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512-2009 冶金露天矿准轨铁路设计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mode of traction
由正(区间)线或车站分支的、主要为矿山企业内部 库、堆场等运输服务的线路
纺织标准effectivelengthoftrack
在线路全长范围内可以停留机车车辆而不妨碍线行车的部 分。
道加多余的装置,使得其中即使有一部分出现故障时从整体 看来并没有发生故障。
auto route preselecting
计算机联锁软件根据机车行驶的出发地点与目的地点,自动 计算出机车所要运行的路径。
interlocking
通过技术方法使道岔、信号、进路遵循一定程序,满足规定的 技术条件,才能动作或建立起来的相互关系
2.1.13 区间闭塞
sectionblock
为保障机车车辆的正常运行,规定在铁路一定宽度和高度范 围内,不允许有任何建筑物和设施侵入的空间。
Q 一单线重车方向的年运量: R一圆曲线半径; X—道床边坡水平投影长度; 两个邻道岔间插人直线段长度; S—一两股道间线间距; h。一外轨超高值; hw 外线的外轨超高值; h 内线的外轨超高值
区间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3.1.1线路平面的曲线半径,宜采用1500m、1200m、1000m、800m 700m、600m、500m、450m、400m、350m300m、250m、200m、180m、150m 和120m。地形受限制地段,也可采用10m的整倍数。设计时,应 根据线路等级、机车车辆类型和地形条件等因素选取,并宜采用较 大曲线半径。最小曲线半径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表3.1.1最小曲线半径(m)
注:1机车、车辆类型分类:一类为机车固定轴距小于等于2.6m,全轴距小于 11m;矿车固定轴距小于或等于1.8m,全轴距小于11m。二类为机车固定轴 距小于等于2.6m,全轴距小于16m;矿车固定轴距小于或等于1.8m,全轴距 小于11m。三类为矿车固定轴距1.2m×2m,全轴距小于13m。 2 改建、扩建矿山利用旧有机车,当固定轴距天于2.6m且小于3m时,可按二 类标准执行。 3联络线和其他线按Ⅲ级半固定线的标准执行。 4括号内数值为采场内环形移动线允许采用值
1Ⅱ、Ⅲ级固定线可降至相应等级的半固定线标准。 2Ⅱ级半固定线可降至Ⅲ级半固定线标准。 3.1.3改建旧线和增建第二线时,曲线半径可采用非整来数。地 形受限制地段,其最小半径可结合旧线线路条件比较后选取。 3.1.4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30km/h且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 200m的固定线,缓和曲线应根据曲线半径、行车速度,并应在圆曲 线与直线间按表3.1.4的规定设置。 改建、扩建线路和州级线可不设缓和曲线
表3.1.4缓和曲线长度(m
3.1.5在不设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与直线间,应设置满足外轨超高 和轨距加宽要求的递减距离,递减距离不应小于表3.1.5的规定 形严阻制的逆减正家可油同曲述中一问他长声于产切
3.1.5在不设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与直线间,应设置满足外轨超高
和轨距加宽要求的递减距离,递减距离不应小于表3.1.5的规定。 地形受限制地段,递减距离可伸入圆曲线内,但伸入长度不应超过 递减距离的1/2。
