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T 417-2013 建筑电气用并联有源电力滤波装置.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JG/T 417-2013 建筑电气用并联有源电力滤波装置
安装地点海拔高度不应超过1000m。 注:在海拔高于1000m处使用时,有必要考虑介电强度的降低和空气冷却效果的减弱。建议按照制造商和用户之 间的协议进行设计和使用。
5.2.3.1装置承受的振动频率应为10Hz150Hz,振动加速度不应大于51
2.3.1装置承受的振动频率应为10Hz~150Hz振动加速度不应大于5m/s
5.2.3.2安装场所周围介质无易燃、易爆危险,无腐蚀性气体,无导电尘埃。 注:有其他特殊要求的场所,建议按照制造商和用户之间的协议进行设计和使用。 5.2.3.3安装倾斜度不宜大于5°
海绵城市标准规范范本5. 2.4 污染等级
装置应在不低于GB7251 等级3的环境中使用 主:有其他特殊要求的场所,建议按 行设计和使用。
5. 3 ± 一般要求
5.3.1.1·面板应平整、美观、字迹清晰。门开启度不应小于90°,开启自如。门锁灵活可靠, 应晃动。 5.3.1.2:骨架、支持架(包括面板、门、侧板等)应采取防腐措施,应色泽均匀、光滑平整,有牢固的附着 力,不应有流痕、针孔、刷痕、起皮、起泡和透底漆等缺陷。 5.3.1.3控制面板仪表应布置合理,方便观察,整个面板做到排列整齐、有序、色彩协调。
5.3.2.1焊接件应焊接牢固。焊缝应均匀美观,无焊穿、裂纹、咬边、溅渣和气孔等现象。 5.3.2.2电器元件应选用符合相关标准的产品。元件布置整齐、端正,易于安装接线;受振动的元件, 应采取防松动措施。 5.3.2.3所有电路板应封装,不裸露。 5.3.2.4电力电子器件模块安装时应紧固,与模块接触的散热器台面应平整。强迫风冷却的部件应通 试散热良好。 5.3.2.5功率单元模块化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其运行时不得产生人身电击的风险。在设备安装时应采 取防护措施,避免电击危险。装置内的电路设计应耐受安装场所的最大热应力和电应力。 5.3.2.6装置上应配备可操作显示界面。指示灯和按钮额色应符合GB/T4025的规定。 5.3.2.7、电阻、接触器等可能更换的元器件,应便于维护与更换。 5.3.2.8装置应具备可靠的接地端子、明确的接地标志及合适的安全警告标志
3.1母线和导线颜色应符合GB7947的规定。 .3.2主电路接头间的相序和极性排列从装置正面观察,相序标识及排列应符合表2的规定
.3.3.1母线和导线颜色应符合GB7947的规定
G/T 4172013
注:特殊情况下,相序排列与表2不符时,应有明显的标识。 5.3.3.3母线应连接牢固,接触良好,配置合理,整齐美观。载流件之间的连接应有足够的持久压力 但不得使母线受力而永久变形。 5.3.3.4辅助电路绝缘导线的载流能力不应小于额定工作电流,其截面不应小于0.75mm(多股铜 导线),控制线路截面不应小于0.5mm"(多股铜软线),低电平信号(电子逻辑)控制线路截面不应小 于o.2mm。 5.3.3.5导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一个接线端子上不宜超过两根连接导线,当连接两根导线时应采取 适当措施。 5.3.3.6绝缘导线的额定电压不应小于标称工作电压。 5.3.3.7电路板应符合GB/T4588.1和GB/T4588.2的规定
5.4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5.4.1装置中的电器元件正常使用时,应保持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5.4.2装置中不同极性的裸露带电体之间,以及它们与地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表3的 规定
5.5.1当交流输入电压为额定值、输出电流为额定值时,装置内部器件温升在热稳定 规定
.1当交流输入电压为额定值、输出电流为额定值时,装置内部器件温升在热稳定后不应超过
G/T 4172013
置正常工作时的噪声,用声级计测量不应大于7
装置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GB4208中IP20的
