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235-2019 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NB/T102352019
天然产出的可应用于水电工程建设的砂砾料、土料和石 料等。
2. 0. 2 人工骨料
开采的石料经过机械破碎、筛分、冲洗而制成的混凝土 骨料。
不锈钢板标准粒径大于等于5mm的混凝士骨米
2. 0. 4 细骨料
粒径小于5mm的混凝士骨料
利用胶凝材料和砂砾石料,经拌和、摊铺、振动碾压形成 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
2.0.6 风化土料 weathered so
可以用作防渗体的以全风化层为主,以及下伏部分完整性较 差的强风化层构成的材料。
0.7碎(砾)石类土料
粒径天于5mm粗料的质量占总质量的20%~60%的宽级酉 砾类土。
2.0.8混凝土天然掺合料concrete natural admixtures
用于混凝土中以改善混凝土性能或减少水泥用量的天然的具 有活性的材料。
可与水泥或混凝土中的碱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体积膨服 的骨料。
2.0.10 分散性土 dispersive soil
在低含盐量水中或纯净水中离子相互的排斥力超过了相互吸 引力,导致士体的颗粒分散的黏性土。
2.0.11细度模数fineness modulus(F
2. 0. 11 细度模
评价砂粗细程度的一项指标,用筛分试验中孔径小于5mm 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的总和除以100来表示。
grain modulus(GM)
评价砾石粗细程度的一项指标,用筛分试验中孔径天于 5mm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的总和除以100来表示。
骨料颗粒单位体积的质量。
2. 0.14 堆积密
骨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 0. 16 无用层
apparent density
available layer
质量技术指标不能满足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要求的岩土层 和有害夹层
天然建筑材料料场储量计算范围内,无用层剥离量与有用层 储量的比值,
2.0.18平均厚度法
2.0.19平行断面法
储量计算范围内相邻两断面面积平均值乘断面间平均距离, 出两断面间的分段储量,然后总和各分段储量的方法,
0.20三角形法triangularmeth
储量计算范围内将勘探点连成三角形网点,各三角形面积乘 以其三顶点平均厚度,分别求得三角形部分储量,然后总和各三
NB/T10235—2019
2.0.22不均匀系数
土颗粒粒径分布均匀性的系数,为限制粒径(d6。)与有 粒径(d1o)的比值。
用标准击实方法,测定土的密度和含水率的关系,以确定 应击实功能时土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优含水率的试验,
2.0.24最优含水率
2.0.24最优含水率
击实试验所得的干密度与含水率关系曲线上峰值点所对应 含水率。
NB/T10235—2019
B.0.1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应查明各种天然建筑材料的分布、储 量、质量、开采和运输条件。 3.0.2天然建筑材料的勘察工作应结合工程设计阶段和设计方 案的需要,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 3.0.3天然建筑材料的勘察工作应根据勘察任务书要求进行。 勘察任务书应明确设计阶段、设计方案、天然建筑材料勘察级 别、种类、需要量和质量要求等内容。 3.0.4天然建筑材料勘察级别应划分为普查、初查和详查,各 勘察级别与各勘察设计阶段的对应关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 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的有关规定。小型水电工 程的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可简化。 3.0.5天然建筑材料初查、详查前应全面搜集和分析已有的地 质资料,进行现场踏勘,了解勘察范围内的自然条件和工作条 件,并依据勘察任务书要求,编制勘察大纲。大纲应主要包括下 列内容: 1工程概况、建筑物类型、枢纽布置、设计要求的天然建 筑材料的种类及其需要量和质量要求。 2勘察阶段、勘察级别和工作条件。 3地质概况和前阶段的勘察成果。 4 勘察方法和计划工作量。 计划进度和完成日期。 6人员安排和设备配置。 勘察成果、质量及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3.0.6 6天然建筑材料料场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遵循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对环境影响小的原则
