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T263-2017 动物园管理规范.pdf

  • CJJT263-2017 动物园管理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4.3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5-06
  • 发 布 人: tina0614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1.1动物园应制定动物饲养操作规程、动物安全操作规程 劲物卫生消毒操作规程 .1.2 动物饲养操作规程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饲养员上岗看装防护; 2 动物笼舍的清扫、消毒及串笼操作; 2 动物展示时间、展出条件及巡视看守; 4 饲料的加工及饲喂; 5 动物的丰容与行为训练; 6 动物观察及日志记录; 7 发病动物护理及医疗。 .1.3 动物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动物笼舍和动物危险源的识别; 2 动物笼舍、设施设备的日常检修和维护; 3 作业人员操作过程的安全与控制: 4 动物逃逸、伤人等应急响应预案; 5 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 .1.4 动物卫生消毒操作规程应包括下列内容: 消毒对象、消毒范围、消毒时间和频率; 2 消毒药物的选择、剂量及使用方法; ? 喷酒药物前的底物清扫及喷洒药物后的冲洗; 消毒用具、消毒设备使用方法

    3.2.1动物园应向公众展示健康动物,介绍动物的习性

    .1动物园应向公众展示健康动物岩土工程,介绍动物的习性和行为,

    3.2.2 动物笼舍宜模拟动物的野外栖息生境,将环境丰容常 态化。

    3.2.4群养动物的展示应符合遗传和种群管理的需要,

    可对相关个体采取控制措施

    3.2.5动物展示的隔离防护措施应保障游客、工作人员和动物 的安全。

    3.2.6散养动物对游客有攻击或伤害倾向时应对其采取阳 养措施

    3.2.7极端天气时应启动预案,

    2.8动物展馆内外不宜出售违背动物食性、影响动物健康 食食品。 aa

    4.1.1动物园应根据动物的自然习性和取食特点提供符合生 需要的饲料及饲喂方式。 4.1.2饲料配方应符合动物的自然取食习性,不得提供违背 物食性的替代饲料。

    4.1.4天型动物园应设置动物营养技术岗位,规范动物营养 求和饲料配方的制定与变更

    4.1.6饲料配方的调整与变更应根据动物状态、季节变化、 理时期等因素确定。

    4.1.8动物园宜定期记录动物体重、饲料使用状况等与动物 养健康相关的信息。

    4. 2. 1 动物园宜制定饲料的采购、存储、加工、派送等各项 作规程。

    1原粮、蔬菜、水果和肉蛋奶等产品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的有关规定,并应提供相应的 检测证明; 2采购饲料应检斤验质,符合要求后登记人库;

    3活食饲料应检疫合格,不得影响采食动物的健康 4动物园宜确立稳定的饲料供货来源

    4动物园宜确立稳定的饲料供货来源。 4.2.3饲料的存储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不同饲料的保存期和采购情况,应建立安全储备量 保障特殊情况下的饲料供应; 原粮类饲料及成品料的储存应有防霉、防虫、防鼠措施 高温、高湿李节应增加库存饲料的质检频次: 4 干草、树叶等干饲料的存储及管理应符合防火要求; 5 每年不宜少于一次清点库存和核对账目。 4.2.4 饲料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饲料加工应根据饲料配方按流程制作,并监测质量; 2生产加工颗粒料的操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饲料加工 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9081和《颗粒饲料通用技术条件》 GB/T16765中安全和技术的规定; 3动物园应制定蒸锅、消毒柜、粉碎机、切肉机、颗粒机 等饲料加工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 4.2.5动物园应定期检查饲料的种类和质量。 4.2.6饲料加工器械、派送用具应进行清洗、消毒。

    4.2.7饲料的派送应有交接记录

    5.1.1 动物园应制定丰容计划,并将任务分配到班组和个人。 5.1.2 丰容的目标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增加动物的行为多样性; 2 减少动物的异常行为; 3 增加动物野外行为模式; 4 提高动物利用空间环境的能力; 5 提升动物适应挑战的能力。 5.1.3 丰容工作宜实行常态化和随机化相结合的模式。

    5.2.1 动物行为训练应以满足饲养管理、医疗保健为目的。 5.2.2 动物园应根据宠舍环境和动物情况制定行为训练计划 5.2.3 动物行为训练应定时、定人、定目标。 5.2.4饲养员应接受培训后方可进行动物行为训练,训练过 应保障人员和动物的安全。

