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通公路公司重庆马桑溪长江大桥施工_ _ 组织设计.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1.6.1主塔1号墩基础施工方案
马桑溪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主桥1号墩基础为15根Φ3.0m挖孔桩,承台为32m×20m,厚5.0m的 钢筋混凝土承台,承台底标高164.5m,桩底标高153.0m,岩面标高约163.5~ 169.0m,地面标高约166.0~170.0m。 1.砌筑土围堰 由于1号墩临近长江边,施工水位168.11m时墩中心距岸边仅7~8m, 因此在墩位处砌筑三面围堰,抽水后桩基和承台可进行导裂爆破,人工开挖 以加快施工进度。 11月1日开始砌筑围堰时,水位为170.5m,较施工水位168.11m尚高 出2.4m。考虑水位退至施工水位时,岩面最底处水深乃为4.61m,水压力 较大,故围堰顶面宽4.0m,堰顶高出水面0.5m,边坡1:1,围堰最高 达5.0m。为防止江水冲刷及围堰渗水,在围堰两侧边坡由堰顶至坡脚满铺 彩条布,并加堆编织袋层作防护,宽约0.8m。为避免因围堰局部漏水堵漏 占用围堰内净空以及满足围堰内施工场地,围堰坡脚至承台边缘设为8m(平 面尺寸见附图)。 由于墩位上游侧江水流速较大,故在围堰上游侧6m处筑一宽2m的挑水 坝,避免江水直接冲刷围堰,挑水坝由钢丝网、编织袋组成网兜,抛填而成, 其长度较围堰外缘超出约10m。 墩位下游侧因回流淤积砂层,厚度约1.0~2.2m,为避免因砂层渗漏造 成流砂弓引起围堰塌方,在堰身范围内用吸砂泵将积砂吸出,确保围堰座落在 岩面上。 围堰砌筑步骤: 抛筑挑水坝,阻止江水冲刷。 边吸砂边填筑堰身黏士,形成三面围堰,出水后人工夯实
医疗器械标准马桑溪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讯
潜水工下水铺设彩条布,堆码黏土编织袋 抽水堵漏,在围堰内用黏土编织袋砌筑截水沟及挖设汇水井,备 用4台水泵抽水,保证基坑在无水或少水的条件下开挖。 2.承台基坑及桩基开挖和混凝土灌注 围堰内抽水后,清理围堰内淤砂,测放承台边线,其边线较承台设计尺 寸小约20cm。沿边线用风钻钻孔,采用导裂爆破对承台周边进行导裂,再 由人工开挖至承台底标高以上约0.2m处停止基坑开挖,承台开挖爆破应产严 按爆破有关规定执行,严禁违章作业。对岩面标高低于承台底标高的部位 利用开挖石碴和石块回填夯实,确保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不发生沉降。 基坑在无水或少水的情况下,清除积砂,测放桩位,始挖孔桩施工。 孔上部风化范围内可适当加天孔径,以便浇筑混凝锁口及护壁,挖孔 时采用风钻钻孔,再装药爆破,人工清渣,电动葫芦(或卷扬机)吊运,应 采用浅眼爆破法,严格控制炸药用量,每次爆破深度约50~70cm。 孔内爆破后,应先通风排烟,经检查无毒气后,施工人员方可下井继续 作业。为加快挖孔进度,主桥1号索塔墩15根桩同时开挖。 桩孔挖至设计标高以上0.5m后,应采用人工凿后找平,进行孔底处理 至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即可在孔内绑扎钢筋笼、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后 即可灌注桩身混凝土。 当各桩挖孔进度不同步时,原则上已灌注混凝土的桩孔,其相邻桩孔不 得再爆破。对岩面标高低于桩顶标高的桩孔,可采用钢护筒或砖砌围圈、黏 土编织袋围圈等方法接高。 挖孔桩施工完毕后,采用人工开挖基坑0.2m至设计标高,设置截水沟 及汇水井,确保承台基坑范围内无水十燥状态下进行承台施工作业。 承台顶标高在岩面标高以下部分直接利用基坑作模板,以上部分视情况 可采用木模或黏土编织袋砌码。承台模具安装好后,即可绑扎钢筋(钢筋在 车间弯制、焊接成形,现场绑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方可灌注承台
2.承台基坑及桩基开挖和混凝土
马桑溪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1.6.2主塔2号墩基础施工方案