NB/T102352019
2应遵循先近后远、先水上后水下的原则。 3应不占或少占耕地、林地。确需占用时,应保留还田、 还林土层。 4应避免因料场的开挖而影响建筑物布置、安全及危及边 坡稳定;宜避免与工程施工发生干扰。 5应避免因洪水、围堰挡水而被淹没。 6宜有较好的开采和运输条件。 7当工程开挖料质量符合要求时,应优先利用工程开挖料。 3.0.7天然建筑材料各勘察级别均应开展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 工作。天然建筑材料各勘察级别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应符合表 3.0.7的规定。
表3.0.7天然建筑材料各勘察级别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
3.0.8大然建筑材料普查级别的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勘察工作宜在规划工程场地40km范围内进行。 2 应了解勘察范围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周边环境条件 3应了解勘察范围内可用的天然建筑材料种类、分布位置 质量,并估算其储量。 3.0.9天然建筑材料初查级别的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初步查明砂砾料和土料的层次、各层的厚度、物质组
3应了解勘察范围内可用的天然建筑材料种类、分布位置 质量,并估算其储量。 3.0.9天然建筑材料初查级别的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初步查明砂砾料和土料的层次、各层的厚度、物质组 成及颗粒级配,夹层的分布及性质,地下水位,上覆无用层厚度 等内容;对石料应初步查明地层岩性、夹层分布、矿物与化学成 分、风化分带、结构面发育程度及充填物、覆盖层厚度、岩溶发 育特征等内容。
3.0.9天然建筑材料初查级别的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
NB/T102352019
2应初步查明各种天然建筑材料的储量和质量,各料场的 开采和运输条件。 3大型水电工程各种天然建筑材料初查储量宜达到设计需 要量的2.5倍~3.0倍;中、小型水电工程各种天然建筑材料初 查储量宜达到设计需要量的3.0倍。
明科不件成 颗粒级配,夹层的空间分布与性质,地下水位,上覆无用层厚度 等内容。 2应查明石料的岩性、岩石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岩体的 结构特征、夹层的空间分布、风化分带、结构面发育程度及充填 物性质、岩溶发育程度、覆盖层厚度等内容。 3应查明各种天然建筑材料的储量、质量,各料场的开采 运输条件。 4应查明料场开采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边坡稳定性 并提出料场开采规划及边坡处理建议。 5大型水电工程各种天然建筑材料详查储量应达到设计需 要量的1.5倍~2.0倍,中、小型水电工程各种天然建筑材料详 查储量宜达到设计需要量的2.0倍,并应满足施工可开采储量的 要求。 3.0.11天然建筑材料复查或补充勘察的内容和精度应符合详查 级别的勘察规定。
1应遵循由面到点,由地面到地下,由近到远的原则,先 进行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然后再因地制宜地综合利用各种勘探 手段。 2当采用物探手段时,应根据地形和岩土体物性条件选择 物探方法。 3应根据料场情况、岩土特性和勘察级别,选择勘探方法。
NB/T102352019
对水上砂砾料和土料,宜以探坑、竖井为主,钻孔为辅;水下砂 砾料宜以钻孔为主;石料宜以平洞、钻孔为主,探坑为辅。 4勘探部面应根据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布置,宜沿岩相和 岩性变化大的方向布置。勘探点应先疏后密,逐步增加并形成网 格状。 5取样组数和试验项目应根据天然建筑材料的种类、用途、 料场面积、均一性和勘察级别等确定。 3.0.13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应配合进行有关的专门试验并收集试 验资料,还应收集有关天然建筑材料开采和使用情况的资料。 3.0.14当使用外购料时,应收集分析供应商提供的相关资料, 并复核评价其质量。 3.0.15在施工详图设计阶段,对开挖高度大于200m且稳定性 较差的料场边坡,宜结合开挖揭露的地质条件进行专门性勘察。 3.0.16天然建筑材料勘察野外工作结束后应编制天然建筑材料 勘察报告,阐明各料场的储量、质量、开采和运输条件,并附必 要的图件。