    5.3.1行为观察宜采取日常饲养观察与专项行为观察相结合的 方式。 5.3.2饲养员应掌握主管动物的精神、活动、采食、繁殖等基 本行为。

    5.3.3饲养员应准确、客观记录动物的基本行为。

    5.3.4饲养员应对发病、繁殖、新进动物的行为变化进行观察 和记录,

    .3.5饲养员应观察动物的行为与变化,发现异常应采取措施

    5.3.5饲养员应观察动物的行为与变化,发现异常应

    6.1.1动物园应配置兽医,兽医应接受正规兽医专业学历教育 并取得助理兽医师及以上技术职称。 6.1.2大、中型动物园宜设置兽医院,小型动物园可设置兽 医室。 6.1.3 兽医院人员编制、仪器设备配置和资金投入应满足动物

    6.1.1动物园应配置兽医,兽医应接受正规兽医专业学历教育, 并取得助理兽医师及以上技术职称。 6.1.2大、中型动物园宜设置兽医院,小型动物园可设置兽 医室。 6.1.3兽医院人员编制、仪器设备配置和资金投入应满足动物 疾病防控的要求。 6.1.4大型动物园宜制定动物年度发病率、治愈率、病死率管 理指标。中小型动物园可逐步实行。 6.1.5兽医检验室硬件和软件配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医学 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GB/T22576的有关规定。 6.1.6大型动物园兽医院应制定动物疾病诊疗、麻醉保定、户 体部检、药品管理等技术规程或操作规程。中小型动物园可制定 相应的技术规程或操作规程,

    6.1.4天型动物园宜制定动物年度发病率、治愈率、病死率 理指标。中小型动物园可逐步实行。

    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GB/T22576的有关规定。 5.1.6大型动物园鲁医院应制定动物疾病诊疗、麻醉保定、户 体部检、药品管理等技术规程或操作规程。中小型动物园可制定 相应的技术规程或操作规程

    6.2.1 动物疾病防控应遵循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 原则。

    6. 2. 1 动物疾病防控应遵循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 原则。 6.2.2动物园应按技术规程或操作规程进行消毒、免疫接种 驱虫及体检

    .2.5新进动物应进行隔离检

    6.2.9兽医应履行岗位职责,每日巡视动物,对出现异常的

    6.3.1发病动物的诊断与治疗应按预案进行操作,保障人员、 动物的安全

    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诊断动物脱水的性质、脱水量,并据此决定 输液的速度、液体量及给药顺序。

    果应立刻报告现场主治兽医;检验剩余的生物样品宜保存以 它用

    与惊扰动物之间的利弊。

    6.3.6饲养员应遵医瞩护理发病云

    6.3.7动物实施麻醉保定前,应制定麻醉保定操作预案,明 人员分工、操作程序、意外急救等措施。

    1除特殊情况,麻醉前动物必须绝食、绝水; 2麻醉过程中应监测动物主要生命指标: 3麻醉结束后,兽医应在麻醉动物恢复翻正反射后方可

    6.4.1 除疑似烈性传染病外,死亡动物应进行剖检。 6.4.2 动物部检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除大型动物外,不得在动物笼舍内进行动物部检: 2 运送动物户体过程中宜遮盖死亡广动物户体,并保持密团; 死亡动物现场宜留存影像资料。 6.4.3 动物部检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部检过程应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 2户体部检前应进行基础数据的测量: 3根据主检兽医的意见,可采集生物样本进行微生物学 病理学以及毒物学等检测; 4动物解部过程中的文字记录、图片、检验报告等应归入 动物档案; 5动物户体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6.4.4动物园应根据部检结果采取防疫措施

    6.4.5死亡动物的皮张、骨骼及其副产品应妥善保在

    7.1.1动物园宜参与濒危动物物种保护计划,服从种群管理的

    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7.1.4动物园可根据本单位的情况,制定本园动物的命名方法 7.1.5动物标识可采取环志、耳标、电子芯片、缺刻等方式,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7.1.4动物园可根据本单位的情况,制定本园动物的命名

    标识物脱落或失效应及时更换; 已标识动物的信息应录入动物档案 2

    7.2.1动物园宜制定年度动物繁殖计划,明确繁殖动物的种类、 数量、配对安排及相关保障措施。 7.2.2 动物园应将动物繁殖计划分配到下属班组、落实到责 任人。 7.2.3 动物繁殖各阶段出现的情况应记录到日志。 7.2.4 动物园应制定繁殖动物成活标准,并对繁殖成活的动物 进行验收。

    7.2.5动物园应采取措施防止动物近亲交配和种间杂交

    7.2.6大型动物园应设置人工育幼岗位,并配备相应的育幼空

    7.2.6大型动物园应设置人工育幼岗位,并配备相应的育幼空

    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育幼动物的取出条件; 2 取出后的医学检查; 人工乳的配方以及哺乳方法。 7.2.8 人工育幼操作在不影响动物健康的条件下可向公众展示 7.2.9 育幼动物成活后移出或放入同类中饲养时应制定引入 方案。

