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S181-5-2012 疏浚与吹填工程设计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2.0.22疏浚土管理
对疏浚土进行安排的行为。
新闻出版标准疏浚与吹填工程设计规范(JTS181—5—2012
3.0.11 疏浚与吹填工程设计应从挖掘、提升、输送、处置或利用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3.0.2 同一工程应至少进行两个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 3.0.31 疏浚土应结合工程情况予以利用,污染物超标的蔬浚土应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际 公约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和处置。 3.0.4疏浚与吹填工程设计应分析工程及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安 全措施。
3.0.1疏浚与吹填工程设计应从挖掘、提升、输送、处置或利用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3.0.7勘测资料应满足设计需要,若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应进行补充勘测。
1.1设计前应对工程现场进行测量和调查,测量内容应包括水深及地形测量等, 容应包括水文和泥沙、气象及现场其他影响因素等。 1.2现有资料应进行筛选和分析,判断其适用性
注:①水下地形比较复杂时,施工图设计阶段航道测量的比例尺不应小于1:2000 ②规划阶段可参照可行性研究阶段比例尺选用
4.2.2平面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4.2.2平面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疏浚与吹填工程设计规范(JTS18152012
4.2.3高程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4.2.3.3高程控制测量按照精度要求和现场条件可采用水准测量、电磁波测距 程测量、GPS拟合高程测量的方法。GPS拟合高程测量仅适用于图根点精度及图 度以下等级高程测量。 4.2.4水位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4.2.4.1沿海和感潮河段水深测量的深度基准面应采用当地理论最低潮面:P
用航行基准面,并应求得深度基准面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关系。 4.2.4.2工作水准点的高程应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施测;水尺零点的高程应 水准测量精度施测。
4.2.5水深测量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4.2.5.1测深定位点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表4.2.5的规定。
4.2.5.1测深定位点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表4.2.5的规定。
测深定位点点位中误差限值
4.2.5.2水深测量定位可采用GPS定位方法、前方交会法、后方交会法、距离交会法、 极坐标定位法、断面索法、导标距离法、导标夹角法等,条件允许时应优先采用GPS定位 方法。
4.2.6.1不考虑平面位移时水深
度误差限值 表4.2
4.2.6.2水深测量测深设备的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2.6.2水深测量测深设备的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1一般情况下采用回声测深仪或多波束测深系统测深;存在水下植被的测区和 用回声测深仪的浅水区使用测深杆或测深锤测深; (2)单波束测深时,采用带模拟记录的数字化单频或双频测深仪,其技术要求执