马桑溪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讯
钻孔桩施工完成后,即可开挖承台基坑至承台底以下不小于1.5m。基 坑开挖按1:1.25放坡。承台施工采用无底钢套箱围堰,在承台基坑开挖完 成后,拼装钢套箱,然后浇筑水下混凝土封底,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后,即可抽水施工。其余同1 号墩
1.6.3主塔1号墩、2号墩墩身施工方案
主塔墩身采用翻模施工。墩身为12m文26m的空心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 墩高32.5m。内外模板各制造3节,每节高3m,外模设计为钢模,内模设计 为木模(部分钢模),内外模设对拉螺栓,采用套筒螺栓,施工时利用塔吊 装拆模板,实现三节模板循环交替上升。在每节模板顶部焊接安装斜三角平 台,作为操作人员的工作平台,随模板一起往上翻。上节模板支撑在底节模 板上,底节模板通过拉杆固定在已浇筑的墩身上。 施工塔身隔板时,在内部搭钢管支架,顶部安装分配梁,铺设隔板底模 并预留洞口,作为拆除钢管支架和底模的出口
1.6.4主桥0号台施工方案
马桑溪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凝土可考虑采用滑槽输送 台座部分利用基坑做模具,台背部分混凝土采用组合钢模板
凝士可考虑采用滑槽输送
1.6.5交界墩3号墩施工方案
3号墩为8根Φ2.0m挖孔桩,其桩基和承台施工方法同旱桥施工。 墩身为排柱式结构,高度60m,立柱为圆端型空心截面钢筋混凝土薄壁 结构,墩身采用提升模架施工。模架用方能杆件拼装,在平面上构成整体钢 架,并在顶面安装防护栏杆,既作为模板提升的支撑结构,又作为施工平台。 模板制造4节,每节高2m,上节模板支撑在下节模板顶上,侍上节模板浇 筑完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拆除下节模板,提升模架并将下节模板安 装在下节模板上,四节模板交替上升,完成墩身施工。
由于桥址区属于平行岭谷状地貌之“谷”,丘陵与沟谷相间排布,标高 160~260m,高差50~90m,施工场地狭窄,受汛期洪水影响较大,根据有 关水文资料,1998年汛期最高洪水位达187.0m,因此永久性生产、生活设 施应安排在最高洪水位以上,枯水期在最高洪水位以下可考虑安排临时生 产、生活设施,汛期拆除。
1. 7. 1 生产、生活区布置
西岸:生活住房和办公主要以重钢运输部办公楼为主,另外租用部分马 桑溪街民房和搭设简易工棚作为住房、库房、车间;实验设在江边距1号墩 约300m、标高在最高洪水位以上的场地,并砌筑砖房,面积约80m;在墩 立附近塔吊起吊范围内搭设一大型施工平台,平台顶面标高应高出最高洪水 立,作为钢筋加工、模板整修、材料倒运、洪水期通道等场地。平台基础采 用500mm×500mm的钢筋混凝土墩柱,上设工钢分配梁,铺设钢轨及钢板, 平台面积约300m;平台上游侧修建一座施工栈桥,洪水期作为上下班及小 型材料工具倒运的通道。栈桥前端与桥墩相连,桥长约40m,布设两 跨,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士与型钢组合框架墩,墩顶标高应高出最高洪水
马桑溪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讯
位,梁部采用钢结构三角桁架,桥面宽2.5m,设人行栏杆高1.5m。 东岸:生活住房、生产车间(车、钳、铆、焊、电)和办公、库房及混 凝土工厂等生产设施布置在引桥6~9号墩下游侧地势较高处,开工前期粘 水季节在2号墩下游侧搭设临时工棚,设临时混凝土工厂,以保证2号主墩 及引桥部分墩尽快开工投入使用,期拆除。引桥6~9号墩永久生产设施 也应尽快完善。为保证主塔墩汛期连续施工,由主塔墩至引桥5号墩建一施 工栈桥,桥全长270m,作为汛期施工、材料、人员进场通道。栈桥墩身、 梁部均采用万能杆件拼装结构,桥面宽6.0m,设人行栏杆高1.5m。
1.7.2施工便道及材料机具进场渠道
