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T 760-2021 线性菲涅尔太阳能跟踪聚焦集热系统技术要求及热性能评价.pdf

  • DB31T 760-2021 线性菲涅尔太阳能跟踪聚焦集热系统技术要求及热性能评价.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0.5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10-11
  • 发 布 人: wqh6085061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6.5.2方法测试时,系统产热量应不小于标称系

    在近海区域或者海岛使用的系统,管道涂层、支架涂层及绝热保护层材料应按照GB/T10125 2012中5.2进行带划痕的中性盐筹试验,试验结束后试样基材、涂层及焊缝应无裂纹、起泡、剥落及 魔蚀

    系统应具有·定的抗风性。

    DB31/T7602021

    系统的支撑结构应按GB50017 设计,合理选用材料、结构方案和 背施水产标准,满足结构构件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

    所有承压设备及管路应按照TSGG0001一2012中5.2.6的规定在制造和安装阶段分别进行, 验。

    5.3.1系统调试合格后,按照实际工作状态连续运行3个完整太阳日照天数.系统运行应正常,控制系

    系统应留有日常维护维修所必须的空间和通道,应安装有供调试、维修所必须使用的仪表、阀门,管 路易损部件应安装有活接头或法兰

    5.5.1系统的绝热设计应根据工艺、节能、防结露和经济性各方面的要求,按照GB502642013的规 定进行计算确定绝热结构。

    5.6.1.1定日镜的反射率应不小于93%,定日镜结构应能方便进行表面清洁。 5.6.1.2定H镜转动角度最大偏差应不大于士0.1°

    5.6.1.1定日镜的反射率应不小于93%,定日镜结构应能方便进行表面清洁。

    5.6.2太阳能集热管

    太阳能集热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a)太阳能集热管应能满足系统设计压力及设计温度条件下安全使用的要求:

    b)太阳能集热管在运行时应能按照设计预定方向自由胀; c)太阳能集热管的并联或者串联连接应保证系统管道及设备内工质的流体动力安全,防止部 并联回路过热。

    5.1循环泵的扬程应能满足线性菲涅尔太阳能跟踪聚焦集热系统工质流动阻力的要求,并具有 安全裕量,使得太阳能集热管能够得到有效的冷却。 5.2循环泵的选型和布置应考虑入口压力的汽蚀余量

    5.6.6安全阅与排气阅

    5.6.6.1安全阀的选型及安装应符合TSGG0001一2012中第2章和5.2的要求。 5.6.6.2系统最高处和局部高位的容器或者管道上应布置排气阀,启动前将系统内的空气排出

    .1.1测试负责人应由熟悉本文件并有热工测试经验的人担任。测试负资人应根据本文件的相关规 定,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测试大纲,测试大纲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 测试目的和任务; b) 测试要求; 测量项目; d) 测点布置与所用的仪表、设备; e) 人员组织与分工; f 数据记录与处理; 8 测试进度安排。

    6.1.2测试前的要求如下!

    a 测试所用的仪表应是在检定或校准有效期内的合格仪表; b 测试用仪器仪表的安装应符合测试要求及相应仪器仪表的安装要求; C 受测系统的运行状况应符合测试要求; d)彻底清洁定日镜组的采光面。

    1整个测试应在个完整的太阳日照天数内完成,测试期间,太阳辐照量应平均分布在8MI/m

    6.2.1整个测试应在·个完整的太阳日照天数内完成,测试期间,太阳辐照量应平均分不

    25MJ/m范围内,且日平均辐照量不小于16MJ/m。 6.2.2环境温度在8℃~35C范围内。 6.2.3环境风速不大于4m/s,阵风不大于7m/s。 6.2.4正式测试前应使系统达到热工况准稳定状态。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可以认为系统达到了热 工况准稳定状态: a)5min内集热器进口工质温度的波动小于士1.0%; b)5min内集热器进出口工质温差小于土4.0%; c)5min内系统管路中的热容流率(m·C,)波动小于士1.0%; d)5min内环境空气温度波动小于士2℃; e)5min内集热器所在区域平均风速小于4.5m/s,除非有证据说明风速超过此值时对测试结果 没有影响。 6.2.5测试期间,系统进口工质流量、出口工质流量、集热器循环工质流量等应基本一致,测试结束时 应满足以下条件: a)对于蒸汽系统,汽包水位与测试开始时的波动应不超过士5%;蒸汽压力与试验开始时的压力 差应小于0.02MPa; b)系统进口工质温度、出口工质温度与试验开始时的温差应小于2.5℃。 6.2.6测试期间安全阀不得起跳,一般情况不排污。 6.2.7测试期间应关闭辅助加热器的辅助加热系统,或关闭辅助加热器

