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440-2020 重覆冰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pdf

  • DL∕T 5440-2020 重覆冰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4.5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3-26
  • 发 布 人: hyychys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本标适用于110kV及以上交、直流重覆冰加空输电线路和中冰区大跨越线路设计。
    替代DL/T 5440-2009

    具有较小粒径的过冷却水滴随气流浮动,冻结在物体上形成 雾淞或混合淞。

    airflowinicing

    含有一定数量过冷却水滴的气团,能构成线路较大的覆冰。

    2. 1. 8 中冰区

    港口水运施工组织设计2.1.12设计冰荷载

    design ice load

    根据历史上记录存在并显著超过历年记录频率曲线的严重 覆冰。

    As 迎风面构件的投影面积计算值; a 舞动幅度; B1 导线、地线覆冰风荷载增大系数; B2 杆塔构件覆冰风荷载增大系数; B3 绝缘子串覆冰风荷载增大系数; d 导线或地线的外径或覆冰时的计算外径; e 自然常数; 舞动频率; 峰值因子; g h 单片绝缘子的高度; I10 一10m高度名义端流强度; I 导线平均高处的端流强度; K. 海拔为Hm处的修正系数:

    3.0.1路径方案选择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 确定,宜避开严重覆冰地段。 3.0.2路径选择宜满足下列要求: 1避开调查确定的覆冰严重地段和污移较重地区; 2沿起伏不大的地形走线; 3避免翻越分水岭及横跨峡谷、湖泊、河流、风道、垭口等容 易覆冰的地带,如无法避让时,对发生事故修复较困难的杆塔,其 使用条件应留有裕度; 4避免大档距、大高差和杆塔两侧大小悬殊的档距,转角角 度不宜大于45° 5通过山岭地带,宜沿覆冰时背风坡或山体阳坡走线; 6耐张段不宜太长,中冰区不宜超过5km,重冰区不宜超过 3km;当耐张段长度较长时应考虑防串倒措施;在高差或档距相差 悬殊区段或覆冰严重区段,耐张段长度宜适当缩短;当中冰区耐张 段较长时,每隔4基~5基悬垂型杆塔,应设置1基加强型悬垂型 杆塔以防串倒; 7线路跨越重要设施时宜避开重冰区; 8运行维护困难地区,有条件时应考虑施工、运行维护便利 措施。

    4.0.1重覆冰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气象重现期确定应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架空输电线路荷载规范》DL/T5551的规定。 4.0.2在有足够的覆冰观测资料并确认资料有效性的情况下,应 采用概率统计法确定线路设计冰厚,其概率模型宜采用极值I型 分布;很少或无覆冰观测资料可用时,应通过对附近已有线路的覆 冰调查分析确定设计冰厚。 4.0.3应收集沿线气象站、观冰站、电力线、电信线、通信塔等覆 冰资料并进行现场调查,掌握沿线历年覆冰情况、覆冰性质、冻结 高度、大覆冰出现年份和重现次数。 4.0.4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线路所经地段及周围的地 形、地物、相对高差、路径走向、架设高度和覆冰时的风速、风向、 湿度等气象要素及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情况综合分析,应注意 微地形、微气候对覆冰增大的影响,合理确定设计冰厚和划分 冰区。

    4.0.3应收集沿线气象站、观冰站、电力线、电信线、通信塔等覆 冰资料并进行现场调查,掌握沿线历年覆冰情况、覆冰性质、冻结 高度、大覆冰出现年份和重现次数。

    4.0.3应收集沿线气象站、观冰站、电力线、电信线、通信塔等卷

    4.0.4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线路所经地段及周围的地

    形、地物、相对高差、路径走向、架设高度和覆冰时的风速、风向 湿度等气象要素及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情况综合分析,应注意 微地形、微气候对覆冰增大的影响,合理确定设计冰厚和划分 冰区。

