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598-2021 压水堆核电厂常规岛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技术条件.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NB/T 10598-2021 压水堆核电厂常规岛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技术条件
NB/T 105982021
符合本文件的成套设备适用于在5.1.2~5.1.4规定的正常使用条件。 如果使用的元件,例如继电器、电子设备等不是按这些条件设计的,那么宜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保证 工作。
5.1.2周围空气温度
5.1.2.1户内成套设备的周围空气温度
安全生产标准规范范本周围空气温度不超过十40℃.24h内 周围空气温度的下限为一5℃。
5.1.2.2户外成套设备的周围空气温度
5.1.3.1户内成套设备的湿度条件
最高温度为十40℃时的相对湿度不超过50%。在较低温度时允许有较高的相对湿度。例如,十 20℃时的相对湿度为90%。宜考虑到由于温度的变化,有可能会偶尔产生适度凝露,安装、调试期间短 时湿度可达100%。
5.1.3.2户外成套设备的湿度条件
最高温度十25℃时,相对湿度短时可达100%。
对外壳内的开关器件或元件,可使用外壳内环境条件的污染等级。 为了评定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确定了以下4个微观环境的污染等级: a)污染等级1:无污染或仅有干燥的非导电性污染。 b)污染等级2:一般情况下,只有非导电型污染。但要考虑到偶然由于凝露造成的暂时导电性。 c)污染等级3:存在导电性污染,或者由于凝露使干燥的非导电性污染变成导电性的污染。 d)污染等级4:造成持久性的导电性污染,例如由于导电尘埃、雨雪或其他潮湿条件造成的污染。 如果没有其他规定,工业用途的成套设备一般在污染等级3环境中使用。其他污染等级可以根据特 用途或微观环境确定。
安装场地的海拨不超过2000m。 对用于海拔大于2000m使用的电气设备必须考虑介电强度的降低、元器件分断能力在空气冷却效 果下的减弱。对用于上述条件下运行的电气设备应根据制造商和用户的协议进行设计或使用。
如存在下述任何一种特殊使用条件,则应遵守适用的特殊要求或在制造商与用户之间应签订专门
NB/T 10598—2021
办议。如果存在这类特殊使用条件的话,用户应向成套设备制造商提出。 特殊使用条件举例如下: a) 温度值、相对湿度和/或海拔与5.1的规定值不同; b) 在使用中,温度或气压急剧变化,以致在成套设备内易出现异常的凝露; C 空气被尘埃、烟雾、腐蚀性微粒、放射性微粒、蒸汽或盐雾严重污染; d) 暴露在强电场、强磁场或高温中; e) 受霉菌或微生物侵蚀; f) 安装在有火灾或爆炸危险的场地; g) 遭受强烈振动冲击; h) 安装在会使载流量和分断能力受到影响的地方,例如将设备安装在机器中或嵌入墙内 用来防止除电磁兼容性(EMC)以外的传导和辐射干扰而采取的适当措施; 异常过电压状况或异常的电压波动; 力 k 电源电压或负载电流的过度谐波; 暴露在极端的气候条件下
成套设备的运输、储存、安置时温度和湿度条件与5.1的规定不符时,应由制造商与用户签订专门的 协议。 除非另有规定,温度在一25℃~十55℃之间,短时内(不超过24h内)可达到十70℃适用于运输和储 存过程。 成套设备在未运行时经受上述高温后,不应遭受不可恢复的损坏,在置于正常条件下应满足规定正 常工作。
6.1.1成套设备应由能够承受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产生的机械应力、电气应力、热应力和环境压力的材 料构成。 6.1.2成套设备的安全分级、抗震等级、质保等级应满足不同堆型核电站相应要求。 6.1.3成套设备在结构上应满足产品电气性能的要求,并考虑其中自动化系统的安装、调试及运行的可 靠性:考虑现场总线与其他母线分开布置的空间,使总线尽可能远离母线或与母线垂直走向。
6.2.1系统运行电压。
6.2.1.2辅助回路:
直流:12,24,36,48,110,220V 6.2.2额定电流。 6.2.2.1主母线额定电流:630,800,1000,1250,1600,2000,25003200,4000,5000A。 6.2.2.2配电母线额定电流:400,630,800,1000,1250,16002000,2500,3200,4000,5000A。 6.2.2.3中性线母线载流量不应小于主母线载流量的一半,照明专用盘柜中性线母线载流量应与主母线 载流量相同。 6.2.2.4保护性母线:铜排截面不应小于100mm。