表3.1.5递减距离(m)
3.1.7两相邻缓和曲线或圆曲线递减距离间夹直线的最小长度, 应按表3.1.7的规定设计。
表3.1.7夹直线最小长度(m)
注:改建线路可采用复曲线.但其曲率差不应大于0.003。
3.1.8区间直线地段的线间距不应小于表3.1.8的规定。区间 曲线地段的线间距,应按本规范表B的规定加宽。
表 3.1.8 区间直线地段线间距(m)
3.1.9从双线区间过渡到车站的线间距,应按下列办
从 1进站前有曲线段时,应在曲线范围内完成。 2进站前无曲线段时,应利用反向曲线过渡加宽,其曲线半 径不应小于600m。曲线的最小长度及反向曲线间的夹直线长度 应分别符合本规范第3.1.6和第3.1.7条的规定。地形受限制严 重情况下,可不设夹直线。 3.1.10区间线路的限制坡度应根据露天矿的生产要求、近远期 运量、机车车辆类型及列车且成,并结合地形和矿床条件,经技术 经济比较后确定,限制坡度不应大于表3.1.10的规定。 联络线的限制坡度可天于正线的限制坡度,但不应天于表 3.1.10的规定。
表 3.1.10 限制坡度(%)
注:1深凹露天矿重车上坡采用双机牵引,有可靠依据时,可不受本表规定的限 制。 2当最大坡度大于或等于40%c时,应满足国家标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 程》GB 16423一2006中第 5.3.1 15款的规定
滴钩作业时,其最天坡度不应天于15%。移动坑线斜坡装车线的 最大坡度不应大于重车上坡方向的限制坡度值,但必须经重车上 坡起动验算。
3.1.12新建线路不应采用动能坡度。旧线改建或增加第二线 时,局部超过限制坡度的坡段,降坡困难且经运营实践证明时,可 利用动能闯坡的坡段,可允许保留旧线坡度。
3.1.13限制坡度应包括下列坡度减缓(折减)值,重列车下坡的
1平面曲线(圆曲线)范围内,因曲线阻力所引起的坡度减 缓,其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曲线长度大于或等于列车长度时:
式中:ir——曲线阻力所引起的坡度减缓值(%o); R一曲线半径(m)。 2)曲线长度小于列车长度时:
12.2Zα LR=
式中:之α 当坡段长度等于或大于列车长度时,为位于列车长 度范围内的曲线转向角的总和();当坡段长度小 于列车长度时,为位于坡段长度范围内的曲线转向 角的总和(°); L一当坡段长度等于或大于列车长度时,为列车长度 (m);当坡段长度小于列车长度时,为坡段长度 (m)。 2位于列车运行速度接近或等于计算速度的坡道上,长度超 过500m的隧道,其坡度不应大于限制坡度乘以表3.1.13所列系 数后所得的数值。位于曲线地段的隧道,应先进行隧道坡度减缓, 再进行曲线坡度减缓。
表3.1.13隧道坡度减缓系数
地形受限制时,工、Ⅱ级线不应小于一个列车长:级线、移动 线、联络线及其他辅助作业线不应小于列车长的2/3,且不应小于 30m;不行驶整列车的联络线及辅助作业线不应小于40m,并应满 足设置竖曲线的要求。 进机车车辆库的库线及轨道衡线,应按本规范第3.2.16和 8.3.6条的规定设计。
.1.15线路纵断面两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不应大
当坡度代数差大于4%时,应以圆曲线型竖曲线连接。设置 竖曲线应满足下列要求: 1竖曲线半径不宜小于2000m,地形受限制地段或联络线最 小竖曲线半径不应小于1000m。当采用两转向架中心距大于
8.7m或转向架中心至车钩中心距大于2.5m时,竖曲线半径不应 小于2000m。 2当外矢矩计算值小于10mm时,应加大竖曲线半径。 3竖曲线应设在缓和曲线范围以外。 4竖曲线不应侵人无碴桥面及明桥面
