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pdf

  •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6.6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12-19
  • 发 布 人: 薛晓禅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2.1.8预应力筋的效率系数

    受预应力筋根数、试验装置及初应力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三 预应力筋拉应力不均匀的系数。

    预应力筋在锚固过程中,由于锚具各零件之间、锚具与预应 力筋之间产生相对位移而导致预应力筋回缩的现象。内缩包括锚 具变形、夹片位移和预应力筋回缩。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用以承受锚具传来的预加力 并传递给混凝土的部件。锚垫板可分为普通锚垫板和铸造锚垫 板等。

    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中排水管道标准规范范本,承受锚具传来的预加力并 使构件截面混凝士应力趋于均匀的构件区段,其中由直接围绕预 应力锚固装置并进行配筋加强的区段称为局部锚固区。

    预应力钢结构中用于承受预应力筋(或索)预加力的局部 受力部件

    预应力筋在锚具及张拉端锚垫板喇叭口转角处由于摩 的预应力损失。当夹片式锚具采用限位自锚工艺张拉时,买 向刻划预应力筋弓起的损失也属于锚口摩擦损失。

    viated device

    viated device

    应力筋在变角装置内转角处由于摩擦弓起的预应力损失。

    Fapu n, · Fm

    能由锚板的加载试验确定,加载至0.95Fptk后卸载,测得的锚板 中心残余度不应大于相应锚垫板上口直径的1/600;加载至 1.2Fptk时,锚板不应出现裂纹或破坏。 3.0.5需做疲劳验算的结构所采用的锚具,应满足疲劳性能 要求。 3.0.6有抗震要求的结构采用的锚具,应满足低周反复荷载性 能要求。 3.0.7当锚具使用环境温度低于一50℃时,锚具应满足低温锚 固性能要求。 3.0.8锚具应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和放松拉力等张拉工艺的 要求。锚固多根预应力筋的锚具,除应其有整束张拉的性能外, 尚应具有单根张拉的性能,

    3.0.9承受低应力或动荷载的夹片式锚具应具有防松性能

    效率系数(%)不应小于0.92。实测的夹具效率系数应按 计算:

    F gpu Ng = Fom

    3.0.12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的永久性预应

    器,应符合锚具的性能要求;用于先张法施工且在张拉后还 行放张和拆卸的连接器,应符合夹具的性能要求。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应力钢绞线在锚具底口处的折角不宜大于4°; 2 需设置灌浆孔时,其内径不宜小于20mm; 3宜设有锚具对中止口。

    3.0.14锚口摩擦损失率不宜大于6%

    锚口摩擦损失率不宜大于6%。 5与后张预应力筋用锚具或连接器配套的锚垫板、局部加 ,在规定的试件尺寸及混凝土强度下,应满足锚固区传力 要求。

    3.0.15与后张预应力筋用锚具或连接器配套的锚垫板、局部加

    虽钢筋,在规定的试件尺寸及混凝土强度下,应满足锚固区伟 主能要求。

    4.0.1预应力结构构件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环境、结构特点、 预应力筋品种和张拉施工方法,合理选择适用的锚具和连接器。 常用预应力筋的锚具和连接器可按表4.0.1选用。

    表4.0.1锚具和连接器选用

    4.0.2较高强度等级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或连接器)可用于 较低强度等级的预应力筋;较低强度等级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 或莲接器)不得用于较高强度等级的预应力筋。 4.0.3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中,预应力束(或孔道) 曲线末端的切线应与锚垫板垂直,不同张拉力的预应力束曲线起 始点与张拉锚固点之间的直线段最小长度应符合表4.0.3的 规定。