    7.3.1 根据种群管理和展览的需要,动物园应制定年度动物交 流计划。

    7.3.2动物交流应满足种群管理的需要。

    1弓引进动物的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饲养场所、适 宜的饲料; 2引进方应获取引进动物的信息,了解引进动物的习性, 健康、病史、繁殖记录等; 3动物运输前宜开展进笼训练。 7.3.4动物园应建立动物交流内部管理程序。 7.3.5国家许可免税进口的种用动物和政府间赠送的礼品动物 不得输出。 7.3.6动物交流检疫应按照本规范第 6.2.7 条、第 6. 2. 8 条的

    7.3.6动物交流检疫应按照本规范第6.2.7条、第6.2.8 规定执行。

    7.4.1动物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风险控制措施,防止动物发生伤 残或死亡。

    笼箱结构应保障动物安全,防止动物逃逸 采取航空运输的动物,笼箱应符合航空运输规格的要求

    7.4.2笼箱结构应保障动物安全,防止动物逃逸。

    7.4.3采取航空运输的动物,笼箱应符合航空运输规格的要求

    7.4.3采取航空运输的动物,笼箱应符合航空运输规格的要求。

    7.4.4动物运输过程应降低动物的应激反应,并符合下

    7.4.4动物运输过程应降低动物的应激反应,并符合下列规定: 1 动物运输应避开极端天气,根据需要可采取防暑、保温 措施; 2 夏李运输宜选在早上或者夜间进行: 3 当采用航空运输时,应为货仓充氧; 4 当采取陆路运输时,宜安排人员押运; 5 运输过程宜派兽医参与; 6 应视运输时间长短和动物情况携带饲料: 7 运输过程中应观察动物,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7.4.5 动物运输时应携带相关的证明或将其交承运方。 7.4.6 动物输入方应向输出方索取相关动物信息资料

    8.1.2科学研究活动不得损害动物健康,并将对动物的干扰和 影响降至最低

    8.1.3科学研究应实事求是,不得伪造数据。

    3.2.1天型动物园应建立专业、年龄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配 备与本单位科研、生产需求相适应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中小 动物园宜配备满足本单位生产需求的技术人员。

    物匹直配备两定本 2.2具有科研队伍的动物园应建立科学研究人员培训、考核 术交流、进修等机制。

    8.2.4具有科研队伍的动物园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科 研人员和科研课题管理规定

    8.2.5动物园宜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进行合作研究

    8.2.6动物园宜参与野外科

    8.3.1 大型动物园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可包括下列内容: 1 动物行为; 2 动物繁殖; 种群遗传管理;

    4 野生动物的疾病防控: 5 圈养野生动物营养与饲料: 6 圈养动物的丰容与行为训练; 7 濒危野生动物繁育技术; 8 野生动物就地保护; 9 公众教育与宣传; 10 动物园管理。 8.3.2 中小型动物园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可包括下列内容: 1 动物饲养管理基础数据收集; 2 重点动物疾病预防与治疗技术资料收集: 3 重点动物的行为观察分析; 4 公众教育与宣传; 动物园管理

    9.1.1 动物园应履行公众教育的职能,将其纳入动物园 工作。

    9.1.1 动物园应履行公众教育的职能,将其纳入动物园整体 工作。 9.1.2 动物园应将公众教育所需资金列入年度支出计划。 9.1.3 动物园宜利用自身的资源开发具有本单位特色的公众教

    1.2 动物园应将公众教育所需资金列人年度支出计划。 9.1.3 动物园宜利用自身的资源开发具有本单位特色的公众教 育项目。

    9.1.6动物园宜配备从事公众教育的人员,并为人员的

    9.1.6动物园宜配备从事公众教育的人员,并为人员的培训提 供便利。

    9.2.1 动物园宜制定年度公众教育计划,并对外公示。 9.2.2动物园宜针对不同受众开展教育活动,宜结合动物保护、 科学研究、饲养管理、动物福利设计开发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 公众教育项目。

