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厦重庆一建广厦经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2.3执行本企业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及其他支持性文件
3.1集团公司工程管理网络图
3.项目组织机构与职责
出口产品标准3.2项目工程部施工网络图
4.1基础施工平面布置图
针对本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由(集)司派项目经理一名,下设技术负责人 名,施工负责人一名,生产负责人一名。管理采取分区施工负责制下设施工员 十二名,钢筋加工施工员一名。技术组设两名档案资料管理员,负责收集整理档 案资料;计划预算组设预算员二名、计划统计员一名,组设现场材料员三名及库 工二名;后勤组设专职食堂管理员一名和保卫管理员一名、管理食堂和现场治安 保卫、协调周边关系;劳资组专职劳工员二名,负责组织劳动力及管理;质量组 设质量员三名;安全组设安全员三名、专职予以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设备组设机 械设备员二名及水电设备员一名。
5.2施工流水区(段)划分
本工程划分为三个主要施工区域和一个独立施工区:129/U~H轴、消防 水池部分为第一施工区;24~43轴、B型房为第二施工区;43~70人防区和A2 D型房为第三施工区域;C2房为独立施工区。各施工区实行平行流水施工,各 施工区内分别划分施工流水段,自行组织区域流水作业。具体施工流水区段划分 详见示意图
6.1.1 主要施工方案确定
(1)基础采用人工开挖,土渣就地集中堆放,采用汽车运至建设单位指定 地点倾倒。 (2)钢筋采用现场加工,就位绑扎。 (3)混凝土采用现场机械搅拌,水平运输采用机动小斗车结合人力推车施 工。 (4)役板基钢筋网竖向定位采用Φ20钢筋支撑架间距1500梅花形布置 (5)柱孔土石方采用钢管支架固定人工绞车,吊篮垂直运输。、 (6)筱板基础混凝土内掺缓凝剂延长初凝时间,防止产生施工冷缝
6.1.2主要项目施工顺序
(1)桩基:桩孔定位→人工开挖桩孔→混凝土护壁→桩底处理→桩芯绑扎 钢筋→桩芯混凝土→基础梁→养护。 (2)筱基:放开挖线→人工挖基坑→封底→钢筋绑扎→浇混凝土→养护 (3)墙基:放线→人工开挖槽→封底→支模扎筋→浇混凝土→养护
6.1.3基础施工进度计划
6.1.4主要施工方法
6.1.4.1轴线及标高控制
(1)确定主要“+”字控制线 以九龙广场B线混凝土挡墙中心线和已知坐标点(X=62314.098, Y=58236.228为放线依据,从B线档墙中心线平移46.3m为L轴(纵轴),由已 知坐标点与L轴的垂直交点为横轴控制点、由横轴控制点沿L轴取52.973m确 定为32轴,整个工程主要中心“+”控制线确定后,仪器架设在中心点上,分 别实测“+”字四个交角;看是否满足90°土5”的要求。 (2)建立施工轴线控制网
6.1.4.2挖孔桩施工
(1)扎内垂直运输采用Φ48×3.5钢管搭设支架,安装滑轮及较轮,人1 绞磨提运。钢管架上可铺彩条布,作为防雨的措施,以加快施工进度。 (2)混凝土护壁按1m从上到下施工,护壁顶段在孔口周边必须设500mm 宽,150mm厚孔沿板,护壁钢筋弯入板内锚固,每段护壁纵向钢筋采用焊接接 头,模板采用自制定型组合钢模,圆模按4块进行拼装,椭圆形桩孔护壁平直段 模板采用小块钢模组合,背面背双层双根钢管,间距900×900,并用蝴蝶扣固 定,增强模板刚度和平整度。护壁混凝土浇完拆模时,平直段大于1.3m时必须 设护壁支撑,支撑采用60×160木枋横向间距1200设,纵向间距1000设。防止 平直段护壁刚度不够造成土体侧压失稳
