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多孔砖应用技术规程》JGJ@T293-2013.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按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若干要素对施工技术水平所做白 , 分 A、B、C 级。
2. 1. 5 导热系数 入
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抽样标准, 在1s内,通过1m*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LW (m·K)1
围护结构在温差作用下,形成热流密集的传热部位,具有在 室内采暖条件下,该部位内表面温度比主体部位低,在室内空调 降温条件下,该部位内表面温度比主体部位高的特征。
2. 2.1 作用和作用效应
2.2.2材料性能和抗力
密度等级; f、fk 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标准值 fm 砌体的抗压强度平均值: Of 砌体的抗压强度标准差; Y 淤泥多孔砖砌体重力密度; 入 导热系数。
% 结构重要性系数; Yf 结构构件材料性能分项系数; Ya 修正系数; P 承载力的影响系数; β 构件高厚比; []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μ1 非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2 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3.0.1 淤泥多孔砖和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淤泥多孔砖的强度等级为MU30、MU25、MU20、MU15. MU10。 2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为M15、M10、M7.5、M5、M2.5。 3淤泥多孔砖折压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墙体材料应用 统一技术规范》GB50574的有关规定。 3.0.2淤泥多孔砖密度等级0.应符合表3.0.2的规定
表3. 0. 2密度等级 p.(kg/m3)
3.0.3淤泥多孔砖规格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外形应为直角六面体。 2淤泥多孔砖规格尺寸宜为290mm×190mm×90mm 240mm×115mm×90mm、190mmX140mmX90mm,其他规格 产品可根据具体工程需要确定。 3孔型结构及孔洞率应符合表3.0.3的规定。
表3.0.3孔型结构及孔洞率
:孔四个角应做成过渡圆角,不得做成
3.0.4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时,龄期为28d,以毛截面 面积计算的淤泥多孔砖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应符合表3.0.4的规
3.0.4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时,龄期为28d,
淤泥多孔砖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
注:1砂浆强度为零时的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仅适用于施工阶段新砌淤泥多孔 砖砌体的强度验算:
3.0.5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时,龄期为28d,
U欧P 计算的淤泥多孔砖砌体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抗剪强度设计 符合表3.0.5的规定。
表3.0.5淤泥多孔砖砌体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抗剪强度设计值(MPa)
孔砖砌体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抗
注:在砌体中,当搭接长度与砖的高度比值小于1时,其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应 按表中数值乘以搭接长度与砖高度的比值后采用
3.0.6淤泥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乘以调整系数,调
数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砌体截面面积小于0.3m时,调整系数应为其截面值 加0.7,构件截面面积以平方米计。
多系数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2当使用水泥砂浆砌筑砌体时,对本规程表3.0.4中的砌 体抗压强度设计值,调整系数应取0.9。对本规程表3.0.5中的 数据,调整系数应取0.8。 3验算施工中房屋的构件时,调整系数应取1.1。 3.0.7淤泥多孔砖砌体的弹性模量、剪变模量、线膨胀系数: 按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的有关规定 取值。
式中: 淤泥多孔砖砌体重力密度(kN/m); q一孔洞率(%)。 3.0.9淤泥多孔砖砌体房屋中的混凝土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