3.2.1站坪长度应根据站型、站线数量、道岔咽喉区长度和到发 线的有效长度等确定。 3.2.2车站应布置在直线上。在地形受限制的条件下,可设在曲 线上,站线最小曲线半径应符合表3.2.2的规定。 车站不应设在反向曲线上。在特别条件下,能够符合安全运 行需要,且有技术经济依据时,可将无调车作业的会让站设在反向 曲线上,但其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50m;进采场和排土场的入换站, 其曲线半径不应小于180m
3.2.1站坪长度应根据站型、站线数量、道岔咽喉区长度和到发
车站不应设在反向曲线上。在特别条件下,能够符合安全运 行需要,且有技术经济依据时,可将无调车作业的会让站设在反向 曲线上,但其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50m;进采场和排土场的入换站, 其曲线半径不应小于180m
表3.2.2站线最小曲线半径(m)
注:括号内数值为一类机车车辆类型的允许值
可设在半径不小于300m的曲线上。 仅供列车或成组车辆转线作业的牵出线,地形受限制时,可设 在半径不小于200m的曲线上。 牵出线不应设在反向曲线上。在改建旧有车站时,可保留位 于反向曲线上的牵出线。牵出线应有良好的瞭望条件。
3.2.4有装卸作业的站内线路,应设在直线上。地
可设在半径不小于250m的曲线上,但倒装矿仓(槽)地段及其前
不短于一辆车的长度范围内应设在直线上。 三角线的曲线半径不应小于表3.2.5的规定
短于一辆车的长度范围内应
表3.2.5三角线曲线半径(m)
注:机车、车辆类型分类:一类为机车固定轴距小于或等于2.6m,全轴距小于11m; 矿车固定轴距小于或等于1.8m,全轴距小于11m。二类为机车固定轴距小于 或等于2.6m,全轴距小于16m;矿车固定轴距小于或等于1.8m,全轴距小于 11m。三类为矿车固定轴距1.2m×2m.全轴距小于13m
3.2.6站线与梯线连接的曲线半径,不应小于其相邻道岔的导曲 线半径。
3.2.7设在曲线上的正线或牵出线,其圆曲线与直线间的连接 应符合本规范第3.1.5条的规定。在同向和反向曲线上时,应符 合本规范第3.1.5和第3.1.7条的规定
3.2.7设在曲线上的正线或牵出线,其圆曲线与直线间的连接,
设在曲线上的站线,其圆曲线与直线间的连接应设置满足轨 距加宽要求的递减距离。地形受限制时,可将递减距离全长放入 圆曲线内。 曲线与道岔连接时的直线段长度不宜小于8m,地形受限制时 不应小于3m
3.2.8进入建筑物的线路,在建筑物门前应设置直统
长度不应小于进入该建筑物的最长机车或车辆的长度。改建时地 形受限制,直线段长度可减小到2m,但线路进入建筑物大门的建 筑限界.应根据进入该建筑物的机车车辆长度和转向架中心距(或 固定轴距)计算其最大加宽值进行加宽。
3.2.9岔线在区间或站内与正线、到发线接轨时,均
线。当受地形限制或向车站方向为平道或上坡道时,也可设置脱
轨器代替安全线。 1岔线与站内到发线接轨,当站内有平行进路及隔开道岔 并有联锁装置时,可不设安全线。 2办理同方向或相对方向同时接发车时,下列情况应设安全 设施: 1)在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内进站方向为超过12%0,150 及以上电力机车牵引时为超过15%的下坡道的车站,在 接车线末端应设置安全线。 2)有办理通勤列车的车站,在接车线末端应设置隔开设备。 3.2.10当线路坡度、长度超过表3.2.10规定数值时,应根据线路 情况和列车运行区段长度,确定在区间或站内设置避难线。 避难线的长度,应按最天下坡道条件下,失控的列车以机车构 造速度65km/h驶入避难线确定。 长大下坡道前的车站,应设置制动失灵的车辆甩挂停放线
1岔线与站内到发线接轨,当站内有平行进路及隔升道密岔
表3.2.10 线路坡度、长度限定值
