耐火等级不应低于2级。 0.2.3 一般照明的水平面照度不应小于1501x。 10.2.4有线电视设备间应设置与大楼接地体等电位的接地端子板,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2。接地 本之间的所有连接,必须使用焊接,并做防腐处理。 10.2.5线缆布放应采取防潮、防鼠、防火等措施。 10.2.6信号线与电源线应分开敷设。 10.2.7地面等效均布活载荷不应小于6.0kN/㎡
11.1新建有线电视网络工程的地下管道、配线管网、有线电视设备间与入户线缆必须与建筑 验收。
DB 45/T 8082021
11.2工程验收应按规定程序和内容进行检测,确认达到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峻工验收合格。 11.3工程验收宜按表14所列方式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作为工程峻工资料的组成部分。
表14工程检验项目及内容
11.4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将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有关文件存档。 11.5工程竣工技术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4工程峻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将工程峻工验收报告和有关文件存档。 .5工程竣工技术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11.4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将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有关文件存档。
11.4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将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有关文件存档。
a) )工程竣工图纸; b) 工程量总表; c)工程说明; d)开工报告; 设备、器材使用明细表; f)随工检验记录:
DB 45/T 808=2021
g 隐蔽工程检验记录和签证; h 系统指标测试记录; i 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报告; j 用于设计变更的工程签证单; 工程洽商记录。 11.6工程峻工技术文件应采用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内容应真实、准确,并与工程实际相符合 11.7工程文件应字迹清楚、图样清晰 斤、图表整洁、签字盖章手续完备。工程档案文件不应采用复印件,
建筑群地下管道示意图如图A.1所示。
附录A (资料性) 建筑群地下管道
图A.1建筑群地下管道示意图
DB45/T 808—2021
附录B (资料性) 人(手)孔建设模型
(孔建设示意图如图B.1月
图B.1人孔建设示意图
暖通标准规范范本孔建设示意图如图B.2月
图B.2手孔建设示意图
DB 45/T 808=2021
C.1建筑物内地下一层及楼层配线管网
示意图如图C.1所示。
附录C (资料性) 建筑群地下管道与楼内配线管网连接图
附录C (资料性) 建筑群地下管道与楼内配线管网连接图
建筑物内楼层间及入户管
防火标准规范范本示意图如图C.2所示。
....- 建筑标准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