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900.19-2022 电工术语 高电压试验技术和绝缘配合.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GB/T 2900.19-2022 电工术语 高电压试验技术和绝缘配合
显度修正因数humiditycorrectionfactor
=卫.273+t J 273+t
式中: k一一取决于试验电压类型的参数装饰标准规范范本,与绝对湿度和相对空气密度有关; w———与试验电压类型、50%破坏性放电电压值、绝对湿度、相对空气密度和放电距离有关。 3.1.21.4 海拔修正因数altitudecorrectionfactor R, 考虑到运行时海拔相应的平均大气压力和标准参考大气压力之间绝缘强度的差异,对电压进行修 正的因数
标准耐受电压试验standardwithstandvoltagetest 在规定条件下,为了验证绝缘满足标准额定耐受电压所进行的绝缘
标准耐受电压试验standardwithstandvolta
定条件下,为了验证绝缘满足标准额定耐受电压
注1:包括: 短时工频电压试验, 操作冲击电压试验, 雷电冲击电压试验, 联合操作冲击电压试验, 联合电压试验 注2:特快波前冲击标准耐受电压试验由有关技术委员会规定。
3.2.2试验电压特性
3.2.3破坏性放电电压值的统计特性
试品的破坏性放电概率disruptivedischargeprobabilityofatestobject 力 施加一次给定波形的具有确定的预期电压数值的电压后试品上引起破坏性放电的概率。 注:参数P可用百分数或适当的小数来表示。 3.2.3.2 试品的耐受概率withstandprobabilityofatestobject 施加一次给定波形的具有确定的预期电压数值的电压后试品上不引起破坏性放电的概率 注:如果破坏性放电概率为p,则耐受概率q为(1一p)。 3.2.3.3 试品的p%破坏性放电电压p%disruptivedischargevoltageofatestobject U 在试品上产生破坏性放电概率为P100%的预期电压值。 注1:数学上,P×100%破坏性放电电压是对应P分位点的绝缘结构电压。 注2:U1称为统计耐受电压;而U则称为统计确保破坏性放电电压。 3.2.3.4 试品的50%破坏性放电电压 50%disruptivedischargevoltageof atestobject U5 在试品上产生破坏性放电的概率为50%的预期电压值。
GB/T2900.192022
试品的破坏性放电电压的算术平均值 arithmetic mean value of the disruptive discharge volt st object U. 对试品的破坏性放电电压进行统计,获得的算术平均值,由公式(4)估算
U. 对试品的破坏性放电电压进行统计,获得的算术平均值,由公式(4)估算:
式中: U第i次破坏性放电电压的测量值; 一测量次数(放电次数)。 注:对于对称分布.U.=Usn
试品的破坏性放电电压的标准偏差standarddeviation of thedisruptivedischargevoltage of a testobject
U:一一第i次破坏性放电电压的测量值; U。一破坏性放电电压的算术平均值(大多数情况下U.=Uso); 77 测量次数(放电次数)。 注1:标准偏差s也可从50%和16%破坏性放电电压的差值来估算(或从84%和50%破坏性放电电压的差值来估 算)常表示为标幺值或50%破坏性放电电压的百分数。 注2:对于连续破坏性放电试验,标准偏差s可由上述公式求得;对多级法和升降法试验,它是分位差。两种算法 是一致的,因为在p=16%和力=84%之间,所有分布函数几乎是一致的。 注3:用于评价破坏性放电电压分散性的大小
3.2.4破坏性放电试验
施加n(n≥10)次电压,每次试品均发生破坏性放电。试验电压可连续或逐级升高直到在电压 生破坏性放电或在某个电压水平下保持不变,直到观察到在t;时刻发生破坏性放电。根据其试 ,按规定统计方法得出放电特性的试验方法
3.2.5直流试验电压
3.2.5.1 直流试验电压值valueofthed.c.testvoltage 直流试验电压的算术平均值。 3.2.5.2 纹波 ripple 相对于直流电压算术平均值的周期性偏差。 3.2.5.3 纹波幅值rippleamplitude 纹波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的一半。 注:在纹波波形近似正弦时,纹波幅值可由实际有效值乘以/2。 3.2.5.4 纹波因数 ripplefactor 纹波幅值与直流试验电压值之比。 3.2.6交流试验电压 3.2.6.1 交流电压峰值peakvalueofanalternatingvoltage 正负半波峰值的平均值。 