4建筑和节能设计4.1建筑设计4. 1. 1淤泥多孔砖砌体建筑物的建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平面设计应符合淤泥多孔砖建筑模数要求。2淤泥多孔砖不得用于建筑地下部分的外墙。3对抗震设防的建筑物,不宜有错层,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尽端和转角处,其平面布置应简单、规则,体形凹凸转折不宜过多,立面突变不宜过大,复杂平面可设缝分隔。4.1.2淤泥多孔砖砌体建筑物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4.2节能设计4.2.1淤泥多孔砖砌体建筑的节能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2.2淤泥多孔砖及其砌体(无抹灰层)热工参数应符合表4.2.2 的规定。表 4.2.2淤泥多孔砖及其砌体(无抹灰层)热工参数无抹灰淤泥多孔砖无抹灰层的淤泥多孔砖砌体层砌体编计算导厚度密度蓄热系数热阻传热阻传热系数号热系数修正热惰性等级[W/(mL(m :[(m .[W/(m :[W/(mK)J系数指标(kg/m3)K)/WJK)/WJK)J(mm)K)J10000.425.460. 392.470. 541.8411000.445. 890. 382.360.531. 901901.1512000. 466.310.362. 260.511. 9613000. 486.740. 340. 000. 492. 028
续表 4. 2. 2
:热阻数据不包括内外表面换热阻和钢筋混凝土圈梁、过梁、构造柱等热桥部 位的影响。
5.1.1根据淤泥多孔砖砌体建筑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 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程度,其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按表5.1.1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设计时应 根据破坏后果及建筑类型选用
表5.1.1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注:对于特殊的建筑物,安全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淤泥多孔砖砌体结构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满 式要求:
YoS
工作性能分为刚性方案、刚弹性方案和弹性方案。设计时 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的有关规定 屋静力计算和整体稳定性验算。
虑实际偏心影响。本层梁端支承压力N,(图5.1.4)到墙 边的距离,应取梁端有效支承长度ao的0.4倍。由上面楼 的荷载N.可视为作用于上一楼层的墙、柱的截面重心处
带壁柱墙的计算截面翼缘宽度bf可按下列规定采用: 对于多层房屋,当有门窗洞口时,可取窗间墙宽度;当
对于多层房屋,当有门窗洞口时,可取窗间墙宽
无门窗洞口时,每侧翼缘墙宽度可取壁柱高度的1/3,但不应大 于相邻壁柱间的间距。 2对于单层房屋,可取壁柱宽加2/3墙高,但不应大于窗 间墙宽度和相邻壁柱间的间距。 3当计算带壁柱墙体的条形基础时,可取相邻壁柱间的 间距。 5.1.6对多层砖房非抗震设计,总层数不宜超过8层或高度不 得超过24m。 5.1.7有单边挑廊、阳台等悬挑结构的房屋,应考虑其对房屋 内力及变形的不利影响;并应满足房屋的抗倾覆稳定要求;同时 对挑梁下支承面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进行验算。 5.1.8对于梁跨度大于9m的墙承重的多层刚性方案房屋,除 按本规程第5.1.4条计算墙体承载力外,应按梁端固结计算梁端 弯矩,再将其乘以修正系数后,按墙体线性刚度分到上层墙 底部和下层墙顶部,修正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Y, = 0. 2Va/hw
式中: a一修正系数; a一一梁端实际支撑长度(m); hw一一支撑墙体的墙厚(m),当上下墙厚不同时取下部 墙厚,当有壁柱时取hT。
A 砌体的毛截面面积(m);对带壁柱墙,其翼缘宽 度可按本规程第5.1.5条的规定采用
水 度可按本规程第5.1.5条的规定采用。 5.2.2对淤泥多孔砖砌体结构矩形截面受压构件,当轴向力偏 心方向的截面边长大于另一方向的边长时,除按偏心受压计算 外,还应对较小边长方向,按轴心受压进行验算。 5.2.3计算影响系数Φ时,应先计算构件高厚比,淤泥多孔砖 砌体构件高厚比β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5.2.2对淤泥多孔砖砌体结构矩形截面受压构件,当轴 心方向的截面边长大于另一方向的边长时,除按偏心受 外,还应对较小边长方向,按轴心受压进行验算。
外,还应对较小边长方向,按轴心受压进行验算 5.2.3计算影响系数Φ时,应先计算构件高厚比,淤泥多孔砖 砌体构件高厚比β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矩形截面:
砌体构件高厚比β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矩形截面:
T形截面的折算厚度(m),可近似按3.5i计算, 为T形截面的回转半径。 玉构件计筒高度H。应根据结构类别和构件支承
式中:T 工形的异学度 为T形截面的回转半径。 5.2.4受压构件计算高度H,应根据结构类别和构件支承条 件等按表5.2.4采用
5.2.4受压构件计算高度Ho,应根据结构类别和构件 件等按表5.2.4采用,
5.2.4受压构件计算高度Ho,应根据结构类别和构件支承条
表5.2.4受压构件计算高度H
主:1s为房屋横墙间距(m); 2·构件高度H,按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的有关 定采用。
5.2.5按内力设计值计算的轴向力的偏心距e不应超过
5.3.1墙柱的高厚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5.3.1墙柱的高厚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墙柱的高厚比应按下式验算