5.9.1输入电压范围
输入电压允差:额定电压的士15%
输入电压允差:额定电压的士15%,
5.9.2输入频率范围
输入频率允差:额定频率的士2%。
输人频率充差:额定频率的士2%
5.9.3输入电压不平衡度
三相输入电压不平衡度不应超过5%。
5.9.4总谐波滤除率
当负载电流峰值因数(CF)不大于2.5时,在装 额定容量内,负载电流畸变率<20%时,总谐波滤 除率不应小于70%;20%<负载电流畸变率≤50%时,总谐波滤除率不应小于85%;负载电流畸变 率>50%时,总谐波滤除率不应小于90%。有特殊要求时,应由制造商与用户协商。谐波的计算方法 见附录B。
5.9.5有功功率损耗
装置输入额定电压、输出额定电流时,有功功率损耗不应大于装置额定视在功率的5%。
可应时间不应大于20ms。有特殊要求时,应由制
5.9.7不平衡适应性
5.10.1装置应具有电流、电压、频率、内部温度等参数信息的实时监测功能
6.10.1装置应具有电流、电压、频率、内部温度等参数信息的实时监测功能。
JG/T 4172013
5.10.2装置宜具有运行方式、变流器、风扇等工作及故障状态的监视功能
5.10.2装置宜具有运行方式、变流器、风扇等工作及故障状态的监视功能。 5.10.3装置宜具有记录和存储功能。
5.11.1过电压和欠电压保护
当负载交流输入电压高于115%U,时,装置应 并显示相应的提示:当电压低于85%U 置应停止输出,并显示相应的提示:当电 ~115%U.时,装置应正常工作
5.11.2自动限流输出功能
内部器件短路时,应将故障装置与电力系统断开。
5.11.4短路耐受强度
装置中的电力电子器件或散热器应具有过热保护功能。当过热时,装置应停止输出,并显示相应的
5.11.6直流母线过电压保护
5.11.7控制系统失电保护
当控制系统失电时,装置应立即停止工作,并给出告警指示。
5.11.8安全接地保护
5.11.8.1装置的金属外壳上应有可靠的保护接地端子,并有明显、耐久的接地标志。与接地点相连接 的保护导体的截面,应符合表7的规定,
,8.2当装置的框架或外壳作为保护电路的一部分时,其截面积不应小于表7规定的相应最小截 8.3装置的金属外壳和要求接地的电器元件金属底座与接地螺母间,应保证具有可靠的电气连 其与主接地点的电阻值不应大于0.1Q。
G/T 4172013
6.1.1检查装置应符合制造图样及相应的标准,元器件安装应牢固、端正、正确。 6.1.2检查装置导线和电缆,相序、布置、色标和主电路连接等应符合要求。 6.1.3经机械装配操作和电气线路检查、验证后,可进行通电操作试验,检查装置接线、工作特性应满 足要求,验证接通、关断和转换能力。通电试验前,先检查装置中电路与原理图的一致性。接通电源,先 空载、后在额定负载下检验其工作特性及操作,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6.1.4按照5.10的要求检查装置的通讯接口
6.1.1检查装置应符合制造图样及相应的标准,元器件安装应牢固、端正、正确。
5.1.1检查装置应符合制造图样及相应的标准,元器件安装应牢固、端正、正确。 6.1.2检查装置导线和电缆,相序、布置、色标和主电路连接等应符合要求。 6.1.3经机械装配操作和电气线路检查、验证后,可进行通电操作试验,检查装置接线、工作特性应满 足要求,验证接通、关断和转换能力。通电试验前,先检查装置中电路与原理图的一致性。接通电源,先 空载、后在额定负载下检验其工作特性及操作,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6.1.4按照5.10的要求检查装置的通讯接口
6.2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检查
装置中不等电位的裸导体之间,以及带电的裸导体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 离,应符合5.4的规定。出厂试验时可直观检查,保证规定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试验时应有足够的时间使试样的各部位温度上升达到热平衡稳定值,温度变化小于1℃/h时,可 认为温度已稳定,然后测取表4中部件与器件温升。测量可用温度计或热电耦。 试验温升不应超过表4的规定时,温升试验通过。
6.4.1绝缘电阻试验
6.4.2工频耐受电压试验
试验方法应按GB/T3797—2005中5.2.5.2的规定执行,试样没有击穿或闪络现象,则此项试验 通过。
