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W≤2Vng W,≤2Vng W,≤2Vng W=w+w+w W2 /3n g
国家坐标系或地方坐标系中进行二维或三维约束
2对于已知坐标、距离或方位,可以强制约束,也可加权约束。约束点间的边长相对 中误差,应满足表3.2.1中相应等级的规定。 3平差结果,应输出观测点在相应坐标系中的二维或三维坐标、基线向量的改正数、 基线长度、基线方位角等,以及相关的精度信息。需要时,还应输出坐标转换参数及其精 度信息。 4控制网约束平差的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应满足表3.2.1中相应等级的规定。
(I)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气象标准(I)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表3.3.1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 1 表中n 为测站数
3.3.2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不超过表3.3.1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 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3.3.1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 合差不应大于13cm。 3.3.3导线网中,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段长度不应大于表3.3.1中 相应等级规定长度的0.7倍
3.3.4导线网的布设应
3.3.4导线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导线网用作测区的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且宜联测2个已知方向。 2加密网可采用单一附合导线或结点导线网形式。 3结点间或结点与已知点间的导线段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网 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也不宜相距过近。
3.3.5导线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视野应相对开阔,便于加密、 扩展和寻找, 2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三、四等不宜小于1.5m;四等
以下宜保证便于观测,以不受旁折光的影响为原则。 3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时,相邻点之间视线应避开烟窗、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热体及强 电磁场。 4相邻两点之间的视线倾角不宜过大。 5充分利用旧有控制点。 3.3.6导线点的埋石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三、四等点应绘制点之记,其他控制点可视 需要而定。
3.3.7水平角观测所使用的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应符合下列相关规定: 1照准部旋转轴正确性指标:管水准器气泡或电子水准器长气泡在各位置的读数较 差,1”级仪器不应超过2格,2”级仪器不应超过1格,6”级仪器不应超过1.5格。 2光学经纬仪的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指标:1”级仪器不应大于1,2”级仪器不应 大于2”。 3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指标:1"级仪器不应超过10",2”级仪器不应超过15 ,6”级仪器不应超过20”。 4补偿器的补偿要求,在仪器补偿器的补偿区间,对观测成果应能进行有效补偿。 5垂直微动旋转使用时,视准轴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偏移。 6仪器的基座在照准部旋转时的位移指标:1”级仪器不应超过0.3”,2”级仪器不 立超过1”,6”级仪器不应超过1.5”。 7光学(或激光)对中器的视轴(或射线)与竖轴的重合度不应大于1mm。 3.8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并符合下列规定:
表3.3.8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注:1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水平角观测时不受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指标的限制
2当观测方向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 3当观测方向多于6个时,可进行分组观测。分组观测应包括两个共同方向(其中 个为共同零方向)。其两组观测角之差,不应大于同等级测角中误差的2倍。分组观测的最 后结果,应按等权分组观测进行测站平差。 4各测回间应配置度盘。度盘配置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 5水平角的观测值应取各测回的平均数作为测站成果。 3.3.9三、四等导线的水平角观测,当测站只有两个方向时,应在观测总测回中以奇数
