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筒仓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GB50669-2011》.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6.3.1漏斗内衬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5.6.1条~第5.6.8条的 有关规定 6.3.2在钢质基层上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结构漏斗必须安装牢固、稳定可靠。 2基层表面的油漆、污垢、氧化皮等应清除干净。板块式 内衬的基层表面应进行除锈处理,表面不得存有锈斑。 6.3.3金属板内衬和抗冲击钢轨内衬安装宜与漏斗混凝土同步 施工。 6.3.4采用板块式内衬和耐磨混凝土、耐磨砂浆层的漏斗,应 在出料口底部设置内衬托撑构造。 6.3.5利用金属板内衬代替漏斗内侧模板时,应采取防止混凝 土缺陷和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可靠措施
7.1.1仓项钢结构安装可采用吊装、滑模拖带等施工工艺。钢 出件在存放、拼装、提升、就位等过程中的应力、变形应进行分 折验算。 7.1.2仓顶钢结构采用吊装工艺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座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且不低于设计强度等 的75% 2钢结构安装前,应进行制作质量验收和构配件预检, 3支座部位的混凝土施工缝应进行处理,保证二次浇筑混 疑土密实。 4拱形架结构和弯顶结构仓顶应采用分单元对称方法安 装,并采取保证中心临时支撑柱稳定的可靠措施,临时支撑柱应 分次卸载。 5主构件吊装后必须及时安装次构件和稳定构件。 7.1.3简体采用滑模工艺施工时,宜采用滑模拖带工艺进行仓 顶钢结构整体就位安装。滑模拖带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拖带施工体系的设计计算和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和《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等的规定。 2应根据仓顶钢结构形式对被拖带装置、拖带支座及支撑 系统、滑动模板构造进行一体化设计。拖带空间拱顶结构时应设 置水平推力平衡装置(图7.1.3)。 3钢结构安装宜采用支座托换转换一次就位。 7.1.4弯顶网架结构宜采用拖带提升法进行整体安装,提升作 业应采取同步性监控措施。
汽车标准7.2仓顶湿凝土结构
7.2.1仓顶混凝土梁板结构宜采用桁架吊模、承重钢梁支撑等 施工工艺,模板体系承重构件和构造节点应进行设计验算。 7.2.2桁架吊模施工(图7.2.2)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7.2.2架吊模施工 1模板及仓顶结构构件:2一工具式指架布置方式:3 全结拍车置
1钢筋骨架应按施工计算增设腰筋、架立筋等,并焊接成 加固钢筋骨架。 2桁架网片与钢筋骨架应连成一体,整体受力。 22
7.2.3承重钢染支撑施工(图7.2.3)应符合下列规定:
7.2.4仓顶混凝土锥壳结构施工应缩编制模板支架搭设、拆除和 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倾斜面混凝土施工宜采取双侧模板,混凝 土应分层、分步对称浇筑
8.0.1仓内外钢梯、钢平台、钢栏杆等金属构件的制作安装应 守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和《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等的有关规定。 8.0.2钢梯、钢支架等的安装预理件应随主体工程施工留置 不得遗漏。采用后锚固方法安装的预埋件,其安装方法必须符合 设计要求,并应作拉拔试验。 8.0.3简仓工程的避雷引下线应在筒体外数设,严禁利用其竖 向受力钢筋作为避雷线。 8.0.4接地装置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 600mm。接地装置的接地极宜在基坑回填土前安装。接地装置 安装完成后,应测试接地电阻,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8.0.5简仓工程的接地装置、避雷引下线、均压带、避雷针 (网)应相互连通,形成通路 8.0.6筒仓工程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变形观测标志,单体仓不应 少于4处
10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
10.1职业健康安全
10.1.1简仓工程施工中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建设工程施工现场 管理规定及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及《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 全技术规范》JGJ46等的有关规定。 10.1.2施工前必须针对结构和施工特点以及地理环境、气候条 件等编制切实可行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0.1.3高空作业人员应经身体检查合格,接受本岗位安全技术 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10.1.4筒仓施工期间必须设置危险警戒区,警戒线至简仓的距 离不应小于简仓施工高度的1/5,且不小于10m。当不能满足要 求时,应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10.1.5危险警戒区内,构筑物入口、机械操作场所,应搭设高 度不低于3.5m的安全防护棚,通行区应设置安全通道。 10.1.6遇雷雨和六级及以上的大风天气,应停止施工,并对操 作面的设备、材料进行整理和固定,同时人员迅速撤离作业区。 10:1.7结构构件吊装应制定专项方案,吊装前应对起重设备和 吊具进行检查。 10.1.8作业平台应留设安全通道。作业面临边应设置不低于 1.2m高防护栏杆,平台板应严密、平整、防滑,并有可靠固定 措施。 10.1.9施工用电线路应按固定位置敷设,施工用电设施应安装 漏电保护装置。夜间施工时,应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移动照明 设施电压不应大于36V。 10.1.10安全通道、垂直上人梯、作业平台等区域应禁止吸烟、
作业面上应设置足够、适用 的火火器材或其他消防设施。电气焊作业影响区应有防火措施 中请动火证,安排现场监护人员 10,1.1安装和拆除筒仓工程的脚手架、承重支架、特种施工 设施和施工装置等,必须按照专项方案确定的程序、方法进行 1业人员必须是考核合格的专业工,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除作业应划定安全警戒线,安排操作监护人员进行全程监督。
10.2.1筒仓工程施工应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 周转材料的利用效率,降低材料损耗。 10.2.2现场易产生噪声的设备应有隔声降噪措施。塔吊、施工 电样,物料提升机等设备在夜间施工时,应采用哑声电铃或对讲 机传递信号。宜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机具,并采取隔声、隔振 智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声和振动。振捣棒严禁振捣模板或钢筋 10.2.3严禁随意从高空抛挪物品。拆除模板时不得随意向低处 降扔,不得用硬物打击模板。 10.2.4电动除锈机应装设排尘罩和排尘管道。混凝土在生产过 中应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搅拌站应设置封闭的防护棚,所 有粉料的运输及称量均应在密封状态下进行,并有收尘装置。 10.2.5砂石料堆场应采取防止扬尘的措施。水泥、掺合料等粉 科应在仓库或密闭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宜遮盖严密,装卸和运 输应有防止遗洒扬尘的措施。 10.2.6加工木模板产生的锯末、碎料应按照固体废弃物处理要 求进行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10.2.7隔离剂、机械润滑油、切削冷却润滑液等应有回收和防 止酒落措施,并应封存存放,防止渗漏污染土地。 10.2.8混凝土搅拌场地应设置集水坑和沉淀池,并应及时清理 沉淀物。 10.2.9施工废弃物应及时收集、分类、清运,保持工完场清。
11.1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
11.1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
11.1.1钢筋混凝土简仓工程质量应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 子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进行验收。 11.1.2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 程、检验批的划分原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群仓工程中的独立筒仓、单 组联体简仓可划分为一个子单位工程进行验收。仓中仓和排仓应 按一个单位(子单位)工程进行验收。 11.1.3筒仓内衬工程划分为一个分部工程,其分项工程和检验 批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分项工程的划分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质量验收规范的规 定,检验批检查项目应参照本规范第5.6.2~第5.6.8条、第 6.3.2~第6.3.5条和具体工程的专项技术标准执行。 2工序验收应按工程部位和施工段划分检验批。漏斗、仓 壁及其他部位应分别划分检验批,群仓和排仓的每个仓体单元应 独立划分检验批。 3金属板内衬、钢轨内衬等与主体结构同步一体化施工时 金属类内衬安装应单独划分分项工程;当填充混凝土与主体结构 混凝土同时浇筑时,填充混凝土作为主体结构验收。 11.1.4简体各分项工程的检验批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独立简仓体应单独划分检验批。大直径筒仓、联体筒仓 应按施工段划分检验批。 2采用滑模工艺施工时,每一个工作日的滑升区段且不超 过3m的滑升高度可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3采用除滑模工艺以外的其他方法施工时,应按一次支设