去应按GB/T3797—2005中5.2.14的规定执行,
装置外壳防护等级试验应按GB4208的规定执行,检验结果应符合5.8的要求。出厂试验 直观检查,保证规定的防护等级。
电气性能试验应包括轻载试验、负载试验、总谐波滤除率、有功功率损耗、响应时间和不平衡适 试验,试验方法见附录A。
6.8.1过电压和欠电压保护试验
具体试验方法见附录A。
具体试验方法见附录A
6.8.2自动限流输出功能试验
具体试验方法见附录A。
具体试验方法见附录A
6.8.3短路保护和短路耐受强度试验
装置的短路保护和短路耐受强度试验应按GB7251.1一2005中8.2.3的规定执行,应符合5.11.3 和5.11.4的要求,
6.8.4过热保护试验
当装置风机断开或处于人为恶化散热状态,使装置满载工作,功率器件温度达到保护值时,装置应 自动停机,并给出告警指示。当设备散热条件恢复正常后,装置应能恢复正常工作。 散热器过热保护试验可在断电情况时,在温箱中单独测试温控器件的动作情况,然后在轻载运行条 件下模拟过热保护动作,应符合5.11.5的要求
6.8.5直流母线过压保护试验
模拟直流母线电压超过设定值时,使装置执行保护动作,检查是否自动发出告警。
6.8.6控制系统失电试
控制系统失电,检查装置是否停止工作。
6.8.7安全接地保护试验
代验方法应按GB7251.12005中7.10和8.2.8
装置的试验分为出厂试验和型式试验。
的出厂试验和型式试验要求,应符合表8的规定。
7.3.1型式试验应对产品性能和质量考核,检验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7.3.2型式试验样机必须是经过出厂试验合格的产品。试验样机可为一台,试验发现有不合格项时, 应找出原因,经更改后再做型式试验,直至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 7.3.3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 a)已定型产品当设计、工艺或关键材料更改有可能影响到产品性能时; b)停产一年以上再恢复生产时:
c)出厂试验结果与上次试验结果差异较大时; d)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时; e)正常连续生产时,三年至少一次。
出广试验应检验器件、材料、工艺的缺陷和产品是否达到本标准的规定。每套装置出厂前必须进 试验,试验项目合格后方可发放产品合格证
8.1.1装直应有耐久可识别的标 T191的规定。 8.1.2装置内部、电器元件标志应与随同装置 起提供的电路图上的标志一致
8.2.1装置应配备铭牌,内容应完整、正确、字迹清晰,安装应坚固、耐久
.2铭牌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制造商(厂)或商标; 装置名称和型号规格; c). 额定工作电压; 额定补偿电流; e):有功功率损耗; f) 额定短时耐受电流; g) 执行标准; 出厂编号; i 制造日期; ji) 防护等级; k)外形尺寸,其顺序为高度、宽度(或长度)、深度; 1) 质量。 注:制造(厂)商对完整的成套设备承担责任
9.1.1装置出厂包装应按GB/T13384的规定执行 9.1.2包装箱内应附有安装与使用说明书、电路图、产品合格证明书、装箱文件资料清单等随机文件和 附件备件。
9.2.1装置运输和贮存温度在一25℃~十55℃之间、空气最大相对湿度不超过90%(空气温度 20℃土5℃)、在24h内不超过十70℃。如果与规定条件不符时,应由用户与制造商签订专门的协议。 9.2.2装置运输时应采取紧固措施,不应倒置侧置,不应受到强烈震动和撞击,应避免雨、雪淋袭。 9.2.3装置应存放在通风、干燥,无易燃和腐蚀性介质的场所,不应露天存放。
9.2.1装置运输和贮存温度在一25℃~十55℃之间、空气最大相对湿度不超过90%(空气温度 20℃土5℃)、在24h内不超过十70℃。如果与规定条件不符时,应由用户与制造商签订专门的协议。 9.2.2装置运输时应采取紧固措施,不应倒置侧置,不应受到强烈震动和撞击,应避免雨、雪淋袭。 9.2.3装置应存放在通风、干燥,无易燃和腐蚀性介质的场所,不应露天存放。
G/T 4172013