    主要测试项目有: a)太阳直射辐射强度; b) 定日镜采光面积; 环境温度; d)环境风速; e)大气压力; f) 系统T工作压力(表压); g) 测试开始和结束时汽包液位高度; h) 系统进口工质流量; i) 集热器循环工质流量; j) 系统工质采样量; k) 排污量; 1) 蒸汽采样量; m)系统进口T质温度; n)系统出1I工质温度; o) 饱和蒸汽混度: p) 测试开始和结束时间; q) 测试期间系统耗电量; r) 集热器进工质温度

    主要测试项目有: a)太阳直射辐射强度; b) 定日镜采光面积; 环境温度; d)环境风速; e)大气压力; f) 系统工作压力(表压); g) 测试开始和结束时汽包液位高度; h) 系统进口工质流量; i) 集热器循环工质流量; j) 系统工质采样量; k) 排污量; 1) 蒸汽采样量; m)系统进口T质温度; n)系统出1工质温度; 0)饱和蒸汽湿度: p)测试开始和结束时间; q) 测试期间系统耗电量; r)集热器进工质温度

    6.4测试方法及使用仪器仪表

    6.4.1测试数据记录

    太阳直射辐射强度、系统进出口工质温度、工质流量、蒸汽湿度及其他需要测试的项目,至少应每 15min记录一次,

    6.4.2太阳直射辐照表

    6.4.2.1应使用一级太阳直射辐照表测量太阳直射辐射,太阳直射辐照表应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校准。 6.4.2.2太阳直射辐照表传感器应安装在太阳能自动跟踪台上,太阳直射辐照表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 避免跟踪反射镜或集热管反射器的反射对其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6.4.2.3自动跟踪台布置在跟踪反射镜3m以内,在整个测试期间,太阳直接辐照表不应遮挡跟踪反射 镜的采光,并不被其他物体遮挡,

    6.4.3.1测量系统进、出水压力及蒸 其准确度等级应不低于1.6级。 6.4.3.2大气压力可使用空盒气压表在 则量,其示值误差应不大于0.2kPa。

    6.4.4温度测量仪器

    6.4.4.1温度测量仪器及与它们相关的读取仪表的精度和准确度应在表1给出的限度之内,响应时间 须小于5s,

    6.4.4.1温度测量仪器及与它们相关的读取仪表的精度和准确度应在表1给出的限度之内,响应时间 须小于5s。

    1温度测量仪器的准确

    6.4.4.2使用遮阳而通风的采样器件在药高于地面1m处及离太阳能自动跟踪反射镜和系统组件不近 于1.5m但不超过10m处的百叶箱内测量环境空气温度,并使百叶箱附近的物体表面温度应尽量接近 环境温度,百叶箱的布置应尽可能远离烟窗、冷却塔或热气排风扇等,

    6.4.5.1流量测量的准确度应为士1.0%,且应具有累积流量记录功能。 6.4.5.2流量计应布置在补给泵出口处,分别测量测试开始时系统的进水流量和测试过程中系统的补 给水流量。 6.4.5.3蒸汽流量通过测量系统给水流量的方法确定。

    6.4.6.2测量时应将饱和蒸汽冷凝水和汽包内水冷却到同一温度,如采用同一台电导率仪分别测量饱 和蒸汽冷凝水和汽包内水的电导率时,应对电极进行清洗,防止交叉污染。 6.4.6.3对于无法采集饱和蒸汽冷凝水和汽包水样的系统,饱和蒸汽湿度可按NB/T47034一2013中 3.1.2对水管锅炉蒸汽品质要求的最低值选取3%,

    测量的准确度应为士0.2

    6.4.8.1对每个测试期,使用风速测量仪及附带的读取仪表测量环境风速,准确度应

    4.8.1对每个测试期,使用风速测量仪及附带的读取 放仪表测量环境风速,准确度应达士0.5m/s 4.8.2风速仪应布置在离太阳能自动跟 近于15m日不超付10年

    6.4.9.1使用的模拟或数字记录仪的准确度应不小于满量程的士0.5%。其时间常数应不大于1s。 6.4.9.2信号的峰值指示应在满量程的50%~100%之间。 6.4.9.3使用的数字技术和电子积分器的准确度应不小于测量值的1.0%。

    建筑软件、计算4.9.1使用的模拟或数字记录仪的准确度应不小于满量程的士0.5%。其时间常数应不大于1s。 4.9.2信号的峰值指示应在满量程的50%~100%之间。 4.9.3使用的数字技术和电子积分器的准确度应不小于测量值的1.0%。 4.9.4记录仪的输人阻抗应大于传感器阻抗的1000倍或10M0.一老助甘其高值

    量,按式(1)计算:

    6.5.2系统产热量计算

    6.5.3系统热效率计算

    系统热效率n按式(5)计算

    工字钢标准Q=m.(h.h.)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