板高度划分检验批。 4在简体配筋变化处,宜按配筋区段分别划分检验批。 1.1.5涉及使用功能、使用安全的加工件、预理件应分类和分 世次进行制作质量的检查验收。 11.2工程质量验收 1.2.1钢筋混凝土筒仓工程质量验收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 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B50300的有关规定,检验批的验收与建筑工程相关专业工程 值量验收规范配合使用。 11.2.2工程耐久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3筒仓工程结构实体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简仓工程结构实体检验应在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 专业技术负责人)见证下,由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实 渔。结构实体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承担结构实体检验的机构 成具有相应的资质。 2钢筋混凝土筒仓工程结构实体检验的范围为涉及结构安 企的重要结构构件及部位。承重墙、柱、仓底及内部结构的实体 检验的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筒体部分还应进 行钢筋规格、间距的实体检验。根据设计要求、工程实际需要或 合同约定,也可增加其他检验项目。 3混凝土强度宜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也可 以在混凝土浇筑地点制备并与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为 检验依据,其留置、养护和检验评定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 4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和评定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 规定。 5简体混凝土强度实体检验、同条件试件的留置和筒体钢
筋实体检验项目的抽样数量、检验方法、充许偏差和合格性判定 条件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6当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不合格或钢筋实体检验结 果不满足要求时,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结构检测。 11.2.4钢筋混凝土筒仓工程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技术文件: 1设计变更文件及工图文件: 2原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的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 及进场复试报告:粮食和食品行业筒仓的卫生合格证明文件和工 材料有害物、污染物含量的检验、复试报告; 3地基验槽记录、地基与基础检测报告: 施工检验试验报告、工艺测试报告: 5 涉及工程施工内容的分类施工记录;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钢结构工程检测报告: 8中间交接验收记录、专项工程验收记录: 9 结构实体检验报告; 10 使用功能检验及功能抽查测试资料 11 变形观测记录; 12检验批及分项工程、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3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14工程峻工报告: 15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管理资料; 16工程重大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处理相关资料: 17其他必要的文件和记录。 1.2.5简仓工程施工技术文件应随施工进度编制、收集,及时 审查归档,按工程技术资料相关标准分类整理、分卷编目,工程 验收后及时存档备案。 11.3工程质量检查评定 11.3.1钢筋混凝土简仓工程施工检验批的质量评定应符合国家
11.3工程质量检查评定 11.3.1钢筋混凝土简仓工程施工检验批的质量评定应符合国家
凰门匾量验收规范和本规范第3章、第4章、第5章、第6章的 建。 .32、施工过程中应保留相关质量记录、施工记录。 13采用新材料、新工艺而无验收标准的施工项目,应由建 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依据工程设计指标和专 设术标准共同制订质量评定和验收方案,但不应违反本规范的 山美规定 .3.4钢訪混凝土筒仓分项工程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13.4的规定
表11.3.4钢筋混凝土筒仓分项工程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注:1 商体结构主体各分项工程置按每5m左右周长划分一个检查面(处),同 检验批应抽查总数的20%、且不少于5面(处); 2本表未包含的检查项目,检查数量应按本规范第11.3.1条执行
附录A筒体结构实体检验
A1简体结构实体检验抽取样本的结构部位和数量由监理 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工程结构重要程度共同选定。 A.0.2简体结构实体检验的项目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 厚厦、钢筋规格和间距以及约定的其他项目。 A.0.3代表简仓下部支承结构实体强度的同条件养护试件不宜 少于3组:代表仓壁结构强度的同条件养护试件不宜少于10组, 儿不应少于3组。 人.0.4同条件试件应放置在与其代表的结构部位基本相同的环 意条件下,并采取相同的养护条件:采用清模施工的仓壁结构 同条件试件可放置在模板平台上进行同条件养护。同条件试件养 户方案由施工、监理(建设)等各方依据本规范规定共同确定。 A.0.5简体钢筋实体检验的取样部位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简仓的筒壁至少抽取3处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钢 新间距、规格的检验。 2每个简仓的仓壁在每个配筋区段内,应按水平周长每 30m至少抽取1处且不少于3处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间 距、规格的检验。配筋区段高度超过15m时,每增高15m应增 加检测点不少于3处。抽样点的部位应在竖向和水平范围内均勺 分布。 3在仓壁水平配筋变化位置上下各1.0m范围内以及仓壁 变截面处的上下位置,至少应各抽取2处进行检验。 4每个仓体的仓壁钢筋实体检验抽样点的数量不应少于 10处。 L.0.6 简体钢筋实体检验,每处抽样应连续抽检不少于6根水 平和6根竖向钢筋,抽样检验范围的宽度和高度不应小
于800mm。 A.0.7钢筋实体检验检测误差和允许偏差按下列要求执行: 1 钢筋检测误差应不大于1.0mm; 2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为+15mm, 3mm; 3钢筋水平间距允许偏差为士10mm,钢筋竖向间距允许偏 差为士15mm; 4在每一抽查处,检测的高度和宽度范围内,钢筋数量满 足设计要求。 A.0.8筒体部分的钢筋实体检验应单独进行验收。 A.0.9筒体结构钢筋实体检验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钢筋各检验项目合格点率分别达到90%及以上时,钢 筋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2当钢筋单项检验项目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 时,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 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该项钢筋的检验结果判为合格; 3各项抽样检验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值均不得大于本规 范附录A.0.7条允许偏差值的1.5倍; 4钢筋规格必须全部符合设计要求。 注:本附录只适用于简仓结构筒壁和仓壁的实体检验,简仓工程其他 部位和结构构件的实体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
录B简仓垂直度和全高检测方法
#简仓重直度(全高)检测应在仓壁结构施工完成后进 重度观测除足本附录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的有关规定。 .2直径不大于10m、高度小于20m的筒仓,当环境条件允 叫,重直度检测可在遵守本附录基本原理基础上,直接使用简 品达(如线坠法)进行测量。 3测量依据应包括下列内容: ■场区或建筑物变形观测控制点。 保护完好的筒仓工程定位坐标控制桩点。 04 垂直度观测应设置观测点(图B.0.4)。观测点的布设应 价合下列规定: 1大型单仓可按照方便观测的原则在仓内或者仓外布设地 中见测点,其他筒仓设置仓外观测点。 2测量观测点应沿简仓周边均匀对称布置。 3圆形单仓沿周长每25m左右设置一处观测点(A,或A) 槐酬点应对称布置,单仓观测点的数量不得少于4个。圆形联体 商企应在每个仓体的纵横主轴线方向对应布设观测点:矩形筒仓 以在角部纵横轴线两个方向设置观测点;联体仓每间隔20m~ Om在轴线对应位置增设一处观测点。观测点的布置方式参照 1B.0.4(a)、(b)、(c)执行。 4观测点应按单位(子单位)工程编号,并测量出每个观 删点的相对标高(ho或h)和该观测点的定位坐标或相对于圆筒 的半径(或)。计算仓壁设计中心至观测点的距离值(L或 L. B0.5对应各观测点位置,在仓壁顶按结构实际截面厚度标定
B.0.6筒仓垂直度偏差按以下规定计算(表B.0.6)
以第i个观测点(A)为基准点,以仓顶对应处的轴线设计 位置或设计半径线(B点)为观测起始点,采用激光铅垂仪观温
质量、保证施工安全的制度保证。 3.0.2按照工程构造和工程部位划分施工过程,比较符合筒仓 工程施工管理特点,为施工总体策划和分阶段的施工策划、进度 节点控制、中间施工验收等提供方便。简仓工程的质量验收要遵 本规范的规定,同时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在验收管理、分部分项及 检验批划分原则、验收程序、验收标准等方面应满足《建筑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 3.0.3本条是对施工策划提出的总体要求。在钢筋混凝土简仓 施工前需要统筹进行施工策划,在对工程条件做全面分析基础 上,结合自身资源和技术优势、合同技术条件、工期要求等,对 整个工程施工做出全程和全面的施工部署,明确工程项目管理目 标、施工技术方案、施工顺序安排、创新技术与应用、明确专项 施工项目和内容,以期达到技术先进、质量可靠、施工安全、工 期优化、成本合理,才能取得良好的项目管理效果。 筒仓工程作为单位工程应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施工专 页方案等施工文件,对于重要和关键施工项目还需制定保证过程 能力的作业指导书。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施工管理和技术活动的 纳领性文件,对整个施工过程发挥指导和规范作用,要求组织科 学、方案合理,对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施工成本、工期进度和 项目管理目标实施综合控制:施工专项方案按分部分项程或施 工部位制定,是施工的指导文件,要求内容具体和可操作性强, 直接管理关键部位和重点施工过程,为工程质量和作业安全提 共直接的技术保证:作业指导书是为保证过程能力满是商要,制 全的具体的实施性文件,是操作和作业指令。在施组织设计中 现定施工顺序、各部位的施工方案和方法,自目的是要求施工单位 在筒仓施工管理和技术管理中做到事先策划、事中控制,做好施 工专项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之间的衔接,真正发挥项目管理的作 用,避免出现施工文件和施工活动“两张皮”现象,降低和减少 由于不规范的施工管理活动带来的质量和安全风险。
