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地面工程)》DB21@900.9-2005.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面应作蓄水试验。 2.0.11楼梯踏步的高度,应以楼梯间结构层的标高结合楼梯 上、下级踏步与平台、走道连接处面层的做法进行划分。铺设后 每级踏步的高度与上一级踏步和下一级踏步的高度差不应大于 10mm。 2.0.12铺设有坡度的地面应采用基土高差达到设计要求的坡 度;铺设有坡度的楼面(或架空地面)应采用在钢筋混凝土板 上变更填充层(或找平层)铺设的厚度或以结构起坡达到设计 要求的坡度。 2.0.13.室外散水、明沟、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其面层和基 层(各构造层)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应按本规程基层铺 设中基土和相应垫层以及面层的规定执行。 2.0.14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应设置伸缩缝,其延米间距不 得大于10m:房屋转角处应做45°缝。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和 台阶等与建筑物连接处应设缝处理。上述缝宽度为15~20mm, 缝内填嵌柔性密封材料。 2.0.15建筑地面的变形缝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 定: 2.0.15.1建筑物地面的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应与结构 相应缝的位置一致,且应贯通建筑地面的各构造层;:. 2.0.15.2沉降缝和防震缝的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缝内清理 干净,以柔性密封材料填嵌后用板封盖,并应与面层齐平。 2.0.16建筑地面镶边,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2.0.16.1有强烈机械作用下的水泥类整体面层与其他类型的 面层邻接处,应设置金属镶边构件; 2.0.16.2采用水磨石整体面层时,应用同类材料以分格条设 置镶边; 2.0.16.3条石面层和砖面层与其他面层邻接处,应用顶铺的 同类材料镶边; 204 色一电
边; 2.0.16.5.地面面层与管沟、孔洞、检查井等邻接处,均应设 置镶边; 2.0.16.6管沟、变形缝等处的建筑地面面层的镶边构件,应 在面层铺设前装设。 2.0.17混凝土和水泥砂浆试件的制作、养护及强度检验,必须 按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的有关规定执行。 2.0.18检验水泥混凝土和水泥砂浆强度试块的组数,按每一层 (或检验批)建筑地面工程不应小于1组。当每一层(或检验 批)建筑地面工程面积大于1000m时,每增加1000m应增做1 组试块;小于1000m按1000m计算。当改变配合比时,亦应 相应地制作试块组数。 2010讲饰地而工租宝 尚对面平取保护拱施
3.1.1本章适用于基土、垫层、找平层、隔离层和填充层等基 层分项工程的施工。 3.1.2基层铺设的材料质量、密实度和强度等级(或配合比) 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程的规定。 3.1.3基层铺设前,其下一层表面应干净、无积水。 3.1.4 当垫层、找平层内埋设暗管时,管道应按设计要求予以 稳固。 3.1.5 基层表面应平整,基层的标高、坡度、厚度等应符合设 计要求。
3.1.1本章适用于基土、垫层、找平层、隔离层和填充层等 层分项工程的施工。
3.1.5基层表面应平整乳制品标准,基层的标高、坡度、厚度等应符合 计要求。
3.2.1基土为底层地面的地基土层(含地基加强或软土地基表 面加固处理)。地面应铺设在均匀密实的基土上,在淤泥、淤泥 质土及杂填土、冲填土等软弱土质层上施工时,必须对基土进行 更换或加固。
3.2.2填土或土层结构被搅动的基土,应予分层压(夯)实
填土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GB50202)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的 有关规定。
3.2.3.填土时应为最优含水量。重要工程或大面积的地面填士 前,应取土样,按击实试验确定最优含水量与相应的最大干密 度。
来确定其最优含水量和施工含水量的控制范围。
3.2.5填土的施工应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分层压(夯)实 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压实,其所用土块的粒径都不得走 50mm。
3.2.6回填土的施工操作程序和方法:
3.2.6.1清底。不论是原状土还是土层结构被扰动或是 土层处理或为回填土,均应对表面进行清底排夯后,方可进 续工序的施工。必须将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土质及有机杂物和 等清理干净,并应作好排水及降水工作,:直室填土夯(压, 完毕后为止;
3.2.6.2分层回填。按设计要求的标高,测量放线,并设置
分层控制桩点,每层虚铺填厚度:用机械压实时,不宜大于 300mm;用蛙式打机夯实时,不应大于250mm;用人工夯实 时,不应大于200mm。 填土时要检查土料类别及含水率是否符合要求。 严禁用冷泥、腐植土、冻土、耕植土、膨胀土和含有有机物 质大于8%的土作为填土。应选用砂土、粉土、粘性土及其它有 效填料作为填土。 如基土下为非湿陷性的土层,所填砂土可浇水至饱和后,加 以夯实或振实。每层虚铺填厚度不宜大于200mm。 填土前,如遇到基底高低不平处,应先填较低处,直到分 层回填至同一标高后,再大面积继续进行分层填实,以避免造成 局部虚铺厚度超厚现象。 回填时,不得超过虚铺厚度,更不充许一次堆成,也不充许 在填土中夹带砖、瓦、草皮或其他有机杂物和冻土块等,以确保 回技质是