    表4.0.3预应力束曲线起始点与张拉 锚固点之间直线段最小长度

    4.0.4后张预应力混凝士结构构件或预应力钢结构中锚具的布 置,应满足预应力筋张拉时干斤顶操作空间的要求。 4.0.5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中,锚垫板和局部受压加 强钢筋构造,除应满足锚固区混凝土局部受压承载力要求外,尚 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普通锚热板时,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 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并应配置相应的局部受压加强钢筋;计算局部受压面积时,锚垫 板的刚性扩散角宜取45°; 2当采用铸造锚垫板时,应根据产品的技术参数要求选用 与锚具配套的锚垫板和局部加强钢筋,并应确定锚垫板间距、锚 垫板到构件边缘距离以及张拉时要求达到的混凝土强度;当产品 技术参数不满足工程实际条件时,应由设计方专门设计,必要时 可根据实际设计条件并按本规程附录A进行锚固区传力性能试 验进行验证。 4.0.6端部锚固区,除应配置局部受压加强钢筋外,尚应根据 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在 结构构件的端部锚固区范围内配置附加的纵向抗劈裂钢筋、端部 抗剥裂钢筋以及偏心抗拉钢筋等加强钢筋。 4.0.7后张预应力混凝土锚固区局部受压加强钢筋可采用螺旋 筋或网片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带肋钢筋:其体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5%; 2螺旋筋的圈内径宜大于锚垫板对角线长度或直径,且螺 旋筋的圈内径所围面和与错热板端面轮廊所围面和之业不应小王

    1.25,螺旋筋应与锚具对中,螺旋筋的首圈钢筋距锚垫板的距离 不宜大于25mm 3网片筋的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l,首片网片筋至锚垫 板的距离不宜大于25mm,网片筋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4.0.8锚具应采取可靠的防腐及耐火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用无收缩砂浆或混凝士封闭时,封闭砂浆或混凝土应 百结构粘结牢固,不应出现裂缝,封锚混凝土内宜配置1~2片 网片筋。锚具、预应力筋及网片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2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中,封锚混凝土强度等级 宜与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 3当无耐火要求时,外露锚具可采用涂刷防锈漆等方式进 行保护,但应保证能够重新涂刷: 4当采用可更换的预应力筋或工程使用中需要调整拉力时: 不宜采用难以拆除的防护构造; 5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应采用封端罩封闭锚具端 头和外露的预应力筋,封端罩内应注满防腐油脂: 6临时性的预应力筋及锚具宜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4.0.9预应力钢结构锚固节点,应满足其局部受压承载力和刚 度的要求,必要时应采取设置加劲肋、加劲环或加劲构件等措 施。锚固节点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的有关规定;考虑地震作用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等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抗震 验管

    4.0.10预应力钢结构锚固节点的设计,除应满足本规

    1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预加力设计值宜取预应力筋(索) 内力设计值的1.2~1.5倍; 2对重要、复杂的节点宜进行足尺或缩尺模型的承载力试 验,节点模型试验的荷载工况宜与节点的实际受力状态一致;

    3锚固节点区域应进行应力分析和连接计算,并应采取可 靠的构造措施;节点区应避免出现焊缝重叠、开孔等情况;构 造、受力复杂的节点可采用铸钢节点,

    5.0.1锚具产品进场验收时,除应按合同核对锚具的型号、规 格、数量及适用的预应力筋品种、规格和强度等级外,尚应核对 下列文件: 1锚具产品质量保证书,其内容应包括:产品的外形尺寸: 便度范围:适用的预应力筋品种、规格等技术参数,生产日期、 生产批次等;产品质量保证书应具有可追溯性; 2按本规程附录A进行的锚固区传力性能检验报告。 5.0.2锚具供应商应提供产品技术手册,其内容应包括:厂家 需向用户说明的有关设计,施工的相关参数;锚具排布要求的锚 具最小中心间距、锚具中心到构件边缘的最小距离;张拉时要求 达到的混凝土强度;局部受压加强钢筋等技术参数。 5.0.3锚具产品按合同验收后,应按下列规定的项自进行进场 检验: 1外观检查:应从每批产品中抽取2%直不应少于10套样 品,其外形尺寸应符合产品质量保证书所示的尺寸范围,且表面 不得有裂纹及锈蚀;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本批产品的外观 逐套检查,合格者方可进入后续检验: 1)当有1个零件不符合产品质量保证书所示的外形尺 寸,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零件重做检查,仍有1件不 合格; 2)当有1个零件表面有裂纹或夹片、锚孔锥面有锈蚀。 对配套使用的锚垫板和螺旋筋可按上述方法进行外观检查, 但充许表面有轻度锈蚀。 2硬度检验:对有硬度要求的锚具零件,应从每批产品中 抽取3%且不应少于5套样品(多孔夹片式锚具的夹片,每套应

    5.0.4对于锚具用量较少的一般工程,如由锚具供应商

    效的锚具静载镭固性能试验合格的证明文件,可仅进行外观检查 和硬度检验。

    0.5 需做疲劳验算或有抗震要求的工程,当设计提出要求日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的规定进行疲劳性能或低周反复荷载性能试验