4.0.1砂砾料料场应进行类型划分,料场类型划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料场分布面积广阔,有用层厚度大且稳定,上覆无用 层微薄或零星分布时,划分为I类。 2当料场多呈带状分布,有用层变化不大,普遍分布有上 覆无用层;或者是分布广阔,且有用层厚度大,但小的相变频 紧,或层间尚有无用夹层时,划分为Ⅱ类。 3当料场面积狭小,岩性层次结构复杂,相变大时,划分 为Ⅲ类。 4.0.2砂砾料料场工程地质测绘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测绘比例尺应符合本规程第3.0.7条的规定。 2测绘范围应包括勘探范围、开采范围及其可能的影响 范围。 3测绘内容及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电工程地 质测绘规程》NB/T10074的有关规定。 4宜按初查、详查两阶段分别进行测绘,亦可合并进行。 4.0.3 砂砾料料场勘探应符合下列规定: 1勘探网点应按逐渐加密的原则布置。普查阶段每一料场 应布置3个~5个勘探点,2条~3条物探部面;初查和详查阶 段砂砾料料场勘探网点间距应符合表4.0.3的规定。 2探坑、竖井、钻孔的深度,应揭穿有用层或至基岩顶板; 当水下部分的有用层厚度较大时,勘探深度应达到最大开采深度 以下1.0m,宜布设少量控制性钻孔,揭穿有用层。 3勘探方法应按料场特性与察级别确定。水上部分宜采 用探坑、探槽、竖井、钻孔及物探等方法;水下部分以钻孔为
1当料场分布面积广阔,有用层厚度大且稳定,上覆无用 层微薄或零星分布时,划分为I类。 2当料场多呈带状分布,有用层变化不大,普遍分布有上 覆无用层;或者是分布广阔,且有用层厚度大,但小的相变频 繁,或层间尚有无用夹层时,划分为Ⅱ类。 3当料场面积狭小,岩性层次结构复杂,相变大时,划分 为Ⅲ类。
表4.0.3初查和详查阶段砂砾料料场勘探网点间距(m)
4勘探点描述应包括层位名称,颗粒组成及泥、砂、砾石、 蛮石的大致含量,砂的矿物成分和砾石的岩石成分、风化程度和 形状、密实度、夹层或透镜体特征、胶结程度与厚度;并记录勘 探时地下水位及相应的河水位,取样地点、深度与编号等内容。 5砂砾料应进行分类,混凝土用砂砾料的分类应符合本规 程附录A的规定,筑坝填料用砂砾料土的分类应符合本规程附 录B的规定。
4.0.4砂砾料料场试验取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4.0.4砂砾料料场试验取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验样品应具有代表性,砂砾料常规试验取样组数最小 值应符合表4.0.4的规定;每单层取样组数,初查不应少于3 组,详查不应少于6组。骨料碱活性试验试样组数初查不应少于 3组,详查累计不应少于5组。
表4.0.4砂砾料常规试验取样组数最
2取样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NB/T102352019
NB/T 102352019
注:1*为应做项目,且试验组数与试样组数相同;十为应做项目,试验组数视 需要而定;Q为免做项目
2胶凝砂砾石用砂砾料试验项目可减少
4.0.6砂砾料勘察试验成果应进行整理,勘察试验成果整理应 符合本规程附录C的规定。 4.0.7砂砾料质量应进行评价,砂砾料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本 规程附录D的规定,常见含碱活性成分的岩石及骨料碱活性判 定标准应符合本规程附录E的规定。
NB/T102352019
注:*为应做项目,且试验组数与试样组数相同;十为应做项目,试验组数视需要 而定:Q为免做项目。
而定;O为免做项目。
NB/T102352019
5.1.1一般土料料场应进行类型划分,料场类型划分应符合下 列要求: 1当料场面积大,地形平缓、完整,有用层厚度大且稳定 土层成因类型、结构单一,剥离层薄时,划分为I类。 2当料场面积较大,地形起伏、较完整,土层成因类型 较复杂,有用层层次较多,结构及厚度较稳定或呈有规律变 化,开采范围内下伏层表面较平整,剥离层较薄时,划分为 Ⅱ类。 3当料场面积小,地形不完整,有用层层次多,土层成因 类型、岩性、结构复杂,厚度变化大,夹有无用层,开采范围内 下伏层表面起伏大,剥离层较厚时,划分为Ⅲ类
