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119-2021 农村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DL/T 5119-2021 农村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
DL/T51192021
1.0.1为规范农村变电站设计的原则、基本内容和要求,制订本 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农村电网新建、扩建和改造工程的35kV~ 110kV变电站设计。 1.0.3农村电网变电站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1为规范农村变电站设计的原则、基本内容和要求,制订本 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农村电网新建、扩建和改造工程的35kV~ 110kV变电站设计。 1.0.3农村电网变电站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DL/T51192021
主要向县(包括县级市、区、旗施工标准规范范本,以下简称“县”)级行政区 域内的县城、乡(镇)村或农场及林、牧、渔场等各类用户供电 的110kV及以下各级配电网。
DL/T51192021
3.1.1站址选择应根据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网络结构、负荷分布、 城乡规划、征地拆迁等要求,综合考虑与周围环境、邻近设施的 相互影响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和经济效 益分析,择优选择站址。 3.1.2站址选择时,宜利用荒地、劣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和经济 效益高的土地,并尽量减少土石方量。 3.1.3站址选择应考虑水源及排水条件,排水宜充分利用变电站 内外自然高差,散流排水。 3.1.4站址标高宜高于50年一遇高水位。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 时,站区应有可靠的防洪措施或与地区防洪标准相一致,但仍应 高于最高内涝水位。 3.1.5有条件时可采用变电站与供电所合一方式。 3.1.6站址选择应符合变电站出线条件,统一规划线路走廊,避 免或减少架空线路交又跨越。 3.1.7站址应具有适宜的地质、地形和地貌条件,应避开地震断 裂地带、滑坡、塌陷区、溶洞地带、山区风口和有危岩或发生滚 石的场所,站址应避让重点保护的自然区和人文遗址、有重要开 采价值的矿藏,避免或减少破坏林木和环境自然地貌。
3.1.7站址应具有适宜的地质、地形和地貌条件,应避开地震断 裂地带、滑坡、塌陷区、溶洞地带、山区风口和有危岩或发生滚 石的场所,站址应避让重点保护的自然区和人文遗址、有重要开 采价值的矿藏,避免或减少破坏林木和环境自然地貌。
3.2.1变电站宜设置实体围墙,高度不宜低于2.3m。
3.2.1变电站宜设置实体围墙,高度不宜低于2.3m。
2.1 变电站宜设置实体围墙,高度不宜低于2.3m。 2.2 进站道路纵向坡度不宜大于6%。山区变电站或受条件限
DL/T51192021
制的地段可加大至10%,并应采取防滑措施。
刷的地叔 3.2.3变电站内主干道宜采用公路型混凝土路面,满足消防要求 的主要道路宽度不应小于4.0m,主要设备运输道路宽度可根据 运输要求确定。
时JH 3.2.3变电站内主干道宜采用公路型混凝土路面,满足消防要求 的主要道路宽度不应小于4.0m,主要设备运输道路宽度可根据 运输要求确定。 3.2.4变电站建(构)筑物与相邻建(构)筑物之间的消防通道 和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和《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的有关 规定。
3.2.4变电站建(构)筑物与相邻建(构)筑物之间的消防通道 和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和《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的有关 规定。
3.2.5配电装置场地可采用碎石、卵石或灰土封闭等地坪处理方
3.2.5配电装置场地可采用碎石、卵石或灰王封闭等地坪
3.2.7建筑物室内地坪高出室外地坪不应小于0.3m
DL/T51192021
4.1.1变电站主接线,应根据变电站在电网中的地位、进出线回 路数、设备特点及负荷性质等条件确定,满足供电可靠、运行 灵活、操作检修方便、节约投资、便于过渡或扩建等要求,并宜 简化。
4.1.1变电站主接线,应根据变电站在电网中的地位、进出线回 路数、设备特点及负荷性质等条件确定,满足供电可靠、运行 灵活、操作检修方便、节约投资、便于过渡或扩建等要求,并宜 简化。 4.1.2变电站高压侧电气接线宜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桥形、单母 线、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在满足变电站运行要求的前提下,变 电站高压侧宜采用断路器较少的接线,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当变电站高压侧有3回及以上电源进线时,宜采用单母 线分段或扩大桥形接线方式。 2终端变电站或双“T”变电站高压侧宜采用线路变压器 组或桥形接线方式。 4.1.3变电站中、低压侧宜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每台主变 压器带一段母线。低压侧出线回路数应根据地区和农村电网规划 确定,每段母线不宜少于3回出线。 4.1.4当需限制变电站6kV~10kV馈线的短路电流时,可采用 下列措施之一: 1变压器分列运行。 2采用高阻抗变压器。 3在变压器低压侧回路串联限流装置。 4.1.5接在母线上的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宜合用一组隔离开 关。安装在架空出线上的电压互感器、避雷器以及接在变压器引 出线或中性点上的避雷器,不应装设隔离开关
4.1.2变电站高压侧电气接线宜采用线路变压器组、
DL/T51192021