3.0.4钢筋混凝土筒仓是工业贮料构筑物,所用的工程原材料 和建筑构配件、加工件等绝大部分属于结构和功能性材料,工程 材料的质量保证对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建筑功能的正常发挥至 关重要,因此应从严掌握,本条列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用于筒仓工程的原材料、构配件、加工件的合格判定标准一 般包含以下条件:一是其品种、规格、技术性能指标必须达到设 计要求:二是其表征质量应达到现行材料标准和施工技术的要 求:三是应按照规定提供合格证、型式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 告、技术说明文件等有效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四是施工单位要 对进场的材料进行现场验收,验收工作应包括确认产品的数量、 批次或品种、审查质量证明文件、现场检查和抽样测量、存放保 管情况等:五是按照该类材料现行技术规范对进场材料进行复试 检验。四种情况应做进场复试:①现行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要求 进行进场复试的检验项目:②对进场材料或构件的质量存有 问,需要取样检测方能判定质量情况时;③工程设计或建设方明 确要求进行复试时:④出于重要工程部位或施工质量控制的需要 时,复试检验应现场抽取试样。 对场外分包或委托加工制作的建筑构件也要按本条文要求做 好进场验收和质量把关。 本条文所称现场验收,是指不论工程材料、构配件、加工件 等由工程建设的哪一方采购,都要按照总包和分包质量责任,由 施工单位对进入现场的材料、构件等实物按批次进行质量检查并 组织相关方验收和确认,防止漏检批次或只重视质量证明文件核 查而放松对实物质量的验证,将不符合要求的材料用于工程,造 成质量隐惠。 3.0.5本条主要针对食品工业类使用的筒仓,在施工中对混凝 土材料及添加剂、内衬材料以及内涂层等的有害物质和含量进行 严格限制,严禁使用对贮存物具有污染性的内衬和内涂层,以保 证忙藏环境无毒无害和符合环保卫生标准的要求。本条款的环保 和卫生技术指标应按设计规定执行,设计要求不明确时,由使用
方确定控制指标和验收标准,本条要求涉及食品安全与健康,列 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3.0.6本条文要求按规定配备计量装置,对计量装置要正确维 护、正确使用,正常发挥其应有功能。现场一般要制定计量管理 制度,落实管理、检定、维护保养、使用和监督等工作责任,规 范工作程序,这是对质量和作业安全进行有效监控的基础性 工作。 3.0.7筒仓工程混凝土应采用设计配合比,即结合施工工艺方 法和现场技术管理水平,合理确定混凝土工作性能指标,再按照 配合比设计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和耐久性检验评价标准等进行 配合比的设计、试配、调整,以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施工 性能要求,设计配合比应具有较好质量保证率和合理的技术经济 性,进行配合比设计时还应考虑工程部位和施工环境特点,合理 优选材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抗裂性和耐久性指标。本条文 禁止采用“经验配合比”、“计算配合比” 由于混凝士筒仓所在地区不同、工程用途和使用环境不同, 昆凝土耐久性的评价项目和指标要求也不尽相同,在工程设计中 明确提出耐久性指标要求的筒仓工程,配合比设计除提供强度报 告外,还需提供全部耐久性指标的配合比检测报告。对于设计中 设有明确混凝土耐久性指标要求的工程,也已经通过工程设计对 结构耐久性给予了保证,工程施工要结合工程使用环境和施工方 法,遵照相关的混凝土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技术标准进行配合比设 计,采取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需要说明的是,结构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指标不仅取决于 配合比设计,与原材料和生产工艺、计量控制密切相关,也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措施的落实。即使工程设计没 有提出耐久性评价指标,施工单位也应做好保证混凝土耐久性的 空制措施 3.0.8钢筋混凝土筒仓的外露预埋件分为两类,一类为安装工 艺设备所需,另一类是工程施工时用于附着施工设施所留。调查
中发现,简仓外露预理件和外露铁件发生锈蚀的几率较大,锈蚀 后对建筑外观造成污染,对其承载能力和工艺设备安装的可靠性 构成影响,为此本条文对外露件的防腐防锈提出统一要求,目的 是要工程参建各方对这一问题引起注意,加强质量控制。本条文 执行中要求明确除锈防腐施工做法(一般应达到同一工程室外钢 结构防腐标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做到与本规范第 11.1.5条配合使用,工程验收时也应将外露件的施工质量纳人 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观感质量的检查和评定内容中。 3.0.9施工旁站式管理,是指在上下道工序连续作业过程中, 现场专业管理人员对作业面各工序的施工质量及作业活动实施全 过程的现场跟班监控。旁站式管理应保存旁站管理记录,其目的 是为了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保证工程质量和作业安全。 滑动模板施工具有小节拍流水连续作业的特点,各工序衔接 紧密,操作顺序和作业时间有严格限制,给工序交接验收带来 定不便,钢筋安装工程、保护层厚度、预理预留施工等有关隐蔽 工程难以做到按通常方式进行检验批报验和验收,其工程质量更 具隐蔽性。在实际工程调查中,采用滑模工艺施工的工程,也发 现由于管理和监督不到位造成的钢筋规格错误、钢筋间距偏差过 大、保护层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等问题没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对结 构安全和使用寿命造成重大隐患的情况。旁站式管理是进一步强 调施工管理者的质量控制责任,确保每一道工序不留隐患,实际 上是要求施工方用现场管理做出质量保证。 旁站式管理必须由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资质和管理能力的专业 人员实施。实施旁站式管理的,应在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技术方 案中予以明确,施工单位应制定旁站管理实施方案,规定旁站管 理的范围、内容、程序和旁站管理人员职责、交接班制度等,并 对旁站管理人员进行工作交底,旁站管理人员要对工程结构承担 相应质量责任。旁站管理原始记录应作为施工记录存档。本条文 亦可作为开展工程监督和工程监理的依据, 3.0.10本条是规范筒简仓工程的施工试验和检验行为。要求施工
阶段的试验检验和工程检测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并出具 格式规范的检验报告,目的是为质量控制、质量评价和工程验收 提供可靠依据,是强化施工质量监控的技术手段。施工单位应按 照规范规定和试验检验计划,及时组织取样和检测,并注意按规 定办理见证取样手续。 哪类机构有资格进行检验和试验,各地规定不尽相同,具体 执行中应由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建设)单位根据地方法规协商 确定
4基础工程 4.1一般规定 4.1.1工程地质勘察文件是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的重要依据 对保证结构安全和施工安全至关重要。建设单位应向施工、监理 等单位及时提供相关的工程勘察文件,工程施工总包单位也应向 地基基础施工分包单位提供工程水文地质情况的准确信息资料。 4.1.2、4.1.4、4.1.5基础工程施工的一般性规定。 4.1.3桩基础工程是专业化施工项目,需要编制针对性和操作 性较强的专项工程施工文件,专项技术方案应根据工程地质情 况、地下水、桩基类型等,确定桩基础施工方法、桩基施工顺 序、质量控制措施、施工安全措施、质量检验和桩基检测计划 等。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建设场地,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往往难 以提供施工地段的确切地质情况,对于此类情况,需要进行施工 补充勘察,或结合地基处理进一步掌握桩下地质构造,并根据勘 察结果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以保证施工安全和成桩质量。 4.2地基与桩基础工程 4.2.1简仓工程地基处理方法有多种,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在 基坑开挖以后均要求进行验槽,判断工程地质情况是否与勘察情 况和工程设计条件相符,以保证置换后或处理后的地基、换填地 基的下卧层等达到工程设计要求。对于采用换填方法进行地基处 理的,换填层施工前还要求对基坑进行隐蔽验收,目的是保证换 真地基处理范围、标高、位置、底部处理、局部处理等达到相应 技术要求,保证换填工程质量。基础工程施工前除要求对地基处 理的承载力指标进行检测验收外,对地基处理施工的其他质量情 也要进行隐蔽验收,以保证地基工程不留隐惠。 53
本条是针对地基处理施工中质量责任提出的管理性要求,放 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还应遵照相关专业技术规范执行。 4.2.2筒仓工程桩基础设计荷载一般较大,桩身施工质量要求 高,试桩可提供经济、可靠的设计依据和施工参数。本条规定与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 9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等的要求一致。 4.2.3本条是对采用打(沉)桩工艺施工的桩基础提出的一般 性规定。简仓工程打(沉)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挤土、振 动、超静水压力等,筒仓的桩基宜按逐排和对称的顺序施工。大 型筒仓和群仓工程基础面积大、桩数多,施工时将其划分为若干 区段,由内向外逐段对称地进行打(沉)桩作业,结合地质情况 选取合理的施工速度和施工段的打(沉)桩顺序,可以降低超静 水压力和振动,同时可使挤土作用比较均衡,减少对邻近建筑物 和桩侧的影响,提高成桩质量和施工效率。 4.2.4人工成孔灌注桩由于承载力高,在一些特殊地质条件下 成桩质量可靠,目前在简仓工程桩基础中仍占较大比例。但人工 成孔施工属于高危险作业,桩的开挖顺序、支护措施和操作程序 对施工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条文要求结合工程地质条件编 制施工专项方案,确定合理的单桩施工顺序和施工进度,为保证 户壁支护措施的有效性不得超进度安排作业。为保证作业安全, 如果没有可靠和成熟的技术、安全措施和施工经验,不应在地质 条件复杂的区域进行人工成孔施工。人工成孔灌注桩施工深度的 空制是综合各地筒仓工程施工的经验数据。人工成孔灌注桩施 工还应遵守其他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和相关法规