1测绘比例尺选择应符合本规程第3.0.7条的规定。 2 测绘范围应包括勘探范围、开采范围及其可能的影响 范围。 3测绘内容及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电工程地 质测绘规程》NB/T10074的有关规定
.1.3一般土料料场勘探应符合
1普查阶段每一料场应布置3个~5个勘探点,初查和详 查阶段一般土料料场勘探网点间距应符合表5.1.3的规定。勘探 点深度应揭穿有用层以下0.5m~1.0m或至地下水水面;当有 用层较厚时,勘探深度应超过最大开采深度。
NB/T102352019
表5.1.3一般土料料场勘探网点间距(m)
2勘探方法宜采用探坑、竖并为主,探槽为辅,也可采用 钻孔、平洞。 3勘探点的地层应按成因类型、岩性及结构不同进行分层。 应分层描述土层的成因类型及土的统一分类名称、颜色、结构、 颗粒组成及目估含量、砾石的岩矿成分与风化程度、土质的均一 性、潮湿状态、塑性状态、厚度;夹层的性质和厚度;植物根系 等杂质含量及分布;剥离层和无用层的物质组成、厚度。应记录 地下水水位及其浸润线高度、取样位置、编号、高程等数据。 4细粒土应进行分类和定名,细粒土的分类和定名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的要求,并应 符合本规程第B.0.6条的规定;细粒土的简易分类应符合本规 程第B.0.7条的规定;土的基本代号应符合本规程第B.0.8条 的抓定
1土样应具有代表性。 2取样宜采用刻槽法。 3取样应分区、分层进行。当两层及以上的有用层需混匀 使用时,应混合取样。一般土料常规试验扰动样取样组数应符合 表5.1.4的规定。 4防渗土料常规试验每组取样数量不应少于50kg。超重样 品应拌匀后用四分法缩取。 5天然含水率和天然密度取样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NB/T102352019
表5.1.4一般土料常规试验扰动样取样组数
1)普查时,可不单独布置天然含水率取样试验。 2)初查和详查应布置天然含水率及天然密度取样试验 测试天然含水率的取样坑宜占探坑计划开挖总数的 40%,每个取样坑应每1m~2m取一组天然含水率 试验样品。测试天然密度的试验坑,宜占天然含水 率取样坑的25%,每个试验坑宜间隔2m做一组天 然密度试验。应在勘探时同时进行天然含水率和天 然密度取样试验。 5.1.5防渗料土样常规试验项目应符合表5.1.5的要求。 5.1.6一般土料勘察试验成果应进行整理,勘察试验成果整理 应符合本规程附录C的规定。 5.1.7一般土料质量应进行评价,土料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附 录F的规定,其中一般土料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土石坝防渗土料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本规程第F.0.1条 的规定。 2接触黏土料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本规程第F.0.2条的规定。 3槽孔固壁土料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本规程第F.0.3条的 规定。 5.1.8一般土料土的分散性应进行评价,一般土料土的分散性
1)普查时,可不单独布置天然含水率取样试验。 2)初查和详查应布置天然含水率及天然密度取样试验 测试天然含水率的取样坑宜占探坑计划开挖总数的 40%,每个取样坑应每1m~2m取一组天然含水率 试验样品。测试天然密度的试验坑,宜占天然含水 率取样坑的25%,每个试验坑宜间隔2m做一组天 然密度试验。应在勘探时同时进行天然含水率和天 然密度取样试验
表5.1.5防渗料土样常规试验项目
注:1*为应做项目,且试验组数与试样组数相同;十为应做项目,试验组数视 需要而定;士为试验项目视需要而定。
5.2碎(砾)石类土料
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料场面积大,地形较平缓,有用层厚度大且较稳定, 土的成因类型单一,矿物成分或颗粒组成、结构较简单时,划分 为I类。 2当料场面积较小,地形起伏,土的成因类型较复杂,有 用层厚度、矿物成分或颗粒组成、结构变化较大时,划分为 Ⅱ类。 5.2.2碎(砾)石类土料料场工程地质测绘应符合本规程第 51 2冬的机定
1普查阶段碎(砾)石类土料勘探每一料场应布置3个~5 个勘探点,初查和详查阶段碎(砾)石类土料勘探网点间距应符 合表5.2.3的规定。勘探点深度应揭穿有用层底板以下1.0m或 至地下水水面,当有用层较厚时,勘探深度应超过最大开采 深度。
表5.2.3碎(砾)石类土料勘探网点间距(m)