(3)挖孔时孔径采用园车控制,成孔施工至设计标高后,进行岩石取样,达 到设计地耐力后方可封底。封底前进行基底及孔壁的修理,并清除杂物及积水。 (4)在挖深桩时,桩挖至6m深时,为保证井下工人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和 排除并内的有害气体,在地面采用鼓凤机连接胶管间断向下送风,确保井内人员 安全:
直提运土石方时,操作人员要躲在防护逢内,以防落石伤人。 (8)本工程的桩基地耐力测定按下面方法进行: 待桩基进行到设计标高后,施工技术负责人、工长、建设单位代表、设计单 立代表、监理单位代表,地质单位代表、质检单位代表共同检查桩底石质,目测 满足要求后,选定桩孔,剔打一组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毛坏,有 见证送回市质监站试验室钻成Φ50的圆柱体进行单体立方体试压,强度满足设 计要求后方可联系有关检测单位进行单轴抗压试验。、 桩基的地耐力试验作为工程的一个重要依据,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试件 的制作送检都必须按规定有见证地进行。其强度值在验槽(坑)时报质;监部门, 设计院、建设方、地质勘察院、监理方等单位验收,合格后及时完善有关手续才 能进行封底。 (9)圆桩芯钢筋采取孔外预制成型,人工放入孔内定位。钢筋笼钢筋连接 采用电弧单面搭接焊,钢筋分段焊接,椭圆形桩芯钢筋采取现场就位绑扎,为防 上钢筋笼变形孔内设Φ12间距1500钢筋支撑(梅花型设置),为保证钢筋笼位 置正确和保护层厚度,在主筋四周每隔3m加焊一钢筋耳朵,作定位控制用。 (10)桩芯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落度3~5cm,采用机拌机捣,下料 采用人工直接下料入孔,桩深大于2m时可采用Φ250串筒下料,混凝土振捣采 用振动棒在孔内分层振捣。 1)基础混凝土浇筑前,应先检查所浇部位的轴线、标高是否准确,钢筋是 否绑扎牢固,模板是否支撑稳固。桩内的淤泥、积水、杂物应清除十净。 2)浇筑挖孔桩混凝土时要特别注意,必须先抽干孔内积水。如个别桩内有 地下水不断渗入。在第一次抽干后马上浇入混凝土,用振动棒振捣密实,地下水 丰富的桩,混凝土的落度可控制小一点,但严禁使用干性骨料。 3)挖孔桩混凝土要分层振捣密实,每层浇筑高度不得大于0.6m。为防止 昆凝土离析,采用铁皮串筒下料。在有施工缝的地方,应把表面凿毛,打扫干净 制水泥浆后才能浇筑。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密实,浇筑过程中注意不得随意撞 击或扭曲钢筋,防止移位。
6.1.4.3地梁施工
挖土石方→浇混凝土垫层→放线→绑扎钢筋→关模板→浇混凝土→拆模、养 护。 (2)施工方法 1)基槽开挖:基槽开挖须在桩基混凝土浇筑完后进行。按轴线位置放出基 漕边线,放出开挖线,向下开挖。基槽深度超过1.5m,回填土区施工,应放出 工作面并放坡,放坡系数为1:0.5,经常检查基槽坑稳定性。在开挖土石方时: 应把土渣抛出槽边1m远,坑壁边缘严禁堆放材料和施工机械。 为便于集中排水,雨期施工基坑(槽)挖后不能及时进行下一工序时;可在 基底标高上留50~100一层不挖、待下一工序前再挖除,基槽挖好后;须经甲、 乙双方等技术人员检查验收作好隐蔽记录。 2)模板工程 基础梁用小块钢模板拼装,钢模应平整,无翘曲变形,表面要清理干净,并 刮好脱模剂。 地梁模板安装按设计断面尺寸和标高拼装,用U形扣连接,并用钢管和木 作夹具及支撑,要求模板安装位置正确,夹具、支撑牢固,浇筑混凝土时不漏浆 模板不变形。