西岸:材料机具装卸码头汛期设在墩位附近,枯水期设在墩位上游约 200m的河湾处,该处河床较底,施工水位168.2时水深达5~7m,无孤 石阻道。码头用块石砌筑,由码头开凿出一条施工便道至墩位处,施工便道 宽3.5m,枯水期材料机具水运至装卸码头,吊机卸货,汽车运输至墩位。 汛期材料机具直接水运至墩位附近,墩旁塔吊卸货至施工平台。 0号台进场道路于K9+130处直接修筑一条便道至台后,已由建设单位 外包。 东岸:利用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便道进入施工红线内及河漫滩,并及早 打通K10+200至K10+700的线内通道。材料、设备直接汽车运至工点,汛期 2号、3号墩通过栈桥用轨道平车运至墩位
1.7.3生产、生活供电及供水
生产、生活供电东西岸由建设单位各安装一台630kVA的变压器,提供 电源, 目前该项工作已经完成。为防止停电影响,西岸自备250kW柴油发电机 台,东岸自备400kW柴油发电机一台及200kW柴油发电机3台。 西岸生活供水利用马桑溪街和重钢自来水或打井取水,主桥生产用水由 工中抽取,西桥台生产用水利用重钢水源安装水管引至台位。东岸打井取水
1. 7. 4 混凝土工厂及混凝土输送
马桑溪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1.8安全、质量及工期保证措施
西岸 东岸 组长: 组长: 副组长:王 副组长: 组员:5人(安质部、工程部、物机部) 组员:5人(质检室、工 程室、安全室、机料室) 为了确保安全、优质,如期完成承建工程的施工任务,拟定如下措施:
1.8.1安全保证措施
马桑溪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1.8.2质量保证措施
每重要工项开工前,项目经理部先要制订相应的施工工艺,根据施工中 出现的问题必要时经理部还要编制“补充工艺”和“补充细则”。 每分项工程开工前应由该分项技术负责人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重 要分项由经理部派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组织安全、质量技术研讨会制定保证 措施。 严格执行三检制及监理工程师检查制度,建立工艺流程卡,开展全面质 量管理活动,行使质量否决权。 实行责任承包制,单项承包与质量挂钩,对施工中质量特别好的工项 除给予施工班组奖励外,还要作为样板工程组织各班组有关人员参观,在经 理部形成一个赶超样板工程的局面。 建立QC小组,对技术质量难关进行QC课题研究,使其质量事故的机率 降低到最低限度。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信息
马桑溪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讯
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信息反馈
1.8.3 工期保证措施
严把安全质量关,杜绝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避免由此造成的工期损 失。 对控制工程除组织强有力的管理班子以及足够的劳动力和机具设备外 实行目标工期奖。 绘制网络图,利用网络编制计划控制工期,指导各工序施工,督促各班 组将已拖后的项目采取措施,设法赶上,确保全桥总体工期的实现。 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现场,摸索经验,吸取合理化建议,从技术上优化施 工方法,以加快施工进度。 根据经理部总体施工进度安排及月、李施工作业计划,编制材料供应计 划,落实料源能力及进场运输能力,确保物资材料的供应。 文明施工,落实工完料尽场地清,保持施工场地整洁,
马桑溪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讯
马桑溪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马桑溪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员 一8人 桥梁施工二队 队长一 施工员一一4人 路基施工队 队长一 施工员一一2人 操作员一一10人 机电施工队 队长一 机电工一一12人 汽车运输队 队长一 驾驶员一一10人 项目经理部采用动态管理,常设人员约70~80人,主要为技术、管理 员,根据工程需要临时招聘工人,应聘工人相对固定,并对其进行相应的 训,持证上岗