定执行。 4.3.2、4.3.4基坑开挖时预留保护土层是预防地基道受扰动利 破坏,这些扰动和破坏可能来自施工活动、冻融、降雨和水浸 等,预留人工清槽土层是预防超挖和保护地基的一种措施。当受 到扰动或破坏时,需要按技术管理程序进行技术处理。 4.3.3此条是要求把桩基施工和基础施工进行统筹安排,目的 是减少基础施工阶段的重复工作量、保护桩体不受损害。基坑采 用何种开挖方式以及何时进行开挖作业、如何开挖等,需要结合 场地条件、桩基种类、场地水文气象条件等综合确定。对于预应 力管桩或其他小直径桩,宜先挖基槽,如果后挖就不应采用大型 施工机具:对于人工挖孔桩,可采用先开挖基槽再施工桩基的 方法。 4.3.5土是混凝土最好的保温保湿材料,尽快回填有利于基础 工程的保护。基础回填分层夯实或压实是预防地面和设备基础沉 降的基本要求,压实系数0.93是一个最低标准。需要说明的是, 当设计对回填土质量有明确规定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质量控制 且不低于本规范的规定,当回填土上布置设备基础或有其他较大 载时,应根据实际需要提高压实系数控制值
4.4.1本条强调基础配筋施工应符合设计的规定,施工中不能 擅自变更原设计要求,当必须变更时须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本 条应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E 50204配套执行,严格落实。 4.4.2简仓基础工程尤其是联体类筒仓的有梁式基础,钢筋骨 架截面尺寸较大、钢筋种类和配筋层次多、安装施工难度比较 大。调查中发现,基础梁下部钢筋绑扎点数量不够、二排及三排 钢筋位置不准确、定位不牢靠、钢筋接头位置偏差、钢筋保护层 确差等问题发生的几率较大。要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至少应做 到以下几点:①合理确定钢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分配各类钢筋
空间位置:②做好钢筋下料设计:③确定合理的钢筋安装顺序和 方法;④下部钢筋和第二、三排钢筋可靠的定位和固定措施:③ 质量检查和工序验收。本条文目的是加强基础钢筋安装的控制, 保证基础工程质量。 4.4.3适宜做钢筋保护层垫块的材料有多种,筒仓基础钢筋保 护层垫块承受压力较大,容易破碎而失去效果。实践中石材垫块 和预制高强混凝土垫块应用效果比较好,本条规定垫块的强度等 级不得低于基础混凝土强度,一是基础钢筋保护层垫块厚度和尺 寸均较大,放入基础混凝土中后不能被忽略不计,需要有不低于 基础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透性能作保证,并能与基础混凝土结 合良好:二是降低垫块的破碎率。 本条文中规定垫块须均匀放置,一方面是减少基础钢筋变形 量,保证保护层厚度准确;另一方面可使垫块受荷均衡。垫块间 距和布置方式则需要根据基础钢筋骨架的刚度、重量和垫块承载 能力综合选择。 4.4.4本条是对基础上层钢筋支架的设置提出要求。对于较大 型的钢筋混凝土筒仓基础,需要对基础上层钢筋支撑架进行设 计,确定支撑架的布置方案,以确保支撑架体系稳定和上层钢筋 位置准确。当地下水位较高或地下水对混凝土、钢筋等具有腐蚀 性时,应采取防止加速渗透的措施。 4.4.5筒仓基础上的插筋锚固分落地式和不落地式,基础插筋 定位后需要采取有效地固定措施,以保证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 发生位移、偏斜、错固长度和预留长度不足等问题。
4.5.1、4.5.2本节内容是对筒仓基础的模板设计、施工和验收 提出的要求,简仓工程基础模板为竖向模板,分落地式支设和悬 挂(悬吊)支设两种情况,施工中发生基础模板失稳、局部变形 和位移等现象比较常见,其多数是由于模板支撑体系传力途径不 明确、模板加固和支撑材料选用不合理、模板系统加固方法不正
确等原因导致模板系统承载力不足和局部稳定较差。因此对于大 型基础要编制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合理选用模板构造体系,根据 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科学设计模板加固方案。而对于小规模基础和 有成熟经验的模板固定工艺,则要保证模板支设和加固方法的正 确,使模板体系满足施工所需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模板 安装后要进行验收,检套专项方案所确定的加固方法、工艺参数 是否得到落实、安装质量是否可靠。混凝土浇筑应按照合理的顺 序和方法进行,过程中做好监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是预防不 合格发生的保障措施。
4.6.1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需要有较高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能 力,组织协调和质量控制事项较多、施工单位应顶先制定好施工 方案并切实贯彻执行,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并防止有害裂缝的产 生。施工方案一般需要对以下事项进行规划:混凝土原材料及配 合比、浇筑方法及浇筑顺序、施工速度、养护技术、测温及监 控、施工设备及施工组织工作等。 4.6.2从混凝土原材料选用方面降低和延缓水化热是预防大体 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措施。对于筒仓基础工程,采用掺加粉 煤灰、磨细矿渣粉并配合减水剂和膨胀剂的使用可提高混凝土抗 裂性能、密实性和后期强度。 4.6.3混凝土加强带已经有较多的成功应用,在大型基础上合 理设置加强带可以减少甚至取消设置后浇带的做法,实现大面积 基础和超长基础无缝施工,有利于提升施工技术水平,缩短基础 施工工期。 4.6.4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本规范推荐采用综合蓄热法进行养 护,对混凝土内部温度和表面养护温度进行监测,及时调整养护 措施,控制混凝土构件的内外温差、混凝土与大气的温差以及降 温速度,合理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减少和预防裂缝的发生。 4.6.5、4.6.6基础混凝土应连续浇筑,避免产生冷缝。在浇筑
过程中及时排除泌水、浮浆并在终前进行二次振捣,可以提高 混凝土浇筑密实程度和减少裂缝发生。贴膜养护方法比较适用于 基础混凝土,并可有效预防收缩裂缝的产生,提高混凝土养护质 量和表面强度
5.1.1筒体结构施工方法较多,本规范推荐使用目前工艺比较 成熟技术比较先进的滑动模板工艺和三脚架倒模施工工艺,采用 其他方法施工时也应符合本规范在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相关 规定。 仓底以下设有多个结构层的筒仓,如果采用滑模施工则操作 程序较多,如果缺少相应施工技术或可靠工程经验,在施工进度 和工期方面可能不具有明显优势。对于此类结构可采用墙梁板结 构的支模方法施工,或采用竖向构件倒模和平面结构支模相结合 的方法施工。 5.1.2本条是对简体模板体系的设计、使用作出的规定,目的 是满足模板系统的使用要求和施工安全。筒体工程模板具有施工 荷载大、高空或架空施工等特点,模板体系构造合理并具有足妞 的安全性十分重要,模板及支撑体系均应进行结构构造、承载 力、稳定性的设计和计算,特种模板构造还应按照相关专门的技 术标准进行设计验算。施工中应按照规定对模板使用情况和工作 状态进行监控,做好维修和维护,以保证使用安全。 5.1.3本条是对简体模板的一般性规定。要求按照经济合理 安全可靠的原则选择模板类型。对于圆形筒仓,为保证筒体结构 尺寸准确,当单块模板的面积较大时,推荐使用带弧面的模板; 当采用直面模板时,本规范给出了一个模板最大宽度的限值供施 工时参照执行。 筒体尤其是仓体模板的拆除是一项危险性较大和专业性较强 的工作,需要由有经验的作业队完成,并做好技术交底和作业监 管,模板拆除必须按一定的顺序和方法进行。本条文中要求模板
拆除要按照模板专项方案执行,是将其纳人危险性较大分部分 工程进行管理,与本章第5.3.1条配合执行。 5.1.4用普通电弧焊在筒仓水平钢筋上焊接其他附件,极易肖 弱主筋截面,故除非必须不得采用。本条所指的特殊措施是,采 用的焊接方式不会因施焊而前弱钢筋的有效截面并能保证95% 以上的焊点符合要求。 5.1.5筒体结构施工缝处理一要做到混凝土能结合良好;二要 保证交界面附近混凝土无疏松、烂根等质量缺陷:三要做到外观 质量良好,混凝土强度要达到设计要求,使用功能方面还要保证 密闭性良好无渗漏现象。本条的目的是要求加强施工缝处的质量 管理,制定合理的技术措施,以达到本规范规定的质量要求。但 具体采用何种管理措施和施工方法应结合具体工程和施工单位经 验确定。 仓底、锥体、漏斗等仓内构件与筒体交接部位,结构截面尺 寸小、配筋密集,混凝土易出现蜂窝、孔洞等质量缺陷。对于此 类构件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采取预防措施,可采用细石混凝土配 合小直径振动棒进行振捣,也可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 5.1.6简体预应力工程施工的一般性规定。预应力工程施工需 要做好三方面的组织和管理工作:预应力施工应按照专项和专业 工程进行现场管理,需要制定专项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并认真执 行:预应力筋、锚夹具、连接材料、现场加工件等应验收、复试 并合理保管,保证质量可靠;做好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查和中间验 收。中间验收存在问题的,应按规定采取技术处理措施,只有符 合预应力施工条件时方可开展施工。 ,1.7筒体滑动模板施工的一般性规定,要求连续施工,中间 睡免留置施工缝。在必须停滑时,要做好滑动模板装置的维护和 念查。 1.8筒体结构包括筒壁(仓下支承结构)和仓壁,是主要承 成构件,关系结构安全和工程使用寿命,本条强调按筒体施工检 批的划分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是针对筒体结构连续施工的特
点,以避免漏验,检验批划分应符合本规范第11.1节的规定。 预埋件、预留孔、预应力孔道或无粘结预应力筋留置、内衬安装 配件等,均要求其制作加工质量可靠、安装位置准确、固定牢 靠,故要求做专项的检查和隐蔽验收,目的是提高施工和验收人 员的重视程度,强化质量控制
5.2.1仓水平钢筋对保证筒仓结构承载力和防止简仓裂缝至 关重要,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一些筒仓工程事故与钢筋间距偏差过大超出工程设计标准存 在直接关系,本条文中钢筋的间距不仅要满足相关规范的规定 还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在施工中要避免在一定区段内钢筋间距正 偏差累积造成实际配筋数量小于设计配筋数量的问题发生。本条 文执行中要结合本规范第11.3.4条中钢筋间距允许偏差和本规 范附录A第A.0.7条的规定,强化质量控制。 在筒仓工程施工中,存在简单的采用等强法以大直径钢筋代 换较小规格钢筋或用高强度钢筋代替低强度钢筋的现象,使钢筋 间距增加,不利于原设计抗裂性能的发挥。在大型筒仓中,仓壁 水平钢筋配筋密集,如果以小规格钢筋代替较大规格的配筋,会 导致钢筋间距过小而增加施工难度,易造成钢筋安装间距偏差增 大,反而影响施工质量和结构设计效果。 筒体水平钢筋是关键的受力钢筋,目前钢筋的连接方式仍以 搭接连接为主,施工中须保证搭接长度、接头百分率、圆形筒仓 中的接头位置符合设计的规定,以免对工程结构安全造成影响。 当采用其他接头方式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保证接头连接 可靠。 本条文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的钢筋品种、规 各和接头连接方式施工,如果需要变更则必须由原设计单位同意 办理设计变更手续,工程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要按照技术 理制度严格贯彻设计要求,做好质量控制