3.2.6.2 交流试验电压值 valueof thea.c.test voltage 交流电压峰值除以/2 注:有关技术委员会可能要求测量试验电压的方均根值(有效值),而不是峰值。例如考虑热效应时,测量方均根值 可能更有意义。 3.2.6.3 方均根值 r.m,s.value 有效值 一个完整的周波中电压值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3.2.6.4 电压跌落 客voltagedrop 几个周波的短时间内试验电压的瞬时降低。 3.2.7 冲击电压impulsevoltage 迅速上升到峰值然后缓慢地下降到零的非周期瞬态电压 注1:对于特殊目的,可采用波前近似线性上升或瞬态振荡或波形近似矩形的冲击电压。 注2:术语“冲击(impulse)"不同于术语“浪涌(surge)”,后者是指电气设备中或电网运行中出现的瞬态现象, 3.2.8 雷电冲击电压lightningimpulsevoltage 雷电冲击波前时间不大于20us的冲击电压。 3.2.8.1 雷电冲击全波电压 full lightning impulsevoltage 不为破坏性放电而截断的雷电冲击电压(见图1)。
3.2.6交流试验电压
GB/T2900.192022
图1雷电冲击全波电压
过冲overshoot 冲击电压的峰值处因回路引起的阻尼振荡而导致的幅值的增加。 注:这种振荡(频率范围通常为0.1MHz~2MHz)是由回路电感引起的, 感性试品。 3.2.8.1.2 记录曲线 recorded curve 冲击电压试验数据的图形或数字化的表示。 3.2.8.1.3 基准水平base level 当记录仪器零信号输入时,冲击测量系统记录到的水平。 3.2.8.1.4 基准曲线 basecurve 没有叠加振荡的雷电冲击全波电压的估计曲线。 3.2.8.1.5 剩余曲线 residualcurve R(t) 记录曲线和基准曲线间的差。 3.2.8.1.6 极限值 extremevalue U 从与施加冲击一致的基准水平上测得的记录曲线的最大值。 3.2.8.1.7 基准曲线最大值 basecurvemaximum U 基准曲线上的最大电压值。
3.2.8.1.8 滤波后的剩余曲线filteredresidualcurve Rf(t) 采用试验电压函数进行滤波后的剩余曲线。 3.2.8.1.9 雷电冲击试验电压曲线 curve of a lightning impulsetestvoltage 基准曲线和滤波后的剩余曲线之和。 3.2.8.1.10 雷电冲击试验电压值valueofalightningimpulsetestvoltage U. 从与施加冲击一致的基准水平上测得的试验电压曲线的最大值。 3.2.8.1.11 过冲幅值 overshootmagnitude 记录曲线极值和基准曲线最大值之差。 3.2.8.1.12 相对过冲幅值 relative overshoot magnitude β 过冲幅值和极限值U。的比率。 注: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滤波后的剩余曲线filteredresidualcurve Rf(t) 采用试验电压函数进行滤波后的剩余曲线。 3.2.8.1.9 雷电冲击试验电压曲线curveofalightningimpulsetestvoltag 基准曲线和滤波后的剩余曲线之和。 3.2.8.1.10 雷电冲击试验电压值valueofalightningimpulsetestvoltage U. 从与施加冲击一致的基准水平上测得的试验电压曲线的最大值 3.2.8.1.11 过冲幅值overshootmagnitude 记录曲线极值和基准曲线最大值之差。 3.2.8.1.12 相对过冲幅值 relative overshoot magnitude 3 过冲幅值和极限值U。的比率。 注: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试验电压函数testvoltagefunction
对具有过冲的冲击的响应的幅频函数,由公式(6)
式中: 一频率,单位为兆赫兹(MHz)。 3.2.8.1.14 雷电冲击波前时间fronttimeofalightningimpulse T 雷电冲击试验电压曲线峰值的30%和90%之间时间间隔T的1/0.6倍 注:为视在参数。
平均上升率averagerate of rise
k(f)=1+2.2f
图2波前截断的雷电冲击电压
式中: U. 最大电压; T: 波前时间; S 视在陡度。
GB/T 2900.192022
S是通过E、F两点所画直线的斜率,通常以kV/us为单位 如果波前从30%幅值起到截断时刻完全位于与直线EF相平行,在时间上相差士0.05T,的两条直线之间, 可认为这种冲击截波近似为线性上升冲击截波(见图4)。 注2:视在陡度S的值和容差由相关技术委员会规定