试验时,对装置施加额定交流电压,输出容量可小于额定容量的10%,检测主电路工作电压、输出 电流和控制电路的工作电压、电流,确认设备的驱动信号波形、同步性及主回路各部件的波形是否正常。 参考试验电路如图A.1所示。将装置并联接人配电系统,调节非线性负载的功率,使装置的输出 电流在10%,检验装置是否正确跟踪补偿负载谐波,检查触发电路、保护电路以及参数显示是否正确。 注:对于三相三线制装置,装置和负载的中线均需断开;对于三相四线制装置,装置和负载的中线均需可靠连接(以 下试验相同),
图A.1装置基本试验电路
负载试验应检验装置能否在额定条件下可靠工作。温升试验、过载试验和电气性能试验可与负载 试验同时进行。 参考试验电路如图A.1所示。负载产生谐波的能力应大于装置的额定容量,负载输入端应串接 2%~4%输电抗器。
A.3总谐波滤除率试验
参考试验电路如图A.1所示,试验时,电能质量分析仪的电压探头应分别对应接在L1、L2、L3处; 电流钳夹在TA1、TA2、TA3处测量配电系统的源电流;电流钳夹在TA4、TA5、TA6处测量非线性负 载(谐波源)电流。 系统通电,启动装置和非线性负载(谐波源),调整负载,使装置的输出容量分别保持在额定容量的 20%土5%和90%土5%,并保持10min,使设备达到稳态。从电能质量分析仪读取并记录三相电压、电
流、谐波含量等数据,根据公式计算谐波滤除率 注:对于三相三线制装置,装置和负载的中线均 下试验相同)。测量时应保证负载稳定,同时保证测量源 量分析仅只有3个电流测 量输入时,可将电能质量分析仪的两个电流钳分别 一相上,同一时刻测量电流数据。
A.4自动限流输出试验
参考试验电路如图A1所示。装置正常运行,调节非线性负载功率,使装置的输出容量达到额定值 增加负载,使负载的谐波电流超过装置额定电流时,装置应能限流并正常工作,满足5.11.2的规定。
A.5有功功率损耗试验
参考试验电路如图A.1所示。装置正常运行,调节非线性负载功率,使装置的输出容量达到额定 值士5%。电能质量分析仪的电压探头应分别对应接在L1、L2、L3处;电流钳对应夹在TA7、TA8、TA9 处。读取并记录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即为损耗率(以百分数表 示),应满足5.9.5的规定,
参考试验电路如图A1所尔。特电流钳夹 TA9处分别测量源电流、负载电流和装置的电流(TA1、TA2、TA3只作为监视,可不接),装置处于正常 工作状态。 非线性负载应具有高低2.个档位,低档位运行时装置的稳态电流记作I1,非线性负载高档位运行 时装置的稳态电流记作I2,非线性负载高低2个不同档位运行时装置的稳态电流差值△I三I2一I,其 中:△I宜大于装置额定容量的50%,非线性负载电流的爬升速率不应小于0.5A/μS。 首先使非线性负载在低档位运行,系统稳定后,将非线性负载切换到高档位,用时间记忆示波器或 录波器测量并记录非线性负载电流变化前后源电流、负载电流和装置的电流,从负载电流突增时刻起装 置电流上升至I十0.9△I的最长时间,即为负载突增时装置的响应时间;系统稳定后,将非线性负载由 高档位切换到低档位,用同样的方法测量装置从负载电流突减时刻起至装置电流下降至1.十0.1△I的 最长时间,即为负载突减时装置
竣工资料A.7不平衡适应性试验
参考试验电路如图A.1所示。电能质量分析仪的电压探头应分别对应接在L1、L2、L3处,电流钳 夹在TA1、TA2、TA3处。 启动装置,调整负载,使装置工作在额定状态,断开任一相负载,装置应满足5.9.7的规定
A.8输入电压范围试验
参考试验电路如图A.2所示。电能质量分析仪的电压探买应分别对应接在L1、L2、L3处 夹在TA7、TA8、TA9处。 按照5.9.1的规定调节输人电压至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分别用电能质量分析仪进行测量,装 正常工作。
参考试验电路如图A.2所示。电能质量分析仪的电压探应分别对应接在L1、L2、L3处;电流销 TA7、TA8、TA9处。 按照5.9.1的规定调节输人电压至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分别用电能质量分析仪进行测量,装置应能 工作。
A.9输入电压不平衡度试验
信息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范本图A.2装置输入电压变化范围试验电路
试验条件同A,6,用调压器调节装置交流 电压的1相或2相,按照5.9.3的规定调节输入电压 不平衡度至最大值,并用电能质量分析仪 进行测量,装置应能正常工作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