    固区传力性能试验,试验方法和检验结果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 的规定。

    5.0.7生产厂家在产品定型时,应进行锚具的内缩值测

    在产品技术手册中提供相应的参数。必要时可对进场锚具进 缩值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 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要求。锚具内缩值的测试方法 本规程附录C的规定执行。

    损失测试,并应在产品技术手册中提供相应的参数。必要时可对 进场锚具进行锚口摩擦损失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本规程第 3.0.14条的要求。锚口摩擦损失测试方法可按本规程附录D的 规定执行。

    5.0.9生产厂家在产品定型时,每种型号锚板均应

    能检验。必要时可对进场锚具抽样进行锚板性能试验。锚板性能 试验方法和检验要求可按本规程附录E的规定执行,

    5.0.10锚具应用于环境温度低于一50℃的工程时,应进行低温 锚固性能试验,试验方法和检验结果应符合本规程附录F的 规定。 5.0.11夹具进场验收时,应进行外观检查、硬度检验和静载链 固性能试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结果应符合本规程第3.0.10条 的规定。硬度检验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方法应与锚具相同。 5.0.12夹具用量较少时,如由生产厂提供有效的静载锚固性能 试验合格的证明文件,可仅进行外观检查、硬度检验。 5.0.13后张法连接器的进场验收规定应与锚其相同;先张法连 接器的进场验收规定应与夹具相同。 5.0.14进场验收时,每个检验批的锚具不宜超过2000套,每 个检验批的连接器不宜超过500套,每个检验批的夹具不宜超过 500套。获得第三方独立认证的产品,其检验批的批量可扩天 1倍。

    一厂家产品。工作锚不应作为工具锚使用。夹片式锚具的限位板 和工具锚宜采用与工作锚同一生产厂的配套产品

    6.0.2先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所使用的夹具或连接器

    应力筋的品种、规格、先张设备形式及工艺操作要求,由构 产单位确定,

    6.0.3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在贮存、运输及使用 期间应采取措施避免锈蚀、沾污、遭受机械损伤、混淆和散失。 6.0.4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应防止水泥浆进人喇 叭管;预应力筋穿人孔道后,应将外露预应力筋擦拭干净并做适 当保护

    6.0.6钢绞线轧花锚成型时,梨形头尺寸和直线段长度

    6.0.7预应力筋应整束张拉锚固。对平行排放的预应力钢绞线 束,在确保各根预应力钢绞线不会叠压时,可采用小型千斤顶逐 根张拉,并应考虑分批张拉预应力损失对总预加力的影响。 6.0.8当采用变角张拉工艺时,应考虑变角产生的附加摩擦损 失,可适当提高张拉力予以补偿,但张拉控制应力不宜大于 0.8fptk。变角张拉产生的摩擦损失可通过试验确定,测试方法可 按本规程附录G的规定执行。

    附录 A锚固区传力性能试验

    A.0.1锚固区传力性能的检验可分为产品型式检验和工程检 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型式检验时,对同一系列的产品,应按下列规定分组并 选用有代表性的锚具进行试验:1~5孔锚具选4孔锚具;6~8 孔锚具选7孔锚具;9~12孔锚具选12孔锚具;13~19孔锚具 选19孔锚具:20~37孔锚具选37孔锚具:锚具孔数大37

    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2工程检验时,由设计单位选定有 代表性的锚具进行检验; 3每组锚具应进行3个相同试件的 锚固区传力性能检验。 A.0.2在锚固区传力性能试验的试件 (图A.0.2)中,锚垫板、加强钢筋和预 应力筋孔道应配套使用并对中配置。试 件尺寸、配筋及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列 规定: 1试件为棱柱体,其横截面尺寸 a、6应分别取为锚具应用技术参数或设 计给定的每个方向的锚具中心最小间距 加50mm和锚具中心到构件边缘最小距 离2倍的较小值。采用压力机加载时, 试件高度(h)应取横截面尺寸α和6较 大值的2倍;采用千斤顶张拉加载时, 试件高度(h)应取α 和b较大值的