4.2.1主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应根据地区供电条件、负荷性 质、用电容量和运行方式等条件确定。 4.2.2主变压器终期规模宜按2台~4台考虑。110kV主变压器容 量宜为20MVA~63MVA,66kV主变压器容量宜为10MVA~ 40MV·A,35kV主变压器容量宜为5MV·A~20MV·A。 4.2.3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站,当断开一台主变压器 时,其余主变压器容量(包括过负荷能力)应符合全部一级、二 级负荷用电要求。
4.2.5110kV具有3种电压的变电站中,如通过主变压器各侧绕 组的功率均达到该主变压器额定容量的15%以上时,主变压器宜 采用三绕组变压器
4.2.6主变压器应采用S11或以上有载调压、低损耗、低噪声变 压器。
4.2.6主变压器应采用S11或以上有载调压、低损耗、低噪声变
4.3.1配电装置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3110kV高压配 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及现行行业标准《高压配电装置设计 规范》DL/T5352的有关规定。 4.3.2配电装置设计,应根据变电站负荷性质、环境条件、运行 维护的要求,选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占地省的设备和布置 方案。 和航 一幺村城镇化发
4.3.4乡(镇)村地区的变电站35kV及以上配电装置宜采用户 外中型布置。
DL/T51192021
工程量大的变电站,110(66)kV侧可采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 关设备(GIS)配电装置或屋内配电装置,35kV侧可采用户内开 关柜。
4.3.610(20)kV配电装置宜选用户内真空开关柜。
4.4.1无功补偿装置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联电容器装
4.4.1无功补偿装置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联电容器装 置设计规范》GB50227及现行行业标准《35kV~220kV变电站 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DL/T5242的有关规定。 4.4.2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应根据系统无功补偿就地平衡和便 于调整电压的原则配置。
4.5过电压保护和接地
4.5.1变电站过电压保护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交流电 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50064的有关 规定。
4.5.2变电站接地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 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的有关规定。
4.6.1站用电系统宜从不同主变压器低压侧分别引接两台容量相 司、互为备用的站用变压器。每台站用变压器应按全站计算负荷 选择。
同、互为备用的站用变压器。每台站用变压器应按全站计算负荷 选择。 4.6.2只有一台主变压器时,其中一台站用变压器宜从站外电源 引接。站外电源应独立可靠,不应取自以本站作为唯一供电电源 的变电站。当站外电源不具备时,也可结合工程特点,因地制宜 采用柴油机等方式。
4.6.2只有一台主变压器时,其中一台站用变压器宜从站外
引接。站外电源应独立可靠,不应取自以本站作为唯一供电电源 的变电站。当站外电源不具备时,也可结合工程特点,因地制宜 采用柴油机等方式。
DL/T51192021
4.6.4装设消弧线圈补偿装置的变电站,采用接地变压器引出中 性点时,接地变压器可作为站用变压器使用,接地变压器的接线 方式和容量应符合消弧线圈和站用电的要求。 4.6.5站用低压配电系统宜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TN系统,宜 采用动力和照明共用的供电方式,额定电压宜为380V/220V。 4.6.6站用电低压母线宜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每台站用变压器 各接一段母线;也可采用单母线接线,两台站用变压器宜经过切 换接一段母线。
4.6.7 站用电重要负荷应采用双回路供电方式。 4.6.8 变电站宜设置固定的检修电源,并应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 护器。
4.6.7站用电重要负荷应采用双回路供电方式。
4.7.1变电站照明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 准》GB50034及现行行业标准《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 定》DL/T5390的有关规定。 4.7.2蓄电池室照明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力设备典型 消防规程》DL5027的有关规定。 4.7.3电气照明应根据布置方式及场合,采用配照合理、检修方 便、经济合理的照明方式。
4.8.1变电站电缆选择与敷设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 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的有关规定。
5.1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5.1.1变电站系统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285和《电力装 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2的有关规定。
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2的有关规定。 5.1.2每回110kV线路电源侧宜配置1套线路保护装置,负荷侧 可不配置。110kV转供线路、环网线路、存在安全稳定问题的线 路、电厂并网线路可配置1套光纤电流差动保护。线路保护应包括 完整的三段相间、接地距离和四段零序方向保护。线路保护装置应 含三相一次重合闸功能。线路保护可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
