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 331-2001 公安移动通信网警用自动级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技术规范.pdf

  • GA/T 331-2001  公安移动通信网警用自动级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技术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6.9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10-26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GA/T 331-2001  公安移动通信网警用自动级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技术规范

    5.6儿项管用功能指令

    a)动态重组(AHYI); b)遥毙(AHYK); c)恢复(AHYL); d)告警。

    a)连接方式:实线直联,无线传输。 b)基本功能:单呼,组呼,包容呼,全队呼;监听,跟踪,维持,强拆;动态重组,信道开放,预案录 录音,实时状态显示。

    通信自成系统而网内频率资源共享。 a)单区单基站网络:只有一个基站的系统,适用于区域较小的市局和县局模块网。 b)单区多基站网络:该网局限于一个区,设有一个中心站,多个基站。适用于较大或复杂地形地区, c)多区多层次联网:将多个单区单基站和单区多基站网通过节点相互联成广域网。 为保证区域内的可靠通信,网内可根据需要设置主基站、分基站、延伸站、直放站; 为保证在服务盲区电台脱网后互相通信,可根据实际情况组建若干单频子网。 集群网与常规网间的通信:可通过调度台转接和集群台脱网方式进行,各地的350MHz集群系统 具备与常规单频子网、150MHz、450MHz、800MHz常规通信网互通信息的能力。 集群网与集群网间的通信:各基站间音频经节点交换机实现集群网之间的通信。

    为保证在服务盲区电台脱网后互相通信闸阀标准,可根据实际情况组建若干单频子网。 集群网与常规网间的通信:可通过调度台转接和集群台脱网方式进行,各地的350MHz集群 应具备与常规单频子网、150MHz、450MHz、800MHz常规通信网互通信息的能力。 集群网与集群网间的通信:各基站间音频经节点交换机实现集群网之间的通信。

    [6接入有线网的方式及要求

    6.1接人有线网的方式

    集群控制中心的出中继和人中继接至市话端局或用户交换机的用户线上,实现半自动(DOD2,BID 务台接入)接续。 半自动直拨中继方式的连接如图1所示,

    图1半自动直拨中继方式的连接

    D)全目动双问模拟中继方式 控制中心的出中继接至用户交换机的用户线上,构成移动用户呼叫有线用户的自动呼出DOD2 方式。 控制中心的用户级接至用户交换机的出中继线上,构成有线用户呼叫移动用户的自动呼人DI 方式。 全自动双向模拟中继方式的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

    以局间中继方式接至市话端局或用户交换机的中继侧接口。 移动用户呼叫有线用户为全自动DOD1方式,次拨号接通; 有线用户呼叫移动用户为全自动DID方式,一次拨号接通; 全自动局间中继方式的连接如图3所示,

    图2全自动双向模拟中继方式的连接方式

    动双向模拟中继方式的连

    6.2.1集群网的控制中心与区域控制中心之间的中继线路、控制中心与市话端局或用户交换机之间的 中继线路,宜采用数字传输电路。 6.2.2中继线路可采用电缆、光继、数字微波或数字特高频等传输电路

    如用户采用实线,接口参数应符合GB/T6282和GB3378的相关规定;如用户采用载波传输,接口 参数应符合GB/T3384和GB3379的相关规定

    天线有效高度,hs/m 发射天线增益,GBA/dBi 天线共用设备损耗,LAc/dB 基台发射功率,PB/W 馈线损耗,L/dB 接收天线增益,GBR/dB 基台接收机灵敏度,Ss/一dBm 塔顶天线接收放大器增益,GAR/dB 在350MHz频段,通信距离30km左右,不同地形的标准偏差α约为6~9dB,一般可取标准偏差 的典型值=8dB

    7.3.1.2终端设备参数

    系统基站实际覆盖半径d(通信距离)应小于直视覆盖半径R,d

    对双频系统上(u)下(d)行频率不同.严格说中值路

    7.3.1.4链路动态范围

    发射大线端发射出的有效发射功率ERP与接收机可接受的最小接收功率Pmin之差为发收链路动 范围。这个范围的大小预示了发收通信距离的远近;而与中值路径损耗之差又昭示了通信质量的优