2勘探方法应以探坑、竖并及钻孔为主,探槽、平洞为辅。 3勘探点应描述碎(砾)石类土的成因类型,以粒径5mm 为界的粗料、细料大致含量,粗料的粒度成分、:岩石成分、风化 程度,细料的颜色、粒度成分、潮湿状态、可塑性、黏粒的大致 含量;应根据粒度变化情况进行分层,并应记录取样位置及 编号。 4碎(砾)石类土料应进行分类,碎(砾)石类土料土的 分类应符合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
NB/T10235—2019
5.2.4碎(砾)石类土料料场试验取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1碎(砾)石类土料取样组数最小值应符合表5.2.4的 规定。
表5.2.4碎(砾)石类土料取样组数最小值
2取样应分区、分层进行,层厚小于5m,土的性质变化 较大时,宜1m~2m取样一组。层厚大于5m,土的性质较简单 时,可2m~4m取样一组。当两层及以上的有用层需混匀使用 时,应混合取样。 3取样宜采用刻槽法或吊筐抽取法。 4取样数量应满足试验要求,常规试验取样数量不宜少 于300kg。 5天然含水率和天然密度取样试验应符合本规程第5.1.4 条的规定。 5.2.5碎(砾)石类土料试验项目应符合表5.2.5的规定。详 查时,主料场试验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进行大型击实功能选择试验,击实试验同时测定砾石 的破碎率。 2可进行天然含水率随季节和深度变化的试验。 5.2.6碎(砾)石类土料勘察试验成果应进行整理,勘察试验 成果整理应符合本规程附录C的规定。
5.2.7碎(砾)石类土料质量应进行评价,用于土石
料的碎(砾)石类土料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本规程第F.0.1条 的规定。
NB/T102352019
表5.2.5碎(砾)石类土料试验项目
住:*为应做项目,且试验组数与试样组数相同;十为应做项目,试验组数视需要 而定;士为试验项目视需要而定
NB/T102352019
5.3.1风化土料料场应进行类型划分,料场类型划分应符合下 列要求: 1当料场地形基本完整,母岩岩性和风化较均一,土层岩 性、结构简单,土层厚度大、分布稳定或呈有规律变化,无用夹 层较少,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时,划分为I类。 2当料场面积小,地形起伏,母岩岩性、结构复杂或虽岩 性单一,但风化不均一,土层岩性、结构和厚度变化大,无用夹 层较多,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时,划分为Ⅱ类。 5.3.2风化土料料场工程地质测绘应符合本规程第5.1.2条的 产
5.3.3风化土料料场勘探应符合下列规定:
1勘察网点间距应符合本规程表5.2.3的规定,勘探点深 度应符合本规程第5.2.3条的规定。 2勘探方法应以探坑、竖并及钻孔为主,探槽、平洞为辅。 3勘探点的地层应按成因类型进行分层,并对岩层进行风 化程度划分。分层描述内容除应符合本规程第5.2.3条的规定 外,还应重点描述风化土料母岩的地层、岩性、岩层产状、单层 厚度、风化程度及均一性和成层性;全风化土层的颜色、岩性、 结构、颗粒组成、潮湿状态和塑性状态、厚度;强风化层的岩 性、产状、岩块强度、岩体结构及岩石块度;夹层的性质、厚 度、颜色、状态、颗粒组成及目估含量、粗颗粒的硬度特征。 4风化土料应进行分类,风化土料土的分类应符合本规程 附录B的规定
风化土料料场试验取样应符合下列
2取样宜采用刻槽法。 取样应分区、分层进行,并宜混合取样。常规试验扰动
NB/T 102352019
样取样组数应符合本规程表5.1.4的规定。 4取样数量应满足试验要求。常规试验取样数量不宜少于 150kg。超重样品应拌匀后用四分法缩取。 5天然含水率和天然密度取样试验应符合本规程第5.1.4 条中的规定
5.3.5风化土料试验项目应符合本规程第5.2.5条的规定。
5.3.7风化土料质量应进行评价航空标准,用于土石坝防渗土料的风化 土料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本规程第F.0.1条的规定。
5.3.7风化土料质量应进行评价,用于土石坝防渗土料
5.3.7风化土料质量应进行评价,用于土石坝防渗土料的风化
5.4.1红黏土、膨胀土料的料场类型划分、工程地质测绘、勘 探、取样和试验应符合本规程第5.1.1条~第5.1.5条的规定。 5.4.2红黏土作为土石坝防渗料的质量技术指标,除黏粒含量 塑性指数外,其余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本规程表F.0.1的规定 用于高坝时应进行专门的技术论证。
5.4.3膨胀土作为土石坝防渗体时园林造价,质量技术指标应按工程要 求作专门试验论证
5.4.3膨胀土作为土石坝防渗体时,质量技术指标应按工程
....- 建筑标准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