    注:如有实测资料,覆冰同时风速应按实测资料选取,

    4.0.6地线设计冰厚应较导线设计冰厚增加不小于5mm。 4.0.7 重覆冰地段调查中发现的稀有覆冰荷载宜按偶然组合 计算。

    4.0.6地线设计冰厚应较导线设计冰厚增加不小于5mm。

    4.0.6地线设计冰厚应较导线设计冰厚增加不小于5mm。 4.0.7 重覆冰地段调查中发现的稀有覆冰荷载宜按偶然组合 计算。

    5.0.1重覆冰线路的导线及分裂根数选择,在满足安全运行的情 况下,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和运行经验确定,20mm及以下冰区可 采用钢芯铝绞线,30mm及以上冰区宜采用钢芯铝合金绞线。 5.0.2导线、地线(含复合型光纤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设计安全 系数不应小于2.5.,在悬挂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25,地线 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5.0.3在稀有覆冰条件下,线路导线、地线弧垂最低点的最大张 力不应超过导线、地线设计拉断力的60%,悬挂点的最大张力不 应超过导线、地线设计拉断力的66%。 5.0.4地线标称截面不应小于现行行业标准《架空输电线路电气 设计规程》DL/T5582的要求。 5.0.5复合型光纤地线(OPGW)应满足脱冰跳跃及过载对其机 械强度的要求。 5.0.6中冰区导线、地线防振和防舞措施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 (架空输电线路电气设计规程》DL/T5582的规定执行,重冰区防

    融冰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511的规定

    6.0.1输电线路的绝缘配合应使线路能在工频(工作)电压、操作 过电压、雷电过电压等各种条件下安全可靠运行,重覆冰线路还应 按绝缘子串覆冰后的工频(工作)污耐压强度进行校核。覆冰条件 下校验应按下式计算:

    Nb= Vm (kh X Vw) X h

    式中:N 覆冰条件下需要的绝缘子片数(片); 最高运行电压(kV); Vw一工频(工作)电压下覆冰绝缘子的耐压梯度(kV/m); kh一一海拔为Hm处的修正系数; h一一单片绝缘子的高度(m)。 6.0.2空气间隙取值按照现行行业标准《架空输电线路电气设计 规程》DL/T5582执行。 6.0.3重冰区耐张型杆塔应加跳线绝缘子串。 6.0.4 重覆冰一般线路杆塔上地线对导线的保护角分别不宜大

    注:1表示山区110kV单地线输电线路的要求值:

    3天跨越地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宜小于一般线路保护角; 紧凑型线路地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宜采用负保护角

    注:*表示110kV单地线输电线路的要求值。

    6.0.5220kV及以上的重冰区线路地线不采取融冰措施时,地 线不宜绝缘。 6.0.6悬垂绝缘子串可采用V型串、倒V型串、增加绝缘子片 数、插花安装大盘径绝缘子等防冰闪措施,中冰区采用复合绝缘子 时可采用防冰闪伞型

    7.0.4导线间隔棒应充分考虑重冰线路的运行特点,减小次档 距,增加抗扭强度。 7.0.5压接型耐张线夹等金具宜根据环境条件选用避免冻胀的 形式。

    7.0.4导线间隔棒应充分考虑重冰线路的运行特点,减小次档 距,增加抗扭强度。 7.0.5压接型耐张线夹等金具宜根据环境条件选用避免冻胀的 形式。

    7.0.6重冰区不宜采用复合绝缘子

    7.0.6重冰区不宜采用复合绝缘

    8.0.4重覆冰区特高压交、直流线路及其大跨越线路,其相邻导 线间或地线与相邻导线间的最小水平偏移宜根据工程设计覆冰厚 度、脱冰率、档距等条件按本标准第8.0.1条的规定计算确定。 8.0.5,重覆冰线路导线和地线在档距中央的距离除满足过电压 保护要求外,还要校验导线和地线不同期脱冰时的动态和静态接 近距离。 校验条件按连续档中间一档导线脱冰,其余档导线和地线不 脱冰,中间档的脱冰率宜根据运行经验确定,当缺乏资料时,对 110kV~220kV重冰区线路可选不小于设计冰重的60%,110kV~ 220kV中冰区线路可选不小于设计冰重的50%,330kV及以上重 冰区线路可选不小于设计冰重的80%,330kV及以上中冰区线路 可选不小于设计冰重的70%。 8.0.6交流线路不宜在重冰区换位。 8.0.7中冰区大跨越舞动校验按照现行行业标准《架空输电线路 电气设计规程》DL/T5582执行。 8.0.8满足防雷要求的线路档距中央导线与地线之间的距离应 按照现行行业标准《架空输电线路电气设计规程》DL/T5582 执行。 8.0.9计算导线和地线风偏时,导线及地线、跳线风荷载设计值 按照现行行业标准《架空输电线路电气设计规程》DL/T5582 执行。