马桑溪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童马桑溪大桥正桥2号墩下部结构
2.1马桑溪大桥正桥2号墩下塔柱及横梁施工组织设计和施
2号墩主塔为倒Y形,下塔柱由标高202.00~290.89m,高度28.89m。 构造为变截面空心墩,截面为矩形,下端平面尺寸10m×7.97m,上端平面 尺寸为5.723m×6.4m,顺桥向侧塔柱坡度比为16.05:1,横桥向两侧坡度 比1:3.4008,从下至上向外斜设置,壁厚为1.0m及1.5m,内侧空心部分 设置导角0.2m×0.2m,横梁由标高228.14~233.64m,高度为5.5m, 主要材料数量: 下塔柱:C40混凝土1695.08m3,钢筋129.4t。 横梁:C40 混凝± 1321.60 m3,钢筋 75.49t
2. 1. 2 工艺流程
下塔柱属于高箕结构无法一次浇筑到位,只能采用分节的浇筑方法,下 塔柱段共分为8节,中间6节3.992m标准段,节2.75m与横梁共同浇 筑。
有关施工图参见第4章附图。
2.2马桑溪大桥正桥2号墩中塔柱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
中塔柱为空心箱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结构,总高度48.130m,塔柱两肢内 项斜度1:3.214。塔柱每肢断面横桥向宽5.5m,纵桥向宽6.4m,截面面积 为23.38m,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50,混凝土数量为2057.89m。 塔柱内设人梯平台,电气照明线路开关、通气孔、避雷针引线等。 中塔柱施工主要采用斜爬模施工,为保证两斜塔柱的施工斜度,在两斜 柱间横梁上拼装万能杆件平衡支架,两个斜柱对称分段施工,施工后的塔柱 节段由支架支撑,以保证斜塔柱受力与误差要求。 中塔柱最初节段5.250m,为爬模起步段,采用支架法现浇施工,以后 节段按4.640m逐段施工,直至接近合拢段位置(最后剩余1.12m与合拢段 起施工),两肢塔柱应按分段交错浇筑上升,斜爬升架施工技术的工作原
马桑溪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理,是采用爬架与劲性骨架或模板彼此之间互为支承结构,彼此交错固定后, 作为支承结构,再相互提开,定位等作业,形成塔柱施工节段施工工序循环。 为方便施工人员上下高塔,在墩中心安装一台升降电梯
2.2.2 中塔柱施工工艺流程
中塔柱第(1)节段长5.250m,为一不规则结构,其塔柱内箱空为一变 截面箱室,在塔柱根部俯面,主塔横梁顶有一进人洞,第(1)节段采用支 架现浇法施工,内模用钢、木模板,外模东西侧及仰面采用爬模模板,俯面 采用新制钢模和爬模模板。俯面模板支撑在临时支架上,其余三个面采用平
马桑溪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注意事项: 严格按设计图组拼模板,拉杆孔位置要准确,确保拉杆孔位置与爬架附 墙框拉杆位置一致。 俯面模板应与临时支架撑牢,仰侧内模拉杆应与劲性骨架连接,确保混 疑土侧压力传递至劲性骨架上。 劲性骨架要焊接牢靠,且在第(1)节段混凝土顶面要与临时支架支撑 确保劲性骨架起到传力作用。 拆模时,外模应保留最上面一块模板。 每浇筑一节段混凝土之前应测接地电阻,且电阻不应大于42。 认真检查预理件,不得遗漏,
2.2.4中塔柱第(2)节段施工
中塔柱第(2)节段长4.64m,其截面为等箱形截面。本节段利用 支架、外爬架和在第(1)节段塔柱内施工脚手上加拼脚手进行施工
马桑溪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2.2.5中塔柱第(3)~(10)节段施工
2.2.6中塔柱内侧支架(A形支架)安装
2.2.6中塔柱内侧支架(A形支架)安装