测回的度盘位置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以偶数测回的度盘位置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右 角。左右角的测回数为总测回数的一半。但在观测右角时,应以左角起始方向为准变换度 盘位置,也可用起始方向的度盘位置加上左角的概值在前进方向配置度盘。 左角平均值与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之差,不应大于本规范表3.3.1中相应等级导 线测角中误差的2倍。
左角平均值与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之差,不应大于本规范表3.3.1中相应等级导 线测角中误差的2倍。 3.3.10水平角观测的测站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仪器或反光镜的对中误差不应大于2mml。 2水平角观测过程中,气泡中心位置偏离整置中心不宜超过1格。四等及以上等级的 水平角观测,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土3°的范围时,宜在测回间重新整置气泡位置。有 垂直轴补偿器的仪器,可不受此款的限制。 3如受外界因素(如震动)的影响,仪器的补偿器无法正常工作或超出补偿器的补偿范 围时,应停止观测。 4当测站或照准目标偏心时,应在水平角观测前或观测后测定归心元素。测定时,投 影示误三角形的最长边,对于标石、仪器中心的投影不应大于5mm,对于照准标志中心的投 影不应大于10mm。投影完毕后,除标石中心外,其他各投影中心均应描绘两个观测方向。 角度元素应量至15°,长度元素应量至1mm。 3.3.11水平角观测误差超限时,应在原来度盘位置上重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测回内2C互差或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 可。 2下半测回归零差或零方向的2C互差超限时,应重测该测回。 3若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总方向数的1/3时,应重测该测回。当重测的测回数 超过总测回数的1/3时,应重测该站。 3.3.12首级控制网所联测的已知方向的水平角观测,应按首级网相应等级的规定执行。 3.3.13每日观测结束,应对外业记录手簿进行检查,当使用电子记录时,应保存原始 观测数据,打印输出相关数据和预先设置的各项限差。 (IV)距离测量 3.3.14一级及以上等级控制网的边长,应采用中、短程全站仪或电磁波测距仪测距, 级以下也可采用普通钢尺量距。 3.3.15本规范对中、短程测距仪器的划分,短程为3km以下,中程为3~15km。 3.3.16测距仪器的标称精度,按3.3.16)式表示。 mp=a+bXD (3.3.16) 式中m一 测距中误差(mm); a 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 b一一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mm/km); D一测距长度(km)。 3.3.17测距仪器及相关的气象仪表,应及时校验。当在高海拨地区使用空盒气压表时 宜送当地气象台(站)校准。 应合表3318的规完
表3.3.18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
2困难情况下,边长测距可采取不同时间段测量代替往返观测
3.3.19测距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站对中误差和反光镜对中误差不应大于2mm 2当观测数据超限时,应重测整个测回,如观测数据出现分群时,应分析原因,采取 相应措施重新观测。 3四等及以上等级控制网的边长测量,应分别量取两端点观测始末的气象数据,计算 时应取平均值。 4测量气象元素的温度计宜采用通风干湿温度计,气压表宜选用高原型空盒气压表; 卖数前应将温度计悬挂在离开地面和人体1.5m以外阳光不能直射的地方,且读数精确至0.2 C;气压表应置平,指针不应滞阻,且读数精确至50Pa。 5当测距边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测定的高差进行修正时,垂直角的观测和 对向观测高差较差要求,可按本规范第4.3.2条和4.3.3条中五等电磁波测距三角高 程测量的有关规定放宽1倍执行。 3.3.20每日观测结束,应对外业记录进行检查。当使用电子记录时,应保存原始观测 数据,打印输出相关数据和预先设置的各项限差。 3.3.21普通钢尺量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21的规定。
表3.3.21普通钢尺量距的主要技术要求
量距边长应进行温度、坡度和尺长改止。
(V)导线测量数据处理 3.3.22当观测数据中含有偏心测量成果时,应首先进行归心改正计算
3.3.23水平距离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量的斜距,须经气象改正和仪器的加、乘常数改正后才能进行水平距离计算。 2两点间的高差测量,宜采用水准测量。当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时,其高差 立进行大气折光改正和地球曲率改正。 3水平距离可按(3.3.23)式计算:
式中D.一测线的水平距离(m)
S一经气象及加、乘常数等改正后的斜距(m); h一仪器的发射中心与反光镜的反射中心之间的高差(m)。 3.3.24导线网水平角观测的测角中误差,应按(3.3.24)式计算
中α各边往、返测的距离较差(mm n—一测距边数:
P——各边距离的先验权,其值为 ,OD为测距的先验中误 差,可按测距仪器的标称精度计算
中mpi——第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 P:一第i边距离测量的先验权
3网的平均测距中误差:
式中mpi一 平均测距中误差(mm)
[dd] mpi= 2n
Dg一测距边在高斯投影面上的长度(m); ym—测距边两端点横坐标的平均值(m); Rm———测距边中点处在参考椭球面上的平均曲率半径 (m);
△y一一一测距边两端点横坐标的增量(m) 3.3.27一级及以上等级的导线网计算,应采用严密平差法;二、三级导线网,可根据 需要采用严密或简化方法平差。当采用简化方法平差时,成果表中的方位角和边长应采用 坐标反算值。 3.3.28导线网平差时,角度和距离的先验中误差,可分别按3.3.24条和3.3.25 条中的方法计算,也可用数理统计等方法求得的经验公式估算先验中误差的值,并用以计 算角度及边长的权。 3.3.29平差计算时,对计算略图和计算机输入数据应进行仔细校对,对计算结果应进 行检查。打印输出的平差成果,应包含起算数据、观测数据以及必要的中间数据。 3.3.30平差后的精度评定,应包含有单位权中误差、点位误差椭圆参数或相对点位误 差椭圆参数、边长相对中误差或点位中误差等。当采用简化平差时,平差后的精度评定,
31内业计算中数字取位,应符合表3.3.31
表3.3.31内业计算中数字取位要求
(I)三角形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表3.4.1三角形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1000时 二级网的平均边长可适当放长 但不应大于表中规定长度的2倍。
3.4.2三角形网中的角度宜全部观测,边长可根据需要选择观测或全部观测;观测的角 度和边长均应作为三角形网中的观测量参与平差计算。 3.4.3首级控制网定向时,方位角传递宜联测2个已知方向, (Ⅱ)三角形网的设计、选点与埋石 3.4.4作业前,应进行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对收集到的相关控制资料和地形图(以1: 10000~1:100000为宜)应进行综合分析,并在图上进行网形设计和精度估算,在满足精度 要求的前提下,合理确定网的精度等级和观测方案。 3.4.5三角形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首级控制网中的三角形,宜布设为近似等边三角形。其三角形的内角不应小于30 。;当受地形条件限制时,个别角可放宽,但不应小于于25°。 2加密的控制网,可采用插网、线形网或插点等形式。 3三角形网点位的选定,除应符合本规范3.3.5条1~4款的规定外,二等网视线 距障碍物的距离不宜小于2m。 3.4.6三角形网点位的埋石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二、三、四等点应绘制点之记,其他
控制点可视需要而定。
(II)三角形网观测
3.4.7三角形网的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二等三角形网也可采用全组合观测 法。 3.4.8三角形网的水平角观测,除满足3.4.1条外,其他要求按本章第3.3.7条、 3.3.8条及3.3.10~3.3.13条执行。 3.4.9二等三角形网测距边的边长测量除满足第3.4.1条和表3.4.9外、,其他技 术要求按本章第3.3.14~3.3.17条及3.3.19条、3.3.20条执行。
注。1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2~4次的过程
注:1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2~4次的过程
3.4.10三等及以下等级的三角形网测距边的边长测量,除满足3.4.1条外,其他要 求按本章第3.3.14~3.3.20条执行。 3.4.11二级三角形网的边长也可采用钢尺量距,按本章3.3.21条执行。
3.4.12当观测数据中含有偏心测量成果时,应首先进行归心改正计算。 3.4.13三角形网的测角中误差,应按(3.4.13)式计算:
m: 测角中误差("); W 三角形闭合差("); 三角形的个数。
3.4.14水平距离计算和测边精度评定按本章3.3.23条和3.3.25条执行 3.4.15当测区需要进行高斯投影时,四等及以上等级的方向观测值,应进行方向改化 计算。四等网也可采用简化公式。 方向改化计算公式:
方向改化简化计算公式:
式中 测站点1向照准点2观测方向的方向改化值 ("); 2.1一一测站点2向照准点1观测方向的方向改化值 ("); ,~J;,2~y2—1、2两点的坐标值(m); R—测距边中点处在参考椭球面上的平均曲率半径 (m); 4.16高山地区二、三等三角形网的水平角观测,如果垂线偏差和垂直角较大,其水 方向观测值应进行垂线偏差的修正。 4.17测距边长度的归化投影计算,按本章第3.3.26条执行。 4.18三角形网外业观测结束后,应计算网的各项条件闭合差。各项条件闭合差不应 干相应的限值 1角一极条件自由项的限值
2边(基线)条件自由项的限值
式中W、边(基线)条件自由项的限值