    8.0.4重覆泳区特高压交、直流线路及其大跨越线路,其相邻

    9. 0. 1 中冰区线路不宜采用紧凑型杆塔。 9.0.2 重冰区线路不应采用紧凑型杆塔,不宜采用下列形式的 杆塔: 1 非对称布置的杆塔: 2 塔身断面非正方形铁塔; 3 导线垂直排列的杆塔形式, 9.0.3 杆塔结构应根据重冰线路的特点进行设计并应满足下列 要求: 1 拉线杆塔的根部结构宜为铰结支承; 2110kV线路30°以上转角杆塔和220kV及以上线路耐张 型杆塔宜采用自立式铁塔。

    10.0.1计算杆塔荷载时,导线及地线、跳线风荷载标准值按照现 行行业标准《架空输电线路荷载规范》DL/T5551执行;地线风偏 时,导线及地线、跳线风荷载设计值按照现行行业标准《架空输电 线路电气设计规程》DL/T5582执行。 导线、地线覆冰后风荷载增大系数为15mm冰区取1.3, 20mm及以上冰区取1.5~2.0。 10.0.2绝缘子串覆冰时风荷载的标准值按照现行行业标准《架 空输电线路荷载规范》DL/T5551执行,绝缘子覆冰后风荷载增 大系数15mm冰区取1.3,20mm及以上冰区取1.5~2.0。 10.0.3杆塔自身(包括立体横担及支架)覆冰时风荷载标准值按 下式计算:

    W,= W。· μ, ·μs · β,. B2 · A.

    (10. 0. 3)

    式中:Ws 杆塔风荷载标值(kN); W。 基准风压(kN/m);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构件体型系数; 高度之处的杆塔风振系数; B2— 杆塔构件覆冰风荷载增大系数,15mm冰区取1.6, 20mm取1.8,20mm以上冰区取2.0~2.5; As一迎风面构件的投影面积计算值(m)。 10.0.4各类杆塔承载能力在极限状态下的荷载基本组合应计算 设计大风情况、设计覆冰情况、低温情况、不均匀覆冰情况、断线情 况和安装情况,必要时还应按稀有覆冰荷载情况进行验算。大跨 越线路的耐张塔应按转角和终端两种情况进行计算。

    10.0.10不平衡张力覆冰率计算条件

    注:1垂直冰荷载按75%覆冰计算:

    2本标准根据电压等级将线路分为三类:一类为1000kV、750kV、500kV、 ±1100kV、±800kV、土660kV、±500kV、重要330kV;二类为330kV、重要 2201二米2201111101

    各类杆塔不均匀覆冰的不平衡张力应计算下列荷载组合: 1所有导线、地线同时同向有不平衡张力,使杆塔承受最大 弯矩; 2所有导线、地线同时不同向有不平衡张力,使杆塔承受最 大扭矩。 10.0.11中冰区线路导线、地线的不平衡张力除应按表10.0.10 的覆冰率进行计算外,取值不应低于表10.0.11的值。