马桑溪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马桑溪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由于中塔柱施工期间属于悬臂体系,为克服施工时塔柱的变形,在两塔 注间设置A形支架以保证塔柱的倾斜度和位置,具体见《中塔柱平衡支架施 工图》。 A形支架安装分三次进行:①拼装A形支架至横梁二;②拼装A形支架 全横梁三;③拼装完整个A形支架。 由于中塔柱倾斜,因此为克服施工中的水平力,在A形支架节点上设置 贞推装置,具体见《中塔柱平衡支架施工图》。顶推装置在塔柱节段浇筑、 莫板提升后,立即在支架节点位置设置,顶推装置从中塔柱第2节段开始设 置。 由于支架拼装趋前于中塔柱施工,电梯附看在A形支架上,为保证A形 支架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需在横梁二、三、四处安装三道附墙,附墙安装 后支架与塔柱形成一整体,增加支架的整体稳定性。 A形支架既是中塔柱施工的支架和脚手,文是电梯的固定设施,因此在 并装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做到螺栓上满拧紧,以满足其受力要求。 爬架安装和试验: 为了保证爬架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根据人群荷载及临时荷载的总和在 第二节段位置做静载试验,试验荷载为500kg/m,分为两层布置。 劲性骨架的安装:劲性骨架的制造和安装见“马桑溪大桥正桥2号墩下 柱及横梁施工工艺”。 钢筋及预理件安装:中塔柱钢筋构造见设计院《索塔中塔柱钢筋构造图》 “110~115”,钢筋安装精度要求及施工质量要求参照《正桥2号墩下塔柱 及横梁施工工艺》。 中塔柱施工预理件:人梯、平台均附在塔柱空腹内侧,要求人梯、平台 节段混凝土浇筑时先理预理件(参见《索塔人行爬梯构造图》“165~169”) 并逐节段安装人梯平台。 安装照明电器预理件、电缆预理管。
马桑溪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讯
安装塔柱应力测试预理件及温度测试预理件。 各预理件严格按图要求预理,不得遗漏,塔柱表面预理件应与模板密贴,
安装塔柱应力测试预理件及温度测订
2.2.7内、外模板安装
内模板安装:中塔柱内模板除第(1)节段5.25m高变截面模板采用钢、 木模板外,其他均米用钢模板。 内模安装时,采用钢管架作为工作平台,内模提升采用塔吊提升,内模 安装时与外模采用对拉螺杆连接,仰侧内模拉杆应与劲性骨架焊接确保混凝 土侧压力传递至劲性骨架上。 外模安装:外模采用自制爬模施工,外模与内模采用对拉螺杆连接, 为确保塔柱表面美观,中塔柱内、外模一律采用H型螺母固定模板,该 H型螺母部分还将作为爬升架附墙使用,因此H型螺母位置应准确,安装质 量可靠,对拉拉杆螺纹拧入H型螺母不小于3cm,安装时应在螺纹上划标志 线复核检查,特别是对于作为爬架附墙的H型螺母逐个检查,使其安装符合 要求。 为确保塔柱表面美观,内、外模板均涂清漆一层,每次浇筑前应涂脱模 剂。 H型螺母为倒用件,爬架底没有修饰脚手架,每次爬升前应将H型螺母 拆除,并用砂浆装饰混凝土表面,砂浆颜色应与塔柱混凝土表面颜色一致。 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变形或破损时应立即矫正或修补,确认无法再用 的,应重新加工更换。 模板安装质量要求:参照《2号墩下塔柱和横梁施工工艺》
2.2.8节段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50,其技术指标按下塔柱施工配合比并考虑气温、 泉送高度等要求进行实施,现场实验室应在下塔柱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基码 上配制适合中塔柱施工的混凝土。 每节段塔柱混凝土浇筑采用泵管输送,每侧塔柱在劲性骨架上搭设平
马桑溪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讯
台。混凝土按每层厚度30cm分层浇筑布料,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高频振 捣棒振捣密实,其振捣要求同《正桥2号墩下塔柱和横梁施工工艺》。根据 施工情况,中塔柱混凝土浇筑应考虑接力泵输送混凝土。 为确保新浇混凝土与已浇节段混凝土表面接缝良好,浇筑前混凝土表面 应用水冲洗干净。 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强度达到2.5MPa后,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并清除 干净,根据气温变化采用浇水养护。 混凝土强度达到50%可以拆除模板,为使分节段浇筑的混凝土接缝良好 外模每次均保留顶层模板不拆除,下层模板拆除并倒用。 爬架附着段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80%。 水、电管路应随塔柱升高而接长,并根据实际情况安装接力泵。 混凝土按《泵送工艺》进行施工。 塔柱施工质量要求: 断面尺寸 20mm 轴线偏位 10mm 塔身倾斜率 H/1500