    7.3.2通信概率和通话质量预测

    7.3.2通信概率和通话质量预测

    式中,ma为中值电平。 >Pmin的通信概率为

    7.3.2.2通话质量与通信距离的预测

    设接收机噪声系数Np=5dB时,FM制达到收益状态。 若话音质量按5分制评价,基本能听清楚的3分话载噪比按C/N=10dB计,

    音质比较满意的4分话按C/N=13dB计,

    的通信概率反查到必需的中值余量和中值电平md,从而通过路径损耗Ld就可求得同时保证满足 的通信概率和通话质量的最大通信距离dx

    8.1.2分配给警用自动级可用频率有4MHz双频,1.75MHz单频。 8.1.3另有1MHz双频和1MHz单频分配给各业务部门,如交通、消防、警卫、边防、技侦、政保等作 为专用频点进行转信和对讲。 8.2信道间隔与信道编号 8.2.1信道间隔为25kHz,从358.025MHz开始按偶数顺序编号。 信道间隔与频率一一对应,全国一致。

    8.2信道间隔与信道编号

    8.3信道分组按区分配复用

    8.3.1警用自动级系统通信频道的分组

    GA/T 3312001

    分配给警用自动级的350MHz频率有4MHz双频,共160对双频信道,按等频距分成十大组,每 组16对双频点,频率间隔为250kHz。另有1.75MHz单频70个单频点,也分十组,每组有7个等频距 (250kHz)的单频点。 8.3.2控制信道为每个双频大组的第4、8、12频点,系统配置控制信道时,应优先选用这些频点。 8.3.3在建网过程中,遇到大组需要分裂为小组的情况时,每大组的16个双题可分为几个小子组,分 子组方案有三种: a)可按奇、偶分成两个等频距组,每组8个频点,频距为500kHz。 b)也可按最佳无三阶互调组阵,将16个双频点按序号分成四小组,每组四个频占,如表2所品

    a)可按奇、偶分成两个等频距组,每组8个频点,频距为500kHz b)也可按最佳无三阶互调组阵,将16个双频点按序号分成四小组,每组四个制

    在集群设计中应根据基站设计参数及地形条件对D值进行核算,如核管的结里不

    GA/T 3312001

    若某地集群网分到一大组信道,共16个频道: a)如果采用单基站结构,则16个信道同址架设,收发各用一根天线,16个信道共用一个合路器。考 虑到功率承受和耐压问题,也可分成两组,每组8个频点,两组分别合路使用,需要两副发射天线,两副 天线间必须保证有一定的间距: b)如果需要采用双基站结构,则每个基站8个信道,各用一套天馈共用系统; c)如果是三基站结构,一个基站可选用一个8频点组,可采用7.3.3的1、1组或I、V组,合组成 8个信道,用一个发射天线;另两个基站可选用两个4频点小组或5频点和3频点组; d)如果是四基站结构,则每个基站选用一个小组。

    9.2控制中心与基站之间的信令

    控制中心与基站之间的信令采用数字信号,信号传输速 9600bit/s。 9.3控制中心与区域控制中心之间的信令 控制中心与区域控制中心之间的信令采用数字信号,信号传输速率可采用2400,480 9600hit/s.

    局间带内单脉冲线路信令采用频分或时分复用中继传输时,线路信令应符合GB3376的相 定。 局间数字线路信令采用PCM数字中继传输时,线路信令应符合GB3971.2的相关规定。 局间多频记发器信令应符合GB3377的相关规定。

    9.4.2采用用户线接入用户交换机或市话端局的

    10.1CPSX分队编号计划

    C)无一含弃地全部利用了8100个号码资源。 CPSX仍将网络用户号码分为三段,第一段是区号(前缀号)三位,第二段是队号两位,第三段是月 户号三位,全号为: (区号三位)十(队号二位)十(用户三位)二八位 d)区号由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分配,共有128个区号,号码是200至327,每区共有号码8100个。 考虑到区号资源有限及发展的需要,可采用区号复用办法。把在地理空间上相距较远的外省区号作 为复用区号在本省使用。复用区号要严格执行公安部的规定。 e)队规模分四种,队号由区内管理部门分配,队号从20开始直到79,一级队有用户号810个,二级 队有用户号405个,三级队用户号为270个,四级队用户为135个,每个队内的用户号分成个呼号与组 呼号,按7:1划分, 一级队用户号810700个呼号+110组呼号 二级队用户号405=354个呼号十51组呼号 三级队 用户号270=236个呼号十34组呼号 四级队用户号135=118个呼号十17组呼号 f)用户号的具体号码是个呼号从200开始直至899(一级),553(二级),435(三级),317(四级);组 呼号从900开始直至999(一级),950(二级),933(三级),916(四级);一级队比较特殊还有10个组呼号 单用一个组呼队号,其组呼号是900至909,用户号由队内按统一规定进行具体分配。 g)每个队的最后一个组呼号是全队呼叫号,这即999(一级),950(二级),933(三级),916(四级)。 h)拨号方法是:呼叫同队用户只拨三位用户号就行;如是跨队呼叫要加拨两位队号,共五位;若要 跨区呼叫则须拨八位全码。