    表10.0.11中冰区不平衡张力取值表

    垂直冰荷载按75%覆冰

    10.0.12重冰区线路导线、地线的不平衡张力除应按表10.0.10 的覆冰率进行计算外,取值不应低于表10.0.12的值。

    表10.0.12重冰区导线、地线不平衡张力取值表

    注垂直冰荷载按75%覆冰计算

    10.0.13稀有覆冰工况按稀有覆冰厚度、一5℃、10m/s风组合, 所有导线、地线同时同向有不平衡张力,使杆塔承受最大弯矩情 况。大跨越线路稀有覆冰情况的不平衡张力,还应按脱冰档内的 脱冰重量不小于稀有覆冰重量的50%计算。 10.0.14垂直档距系数(垂直档距与水平档距之比)小于0..8的 杆塔,应按导线、地线脱泳跳跌和不均匀覆冰时产生的上拨力校验 导线横担和地线支架,导线上拨力取最大使用张力的5%~10%, 地线上拨力可取最大使用张力的5%。相邻塔位高差较大时,还 应校验耐张型杆塔横担受扭情况。:: 10.0.15各类杆塔在有冰工况下均应计入构件覆冰对杆塔构件 的影响。 10.0.16防串倒的加强型悬垂型杆塔,其设计条件除按常规悬垂 型杆塔工况计算外,还应按所有导线、地线同侧有断线张力或不平 衡张力计算。 10.0.17计算各类杆塔所用荷载组合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架空 输电线路荷载规范》DL/T5551的规定。

    11杆塔定位及交叉跨越

    11.0.1两侧覆冰相差较大或垂直档距系数小于0.6的杆塔应使 用耐张型。 11.0.2跨越重要跨越物时,应采用独立耐张段,跨越档的导线绝 缘子串应为双联及以上串。 11.0.3·连续档的一般交叉跨越以及通过覆冰期间人员经常活动 的场所,应按不均匀冰荷载情况校验弧垂增大。不均匀冰荷载条 件为气温一5℃,无风,跨越档有50%设计冰荷载,其余档不覆冰 校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孤立档的重要交叉跨越,应按稀有覆冰情况校验与被 跨越物的最小垂直距离; 2采用非孤立档的重要交叉跨越,应按邻档断线情况校验与 被跨越物的最小垂直距离; 3采用耐张塔的跨越档,最小垂直距离还应考虑耐张绝缘子 串重对弧垂的影响。 104重冰反线不产睦房层无注游北时应子坛迁

    11.0.4重冰区线路不应跨越房屋,无法避让时应予拆迁。

    A.0.1表A.0.1给出1000m海拨重冰条件下覆冰耐受电压梯 度Vw的数值,仅供参考。

    重冰条件下覆冰耐受电压梯度V参考值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融冰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5

    《架空输电线路荷载规范》DL/T5551 《架空输电线路电气设计规程》DL/T5582

    本条强调了重覆冰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要求,提出了基本工 作原则,要求在设计中协调好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如安全与经济、 基本建设与生产运行、近期需要和远景规划、线路建设和周围环境 等,目的是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以合理的投资使设计的输电线路 能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

    1.0.2本条是原标准第3.0.2条的修改条文。

    云南一广东、锦屏一苏南等特高压直流线路投运近10年,浙江一 福建特高压交流线路投运5年多来运行良好,也为编制本标准创 造了条件。 然而,重覆冰线路的力学特性具有普遍性和相似性,一些基本 规定对其他电压等级的交、直流架空输电线路仍可参照执行。 2005年我国华中地区冰害事故以后,一批按提高抗冰能力改 造的各级输电线路的运行经验为重覆冰线路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 经验。: 2008年我国南方的大范围冰害事故,2012年四川、2013年浙 江地区冰害事故,这些地区重覆冰线路的运行情况也为本标准的 制定和完善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3本条是原标准第3.0.3条的保