5.3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式中:μ1—非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μ2—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LβJ一一墙、柱的允许高厚比,应按表5.3.1采用。 2当与墙连接的相邻两横墙间的间距s符合下式要求时 墙的高厚比可不受本条限制:
注:1带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以下简称构造柱)墙的允许高厚比β,可适当提高; 2括号内数值,适用于h为190mm的墙; 3 验算施工阶段砂浆尚未硬化新砌的砌体构件高厚比时,允许高厚比对墙取 14,对柱取11。
程表5.3.1数值乘以非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μ1:修正 系数μ1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h等于240mm时,μ取1.2。 2当h等于190mm时,μi取1.3。
值乘以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μ2,修正系数12应 按下式计算:
式中:6一一在宽度s范围内的门窗洞口宽度(m)。 当按公式(5.3.3)算出的修正系数从2值小于0.7时,应取 0.7。当洞口高度不大于墙体高的1/5时,可取修正系数μ2 为1.0。 当洞口高度天于或等于墙高的4/5时,可按独立墙段验算高 厚比。
5.3.4设有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带壁柱墙或构造柱间墙
宽度6与相邻横墙或相邻壁柱间的间距s之比6/s不小于1/30 时,圈梁可视作壁柱间墙的不动铰支点。当条件不允许增加圈梁 宽度时,可按等刚度原则(墙体平面外刚度相等)增加圈梁 高度。
5.4.1跨度大于6m的屋架和跨度大于4.8m的梁,其支承面处 应设置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垫块;当墙中设有圈梁时,垫块与圈 梁应浇成整体。
5.4.2对厚度为190mm的墙,当天梁跨度不小于4.8m时,或 对于厚度为240mm的墙,当大梁跨度不小于6m时,其支承处 宜加设壁柱或构造柱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
100mm;在钢筋混凝土圈梁上,不宜小于80mm;当利用板端伸 出钢筋和混凝土灌缝时,其支承长度可为40mm,但板端缝宽不 宜小于80mm。并应按下列方法进行连接: 1板支承于内墙时,板端钢筋伸出长度不应小于70mm 且与支座处沿墙配置的纵筋绑扎,用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的 混凝土浇筑成板带。 2板支承于外墙时,板端钢筋伸出长度不应小于100mm 且与支座处沿墙配置的纵筋绑扎,并用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的混凝土浇筑成板带。 3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与现浇板对接时,预制板端钢筋应伸 人现浇板中进行连接后,再浇筑现浇板。 5.4.4对墙厚为240mm、跨度不小于9m和墙厚为190mm、跨 度不小于6.6m的预制梁和支承在墙、柱上的屋架端部,应采用 锚固件与墙、柱上的垫块锚固。 5.4.5山墙处的壁柱宜砌至山墙顶部。条应与山墙锚固,屋 盖不宜挑出山墙。 5.4.6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沿竖向每隔400mm~ 500mm设拉结钢筋,不少于2根直径6mm的钢筋;或采用焊接 钢筋网片,埋人长度从墙的转角或交接处算起不小于700mm。 5.4.7淤泥多孔砖外墙的室外勒脚处应作水泥砂浆粉刷。 5.4.8在淤泥多孔砖砌体中留槽洞及埋设管道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施工中应准确预留槽洞位置,不得在已砌墙体上凿槽 打洞。 2不应在墙面上留(凿)水平槽、斜槽或埋设水平暗管和 斜暗管。 3墙体中的竖向暗管宜预理;无法预理需留槽时,墙体施 工时预留槽的深度及宽度不宜大于95mm×95mm。管道安装完 后,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的细石混凝土或强度等级为 M10的水泥砂浆填塞。当槽的平面尺寸大于95mm×95mm时,
100mm;在钢筋混凝土圈梁上,不宜小于80mm;当利用板端伸 出钢筋和混凝土灌缝时,其支承长度可为40mm,但板端缝宽不 宜小于80mm。并应按下列方法进行连接: 1板支承于内墙时,板端钢筋伸出长度不应小于70mm 且与支座处沿墙配置的纵筋绑扎,用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的 混凝土浇筑成板带。 2板支承于外墙时,板端钢筋伸出长度不应小于100mm 且与支座处沿墙配置的纵筋绑扎,并用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的混凝土浇筑成板带。 3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与现浇板对接时,预制板端钢筋应伸 人现浇板中进行连接后,再浇筑现浇板。 5.4.4对墙厚为240mm、跨度不小于9m和墙厚为190mm、跨 度不小于6.6m的预制梁和支承在墙、柱上的屋架端部,应采用
5.4.5山墙处的壁柱宜砌至山墙顶部。標条应与山墙锚固,屋 盖不宜挑出山墙。 5.4.6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沿竖向每隔400mm~ 500mm设拉结钢筋,不少于2根直径6mm的钢筋;或采用焊接 钢筋网片,埋人长度从墙的转角或交接处算起不小于700mm。
5.4.6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沿竖向每隔40
5.4.7淤泥多孔砖外墙的室外勒脚处应作水泥砂浆粉刷