2.2.9安全注意事项
塔吊升高应不超过其充许自由高度,否则应加附壁结构,塔吊作业应严 格按吊重曲线作业,严禁违章操作。 塔吊附壁结构安装完毕,应立即进行检查。 爬架是中塔柱施工期间的主要脚手架,一定要确保安全,附墙螺栓,保 险钢丝绳一定要按要求安装检查,经常检查爬升架各层平台是否牢靠,若有 问题及时修补,架体之间的空隙应挂设安全网。 爬架与作为脚手架的构架以及施工电梯之间应设置可靠的安全通道、脚 手架、栏杆齐全。 高空作业期间,施工人员应配带安全带。
马桑溪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泵管路应安装牢固,利用夹箍与构架联结。 夜间作业应有良好的照明。 5级以上大风停止作业并采取防范措施。 本工艺未尽事宜,按相关《规范》执行。
2.3马桑溪大桥正桥2号墩上塔柱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工艺
主塔上塔柱(V292.95~V328.51)为空心箱形截面预应力钢筋混凝 土结构,总高度为35.76m。横桥向宽度4.5m,纵桥向宽度6.4m,截面面积 为28.8m2,混凝土强度等级C50,混凝土数量为605.49m3。 塔柱内设人梯、平台,电气照明线路开关,通气孔、避雷针引线等,还 有劲性骨架、塔吊附看、施工电梯附看、索导管、A、B型包裹钢板,斜拉 索张拉、浇筑顶板等预理件。 塔柱截面周边设环向预应力高强度钢丝,共624组,每组钢丝为24Φ5 成孔波纹管Φ50,采用OVM预应力体系。 上塔柱采用爬模逐节施工,每节4.64m,分8次浇筑,最后一节3.28r 封顶。内外采用钢模,塔柱外侧顺桥向中心位置安一台电梯。 钢筋、模板、劲性骨架等项常规施工按“下塔柱及横梁施工工艺”要求 执行。 爬模由翻模及附墙爬架、套筒拉杆等项组成。附墙爬架作为上塔柱的施 工平台附着在混凝土上,四面设置,共约10t,爬架高度16m,每层作业面 铺金属网片脚手板,作业面之间均安装上人梯,梯上、下端应与架体焊牢。 爬架制造时,各杆件之间均为双面连续焊缝,且焊缝长度不得小于杆件 间接触长度。 爬架安装:首先应在上塔柱第一节段混凝土处预埋拉杆螺栓,根据两侧 两种不同的爬架尺寸,预理不同的螺栓数,爬架安装时,上端应及时拉设缆 风与上塔柱劲性骨架相连,确保架体的安全与稳定。
马桑溪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讯
爬架爬升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50%,上一节模板不得松动,爬升原则 是倒一次模板,爬一次架体,浇筑一次混凝土,循环进行直至塔顶。 爬架爬升可用塔吊来实施,爬架安装完毕,应按规定要求进行静载试验 和爬升安装试验,试验荷载为500kg/m,分两层布置,以确保平台安全稳定。
2.3.2预应力束及锚具安装
上塔柱共设预应力孔道624束,采用Φ50波纹管,波纹管的长度应按 孔道的计算长度备料,每根波纹管在使用前仔细检查,确保无破损,合乎要 求。 波纹管安装要保证顺直,曲线孔道要保证设计要求,并用定位网片固定 牢靠。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无任何松动,确保孔道的设计位置,伸入扩孔部 分的波纹管应与孔道轴线一致。两端锚垫板安放应与孔道轴线垂直,孔口位 置偏差不大于2mm。波纹管安装时,其接头处应用大一号同型波纹管(约30cr 长)连接,并用黑胶布密封好,以防漏浆。波纹管与锚垫板结合处应密封死 波纹管采用Φ12钢筋网片定位,网片间距约100cm,并与主塔的钢筋焊 接,钢筋定位网应使波纹管上、下、左、右均不能移动,要求任何方向的偏 差不得大于4mm,定位网孔应大于波纹管直径2~3cm,
2.3.3预应力张拉、压浆、封端