3.2.11车站宜设在平道上。必须设在坡道上时,可设在不大于 2.5%的坡道上:有滚动轴承车辆停放时坡道不应大于1.5%o。 对不办理调车作业或摘钩作业的车站,地形受限制时,可布置 在不大于10%的坡道上。 3.2.12车站纵断面的坡段长度及其连接,应按区间所规定的同 一标准设计。 3.2.13车站咽喉区的坡度,宜与车站坡度相同。地形受限制时 对不办理调车作业的车站,可将咽喉区布置在不大于15%的坡道 上:在工业场地不通行整列车的个别道岔,可设在限制坡道上。 道岔位置应避免与竖曲线重叠。地形受限制时,道岔可设在 半径不小于5000m的竖曲线范围内。
3.2.11车站宜设在平道上。必须设在坡道上时,可设在不大于
3.2.13车站咽喉区的坡度,宜与车站坡度相同。地形受限制时, 对不办理调车作业的车站,可将咽喉区布置在不大于15%的坡道 上:在工业场地不通行整列车的个别道岔,可设在限制坡道上。 道岔位置应避免与竖曲线重叠。地形受限制时,道岔可设在 半径不小于5000m的坚曲线范围内。
3.2.14用以解体、编组的牵出线,应布置在平道上或面向服务站
线的下坡道上,其坡度不应天于2.5%0。在地形受限制情况下,调 车作业较少的牵出线,可设在面向服务站线的上坡道上,但其坡度 不应大于2.5%00 仅供列车或成组车辆转线作业的牵出线,地形受限制时,可根 居该牵出线范围内相邻正线的纵断面设计,但坡度不应大于 15%o,并应保证停车、起动和在坡道上作业的安全
3.2.15三角线曲线地段的坡度不应天于20%0,其尽头线可设在
3.2.16装卸有害液体、易燃、易爆、危险品等作业区范围内的线 段,应设在平道上。
3.2.16装卸有害液体、易燃、易爆、危险品等作业区范围内的线
3.2.17连接建筑物的线路,自建筑物大门边缘起,至纵断面竖曲 线起(迄)点之间,应有一段平道,地形受限制时,其长度不应小于 最长机车或车辆长度。
3.2.17连接建筑物的线路,自建筑物大门边缘起,至纵断面竖曲
3.3桥梁和隧道范围内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3.3.1大桥宜设在直线上,必须设在曲线上时,宜采用较大的曲 线半径。跨度大于40m或桥长大于100m的明桥面桥和无碴桥面 桥需设在曲线上时,其曲线半径不应小于600m。在露天采场内, 曲线半径可适当减小,但最小不应小于300m。 除地形受限制的道渣桥面桥外,同一座桥不应设在反向曲线 上。大桥的桥头弓引线设在曲线上时,宜采用较大的曲线半径。缓 和曲线不宜设在明桥面和无渣桥面的桥上。
桥长大于100m的明桥面桥和无渣桥面桥必需设在坡道上时,其 坡度不宜大于6%o。地形受限制地段,当有足够依据并确保线路 能锁定时,也可采用不大于12%o的坡度。 竖曲线不应设在明桥面和无碴桥面上
线上时,宜采用较大的曲线半径,但不宜设在反向曲线上。 3.3.4隧道内的坡道,可设计为单面坡道或人字坡道,地下水特 别发育的长隧道宜采用人字坡。隧道坡度不宜小于3%c,在寒冷 地区地下水发育的隧道宜适当加大坡度。
1 铁路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道路中快速路交叉。 铁路与二级公路交义。 3受地形等条件限制采用平面交叉危及行车安全或确有特 殊需要时。
4结合地形或桥涵构筑物情况,有设置立体交叉条件时。
3.4.5铁路桥梁下有通行机动车的道路时,铁路桥跨布置应满足
.4.6立体交叉范围内应设置完整通畅的排水系统。
3.4.7铁路与道路立交的铁路桥或道路桥的桥上两侧应设置安 全防护设施。
3.4.7铁路与道路立交的铁路桥或道路桥的桥上两侧应设置安
3.4.9铁路与道路平面交叉时应设置道口,并应符合下列要