    一个区号8100个号码分为十段,依照不同队规模可能划分成10至60个队,区内段队规模的组配 情况称作段队结构。如何选择一个区内的段队结构,提出如下原则性建议供设计时参考。 a)先确定每个区号规划容纳的基本单位数。 b)确定每个单位可平均占有的号码资源及相应的队规模。 c)按10.2b)项确定的队规模的队数应是最多的队数。 d)比10.2b)项确定的队规模更大或更小的队数都应比较少,而规模更小的队数一般应比更大的 队数要略多一些,以便用来补充给不足的单位。 e)单位规模超过最大的一级队(810)时,应分成两个或几个子单位与相应规模的队来相配,这些子 单位间的互通频度小,互通时采用五位拨号。 f)按上述方法确定的段队结构,能使多数基本单位或子单位实现一个单位一个队,单位内部实行 三位拨号。只有较少(如<20%)的单位,一个单位要由两个队来组合满足,这种单位,在单位内部互通额 度较小的两个队之间要拨五位号,才能互通。 g)规划分配队号时,要坚持每个单位(队)内的用户号都能独立地从头编起;一个单位一个队或 个单位几个队,尽量避免几个单位共用一个队,避免不同单位在一个队内相互大排串。这便于不同单位 的相同或相应业务统一编号,易于联想辨识相互联络。 h)选择示例 如某省共有地、市、县级基本单位148个,可分到五个区号,每个区需容纳的基本单位为148/5= 29.6~30个/区,单位平均占有号码资源为8100/30=270,显然,应选较多的三级队。又考虑到该省仅有 四、五个较大的省辖市,多数是中小城市,每区可取一个一级队(B=1),四个二级队(B=3),十五个三 吸队(B,=8),十二个四级队(B,=10)。段队结构是CPS138。每区32个队,全省共有160个队,总共有 个呼号35360个,组呼号5140个。 i)规划分配时队号和用户号都应留有适当余地,当某个单位规模扩大时可以调数雨换一全丽十

    一级的队,只须改变队号,面其原用户号仍旧可以保

    10.3用户号码的分配 上级主管部门应对所属同级同类各单位的相同或相应业务统一规定编号码段,以便不同队间的用 户易于联想辨识相互联络。 每个用户(警员)除配发一个个呼用户号外,还按所属单位共享一个队号,并按行政归属关系划归某 一属组共享一个归属组号,另外每个用户还可能经常参加本组外的一些配合协同工作,主组单位应分配 一个组呼号码赋与参加者,称作参与组,一个用户视工作需要可赋与多个(如四个)参与组号。每个队还 应留出几个组号作为动态组号备用。 104调产台号码一般拨呼调度台的号码有十个如:100,111,121,131191,由管理部门分配。

    10.3用户号码的分配

    11系统基站与控制交换中心

    基站、控制中心、延伸站、直放站的站址

    11.1单站系统的容量和服务质量

    a)位于用户集中地区或服务区中心附近 b)有安装设备的机房和电源可供利用

    11.2.2当控制中心不能与本部门的用户交换机设在同 素: a)与基站共址,应满足基站场所的要求; b)由房屋、电源或铁塔(最好是本部门的)可供利用; c)便于设置控制中心至用户交换机或市话端局的中继线路; d)便于使用及维护管理。

    塔或地面立塔的条件,并征得城市规划部门同意。 11.3.2站址宜选在基站至控制中心的中继线路容易设置的地方。 11.3.3市区内的基站宜有与控制中心合设在一个建筑物内,其他基站宜选择在人为噪声及其他无线 电干扰较小的地方。不宜在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大功率电视发射台、大功率雷达站等附近设站。郊区 基站宜选在交通便利,靠近可靠电源和居民点的地方,不应选在过于偏解的地方。 11.3.4基站周圈应视野开阔,附近没有高于基站天线高度的高大建筑物阻挡。 11.3.5站址应有安全的环境,不宜选在易燃、易爆的建筑物的场所附近设站。 11.3.6站址应有较好的卫生环境,不宜选在生产过程中散发有害气体、多烟雾、粉尘、有害物质的工业 企业附近。