单波束测深仪的技术要求
(3)水下地形复杂,在测深仪的模拟记录上不能判读波浪时,使用可实时测量升沉数 据的姿态传感器; (4)使用多波束测深系统时,波束角不大于1.5°。 4.2.6.3外业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水下环境不明的区域作业时,需了解测区的礁石、沉船、水流和险滩等水下 情况; (2)单波束测量主测深线大致垂直于主等深线、挖槽轴线或岸线;在需乘潮测量的浅 水区,布设大致平行于等深线的测深线;多波束测量主测深线与主等深线、挖槽轴线大致 平行; (3)测区布设垂直于主测深线的测深检查线;多波束测深的检查线采用单波束测深; (4)测线间距为图上1.0~1.5cm,对于中软底质、水下地形简单且长度超过20km的 长航道测量,测线间距可以放宽至图上2.0~3.0cm,硬底质的疏浚工程采用全覆盖测量 方法进行测量; (5)每次测深作业前后使用检查板、声速仪等对测深仪进行校正; (6)定期对多波束测深系统进行校准; (7)使用多波束测深要保证测量时换能器的姿态与校准时的姿态相同; (8)多波束测深时,使用中央波束对挖槽边线处进行测量;中、硬底质时,相邻测线间 测深重叠宽度为测线间距的50%以上,软底质时,相邻测线间测深重叠宽度为测线间距 的10%以上。 4.2.6.4单波束内业数据处理及成图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依据测深仪的模拟记录对数字水深数据进行编辑:
(1)依据测深仪的模拟记录对数字水深数据进行编辑; (2)水深选取时保留浅于设计深度的水深,对有超深限制的水域保留最大水深; (3)水深数据和定位数据存在时间延迟时进行改正; (4)定位中心和测深中心不在同一铅垂线时进行偏心改正; (5)对测深数据进行动吃水改正。 4.2.6.5多波束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置滤波参数进行自动滤波后,根据测区海底地形的变化趋势及相邻重叠水深 情况,采用人机交互方式对水深数据进行判断、编辑,剔除假水深信号; (2)进行格网化时,数据处理单元边长不大于1m;用于计算工程量的测量成果,在数 据处理单元内取平均水深;用于扫测障碍物的测量成果,选用数据处理单元内的最浅 水深:
(1)依据测深仪的模拟记录对数字水深数据进行编辑; (2)水深选取时保留浅于设计深度的水深,对有超深限制的水域保留最大水 (3)水深数据和定位数据存在时间延迟时进行改正; (4)定位中心和测深中心不在同一铅垂线时进行偏心改正; 5)对测深数据进行动吃水改正。
4.2.6.5多波束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
疏浚与吹填工程设计规范(JTS181—5—2012
(3)对于格网化后的水深数据采用不同的深度段分色显示,建立数字海底模 等深线等方式进行检查。
4.2.7地形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渠道路由区等的位置和高程;测区范围应超出抢体外坡脚20m;测点间距为图上1.5~ 2.0cm,地形起伏较大时应适当加密。 4.2.7.5吹填区内地形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1.0mm,高
4.2.8浮泥的密度和浮泥层厚度的测量可使用下列方法:
(1)取样测定法,将取样器下放至浮泥层直接取样,确定取样点处浮泥层的厚度和密 度;取样时,使用测深仪同步测量浮泥表层的厚度;浮泥层较厚,从上到下密度不同时分层 取样; (2)射线密度计测定法,利用装有射线的放射源和检测器的组合仪器,并借助与 查阅标定曲线求得浮泥的密度; (3)浮泥层密度较小且双频测深仪模拟记录可显示出两层或两层以上反射界面时, 采用双频测深仪测量浮泥厚度; (4)现行行业标准《淤泥质海港适航水深应用技术规范》(JTJ/T325)中规定的测量 方法。
4.2.9海底地貌探测和水下障碍物探测应满足下列规定
4.2.9.1需要了解海底地貌、探测海底表面以上障碍物、识别海底表面底质时,可使用
2.9.1需要了解海底地貌、探测海底表面以上障碍物、识别海底表面底质时,可使 声纳;探测海底地表和地表下含磁物体时,可使用磁力仪,浅地层剖面仪也可用于 底地表下埋藏的障碍物。
4.2.9.2使用侧扫声纳应先进行全覆盖的粗扫,并同时进行水深测量,并对发现的目 标进行精扫。