5.1.4110kV母线联络开关、母线分段开关、桥升关应配置单套 断路器保护装置,装置应具备瞬时和延时跳闸功能的充电及过电 流保护,
5.1.5主变压器宜配置1套微机型主变压器保护装置。35(10)kV 电源馈出线路、无功补偿、站用变压器等宜配置1套保护测控集 成装置。
故障录波器应具有事件记录、远传和对时功能,
故障录波器应具有事件记录、远传和对时功能, 5.1.7应根据变电站接入后的近区电网安全稳定计算结论确定安 全自动装置配置方案。
DL/T51192021
劫化设计技术规程》DL/T5002的
5.2.2根据电力系统调度安全运行、监控的需要,变电站应配置 远动、电能量计量等调度自动化设备,可选配调度数据网接入、 二次安全防护、同步相量测量、电能质量监测等设备。 5.2.3变电站远动功能应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远动通信装置实 现。远动信息的采集应采用“直采直送”方式。远动通信设备应 能实现与相关调度端的数据通信,宜采用电力调度数据网方式。 变电站调度数据网接入设备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力 调度数据网络工程设计规程》DL/T5560的规定。
现。远动信息的采集应采用“直采直送”方式。远动通信设备应 能实现与相关调度端的数据通信,宜采用电力调度数据网方式。 变电站调度数据网接入设备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力 调度数据网络工程设计规程》DL/T5560的规定。
主变压器各侧电能表宜独立配置;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可采用 保护、测控、计量合一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3的有 关规定。
5.2.5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监控 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GB/T36572的规定。
5.2.5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监控
5.3.1通信业务可按安全等级分为生产控制类业务和管理信息类 业务,按业务属性可分为语音、数据、视频等业务。变电站通信 宜采用电力专网通信。
宜米用电力专网通信。 5.3.2电力系统通信方式可因地制宜选择,宜选择SDH光纤通 信方式。
5.3.2电力系统通信方式可因地制宜选择,宜选择SDH
变电站至上级调度的生产控制类业务应至少具备一条可靠
5.3.3变电站至上级调度的生产控制类业务应至少具备一
的通信通道。有条件时,宜建立两条独立的通信通道。通信质量 应满足生产控制类业务要求。
5.3.4站内通信电源不应独立配置,应采用站内一体化交直流电 源系统。
DL/T5119—2021
件,方便设备和线缆的搬运、安装、检修,并具有一定的抗灾 能力。通信机房宜与二次设备机房合并,通信设备宜集中分区 布置
5.3.6远程有人值班机构应具备对电力通信设备机房动力及环境 监控功能,
5.4计算机监控及二次接线
5.4.135kV~110kV变电站应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计算机监控 系统应按无人值班模式设计,应具备可靠、合理、完善的监视、 测量、控制功能,以及遥测、遥信、遥调、遥控等远动功能,应 具有与调度通信中心交换信息的能力。监控系统应采用开放式分 层网络结构,由站控层、间隔层及网络设备组成,宜采用现行行 业标准《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T860(所有部分)规定的 通信标准。
5.4.2计算机监控系统控制操作对象宜包括:各电压等级的断路
器(含站用电进线及分段400V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 主变压器及站用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头,以及站内执行启动/停 止的重要设备。
5.4.3计算机监控系统站控层远动通信设备宜配置单台,主机兼
5.4.3计算机监控系统站控层远动通信设备宜配置单台,主机兼 操作员站宜配置单台。间隔层测控设备宜按工程实际建设规模单 套配置。
5.4.4变电站计量与测量装置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大
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3及现行行业标准《电 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137、《电能量计量系 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202的有关规定。
置。时钟同步对时范围应包括监控系统站控层设备、保护装置、 测控装置、故障录波装置、相量测量装置、计量装置及站内其他 智能装置等。时钟同步精度和守时精度应满足站内二次设备对时
DL/T51192021
电站二次接线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火力发电 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5136的有关规定。
、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5136的有关规
5.5直流系统及不间断电源
5.5直流系统及不间断电源
5.5.1变电站的直流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力工程 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的有关规定。 5.5.235kV~110kV变电站宜装设1组蓄电池,对于重要的 110kV变电站可装设2组蓄电池。蓄电池宜采用阀控式密封铅酸 蓄电池。
蓄电池。 5.5.3变电站直流母线宜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 5.5.4交流不间断电源(UPS)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力 工程交流不间断电源设计技术规程》DL/T5491的有关规定。变 电站宜配置1套交流不间断电源(UPS)系统。