C 方位角条件自由项的限值
W,——角一极条件自由项的限值; n—相应等级的测角中误差("); 一求距角。
式中W,一一方位角条件自由项的限值("); malma2 起始方位角中误差("); 7 推算路线所经过的测站数。 固定角自由项的限值。
固定角自由项的限值。
式中W。—固定角自由项的限值(") m: 固定角的角度中误差(")。
式中W。固定角自由项的限值(");
W.=2 /m+ml
5边一角条件的限值。 三角形中观测的一个角度与由观测边长根据各边平均测距相对中误差计算所得的角度 限差,应按下式进行检核:
式中w. 观测角与计算角的角值限差("); mp D 一各边平均测距相对中误差; α、β三角形中观测角之外的另两个角; 一相应等级的测角中误差(")。 边一极条件自由项的限值
aw=cota; +cotp a,=cota,±cotβ,
式中Wz一一边一极条件自由项的限值("); αw 与极点相对的外围边两端的两底的余切函数之和; αf 中点多边形中与极点相连的辐射边两侧的相邻底 角的余切函数之和;四边形中内辐射边两侧的相邻 底角的余切函数之和以及外侧的两辐射边的相邻 底角的余切函数之差: 一三角形编号
3.4.19三角形网平差时,观测角(或观测方向)和观测边均应视为观测值参与平差,角 度和距离的先验中误差,应按本规范第3,4,13条和3,3,25条中的方法计算,也可用 数理统计等方法求得的经验公式估算先验中误差的值,并用以计算角度(或方向)及边长的 权。平差计算按本章第3.3.29~3.3.30条执行。 3.4.20三角形网内业计算中数字取位,二等应符合表3.4.20的规定,其余各等级应 符合本规范表3.3.31的规定。
表3.4.20三角形网内业计算中数字取位要
4.1.1高程控制测量精度等级的划分,依次为二、三、四、五等。各等级高程控制宜采 用水准测量,四等及以下等级可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五等也可采用GPS拟合高 程测量。 4.1.2首级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选择 首级网应布设成环形网,加密网宜布设成附合路线或结点网。 4.1.3测区的高程系统,宜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在已有高程控制网的地区测量时, 可沿用原有的高程系统;当小测区联测有困难时,也可采用假定高程系统。 4.1.4高程控制点间的距离,一般地区应为1~3km,了业厂区、城镇建筑区宜小于1km 但一个测区及周围至少应有3个高程控制点
4.2.1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
注:1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 倍。
2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n为测站数。 3数字水准仪测量的技术要求和同等级的光学水准仪相同。
4.2.2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及水准尺,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i,DS1型不应超过15”;DS3型不应超过20"。 2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补偿误差△a对于二等水准不应超过0.2”,三等不应超 过0.5” 3水准尺上的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对于因瓦水准尺,不应超过0.15mm:对
于条形码尺,不应超过0.10mm;对于未质双面水准尺,不应超过0.5mm。 4.2.3水准点的布设与埋石,除满足4.1.4条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将点位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的地方或稳定的建筑物上,且便于寻找、保存和 引测;当采用数字水准仪作业时,水准路线还应避开电磁场的干扰。 2宜采用水准标石,也可采用墙水准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应符合附录D的规定。 3埋设完成后,二、三等点应绘制点之记,其他控制点可视需要而定。必要时还应设 置指示桩。 4.2.4水准观测,应在标石理设稳定后进行。各等级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 表4.2.4的规定,
表4.2.4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二等水准视线长度小于20m时,其视线高度不应低于0.3m。 2 三、四等水准采用变动仪器高度观测单面水准尺时,所测两次高差较差,应 与黑面、红面所测高差之差的要求相同。 3 数字水准仪观测,不受基、辅分划或黑、红面读数较差指标的限制,但测站 两次观测的高差较差,应满足表中相应等级基、辅分划或黑、红面所测高差 较差的限值
线长度小于20m时,其视线高度不应低于0.3m 三、四等水准采用变动仪器高度观测单面水准尺时,所测两次高差较差,应 与黑面、红面所测高差之差的要求相同。 3 数字水准仪观测,不受基、辅分划或黑、红面读数较差指标的限制,但测站 两次观测的高差较差,应满足表中相应等级基、辅分划或黑、红面所测高差 较差的限值。