6.2.2.5母线额定短时(1s)耐受电流:15,30,50,65,80,100kA。 6.2.2.6母线额定峰值耐受电流:30,63,105,143,176,220kA。 6.2.3系统电压频率范围:50Hz士2.5Hz。 6.2.4系统接线方式:TN一S。 6.2.5额定分散系数按表1的规定。
6.2.2.6母线额定峰值耐受电流:30,63,105,143,176,220kA
6.2.5额定分散系数按表1的规定。
NB/T 105982021
6.3.1成套设备的框架应为垂直地面安装的自撑式结构,可采用焊接或由螺钉组装的连接方式。框架 和外壳应有足够机械强度和刚度,应能承受所安装元件及短路时所产生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并应防止 构成引起较大涡流损耗的磁性通路。同时不应因装置的吊装、运输等影响性能。装置应采用防腐蚀材料 或在裸露的表面上涂有防腐蚀层,并应满足使用及维修条件要求。同时每面成套设备都应是独立的防火 单元。 6.3.2成套设备框架的机械强度除了应能承载元器件(部件)的重量作用外,同时还应能承受地震试验 产生的机械破坏力的作用。 6.3.3成套设备的外壳或隔板包括门的闭锁装置和铰链,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承受正常使用和短 路条件下所遇到的应力,见7.13的规定。 6.3.4框架的外形尺寸宜选取下列尺寸:
高:1800,2000,2200mm
6.3.5当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以上时,成套设备应进行抗震设计。当成套设备安装在屋内二层及以 上和屋外高架平台上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以上时,应进行抗震设计。对于高烈度区且不能满足抗 震要求或对于抗震安全性和使用功能有较高要求或专门要求的,可采用隔震或消能减震措施。 6.3.6对于抽出式成套低压设备,大容量、大规格的抽出式单元、抽出式框架断路器宜安装于成套设备 的中间部位。
6.4.1布置在专用配电室内的成套设备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2X,布置在电气专用房间以外的成套设备 应满足环境条件对外壳防护等级的要求。 6.4.2防护等级应适用于整个设备,如有部分不一致时,应单独标识该部分的防护等级。 6.4.3制造商应明确试验位置、分离位置和不同位置之间转移时设备具有的防护等级。 6.4.4对操作人员和设备的保护应满足以下要求: a)成套设备应有坚固的框架,支撑件、面板、柜体等材料应满足6.3.1的要求。 b)电缆室和检测单元等门锁应配置通用钥匙。 c. 设备操作和维护期间,应满足下列条件: 1)开关的手柄应设计合理,使人员易于操作。 2) 隔室中的带电部位应有绝缘保护。 3)带电电缆连接隔室部件应防止直接接触。不应妨碍隔室带电时电缆连接。 d)成套设备的内部隔离形式应满足GB/T7251.12一2013的要求,
NB/T105982021
e)当断路器操作时或处在试验位置时,装于柜体上的仪表和继电器的性能及正常工作不应受 影响。 f)成套设备面板上应设有断路器或熔断器的状态指示。 g)成套设备面板上指示灯回路应单独装设熔断器或微型断路器。
6.5.1母线室、单元室、电缆室、出 室。隔室应能防止触及相邻功能单元的 带电部件,以限制事故电弧的扩大,防止固体外来物从一个单元进入到相邻的单元。 6.5.2隔板可采用金属板或绝缘隔板。金属隔板应与保护导体相连接,在人体碰撞时的变形不应减少 其绝缘距离。绝缘隔板应为不吸潮、不易碎裂的优质绝缘材料(不含卤素),并具有阻燃、自熄灭的特性。 6.5.3功能单元隔室中的隔板不应因短路分断时产生的电弧或游离气体产生的压力而造成损坏或永久 变形。 6.5.4隔室间的开孔应确保熔断器、断路器在短路分断时产生的气体不影响相邻隔室的功能单元正常 工作。 6.5.5柜体之间、柜体与相邻安装的变压器之间及主母线与各功能单元间应有隔板。 6.5.6设备采用通风孔散热时,通风孔的设计和安装应使熔断器、断路器在正常工作或短路时无电弧或 可熔金属喷出。 6.5.7喷弧源距通风孔较近时,应在二者之间加装隔弧板,隔弧板应为接地的金属板或耐弧绝缘板,每 边应大于通风孔外形10mm。 6.5.8通风孔设置不应降低设备外壳防护等级。 6.5.9成套设备应考虑防凝露措施。 6.5.10正常使用条件下额定电流在5000A及以下时.成套设备不应使用强制风冷措施
6.7设备电气连接、母线与绝缘导线
正常温升、绝缘材料老化和正常工作时产生的振动不应造成载流部件的连接有异常变化。应分机 料热膨胀和电化腐蚀作用以及实际温度对材料耐久性的影响。 载流部件之间的连接应保证有足够的和持久的接触压力。