后,要分层进行夯(压)实。 如用人工夯打(包括用蛙式打夯机),则需夯三遍或以上。 人工夯实时,所用夯锤在落锤时要平稳下落,一夯压半夯,夯夯 相接,每遍纵横交叉夯,要处处夯到,直至夯至设计规定的干密
度时为止,并达到土层表面坚实、平整。 如用机械夯、压,则应根据机具设备能力而定夯、压遍数。 采用机械压实时,宜先压外围,后压中间,机械的行走路线不要 重复,也不得漏压,后压的路线要紧跟着先压的路线,并经过多 遍压实。 室内地坪回填土时,在与沿着墙体、柱子基础边的接部 位,应分层夯填密实。 回填管沟土时,应先用人工夯打将管道附近的土夯填密实 当填至管顶面以上500mm左右时,方可继续进行管沟上部的填 土,米用蛙式打芬机夯实或振实; :3.2.6.4每层夯(压)完后,都必须取样检测,基坑和室内 填土,每层按100~500m取样1:组,但不得少于1组,一般用 环刀法对填土取样,测定其十土质量密度是否符合要求。 基土应均匀密实,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 时,不应小于0.90。 3.2.7经处理后的软弱土质,在夯实后应根据具体情况或按设 计要求进行表面加强、加固处理,当采用碎有、卵石或碎砖 (粒径为40~60mm)作基土表面加强时,应均匀铺成一层,并 用机具压(夯)人湿润的土层中,其压入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 求,且不小于40mm。 3.2.8特殊条件下的基土处理。如属于季节性冰冻地区非采暖 房屋和环境温度长期处于0℃下的情况,且在冻结范围内的冻胀 性土上铺设地面时,必须按设计要求,采取防止基土冻胀的措 施,将冻胀土更换为冻稳定性好的土层,如砂、碎石、炉渣、灰 土等,以避免地面开裂。更不得在冻土上进行填土施工。
3.2.6.4每层夯(压)完后,都必须取样检测,基坑和室 填土,每层按100~500m取样1:组,但不得少于1组,一般 环力法对填土取样,测定其十土质量密度是否符合要求。 基土应均匀密实,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 时,不应小于0.90。
计要求进行表面加强、加固处理,当采用碎石、卵石或碎 (粒径为40~60mm)作基土表面加强时,应均勾铺成一层, 用机具压(夯)入湿润的土层中,其压人深度必须符合设计 求,且不小于40mm。
房屋和环境温度长期处于0℃下的情况,且在冻结范围内的冻 性土上铺设地面时,必须按设计要求,采取防止基土冻胀的 施,将冻胀土更换为冻稳定性好的土层,如砂、碎石、炉渣
3.3.1灰土垫层应采用熟化石灰与粘土(或粉质粘土、粉1 的拌和料铺成。
3.3.2垫层所用的土,尽量采用就地开挖出的粘性土料
料不得含有机物质,地表面层的耕植土不宜采用,土料使用前应 进行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15mm。
料不得含有机物质,地表面层的耕植土不宜采用,土料使用前应 进行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15mm。 3.3.3熟化石灰。采用生石灰块,应在使用前3~4d用清水予 以熟化、充分消解并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5mm。熟化石灰亦 可采用磨细生石灰,并按体积比与粘土拌合,洒水堆放8h后使 用。
3.3.4当采用粉煤灰代替熟化石灰作垫层时,其粒径不得大于
5mm,拌合料的体积比应按设计要求或通过试验确定。
5mm,拌合料的体积比应按设计要求或通过试验确定。 3.3.5灰土拌合料的体积比一般宜为3:7(熟化石灰:粘土), 或按设计要求配料。
灰土拌合料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拌合时应控制加水 并保持一定湿度。加水量宜为拌合料总重量的16%
3.3.6基层应清理干净,不得有积水现
3.3.7铺设灰土拌合料应随用随拌,随铺随夯,不得隔日夯实, 亦不得受雨淋。每层虚铺厚度宜为150~250mm。夯实的干密度 最低值应符合要求。夯实后的表面应平整。灰土垫层的厚度应按 设计要求,但不应小于100mm。在施工间歇后继续铺设前,接 槎处应清扫干净,并须洒水湿润后再继续铺摊灰土。铺设后接槎 处的灰士应重叠夯实。
3.3.8灰土垫层应铺设在不受地下水浸泡的基土上。施工后
3.3.9灰土垫层应分层夯实,经湿润养护、晾干后方可进行下 道工序施工。
3.3.9灰土垫层应分层夯实,经湿润养护、晾干后方可进行下
3.4砂垫层和砂石垫层
3.4.1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是分别采用天然砂和砂石在基层1 设。
3.4.1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是分别采用天然砂和砂石在基层上铺 设。 3.4.2砂石应选用天然级配材料。砂和砂石中不得含有草根等 有机杂质,含泥量不应超过5%,砂应选用质地坚硬的中砂或粗 砂。石子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厚度的2/3。冬期施工时,砂石
机杂质,含泥量不应超过5%,砂应选用质地坚硬的中砂或粗 。石子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厚度的2/3。冬期施工时,砂石
中不得含有冰冻块,冻结的砂和砂石不得使用。 3.4.3砂垫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砂石垫层厚度不应小 100mm。
3.4.4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的施工操作程序和方法:
3.4.4.1基层处理:垫层铺设前,应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 将其上的碎砖、碎杂物品、草皮等有机杂质加以清除,并对基层 进行检查。 3.4.4.2·分层铺设。砂石垫层应摊铺均匀,不得有粗细颗赖粒 分离现象。压实前应洒水使砂石表面保持湿润,采用机械碾压或 人工夯实时,均不应少于三遍,并压(夯)至不松动为止。在 施工铺设中根据所使用的捣实方法、对含水量要求及每层铺设厚 斐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遂层夯实法振实时,每层铺筑厚度为150~ 200mm,最佳含水量为8~12%。要夯压半夯,全面夯实; (2)用平板振动器振实时,即为平振法,每层铺筑厚度为 200~250mm,最佳含水量为15~20%; (3)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即为插振法,每层铺筑厚度 为振捣器的插人深度,最佳含水量为饱和状态。振捣时,振捣棒 不得插入基土中: (4)采用辗压法压实时,每层铺筑厚度为250~300mm,最 佳含水量为10~12%。辗压遍数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为准; (5)如采用水撼法,即用水浇至饱和状态后,再用平板式 振动器或手工夯压工具进行夯(压)密实,其每层铺筑厚度宜 为200~250mm。此法不适用湿陷性黄土和膨胀性土层地区。 3.4.4.3:逐层夯(压、振)实。按分层铺设方法、含水量的 要求,分层铺设并酒水湿润,摊铺均匀直至达到规定要求的厚度 时,即可进行夯(压、振)实。 3.4.5逐层夯(压、振)实后,必须检测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的 密实度,其检测方法:
200cm的环刀取样,测定其干密度值。以不小于通过试验所确 定的该砂料在中密状态时的干密度数值为合格:
3.4.5.2贯人测定法。在振实后的砂垫层中,用贯入仪、
筋或钢叉等以贯人度的大小来检测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的干密度 值。 (1)钢筋贯入测定法:用直径20mm、长1250mm的平头钢 筋,举离砂层面700mm高度自由下落,插入的深度以不大于通 过试验所确定的贯入度为合格。 (2)钢叉贯人测定法:使用钢叉(钢叉分四齿,重量约为 4kg)举离砂垫层面500mm高度自由下落,插入的深度以不大于 通过试验所确定的贯入度值为合格。 中砂在中密状态干质量密度为1.55~1.60g/cm3
3.4.6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的干密度(或贯入度)应符合设计
3.5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
3.5.1碎石(卵石)应采用强度均匀、级配适当和未风化的碎 石(卵石),其粒径宜为5~40mm,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厚度 的2/3。 3.5.2碎砖的粒径为20~60mm,不得采用风化、酥松、夹有 有机杂质的砖料。如利用工地的断砖,须事先敲打成碎砖备用。 3.5.3,碎石垫层应摊铺均匀,厚度一致,压实前应适当洒水使 其表面保持湿润,可采用机械碾压或人工夯实,压(夯)实遍 数均不少于三遍。表面空隙应以粒径为5~25mm的细石子填补, 其施工应符合本规程第3.4.3条的规定。 3.5.4磁砖热层应分层雄铺均勺厚度超过150mm时应分层
3.5.1碎石(卵石)应采用强度均匀、级配适当和未风化的 石(卵石),其粒径宜为5~40mm,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厚 的2/3。
其表面保持湿润,可采用机械碾压或人工夯实,压(夯)实 数均不少于三遍。表面空隙应以粒径为5~25mm的细石子填 其施工应符合本规程第3.4.3条的规定。
3.5.4碎砖垫层应分层摊铺均匀,厚度超过150mm时,应分层 铺设,表面适当洒水湿润后,采用机具实,并达到表面坚实、 平整。夯实后的厚度不应大于虚铺厚度的3/4。 在已铺设的垫层上,不得用锤击的方法进行砖料加工或重新 敲打。
3.5.5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垫层的密实 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6.1三合土垫层采用的材料:石灰应采用熟化石灰,并应 合本规程第3.3.3条的规定;碎砖应符合本规程第3.5.2条的 定:砂应采用中砂或中粗砂,并不得含有草根等有机杂质,
砖按一定的体积比加水成拌合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 砂亦可用细炉渣代替。 铺设方法:采取先拌合三合土后铺设或先铺设碎砖后灌浆。 3.6.3三合土体积比应符合设计要求,三合土垫层应分层夯实。 其每层虚铺厚度和铺设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3.6.3.1当三合土垫层采取先拌合后铺设的方法时,其采用 石灰、砂和碎砖拌合料的体积比宜为1:3:6(熟化石灰:砂:碎 砖),或按设计要求配料。加水拌合均勾后铺设,每层虚铺厚度 为150mm,铺设时要均匀一致,铺平夯实后每层的厚度宜为 120mm左右;
3.6.3.1当三合土垫层采取先拌合后铺设的方法时,
石灰、砂和碎砖拌合料的体积比宜为1:3:6(熟化石灰:砂: 砖),或按设计要求配料。加水拌合均匀后铺设,每层虚铺厚 为150mm,铺设时要均匀一致,铺平夯实后每层的厚度宜 120mm左右;
3.6.3.2当三合士垫层采取先铺设后灌浆的施工方法
砖先分层铺设,每层虚铺厚度不应大于120mm,并洒水湿润 铺平拍实,然后灌石灰砂浆,其体积比宜为1:2~1:4,灌浆 继续夯实:
平整且不松动为止。当三合土垫层表面有不平处时,应补浇石 砂浆,并随浇灰随打夯。应注意对边角、接缝部位及分层接槎 的夯实。
