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176-201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pdf

  • GB 50176-201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0.7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12-21
  • 发 布 人: 薛晓禅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当某一足够厚度的匀质材料层一侧受到谐波热作用时,通过 表面的热流波幅与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

    2.i.7热阻thermal resistance

    电线电缆标准表征围护结构本身加上两侧空气边界层作为一个整体的阻抗 传热能力的物理量。

    2.1.9传热系数heattransfercoeffici

    在稳态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为单位温差时,单位时间 内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传热系数与传热阻互为倒数。

    2.1.10线传热系数linearheattransfercoefficient

    当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度为单位温差时,通过单位长度热桥 部位的附加传热量

    2.1.11导温系数thermaldiffusivity

    2.1.11导温系数thermaldiffusivit

    2.1.12热性thermalinertia

    受到波动热作用时,材料层抵抗温度波动的能力,用热惰性 指标(D)来描述。

    2.1.13表面换热系数

    围护结构表面和与之接触的空气之间通过对流和辐射换热, 在单位温差作用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

    2.1.14表面换热阻

    物体表面层在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过程中的热阻,是表面换 热系数的倒数。

    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与投射到其表面的太阳辐射热之比

    2.1.17衰减倍数dampingfactor

    当温度呈周期性波动时,最高值与平均值

    围护结构内侧空气温度稳定,外侧受室外综合温度或室外空 气温度周期性变化的作用,室外综合温度或室外空气温度波幅与 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

    2.1.18延迟时间timelag

    围护结构内侧空气温度稳定,外侧受室外综合温度或室外空 气温度周期性变化的作用,其内表面温度最高值(或最低值)出 现时间与室外综合温度或室外空气温度最高值(或最低值)出现 时间的差值。

    在大气压力一定、含湿量不变的条件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 而到达饱和时的温度。

    围护结构内部存在空气或空气渗透过围护结构,当围护结构 内部的温度达到或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时,空气中的水蒸气析出 形成凝结水的现象。

    围护结构表面温度低于附近空气露点温度时,空气中的水蒸 气在围护结构表面析出形成凝结水的现象

    ofwatervapo

    在一定温度下,湿空气中水蒸气部分所产生的压强

    单位厚度的物体,在两侧单位水蒸气分压差作用下,单位时 间内通过单位面积渗透的水蒸气量。

    2.1.24蒸汽渗透阻va

    vaporresistivity

    一定厚度的物体,在两侧单位水蒸气分压差作用下,通过单 位面积渗透单位质量水蒸气所需要的时间。

    2.1.25辐射温差上

    door outdoo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累年1月南向垂直面太阳平均辐照度与1月室内外温差 比值。

    2.1.26建筑遮阳shading

    在建筑门窗洞口室外侧与门窗洞口一体化设计的遮挡太阳辐 射的构件。

    2.1.27水平遮阳0V

    位于建筑门窗洞口上部,水平伸出的板状建筑遮阳构件。

    2.1.28垂直遮阳flankshading

    于建筑门窗洞口两侧,垂直伸出的板状建

    在门窗洞口的上部设水平遮阳、两侧设垂直遮阳的组合式建 筑遮阳构件。

    2.1.30挡板遮阳frontshading

    在门窗洞口前方设置的与门窗洞口面平行的板状建筑遮阳 构件。

    由若干相同形状和材质的板条,按一定间距平行排列而成面 状的百叶系统,并将其与门窗洞口面平行设在门窗洞口外侧的建 筑遮阳构件。

    在照射时间内,同一窗口(或透光围护结构部件外表面)在 有建筑外遮阳和没有建筑外遮阳的两种情况下,接收到的两个不 同太阳辐射量的比值

    在照射时间内,透过透光围护结构部件(如:窗户)直接进 人室内的太阳辐射量与透光围护结构外表面(如:窗户)接收到 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

    2.1.34透光围护结构太阳得热系数solarheatgaincoefficient

    在照射时间内,通过透光围护结构部件(如:窗户)的太阳 福射室内得热量与透光围护结构外表面(如:窗户)接收到的太 阳辐射量的比值。

    1.35内遮阳系数shadingcoefficient

    在照射时间内,透射过内遮阳的太阳辐射量和内遮阳接收到 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

    2.1.36综合遮阳系数

    1.36综合遮阳系数generalshading

    建筑遮阳系数和透光围护结构遮阳系数的乘积。

    H一蒸汽渗透阻: H。—围护结构总蒸汽渗透阻; H。. 冷凝计算界面内侧所需的蒸汽渗透阻; Ho. 冷凝计算界面至围护结构外表面之间的蒸汽渗 透阻; 顶棚部分的蒸汽渗透阻; P. 围护结构内任一层内界面的水蒸气分压:

    2.2.4建筑遮阳系数计算:

    直射辐射方同日叶的间原; Eb,i 百叶板条第i段内表面受到的散射辐射; Eb.o 从百叶系统反射出来的散射辐射; Eaif.dif 透过百叶系统的散射辐射; Edir.dif 透过百叶系统的直射辐射的散射辐射; Edir.dir 直接透过百叶系统的直射辐射; Ef, 百叶板条第i段外表面受到的散射辐射; Ef,+1 通过百叶系统透射过去的散射辐射; Ef.o 入射到百叶系统的散射辐射; E 通过百叶遮阳系统后的太阳辐射; Fpq 表面力到表面q的角系数; hs 太阳高度角; Io 门窗洞口(透光围护结构部件外表面)朝向的太 阳总辐射; 门窗洞口朝向的太阳直射辐射; Ia 水平面的太阳散射辐射; SCs 建筑遮阳系数; t 遮阳板倾斜角;

    3热工计算基本参数和方法

    3.1.1最冷、最热月平均温度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最冷月平均温度tmin:m应为累年一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2 最热月平均温度tmx·m应为累年七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3.1.2 采暖、空调度日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采暖度日数HDD18应为历年采暖度日数的平均值: 空调度日数CDD26应为历年空调度日数的平均值。 3.1.3 全国主要城市室外气象参数应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选用。

    3.2.1冬季室外计算参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暖室外计算温度tw应为累年年平均不保证5d的日平均 温度; 2累年最低日平均温度te·min应为历年最低日平均温度中的 最小值。 3.2.2冬季室外热工计算温度t。应按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D 值的不同,依据表3.2.2的规定取值

    表3.2.2冬季室外热工计算温度

    .2.3夏季室外计算参数的确定应符合

    1夏季室外计算温度逐时值应为历年最高日平均温度中的 最大值所在日的室外温度逐时值 2夏季各朝向室外太阳辐射逐时值应为与温度逐时值同一 天的各朝向太阳辐射逐时值。 3.2.4全国主要城市室外计算参数应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选用。

    3.3.1冬季室内热工计算参数应按下列规定取值

    金 1温度:采暖房间应取18℃,非采暖房间应取12℃; 2相对湿度:一般房间应取30%~60%。 3夏季室内热工计算参数应按下列规定取值: 最新还调康间品空气温度来购应取室外空生蕴度母值 十1.5K、温度波幅应取室外空气温度波幅一1.5K,并将其逐 时化; 最新标准调房潮应取26资源共享有求必应 3相对湿度应取60%。

    1单一匀质材料层的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R,R2....R. 各层材料的热阻(m·K/W),其中, 实体材料层的热阻应按本规范第3.4.1 条的规定计算,封闭空气间层热阻应 按本规范附录表B.3的规定取值

    3.4.3由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二(三)向非均质复合围护结 构的热阻R应按本规范附录第C.1节的规定计算。 3.4.4围护结构平壁的传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K一围护结构平壁的传热系数[W/(m·K)」; R。一围护结构的传热阻(m·K/W),应按本规范第 3.4.4条的规定计算。 3.4.6围护结构单元的平均传热系数应考虑热桥的影响,并应 按下式计算:

    3.4.6围护结构单元的平均传热系数应考虑热桥的影响,并应 按下式计算:

    式中:Km 围护结构单元的平均传热系数[W/(m·K); K一 围护结构平壁的传热系数[W/(m·K)],应按 本规范第3.4.5条的规定计算; 围护结构上的第i个结构性热桥的线传热系数 【W/(m·K)],应按本规范第C.2节的规定计算;

    2元入c V3.6T

    D=Di+D+......+D

    式中:Di,D2.....Dn 各层材料的热情性指标,无量纲,其 中,实体材料层的热惰性指标应按本 规范第3.4.8条的规定计算,封闭空 气层的热情性指标应为零。 3.4.10计算由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二(三)向非均质复合围 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D值时,应先将非匀质复合围护结构沿平行 于热流方向按不同构造划分成若于块,再按下式计算:

    +DA A+A,+......+A

    式中: 非匀质复合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无 量纲; A,A2.....An 平行于热流方向的各块平壁的面积(m); Di,D2.....Dn 平行于热流方向的各块平壁的热惰性指标 无量纲,应根据不同构造按本规范第 3.4.83.4.9条的规定计算。

    3.4.11室外综合温度应按下式计算

    ,4.11室外综合温度应按下式计算:

    [3. 4. 11]

    式中:tse 室外综合温度(℃); t一室外空气温度(℃); 投射到围护结构外表面的太阳辐射照度(W/m); 外表面的太阳辐射吸收系数,无量纲,应按本规范 附录B表B.5的规定取值; 外表面换热系数[W/(m·K),应按本规范附录 B第B.4节的规定取值。 3.4.12围护结构的衰减倍数应按下式计算

    3.4.12围护结构的衰减倍数应按下

    [3. 4. 12]

    式中:一 围护结构的衰减倍数,无量纲; ④。一室外综合温度或空气温度波幅(K); ③一室外综合温度或空气温度影响下的围护结构内表面 温度波幅(K),应采用围护结构周期传热计算软件 计算。 3. 4.13 围护结构的延迟时间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围护结构的延迟时间(h);

    [3. 4. 13]

    %一室外综合温度或空气温度影响下的围护结构内表面 温度达到最大值的时间(h),应采用围护结构周期 传热计算软件计算。 3.4.14单一匀质材料层的蒸汽渗透阻应按下式计算:

    H=H+H+....+H.

