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737.8-2022 同轴通信电缆 第8部分:聚四氟乙烯绝缘半柔电缆分规范.pdf

  • GB/T 17737.8-2022  同轴通信电缆 第8部分:聚四氟乙烯绝缘半柔电缆分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5.3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5-09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GB/T 17737.8-2022  同轴通信电缆 第8部分:聚四氟乙烯绝缘半柔电缆分规范

    电缆结构应符合4.2~4.5以及相关详细规范的规定

    结构应符合4.2~4.5以及相关详细规范的规定。

    GB/T17737.8—2022

    内导体为单根实心镀银铜线或单根实心镀银铜包钢线,或者是相关详细规范中规定的其他合适材 质。镀银铜线应符合JB/T3135一2011的规定,镀银铜包钢线应符合GB/T36634一2018中40H级或 40A级的规定,银层的最小厚度应为1μm。 内导体标称直径应在相关详细规范中规定。 除非相关详细规范另有规定冶金标准,内导体直径公差应为士3%。 内导体应光滑、连续,镀银层应均匀。

    绝缘可以由下列材质的一种或几种组合而成: 实心聚四氟乙烯(PTFE)绝缘; 低密度聚四氟乙烯(PTFE)绝缘; 异形(挤出)聚四氟乙烯(PTFE)绝缘。 或是在相关详细规范中规定的其他合适类型的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 绝缘的直径和厚度应在相关详细规范中规定

    除非相关详细规范另有规定,外导体结构应采用镀锡铜线编织及整体浸锡,镀锡铜线应符合 /T4910一2009的规定,浸锡所用的锡锭应符合GB/T728一2020的规定。外导体表面应光滑、连 要求如下: a)编织 编织铜线的设计应保证电缆的机械、电气、环境和环保性能的要求,编织密度应不小于95%, 按GB/T17737.1—2013中3.2的方法计算。 b)浸锡 浸锡应保证满足电缆的机械、电气、环境和环保性能的要求,浸锡表面应没有黑点、裂纹和过多 针孔。 外导体的直径应在相关详细规范中规定

    当要求时,电缆可以有护套。此时,护套应符合下列规定: 护套应采用聚全氟乙丙烯(FEP)、聚氯乙烯(PVC)、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LSZH)或相关详细 规范中规定的其他合适的热塑性材料。聚全氟乙丙烯应符合HG/T2904一1997的规定,聚 氯乙烯应符合GB/T8815—2008的规定,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应符合YD/T1113—2015的 规定。 护套厚度应符合相关详细规范的规定。 护套直径应符合相关详细规范的规定。 护套颜色应符合相关详细规范的规定

    标称特性阻抗应在相关详细规范中规定

    温度范围应在相关详细规范中规定。

    6型号命名、标识和标签

    电缆的规格命名如下: a)型号:见6.1.1; b)区别号:宜由三个字符(XYZ)组成,用以区分不同的电缆结构和材料。 “X”指定内导体的材料类型。 “Y”指定介质的材料类型。 “Z"指定护套的材料类型。 详细内容见表1。

    电缆的规格命名如下 a)型号:见6.1.1

    电缆的规格命名如下: a)型号:见6.1.1; 6) 区别号:宜由三个字符(XYZ)组成,用以区分不同的电缆结构和材料。 “X”指定内导体的材料类型。 “Y”指定介质的材料类型。 “Z"指定护套的材料类型。 详细内容见表1。

    “当绝缘材料为实心PTFE时,可省略

    电缆标识应标在护套或没有护套的外导体上。此标识应符合下述说明或相关详细规范中关于标识 的规定。

    GB/T 17737.82022

    立符合GB/T17737.1—2013中6.3以及相关详细

    当成品电缆按照GB/T17737相关部分或本文件第7章进行试验时,下述要求均适用。除另 外,所有测试应依据GB/T2421一2020的第4章在标准大气压条件下进行试验。

    7.2成品电缆电气试验

    成品电缆电气试验见表2。

    成品电缆环境试验见表3。

    7.4成品电缆机械试验

    发品电缆机械试验见表4

    GB/T 17737.82022

    在相应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质量评定应符合IE

    货和贮存应符合GB/T17737.1一2013中第9章

    A.1.1内导体连续性

    附录A (规范性) 成品电缆部分测试程序

    通过一个适当的指示器,如欧姆表、指示灯或蜂鸣器,在电缆的内导体两端施加不超过36V的直

    取三个试样,试样长度应在相关详 的矢量网络分析仪在相关详细规范规定的频率范围内测量相位,并用一根试样作基准,将其他试 根基准试样做比较

    A.2.2老化(适用于PVC护套和LSZH护套电缆)

    取四个试样,试样长度为电缆外径的125倍士1倍。把试样悬挂在烘箱内,试样与箱壁之间及试样 相互之间不应接触,试验温度:98℃士2℃(PVC护套),90℃士2℃(LSZH护套)。时间为168h。为 了使试验温度保持均匀,应使热空气循环。试验时间终了后,把试样从烘箱中取出,并在室温环境下放 置至少4h,试验后检查试样护套外观和标志,

    A.2.3抗应力开裂(适用于FEP护套电缆)

    取四个试样,把每一试样的一端紧固在芯棒上,芯棒应绕包PTFE薄膜或涂覆PTFE,芯棒直径为 电缆护套标称直径的三倍。将每一试样在芯棒上绕10圈,并在该点处把试样紧固在芯棒上。然后,把 试样悬挂在烘箱内,试样与箱壁之间及试样相互之间不应接触,并在230℃土5℃温度下放置至少96h。 为了使试验温度保持均匀装修CAD图纸,应使热空气循环。试验时间终了后,把试样从烘箱中取出,并在室温环境下 放置至少4h,试验后检查试样护套外观和标志。

    取长度约300mm的一个试样,试样应按图A.1所示制作,试样两端各暴露约25mm长的内导体 和25mm长的绝缘,应垂直于试样的纵向轴线整齐地切除电缆的护套、外导体和绝缘。测量两端内导 本露长度L1、L2,以毫米计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极限温度、极限温度下保持时间和温度冲击循环次 数应在相关详细规范中规定,不同极限温度的转换时间不大于5min。完成试验后,恢复至室温,测量 两端内导体暴露长度L,、L,计算出试样两端绝缘相对于内导体的位移△L,和△L2,见公式(A.1)和 公式(A.2):

    △L1,△L2 试样两端绝缘相对于内导体的位移,单位为毫米(mm); L1,L2 试验前试样两端内导体暴露长度,单位为毫米(mm); LL, 试验后试样两端内导体暴露长度,单位为毫米(mm)。

    图A.1温度冲击试样制备示意图

    B/T17737.313一2015的规定进行测量。从成品电缆上分别截取至少300mm长的两根试样, 试样应按图A.2来制备。判断测得的每个值是否符合相关详细规范的规定。

    环保标准A.3.2成品电缆的针孔

    取10个1m长的电缆试样,从试样 导体并剪开展平。然后,在光下 记录每个样本的针孔数量。取10个试样针孔 均值作为最终检验结果

    ....
  • 通信标准 电缆标准
  • 相关专题: 电缆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