    11.3.2站址宜选在基站至控制中心的中继线路容易设置的地方。 11.3.3市区内的基站宜有与控制中心合设在一个建筑物内,其他基站宜选择在人为噪声及其他无线 电干扰较小的地方。不宜在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大功率电视发射台、大功率雷达站等附近设站。郊区 基站宜选在交通便利,靠近可靠电源和居民点的地方,不应选在过于偏解的地方。 11.3.4基站周圈应视野开阔,附近没有高于基站天线高度的高大建筑物阻挡。 11.3.5站址应有安全的环境,不宜选在易燃、易爆的建筑物的场所附近设站。 11.3.6站址应有较好的卫生环境,不宜选在生产过程中散发有害气体、多烟雾、粉尘、有害物质的工业 企业附近。 11.3.7站址应用较安静的环境,避开经常有较大震动或强噪声的地方。 11.3.8站址选择时应考虑同频道干扰、邻频道干扰、互调干扰及其他无线电于扰等因素,必要时采取 相应的技术措施,解决系统内及系统间的干扰,保证集群通信网正常运行。 设计新建集群通信网时,应详细了解本地区及相邻地区已有各无线通信网的使用频率、发射频率、 天线高度及所处位置,进行必要的环境信号场强和干扰场强测试,使新网的频率配置避开这些干扰频 点。 同一地区建有多个350MHz集群通信网时,应避开各网的频道相邻近及网间产生三阶互调干扰的 频率组合。 在满足无线覆盖区设计要求的条件下,应控制基站天线的高度和辐射功率,必要时可改变基站天线 的方向性,避免与其他系统产生干扰。

    及系统间的十扰,保证集群通信网正常运行。 设计新建集群通信网时,应详细了解本地区及相邻地区已有各无线通信网的使用频率、发射频率、 天线高度及所处位置,进行必要的环境信号场强和干扰场强测试,使新网的频率配置避开这些干扰频 点。 同一地区建有多个350MHz集群通信网时,应避开各网的频道相邻近及网间产生三阶互调干扰的 频率组合。 在满足无线覆盖区设计要求的条件下,应控制基站天线的高度和辐射功率,必要时可改变基站天线 的方向性,避免与其他系统产生干扰

    系统交换和控制设备、监控室、电力室、电池室。 辅助用房应设置资料室、仪表室、维修室、维护人员值班室等。 11.4.1.2基站用房应视实际情况包括:无线设备室、电力室、电池室。 独立设置的基站应视具体情况设置维修人员休息室、卫生间。无人值守的基站应尽量减少辅助 用房。 11.4.1.3对于容量不大的基站,可考虑将电力设备、电池设备与无线设备安装在同一房间内,但蓄电 池应采用阀控式电池。 11.4.1.4控制中心、基站用房的耐久年限为50至100年。 11.4.1.5控制中心、基站用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11.4.1.6控制中心、基站用房的抗震设计烈度,应满足比当地建筑抗展基本设计烈度再提高一度的 要求。 11.4.1.7机房常用门应外开,门宽应大于1.5m。门上应安装保险锁以控制无权进入室内的人员。 1.4.1.8控制中心、基站等主要房屋建筑要求可参照表3确定

    GA/T331—2001表3(完)机房名称辅助用房项目通信设备机房监控室电力室电池室有人值守无人值守有人值守无人值守地面均布6. 06.0~9.07. 0~13.0一般要求活负荷载"6.0~10.0kN/m?水磨石、半硬质塑水磨石、半硬质塑耐酸瓷砖、耐酸涂水泥沙浆、水磨地面材料料活动地板、地板料活动地板、地板水磨石、地漆布料3)石、半硬质塑料砖砖)喷塑、调和漆、涂喷塑、调和漆、涂喷塑、调和漆、涂墙面、顶梯面耐酸油漆3)喷塑、涂料的面层材料料料料外开门,宽度不小外开门,宽度不小外开门,宽度不小外开门,宽度不小外开门,宽度不小于1.5m,高度不于1.5m,高度不于1.5m,高度不于1.5m,高度不门于0.9m小于2.2m小于2.2m小于2.2m小于2.2m150~200(水平面50~60(直立面离30~50(水平面离75~100(水平面照明标准离地面0.8m处)150~200(水平面离地面0.8m处)地面1.4m处)地面0.8m处)离地面0.8m处)Ix3050(直立面离地面1.4m处)温度"5~3516~285~355~3516~285~3516~28c80%以下80%以下80%以下80%以下相对湿度80%以下机械通风或其他根据具体情况确空调设置空调设置空调强制通风"通风定严密防尘一般防尘一般防尘一般防尘防尘要求严密防尘1)利用旧机房进行改造的工程,机房楼面均布活荷载可不受表中数值限制,设计时可根据设备的重量、底面尺寸、排列方式及原有机房建筑结构的板布置和配筋情况进行核算后确定。2)如设备要求维护中需防静电破坏,应采用放静电的地面材料。3)对于安装阀控式电池的电池室,地面、墙面和顶棚面与一般机房相同,不需任何防酸、防氢气处理,通风也不必自成系统。4)或根据设备说明书要求决定。11. 4.1. 9基站机房内应设置应急照明灯和烟雾、温控告警器。11. 4. 1. 10基站无线设备室应靠近基站天线设置,以减小馈线损耗。11. 4.1.11控制中心、基站机房内地维护走道尺寸可按表4(或设备生产厂商的要求)确定。表 4走道位置尺寸/m设备机面与机面间≥1. 5设备机面与墙面间≥1. 2设备机面与机背间≥1. 2设备机背与机背间≥1. 0设备机背与墙面间≥1.014