4.3.1水文调查应包括潮汐、水位、水流、波浪、泥砂运动和冲淤等内容。
水文调查应包括潮汐、水位、水流、波浪、泥砂运动和冲淤等内容。 潮汐和水位观测及资料收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文调查应包括潮汐、水位、水流、波浪、泥砂运动和冲淤等内容。 2潮汐和水位观测及资料收集应符合下列规定。 3.2.1对沿海和感潮河段,应调查收集现场的潮汐资料,包括潮汐类型、潮位特 期汐预报表等。挖泥船乘潮施工时,应收集至少一年的高潮和低潮累积频率曲线以 历时累积频率曲线资料。
3.2.2对内河,应调查收集当地最高水位、最低水位、平均水位、水位过程线和比
4.3.2.2对内河,应调查收集当地最高水位、最低水位、平均水位、水位
4.3.2.4在缺乏水位观测资料的地方,应设立水位站进行水位观测,建立当地水位和 相邻基准水位站处水位的关系。
4.3.3水流观测及资料收集应符合下
.3.3.1沿海及感潮河段应调查涨落潮流的最大流速、平均流速及流向。至少应 两个大小潮的不同深度和时间的流速及流向资料,每次观测时间不少于25h。 .3.3.2内河应根据需要收集至少一年中不同季节和不同水位时的流量、流速、 流态的资料。受上、下闸坝控制的河段,应了解闸坝的运行情况及不同蓄水位或排 流量时的流速和流向资料。
1.3.3.3现场缺乏流速资料时,应根据工程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水流观测。观测可 孚标跟踪法或流速仪定点测量法,流速测量的精度应达到0.05m/s,流向的测量精
4.3.3.4测流应与风速、风向、水位、波浪、含沙量等测量密切配合,必要时应进行同步 观测。
4.3.3.4测流应与风速、风向、水位、波浪、含沙量等测量密切配合,必要时应
4.3.4波浪观测及资料收集应符合下死
4.3.4.1大型工程应收集长期的波浪记录资料,分别统计风浪与涌浪。如无长期资 料,应收集海况条件恶劣时期的波浪资料。工期较短的小型工程,可收集施工期季节的波 浪资料。
限资科 皮浪的出现频率和持续时间。特别是对挖泥船施工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的大波高和长 皮浪出现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出现的季节及其对应的风速、风向资料。收集波浪资 应了解波浪观测站的位置、观测方法和精度。
4.3.5.2在感潮河段应调查收集该河段含盐度的资料,包括洪水期和枯水
4.3.6泥沙运动和冲淤资料应按下列要求收集
6泥沙运动和冲淤资料应按下列要求收集:
(1)泥沙运动的调查包括输沙量和输沙方向;内河收集不同季节、洪水期和枯水期不 同的流速、流向和流量时的含沙量资料、回淤强度及回淤土的特性;沿海和潮汐河口收集 整个潮汐周期内的含沙量、流速、流向以及大风期的含沙量资料、回淤强度以及回淤土的 特性,并收集大风后可能出现的骤淤资料:
(2)调查收集海底和河床底质资料,分析底质的矿物成分和粒径的沿程变化,判断泥 沙来源和运动方向; (3)收集该地区历史上的水深、地形图,分析比较水深地形变化,了解冲淤情况和判 断泥沙运动方向; (4)调查该地区历史上的疏浚情况和水深变化,收集疏浚时间、疏浚工程量、疏浚后 回淤量、回淤强度和回淤土密度等资料。
1气象调查应包括风、雾、降雨、气温和冰况等内容。缺少现场风资料时,应根据 要进行必要的观测。
4.4.2风资料的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历年各月不同风速和风向出现的频率、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和风玫瑰图等资料; (2)历年6级及以上大风出现的次数、持续时间和出现的季节; (3)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出现的次数、月份、持续时间、最大风速、 大风半径等资料。 4.4.3雾资料的调查应收集历年能见度小于1km的雾日逐月出现的天数和持续时间, 包括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等资料。 4.4.4降雨量的调查内容应包括年平均降雨量、最大降雨出现的月份、最大降雨强度、逐 月平均降雨量和年平均降雨天数等。 4.4.5气温的调查内容应包括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其出现的日期、持续时 间等。 4.4.6寒冷地区应进行冰况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开始结冰的时间、封冻时间、解冻时间、 法冰亚松口期性结时间冰巨度和英围国饰