3.4.10道口应安设鸣笛标、道口警标及护桩,并根据需要设置栅 栏。 在列车运行方向的线路左侧.距道口中心400m外.应安设鸣 笛标。 在通向道口的道路右侧,距道口最外侧钢轨不少于20m处 应安设道口警标。 3.4.11有人看守道口应设置道口看守房和电力照明,以及栏杆 通信(有线和无线)、道口自动通知、道口自动信号、遮断信号等安 全预警设备。无人看守道口应设置警示标志,并根据需要设置道 口自动信号和道口监护设施。 防护道口的栏杆与最近钢轨外侧的距离,不应小于3.0m,栏 杆在关闭状态时,应高出路面1.0m~1.25m。 3.4.12与国家道路相交或矿区有超限车通过时,应在道口两端 距最外侧钢轨至少10m处设置限界架,限界架高度应根据车辆类 型等确定。 3.4.13当道口通行的汽车轴载大于机车轴载时,应对该道口的 铁路路基进行整体加固
在列车运行方向的线路左侧,距道口中心400m外,应安设鸣 笛标。 在通向道口的道路右侧,距道口最外侧钢轨不少于20m处 应安设道口警标
3.4.14改建既有道口,地形受限制并有充分依据时
道口的平、纵、横断面标准。
保证凯的德人 4.1.2下列情况的路基应进行个别设计: 1边坡高度超过本规范表4.2.13规定的路堤。 2填料与基底均为不易风化岩石时,修筑在地面横坡大于或 等于1:2,其他情况下大于或等于1:2.5上的路堤。 3浸水的河滨水库路堤。 4修筑在地质不良,以及滑坡、崩塌、泥石流、软土、泥沼、岩 容和坑洞、裂隙黏土、盐渍土、风沙、雪害、多年冻土、膨胀土和地震 区等其他复杂地段上的路基。 5采用大爆破施工方法的路基。 4.1.3验算路基力学稳定和强度时,竖向活荷载应按通过的最大 活荷载确定,活荷载分布于路基面的宽度自轨枕底两端向下应按 45°扩散角计算。
4.2.1固定线区间直线地段的单线路基面宽度,应符合表4.2.1 的规定。
定线区间直线地段的单线路基面宽度,应符合表4.2.
表4.2.1单线路基面宽度(m)
注:1半固定线、联络线和其他线均按Ⅲ级线路基标准采用。 2路堑线路中心沿轨枕底部水平至路堑边坡的距离,一边不应小于3.5m,另 一边不应小于2.8m。 3单线路堤的路基面宽度,当埋设电柱时,宜局部加宽,修筑电柱护墩(或凸 台),电柱外缘至路基边缘线的宽度不应少于0.5m。 2.2区间线路曲线地段的路基面,应在曲线外侧按表4.2.2规 数值加宽。加宽应在缓和曲线或超高递减距离范围内完成
4.2.2区间线路曲线地段的路基面,应在曲线外侧按表4.2.2规
表4.2.2曲线地段路基面外侧加宽(m)
4.2.3区间的双线、多线路基面宽度,应按本规范第3.1.8、第 4.2.1和第4.2.2条的规定计算确定。 4.2.4车站路基面宽度,应按站线数量,并根据本规范第8.2.1 条计算确定,但最外侧站线的中心线至路基面边缘不应小于 3.0m,梯线及牵出线有作业的一侧,中心线至路基面边缘不应小 于3.5m
表4.2.5运输平台宽度(m)
注:1曲线地段的运输平台宽度按本表所列数值加0.5m。 2 设有车站的运输平台宽度,可根据作业要求按本表注1和本规范第8.2.1 条的规定加宽。
1.2.6排土场移动线的初始路基面宽度,不宜小于4.0m
线路中心线至卸车侧路基面边缘的距离应为1.5m。
侧,宜设一处养路机械作业平台。
面坡或锯齿形坡等的横断面,其横向坡度应根据的种类、降 雨量及同一坡面上的站线数量确定,宜按表4.2.12的规定设 计
表4.2.12车站路基面横向坡厚
地质条件合理确定,基底情况良好时,可按表4.2.13的规定 设计。
表4.2.13路堤边坡坡度
注:1有可靠的资料和经验时,可不受本表限制。 2用大于250mm的石块码砌的路堤,其边坡坡度可根据具体情况在 3用易风化的石块填筑路堤时,其边坡按风化后的土类边坡设计。 4堆筑陡坡铁路路堤应进行个别设计。
2用天于250mm的右块码砌的路堤,其边坡坡度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3用易风化的石块填筑路堤时,其边坡按风化后的土类边坡设计。 4堆筑陡坡铁路路堤应进行个别设计。
.2.14在稳定的斜坡上路堤基底应采取下列措施
