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S 099-2022 热电偶用聚全氟乙丙烯绝缘补偿电缆.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T/CES 099-2022 热电偶用聚全氟乙丙烯绝缘补偿电缆
补偿电缆的导体型式、导体股数、导体标称截面积、合金丝标称直径见表5。 5.2绝缘层
5.2.2绝缘机械物理性能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绝缘的机械物理性能
止回阀标准T/CES0992022
7。绝缘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厚度,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 减去0.1mm(计算结果应修约到2位小数)。
5.2.4绝缘的颜色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8绝缘层和护套着色
P.2.5绝缘线芯应按GB/T3048.9经受工频电压4kV的水花试验检
0.2.5绝缘线心应按GB/T3048.9经受工频电压4kV的火花试验检查
补偿电缆线芯单元为对线组
5.3.2单元内绝缘线芯的识别
补偿电缆单元内绝缘线芯的识别应符合表8规定
补层电缆正 负极绝缘线芯应绞合成单元,单元外允许用非吸湿性包带扎紧。 单元内导体标称截面积为1.5mm及以下时,非耐火型绝缘线芯绞合节距应不大于100mm,耐火型 绝缘线芯绞合节距应不大于120mm。 单元内导体标称截面积为2.5mm时,非耐火型绝缘线芯绞合节距应不大于120mm,耐火型绝缘线 芯绞合节距应不大于140mm
5.3.4单元间的识别
单元间应采用色带、数字或颜色识别。
半儿的屏散应米用镀锡圆铜线或镀银圆铜线进行编织,镀锡圆铜线应符合GB/T4910的要或
镀银圆铜线应符合JB/T3135的要求。 5.4.2屏蔽层内应采用聚酯带重叠绕包。屏蔽层外允许采用非吸湿性带材重叠终
5.4.3金属丝编织屏蔽应采用标称直径相同的镀锡圆铜线或镀银圆铜线编织而成,编织单线直径不小 于0.12mm,编织密度不小于80%。编织密度按5.6.2计算,编织层不允许整体接续,露出的铜线头应 修齐。每1m长度上允许更换金属线锭一次
5.5.1单元应绞合成缆,最外层的绞合方向应为右向。单股导体最外层的绞合节距应不大于绞合外径 的24倍,多股导体最外层的绞合节距应不大于绞合外径的20倍,单对补偿电缆的正负极绝缘线芯允许 采用平行排列结构。 5.5.2成缆间隙允许采用非吸湿性且适合电缆运行温度并与电缆绝缘材料、护套材料相兼容的材料填 充,填充物不应粘连绝缘线芯和护套。 5.5.3缆芯外面允许绕包在电缆最高工作温度下不会熔融的非吸湿性带
总屏蔽应米用采用镀锡圆铜线或镀银圆铜线进行编织,镀锡圆铜线应符合GB/T4910的要求, 圆铜线应符合JB/T3135的要求。
5.6.2金属丝编织屏蔽
圆铜线或镀银圆铜线编织而成,编织密度应不小于 80%。编织用单丝的标称直径见表9,单丝直径测量值应不小于标称直径减去0.02mm,金属编织层不 应整体接续。每1m长度上允许更换金属线锭一次,露出的线头应修齐
表9编织屏蔽用单丝标称直径
根据产品型号,Dm分别对应附录A的D或D
一编织层编织密度(%) 单向覆盖系数。
D——编织层外径测量值,单位为毫米(mm)
mnd 元D2 元D L 2
1 一编织金属丝直径测量值,单位为毫米(mm); m 一编织机同一方向的锭数; 每锭的编织线根数: L 编织节距测量值,单位为毫米(mm)。
5.7 内衬层 (隔离套)
铠装补偿电缆应有内衬层(有屏蔽的铠装补偿电缆为隔离套,除明确规定之外,统称内衬层),内 衬层可以挤包或绕包,隔离套应挤包。绕包内衬层应采用多层带材绕包,每一层均应重叠绕包。 内衬层应不粘连绝缘线芯、屏蔽层和铠装层。 隔离套应按GB/T3048.10经受工频电压火花试验检查
5.7.2内衬层(隔离套)材料
内衬层(隔离套)材料应是非吸湿性 与电缆绝缘材料相
内衬层(隔离套)标称厚度见表10,挤包内衬层(隔离套)的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的80% (计算结果应修约到2位小数):绕包内衬层的平均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的80%(计算结果应修约到 2位小数)。
表10内衬层(隔离套)厚度