5.2.2筒体工程水平钢筋的连接和错固必须有可靠保证。对于 圆形简仓的水平钢筋,目前还缺少可靠、方便的机械连接措施, 设计和施工基本上都采用绑扎搭接接头,但是当工艺质量有可靠 保证时,直径不大于25mm的水平钢筋也可使用焊接接头形式。 绑扎接头和搭接焊接接头处的两根钢筋按上下位置分布是为了不 削弱接头部位的保护层厚度,保证传力可靠。 由于筒简体工程具有水平钢筋接头数量多、施工进度快的特 点,且采用搭接焊接的水平钢筋接头必须在安装现场就位焊接 钢筋焊接的工艺环境较差,因此有必要设置较为严格的控制条件 以保证焊接的可靠性。本条文提高了钢筋搭接焊接有效焊缝长 更,同时要求必须进行等工况条件下的焊接艺检验评定试验 相关检验和评定记录应纳人工程技术档案资料),要求从现场焊 接成品中抽取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检验,焊接接头的外观质量要求 进行全数检查。矩形或多边形简仓,钢筋连接可以结合具体工程 设计采用多种方式,当搭接焊接接头采用预制加工时不受本条文 规定的限制。 当水平钢筋采用绑扎接头时,搭接长度取50倍钢筋直径是 总结简仓建设中的实践经验,也是我国简仓设计采用的数值。 形筒仓水平钢筋的搭接长度和接头位置错开距离与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GB50204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圆形筒仓水平钢筋安装时 沿环向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钢筋的搭接长度和位置的可变性 易控制,较大倍数的搭接长度和接头位置错开间距可以弥补施工 中的偏差,防止由于水平钢筋沿环向移动而使钢筋的接头一端搭 接过长,另一端文不能满是搭接长度要求,也可防止由施工偏差 导致同一截面内的钢筋接头百分率增加。 5.2.3部分施工单位采用手工弯制弧形水平钢筋,易出现弧度 不均匀、端头翘曲等现象,造成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准确,影响传 力可靠性,故本条作此规定。 5.2.4竖向钢筋下料长度的确定要考虑保证钢筋位置准确、利
于钢筋竖起时的稳定以外,还要尽量减少钢筋接头数量和避免 筋浪费、具体应结合工程情况和钢筋定尺长度确定。 竖向钢筋的连接方式多数根据地区技术特点和施工单位的拉 术习惯采用,但调查中也发现存在由于工况条件所限和质量监控 不到位而使焊接连接接头外观质量较差、合格率较低的现象,煤 接质量不易保证,因此要求按照本规范5.2.2条的相关要求组织 施工,并对质量严格把关。 5.2.5、5.2.6当水平钢筋与竖向钢筋的交接点绑扎不牢或松扣 时,容易造成钢筋错位,钢筋骨架抗变形能力差,钢筋位置和保 护层厚度不易控制,为保证钢筋位置准确,因此强调钢筋交叉点 要全数绑扎,并设置连系筋和焊接骨架钢筋,其间距应符合设计 要求并满足实际施工需要。 5.2.7在混凝土浇筑面以上至少应有一道绑扎好的横向钢筋, 以便借此确定维续绑扎的横向钢筋位置,并以此控制竖向钢筋 位置。 5.2.8钢筋保护层厚度对结构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倒模施工 中,如采用自制的带绑丝的砂浆垫块极易被碰撞脱落,故推荐采 用预制混凝土垫块或高强度的塑料垫块等成品垫块。清模施工 中,应有保证保护层厚度的相应措施,一般多采用设置竖向和水 平向钢筋梯子形支架、设置保护层滑块等。 5.2.9采用滑模拖带工艺施工时,拖带支座下的筒体竖向钢筋 有时不能按正确位置放置,应随施工及时将钢筋归位, 5.2.10此条内容是对设有钢梁的仓体结构施工作出的规定。对 于设有钢梁的仓体结构,钢梁支座部位与仓壁钢筋之间的关系如 可处理,其做法和要求不甚统一,有的施工时不在钢梁下加设支 座锚板,有的直接将钢梁支座高度范围内的筒仓钢筋截断,此类 故法均不符合结构构造的相关规定,存在工程安全隐患。本条要 求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的节点构造进行施工,设计要求不明确的应 通过变更和工程洽商方式予以明确。当设计未作规定时要按照本 条文的要求采取钢梁支座处结构整体性措施,一般做法是:在钢
梁支撑部位设支座错板;钢梁支座宽度范围内的仓壁竖向钢筋弯 折后错周进环染混凝土内:在钢梁两侧对应位置加装附加加劲 板,将钢梁高度范围内被截断的水平钢筋与附加加劲板焊牢;钢 梁安装后再整体浇筑筒仓混凝土。为保证安装工作可靠性和混凝 土浇筑质量,一般不提倡先留置梁口再补浇混凝土的施工做法。
5.3,1尚体工程施工具有高空作业、施工荷载大、特种作业、 专业化操作的特点,不论采用何种模板及支撑体系方案,均属于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范畴,应按相关规定编制专项技术方 案。当工程施工采用定型产品模板体系的,则需要提供设计计算 依据和详细全面的工艺技术参数、操作规程。 5.3.2采用滑模施工的工艺要求,本条需要与现行国家标准 《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配合执行: 1滑动模板具有一次组装全程使用的特点,施工期间不方 便对模板频繁的进行更换和清理,模板面不平和附有杂物会增大 摩阻力并影响出模混凝土质量。因此,滑动模板对模板板面的材 质和性能要求较高,对不是首次使用的模板应进行彻底的表面清 理、提高光洁度,达到尺寸整齐、板面平整、表面光洁不易沾 灰。本条可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亦可按照模板安装分项的一般 项目内容进行检查评定和验收。 2、流坠是滑模施工中影响观感的主要因素,施工过程中应 予以预防并采取措施及时消除。 3组装好的模板应上口小、下口大,目的是要保证施工中 如遇平台不水平或浇筑混凝土时上围圈变形等情况时,模板不出 现反倾斜度,避免混凝土被拉裂。但倾斜度过大或提升速度过快 又容易导致“穿裙”现象。近年来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混凝 土粘结时间和塑性保留时间具有较大的调节空间,筒仓工程施工 多采用薄层浇筑、均衡提升、减短停顿的作业方式,采用 0.1%~0.3%的模板倾斜度可保证结构施工外观质量。
关于模板保持结构设计截面的位置,受施工各类影响因素辅 多,各施工单位的经验不完全相同,一般当使用的提升架和围图 刚度较大,混凝土的硬化速度较快(或滑升速度较慢)时结构设 计尺寸宜取在模板的较上部位,例如取在模板的上口以下1/3或 1/2高度处:当提升架和围圈刚度较小,混凝土的硬化速度较慢 (或滑升速度较快),结构设计尺寸宜取在模板的较下部位,例女 取在模板的上口以下2/3,甚至模板下口处。即除了要考患新流 混凝土自重变形的影响,还应考虑浇筑混凝土胀模的影响。 简仓工程仓体结构规模相差很大,在保持结构设计截面方面 不宜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限制,目前筒仓工程滑动模板刚度 般均比较大,小仓滑升速度也比较快,大型简仓的滑升速度总体 上较为慢一些,考虑保持混凝土塑性时间的调节因素,综合取模 板上口以下1/22/3模板高度处的净间距应与结构设计截面等 宽,按照小仓取上部位置、大仓取下部位置的原则由施工单位根 据经验和具体工程调整执行。 4在滑模施工中能否严格做到正常滑升所规定的两次提升 间隔时间(即混凝土在模板中的静停时间)的要求,是防止混凝 土出现被拉裂、“冷接槎”现象,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规定两 次提升间隔时间不宜超过0.5h,是考虑到在通常气温下,混凝 土与模板的接触时间在0.5h以内,对摩阻力无大影响。当气温 根高时,混凝土硬化速度较快,为防止混凝土与模板粘连而使提 升摩阻力过大,可在两次提升的间隔时间内再提升(1~2)个千 T项行程。 本条款对两次提升的时间间隔作出了一般性规定。实际施工 中还需要结合工程规模、施工环境、混凝土施工性能等实际情况 效合理调控。现场施工中如难以做到本条规定的时间要求,则应 采取其他防止粘模的措施。 5连续变截面简仓多应用于大直径和超大直径筒仓仓壁工 呈,其变截面倾斜度一般比较小,在1.0%~3.0%之间。由于 夜类筒仓直径较大时,变径操作较为复杂,不仅要从径向对混避
王进行变径压迫,还要在环向对模板进行收分,过大的变径收分 量会增加施工难度造成收分困难,因此采用“小变径多次调节” 的方法是合适的。每次提升200mm进行一次模板收分,变径收 分量一般不大于6mm,符合我国滑升模板工艺的施工习惯。 6、7滑模工艺是一种混凝土连续成型的快速施工方法,模 板和操作平台结构由刚度较小的支撑杆支撑,因此整个滑模装置 空间变位的可能性较大,过去也有些工程由于对成型结构的垂直 度、扭转等的观测不及时,导致结构的施工精度达不到要求的经 验教训。而偏差一且形成、消除就十分困难。这不仅有损于结构 外观,而偏差大的还会影响结构受力。因此对于影响承载能力和 曾加模板变形的不利因素要予以消除,常用方法是对支撑杆进行 加固、增强模板系统刚度等,以提高滑动模板体系的稳定性和可 控性,要求在滑升过程中检查和记录结构垂直度、扭转及结构截 面尺寸等偏差数值,及时分析偏差的原因并纠正。 施工实践表明,整体刚度小,高度较大的结构,施工中容易 产生垂直偏差和扭转。因此每个台班至少应对模板系统的工作性 能进行一次检查,形成施工过程控制记录。不仅是作为作业班质 量的考核资料,更主要是根据记录,分析滑升中存在的问题,平 台漂移的规律,以及各种处置方法是否恰当,以便及时总结经 验,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 5.3.3采用倒模施工的要求: ,2对拉螺栓是倒模系统最重要的承力构件,其构造形式和 市置方式可直接影响受力性能,同时螺杆穿墙的处理方式一直是 影响筒仓观感、影响仓壁密闭性及防浸渗效果的重要因素。对拉 操栓进行施工设计并遵照施工,是保证模板系统安全和工程质量 的重要措施。 4倒模体系是一种悬挂模板系统,保证其安全性十分重要, 其操作和安装均需要受过专门培训的专业工种来完成,应纳人特 工艺管理范畴。倒模模板每次安装后需要对承力部件的安装情 兄和受力单元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进行检查验收,是安全管理的
需要。 3、5国内大多数施工单位采用倒模工艺时在正常施工条件 下配置3层三角支撑架,被证明是综合施工效率较高的一种配置 方式。拆除模板时上一层支架的混凝土应具有一定的强度支撑上 部结构和施工荷载,根据施工经验,确定混凝土强度达到6MP 时方可拆除下层模板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临界强度控制值。 5.3.4联体筒仓留置竖向施工缝多是由于采取分段施工方法造 成,竖向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措施不仅要方便施工还要满足设计 规定,施工缝的做法需要保证钢筋连接可靠位置正确、混凝土浇 筑密实、界面结合良好,因此需要制定操作性较强的施工措施 具体方法各施工单位均有不同的经验,可结合具体工程施工方案 制定。本条文提倡在一般情况下不留竖向施工缝,联体简仓工程 可采用同步法施工。