包括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等资料。
4.5现场其他影响因素
4.5.1疏浚区、疏浚土运输路线、泥土处置区及其周围的环境等资料应根据工程规模、特 点进行收集,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水质调查; (2)疏浚土或吹填土受污染的地区,除调查被污染的程度、污染源的有关情况外,尚 需对土质的化学特性进行分析; (3)调查施工区、泥土处置区附近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和居民区等对疏浚、吹填、泥土 处理方式的限制; (4)调查当地有关海上倾倒疏浚土的规定
4.5.2疏浚土处置区的调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4.5.2.1水上抛泥应调香收集下列资料:
(1)抛泥区的位置、水深图,允许抛泥的面积和厚度; (2)流速、流向和风浪资料:
(3)疏浚区距抛泥区的距离,运泥航路的水深、航行障碍物及通航干扰等; (4)抛泥作业对水质、水产资源、航道回淤等的影响,
(4)抛泥作业对水质、水产资源、航道回淤等的影响。
4.5.2.2陆上进行疏浚土处置应调查收集下列资料
.2陆上进行疏浚土处置应调查收集下
(1)处置区的位置、面积和允许吹填的高程; (2)处置区及其附近的地形图; (3)需要拆迁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4)处置区的工程地质资料; (5)疏浚区至处置区的距离及路径,排泥管线铺设条件及可能出现的干扰和 章碍; (6)处置区排水口的排放路径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7)吹填余水的渗透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可能造成的影响
4.5.3现场施工条件调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4.5.3.1调查收集的航行及航运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当地港口的规模及有关航行规定; (2)施工区及其附近的海图、航行图及水深地形图、疏浚设备可使用的码头、航行区 或的水深及其他有关航行的资料; (3)通过施工区船舶的类型、数量、频率及对施工可能产生的干扰; (4)疏浚施工作业与其他水上作业可能出现的干扰及程度。 4.5.3.2疏浚区水下障碍物、爆炸物的调查应满足下列要求: (1)调查疏浚区水下障碍物和爆炸物的分布范围、位置、数量等,必要时进行实地 深测; (2)详细调查水下管道、电缆和光缆的位置、埋设深度及结构情况 4.5.3.3跨河建筑物和跨河管线影响挖泥船及辅助船舶的通过时,调查其现状,必要 寸进行实地测量,调查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 (1)跨河建筑物的净空尺度和现场区域的水深、流速、流向、水位; (2)船闸闸室的有效尺度和通航能力等; (3)跨河电缆、电线的位置、数量、悬链线最低高度、输送电压及供电情况、安全高度 等,必要时对跨河电线的悬链线进行测量。 4.5.3.4当地设备维修和制造能力的调查应包括工厂的位置、船坞、船台、码头、起重 能力、修船和机械加工能力、排泥管制造能力和价格、围捻建造材料与燃油供应能力及价 各等。 4.5.3.5施工临时场地、疏浚设备停靠和避风条件的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施工现场浮筒、排泥管线、备件、材料等的存放场地,水上排泥管线组装和存放水 成等; (2)现场施工船舶停靠码头的可能性、码头的位置、长度、水深及可能占用的时间,码 供水和供电情况等;需要修建临时码头或停靠设施时,调查确定其修建位置; (3)当地避风条件及有关规定。
5.3现场施工条件调香应符合下列规定
4.5.3.4当地设备维修和制造能力的调查应包括工厂的位置、船坞、船台、石