    GA/T 3312001

    11.4.1.12控制中心、基站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不应大于126dBuV/m;磁干扰场强不应大于 800A/m(相当于10奥斯特)(350MHz)。 11.4.1.13集群控制中心和基站的建筑设计.按YD5003的有关规定执行

    12天线、馈线及天线塔

    12.1全向、定向天线与覆

    a)全向天线在水平面(H面)内,一般应呈现无方向性,近似为一偏心圆,不圆度小于2dB; b)在垂直面(E面)内,要抑制旁瓣电平,呈现较强的方向性; c)由于地形的不规则性,天线的作用范围也会呈现不规则性,此时为确保通信应采用定向天线。必 要时,可采用直放站来加强某一不规则地区局部的场强

    层叠式高增益天线有事联馈电和并联馈电两种形式: a)串联馈电方式由于须严格保持各敷设单元之间的相位关系,因而工作频带较窄,适合于专作发 信天线或专作收信天线使用。 b)并联馈电方式由于辐射振子的直径和长度之比远大于一般线状辐射振子,因而具有宽带特性, 可供收发信共用。在辐射单元数量相同时,电馈阵比并馈阵具有较弱的垂直面方向性和拉低的关

    全向增益天线,依靠调节各辐射元的馈电相位,可控制其垂直波束的倾角。共轴串馈全向增益天线 工作在无倾角频率时,其垂面射束与天线轴垂直。当工作频率升高时,垂面射束向上翘;当工作频率降低 时,垂面射束向下倾。安装时应将上翘者下吊,下倾者上举。保证安装好的天线发射波束呈下倾伞锥状。 为使信号限于一定的作用范围之内,降低对其他小区的干扰,可使定向天线波束图形向下倾斜一定 的角度。当天线垂直波束图形倾斜一定角度后,在水平波束方向图中将产生一个凹口,倾斜角度变大时, 凹口变大。利用这个凹口可有效降低对其他小区的于扰

    发射天线共用装置有两种信道隔离结构:一种是采用环行隔离器和3dB混合器(A),另一种是利 用环行器和高Q空腔谐振器(B)来隔离的。 前者是靠两信道间的传输相差来实现隔离,信道间频距可小;而后者属滤波型的频率隔离,所以要 求信道间额距要大。但前者损耗大,发射功率的一半作为热损而耗散,应用中不应超过两级(插损6dB), 对于信道数多于4个的系统,应采用后一方法。一般环行器顺向损耗只有0.5dB,而逆向损耗可达 25dB。后者虽损耗小,但要求各频道间隔有足够大(350MHz应有250kHz).否刚达不到应有的隔离

    2.5天馈系统的损耗要求

    T2.6系统天馈线配置方案: 信道不多、总功率不大时: a)收发信共用一套天馈设备,但须配备一个隔离度足够大的双工器,带宽应满足系统要求,收发隔 离度应不小于70dB,插入损耗应小于1.2dB; b)收发采用独立的天馈设备,不用双工器,可分别架设天线,接收采用天线放大器,扩大双向通信 距离。 信道多、功率大时: a)发信可分成两套天馈系统,同时收信共用一套: b)发信用两套天馈设备时,也可将其中一套加设一个双工器,收发共用。 采用两个发信天馈设备时,若多个天线在空间上有一定的距离,可在发信设备中都加双工器与收信 共用,实现空间分集的效果