5.4.1混凝土碳化、侵蚀和钢筋锈蚀是严重影响结构使用年限 的重要因素,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减少 钢筋锈蚀影响因素,可改善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能 5.4.2已有的滑模工程实践表明,浇筑层过大带来一系列的间 题,其中最突出的是混凝土表面粗糙,外观质量不好。因此将分 层浇筑的高度定为不宜大于250mm,兼顾了一般筒仓和大型筒 仓施工组织的技术要求。 对于其他模板工艺施工的筒体结构,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进 行,分层厚度不宜过大,目的是保证混凝土材质均勾和振捣密 实,防止混凝土浮浆聚集造成局部混凝土强度偏低和其他质量缺 陷发生。 预留孔洞等部位一般均设有胎模,强调在胎模两侧对称均匀 也浇筑混凝土,是为了防止侧压力作用不对称使胎膜产生位移。 5.4.3滑模施工时混凝土出模强度的检查,应在操作平台上用 小型压力试验机和贯人阻力仪试验,其目的是为了掌握施工气温 6
条件下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发展情况,控制提升时间,调整滑升速 度,保证滑模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5.4.4采用滑模工艺施工的筒体工程,出模混凝土具有塑性 安排专业工种及时进行表面修补和压光作业,可达到较好的混澜 土质量效果,该种做法能够检查到混凝土出模质量情况,便于及 时采取处理措施,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控制水平,同时压光作业 工序能改变混凝土表面结构、增加混凝土表面密实度,对混凝土 养护和强度增长具有有利作用。 采用水泥浆粉刷会遮盖混凝土结构表面情况,使施工质量隐 患不易被发现:进行二次抹灰作业往往不能与仓壁混凝土牢固粘 结,故以上两种方法不应采用。 采取原浆压光,混凝土出模强度的控制十分关键,关于出模 混凝土强度的要求,早期的要求是根据近年的研究和工程实践表 明,出模混凝土强度的确定,除要保证出模的混凝土不塌、不 流尚、不被拉裂外,还应考虑脱模后其后期强度不应受上部混凝 土的自重作用影响,也不能因强度太高过分增大提升时的摩阻力 而导致混凝土表面开裂,滑模施工时混凝土出模强度应控制在 0.2MPa~0.4MPa或混凝土贯入阻力值在3.0MPa~ 10.5MPa. 5.4.5此条是对筒体结构混凝土质量提出的要求,目的是提高 简仓工程施工控制水平。当结构混凝土存在质量缺陷时应按相关 规定进行技术处理,本条内容应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 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现浇结构分项工程配合执行 本条针对的是普通混凝土简仓外观质量检查与验收,如果要求筒 仓达到清水混凝土等级则应按照相关专项技术标准施工和验收。 5.4.6简体结构一般拆模(出模)时间较早,混凝土在模板内 的养护时间严重不足,应十分重视做好混土出模后的养护保护 工作,养护措施做到及时和有效,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强度和结构 耐久性。但是由于简体工程所具有空间高度大和表面积大的特 性,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难度比较大,如果管理和监督不到位极易 使养护工作流于形式而达不到预期效果,在工程调查中甚至发现 68
有的工程并未采取任何形式的养护措施,这些现象是应该纠正 的。本条提出了两种养护方法供执行中参照使用。 5.4.7对拉螺栓端部处理和穿墙孔的封堵,一是做到密实牢固, 起到防水防潮作用,保证仓体严密性;二是做法应统一,保持较 好的观感质量效果。 5.4.8简体结构混凝土试块的留置一是进行质量检查和质量评 价,二是作为工程验收的依据,本条中强调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和其他相关标准 的规定,应注意正确理解和执行:第一,是要求试件的留置频次 要达到规定的要求,不得漏检和少检:第二,是检验的项目应符 合工程要求,按适用标准和设计规定应该检验的项目均要留置试 件进行检验:第三,混凝土试件留置应具有代表性,一是需要在 烧筑地点随机抽取,按检验试验要求养护和保管:二是不同配合 比的混凝土必须分别留置,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原材料、比例 组分有实质性调整时都须重新留置检验试件。 混凝土试件留置不仅用于混凝土强度的合格性判定,也包括 实体检验、耐久性指标的检验,以及重要的施工控制过程如混凝 土养护、拆模的控制等。混凝土试件留置和检验必须严格按规定 程序进行,以确保检验数据准确和完整,为安全施工、质量控制 和质量评定提供科学依据,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5.5.1预应力筋对保证筒仓的抗裂性能和承载力至关重要,因 此其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本条文配合本 规范第3.0.4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5.5.2~5.5.11本条款是对简体预应力钢筋施工作出的相关规 定,与本章第5.1.6条和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规范》GB50204等配合执行,
5.6.1内村在电力、煤炭、钢铁焦化等行业的简仓工程中广泛 使用,除助滑、耐磨、抗冲击等以外,对防止结构层损毁、保证 工程结构安全、延长工程使用寿命等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能更好 地做好施工管理和控制、协调好内衬施工和其他施工项目之间的 关系,保证内衬工程施工质量,内衬施工方法需要在单位工程施 工组织设计文件中加以策划和明确。板块式内衬采用粘贴工艺安 装,施工工艺相对复杂、施工专业性较强,受环境和施工因素影 向较多,因此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5.6.2本条是对内衬材料质量控制作出的强制性规定。目前国 内常用的内村按材料大体分为四类:即板块式内衬,以压延微晶 板和铸石板为代表材料:高分子和超高分子聚乙烯板材耐磨 料:金属材料内衬,主要是钢板耐磨层和轻型钢轨抗冲击内衬: 耐磨混凝土和耐磨砂浆内衬,主要是铁钢砂混凝土和砂浆。内衬 材料的选择是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使用部位和使用要求而定 因此内衬材料的产品性能指标是充分发挥使用功能的首要因素 内衬材料包括辅助材料(粘贴剂、安装配件等) 、规格店 按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采购,设计未明确的要执行合同条件或专 项技术标准,进场的各类材料还应按批次做进场检查和验收,进 场检查应验证品种、规格、数量、保管方式,并对偏差指标和质 量缺陷进行检查,现场验收应提供同批次质量合格证明文件,需 要复试的检验项目还需现场抽样进行检测检验。(本条中的“专 项技术标准”是指材料产品质量标准和行业通用技术标准、企业 标准、该项工程的专有技术标准等)。 内衬材料是否能满足工程设计指标(如耐磨性、硬度、摩阻 力、燃烧性能等但不限于此),对工程使用效果、工程使用年限 使用的安全性等有重大影响,本条作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 执行。 5.6.3正确的安装和施工方法是内衬工程质量的保证。施工时
来用何种内衬安装方式应尊重设计提出的要求:针对内衬材料件 质,施工方法对内衬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基层处理、作业 环境、安装和铺贴工艺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有利于提高 内衬施工质量。板块内衬有多种铺贴材料,不同的粘贴材料使用 环境和粘贴性能指标均有所差异,施工时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邀 择使用最有利的组合方案。本条文在施工方法的选择方面以有利 于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为原则。 5.6.4本条是对内衬基层混凝土质量提出的统一性要求,目的 是为内衬施工提供一个好的基础条件。铺装内衬的筒仓结构混离 土不应存在未处理的质量缺陷,坡度要符合设计规定,预埋的错 固件应牢固可靠:混凝土的平整度直接影响内衬铺装质量和使用 效果,应予以严格控制,本规范在第11.3.4条中提出了内衬基 层平整度的差指标,但这并不是最终控制指标,施工时还应根 据具体安装工艺的需要从严掌握。 5.6.5本规范将内衬基层的结构混凝土及基层处理情况作为隐 蔽工程项目。内衬施工是筒仓工程施工的一个阶段性标志,涉及 施工专业的交替,需要对前期的结构质量做一个总体性质的请 价,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后方可展开下一步施工。本条文要求在 内衬施工前办理中间交接验收,主要对内衬部位结构混凝土的质 量进行检查、验收,对存在的问题和质量缺陷提出技术处理意见 并组织落实。隐蔽工程验收则侧重检查结构混凝土缺陷处理情 况、基层表面处理情况等是否达到内衬施工的工艺条件,进行验 收和办理工序放行。 5.6.6~5.6.8板块式内衬采用有机粘贴工艺安装,高分子板材 多采用栓接连接安装,金属材料内衬采用预埋件焊接连接或栓接 连接,抗磨混凝土多采用浇筑和分层抹面做法。由于高分子板材 然点低和温度线膨胀系数较大,在筒仓工程中应用的可靠性还需 要做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本规范只对板块式内衬、耐磨混凝土 和砂浆、金属内衬等三种方式的内衬施工作出规定,与现行国家 标准《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GB50077保持一致。
6.1仓底结构、填料工程
6.1仓底结构、填料工程
6.1.1仓底结构一般为大尺寸混凝土构件,具有施工荷载大、 模板架设高度高的特点,多数工程属于危险性较大的模板工程, 故模板和支撑架的可靠性是十分重要的,本条内容要求施工单位 强化该类模板施工管理,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保证。 6.1.2仓底板自重和承受的荷载均较大,采用滑模施工时如留 设施工缝将对结构安全不利,应与筒壁浇筑成整体。 6.1.3在筒体结构完成后再进行填料部分的施工,作业难度比 较大,实际工程中往往忽视对填料施工质量的管理。本条强调填 料的材料、坡度和密实性要达到设计要求,是要求相关方重视做 好填料工程的检查验收,保证正常发挥填料的功能。
6.2.1~6.2.5本节是对漏斗(出料斗)和仓内结构施工所作的 一般性规定。筒仓中的混凝士料斗、锥体结构等倾斜度大,一般 应采用双层模板。规模不大的漏斗可以一次将内模板支设到顶, 连续浇筑混凝土:对于仓内构件,由于结构尺寸较大,为减少模 板侧压力和方便模板加固施工,上表面模板应该沿高度分层或分 步支设,分次浇筑混凝土。仓内结构的模板支撑架也有多种构造 形式,如落地式支撑、桁架式支撑、自稳定支撑等,受力方式和 施工技术要求不尽相同,因此需要结合具体构造形式对模板支架 和模板系统进行设计和验算,确定合理的模板支设方案和混凝土 烧筑方法,以保证支撑架稳定, 仓内结构锥体与环梁交界部位受力较为复杂,不应在此处留 市工缝。施工缝应留设在锥体与环梁交界处以上1.5m。