    冰及冰载取值,供各国参考。 我国在经历了1954年湖南大覆冰年之后,对覆冰的危害性有 了一定的认识。20世纪60年代随着三线建设的发展,云、贵、川 三省建设了多条重冰线路,在1968年、1971年等大覆冰年,出现 不少冰害事故。1976年水电部规划设计院组织召开了全国第一 次重冰线路设计及运行经验交流会,提出了“避、抗、融、防、改”五 字建设方针,并着手编制《重冰区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以 指导和规范全国220kV及以下重冰线路的设计。 在我国,从东北经中原到西南,线路冰害事故不断,2005年2 月华中地区出现罕见的覆冰,造成220kV~500kV线路天量倒塔 和断线引发大面积停电。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要求在认真 总结事故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将重冰规定扩展到500kV和750kV 线路,并提高重冰线路的设计水平。2016年5月,能源行业电网 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本标准修订大纲审查会,确定将本标 准适用范围护展至110kV及以上交、直流线路。 在1976年全国重冰会议上,根据重冰线路的特性明确提出: 电线设计冰厚20mm及以上的地区称为重冰区,位于重冰区的线 路即为重冰线路。 2008年1月一2月我国南方的冰害事故中,按10mm覆冰设 计的线路事故(断线、倒塔)占90%以上,造成220kV~500kV交、 直流线路大量倒塔和断线引发大面积停电。为提高线路的抗冰能 力,减少此类事故,提高各级输电线路的可靠性,特提出:电线设计 冰厚大于10mm、小于或等于20mm的地区称为中冰区,位于中冰 区的线路即为中冰线路。重覆冰线路包括位于中冰区和重冰区的 输电线路,对于重覆冰须制定专门的设计技术规程,以规范其 设计。 鉴于重覆泳线路运行复杂、事故率高、维护困难,所以通过中 重冰地区的线路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避冰、抗冰、 融冰或防冰措施,以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

    1.0.4本条是原标准第3.0.4条的保留条文,

    鉴于目前对重覆冰线路有关规律尚认识不足,驱须积极开展 设计、运行经验总结和科学试验工作,这里着重提出以下三方面 工作。 (1)覆冰资料的积累。 切实掌握本地区覆冰的大小、特性和出现的规律是合理确定 设计条件、减少冰害事故、提高线路运行可靠性的重要前提。20

    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线路建设的需要,有些单位做过一些覆泳 观测工作,比较长期的有330工程的关山观测站,陕西省的820观 则站,湖南郴州地区的欧盐线观冰站,宝鸡局的秦岭观冰站,云南 省内的东川海子头、昆明太华山和昭通天山包观冰站,四川雷波黄 茅观冰站,建设的三峡中低海拨(1100m~1800m)地区站,二郎 山(2987m)、囊衣岭(2760m)、拖乌山(2600m)、雪峰山(1443m) 娄山关(1780m)观冰站等,都取得了很好的资料。其中黄茅观 冰站比较正规,除架设观测线和观测塔外,还架设一段具有二、三, 四分裂导线的试验线路,两档三塔共584m,同时在沿线附近增设 了许多临时观冰点配合进行同步观测,从1982年连续观测至今 为二滩一自贡500kV重冰线路(简称二自线)、锦苏特高压直流建 设提供了宝贵覆冰资料。二郎山观冰站2001年建站连续观测至 今,为川西地区水电送出线路建设提供了宝贵覆冰资料。雪峰山 观冰站2005年建站连续观测至今,为锦苏、溪浙等特高压线路建 设提供了宝贵覆冰资料。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这项工作尚不能满 足电网建设日益发展的要求,今后还需要进一步普及和加强。 (2)设计运行经验总结。 运行是检验设计和施工质量的唯一标准,也是衡量抗冰措施 选择是否恰当、分析事故原因的重要实践场所。因此,应特别重视 重覆冰线路的回访、调查和总结,不断加深对覆冰情况和冰害事敌 的认识。 (3)开展科学试验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有效的线路覆冰计算模型,逐步做到应用气象参数、线 路特性和地形因素等推断线路的覆冰情况; 2)研究绝缘子串覆冰闪络的有效防护措施; 3)探讨新的防冰、除冰和融冰方法; 4)开展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