3.6.4三合土垫层最后一遍打夯后,宜浇一薄层浓石灰
硬化期间应避免受水浸湿。
硬化期间应避免受水浸湿。
3.7.1炉渣内不应含有有机杂质和未燃尽的煤块,颗粒粒径不 应大于40mm,且不得大于垫层厚度的1/2,颗粒粒径在5mm及 其以下的颗粒,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石灰应符合本规程第 3.3.3条的规定,熟化石灰颗粒粒径不得大于5mm。水泥的强度 等级不应小于32.5。
3.7.2·炉渣垫层或水泥炉渣垫层的炉渣,使用前应浇
泥石灰炉渣垫层的炉渣,使用前应用石灰浆或用熟化石灰浇水 和闷透;闷透时间均不得少于5d,如闷透时间过短,垫层铺 后有可能因炉渣闷不透而引起炉渣体积膨胀,导致面层起鼓 裂,影响使用。
3.7.3炉渣垫层采用炉渣或水泥与炉渣、石灰与炉渣、水泥与
7.3炉渣垫层采用炉渣或水泥与炉渣、石灰与炉渣、水泥与 灰和炉渣的拌合料铺设,其厚度如设计无明确要求时,则不应 于80mm。
3.7.4炉渣垫层的体积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号
般采用的配合比为水泥:炉渣.=1:6(体积比),或石灰:州 =1:3(体积比),或水泥:石灰:炉渣=1:1:8(体积比)。
计量的材料干拌后再加水湿拌,严格控制加水量,拌合均匀,并 观察垫层拌合料的颜色是否一致。其干湿程度应以利于碾压密实 为宜,避免铺设时表面呈现泌水现象。
炉渣垫层的施工操作程序和
3.7.6. 1 . 基层处理。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并酒水湿润 3. 7. 6. 2 标高控制。根据室内+500mm线,设置炉渣垫层厚
3.7.6.1:基层处理。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并洒水湿润:
3.7.6.2标高控制。根据室内+500mm线,设置炉渣垫层厚 度控制线(桩),严格控制垫层的厚度和平整度,当厚度超过 20mm时,应分层铺设; 3.7.6.3管道固定。如垫层内有管道埋设时,在放线时应先 等管道走向标出,以便管道(线)敷设,然后再用细石混凝土 将管道埋设牢固:
度控制线(桩),严格控制垫层的厚度和平整度,当厚度走 120mm时,应分层铺设:
3.7.6.3管道固定。如垫层内有管道埋设时,在放线时应先 管道走向标出,以便管道(线)敷设,然后再用细石混凝土 管道埋设牢固:
3.7.6.4分层铺设。铺设炉渣垫层时,要按控制线(桩).进 行虚铺,平铺平摊,不要集中摊设,面积较大时用大杠按贴饼或 冲筋摊铺,先进行拍实,然后刮平整、压实。 垫层厚度大于120mm时,应分层铺设,虚铺厚度与压实后 的厚度的比例宜为1.3:1; 3.7.6.5压实拍平。炉渣垫层施工时,可采用平板振动器、 滚筒和木拍等机具压实和拍平。炉渣垫层施工时,要做到随拌 合、随铺设、随压实、随拍平。 3.7.7炉渣垫层与其下一层应结合牢固,不得有空鼓和松散炉 渣颗粒。当铺设在水泥类基层上时,铺设前宜刷素水泥浆一遍。 3.7.8炉渣垫层施工完毕应进行养护,表面应保持湿润,并应
3.8.1.水泥混凝土垫层采用粗细骨料,以水泥为胶结材料与水 按一定的配合比,经拌制而成拌合料,在建筑地面工程的基土上 或地面的基层上铺设。
3.8.2配制水泥混凝土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应对其品种、强度会 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并进行复试柱 验。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32.5级。
3.8.3.1水泥混凝土垫层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应超 50mm,并不得大于垫层厚度的2/3,含泥量不应大于2%。细 料为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
3.8.3.2骨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骨料中
严禁混人熳烧过的白云石或石灰块。
3.8.3.3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的规定,.所 用的品种及掺量必须经过试验确定。
3.8.4.1基层处理。浇筑混凝土以前,应将基层表面的一切 杂物清理干净,如有油渍要冲洗清除,基层表面应洒水湿润,但 表面不应有积水: 3.8.4.2标高控制。按室内+500mm基准线,:进行抄平;设 置垫层厚度控制桩(线)、分区段(分仓),线、变形缝: 3.8.4.3·浇筑水泥混凝土垫层前应按设计要求理设锚栓、木 传、预留孔洞等;:: 3.8.4.4支模板。根据放线将变形缝、孔洞、锚栓及施工缝 的模板,按设计尺寸一准确设置,并在支模板过程中随时进行 签查、核对。当使用未模板时,模板支完后,在浇筑混凝土前 将模板酒水湿润,浇筑混凝土前,垫层的下一层表面应予湿润: 3.8.4.5浇筑。浇灌混凝土前,应对原材料、配合比进行检 查,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灌筑混凝土。操作中,严格掌握混凝士 的配合比,浇筑时的珊落度宜为10~30mm。并严格控制水泥混 疑土的虚铺厚度。将混凝士摊铺后,应进行振捣,振实方法:宜 来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当垫层厚度超过200mm时,应使用插入 式振捣器振捣,振捣过程中不得碰撞模板,混凝土振捣密实后 宜用木抹子将垫层表面抹平。混凝士垫层表面要求平整,但不需 光滑。有泛水的垫层,按坡度要求做好找坡。地面上有设备安装 寸,应在垫层予理锚栓或予留孔洞。 混凝士浇筑应连续作业,当施工间歇时间超过充许时间规定 迷续施工时,应按施工缝处理,接槎处应捣实、压平,无明显接 差; 3.8.4.6养护。混凝土浇捣完毕后,宜在12h内加以覆盖和 西水养护,常温下养护5~7d。