1地面横坡为1:10~1:5、路堤高度低于0.5m,且不填不 挖的地段,应清除草皮。 2当地面横坡大于1:5时,原地面应挖成台阶,台阶的宽 度不应小于1.0m。 4.2.15陡坡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应注意靠山侧地面水的排除 和地下水的处理。在基床范围内的挖方部分,宜挖除原土,并换 填与填方部分相同的填料,路基强度应根据运输设备条件个别 设计。
和地下水的处理。在基床范围内的挖方部分,宜挖除原 真与填方部分相同的填料,路基强度应根据运输设备务 设计。
1.2.16路堑边坡坡度应根据土的性质、工程地质和水
岩石边坡尚应根据岩层产状、节理发育程度、地貌形态及各种 地质作乍用影响等因系设计。 当地质条件良好,边坡高度不超过20m时,路堑边坡坡度可 按表4.2.16的规定设计。
表4.2.16路堑边坡坡度
注:1黄土路堑边坡垂直高度小于或等于12m时,可采用一个坡度到顶,当高度 大于12m时,可采用阶梯式,中部设平台,阶梯高度宜为8m~12m。
4.2.17砂类土、黄土和风化岩石两种地层组成的较深路堑,土石
分界处或边坡中部,应有截水沟或挡水墙的平台。平台宽度不宜 小于1.5m。截水沟应加固。在干旱少雨地区,边坡平台可不设截 水沟,平台宽度也可酌情减小
应设侧沟平台,其宽度应根据边坡高度和土的性质确定,宜为 0.5m~1.0m。当边坡高度小于2m或已适当加固时,可不设平
4.2.19弃土堆内侧坡脚至堑顶距离,应根据土质条件和边坡高
度确定,宜为2m~5m。弃土堆边坡不应大于1:1.5,其高度不宜 超过3m。弃土堆顶应有向外的横向坡,其坡度宜为2%~4%。 弃土堆宜于线路下侧山坡间断堆积,并保证弃土堆内侧地面 水便于排出。
4.2.20天、中型桥桥头引线、水库和可能被水淹没地段的路基,
.2.20天、中型桥桥头引线、水库和可能被水淹没地段 其路肩标高应高于设计水位加波浪侵袭高、雍水高后, .5m
设计水位的洪水频率,I级固定线应为1/50:ⅡLIⅢ级固定线
应为1/25;半固定线和其他线应为1/10。观测洪水(包括调查洪 水)频率小于线路设计需要的洪水频率时,应按观测洪水设计。当 观测洪水的频率,I级固定线小于1/100,Ⅱ、Ⅲ级固定线小于 /50时,则应分别按1/100和1/50设计。 工业场地范围内的铁路路肩标高,应符合场地洪水频率的规 定。
出的数值应根据土中毛细水上升可能达到的高度和冻结深度确 定。
或引排至路基范围外的设施。
4.3.3对深长路堑或反坡排水困难的侧沟,可根据地形条件,增
侧沟宜为矩形沟。当设计为梯形沟时,靠线路一侧的侧沟边 坡宜为1:1,另一侧与路堑边坡相同,有侧沟平台时宜为1:1。 在砂类土中两侧边坡应根据土层密实程度确定,不宜大于1:1~
截水沟排水沟的边坡,应根据土质情况及边坡高度确定公差标准,宜
为 1 : 1 ~ 1 : 1.5。
为 1 : 1 ~ 1 : 1.5,
表4.3.4侧沟、截水沟和排水沟的最小断面尺寸(m)
4.3.5需按流量设计的侧沟、截水沟、排水沟、急流槽等,工级固
4.3.7无弃土堆时,截水沟边缘至堑顶的距离,不应小于5m,但
位于松软土层及影响路基稳定的地段, 2 流速较大、有冲刷地段。 3 易产生基床病害地段的侧沟。 4 水田地区土质路堤高度小于0.5m地段的排水沟。 5 有集中水流进人截水沟、排水沟的地段。 6 湿陷性黄土路堑的侧沟、截水沟及边坡平台截水沟。 4.3.9 当受地形限制,截水沟水流需经急流槽向侧沟排泄时,应
标准血压有防止路基受冲刷和天然污物淤塞侧沟的设施。侧 验算。
和维修条件确定,其宽度不应小于1.2m,纵坡不应小于5%o,地形 受限制时可减为3%o,但应加强防淤措施
....- 铁路标准 冶金标准
- 相关专题: 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