    3倍。 2沿试件高度的周边均匀配置附加表层箍筋,型式检验时 其体积配筋率不应大于0.6%,工程检验时按实际设计配置。在 加载端0.5h高度范围内,全部辅助纵向钢筋面积配筋率不宜大 于0.3%,且其总截面面积不宜大于200mm;在加载端0.5h高 度范围外,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的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要求。附加表层箍筋的混凝土保 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或按工程设计要求确定。 3试验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试件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 之比不应小于0.8,且不应大于1.0,试验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 应由同条件养护的立方体试件确定。 A.0.3锚固区传力性能试验加载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力系统不确定度不应大于1%; 2加载速度不宜超过100MPa/min; 3从0加载到0.4Fptk时,持荷10min,继续加载到0.8Fptk 时,持荷10min,然后继续加载直至试件破坏环(图A.0.3);

    式中: Fptk 预应力筋的抗拉力标准值(N); fptk 预应力筋抗拉强度标准值(MPa) A, 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

    图A.0.3锚固区传力试验加载方式

    Fptk = fiptkAp

    4加载时应确保底部受力均匀,并应避免扭转和冲击 A.0.4 在试验过程中,应对下列内容进行量测、观察并记录: 1 试件侧面裂缝的发生、宽度及扩展情况; 2 试验极限荷载值; 3 锚垫板的变形和开裂; 4 试件的破坏形式。 A.0.5 5当每组3个试件均符合下列要求时,该组锚具的锚固区 传力性能可判定合格: 1加载达到1.0Fptk时,锚垫板未出现裂缝; 2最大裂缝宽度未超过表A.0.5规定的限值;

    31 试验极限荷载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Fu ≥1. 2Fpk fcu,k Fu ≥1. 5Non

    式中: Fu 试验极限荷载值(N); fcu,k 试件设计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试验时的同条件养护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实测 平均值(MPa); Ncon 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力(N)。 当预应力构件为拉杆时,其极限承载力应符合型式检验 要求。 E

    A.0.6 锚固区传力性能在进行型式检验时,当一组

    个检验项目不满足本规程第A.0.5条的要求时,应再增加3个 件进行试验,如新试件检验结果全部合格,该组产品仍可判定

    为合格;如新试件仍有一个检验项目不满足本规程第A.0.5条 的要求,该组产品应判定为不合格。 A.0.7锚固区传力性能检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试验基本情况,包括:试验时间、委托单位、试验单位 记录人、审核人和批准人等信息; 2锚具产品的基本情况,包括:锚垫板型号、重量以及螺 旋筋的圈径、螺距、圈数和钢筋种类和直径等; 3试件基本情况,包括:试件尺寸;附加表层箍筋的钢筋 种类、直径和间距;附加纵筋的钢筋种类、直径和布置情况;混 凝士种类和试验时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4采用的试验方法和试验装置情况; 5·各工况量测的裂缝和荷载数据; 6相关的图和照片; 7 检验的主要结论

    附录B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的量具,其标距的不确定度不应大于标距的0.2%,指示应变的 不确定度不应大于0.1%

    1张拉端试验锚具;2一加荷载用千斤顶;3一承力台座;4一预应力筋; 5一测量总应变的装置:6一荷载传感器:7一固定端试验锚具

    3试验加载步骤应符合下列

    1应按预应力筋抗拉力标准值(Fptk)的20%、40% 60%、80%分4级等速加载,加载速度不应大于100MPa/min; 预应力筋拉力达到0.8Fptk后应持荷1h,然后逐渐加载至完全 破坏;

    (a)锚固之前,预应力筋顶紧之后

    图B.0.4试验期间预应力筋及锚其零件的位移示意

    2实测极限拉力(Fapu); 3 预应力筋的总应变(eapu); 4 预应力筋拉力达到0.8Fptk后,在持荷1h期间内,按每 20min~30min量测一次△a和△b; 5试件的破坏部位与形式。 B.0.5每个检验批应进行3个组装件的静载锚固性能试验,每

    个组装件性能均应符合下列要求: 1锚具效率系数(a)应满足本规程第3.0.2条的规定;夹 具效率系数(%)应满足本规程第3.0.10条的规定; 2锚具组装件的预应力筋总应变(Eapu)应满足本规程第 3.0.2条的规定; 3△α、△b应随荷载逐渐增加,且持荷期间应无明显变化。 当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时,应取双倍数量的样品重做试 验;在重做试验中仍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时,该批锚具(或夹 具)应判定为不合格

    附录 C锚具内缩值测试方法

    C.0.1锚具内缩值可采用直接测量法或间接测量法进行测试。 测试时采用的锚具、张拉机具及附件应配套。 C.0.2张拉控制力(Ncon)宜在0.7Fptk~0.8Fptk范围内取用, 测量长度的量具,其标距的不确定度不应大于标距的0.2%。 C.0.3直接测量法(图C.0.3)应符合下列要求:

    1力值达到张拉控制力并持荷待伸长稳定后,应记录下列 内容:张拉控制力Ncon、预应力筋在锚垫板外的长度Ll(mm)、 预应力筋在工作锚与工具锚之间的长度L;(mm);当干斤顶回油 至完全放松后,记录预应力筋在锚垫板外的长度L2(mm)。 2锚内缩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E,一一预应力筋弹性模量(N/mm)。 3对多孔锚具,应至少测量3根预应力筋的内缩值,并应 取其平均值;同一规格的锚具应测量3个,并应取其平均值作为 该规格锚具的内缩值。 C.0.4间接测量法(图C.0.4)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台座或构件的长度不应小于3m,锚具、千斤顶、荷载传 感器、预应力筋应同轴平行; 2力值达到张拉控制力并持荷待伸长稳定后,记录张拉端 荷载传感器读数P,(N:当张拉端手斤顶完全回油卸载后,记 录张拉端荷载传感器读数P2(N);加载前应先将固定端干斤顶 的油缸伸出适当长度。 3锚具内缩值应按下式计算

    (P P2)(L+30) E,A,

    预应力筋在工作锚和固定端锚具之间的长度 (mm)。 同一规格的锚具应测量3个,并应取其平均值作为该规 的内缩值

    D.0.1测试的组装件应由锚具、锚垫板和预应力筋组成,组装 件中各根预应力筋应平行、初应力应均匀。 D.0.2混凝土承压构件、张拉台座及试验装置安装(图 D. 0. 2) 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承压构件或张拉台座长度不应小于3m; 2混凝土承压构件锚固区配筋及构造钢筋应按结构设计要 求配置,承压构件内管道应顺直; 3在混凝土承压构件上进行测试时,应避免预应力筋在管 道处产生摩擦,承压构件预留管道直径应比锚垫板小口内径 稍大; 4避免预应力筋在被动端锚垫板处产生摩擦,被动端的钢 质约束环直径应比锚垫板小口内径梢小; 5锚具、千斤顶、荷载传感器、预应力筋应同轴。 D.0.3测力系统的不确定度不应大于1%。试验加载步骤应符

    合下列规定: 1加载速度不宜大于200MPa/min; 2试验时应分别按0.70Fptk、0.75Futk、0.80Ftk三级加载 每级持荷时间不应少于1min,并应记录两端荷载传感器的数值。 D.0.4锚口摩擦损失率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一 锚口摩擦损失率; Pi一一主动端荷载传感器测得的拉力(N); P2一一被动端荷载传感器测得的拉力(N)。 D.0.5应取0.75Fptk、0.80Fptk两级加载测得的锚口摩擦损失率 的平均值作为该锚具的锚口摩擦损失率;试验用的组装件不应少 于3个,并应取其平均值作为该规格锚具的锚口摩擦损失率。

    管接头标准附录E锚板性能试验方法和检验要求

    E.0.1每种型号锚板试件数量不应少于3个。 E.0.2支承垫板及台座应具有足够的刚度。支承垫板的开口直 径D应与受检锚板配套使用的锚垫板上口直径致(图 E.0.2)。高强度锥形塞可用夹片内加高强栓杆替代,高强栓杆 的直径应与夹片匹配,硬度不应小于HRC55。

    E.0.2锚板中心残余挠度测试装

    E.0.3荷载达到0.95Fptk后卸载,应分别记录锚板中心和支承 垫板开口边缘处的位移值,二者的差值为锚板残余挠度;测试时 的加载速度不宜大于200MPa/min;位移计精度不应低于0.4 级,测力系统的不确定度不应大于1%。 E.0.4锚板的挠跨比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f一 锚板的挠跨比; Φ2位移计2测得的锚板中心的位移; D一一支承垫板的开口直径,其值等于与受检锚板配套使 用的锚垫板上口直径。 E.0.5测量残余挠度后,应继续加载至1.2Fptk,观察并记录锚 板是否出现裂纹或破坏。 E.0.6三个锚板的性能均应符合本规程第3.0.4条的要求。当 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时,应取双倍数量的样品重做试验;在重 故试验中仍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时,该型号锚板应判定为不 合格。

    pvc标准附录F锚具低温锚固性能试验

    ....
  • 相关专题: 预应力筋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