    12.7基站天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GA/T331—2001

    a)基站天线的安装高度由无线覆盖区设计决定。天线的实际安装高度可在设计高度上下变化3~ m b)天线安装位置应避开周围50m以内的高层建筑物、广告牌、各种高塔和地形地物; c)基站接收天线与发射天线相邻安装时,应保持一定的水平或垂直间距,同一平面安装的收发两 副天线水平距离应大于5个波长,两副发射天线水平距离应大于7个波长;垂直共线安装的两副天线, 如无足够大的平板隔离,两天线的头尾距离应大于1个波长。公安350MHz频率的波长约为0.83m; d)天线安装在铁塔上时,为避免铁塔对天线方向图的影响,全向天线应安装在塔顶位置(在避雷针 的保护范围内),定向天线可安装在塔身侧面。 12.8基站天线的馈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馈线采用同轴电缆。同轴电缆在室内部分应沿电缆走道或沿墙的电缆上线架安装,不应直接敷 设在地面或墙壁上,应沿上塔扶梯一侧安装; b)馈线加固应均匀稳定,相邻两固定点间的距离为:馈线垂直数设宜1.5~2m,水平敷设宜1m; c)馈线在转弯处的曲率应符合产品规定的最小曲率半径要求; d)馈线一般不宜在环境温度低于一10℃的情况下施工。 12.9基站天线塔可采用自立式铁塔或拉线杆铁塔。天线铁塔应符合下列要求: a)天线塔的位置和高度除满足技术要求外,还应符合航空部门的有关规定,在塔顶设置航空标志 b)在天线塔体的适当位置可设置操作平台,以利于天线、馈线的安装调试和维护; c)天线塔在无荷载时,中线垂直倾斜度不应超过塔高的1/1500; d)天线塔的抗震防烈度和抗震设计应按照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执行。 12.10天线塔应采取防腐措施,防腐年限不低于30年。

    13.1集群通信系统的交流电源:

    基站通信设备电源:交流:220V士22V,50Hz。 无线用户台电源: 固定台:交流:220V±22V,50Hz。 无线移动台.直流标称电压为7.2V±10%、9.6V±10%、12V±10%、13.6V±10%。

    13.2集群通信系统的电源

    3.2集群通信系统的电

    3.1机器内控制中心和基站的接地应 作接地、保护接地、 足表5要求

    13.3.2集群控制中心、基站与市话局、用户交换机或微波站共用同一建筑物时,其接地应采用与其他

    13.3.2集群控制中心、基站与市话局、用户交换机或微波站共用同一建筑物时,其 通信系统共用同一组接地体的联合接地方式。 13.3.3天线塔的防雷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a)基站天线塔上应设避雷针,塔上的天馈线和其他设施都应在避雷针顶端的45°夹角范围内

    13.3.4机房屋顶的防雷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14.1350MHz警用集群设备电性能主要指标

    14.1350MHz警用集群设备电性能主要指标 a)一般规定见表6

    高速公路标准规范范本14.1350MHz警用集群设备电性能主要指标 a)一般规定见表6

    b)接收机指标见表7

    注:ES一多信道等间隔NIM一多信道无互调

    c)发射机指标见表8。

    注:ES一多信道等间隔;NIM一多信道无互调。

    其他未列指标按照GB/T15844.1执行。 d)时限要求 发射机启动上升(从满额功率的10%上升到90%)时间小于13.3ms,即小于16bit。 收发转换(接收结束到发射上升达90%)时间小于30ms,即小于36bit。 14.2集群系统设备的组网能力、网络容量及网络功能应按满足远期业务需要选取,控制中心的容量 满足用户量的不断增长和扩容的需要。

    其他未列指标按照GB/T15844.1执行。 d)时限要求 发射机启动上升(从满额功率的10%上升到90%)时间小于13.3ms管道标准,即小于16bit。 收发转换(接收结束到发射上升达90%)时间小于30m8,即小于36bit。 14.2集群系统设备的组网能力、网络容量及网络功能应按满足远期业务需要选取,控制中心的容量应 满足用户量的不断增长和扩容的需要。

    单区多基站的渠群通信设备宜采用同一制型或信令及中继接口可以相互配合的设备,以便实现 联网和越区调度通信。 14.4基站设备应具备无人值守性能。 14.5选用350MHz警用自动级(集群)的通信设备须通过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的试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