模板拆除须在混凝土浇筑至少12h后进行,先拆除钢管支撑,再松 J形扣。每块钢模逐步拆开。不充许用铁棍随意剥离,在除掉模板上混凝土杂质、 亏垢后堆码整齐。 3)钢筋绑扎:地梁钢筋绑扎前,基槽必须打好垫层,清除石渣、泥浆。梁 箍穿入主筋后,在主箭上用粉笔划出绑扎间距,要求绑扎牢固,必要时用点焊焊 牢。上部柱插筋,接图纸设计锚入桩内不小于45d,基础梁钢筋伸入支座不小于 35d。 钢筋绑扎完后,必须依据设计施工图纸检查钢筋数量、规格、形状、尺寸, 作好隐蔽检查记录。 4)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应先检查所浇部位的轴线、标高,钢筋绑扎: 漠板支撑。坑、槽内的淤泥、积水、杂物应清除干净。基槽上面浮土也要清除 避免浇筑时落入混凝土中.基础梁浇筑时,混凝土不可一下子全部倾倒入模板内, 宜用铁铲铲入,及时振揭。
6.1.4.4筱板基础施
(1)基础开挖 筱基采用石工昼夜开槽凿打,石渣采用人工运出坑外集中堆放, (2)钢筋绑扎定位 筱基主筋由加工房统一对焊成通长钢筋,现场不接接头,同一号钢筋对焊接 头位置在加工中必须配备成2~3种不同接头位置,在绑扎过程中必须按不同接 头位置钢筋相邻的原则定位,同时保证相邻两接头距离不小于500mm。钢筋网 竖向定位采用Φ20钢筋支撑架间距1500梅花形布置。 (3)混凝土施工 该基础为C30混凝土,由于是大体积混凝土,我们采用低热的矿渣42.5级 水泥;0.5~4cm碎石;渠河砂,细度模数在1.0左右;外加剂采用减水型的缓凝 剂。使初凝时间延长到6~8h。 1)混凝土出机及浇筑温度控制:减小原材料入机温度,下料前石子必须用 冷降温处理。各混凝土搅拌合必须搭棚以防阳光曝晒,同时对筱基浇筑区域搭架 用编织袋遮阳,控制浇筑混凝土的升温。 2)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浇筑采取在坑周边安置2~3台混凝土搅拌机, 部分用溜槽将混凝土滑入坑内,另一部分混凝土运输,采取在坑内用钢管搭设 操作及运输平台,平合上铺设木杨,采用手推车和人工输送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顺序的原则是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出现冷缝,施工时采用分段分 层推进浇筑,从一边向另一边推进,薄层浇筑。分段宽度控制在5m内,分层摊 铺厚度控制在300mm内,加强振捣,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浇筑时配备24 根振动棒分层分段振捣、保证各层混凝土振捣密实,以提高强度,减少混凝土收 宿。 3)泌水处理: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坡 面下流到坑底预留的积水坑中,然后通过积水坑内的潜水泵向坑外排出。 4)表面处理;在浇筑后2~5h,初步按标高用长尺赶平,6~8h后用木搓 板反复搓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在初凝前再用铁板压光 5)混凝土蓄水养护;为了有利于底板混凝土表面均匀散热,降低内外温差 并使混凝土能获得理想的强度发展环境,在混凝土浇筑完初凝后,进行上表面蓄 水养护,蓄水深度10~15cm,同时,利用运输平台的竖向钢管进行灌水降温