1施工中应准确预留槽洞位置,不得在已砌墙体上凿槽 打洞。 2不应在墙面上留(凿)水平槽、斜槽或埋设水平暗管和 斜暗管。 3墙体中的竖向暗管宜预埋;无法预埋需留槽时,墙体施 工时预留槽的深度及宽度不宜大于95mm×95mm。管道安装完 后,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的细石混凝土或强度等级为 M10 的水泥砂浆填塞。当槽的平面尺寸大于 95mmX95mm时,
应对墙身削弱部分予以补强并将槽两侧的墙体内预留钢筋相互 拉结。 4在宽度小于500mm的承重小墙段及壁柱内不应埋设竖 向管线。 5墙体中不应设水平穿行暗管或预留水平沟槽;无法避免 时,宜将暗管居中埋于局部现浇的混凝土水平构件中。当暗管直 径较大时,混凝土构件宜配筋。墙体开槽后应满足墙体承载力 要求。 6管道不宜横穿墙垛、壁柱;确实需要时,应采用带孔的 混凝土块砌筑。 5.4.9当洞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8m时,洞口两侧应设置钢 筋混凝土边框或壁柱。 5.4.107 淤泥多孔砖砌体不应用于室内地坪标高下的墙体和
5.5.1淤泥多孔砖砌筑的住宅、办公楼等民用房屋:当层数在 四层及以下时,墙厚为190mm时,应在底层和檐口标高处各设 置圈梁一道;墙厚大于190m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 道。当层数超过四层时,除顶层应设置圈梁外,应层层设置 圈梁。
5.5.2圈梁应符合下列构造要
1圈梁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且宜连续设置在同一水平 面上,形成封闭状;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 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二 者中心线高差的2倍,且不得小于1m。 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可靠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 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莲接。 3钢筋混凝士圈梁的宽度可取墙厚。当墙厚不小于240mm 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不宜小于200mm。纵
向钢筋不宜少于4根Φ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按受拉钢筋考 虑,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 4圈梁兼作过梁时,过梁部分的钢筋应按计算面积另行 增配。 5.5.3建筑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砌体房屋,除按本节 规定设置圈梁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 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 5.5.4淤泥多孔砖砌体房屋宜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并应按钢 筋混凝士受弯构件计算。 5.5.5计算过梁上的梁、板荷载,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hw小 于过梁净跨时,过梁应计入梁、板传来的荷载,否则可不考虑 ,板益裁
向钢筋不宜少于4根Φ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按受拉钢筋考 虑,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 4圈梁兼作过梁时,过梁部分的钢筋应按计算面积另行 增配。
定设置圈梁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 》GB 50007的有关规定
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计算。
5.5计算过梁上的梁、板荷载,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h 过梁净跨时,过梁应计入梁、板传来的荷载,否则可不考 板荷载。
5.5.6计算过梁上的墙体荷载,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小于过梁
净跨的1/3时,应按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当墙体高度不小于过 梁净跨的1/3时,应按高度为过梁净跨的1/3墙体均布自重 采用。
5.6.1淤泥多孔砖砌体多层房屋应在温度和收缩变形引起应力 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处设置伸缩缝。伸缩缝的最大间 距应符合表5.6.1的规定。
5.6.1淤泥多孔砖砌体多层房屋应在温度和收缩变形引起应力
表5.6.1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
注:当淤泥多孔砖砌体多层房屋外墙有保温措施时可适当放宽。