3.8.5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及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无要求时,垫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0,厚度则不应小 于60mm;
段浇筑。分区段应结合变形缝位置、不同类型的建筑地面连接处 和设备基础的位置进行划分,并应与设置的纵向、横向缩缝的间 距相一致。
3.8.7建筑地面的伸缩缝,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如设计无要 求,当混凝土垫层铺在基士上,且气温文长期处于0℃以下房间 的地面,必须设置伸缩缝;
3.8.8室内地面的水泥混凝土垫层,应设置纵向缩缝和横向缩
3.8.10.1纵向缩缝的间距,一般为3~6m,施工气温较高 时,宜米用3m; 3.8.10.2横向缩缝的间距,一般为6~12m,室外地面或高 温季节施工时,宜采用6m; 3.8.10.3室外地面工程采用混凝土垫层时,应按设计要求设 置伸缝,伸缝的间距一般为30m。 3.8.11混凝土垫层的缩缝(平头缝、企口缝、假缝)和伸缝 的做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3.8.11.1平头缝和企口缝的缝间不得放置隔离材料,浇筑时 应互相紧贴。企口缝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混凝土浇筑后拆 模时,混凝士的抗压强度不宜低子3MPa; 3.8.11.2假缝应按设计要求的间距、尺寸设置吊模板,或在 浇筑垫层混凝土的时候,将木板条预先埋设在混凝土中,在混凝 土终凝前取出,假缝宽度为5~20mm,深度为垫层厚度的1/3,
缝内应填水泥砂浆,也可以在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定要求之 后,用混凝土切割机进行割缝; 3.8.11.3伸缝的缝宽一般为20~30mm,且应上下贯通。缝 内应填柔性密封材料。当沿缝两侧垫层板边加肋时,垫层应作加 肋板伸缝。
内应填柔性密封材料。当沿缝两侧垫层板边加肋时,垫层应作加 肋板伸缝。 3.8。12:混凝土地面两侧荷载相差较大时,混凝土垫层需要设置 沉降缝,其构造按加肋伸缝施工。缝的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并将变形缝内清洗干净后填以柔性密封材料。
3.8。12:混凝土地面两侧荷载相差较大时,混凝土垫层
亢降缝,其构造按加肋伸缝施工。缝的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并将变形缝内清洗干净后填以柔性密封材料。
3.9.1找平层采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凝土铺设,其做法应
3.9.2找平层用的水泥宜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宜为中粗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采用的碎石或卵石, 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找平层厚度的2/3。含泥量不应大于2%。 .9.3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上铺设找平层时,板缝填嵌施工应 符合下列规定:
证支座长度,要随安装随座浆,而且四脚落地,严禁用未楔、石 子等杂物垫塞。相邻板的板缝底部宽度不应小于20mm,以便于 灌缝。板与墙平行时,亦必须留缝并灌筑细石混凝,不允许从 砖墙上出挑砖顶替。 如在板缝中按设计要求需要暗设管线时,应将板缝适当放 宽,必须将管线吊于板缝中,使之包裹在灌缝的细石混凝土中 间;
3.9.3.2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上铺设找平层时,其板端
计要求做防裂的构造措施。如设置分格条,或在支座处设置负 矩钢筋网片,还须注意避免在施工中将负弯矩筋踩到下面或位 多。
3.9.3.3板缝灌填。要根据施工情况要善安排,并作为一道 重要的工序,在板安装完后应及时进行灌缝,并要有足够的养护 时间,待强度增长到充许后,再承受荷载。板底应支吊模板,不 得用碎砖、碎石、水泥袋等嵌塞板缝。 填缝采用细石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得小于C20,石子粒径 不宜大于10mm,宜采用掺有膨胀剂拌制的混凝土嵌缝。灌缝 前,应将缝内杂物清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并保持缝的湿润: 3.9.3.4浇筑时混凝土的落度应控制在10mm,应分层灌 填,随灌随振捣,其填嵌高度应低于板面10~20mm,且振捣密 实,·表面不应压光; 3.9.3.5当板缝间分两次填嵌时、可先灌水泥砂浆,其体积 比为1:2~1:2.5,后浇筑细石混凝土; 3.9.3.6当板缝底部宽度大于40mm时,板缝内应按设计要 求配置钢筋。施工时应支吊底模,并应嵌入缝内5~10mm,形 成“人”形槽; 3.9.3.7板缝填嵌后应及时覆盖并洒水养护。 3.9.4铺设找平层的施工程序除应按本规程中同类面层的有关 规定执行外,在施工中尚应遵守下列要求: 3.9.4.1铺设找平层前应将其下一层表面的残留物进行处理, 并清扫干净: 3.9.4.2铺设找平层前,当其下一层有松散填充料时,则应 将其铺平振实: 3.9.4.3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铺设前必须对立管、 套管和地漏与楼板节点之间进行密封处理;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 要求; 3.9.4.4如为水泥砂浆找平层,应做好抹角,找平层抹平后 须二次压光,表面压实、平整,并及时充分养护,且不得有起 砂、蜂窝和裂缝等缺陷。 3.9.5·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凝土铺设找平层,其下一层为水泥