在混凝土浇完后5d内钢管内必须随时灌水换水,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升,在14d 的养护过程中,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始终在25℃以内 6)混凝土的温度监测:采用Φ48钢管埋入混凝土内作测温孔,用温度计 定时监测。以块体平面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温区,测温孔布置在测温区内, 平面上温控点位不少于4处;沿块体厚度方向,每一点位的测点不少于5点。测 温记录要求第1~3d每2h测温一次,第4~15d每4h测温一次,第16~28d每 3h测温一次,第2960d每24h测温一次。
6.1.4.5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
试件制作必须有建设单位现场负责人和监理单位代表在现场抽样由专人制作,并 及时送检。
6.1.5主要技术措施
6.1.5.1保证质量技术措施
(1)基础轴线,标高控制 1)基础工程的轴线控制采用轴线桩分测法,即分别根据永久的坐标点,利 用经纬仪及拉线等测设出中心桩及控制桩,然后根据控制桩放出建筑物轴线,并 示记在建筑物西周龙门板上(或挡士墙),在基施工时,随时拉线复核。桩孔 定位根据轴线分测在混凝土护壁孔周顶板上,用红“△”角作好控制记号,确保 桩孔位及基坑槽的位置。 2)水平标高,根据永久坐标点,用水准仪抄测在桩壁上,并用铁钉作好标 记,控制土石方的开挖,在桩混凝土等浇筑时,须重新复核水平标高点,以控制 基础的标高。地梁的标高采取在模板上弹水平墨线控制的方法控制标高。 (2)挖孔桩的验收试验 本工程的基础工程人工挖孔桩占了很大的比例:桩基的质量情况决定了基础 的质量,在桩基的土石方施工中,可通过卷尺和岩芯取样等检查桩土石方的开挖 质量,桩基浇筑后,桩基的隐蔽性加强,必须有可靠的检测手段,在地梁施工前 必须对桩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验收采用非破损性的动测法,以保证桩基质量的要 求。 (3)钢筋加工严格按图示尺寸下料,按规范要求进行绑扎,特别是插筋定 应,要严格按方案实施,以保证定位牢固,能承受混凝土浇筑时的冲击。 (4)混凝土浇筑时确定浇筑部位,严格按试配计量,控制各材料技术参数, 投料顺序和搅拌时间必须严格按混凝土施工规范进行。浇筑时,要按确定的浇筑 顺序依次浇筑,更改浇筑顺序一定要征得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派专人养护,若 夏天水压不够,则要考虑加压措施。 (5)所有工程材料进场必须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6.1.5.2保证安全技术措施
6.1.5.3降低成本技术措施
(1)认真学习、贯彻集团公司劳动纪律安全条例和市劳动管理条例,作好 现场周边防护,严格按安全措施施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施工前详细、认真地作好技术交底,确定谁施工谁负责制度,避免野 蛮盲目施工,减少返工量。 (3)根据施工图,精确分墨放线,随时检查土方开挖量和开挖尺度,控制 也基深、挖孔桩的允许误差。 (4)严格按工艺流程,分段施工,严格计量,作到工完料清,减少材料浪
费。 (5)作好进场材料的堆码和半成品材料的就位,减少二次转运, (6)在确保进度;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进行土石方的堆码,避免土石方的 多次重复转运。 (7)作好材料库房工作,进场材料必须“物、帐、卡、程序文件”四相符 作到进场材料和工程用料、预算量一致,控制物料输出。