    3.4.16 冬季围护结构平壁的内表面温度应按下式计算:

    4.1.1建筑热工设计区划分为两级。建筑热工设计一级区划指 标及设计原则应符合表4.1.1的规定,建筑热工设计一级区划可 参考本规范附录A图A.0.3。

    4.1.1建筑热工设计一级区划指标及设计原则

    4.1.2建筑热工设计二级区划指标及设计要求应符合表4.1.2 的规定,全国主要城市的二级区属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表 A.0.1的规定

    表4.1.2建筑热工设计二级区划指标及设计要

    4.1.3本规范附录A表A.0.1中未涉及的目标城镇,可根据本 规范附录A表A.0.2的规定确定参考城镇,目标城镇的建筑热 工设计二级分区区属和室外气象参数可按参考城镇选取。当参考 其他城镇的区属和气象参数时,设计中应注明被参考城镇的 名称。

    4.2.1建筑外围护结构应具有抵御冬季室外气温作用和气温波 动的能力,非透光外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的差值 应控制在本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4.2.2严寒、寒冷地区建筑设计必须满足冬季保温要求,夏热 冬冷地区、温和A区建筑设计应满足冬季保温要求,夏热冬暖 A区、温和B区宜满足冬季保温要求。 4.2.3建筑物的总平面布置、平面和立面设计、门窗洞口设置 应考虑冬季利用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4.2.4建筑物宜朝向南北或接近朝向南北,体形设计应减少外 表面积,平、立面的凹凸不宜过多。 4.2.5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的建筑不应设开散式楼梯间和开敲 式外廊,复热冬冷A区不宜设开敲式楼梯间和开散式外廊。 4.2.6严寒地区建筑出入口应设门斗或热风幕等避风设施,寒 冷地区建筑出人口宜设门斗或热风幕等避风设施。 4.2.7外墙、屋面、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分隔采暖房间 与非采暖房间的内围护结构等非透光围护结构应按本规范第5.1 节和第5.2节的要求进行保温设计。 4.2.8外窗、透光幕墙、采光顶等透光外围护结构的面积不宜 过大辅助软件,应降低透光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值、提高透光部分的遮阳 系数值,减少周边缝隙的长度,且应按本规范第5.3节的要求进 行保温设计。

    4.2.9建筑的地面、地下室外墙应按本规范第5.4节和第5.5

    4.2.9建筑的地面、地下室外墙应按本规范第5.4节和第5.5 节的要求进行保温验算

    4.2.13建筑及建筑构件应采取密闭措施,保证建筑气密性 要求。 4.2.14日照充足地区宜在建筑南向设置阳光间,阳光间与房间 之间的围护结构应具有一定的保温能力

    4.2.15对于南向辐射温差比(ITR)大于等于4W/(m·K),

    4.2.15对于南向辐射温差比(ITR)大于等于4W/(m·K)高层标准规范范本, 且1月南向垂直面冬季太阳辐射强度大于等于60W/m的地区, 可按本规范附录C第C.4节的规定采用“非平衡保温”方法进 行围护结构保温设计。

    4.3.1建筑外围护结构应具有抵御夏季室外气温和太阳辐射综 合热作用的能力。自然通风房间的非透光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与 室外累年日平均温度最高日的最高温度的差值,以及空调房间非 透光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的差值应控制在本规范 允许的范围内。 4.3.2夏热冬暖和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设计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 求,寒冷B区建筑设计宜考虑夏季防热要求。 4.3.3建筑物防热应综合采取有利于防热的建筑总平面布置与 形体设计、自然通风、建筑遮阳、围护结构隔热和散热、环境绿 化、被动蒸发、淋水降温等措施。 4.3.4建筑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建筑平面、立面 设计和门窗设置应有利于自然通风,避免主要房间受东、西向的 日晒。

    4.3.5非透光围护结构(外墙、屋面)应按本规范第6.1节和 第6.2节的要求进行隔热设计。 4.3.6建筑围护结构外表面宜采用浅色饰面材料,屋面宜采用 绿化、涂刷隔热涂料、遮阳等隔热措施。 4.3.7透光围护结构(外窗、透光幕墙、采光顶)隔热设计应 符合本规范第6.3节的要求。 4.3.8建筑设计应综合考虑外廊、阳台、挑檐等的遮阳作用。 建筑物的向阳面,东、西向外窗(透光幕墙),应采取有效的遮 阳措施。 4.3.9房间天窗和采光顶应设置建筑遮阳,并宜采取通风和淋 水降温措施 4.3.10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其他夏季炎热的地区,一般房间 宜设置由扇调风改执环境

    ....
  • 建筑标准
  • 相关专题: 民用建筑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