:2.5两次观测高差较差超限时应重测。重测后,对于二等水准应选取两次异向观测的 合格结果,其他等级则应将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分别比较,较差均不超过限值时,取三次 结果的平均数。 4.2.6当水准路线需要跨越江河(湖塘、宽沟、洼地、山谷等)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准作业场地应选在跨越距离较短、土质坚硬、密实便于观测的地方;标尺点须设 立木。 2两岸测站和立尺点应对称布设。当跨越距离小于200m时,可采用单线过河;大于 200m时,应采用双线过河并组成四边形闭合环。往返较差、环线闭合差应符合表4.2.1 的规定。 3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2.6的规定。
1.2.5两次观测高差较差超限时应重测。重测后,对于二等水准应选取两次异向观测的 合格结果,其他等级则应将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分别比较,较差均不超过限值时,取三次 结果的平均数。
表4.2.6跨河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1 一测回的观测顺序:先读近尺,再读远尺;仪器搬至对岸后,不动焦距先读 远尺,再读近尺。 当采用双向观测时,两条跨河视线长度宜相等,两岸岸上长度宜相等。 并大于10m;当采用单向观测时,可分别在上午、下午各完成半数工作
注:1 一测回的观测顺序:先读近尺,再读远尺;仪器激至对岸后,不动焦距先读 远尺,再读近尺。 2 当采用双向观测时,两条跨河视线长度宜相等,两岸岸上长度宜相等。 并大于10m;当采用单向观测时,可分别在上午、下午各完成半数工作 量。
式中M高差全中误差(mm)
1GPS网应与四等或四等以上的水准点联测。联测的GPS点,宜分布在测区的四周和 中央。若测区为带状地形,则联测的GPS点应分布于测区两端及中部。 2联测点数,宜大于选用计算模型中未知参数个数的1.5倍,点间距宜小于10km。 3地形高差变化较大的地区,应适当增加联测的点数。 4地形趋势变化明显的大面积测区,宜采取分区拟合的方法。 5GPS观测的技术要求,应按本规范3.2节的有关规定执行;其天线高应在观测前后 各量测一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高度。 4.4.4GPS拟合高程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充分利用当地的重力大地水准面模型或资料。 2应对联测的已知高程点进行可靠性检验,并剔除不合格点。 3对于地形平坦的小测区,可采用平面拟合模型;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大面积测区, 宜采用曲面拟合模型。 4对拟合高程模型应进行优化。 5GPS点的高程计算,不宜超出拟合高程模型所覆盖的范围。 4.4.5对GPS点的拟合高程成果,应进行检验。检测点数不少于全部高程点的10%且不 少于3个点;高差检验,可采用相应等级的水准测量方法或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进行,其高差较差不应大于30VDmm(D为检查路线的长度,单位为km)
5.1.1地形图测图的比例尺,根据工程的设计阶段、规模大小和运营管理需要,可按表 5. 1. 1选用。
表5.1.1测图比例尺的选用
5.1.2地形图可分为数字地形图和纸质地形图,其特征按表5.1.2
对于局部施测大于1:500比例尺的地形图,除另有要求外,可按1:500地 形图测量的要求执行
:2地形图可分为数字地形图和纸质地形图,其特征按表5.1.2分类。
表5.1.2地形图的分类特征
:1.3地形的类别划分和地形图基本等高距的确定,应分别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地面倾角(α)大小,确定地形类别
平坦地:α<3°; 丘陵地:3°≤α<10; 山地:10°≤α<25°; 高山地:α≥25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应按表5.1.3选用。
园林工艺、表格5.1.3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m)
任:1 一个测区同一比例尺,宜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 2 水域测图的基本等深距,可按水底地形倾角所比照地形类别和测图比例尺 选择。
5.1.4地形测量的区域类型,可划分为一般地区、城镇建筑区、工矿区和水
王:1 隐蔽或施测困难的一般地区测图,可放宽50%。 1:500比例尺水域测图、其他比例尺的大面积平坦水域或水深超出20m 的开阔水域测图,根据具体情况,可放宽至2.0mm
注:1ha为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m)
hd为地形图的基 2 对于数字高程模型,ha的取值应以模型比例尺和地形类别按表5.1.3取 用。 隐蔽或施测困难的一般地区测图,可放宽50%。 当作业困难、水深大于20m或工程精度要求不高时,水域测图可放宽1倍。
hd为地形图的基 2 对于数字高程模型,ha的取值应以模型比例尺和地形类别按表5.1.3取 用。 隐蔽或施测困难的一般地区测图,可放宽50%。 当作业困难、水深大于20m或工程精度要求不高时国家电网标准规范范本,水域测图可放宽1倍。
坐标点的点位和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表5.1.
....- 相关专题: 工程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