S.0.2仲缩缝的间距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温差较大且变化频繁地区和严寒地区不采暖的房屋墙体 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按表中数值予以适当减少。 2墙体的伸缩缝应与结构的其他变形缝相重合,缝宽度应 满足各种变形缝的变形要求;在进行立面处理时,应保证缝隙的 变形作用。 3在钢筋混凝土屋面上挂瓦的屋盖应按钢筋混凝土结构屋 盖采用。 5.6.3对于多层淤泥多孔砖砌体房屋顶层墙体,应采取下列预 防或减轻裂缝的措施: 1屋盖上宜设置有效的保温层或隔热层。 2屋面保温(隔热)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应设 置分隔缝,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6m,其缝宽不小于30mm,并 应与女儿墙隔开。 3女儿墙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 伸至女儿墙顶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整浇在一起;顶层及女 儿墙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7.5。 4顶层墙体有门窗等洞口时,在过梁上的水平灰缝内设置 2道~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根直径6mm钢筋,焊接钢筋网片 或钢筋伸入洞口两端墙内不应小于600mm。 5顶层屋面板下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并沿内外墙拉 通,房屋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内宜设置水平钢筋。 5.6.4对多层淤泥砖砌体房屋底层墙体,宜采取下列措施: 1增大基础圈梁的截面高度。 2在底层的窗台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 根直径6mm钢筋,并伸入两边窗间墙内不应小于600mm。 5.6.5房屋两端和底层第一、第二开间门窗洞处,可采取下列 措施: 1 在门窗洞口两边墙体的水平灰缝中,设置长度不小于 900mm、竖向间距为400mm的2根直径4mm的焊接钢筋网片。
2在层和底层设置通长钢筋混凝土窗台梁,窗台梁高宜 为多孔砖高度的模数,梁内纵筋不少于4根,直径不小于 10mm,箍筋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200mm,混凝士强 度等级不低于C20。 5.6.6预防和减轻淤泥多孔砖砌体墙体裂缝的措施还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研体续构设计规范》GB50003的有关规完
6.1.1抗震设防地区的淤泥多孔砖多层房屋除应满足本章 定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的有关规定
的有关规定。 6.1.2抗震设防地区的淤泥多孔砖房屋总高度及层数限值不应 超过表6.1.2的规定。各层横墙较少的多层淤泥多孔砖房屋,总 高度应比表6.1.2的规定降低3m,层数相应减少1层,各层横 墙很少的房屋,还应再减少1层。
表6.1.2房屋总高度及层数限值
6.1.3淤泥多孔砖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宜符合表 6. 1.3的规定。
6.1.3淤泥多孔砖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了
淤泥多孔砖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
注:1单边走廊或挑廊的宽度不包括在房屋总宽度之内; 2建筑平面接近正方形时,其高宽比适当减小。
6.1.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3.6m。
6.1.5淤泥多孔砖多层房屋的抗震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不 应采用砌体墙和混凝土结构混合承重的结构体系。 2纵横向砌体抗震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 沿竖向上下连续,且纵横墙体的数量不宜相差过大:平面轮郭口 凸尺寸,不应超过典型尺寸的50%;当超过典型尺寸的25%时, 房屋转角处应采取加强措施。 在房屋觉度方向的中部应设置内纵墙,其累计长度不宜小于 房屋总长度的60%(高宽比大于4的墙段不计人)。 横墙较少、跨度较大的房屋,宜采用现浇混凝土楼盖 屋盖。 3楼板局部大洞口的尺寸不宜超过楼板宽度的30%,且不 应在墙体两侧同时开洞;房屋错层的楼板高差超过500mm时: 应按两层计算;错层部位的墙体应采取加强措施。 4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抗震设防烈度为6、7 度时,墙面洞口的面积不宜大于墙面总面积的55%;抗震设防 烈度为8度时不宜大于50%。 5防震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缝宽应根据烈度和房屋高度 确定,可采用70mm~100mm;房屋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 震缝: 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大于层高的1/4:
6.1.8多层房屋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不应超过
6.1.8多层房屋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螺旋钢管标准,不应超过表6.1.8的 规定。
表6.1.8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
续表 6. 1. 8
注:1厚度为190mm抗震横墙,最大间距应为表中值减3m; 2多层砌体房屋的顶层,除木屋盖外的最大横墙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但应 采取相应加强措施。
往:1厚度为190mm抗震横墙装饰装修标准规范范本,最大间距应为表中值减3m; 2多层砌体房屋的顶层,除木屋盖外的最大横墙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 来取相应加强措施。
淤泥多孔砖房屋局部尺寸限值(
注:1局部尺寸不足时,可采取局部加强措施弥补,且最小宽度不宜小于1/4层 高和表列数据的80%; 2出入口处的女儿墙应有锚固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