6.7.2母线和绝缘导线的尺寸和额定值
设备中导体截面积的选择由制造商负责。应根据承载电流,设备承受的机械应力、导体敷设方法、绝 缘类型和连接元件确定。母线应采取防氧化措施。主母线、配电母线、功能单元的外接导体可套热缩绝 缘套管,接头可采用绝缘包盒,并应有相别标志。母线绝缘物和支持件应具有防潮性能,以保持其介电强 度不变。 成套设备应包括主母线和配电母线。母线材料应选高导电率铜材料,当采用螺栓连接时,应保证足 够的接触截面和连接的可靠性。配电母线设计应长期耐受所有输出分支额定电流之和的最大电流,并宜 乘以表1规定的额定分散系数。
6.7.3.1设备间导线的额定绝缘电压不应低于设备的额定绝缘电压。 6.7.3.2两个连接器件之间的导线不应有中间接头或焊接点。应在固定的端子上进行接线。 6.7.3.3绝缘导线不应支靠在不同电位的裸带电部件和带有尖角的边缘上,应采用适当方法
NB/T105982021
导线。 6.7.3.4 连接覆板或门上电器元件和测量仪器的导线,应使覆板和门的移动不对导线产生任何机械 损伤。 6.7.3.5 5一个端子上只能连接一根导线。 6.7.3.6主母线应有金属板保护,金属板在可接近部位被螺栓固定,应能打开金属板对主母线进行周期 性紧固和清扫。 6.7.3.7母线相序的排列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母线相序排列(母线相序排列从设备正面视察)
6.7.4中性母线截面积选择
制造商与用户间无协议时,在带中性母线导体的三相电路中,中性导体的端子应允许连接具有下列 流量的铜导线: a)相导线截面积大于16mm,中性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相导线载流量的一半,截面积最小为 16mm; b)相导线的截面积小于或等于16mm,中性线载流量应等于相导线的载流量。 注1:所有导线均为铜质导线。 注2:在某些使用场合,中性导体电流可能达到很高的数值,例如:大的荧光灯照明装置,此时中性线的载流量须与相 导线的载流量相同,为此,制造商与用户之间应签订专门的协议
6.8.1当设备具有两个进线单元时,应提供二个进线单元主开关操作的相互联锁。联锁装置可采用机 械式或电气式。
a) 抽出式单元必须设置门联锁机构,只有当主电路处于分断位置时,门才能打开。 只有在抽出式单元主电路处于分断位置时,抽出式单元才能抽出或插入。 c 有特殊需求时,可设置一个解锁机构,使主开关处于接通位置时,也能将门打开。 d) 抽出式单元应配置防止单元抽出时滑落的装置。 e) 抽出式单元可在断开位置被挂锁锁定,挂锁系统至少安装1个挂锁
NB/T105982021
积不应小于表3的规定。
表3铜保护导体的截面积
保护导体的截面积,应与保护器件动作值配合。在保护器件动作电流和时间范围内 导体或破坏连续性。
导体或破坏连续性。 .9.3设备应采用直接的相互有效连接,其连接有效性应满足以下规定: a)当设备中的一个部件从外壳中取出时,设备的其余部分的保护电路不应被切断。 b)当抽出式部件配备有金属支撑表面,对支撑表面上施加压力足够大,可认为支撑面能保证保护 电路的连续性,从连接位置到分离位置,抽出式部件的保护电路应保持有效性。 C 在盖板、门、避板和类似部件上面,没有安装电气设备,金属螺钉连接和金属铰链连接则被认为 足以能够保证电的连续性。装有电压值超过特低压限值的电器时,应采用保护导体将部件和保 护电路连接,保护导体截面积应根据电器电源引线截面积最大值确定。滑动触点、防蚀链 等的等效连接方式可认为满足要求。 d)设备中保护电路部件设计应承受设备在安装场地的最大热应力和电动应力。
6.10电气间和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要求是基于GB/T16935.1的原则,规定了装置内部的绝缘配合。装入成套 设备内的设备,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保持规定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应采用最高电压额定数据来确定各电路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电气间隙依据额定冲击耐受电压 确定,爬电距离依据额定绝缘电压确定)
电气间隙应足以达到能承受宣称的电路的额定冲击耐受电压(U).电气间隙应为表4的规定值。
表4空气中的最小电气间隙
6.13电磁兼容性(EMC)
成套设备电磁兼容性(EMC)应符合GB/T7251.1一2013中9.4的规定。
6.14短路保护与短路耐受强度
短路保护与短路耐受强度应符合GB/T7251.1一2013中9.