4.5.3.6交通及通信应调查下列内容: (1)通往现场的水陆交通情况; (2)疏浚设备从水上调遣时沿途的航行条件,从陆上调遣时公路桥梁的等级、允许通 过的最大尺度和最大载重量,汽车的运输能力和装卸能力,铁路运输时火车的装载尺度、 重量限制; (3)网络及通信。
5疏浚岩土分类与勘察
测试方法、工作量,并编制勘察计划。对已有勘察资料的地区应分析核实其可靠程度,加 以利用。 5.1.2疏浚岩土勘察应查明工程范围内各种疏浚土的分布情况、影响疏浚和输送的岩土 的自然特性。当作为吹填土使用时应判别其适用性。 5.1.3疏浚岩土勘察在查明现场岩土条件基础上,应提供设计和施工所需的分类岩土的 工程特性,并提出设备选择建议
5.2.1疏浚岩土应分为岩石类和土类,
5.2.2疏浚岩石应按强度进行分类,并考虑其风化程度、成因、软化系数等因素。 5.2.3疏浚土类应根据颗粒组成及其特征、天然含水量、塑性指数及有机物含量分为有 机质土及泥炭、淤泥土类、粘性土类、粉土类、砂土类和碎石土类。 5.2.4疏浚岩土的分类指标应符合表5.2.4的规定。
次填工程设计规范(JTS181—5—2012)
定。有机质土、泥炭与淤泥应划分为同一
5疏浚岩士分类与勘察
5.3.5疏浚淤泥质土的分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5.3.5.1疏浚淤泥质土的工程特性应以土的流变性、稠度对疏浚管道输送性能的影响 为主确定。 5.3.5.2疏浚淤泥质土应以天然重度和液性指数为判别指标,以标准贯入击数、抗剪 强度为辅助指标。 5.3.6疏浚粘性土的分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5.3.6.1疏浚粘性土的工程特性应以土的抗剪强度对疏浚设备挖掘与输送能力的影 响为主确定,并应考虑土的稠度、塑性、附着力等的影响。 5.3.6.2疏浚粘性土类应按工程特性分为中等、硬、坚硬3级,级别划分应以抗剪强度 和天然重度为判别指标,以标准贯人击数、液性指数和附着力为辅助指标。 5.3.7疏浚砂性土的分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5.3.7.1疏浚砂性土类的工程特性应以土的密实程度、颗粒组成对疏浚设备挖掘与输 送能力的影响为主确定。 5.3.7.2砂性土类应按工程特性分为松散、中密、密实3级,级别划分应以标准贯入击 数和天然重度为判别指标,以相对密度为辅助指标。 5.3.8疏浚粉土类中的粘质粉土应归入粘性土类,砂质粉土应归入砂性土类。 5.3.9疏浚碎石土的分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5.3.9.1疏浚碎石土类的工程特性应以土的密实程度、颗粒组成对疏浚设备挖掘与输 送能力的影响为主确定。 5.3.9.2疏浚碎石土类应以重型动力触探击数N63.5和密实判数为判别指标。
5.3.11疏浚岩土性质对疏浚施工的影响可按表5.3.11确定。
疏浚岩土性质对疏浚施工的影响
注:表中√表示有影响:一表示无影响。
5.4.1疏浚区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5.4疏浚区勘察与试验
5.4疏浚区勘察与试验
拥定。 5.4.3.2航道勘探线可顺轴线走向布置,其他区域的勘探线在近岸水域宜垂直岸线布 置。勘探线宜以直线形、网格形或之字形布置。 5.4.3.3勘探线、勘探点应布置在水深地形图上,其间距可按表5.4.3确定。 5.4.4钻孔深度应达到设计疏浚底高程以下2~3m。当钻孔深度未达到设计疏底高 程遇到中风化、微风化、未风化岩石类时,采取岩芯后即可终止钻孔。 5.4.5钻孔应分为技术孔和鉴别孔。技术孔应分控制性钻孔和一般性钻孔。各类钻孔 的要求应符合表5.4.5的规定。
5疏浚岩土分类与勘察勘探线和勘探点间距表5.4.3设计工程地质勘探线间距(m)勘探点间距定义阶段地区条件或条数(m)可行性内河勘察点、线应根据可供选择场地的面积、300 ~500300 ~ 500研究沿海形状特点、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等布置500 ~800500 ~ 800地形起伏大,岩土性质变化大,地貌单复杂50 ~ 7550 ~ 75元多内河一般地形有起伏,岩土性质变化较大75 ~10075 ~100简单地形平坦,岩土性质单一,地貌单100 ~ 150100 ~200初步设计地形起伏大,岩土性质变化大,地貌单复杂50 ~ 7550 ~ 