    9.2.3动物园可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非政府组织、

    网络和电视开展公众教育项目合作,并吸纳社会志愿者参与。

    9.2.5动物园可设置开展公众教育的场所,为游客、中

    9.2.5动物园可设置开展公众教育的场所,为游客、中小学生 的素质教育提供便利,

    2.6当利用动物开展公众教育活动时,应保障动物福利和 安全。

    9.2.7当动物园举行大型公众教育活动时,应有工作预案,并 上报有关部门批准备案。

    9.2.8动物园可对公众教育项目进行效果评估、总结

    10.1.1动物展区、笼舍的新建或改建应遵循功能、安全、生 态、环保和保障动物福利的原则。 10.1.2动物展区建设宜将公众教育、商业服务一并考虑。 10.1.3动物展区的结构和材料不应对动物的健康造成危害。 10.1.4 动物展区建设应有利于丰容、行为训练和公众教育的 开展。 10.1.5在动物展区举办公共活动时,应减少对动物和游客的 干扰。 10.1.6动物展区景观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结合动物的野外生活环境对馆舍进行绿化丰容,模拟野 外栖息地。 2动物展区内的植被宜选择抗逆性强的植物,优先考虑本 土植物;禁种有碍动物健康和安全的植物。 3动物外舍内的养木应采取增加护网等保护措施,防止动 物破坏;对生长在隔障设施附近的高大乔木应适时进行修剪,避 免动物借助植物逃逸。 4园内大型乔未的修剪、养护宜保留野生鸟类繁殖所需要 的树洞、枝权;靠近游客观赏面的养木遮挡游客视线时,应采取 提十修剪法。 5植物种植和绿地养护作业时应避免影响动物,减少对怀 孕、育幼和神经质动物的干扰。 6园内植物病虫害应采用生物防治,宜选用低污染、低残 留的物,并应做好有效隔离防护。 7动物展区的墙体外立面、栏杆、隔离围挡宜保持颜色

    10.2.1 动物园应制定动物展区设施安检制度,主要应包括下列 内容: 1 动物展区安检的频次、方法和参检人员的组成; 2 动物展区设施检查的重点及安全风险点识别: 3 检查发现问题的分级分类及相应的报告及处置程序: 4 饲养班组日常笼舍设施的安检: 新建或改建的动物展区使用前的检查验收: 重大节假日前的安检。 10.2.2 动物笼舍应定期检修和维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提前检修防暑、保温设施; 2 应定期检修动物笼舍内的给水排水、通风、采光等基础 设施; 3 应定期检查笼舍的隔障、门窗、拉杆、锁等重要部位; 4对有碍动物福利和景观的陈旧动物笼舍,应改建或新建, 10.2.3动物展区设施维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检发现的问题应进行维修: 2维修人员作业前应与饲养员进行交流沟通,针对可能出 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3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作业时应将维修区内的动物隔离,保 障动物和维修人员的安全; 4在动物展区外维修作业时应进行施工围挡,设置通告和 警示牌,并设置有效安全防护区,保障游客安全; 5明火作业应符合安全消防规定,配备灭火设备。 10.2.4凶猛动物展示设施出现安全隐患应立即组织抢修,并应 采取下列措施: 1在维修人员未到达现场之前,动物饲养部门应采取临时 防护措施:

    2维修作业前应将左右两侧笼舍内的动物移出,不能 动物的笼舍应有饲养员现场监护

    10.2.5神经质动物笼舍维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饲养员应告知维修人员进人动物展区注意事项,必要时 饲养员应在现场看守; 2维修人员和维修操作应采取隔障措施,避免影响动物; 3发现动物惊慌时,有关人员应采取措施保障人和动物的 安全。

    1开园期间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得在游览路上行驶; 2经过批准入园的机动车应按指定路线通行,避让游客, 且机动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5km/h: 3闭园后机动车入园行驶应注意动物安全,不得有鸣笛, 突然加速、升远光灯等惊扰动物的行为; 4园内运营的游览车应按指定的路线行驶,避让游客,游 客高峰时段应停止运行。 11.1.5每日闭园后应清查园内,弓导游客离开,无关人员不得 停留园内,不得进入园区。 11.1.6对有害生物应进行防控,保障园内动物和人员不受 伤害。 11. 1. 72 动物园不应允许流浪动物或宠物进人园区。

    设备设计图纸11.2环境保护与节能

    2 冲洗笼舍宜使用远端控制装置,不得出现长流水; 3 动物外舍植物养护宜利用截存雨水,采用低压喷灌系统 动物笼舍照明宜用节能灯,杜绝长明灯现象

    11.3.2园内的商业活动应统一安排,并应符合下列郑

    11.4.2动物园宜设置专职人员管理志愿者及志愿服务,并应制

    2动物园应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经培训、考核合格

    2动物园应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经培训、考核合格

    之后方可从事志愿服务; 3志愿者应与动物园签订志愿服务承诺,履行志愿服务承 诺,并服从动物园的安排; 4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有明显的标志; 5动物园宜为志愿者及志愿服务提供便利。 11.4.3动物园应向志愿者发放证书,并对优秀志愿者给予 表彰。

    12.1.1动物园应建立动物档案质量标准,动物档案应包括下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