6.15机械、电气操作性能
设备的机械、电气装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动作
6.16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6.16.1低压框架式空气断路器
6.16.2低压塑壳空气断路器
6.16.3电压互感器
6.16.4电流互感案
6.16.5零序电流互感器
6.16.8智能马达控制器
6.16.9电缆、导体和接线端子
NB/T10598=2021
成套设备内电缆和导线应采用铜芯低烟无卤阻燃型绝缘线,导线应通过线鼻子连接,截 流量确定,但不应少于下列规定值: a)仪控和信号回路不应少于1.5mm; b)电压测量回路不应少于2.5mm;
NB/T105982021
c)直流小母线和电流测量回路不应少于2.5mm。 导线应牢固夹紧。对外引接电缆均经过端子排。端子绝缘应采用阻燃材料。电流互感器用的端子 排应采用短接型,电流不应小于20A(750V),并应有隔离板。弱电信号的采样应采用屏蔽线。 柜内应设置水平走线槽和垂直走线槽,应与主母线完全隔离。端子排中交直流回路间、跳闸回路、合 闸回路、电流回路、电压回路的端子间均应有空端子隔离。
6.16.10按钮、指示灯、转换开关
常用按钮指示灯颜色规定如下: a)指示灯:绿色(分闸或类似功能),红色(合闸或类似功能),黄色(故障)。 b 按钮:红色(分闸或类似功能),绿色(合闸或类似功能),蓝色(复位)。分、合闸按钮指示灯位置 应对齐。 c)转换开关:实现重要功能的转换开关应带钥匙(防止误操作)。
6.16.11标牌、标识
标牌、标识应正确、清楚、齐全、一致,标识布置整齐、美观、牢靠,并且运行维护方便。 标牌:应按照核电程序规定制作标牌(包括标牌材质、规格,内容)。 导线标识:宜采用双端标识,导线标识信息应反映所连接设备和端子排的信息。 标识材料:应采用不干胶或适用于电器行业的标签纸。 标识位置:面板元器件标识应统一贴在元器件的正下方的面板上;盘内元器件标识宜贴在元器件安 装底板的上方,同时在元器件本体上也粘贴标识,对个别元器件周围无粘贴位置时可在安装底部标识;电 缆室抽屉回路标识贴在旁边的后板上。 标识内容:对于电缆室中的端子、熔断器、微型断路器等元器件,标识内容应包含相应的回路号;对于 电压检测单元中用于隔离、运行及维修操作、盘面指示或显示等元器件,标识内容应包含相应的系统回路 号,全站编码应具有唯一性
7.1.1设计验证的方法
设计验证的方法如下: a)验证试验; b)与已试验的基准设计进行验证比较; C)验证评估。
设计验证的方法如下: a) 验证试验; b)与已试验的基准设计进行验证比较; c)验证评估。
7.1.2设计验证的组成
设计验证的组成包括: a)结构:材料和部件的强度、成套设备的防护等级、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电击防护和保护电路完 整性、开关电器和元件的组合、内部电路及连接和外接导线端子。 b)性能:介电性能、温升验证、短路耐受强度、电磁兼容性和机械操作。
7.2材料和部件的强度
成套设备的结构材料和部件的机械、电气和热性能应通过结构和运行特性来验证。 使用符合GB/T20641一2014的空壳体,且没有对其进行过降低外壳性能的更改,则不需要按7.2 再进行外壳的试验。
依据GB/T7251.12013中10.2.2的规定进行验证
7.2.3绝缘材料性能
依据GB/T7251.1一2013中10.2.3的规定进行至
7.2.4耐紫外线辐射验i
依据GB/T7251.1一2013中10.2.4的规定进行
依据GB/T7251.1—2013中10.2.5
依据GB/T7251.1—2013中10.2.5
7.2.6机械碰撞试验
机械碰撞试验依据GB/T20138的规定进行验证。
依据GB7251.1一2013中10.2.7的规定进行验
7.3成套设备的防护等级
7.4电气间隙和爬电距
验证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6.10的要求。