如果波前从30%幅值起到截断时刻完全位于与直线EF相平行,在时间上相差士0.05T,的两条直线之间,则 可认为这种冲击截波近似为线性上升冲击截波(见图4)。 注2:视在陡度S的值和容差由相关技术委员会规定
3.2.8.3伏/秒特性
图4 线性上升波前截断冲击
恒定预期波形冲击电压的伏/秒特性 voltage/time curve for impulse voltage of constant rospectiveshape 试品放电电压与可能发生在波前、波峰或波尾的截断时间的关系曲线。 注:此特性曲线可通过施加波形一定而预期峰值不同的冲击电压获得(见图5)
预期波形一定的冲击伏
3.2.10联合和合成电
注:冲击分量施加于反极性工频电压的降值
注:冲击分量施加于反极性工电压的降值
指数型冲击电流exponentialimpulsecurrent
在很短时间内从零上升至峰值,之后近似按指数形式或者以强阻尼的正弦曲线下降至零的电流。 注1:电流波形定义为波前时间T,、半峰值时间T2,一般表示成T,/T。型冲击电流波形(见图7)。典型冲击电 流:1μs/≤20μs,4μs/10μs,8μs/20μs,30μs/80μs型冲击电流。 注2:其他脉冲也应用于试验中,例如切人正弦波和环形波等,
矩形冲击电流rectangularimpulsecurrent 由持续时间和总持续时间定义的近似矩形的电流波形。 注:典型持续时间为:500μs、1000μs、2000μs或2000μs~3000μs。 3.2.11.3 冲击电流值 valueoftheimpulsecurrent 冲击试验电流的峰值。 注:采用某些试验回路电流波形中可能会出现过冲和振荡。在这种情况下,峰值由电流极限值决定,除非相关技术 委员会另有规定,例如在振荡中绘制平滑曲线。 3.2.11.4 冲击电流波前时间 front time of an impulse current T 冲击电流值的10%和90%之间时间间隔T的1.25倍。
矩形冲击电流rectangularimpulsecurrent 由持续时间和总持续时间定义的近似矩形的电流波形。 注:典型持续时间为:500μs、1000μs、2000μs或2000μs~3000μs。 3.2.11.3 冲击电流值 value of the impulse current 冲击试验电流的峰值。 注:采用某些试验回路电流波形中可能会出现过冲和振荡。在这种情况下,峰值由电流极限值决定,除非相关技术 委员会另有规定,例如在振荡中绘制平滑曲线。 3.2.11.4 冲击电流波前时间 front time of an impulse current T 冲击电流值的10%和90%之间时间间隔T的1.25倍
I i(t) I d
注1:基于实际考虑,积分上限值的选取应使得剩余部分的影响小于相关技术委员会给出的规定值。 注2:电流的绝对值适用于弧根电压降基本恒定的情况。 3.2.11.10 冲击电流焦耳积分 jouleintegral of an impulsecurrent
注1:基于实际考虑,积分上限值的选取应使得剩余部分的影响小 注2:电流的绝对值适用于弧根电压降基本恒定的情况。 1.10 冲击电流焦耳积分jouleintegralofanimpulsecurrent T?t 履时由流()平方对时间,的和分主法式回公式(0)
I"t =Ji2(t)da
注:基于实际考虑,积分上限值的选取应使得剩余部分的影响小于相关技术委员会给出的规定值。 12
主:基于实际考虑,积分上限值的选取应使得剩余部分的影响小于相关技术委员会给出的规定值。 干试验drytest 式品在干燥和清洁状态下,按照规定条件进行的高电压试验
于试验dry test
在于燥和清洁状态下,按照规定条件进行的高电
3.2.73 湿试验wettest 按规定条件,清洁试品在淋雨情况下进行的高电压试验。 3.2.14 人工污移试验artificialpollutiontest 按规定条件,使试品表面受到人工污染和充分湿润,并对试品施加高电压的试验。 注:按试品污染、受潮和施加电压的程序不同,有多种试验方法。 3.2.15 极性反转试验polarityreversaltest 按照规定电压值、耐受时间以及极性转换时间,对试品依次施加不同极性直流电压的试验。 3.2.16 人工覆冰闪络试验artificialicingflashovertest 按规定条件,使试品表面形成冰层、冰柱、冰棱后,并对试品施加高电压至试品发生闪络的试
局部放电脉冲partialdischargepulse 当试品中发生局部放电时,用接在试验回路中适当的检测回路测得的电压或电流脉冲。 注1:“电流"或“电压”术语可以和“局部放电"放在一起用,表示检测量的类型。 注2:试品中的一次局部放电产生一个电流脉冲,符合相关文件规定的检测仪在其输出端将产生一个与其输入端 电流脉冲电荷成正比的电流或者电压信号
3.2.17.2与局部放电脉冲有关的参量
GB/T 2900.192022