6.3.1漏斗内衬属于简仓内衬的一部分,应将漏斗内衬和仓壁 内衬按同一个施工分项组织和施工,统一按照本规范第5.6节的 规定执行。 6.3.2内衬施工时漏斗钢结构应安装完毕并保证稳定可靠,这 是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条件。钢质漏斗一般采用板块式内衬,做 好钢结构表面的清洁处理,是确保内衬粘贴牢固的保证措施。 6.3.3当混凝土漏斗采用金属材料内衬时,利用金属面板可代 替内侧模板,以及先安装耐冲击钢轨再在外侧支设模板、浇筑混 凝土的方法,施工工艺比较成熟,质量可靠,因此本规范推荐 使用。 6.3.4内衬托撑一般采用与内衬层厚度相当的钢板,焊接(用 于钢制漏斗)或预埋(用于混凝土漏斗)在料斗内衬下口部位, 对内衬起到防脱落和稳定作用。 6.3.5利用金属板内衬代替漏斗内侧模板,混凝土浇筑后其表 面质量情况具有隐蔽性。混凝土浇筑后如果发生漏振、孔洞、混 凝土离析、夹渣等质量缺陷很难被发现,因此要强化质量保证措 施和施工技术措施,以减少出现质量问题的机会,包括事先、事 中和事后控制:事先控制是制定好过程控制方案,加强衬板安装 过程中的隐蔽检查,落实保证混凝土施工性能的措施:事中控制 执行配合比保证混凝土人模质量,严格按照正确的方法和顺序浇 筑混凝土,做好浇筑过程中的跟班监督,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跟班 检查;事后控制是要求浇筑后及时对浇筑情况做检查判断,发现 问题以合理处置,工程验收时进行复查。
7.1.1简仓仓顶钢结构安装分三类方法,一类是吊装安装方法, 类为散装方法(多用于特殊网架结构),另一类是滑动模板拖 带施工安装方法。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在施工过程中防止并 避免钢结构构件的过大变形、杆件应力过大和侧向失稳等情况 发生。 7.1.2本条对钢结构吊装安装方法作的一般性规定,钢结构安 装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和其他钢结构专业技术标准外,要做好预检和安装用 构配件的检查和验收,以保证安装工程质量:主要构件安装完成 后,及时安装次要构件可以及早形成完整的钢结构受力体系,降 低结构安全风险:钢结构支座部位二次补浇混凝土在一些工程中 未引起足够重视,造成混凝土漏浆和结构不密实等问题,施工质 量较差,本条文要求要做好梁口部位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并保 证二次浇筑混凝土密实性,目的是加强施工管理:对于大直径筒 仓的弯顶式结构,对称安装、对称分次卸载是保证中心支撑柱和 结构稳定的施工措施。 7.1.3对于大型筒仓和高型筒仓采用滑模拖带安装仓顶结构是 比较经济可靠的方案。采用拖带施工时被拖带构件附着在筒体滑 动模板装置上,滑模提升系统需满足模板系统自身的承载力和被 拖带结构支座反力对承载性能的要求,同时还应保证提升系统的 承载均衡和控制的同步性;拖带支座的构造形式要符合被拖带构 牛的结构形式和受力条件,采用不同构造形式的拖带支座(铰支 座、清动支座或简直支座等)对滑模装置刚度和被拖带结构内力 分布会有不同的影响;在滑模提升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一定的升 74
差,不同的升差值和升差的随机组合会在不同结构形式的被拖 构件内引起不同的内应力反应,内应力反应又会反作用在拖带支 座上,拖带结构体系的构造方案、滑模装置升差值的控制对滑动 模板体系的构件受力和被拖带结构的内力分布有直接影响。因此 滑动模板与拖带装置应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设计,以保证施工 安全。 钢结构安装采用支座托换转换一次就位,是采用空滑方式将 钢结构拖带到设计标高,然后直接采取支座托换方法替换拖带支 座,最后浇筑支座混凝土的方法。该方法安装工序施工简便,安 装过程平稳,对被拖带结构变形影响小。 7.1.4网架结构用于大直径筒仓中,结构对支座高低偏差要求 较为严格,顶升作业中更需强调做好同步性监测和控制。 7.2仓顶混凝土结构 7.2.1仓顶结构施工属于高空、大跨度和重荷载施工,本规范 提供了两种仓顶结构施工方案,为保证施工安全,模板体系承重 构件和构造节点需要按规定进行设计和验算,当采用其他施工方 案时,也应按此条规定进行模板系统和承重支架的设计和验算。 符合我国现行相关规范的规定和施工安全法规的要求。 7.2.2、7.2.3提出桁架吊模和承重钢梁(桁架)支撑施工两种 仓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供参照执行。 7.2.4空间结构的混凝土结构仓顶施工技术难度较高,其重点 是要保证施工安全和混凝土浇筑质量。目前较多采用落地满堂支 撑架和高空架空支模施工方案,模板支架搭设的质量保证、模板 支撑体系均衡承载、模板支架拆除是保证模板体系可靠、稳定的 三个关键环节,本条要求制定模板支架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 专项方案,对模板支架搭设和拆除方法、施工程序、作业方法、 安全监控等进行科学设计并在施工中严格落实,目的是保证施工 安全。仓顶结构倾斜面混凝土坡度较大,只安装底部模板不易控 别混凝土流尚,因此需要采用双侧模板,上侧模板可按每步浇筑 75
高度预留出灌注孔带,也可分步安装模板。分层、分步对称地进 行混凝土浇筑可改善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模板支架均衡承载、 提高模板体系稳定性
8.0.1、8.0.2本章对筒仓工程附属施工项目提出相关规定,主 要是保证筒仓使用中的安全。筒仓工程属于高、大结构,外露 件较多,本规范强调预埋件要随主体结构预留,目的是加强附居 构件安装的可靠性。对于后锚固方法,有时限于操作方法、施工 环境因素、错固方式等原因,在一定程度影响了锚固施工的可靠 性,因此要加强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对于后锚固方法需要进行 设计,并作现场检测。 8.0.3筒仓施工时,由于沿筒体周围布置的纵向受力钢筋外形 相同或相似,采用筒仓受力钢筋作为避雷线时,在混凝土分层浇 筑后,无法再找到原已施焊的钢筋继续施焊。未施焊的钢筋在混 凝土振捣过程中极易移位,利用错位不连续施焊的钢筋做避雷引 下线无法保证良好的导电性。混凝土碳化理论的研究表明,直接 利用结构的受力钢筋做避雷引下线,是促使混凝土碳化的重要原 因之一。混凝土碳化将严重影响筒仓设计使用年限。此条作为强 制性规定,应严格执行。 8.0.4、8.0.5避雷接地装置应按照厂区避雷网设计进行施工。 8.0.6筒仓工程一般均要求设置变形观测点并在工程施工阶段 和使用阶段做沉降和变形监测,变形观测点的设置数量和设置位 置除要符合设计和变形测量的规定,同时满足方便观测的要求。 77
9.1.1、9.1.2本条是对季节性施工提出的一般性规定。季节性 施工一般分为雨期(高温季节)施工和冬期施工,施工季节应根 据工程所在地气象条件结合工程施工内容、施工部位进行合理划 分,不是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季节性施工需要通过气象信息的收 集、天气变化的监测做到能够对不利气象条件及时预警,随天气 情况及时评估和调整施工技术措施,以避免对工程可能造成的不 利影响,预防可能发生的损害。季节性施工还需要做好应急预案 的管理,筒仓工程属于工业建设项目,建设场地自然环境比一般 民用工程要复杂多变,对灾害性气象条件及其次生灾害估计不 足、措施延迟可能造成在建工程、施工设施等的重大损失,因此 施工总体部署中要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措施,包括施工进度计划 方面风险的规避、施工场地布置和场地设施建设、施工设施方面 风险的预防、材料的防护措施,工程保护措施等,季节性施工开 始前,对应急方案的落实情况做好检查和评价。 9.2冬、雨期施工 9.2.1、9.2.2季节性施工的施工措施、施工经验和管理制度各 地都有很多,应结合工程实际贯彻和落实。对于雨期施工,要针 对气象条件适时做好工程保护、加强极端天气条件下施工设备安 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9.2.3、9.2.4筒体工程多为高耸建筑,在冬期施工时需要采取 较复杂的保温、加热和挡风等技术措施,在最低气温一5℃左右 平均气温为0℃左右时,可采用悬挂惟慢的方法,冬季气候干 燥,极易失水,应涂刷养护液;在最低气温一10℃左右,平均气
温为一5C左石时,可采用热电阻或蒸汽养护等方法。但均应进 行混凝土的热工计算。冬期进行简仓滑模施工,由于混凝土凝结 速度较慢,操作比较困难,实际施工中多采取悬挂椎慢和内外加 温和负温增长混凝土。当气温低于一20℃时,常规冬期施工措施 难以充分保证混凝土质量,因此不应再进行滑模施工
10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
10.1职业健康安全
10.1职业健康安全
0.1.1、10.1.2筒仓工程施工大多具有基础深、建筑高、施工 荷载大特点,工程机械和特种施工装置的使用也比较集中,危险 生较大的作业项目多,施工中应十分重视做好塌、高空坠落、 高空坠物、触电、雷击、火灾等安全事故的预防,要求施工现场 建立健全安全与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全面贯彻国家施工安全法 现、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安全技术规范。施工单位应结合环境、 气象条件和工程实际,做好危险源辨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 理方案并实施。施工中,按分项工程或专项作业项目编制安全技 术方案或技术措施,这是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10.1.3筒仓工程施工,高空作业人员岗位设置多样,需要针对 各工种和岗位不同的操作环境和技术要求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 高个人安全防护意识,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 所伤害,从而减少事故发生。 10.1.4~10.1.7预防高空坠物伤害事故,需要从两个方面加强 管理,一是避免和减轻高空坠物伤害,二是消除高空坠物的不安 全因素。本规范要求在筒仓周围设置危险区,对危险区内的设备 进行防护,人员和物料进出需要通过安全通道,放置在操作面的 材料和物品、设备等要保证牢靠,必要时应予以固定。 10.1.8本条要求从预防自我伤害、保持作业面整洁整齐、合理 规划人流疏散通道等方面加强对操作面管理,为施工人员提供 个事实上和心理上都符合安全要求的环境。同时及时清除作业面 的杂物,保持材料、设备有序堆放和人员通道畅通也是预防火灾 事故的重要措施。 10.1.9本条是对简仓工程施工作业面安全用电作出的规定,目
的是预防和防正触电、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作业平台和操作面 的用电线路要沿事先设定好位置敷设,避开人员频繁触及、易受 到毁损和可燃物的位置,禁止私拉乱接随意走线 10.1.10预防火灾的安全措施。简仓工程施工一旦发生火灾事 故,后果严重,因此高空作业时要求设置无烟区,配备消防和灭 火设施,加强易燃物品管理,消除火源隐患。简仓施工中作业面 的易燃物主要为可燃性保温材料、油漆及挥发性有机溶剂、设备 和动力油料等,施工平台上不得存放此类易燃物品,施工中只允 许放置当班使用的少量材料,并应采取防高温、防燃烧措施,下 班后及时清除。施工用的保温材料要优先选用无机材料或阻燃型 材料。 10.1.11用于仓壁、仓顶、仓底和仓内结构施工需要搭设的大 高度脚手架、模板和钢结构支撑架、滑模、爬模、倒模、高空支 模体系、仓顶整体安装装置等,属于危险性较大、专业性强、技 术要求高的施工项目,搭设和拆除作业是保证施工安全的关键环 节,应开展全方位管理和控制。由于拆除作业具有更高危险性, 全过程监护是要做到跟班监管,审核作业人员具备工作资质,确 人安全防护设施齐全,监督按规定顺序施工,监督施工程序,确 保作业区域安全。