绕包内衬层的平均厚度等于各层带材测量厚度的总和,按以下方法测量: 从样品上取下绕包带材,展平后测量每层带材中央部位的厚度。 采用GB/T2951.11规定的指针式测厚仪在(0.07±0.01)MPa压力下保持20s后立刻测试。测 厚仪的上下测量面均为平面,其中圆形上压脚直径(5.0±0.1)mm,下测量面直径不小于5.0mm。 取5次测试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5.8.2钢丝编织铠装
编织铠装钢丝的标称直径见表11,钢丝的平均直径应不小于标称直径的95%(计算结果应修约到2 位小数),在间隔不小于100mm的两处分别测量直径,每处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各测量一次,取4 个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钢丝的平均直径,编织铠装层的编织密度应不小于80%,编织密度应按5.6.3计
表11编织铠装钢丝标称直径
护套材料应采用表12所列的护套混合物。其机械物理性能应符合表13的规定 除非另有规定,护套颜色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13护套的机械物理性能
表13护套的机械物理性能(续)
单对无屏蔽或无金属铠装的补偿电缆,其聚全氟乙丙烯护套标称厚度为0.4mm。 单对有屏蔽或有金属铠装的补偿电缆,其聚全氟乙丙烯护套标称厚度为0.5mm。 多对补偿电缆的聚全氟乙丙烯护套标称厚度应按公式(3)计算。多对补偿电缆的聚全氟乙丙烯护 套标称厚度的计算值小于0.6mm时,护套的标称厚度为0.6mm
Ts=0.025D,+0.5 (3) 式中: Ts一一护套标称厚度,单位为毫米(mm); Dh一一挤包护套前电缆的假定直径,单位为毫米(mm)。 单对非铠装补偿电缆硅橡胶护套的标称厚度为1.4mm,多对补偿电缆的硅橡胶护套标称厚度见表 14。铠装补偿电缆硅橡胶护套的标称厚度的计算值小于1.8mm时,护套的标称厚度为1.8mm。 铠装补偿电缆护套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的80%减去0.2mm(计算结果应修约到2位小数)。 非铠装补偿电缆护套平均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其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的85%减去0.1mm (计算结果应修约到2位小数)。 金属屏蔽补偿电缆、金属铠装补偿电缆的护套应按GB/T3048.10经受工频火花试验检查。 挤包护套前补偿电缆的假定直径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表14硅橡胶护套标称厚度
6.1成品补偿电缆结构尺寸检查
成品补偿电缆的结构尺寸应符合第5章的规定。应用量具或手工检查电缆的结构尺寸。 导体结构检查和绝缘厚度的测量,抽样试验时,检查和测量应不少于10%的单元,且应不
成品补偿电缆各种型号的不同规格的往复电阻值应符合附录C规定。 抽样试验时,检查和测量应不少于10%的单元,且应不少于2个单元(一对补偿电缆应检查 量2芯):型式试验时,应检查和测量1个单元
成品补偿电缆应进行电压试验,非屏蔽补偿电缆,电压应加在导体之间:屏蔽电缆,电压应加在导 体之间和导体与接地的屏蔽之间,试验电压应为500V,并维持1min,绝缘应不击穿。 例行试验时,应对成品补偿电缆的所有绝缘线芯进行电压试验;型式试验时,应对1个单元的绝缘 线芯进行电压试验。
成品补偿电缆在(20+5)℃时绝缘电阻应不小于表15的规定值。 抽样试验时,检查和测量应不少于10%的单元,且应不少于2个单元(一对补偿电缆应测量2芯 绝缘线芯的绝缘电阻),型式试验时,应检查和测量2芯。
6.6绝缘机械物理性能
成品补偿电缆的绝缘机械物理性能应符合5.2.2的规定。 老化前绝缘的机械物理性能测量,抽样试验时,检查和测量应不少于10%的单元,且应不少于2 个单元(一对补偿电缆应检查和测量2芯):型式试验时,应检查和测量1个单元。 成品补偿电缆附加老化试验应符合绝缘的空气箱老化后性能要求。附加老化试验条件同电缆绝缘材 料的空气箱老化试验条件。
6.7护套机械物理性能
成品补偿电缆的护套机械物理性能应符合5.9.1的规定。 成品补偿电缆附加老化试验应符合护套的空气箱老化后性能要求。附加老化试验条件同补偿电缆护 套材料的空气箱老化试验条件
从成品中取不小于1m的试验样品,放在恒温器中(试样应不接触器壁),聚全氟乙丙烯护套耐热 用补偿电缆应经受(220±5)℃(硅橡胶护套耐热用补偿电缆应经受(200±5)℃),经历24h后取出, 立即将试样在其五倍直径的圆柱体上弯曲180°,用目力观察是否有裂纹,若无裂纹,则按6.5方法进 行绝缘电阻试验,电缆导体间、导体与屏蔽层间的绝终由阻应不小于25MQm