结构分部是最重要的分部,也是决定工期的主要分部,合理采用施工方法, 科学组织和严格管理是结构施工成败的关键。根据公司的成功经验和工种的具体 情况,将编制以下施工方案和计划: (1)施工平面布置: (2)水平及垂直运输 (3)地下层结构施工进度网络计划; (4)结构模板选择及设计; (5)模板施工方法: (6)钢筋工程; (7)混凝土工程部分。
(1)本工程选用六台庆江(40t/m)、一台庆江(63t·m)自开式塔吊基本 能够覆盖全部范围,进场材料的运输均可用塔吊,卸料点直接吊运至施工指定地 点,施工用的模板、架料等材料也全部由塔吊吊运到施工点。混凝土采用泵车运 输到现场,再用输送泵运送到浇筑地点。 (2)本工程塔吊在主体施工阶段只作模板、架料等材料的吊装,随着主体 结构上升需安装四台施工电梯(双笼),其中A2型房一台、A2型房一台、B型 房两台,作为砌体抹灰、装饰等材料的运输及人员上、下。在主体施工完工后: 在建筑的外侧搭设定型的钢挑平合,用塔吊吊运或转运材料。C型和D型房的 人员上、下利用建筑物楼梯解决。 3)设备在施工中起看相当重要的作用,工期的长短任往取决于这些设备 的运输能力及完好利用率,所以在施工中对这些设备的合理使用和维护无为重 要,要坚持按公司ISO9002质量程序文件规定进行,
7.3主体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4各楼栋标准层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图
7.5结构模板选择及设计
在根据市场各类模板的销售、租赁价格,结合工种南具体情况,在满足设计 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工期的前提下,确定如下模板类型: 本工程的施工阶段由于工期太紧,柱、梁、墙模板均采用新购小块钢模板组 合。板底模全部采用10mm厚的覆膜竹夹板,下铺间距≤500mm的50mm× 150mm 木枋配合施工。
7.6标准层模板施工方法
7.6.1模板施工准备
(1)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必须认真熟悉图纸及相关的规范规程,熟悉各 构件轴线位置及标高,给出构件的配模图,根据配模图提出详细的配模计划。 (2)模板入场后,必须分规格堆码,进行质量检查,若发现误差过大,则 必须退换和组织维修。 (3)施工前,工长要向工人班组作技术交底。内容包括:工程结构概况介 绍,模板选用情况,组拼校正方法,检查标准,楼层施工流程及时间要求,模板 拆除条件等。 (4)根据轴线控制方法,在模板上弹出各轴线及各构件的平面控制线
7.6.2墙、柱、梁模板施工
(1)矩形柱模施工 1)柱模组合: 本工程柱模均采用钢模组合,要求组合时必须作到:钢模必须相错组合;组 合时,必须在钢模缝加海绵或草纸;U型卡必须满扣;西部事先刷脱模剂(脱模 剂采用皂化脱模剂);柱模脚必须找平或柱模板校好后,必须事先于柱模外补填 与其地面的缝隙。 2)柱模夹具: 方柱模夹具采用钢管夹具,钢管夹具和满堂架连接成整体,钢管夹具沿柱竖 向布置:钢管夹具最下一道距地250mm。钢管夹具为双背杆,钢管夹具竖向间 距600mm。柱设计尺寸大于800mm的柱模板加Φ12对拉丝杆(双向)或对拉 钢片,间距600m一道,柱四面模板、对拉丝杆均应与钢管夹具双背杠连接