注1:对于交流电压试验,视在电荷q的规定值是重复出现的最大局部放电值 注2:任何局部放电脉冲参量幅值可能在一系列连续周波内随机变化,且在电压作用期间呈现出增大或减小的趋 势。因此,有关技术委员会宜对规定的局部放电幅值、试验程序以及试验回路和仪器作出相应的规定。 3.2.17.5 背景噪声backgroundnoise 在局部放电试验中检测到的不是由试品产生的信号。 注:背景噪声包括测试系统中的白噪声、广播电波或其他的连续或脉冲信号。 3.2.17.6与局部放电脉冲参量有关的试验电压 3.2.17.6.1 局部放电起始电压partialdischargeinceptionvoltage 当施加于试品的电压从某一观察不到局部放电的较低值开始逐渐增加到初次观察到试品中产生重 复性局部放电时的电压。 注1:实际上,起始电压是局部放电脉冲参量幅值等于或超过某一规定的低值时的最低施加电压。 注2:对于直流电压试验,局部放电起始电压的确定需要特殊考虑。 3.2.17.6.2 局部放电熄灭电压partialdischargeextinctionvoltage 当施加于试品的试验电压从某一观察到局部放电脉冲参量的较高值逐渐减小直到试品中停止出现 重复性局部放电时的电压。 注1:实际上,熄灭电压是当所选的局部放电脉冲参量幅值等于或小于某一规定的低值时的最低施加电压。 注2:对于直流电压试验,局部放电熄灭电压的确定需要特殊考虑。 3.2.17.6.3 局部放电试验电压partialdischargetestvoltage 按规定的局部放电试验程序施加的规定电压,在此电压施加期间测量试品的局部放电脉冲参量。 3.2.17.7 局部放电测量系统partialdischargemeasuringsystem 由耦合装置、传输系统和测量仪器构成的用于测量局部放电的测量系统。 3.2.17.8视在电荷局部放电测量系统的特性 3.2.17.8.1 传输阻抗transferimpedance Z(f) 当输人是正弦电流时,输出电压幅值和一恒定输人电流幅值的比,Z(f)是频率f的函数。 3.2.17.8.2 下限频率 lowerlimitfrequency f1 传输阻抗Z(f)由通带峰值下降6dB时的较低频率。 3.2.17.8.3 上限频率upperlimitfrequency 2 传输阻抗Z(f)由通带峰值下降6dB时的较高频率。 3.2.17.8.4 中心频率midband frequency fm 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的平均值,见公式(10): 8
GB/T 2900.192022
GB/T2900.192022
无线电干扰测试频率testfrequencyofradiointerference 用于电气设备进行无线电干扰电压试验的测试频率。 注:其测试题率一般在0.5MHz~2MHz之间选取,型式试验推荐采用1MHz作为参考测试频
3.3过电压和绝缘配合
过电压限制装置overvoltagelimitingdevice
用来限制过电压的峰值或持续时间或两者都限
GB/T2900.192022
3.3.12冲击保护水平
外绝缘external insulation
GB/T 2900.192022
性能指标performancecriterion
选择绝缘的基准,以使得作用于设备上的各类电压所引起损伤设备的绝缘或影响连续运行的概率 降低到经济上和运行上可接受的水平。 注:通常用绝缘结构可接受的故障率(年故障数、两次故障之间年数、故障风险等)来表示这个指标
3.3.30绝缘配合方法
圆钢标准绝缘配合的确定性法deterministicm
绝缘配答的惯用法 在惯用过电压(即可接受的接近于设备安装点的预期最大过电压)与耐受电压之间,按设备制造和 电力系统的运行经验选取适宜的配合系数,将惯用过电压乘以配合因数,由所得的值在标准数列中选取 设备的标准耐受电压的绝缘配合方法
绝缘配合的简化统计法simplif 一种简化的绝缘配合统计法:对概率曲线的形状作了若干假定(如已知标准偏差的正态分布),从而 可用与一给定概率相对应的点来代表一条曲线。在过电压概率曲线中称该点的纵坐标为“统计过电 压”,大于该电压的概率不大于2%,而在耐受电压概率曲线中则称该点的纵坐标为“统计冲击耐受电 压”,设备的冲击耐受电压的参考概率取为90%。然后,对某类过电压在统计冲击耐受电压和统计过电 玉之间选取一个统计配合因数,使所确定的绝缘故障率从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费用两方面来看是可以 接受的。统计过电压乘以统计配合因数即可确定统计耐受电压
式中: f(U) 过电压的概率密度; P(U) 冲击电压U作用下的绝缘的放电概率(见图8)。 或由公式(13)计算:
(f(U)×P(U)dU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R: f(U)×P(U)dU
图8绝缘故障风险的估算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