5.5.4交流不间断电源(UPS)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工程交流不间断电源设计技术规程》DL/T5491的有关规定。变 电站宜配置1套交流不间断电源(UPS)系统。
5.6.1二次设备布置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变 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5136的有关规定。 5.6.2二次设备布置应按变电站远期规模设计,在满足定期巡视 和检修条件下,设备布置应遵循功能统一明确,布置简洁紧凑原 则,并合理预留屏(柜)位。 5.6.3变电站不宜设独立主控制室和通信机房。监控系统站控层 工作站、公用设备和系统通信设备宜统一布置于二次设备室。 5.6.435kV及以下户内开关柜的保护测控装置及电能表等间隔 层设备宜分散布置在相应开关柜上,其他间隔层二次设备宜组屏 (柜)集中布置于二次设备室。户内GIS配电装置的间隔层设备 可就地布置。 5.6.5二次设备室的设计和布置应符合监控系统、继电保护设备 的抗电磁干扰能力要求。
DL/T51192021
5.7视频安全监控系统
5.7.1变电站应配置1套视频安全监控系统。视频安全
5.7.1变电站应配置1套视频安全监控系统。视频安全监控系统 宜采用现行行业标准《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T860(所有 部分)规定的通信标准与计算机监控系统通信,并实现遥视和远 方监控。
点,实现与火灾和安全警卫系统的联动功能,并能在远方监控中 心实现画面切换。
5.7.3变电站围墙四周宜设置电子
DL/T51192021
6.1.1建(构)筑物承载力、稳定、变形、抗裂、抗震及耐久性 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建 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 及现行行业标准《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L/T5457的 有关规定。 6.1.2建(构)筑物安全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相应的结构重要性 系数不应低王10。
6.1.2建(构)筑物安全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相应的结构 系数不应低于 1.0。
6.2.1主要建筑物宜采用联合建筑。除生产用房外,可设置必要 的辅助生产用房,其他用房应从简设置。根据变电站特点和地区 条件,需要保安值守时可设置基本值守生活间。 6.2.2值守生活间应与生产控制区分为相互独立的空间。当处于 同一建筑物时,相互间应有严格的物理分隔,并应各自设有独立 户门。 6.2.3生产用房的高度应根据设备安装的要求确定,其他用房的 高度宜为3.0m。 6.2.4建筑物门窗、通风口应采取防止小动物进入的防范措施。 6.2.5变电站大门宜采用全封闭式的防盗钢板门。 6.2.6 建筑物宜符合工业化要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内装修 除满足工艺要求外,应简单实用。
DL/T51192021
6.3供暖、通风和空调
6.3.1变电站供暖、通风和空调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 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GB50016和《火力发电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 的有关规定。 6.3.2位于严寒地区或寒冷地区的变电站,有工艺要求的房间及 人员经常活动场所应设置供暖设施。供暖方式可根据变电站所处 位置、气象条件,采用电供暖或利用附近热源供暖。 6.3.3变压器室宜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排热要求 时,可增设机械排风。当变压器为液浸式时,变压器室的通风系 统应与其他通风系统分开,各变压器室的通风系统应独立设置。 6.3.4蓄电池室应根据设备对环境温湿度要求和当地的气象条 件,设置通风或降温通风系统。当采用免维护蓄电池时,蓄电池 室应设置通风系统,通风量每小时不应小于3次。 6.3.5免维护蓄电池室夏李室内设计温度不宜超过30℃,冬季室 内设计温度不宜低子20℃。 6.3.6配电装置室及电抗器室等电气设备房间,宜设置机械通风 系统,并宜维持夏季室内温度不高于40℃。 6.3.7GIS配电装置室应设置机械通风和事故排风系统,室内空气 不得再循环,室内空气中六氟化硫的含量不应超过6000mg/m3。 六氟化硫开关室的正常通风量每小时不少于4次,吸风口应设置 在室内下部。事故时通风量每小时不少于6次,由设置在下部的 正常通风系统和上部事故排风系统共同保证。 6.3.8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室及其他有工艺要求的房间,宜设置空 调设施。
DL/T51192021
准》GB5749的有关规定。
GB5749的有关规定。 变电站生活用水水源应根据供水条件综合比较确定产品质量标准,宜优 用已建供水管网供水方式。
先选用已建供水管网供水方式。
6.4.3站区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和雨水宜采用分流制。
DL/T 51192021
7.0.1消防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火力发电厂 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和现行行业标准《电力设备典 型消防规程》DL5027的有关规定。 7.0.2移动式灭火器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 设计规范》GB50140的有关规定。
7.0.1消防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火力发电厂 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和现行行业标准《电力设备典 型消防规程》DL5027的有关规定。 7.0.2移动式灭火器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 设计规范》GB50140的有关规定林业标准,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