100元多沿海一般地形有起伏,岩土性质变化较大75 ~100100 ~200港池200~500简单地形平坦,岩土性质单一,地貌单一200 ~500航道1~3条复杂地形起伏大,岩土性质变化大,地貌单元多20 ~ 5020 ~ 50内河一般地形有起伏,岩土性质变化较大50 ~7550 ~ 75简单地形平坦,岩土性质单一,地貌单一75 ~ 10075 ~ 150施工图复杂地形起伏大,岩土性质变化大,地貌单元多20 ~ 5020 ~ 50设计一般地形有起伏,岩土性质变化较大50 ~ 10050 ~ 100沿海港池100~300简单地形平坦,岩土性质单一,地貌单一100 ~300航道1~3条注:①在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的地区应根据工程需要加密钻孔,如设计疏浚深度内基岩起伏多变或出现孤石、礁盘等情况;②孤立勘探区域的钻孔不得少于3个;③地质情况单一时,间距可适当放宽。钻孔类别与取样要求表5.4.5钻孔类别钻孔作用取样间距土样质量现场测试控制性钻孔选择若干代表性孔先钻,待进行标准贯人试验,必反映出勘察区岩土概况后,指宜为1~1.5m要时对软质粘性土增做导一般性钻孔及鉴别孔取样十字板剪切试验术或做原位测试原状土样孔般性钻孔宜为1~3m,以控制分在控制性钻孔取得的资料层,主要单元土体统计子样标准贯入试验基础上,取样和进行原位测试不少于6个结合标准贯入试验判鉴别孔探明岩土分层扰动土样别土层注:①技术孔数量不得少于总钻孔数的30%;②技术孔钻探应使用干钻法。19
疏浚与吹填工程设计规范(JTS181—5—2012
在工况和孔深条件允许的情况 般性钻孔宜采用振动取 取土层试样。 7疏浚岩土采样的岩士试样质量等级应按表5.4.7确定
5.4.8疏浚土的现场描述与鉴别应符合
5.4.8.1疏浚岩石的现场鉴别可用目测、手捏、刀刻,或用镐、锹、铁杆进行挖、钻或手 锤进行敲击。现场描述除颜色、结构情况、夹杂物状态、风化程度及强度外,还应包括岩石 的层理、解理、裂隙及产状等情况。风化程度的描述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岩土工程 勘察规范》(JTS133一1)附录A的有关规定。 5.4.8.2疏土现场鉴别可用尺量、目测、手感等方法,以确定土的颗粒组成及其特 征,也可采用观察土的干散状态、湿土拍打、搓条、摇振反应等定性方法进行初步鉴别。疏 废土现场描述还应包括土的颜色、气味、状态、湿度、颗粒形状、包含物排列状况、充填物成 分及坚硬程度、风化程度、胶结现象等,应符合表5.4.8的规定。
疏浚土现场描述与鉴别
5疏浚岩土分类与勘察续表5.4.8岩土类别土名描述与鉴别方法说明1.颗粒目测2.散状态3.湿土拍打4.湿土粘性用手捻摸时,大部结块、捻粉砂有类似玉米面表面出水变形有轻微粘性压即散或灰尘的感觉其颗粒用目部分结块、稍细砂压即散表面水印明显略有粘性感砂力仅能辨别砂土尚须描述颜色、土大部分颗粒湿度、密实度、包含物、类少量结块、中砂类似砂糖或白表面略有水印无粘着感觉颗粒形状等碰即散菜籽粒粗砂绝大部分颗基本分散粒似小米粒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大部分颗粒砾砂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类似高粱粒1.颗粒组成2.颗粒形状3.结构组成角砾①天然或人圆砾工爆破;②沉积期量取各石块碎漂石、卵石、长短;碎石土尚须描述颗三个互相垂直石碎石圆砾以圆形和③分层分布粒的坚硬程度、风化程土卵石的最大尺度,长亚圆形为主,块及骨架内充填度、胶结现象及岩石成类径A、宽径B、石、碎石、角砾物情况;分等厚度C,以长径以棱角形为主④级配均匀为主确定土类块石情况;漂石③表面粗糙或光滑5.4.9当疏浚区探测适宜时,应优先采用地层剖面仪探测地层连续的原状分层信息,确定土层平面分布范围、埋深及基岩存在的情况等。5.4.10采用地层剖面仪探测应符合下列规定。5.4.10.1探测线应根据工程需要和水下地形、地质情况布置;探测线宜通过预定钻孔位置,并每隔一定间距设置垂直于探测线的检查线。5.4.10.2地层剖面仪探测可采用悬挂式或拖电式。采用悬挂式探测,换能器人水深度不应小于0.5m。采用船尾拖电式探测,应避开尾流干扰。在条件允许时,宜选择船侧拖电式安装方式。5.4.10.3探测工作开始前应在现场测试并设置参数;发射频率应根据岩土特性、水深、水体浑浊度选用,可选用500~12kHz,硬土质时宜选用中地层面仪。5.4.10.4地层剖面仪工作水深应大于换能器盲区,水深不足时应乘潮作业。21