3.9.4铺设找平层的施工程序除应按本规程中同类面层的有
规定执行外,在施工中尚应遵守下列要求: 3.9.4.1铺设找平层前应将其下一层表面的残留物进行处理 并清扫干净; 3.9.4.2铺设找平层前,当其下一层有松散填充料时,则应 将其铺平振实:
3.9.4.3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铺设前必须对立管
3.9.4.3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铺设前必须对立管
3.9.4.4如为水泥砂浆找平层,应做好抹角,找平层抹平后 须二次压光,表面压实、平整,并及时充分养护,且不得有走 砂、蜂窝和裂缝等缺陷。
混凝土垫层时,应予湿润,当表面光滑时,应划(凿)毛。钅
设时先刷一遍水泥浆,其水灰比宜为0.4~0.5,并应随刷陨 使找平层与其下一层结合牢固,无空鼓。
其水泥砂浆体积比不应小于1:3(或相应的强度等级);水泥混 凝士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
3.10.1隔离层一般分为刚性材料防水隔离层、涂膜防
和卷材防水隔离层。 刚性防水隔离层使用的材料应具有微膨胀性能的补偿收缩混 凝土和补偿收缩水泥砂浆,也可采用掺有防水剂的水泥类找平层 作为防水隔离层。 涂膜防水隔离层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漠或合成高分子 防水涂膜。 卷材防水隔离层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合成高分子 防水卷材。
3.10.3卷材防水隔离层的施工操作程序和方法:
3.10.3.1基层表面处理。检查基层是否平整、固、有无脱 皮、起砂等缺陷,墙角与地面基层相交处抹角的圆弧平径为 100~150mm。地面的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倒泛水,地漏安装应 平整、牢固、周边整齐、低于安装处面层表面5mm。 在水泥类找平层上铺设防水隔离层时,找平层表面应坚固、 洁净、干燥。并不得有空鼓、裂缝和起砂现象。在卷材防水隔离 层铺设前应在找平层上涂刷基层处理剂。基层处理剂应采用与卷 材性能配套的材料或采用同类涂料的底子油; 3.10.3.2铺设卷材防水隔离层。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其铺设防 水卷材及胶结材料的类型、层数及墙面上铺贴高度、莲接处节点 及附加层的处理方法。
各层卷材搭接宽度:采用满粘法时,对沥青防水卷材,长边 不少于70mm;短边不小于100mm。铺贴时,上下两层及相邻两 福卷材的搭接缝,必须相互错开。 铺设卷材时要将卷材铺平、压实,搭接缝必须用胶结材料仔 细封严。操作时,边铺涂胶结材料边均匀用力粘压铺贴,挤出气 泡、并随即将挤出的胶结材料刮去,将缝压紧粘牢,铺贴的卷材 不得有皱折、空鼓、翘边和封口不严等缺陷。 隔离层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时,采用热熔法铺贴, 可采用满毡法或条毡法,铺贴烘烤卷材时,对加热温度掌握要求 适度。 3.10.4涂膜防水隔离层施工,可采用喷涂或涂刮的方法分层分 遍进行。应先做好与管道等连接处节点及附加层的处理,然后再 进行大面积的铺涂施工。喷涂(涂刮)时,应厚薄均匀一致, 表面平整。其每层各遍涂刷的施工方向宜相互垂直,并须等待先 涂布的涂层于燥成膜后,方可涂布后一遍涂料。在涂刷实十前, 不得在防水涂膜面层上进行其它项目施工作业。 3.10.5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 楼层结构必须采用现浇混凝土或整块预制混凝土板,混凝士强度 等级不应小于C20;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其高 度不应小于120mm。施工时结构层标高和预留孔洞位置应准确, 严禁乱凿洞。 3.10.6铺设防水隔离层时,在管道穿过楼板面四周,防水材料 应向上铺涂,并超过套管的上口;在靠近墙面处,应高出面层 200300mm或按设计要求的高度铺涂。阴阳角和管道穿过楼板 面的根部应增加铺涂附加防水隔离层。 防水隔离层严禁渗漏,坡向应正确、排水通畅。 3.10.7当采用掺有防水剂的水泥类找平层作为刚性防水隔离层 时,其掺量和强度等级(或配合比)、防水性能应符合设计要 求。水泥砂浆体积比为1:2.5~1:3(水泥:沙),混凝土强度等 级为C25。
3..10.8刚性防水隔离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砂浆厚度不 应小于30mm,且应分二次施工;水泥混凝土厚度宜为50mm, 其施工应符合本规程第4章的规定。并在水泥终凝前完成不少于 两次压光; 当找平层上采用板、块面层时,其表面经过两次压光后应搓 成王面
平整、均匀,无脱皮、起壳、裂缝、鼓泡等缺陷。 3.10.10防水材料铺设后,必须蓄水检验。蓄水深度为20~ 30mm,24h内无渗漏为合格,并做记录。 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时,应注意隔离层的保护