3)柱模校正 柱模安装前必须弹出柱模外边线和柱中线及放大100mm四周的墨线,并在 接板面上弹出柱模架的外边线。 柱模采用塔吊整体吊装就位,用U型卡联接成整体后,上、下用钢管夹具 定位,下部定位以模板外边线为准,上部采用双面吊线的办法。即对准放大 100mm四周墨线用尺量准确后夹具定位,确保柱不产生错角和确保上下垂直; 上下定位准确后,先夹柱中部,用线坠吊四角和中线,校正垂直度,最后按竖向 间距夹紧柱模,检查校正。 柱模下部浇筑混凝土前用水泥砂浆将其与地面间隙封闭,以免混凝土浇筑时 漏浆,柱底模部位产生烂根。 (2)异形薄壁柱模板安装 本工程住宅异形薄壁柱模板采用小块钢模拼装而成,施工时,柱筋扎完后, 依照图示尺寸选用不同规格模板就位拼装而成,要求相邻模板的模板缝及连接角 模不能同缝,U形扣只上40%,校正时首先从下向上用吊线坠校正,首先将模 板对准楼板上的柱框墨线,异形薄壁柱均设置1.5m对拉钢片。距楼地面0.3m, 纵横间距300mm设置,在离楼地面300mm处之好第一道钢管柱箍,然后间距 600mm一道,逐步上好钢管柱箍,紧扣件螺钉,最后加满U形扣以增加模板
(3)剪力墙模板安装 剪力墙模板采用小块钢模拼装而成,放线后,采用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将墙转 角点及直段中间部分做上“靠墩”,其作用为墙模拼装后直接靠在“靠墩”上, “靠墩”的边线即为墙边线,这样做保证了墙模下部正确定位,施工时,墙筋扎 完后,依照图示尺寸选用不同规格模板就位拼装而成,要求相邻模板的模板缝及 连接角模不能同缝,校正时首先从下向上用吊线坠校正,墙模板设置1.5mm对
拉钢片,距楼地面0.3m,纵横间距300mm设置,在离楼地面300mm处上好第 道钢管支撑,然后在间距600mm处一道,逐步上好钢管支撑,拧紧扣件螺钉 以增加模板刚度和整体性
剪力墙阴阳角均采用小块钢模中的阴角模和阳角模,同时为了保证外墙大角 的刚度,在大角处增设钢管斜拉杆,
电梯井道内设操作灯笼架,先在井壁楼层板下口预留四个孔洞,再用两根钢 管水平平行穿入预留孔中,然后再在上面搭操做用的灯笼架,灯笼架每两层搭 次,下面的灯笼架施工后即可拆除,随后可插入楼梯间的梯段施工。楼梯间梯段 底模采用竹夹板,侧模根据梯踏步的宽、高尺寸加工成木制定型模具。支架采用 钢管支撑架搭设,严格控制梯段的上下口标高,保证各梯踏步的高、宽尺寸准确。
楼梯间、电梯井内壁采取如下支模方案:
1)在已浇混凝土墙体的顶部保留一块钢模带,作为上层模板与下层模板的 过渡连接。
根据搭设好的满堂脚手架上1.0m线,拉通线调平梁底横杆后(梁长L三4m 时起拱按1%~3%),铺设梁底模、板缝要求小于1.5mm。根据梁高确定出梁底 板横杆间距为600800mm,且横杆在扣件之间长度不能大于1m;底板拼装好 后。主梁底模就位后拉通线与柱顶线吻合,先固定底板两端,然后固定中部,最 后校核(固定底模用十字扣件解决)。同时校核梁底板标高,待梁的钢筋扎完后 即可拼装侧模型并加固、校正。次梁底模必须与已浇部分的次梁体系拉通线进行 校核,保证整个楼盖次梁顺直。梁侧模横向木枋背杠的竖向间距200~250mm 竖向背杆的横向间距取600~800mm。梁高在600~900mm时设Φ12对拉丝杆 根,梁高在900mm以上时设Φ12对拉丝杆两根,纵向间距按600~800mm设 置。梁侧模校正:梁侧模首先校正梁两端侧模板,校正时用吊线坠吊正后,用短 本将其与背杆连接支撑,最后拉通线校核梁侧模,并用短木固定。 梁模板分两次拆除,混凝土浇筑24h后方可拆除梁侧模,待混凝土强度发展 到标准强度的75%即可拆除底模
7.6.3现浇板的模板安装
本工程现浇板均采用覆膜竹夹板作为现浇板底模板。 (1)现浇板底模必须达到铺设条件方能施工,首先在搭设好的整体支架上 搭设纵横梁底模支架,并铺设梁底模,然后将其纵横梁钢筋扎好,校正固定好梁 模板及梁柱节点模板,确保梁标高、轴线、模板垂直度无误后方能搭设竹夹板下 支承钢管及木枋。 (2)找平钢管标高以梁侧模顶面为准,施工时,先在支撑架顶部上好板模 支承横杆,向下量取尺寸确定找平钢管标高,其标高比设计标高低60mm,并用 水