注:①,表示根据情况选做,一表示不做:
②岩石的强风化、全风化带尽量采用标准贯入试验
5.4.12.3天然坡角试验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土工试验规程》(SL237)的有关规定。 5.4.12.4粘性土的抗剪强度宜采用快剪强度值。 5.4.12.5 附着力试验测试用的土样应为保持天然含水量的扰动土样,也可取吸附在 挖泥船铰刀、粑头、泥斗上的土样进行试验。试验方法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5.4.12.6烧灼量试验方法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5.4.12.7岩石的抗压强度试验应包括单轴饱和抗压强度试验和单轴干燥抗压强度试 验。对于不便按规定尺寸加工成试样的岩块应先测定点荷载强度指数,再换算成单轴饱 和抗压强度和单轴干燥抗压强度。 5.4.12.8密实判数试验方法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 5.4.12.9混有粗粒组的砂砾、圆石、漂石等物质的疏浚粘性土,除应按常规试验确定 定名外,还应通过试验确定土中的块石直径、含量等指标,并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5.4.13勘察资料整理和勘察报告编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5.4.13.1岩土单元体的划分应根据其形成时代、成因类型、岩土特征、原位测试和室 内试验成果等综合确定。 5.4.13.2疏浚岩土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数据的应用应结合疏浚工程的特点进行。 5.4.13.3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应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整理、分析。指标统计应在同 岩土单元体内进行,主要单元体的各项试验的统计子样不得少于6个。主要统计的特
5.4.13.1岩土单元体的划分应根据其形成时代、成因类型、岩土特征、原位测试和室 内试验成果等综合确定。 5.4.13.2疏浚岩土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数据的应用应结合疏浚工程的特点进行。 5.4.13.3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应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整理、分析。指标统计应在同 岩土单元体内进行ppp,主要单元体的各项试验的统计子样不得少于6个。主要统计的特
主值应包括算术平均值、变化幅度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 5.4.13.4勘察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勘察工作的依据、目的和任务; (2)拟建工程概况; (3)勘察工作布置和技术要求; (4)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5)场地地形、地貌、岩土分布情况; (6)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分析和选用; (7)疏浚岩土工程特性、分级和可挖性评价; (8)疏浚岩土管道输送和作为填土的适用性评价; (9)挖泥船类型选择及施工建议
5.4.13.5勘察报告应附下列图表,
5疏浚岩土分类与勘察
(1)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2)勘探点数据表; (3)工程地质剖面图; (4)钻孔柱状图; (5)现场和原位测试成果图表; (6)室内试验成果图表; (7)其他图表、照片。
深圳标准规范范本5.5取土区与吹填区勘察与试验
.5取土区与吹填区勘察与试验
....- 相关专题: 疏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