    按照标准编写要求,列出了与重覆冰相关的术语及相关解释 并附以英文译名。

    根据正文中使用情况,将正文中多处引用的符号列入第2 节

    重覆冰线路路径方案的选择,原则上应综合各方案的覆冰情 况、地形、交通维护条件、路径长度、投资费用和材料消耗,以及事 敌后果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然后予以确定。.但鉴于目前各 地区对覆冰资料的掌握和对冰害特性的认识还不够,尚难以可靠 地保证重覆冰线路的安全运行,而重覆冰线路的“事故多发性”“抢 修困难”“事故损失大”等难以量化,同时对长期困扰运行部门的不 利因素能予以重视,因此强调在路径大方案选择中应偏于安全,故 在条文中特别提出应在保证运行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与选择。 在现场确定路径走向时,仍然应把“避开严重覆冰地段”作为 一个重要条件来考虑,也是因为严重覆冰地区线路的冰害事故目 前尚无可靠的防止措施。而一些采用避冰和改道的重冰线路运行 情况却有了显著改善,如湖南110kV柘溪电厂一湘乡线(简称柘 湘线),1964年2月在219号~220号杆发生冰害事故,于1965年 改道避冰后运行情况良好;云南110kV阳昆二回线于1962年2 月将老鹰山长约8km一段进行改道,避开重冰区后运行良好:滇 东北地区110kV宣威电厂一以礼河线(简称宣以线)于1964年将 大竹山长约6km一段改道,避开严重覆冰区,取得良好效果;河南 嘉郑500kV紧型线路于2008年在尖山乡附近约5km段进行改 道,避开重冰区后改为常规线路,目前运行良好。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到,线路的安全运行与否与路径关系很密 切,而一般重覆冰线路通常都存在有“避冰方案”可供比较选择 如果在现场确定路径走向时能重视避冰方案的选择工作钢结构设计图纸,是能够

    3.0.2本条是原标准第 5. 0.2 条的修改条文

    本条文是在已有重冰线路运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可贵经验, 要求在现场确定路径走向时,应尽量做到的一些事项。 1已有的重覆冰线路运行经验表明,严重覆冰地段线路不但 造价高,而且往往由于覆冰资料缺乏,设计所估算的冰厚条件很难 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以致不时出现破坏环性冰害事敌,给运行带来 巨大的损失和长期隐患。所以在现场确定路径走向时,对于通过 调查、访问或根据现场判断所确定的严重覆冰地段应尽量避开。 污较重地区线路,除了在常温条件下会出现污闪事故外,在 覆冰季节更会因覆冰绝缘子串绝缘强度下降而出现冰闪事故。而 且在自前的条件下,防止冰闪的有效措施主要是增加绝缘串长度, 即降低工作电压下沿冰面闪络时的电位梯度,这将直接影响塔头 尺寸,而且随着电压等级升高而愈发显著,所以在设计中对这类地 区也应尽量避开。 2要求线路尽量沿起伏不大的地形走线是因为首先重覆冰 线路定位档距不宜太天,同时要求各档距间尽量均匀,以减少不平 衡张力;其次各相邻档的高差也要求小一些,以避免脱冰跳跌和不 均覆冰时引起悬垂绝缘子串上翻,碰坏绝缘子和出现永久性接地 故障。 3根据已有工程的运行经验,凡属垭口、风道等处受气流抬 升和速度增大的影响,覆冰比其他地段显著增大,常常引起冰害事 故,如湖南110kV柘湘线219号220号档横跨垭口,档距309m, 距219号杆60m~180m一段刚好处在垭口所形成的风道中,1964 年2月覆冰时,处于风道中的导线上覆冰荷载达115N/m,而在风 道两侧的导线上仅有薄冰。 贵州110kV六枝一水城线(简称六水线)N63~N64,档距 339m,横跨在一迎风坡的风口处,虽然已按20mm重冰设计,但是 由于覆冰比相邻地段显著增大,致使1966年一1967年和1976

    年一1977年两个大覆冰年均在该档导线耐张线夹处造成过载性 断线事故,第一次导线铝股全断,钢芯从线夹中抽出,第二次导线 铝股和钢芯同时被拉断,而附近各段线路却运行良好。此外,还可 从现有观冰资料中看到在山区同一大气覆冰条件下,各点因地形 因素影响覆冰量差别很大,如四川黄茅观冰站、点,1985年 1986年冬大覆冰时期各站、点的实测资料见表1。

    年一1986年冬大覆冰时期各站、点的实

    二郎山观冰站资料见表2安全网标准,覆冰量与冬季主要覆冰气流的相 对关系非常密切,所谓地形因素影响,大多数情况下可归于对主要 覆冰气流的影响。

    为安全考虑,建议通过上述微地形区域杆塔使用条件裕度不

    ....
  • 技术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