准仪检查找平钢管是否在同一水平标高上,无误后,然后在与横杆垂直方向铺设 50mm×150mm中枋,中枋间距400mm。 (3)竹夹板铺设:木铺好后,根据每块尺寸大小铺设竹夹板,要求竹夹 板铺至梁边10mm处,以便于拆除梁侧模。铺设竹夹板时板与板交接处留1mm缝 隙,两块板交接处必须铺有木,交界处竹压板间缝隙用粘胶带粘贴好,梁板节 点和柱节点处为便于拆模和不漏浆,也须用粘胶带粘贴好。铺完后同样要求编号 排列,上好隔离剂后绑扎板筋
7.6.5结构脚手架的搭设
楼层的结构支撑脚手架,是支承梁、板模板,抵抗混凝土对柱、梁、板压力。 的支承系统,支承架的刚度、强度是关系系统安全的关键,本工程根据有关资料 及设计数据,对脚手架作如下要求: (1)材料的选择及要求: 主架料采用Φ48×3.5钢管,其力学性能符合现行国标《碳素结构钢》
7.7结构转换层模板施工
7.1转换层自重,施工荷载传递方式
转换层自重和施工荷载通过模板传向支撑体系,支撑体系传向下层楼面结 构,设钢筋混凝土自重为90、模板支撑重量为91,接二层楼盖承接荷载,则每 层楼盖承接荷载为(go+g1)/n=(go+q1)/2,因此,1/2部分荷载通过+4.2m层 楼面结构传递于框架柱、墙上,另1/2部分荷载则通过下层支撑架传向+4.2m层 楼的楼面结构,再传递于柱、墙上,然后通过地下层柱墙传给基础,基础传递给 地基持力层。而支撑承接荷载为逐层递减,本层为qo+q1,下层为(1一1/n)(qo+q1 (go+g1)/2,n为参加承接荷载的楼层数
7.7.2模板及支撑方案
(1)梁模须用小块钢模拼装,梁高大十700mm时必须设对拉钢片。 (2)板底模均采用10mm厚覆膜竹夹板,下设支承木枋平铺(间距500mm 一道) (3)支撑架采用Φ48钢管搭设,搭设方法见支撑系统工程。在转换层结 勾未达到要求强度前,下层结构支撑架必须保留。保证结构自重及施工荷载由二 层楼面体系分担
7.7.3支撑系统图
模板的选定及设计:本工程结构转换层的柱、墙、梁均采用小块钢模进行拼 装。矩形柱截面尺寸单边>800mm应设置Φ12对拉螺栓,距楼面300mm起, 纵向间距600一道。墙及高梁(梁高>700mm)采用1.5mm厚对拉钢片,纵向 可距300mm,横向间距400mm一道。板底模采用10mm厚的覆膜竹夹板,下铺 50mmX150mm木枋,间距5000mm一道,
7.7.5 主要施工方法
7.7.5.1支撑系统工程
本工程的结构转换层施工支撑系统采用Φ48×3.5钢管扣件满堂架系统。钢 管扣件必须满足力学要求,转换层脚手架选用下层使用过的钢管、扣件时,对锈 独严重的禁止使用,弯曲变形的要进行修复后方可使用。 (1)板底整体支撑系统 板底整体支撑系统,立柱间距为1000mm×1000mm,扫地杆距楼面 300mm,纵横系杆第一道步距1700mm,以上为1500mm一道。整体支架纵横间 距3000~5000mm设置一道剪刀撑。 (2)梁底支撑系统 1)高梁支撑体系 梁高>1200mm时,支承立杆采用双排立杆,排距800mm,间距450mm, 支承横杆间距150mm一道,其余部分参照整体支撑体系搭设。 梁高≤1200mm时,支承立杆采用双排立杆,排距900mm,间距600mm,
支承横杆间距离300mm一道,其余部分参照整体支撑体系搭设。 2)宽梁支撑体系 支承立杆采用排立杆,排距700mm,间距450mm,支承横杆间距离150mm 道、其余部分参照整体支撑体系搭设
7.7.5.2模板工程
(1)A型房、B型房结构及装修外架均采用液压整体爬架施工,提升方式 均采用液压升降的提升方式。 (2)爬架的附着支承构造分:A型支座固定在剪力墙上,B型支座固定在 框架梁上。 (3)在塔吊附着及施工电梯对爬架升降造成影响时,采取局部临时拆搭的 办法,使架体越过障碍,正常升降。结构施工时所使用施工电梯应追随在爬架下 面,装修施工时拆除悬挑部分,爬架可逐层下降。