10.2.1~10.2.9筒仓工程为工业建设项目,多在城镇区以外施 工,施工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有其本身的特点,总体上还应围绕采 用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方法,降低消耗、避免浪费、严控污染、减 少排放来开展,贯彻落实“四节一环保”施工理念。本节结合筒 仓施工阶段环境因素特点,从噪声控制、扬尘排放、固体废弃物 音理、废水废液控制等提出相关要求。同时施工中还应遵守其他 相关标准和要求
园林养护管理.1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
11.1.1、11.1.2本节是对混凝土筒仓工程验收单元划分的规 定。本规范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配套执行,质量评定和工程质量验收仍按照检验批、 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层次进 行。群仓工程如果规模较大,可划分子单位工程进行验收,群仓 中的一个独立筒仓或一个联体的组合可以划分为一个子单位工 程,这样划分的自的是为了方使工程验收和技术管理。具体执行 可由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和建设单位共同协商确定。 11.1.3本条规定了筒仓内村工程验收单元的划分要求。调查显 示,对于筒仓内衬工程的质量验收,各单位掌握不统一,有的按 照装饰工程验收,也有的按地面工程验收,这不利于质量控制水 平的提升。筒仓内衬工程按其使用功能不宜列人建筑装饰装修分 部的范畴,同时国家现行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规范》GB50209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也没有与之对应的内容,根据简仓内衬的功能、部位 材料、施工方法等综合考虑,将其作为一个分部工程,有利于强 化内衬工程的施工控制和质量验收,突出其操作专业性和工程耐 久性的特点,方使工程技术资料的分类和管理,同时也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中有关 质量验收划分的原则。 内衬分项工程按照工种、材料、施工工艺等区分。本条规定 按照施工段、漏斗、仓壁和单个仓体等分别划分检验批,较严于 本规范第11.1.4条联体仓按施工段划分检验批的规定,会增加 内衬施工中的抽样频次,有利于全面评价不同部位和不同操作方
法的质量水平,提高抽样的代表性 11.1.4简体检验批划分是根据简仓特点确定的:检验批在水平 方向按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竖直方向上按模板一次支设的高度 划分检验批。采用滑模施工时,由于其工序交叉和作业连续的特 点,按常规划分检验批比较困难,把一个工作日和滑升区间作为 一个检验批进行评定是可行的。滑模检验批的质量评定和验收以 对各工作班的随机抽查记录、旁站管理记录、施工记录、质量问 题纠正验证记录等为依据,施工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不合格应 立即整改,不能立即完成纠正的则应采取停止继续施工的措施 避免将质量隐惠带入隐蔽工程中。在筒简体配筋变化处分别划分检 验批,是保证上下配筋区段获得均等的抽样检查机会。 11.1.5筒仓工程预埋件和加工件种类比较多,有小型预埋件也 有大型加工件,在施工中,预理件的安装质量一般能够按照模板 分项和钢筋分项的相关内容进行检查评定,但对于加工制作质量 多有漏检漏验现象发生,实际调查中也发现预埋件错固端受力焊 缝高度达不到规范规定、加工件质量不达标等现象,本条要求分 批次并且分类别进行制作质量的检查、评定和验收,是强化质量 空制的措施。本条文应与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GB5020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等质量验收 标准配合执行。
筒仓工程质量验收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其内容包括: 现场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施工质量验收,检验批、分项工 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合格评价,工程质量验收的程序和 组织等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属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的规定。 工程质量处理符合现行国家标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 标准》GB50300的规定和相美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83
检验批施工质量符合国家现行建筑工程相关专业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规范、专项规范或技术标准。 优良工程评价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的规定。 11.2.2耐久性关系工程使用年限和结构安全。钢筋混凝土简仓 用途和所处环境介质不同,对结构耐久性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理 也不相同,当设计明确提出耐久性指标要求时,工程验收必须满 足设计规定,本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工程耐久性验收包括对以下指标的验收:设计规定的混凝土 耐久性指标: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简仓涂覆保护层的材料 防腐性能指标和施工质量检查验收指标。 11.2.3本条文结合筒仓工程特点,提出筒仓实体检验的相关规 定。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规定了应对柱、墙、梁等结构构件重要部位进行检验 简仓工程仓体结构是否要进行实体检验缺少明确的规定,目前在 执行中也不统一,多数筒仓工程未进行检验。但筒体工程存在拆 模早、养护困难等因素,而近年来一些筒仓工程重大事故中仓体 钢筋配筋偏差过大、达不到设计要求是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加 强简仓工程质量控制和检测。 简仓工程实体检验是在分部工程验收前进行的验证性检查, 简仓工程涉及使用安全的主要结构部位均要抽样测试,实体检验 分简体结构和其他重要承力构件如柱、墙、梁、仓底结构等。其 他重要承力构件实体检验内容包括混凝土实体强度、钢筋保护层 厚度,执行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的相关规定:简体结构实体检验内容除混凝土实体强 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外还包括钢筋规格和钢筋间距,按照本规范 附录A执行。 11.2.4本条提出筒仓工程验收应提供的工程施工文件,列出了 主要的实质性施工文件的名录,供施工管理参照。验收时还应执 行各地区的不同要求和具体规定。 对于存放粮食、食品和饲料类的筒仓,需要达到设计规定的
安全卫生标准。验收时应按规定提供相关材料有害物质含量合格 的质量证明材料和复试报告以及卫生合格证明文件,必要时还应 在工程验收前进行卫生安全的专项验收。 11.2.5本条是对筒仓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提出的要求。施工 技术资料具有记录施工过程、质量评定、质量查询、技术档案的 功能,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发挥重要的质量控制作用,强调及时 编制、及时收集、及时进行审查和归档管理,可以强化施工管理 责任的落实,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减少和避免质量和安全隐患的 发生。
市政图纸、图集11.3工程质量检查评定
11.3.1~11.3.3筒仓工程质量检查和评定应按施工项目类别, 分别执行我国现行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要按 照行业标准验收,当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或新技术而缺少验收标 准的,要按照备案的企业标准和合同技术条件由工程参建各方共 同制定验收方案,并按照验收方案进行检查验收。 工程质量的检查还应执行本规范各章节的规定,当施工内容 有其他规范可依据时同时也要符合这些规范的要求。施工记录和 过程监测记录反映质量控制水平,是操作质量证据,因此应作为 质量验收资料予以保存,并作为检验批、分部和单位工程验收依 据之一。 11.3.4本规范表11.3.4列出钢筋混凝土筒仓分项工程施工允 许偏差和检验方法供检验批评定和验收时执行。本表只列出了两 类允许偏差项目:一是其他现行规范中未给出而又需要明确的信 差检验项目;二是其他现行规范已经有的偏差检查项目,但不适 用于本规范特定部位的检查验收,而在本规范中重新进行丁允许 偏差值调整。在检验批质量检查评定中,本表已经列出的检查项 目要按本规范执行,本表未列出的检查项目仍按现行其他专业质 量验收规范执行
附录A筒体结构实体检验附录B筒仓垂直度和全高检测方法A.0.1筒体结构实体检验抽样的数量和部位由三方单位共同确B.0.1B.0.9本附录给出了一种采用铅直仪观测筒仓垂直度认,以保证抽样的公正和具有代表性。的方案,包括一图一表,本方法采取在简仓周围均匀布置观测A.0.2~A.0.5本条文内容明确筒体实体检验的项目和抽样点,分别测量对应点位的垂直度差值。由于筒仓本身存在局部数量。失圆(方形仓局部平直度偏差)和上下不均匀变形等影响因素,筒体实体检验的抽样划分简壁和仓壁,分别进行抽样检测所测垂直度偏差值并不直接代表筒仓整体垂直度的偏差程度,也加大了仓壁的抽样和检测权重,实际是对仓壁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不代表筒仓准确的倾斜方向,但每个观测值总体上代表观测点位了更高的要求。置附近的局部垂直度偏差情况,简仓所有观测点的偏差值总体代仓壁钢筋实体检测的抽样,在每一个水平钢筋配筋区段内至表该工程在垂直方向抽样中所反映的施工偏差情况,因此筒仓垂少应达到5处抽样点,具体是:在配筋区段内按筒仓水平周长每直度观测值反映的是筒仓垂直度的施工控制水平。30m取1处的频次,最低不少于3处,在竖向均匀分部各测点;本规范取垂直偏差最大观测值为筒仓工程的垂直度偏差,是在水平配筋区段上端和下端各抽取不少于2处。区段内抽样检测将各点位对应的最大偏差值作为施工控制水平的评判标准,同时主要是检查验证钢筋安装的质量情况,区段上下端抽样检测目的可以直观地表达简仓发生垂直度偏差的部位和程度。是验证配筋变化位置的准确性。A.0.6钢筋实体检验每处连续抽取不少于6根钢筋,6根钢筋即5个钢筋间距,长度约在600mm~1000mm之间,目的是检测到的钢筋间距具有代表性,便于综合作出施工质量评价。A.0.7钢筋实体检测允许偏差值大于钢筋安装分项工程的允许偏差值,是考虑施工扰动因素所做的调整,但钢筋保护层负偏差仍具有较严格的控制指标,需要在施工中加强保护层控制措施。A.0.8、A.0.9对简体结构实体检验的合格评定作了规定。要求筒体部分的钢筋实体检验与简仓其他部位的实体检验分开单独进行,筒体混凝土强度实体检验可与其他部位的混凝土强度实体检验一同评定。8687
....- 质量标准
- 相关专题: 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