成品补偿电缆的低温性能应符合5.2.2和5.9.1
补偿电缆耐酸碱试验性能应符合5.2.2和591
成品补偿电缆的护套表面应有制造厂名、产品型号及规格的连续标志,也允许在护套下放置印有制 造厂名称、产品型号及规格连续标志的标志带。标志应字迹清楚、容易辨认、耐擦,且应符合GB/T6995.3 的规定。
产品应经检验合格后出厂,并应附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试验项目、试验类型和试验方法应符 16的规定。
也可由供需双方协议规定抽样数量。 抽样检验项目结果不合格时,应加倍取样进行第二次试验:仍不合格时,应对数批产品逐一试
根据双方协议长度交货,长度计量误差不超过+0.5%
卷绕整齐,妥善包装。电缆盘应符合JB/T8137(所有部分)的规定。 应可靠密封,伸出盘外的电缆端头应加保护罩。 9.2每圈或每盘上应附有标处坛明
9.2每圈或每盘上应附有标签标明
a)制造厂名称: b)型号、规格,标称截面积的单位为平方毫米(mm): c)长度,单位为m; d)制造日期,年月: e)质量,单位为千克(kg); f)标准编号: g)电缆盘的正确滚动方向。
9.3.1电缆应避免露天存放,电缆盘不允许平放。 9.3.2运输中,不得从高处扔下装有电缆的电缆盘,不得机械损伤电缆。 9.3.3吊装包装件时,不得几盘同时吊装。在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上电缆盘应放稳,并用合适方法固 定,以防互撞和翻倒
本计算方法用于确定补偿电缆各组成元件的假定直径,使补偿电缆设计标准化,以尽量避免在单独 计算中引起的任何差异。
单股导体、多股导体(软线)的假定直径D见表A.1
表A.1电缆用导体的假定直径
A.2.2绝缘线芯的假定直径
A.2.2.1无云母带耐火层的电缆绝缘线芯
安公式(A.1)计算无云母带耐火层电缆绝缘线芯假定直径D
式中: D一一绝缘线芯的假定直径,单位为毫米(mm) Dc一计算用导体假定直径(见表A.1),单位为毫米(mm) 4,一绝缘层的标称厚度(见表7),单位为毫米(mm)。
A.2.2.2有云母带耐火层的电缆绝缘线芯
计算有云母带耐火层电缆绝缘线芯假定直径D
T/CES0992022
A.2.3绝缘线芯对绞后的假定直径
按公式(A.3)计算对绞后的假定直径D
一绝缘线芯对绞后的假定直径,单位为亮米(
A.2.4绝缘线对成缆后的假定直径
(A.4)计算成缆后的假定直径Dt D,=kfD,+0.2或D,=kfD,+0.2..... 式中: D一一单元成缆后的假定直径,单位为毫米(mm); Dz一一单元金属屏蔽层的假定直径,单位为毫米(mm)(见A.2.5); k一一成缆系数(见表A.2); 一压缩系数,单元屏蔽为0.89,总屏蔽为0.82
表A.2线芯绞合成缆系数k
A.2.5金属屏蔽的假定直径(若有,包括单元屏蔽和总民蔽)
A.25金属屏蔽的假定直径(若有,包括单元屏蔽和总屏蔽)
属屏蔽的假定直径(若有)按公式(A.5)计算
A.2.6内衬层(隔离套)的假定直径(若有)
按公式(A.6)计算出铠装电缆内衬层(隔离套)的假定直径D D,=D,+24,或 D,=D,+24,或 D,=DuI+24,或 D,=D,+24, (A 式中: 内衬层(隔离套)的假定直径,单位为毫米(mm);
A.2.7铠装层的假定直径(若有)
土地标准按公式(A.7)计算出铠装层的假定直径D
式中: D—铠装层的假定直径,单位为毫米(mm); 4一一铠装层的标称厚度,单位为毫米(mm)。 钢丝编织铠装时,4为2.5倍编织钢丝标称直径(见表11)
对计算结果进行修约,采用下述规则: 所有计算结果应修约到1位小数,即精确到0.1mm。所有计算结果用到相应的计算公式之前 应先修约到1位小数。 修约前,如果第2位小数为0、1、2、3、4,则小数点后第1位小数保持不变(舍去):修约 前,如果第2位小数为5、6、7、8、9,则小数点后第1位小数加上1(进一)
耐酸碱试验方法应符合GB/T2951.21中第10章的规定
耐酸碱试验为两项独立的试验,一项使用酸液,一项使用碱液。试验步骤应符合GB/T29 规定。
耐酸碱试验后,电缆的绝缘或护套的抗张强度变化率应不超出±30%断裂伸长率应不小于100%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补偿电缆的往复电阳值
20C时分别测量1m长补偿电缆正极和负极的电阻值后,正、负极的电阻值相加之和为补偿电缆 复电阻住宅标准规范范本,各种型号的不同规格的往复电阻值见表C.1
表C.1补偿电缆在20℃C时的往复由阳值
....- 电缆标准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