(4)建筑结构标准1层开始预留孔,第2层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C20时, 即可安装主框架,搭设架体。1层、2层施工时需搭设临时脚手架,标准层3层 混凝土强度达到C20以上时,即可把上支座提升到第3层。同时可对架体进行 提升。 (5)爬架体以主框架为骨架采用扣件钢管搭设装修施工组织设计 ,主框架高12.6m,架体高 度14m,宽度0.9m,每步架高度1.8m,钢管必须按规范搭设剪刀撑和底部支 承框架等机构,扣件必须按规定紧。 (6)在建筑物四周距搭设的爬架之间距离应小于200mm,架体最下端一层 应与结构的最大距离不大于100mm。
7.8.2脚手架体的搭设
(11)架体内水平向应有二道以上大眼网与墙体进行密封性连接:架体底 部应有大眼和密眼网双层进行兜底并封闭;架体外侧应有密眼网进行封闭式围 沪,围护时要保证横平竖直,应有尽可能多的点与架体进行连接,
7.9水平标高控制及传递
(1)水平标高的控制和传递 将建设单位提供的绝对标高点引测至基础顶面,校核无误后作好标记,作为 基础顶面标高控制依据,再用水准仪根据图纸将基础顶面标高引测到各施工区电 梯井的内壁上,作为楼层标高的控制依据。随着结构工程的进行,每层标高控制 均用同一把50m钢卷尺从原始点按图纸高度向上丈量引测,作为各层高程控制 点,然后以此点为依据控制各种梁、板的标高,进而达到控制楼层标高的目的。 质量标准:层间标高偏差≤土5mm,总高偏差≤土30mm。 (2)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技术措施 本工程的沉降观察采用S3水准仪及5m铝合金塔尺进行。 本工程的沉降点在A、B各栋均须设置,每栋不少于四个点,各沉降观测点 根据对应的永久性建、筑物水准点为参照点。 本工程的沉降观测由施工放线人员控制测量,并整理测量结果。沉降观测的 仪器严格按公司ISO9002的质量程序进行管理。 本工程的沉降观测点全部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柱或筒体上。 (3)观测时间 上升施工期间每上升一层测量一次,装饰施工期间每月一次,竣工后第一年 每四个月.一次,第二年每半年一次,沉降稳定即可结束观测。 对观测点要作好保护,以保证真实的沉降情况 (4)轴线控制 主体结构轴线控制采用“内控法”控制,外控点校核,具体做法如下: 根据地下层结构轴线内控网,分别在建筑物A、B、C、D型房内设置矩型 分布的内控点,使建筑物A、B、C、D型房的轴线形成独立的控制系统。主楼 内控点桩采用埋地的混凝土保护钢板桩,桩顶预埋一块150×150×10钢板,用 钢锯片刻出交叉点上“十”字定位标志,刻痕要求2mm以上。作为主楼施工的 内控点。楼层上的内控点采取在楼面上设置200×200方形预留孔,楼层轴线传
递时用光靶接收板弹出投递点,另外装修标准规范范本,在建筑物四周,用经纬仪射出纵、横各主 轴控制线的射线在醒目处,作为外控校核点, 竖向测量:采用激光铅直仪与经纬仪测设相结合的办法。 平面控制:在设置的直角坐标上,用钢尺和经纬仪测设相结合的办法。
7.10.1 施工准备
(1)钢筋工程施工前,有关管理人员及操作班组必须认真熟悉图纸规范及 施工验收标准,编写钢筋计划, (2)选定钢筋加工场地,规划好原材料堆码加工区,半成品堆放区,搭建 钢筋加工房,安装钢筋加工设备。 (3)钢筋工长在施工前向操作班组作详细的技术交底,内容包括各种钢筋 的下料、成型方法、误差范围方面的内容。 (4)选择组织好技术过硬的劳务队伍
....- 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路桥施工组织设计 水利施工组织设计 园林施工组织设计
- 相关专题: 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