3.11.1填充层是在隔离层(或基层、找平层)上增设的构造 层,起到填充、,找坡、保温、隔声等作用。填充层应采用松散保 温材料、板块保温材料或整体保温材料等铺设。 3.11.2填充层应按设计要求选用材料,其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 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3.11。3松散保温材料可采用膨胀蛭石、膨胀珍珠岩、炉渣等铺 设。膨胀蛭石、膨胀珍珠岩的密度、含水率、粒度和导热系数等 指标应符合国家建材行业标准的规定。 炉渣应经筛选,炉渣的粒径应控制在5~40mm,其中不应 含有机杂物、石块、土块、重矿渣块和未燃尽的煤渣。 3.11.4板状保温材料可采用泡沫塑料板、加气混凝土板、泡沫 混凝土板、膨胀蛭石板、膨胀珍珠岩板等铺设,其板材的外观质 量和密实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等指标应符合国家或建材行业 标准的规定。
3.11.5整体保温材料可采用水泥膨胀蛭石、水泥膨胀珍珠岩
骨料混凝土等拌合物铺设,其拌合物中所用的水泥的强度等级 下应小于32.5。
3.11.6填充层的下一层表面应平整。当为水泥类时,尚应洁 净、干燥,并不得有空鼓、裂缝和起砂等缺陷。 3.11.7当采用松散材料做填充层时,应分层铺平拍实,每层虚 铺厚度不宜大于150mm。 当采用板、块状材料铺设填充层时,应分层错缝铺贴,压 实、无翘曲,每层应选用同一厚度的板、块料,铺设厚度应符合 设计要求。干铺的板块状材料应铺贴紧密,铺平、垫稳。用水泥 砂浆粘贴板状保温材料时,板块间缝隙应用保温灰浆填塞密实。 保温灰浆的配合比宜为1:1:10(水泥:石灰膏:同类保温材料的 碎粒,体积比)。 3.11.8铺设整体保温材料填充层时,填充层的配合比必须符合 设计要求。拌合材料应拌合均勾。当以水泥为胶结材料时,应将 水泥制成水泥浆后,泼在松散的保温材料上,边泼边拌均匀,随 拌随铺,分层铺平拍实。拍平后宜立即铺设找平层。
3.11.8铺设整体保温材料填充层时,填充层的配合比
设计要求。拌合材料应拌合均勾。当以水泥为胶结材料时,应将 水泥制成水泥浆后,泼在松散的保温材料上,边泼边拌均匀, 拌随铺,分层铺平拍实。拍平后宜立即铺设找平层。
3.11.9填充层铺设后,不得直接在填充层上行车或
4.1.1本章适用于水泥混凝土(含细石混凝土)面层、水泥码 浆面层、水磨石面层、水泥钢(铁)屑面层、防油渗面层和不 发火(防爆的)面层等面层分项工程的施工。· 4.1.2各类面层的铺设宜在室内装饰工程基本完成后进行,并 应做好建筑地面工程的基层表面的清理工作。 4.1.3铺设整体面层时,其水泥类基层的抗压强度不得小于 1.2MPa。表面应粗糙、洁净、湿润并不得有积水。铺设前宣涂 刷界面处理剂。
4.1.4铺设整体面层,地面变形缝的设置应符合本规程第
铺设水泥类面层,当需分格时,其面层一部分分格缝应与水 混凝土垫层的缩缝相应对齐。水磨石面层与垫层对齐的分格缝 宜设置双分格条。
4.1.8.整体面层施工后,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抗压强度 5MPa后,方准上人行走;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 使用。
4.1.9面层与下一层应结合牢固,无空鼓、裂缝现象。
4.1.10对有坡度要求的地面,面层表面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 求。不得有倒泛水和积水现象。
求。不得有倒泛水和积水现象。 4.1.11踢脚线与墙面应紧密结合,高度一致,出墙厚度均匀。 4.1.12楼梯踏步的宽度、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楼层梯段相邻 踏步高度差不应大于10mm,每踏步两端宽度差不应大于10mm; 旋转楼梯梯段的每踏步两端宽度的偏差不应大于5mm。楼梯踏 步的齿角应整齐,防滑条应顺直、牢固。
4.2.1水泥砂浆,是用水泥、砂及水拌制而成,所用材料的质 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4.2.1.1水泥:应优先使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32.5级。水泥的安定性必须符合要求,不 得使用过期、受潮结块、活性差的水泥。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 级的水泥严禁混用。 在水泥石屑面层中的水泥,则宜用强度等级不小于42.5级 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4.2.1.2砂:用中粗砂,不含有机杂质,含泥量不得大于 3%。如用石屑替代砂,铺设水泥石屑砂浆面层时,石屑粒径应 为1~5mm,且含泥量不得大于3%。 4.2.2水泥砂浆面层的体积比(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 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5。如采用体积配合比,宜为1:2(水 泥:砂),水泥砂浆宜采用机械搅拌,严格控制加水量,水泥砂 浆的稠度不应大于35mm(用标准圆锥体沉人度计),在现场测 试:以手握(捏).成团,稍出浆即合适。
水泥砂浆面层的施工操作程序禾
4.2.3.1基层表面处理。室内抹灰及管道等施工完毕后,
将基层上的灰士、杂物等清除干净,如有油渍等必须彻底冲刷。 如在现浇混凝土、水泥砂浆等垫层或找平层上施工水泥砂别 面层时,基层表面应达到平整、粗糙、干净、湿润:
4.2.3.2标高控制。根据室内基准水平线+500mm,在房间 四周弹出面层厚度控制线,同时要考虑门框下坎裁口,并与之吻 合,以及有地漏房间与排水坡度核对无误后贴灰饼。大面积地面 尚应在纵横方向冲筋。·提前一大将基层浇水湿润; 4.2.3.3铺设、抹压。在湿润的基层表面涂刷一遍水灰比为 0.4~0.5的水泥浆粘结层,随刷随铺面层水泥砂浆。边铺边用 刮尺(刮杠)按灰饼、冲筋为准反复搓刮平整。 当水泥砂浆收水后,立即进行第一遍抹压,先用不抹子搓 平、压实,再用铁抹子压实压出水花使面层平整、紧密,与基 层结合牢固。 第二遍压光应在水泥砂浆初凝时进行。在操作时,用铁抹子 抹压,要压实、压光,并耳要把凹坑、砂眼和脚印等压平,以消 除表面气泡、孔隙等缺陷。 水泥终凝前进行第三遍压光,用力要大而均匀,并且要把第 二遍留下的抹痕等压平,使表面密实、光滑。 采用地面抹光机进行压光时,在第二、第三遍压光中,水泥 砂浆面层的十硬程度应比手工压光时稍十硬些。 在水泥砂浆面层抹压时,如面层稍十时,宜淋少量水予以压 光,如面层因水灰比稍大,表面难于收水时,可以在面层表面撒 些干拌的水泥和砂的拌合料(体积比宜为1:1)进行压光:所用 的砂应过3mm筛,拌合料撒布应均匀。 有些房间较大,如教室等,对外(如走廊等处)门口(扫 地门)等处设计要求分格时,可根据要求加镶玻璃条等,或做 成假缝; 4.2.3.4养护。为保证水泥砂浆面层能在湿润条件下凝结硬 化,防止早期和失水收缩导致面层裂纹的发生,必须重视对水泥 砂浆面层的养护工作,水泥砂浆面层压光后24h,即开始养护工 作,一般采用满铺湿润材料,洒水养护,当采用蓄水养护方法
4.2.3.3铺设、抹压。在湿润的基层表面涂刷一遍水灰比为
0.4~0.5的水泥浆粘结层,随刷随铺面层水泥砂浆。边铺
4.2.3.4养护。为保证水泥砂浆面层能在湿润条件下凝结
化,防止早期和失水收缩导致面层裂纹的发生,必须重视对水泥 砂浆面层的养护工作,水泥砂浆面层压光后24h,即开始养护工 作,一般采用满铺湿润材料,洒水养护,当采用蓄水养护方法 时,蓄水深度宜为20mm。不得提前过早使用,并严禁在施工完 的地面上拌制和存放水泥砂浆。
4.2.4,当采用石屑代替砂铺设水泥石屑面层时,水泥与石屑的 体积比宜为1:2,其水灰比宜控制在0.4,在面层的压光工作才 应少于两次,并做好养护。
4.2.4当采用石屑代替砂铺设水泥石屑面层时,水泥与石
4.2.5水泥砂浆面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
20mm。当水泥砂浆面层内埋设管线等出现局部厚度减薄时,应 做防止面层开裂处理。一般采取沿管线走向放置钢筋网片。
4.2.6水泥砂浆面层表面应洁净、无裂纹、脱皮、麻面、起砂 等缺陷。
4.3.1建筑地面工程的水泥混凝土面层多为细石混凝土面层 (也有称为豆石混凝土面层)。采用碎石(卵石)、砂、水泥和水 拌合而成,铺设在基层上。 4.3.2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强度等级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水 泥混凝土面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水泥混凝土垫层兼面层 时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 4.3.3水泥混凝土采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面层厚 度的2/3,细石混凝土面层采用的石子粒径不应大于15mm,含 泥量不应大于2%。水泥和砂的质量要求按本规程第4.2.1条规 定。 4.3.4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操作方法,施工中应遵守下列规 定: 4.3.4.1按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试配,如设计无要求 时,一般不应小于C20,水泥用量不少于300kg/m,混凝土拌 制时,应采用机械搅拌,且要求充分搅拌均匀。按混凝土配合比 投料,顺序是:先石料、再水泥、后砂子,各种材料计量要准 确、严格控制加水量。浇筑时落度不应大于30mm,现场判断
4.3.1建筑地面工程的水泥混凝土面层多为细石混凝土面层 (也有称为豆石混凝土面层)。采用碎石(卵石)、砂、水泥和水 拌合而成,铺设在基层上。
4.3.2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强度等级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寸
泥混凝土面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水泥混凝土垫层兼面具 时,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
4.3.3水泥混凝土采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面层厚 度的2/3,细石混凝土面层采用的石子粒径不应大于15mm,台 泥量不应大于2%。水泥和砂的质量要求按本规程第4.2.1条劫 定。
4.3.4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操作方法,施工中应遵守下列我
4.3.4.1按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试配,如诊
时,一般不应小于C20,水泥用量不少于300kg/m,混凝土扌 制时,应采用机械搅拌,且要求充分搅拌均匀。按混凝土配合上 投料,顺序是:先石料、再水泥、后砂子,各种材料计量要冶 确,严格控制加水量。浇筑时落度不应大于30mm,现场判困 以手捏成团,能拍出浆为宜;
准线弹出面层厚度控制线,并贴灰饼、冲筋;
缩)缝模板时,用蒋角器将边抒压齐平水利水电标准规范范本,待混凝土养护完后 消除缝内杂物,按要求分别灌填砂浆等嵌缝材料;
水养护,在常温下连续养护不少于7d,使其在湿润条件下硬 化。也可采用蓄水方法养护。
捣随抹的方法。当面层表面出现泌水时,可加干拌的水泥和 合物进行撒匀,其水泥与砂的体积比宜为1:2~1:2.5,并 行抹平和压光。
4.3.6水泥混凝土面层不应留置施工缝
时间规定继续绕筑混凝土时,应对已凝结的混凝土接槎处进行处 理:刷一层水泥浆,其水灰比宜为0.4~0.5,再浇筑混凝土; 并应捣实压平,不显接槎。
4.3.7水泥混凝土面层表面不应有裂纹、脱皮、麻面、起
船舶标准4.4.1水磨石面层应采用水泥与石粒的拌合料铺
4.1水磨石面层应采用水泥与石粒的拌合料铺设。
....- 相关专题: 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