7.5电击防护和保护电路完整性
7.5.1对保护电路有效性的下列功能进行验证: a)防止7.5.2中列出的成套设备内部故障产生的后果; b)防止7.5.3中列出的由成套设备供电的外部电路故障产生的后果。 7.5.2对成套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与保护电路之间的有效接地的连续性进行下列验证: a)保护接地措施完整,各连接处的连接情况良好。 b) 应验证成套设备的不同外露可导电部分是否有效连接到进线外部保护导体的端子上,且电路 电阻不应超过0.12。 C 应使用电阻测量仪器进行验证,此仪器至少能输出10A交流或直流电流。在每个外露可导
7.5.1对保护电路有效性的下列功能进行验证: a)防止7.5.2中列出的成套设备内部故障产生的后果; b)防止7.5.3中列出的由成套设备供电的外部电路故障产生的后果。 7.5.2对成套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与保护电路之间的有效接地的连续性进行下列验证: a)保护接地措施完整,各连接处的连接情况良好。 b) 应验证成套设备的不同外露可导电部分是否有效连接到进线外部保护导体的端子上,且电路的 电阻不应超过0.12。 C 应使用电阻测量仪器进行验证,此仪器至少能输出10A交流或直流电流。在每个外露可导电
.5.1对保护电路有效性的下列功能进行验证,
NB/T 105982021
部分与外部保护导体的端子之间通以此电流。电阻不应超过0.12。 7.5.3通过试验验证保护电路的短路耐受强度。依据GB/T7251.1一2013中10.11.5.6的规定进 验证,
7.6开关电器和元件的组合
依据GB/T7251.1一2013中8.8的设计要求,外接导线端子应经初始制造商检查确
试验时,成套设备的所有电气设备都应连接起来,除非根据有关规定应施加较低试验电压的元器件 以及某些消耗电流的元器件(如线圈、测量仪器、浪涌抑制器)和不能承受试验电压的元件,对这些元器件 施加试验电压后将会引起电流的流动,则应将它们断开。此类元器件应将它们的一个接线端子上断开, 除非它们被设计为不能耐受全试验电压时,才能将所有接线端子断开。
7.9.2工频耐压试验
7.9.2.1主电路、辅助电路和控制电路
主电路的辅助电路和控制电路应能承受表7的试
表7主电路的工频耐受电压
路连接的辅助电路和控制电路,应能承受表8的
NB/T105982021
表8辅助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工频耐受电压
7.9.2.2试验电压
试验电压的波形是近似正弦波,频率在45Hz~65Hz之间。 在输出电压已调整到合适的试验电压值时,当输出端子短路时,用于试验的高压变压器应设计为输 出电流至少为200mA。 当输出电流小于100mA时密封圈标准,过流继电器不应动作。 试验电压值应是表7或表8中的规定值.允许有士3%的偏差
7.9.2.3试验电压的施加
开始时施加的工频试验电压不应超过全试验电压值的50%,然后将试验电压平稳增加至全试验电 压值,并维持5+s,试验电压应施加于: a)主电路的所有带电部分(包括连接到主电路上的控制电路和辅助电路)连接在一起与外露可导 电部分之间。此时,所有开关电器的主触头应处于闭合状态,或由一个合适的低阻导体短接。 b 主电路不同电位的每个带电部分和不同电位其他带电部分与连接在一起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之 间。此时,所有开关器件的主触头应处于闭合状态,或由一个合适的低电阻导体短接。 c)通常,不连接主电路的每条控制电路和辅助电路与以下部分: 一主电路; 一其他电路; 外露可导电部分。
7.9.2.4验收准则
试验过程中,过流继电器不应动作,且不应有击穿放电
试验过程中,过流继电器不应动作,且不应有击穿
海洋标准7.9.3冲击耐受电压
7.9.4绝缘材料外壳的试验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