设计图纸马桑溪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入扩孔内的长度为张拉伸长值△L+5mm。为了预防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波纹管 破裂,造成预应力孔道堵塞,预应力束穿放应选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进行,在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每道预应力束、每隔一定时间要来回抽动,待混凝土初 凝之后停止。 预应力的张拉设备如油泵、压力表、张拉干斤顶、墩头器、油管路及其 阀门等,必须经过检查,标定后才能正常使用,压力表应选用防振型,表内 最大读数应力为张拉力的1.5~2倍。 锚具按规定检验合格,钢丝工地复检合格。 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每个操作人员都明白操作程序,注意事项。 1.张拉操作方法 初始应力张拉:单端起顶,使钢丝束略为拉紧,调整锚具和千斤顶位置 更孔道轴线和千斤顶轴线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同时调整钢丝的拉紧程度,使 钢丝受力均匀。随后将干斤顶加载至钢丝控制应力8k的15%左右的初始应 力阶段,并划线作标记,记录伸长值和滑丝情况。 张拉应力与伸长量双控。单端逐级加载至8k至1058k%,量伸长量, 持荷10min至8k,测量伸长量,并观测钢丝的滑丝情况,然后锁定、松顶、 油压回零,测量回缩量。 每束钢丝的断丝、滑丝不得超过一丝,每个截面断丝之和不超过该截面 钢丝的1%。 2.孔道压浆及封端 张拉锚固后应及时压浆,一般应在48h内完成。 压浆前应办理有关签证手续。 压浆时发现串孔现象应同时一并压浆。 压浆用普通42.5级水泥,水灰比不得大于0.45,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 求。 孔道压浆前应将锚板与锚具间的缝隙密实,防止孔道压浆时冒浆
马桑溪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讯
采用一次性压浆工艺,灰浆泵输送浆压力,以保证压入水泥浆饱满,密 买为准。另一端压出浓浆持压2min,水泥浆初凝后,方可拆除压浆阀。 压浆时,请注意出浆情况,务必采取措施,不得污染塔面。 压完浆后即进行封端处理,封端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结构物的设计强 度。
上塔柱分段进行施工,全部采用爬模。 (1)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50,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32.5mm连续级 配碎石,简阳中砂,落度15~18cm,初凝时间为12~15h。 (2)混凝土浇筑采用接力泵送,混凝土由全自动混凝土搅拌站生产和 供应,混凝土质量必须严格按泵送混凝土的要求执行。 (3)浇筑混凝土前,应对节段内塔柱钢筋、模板、预应力体系、斜拉 索体系、预理件及脚手架进行一次彻底检查,逐一落实好其他各项工作 取样标准,办 理好各项签证手续,方可开始浇筑。 (4)节段混凝土采取水平分层,连续浇筑,一次完成。分层厚度30cm 采用插入式振揭棒振揭密实。 (5)为确保新、旧混凝土接缝良好,旧混凝土表面应进行凿毛并用水 清洗干净。 (6)预应力束波纹管布设区混凝土振捣要特别小心,防止碰伤波纹管 造成管内漏浆堵塞。 (7)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预应力孔道检查,可用水冲或 来回抽动钢丝束的办法,防止波纹管漏浆堵塞。 (8)每次节段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表面应进行抹面收浆,待初凝后用 2层麻袋覆盖,保湿、养生。 (9)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时,进行混凝土顶面凿毛,强度达 到50%时,拆除侧模,混凝土强度达到80%时,方可进行预应力束张拉
马桑溪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 相关专题: 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