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534-2009 煤矿采区车场和硐室设计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3.1上部平车场线路坡度应符合下列规
3.3上部平车场线路坡度
1单道变坡和不设高低道的双道变坡,轨道坡度应以3%一 5%向绞车房方向下坡。 2上山采区上部车场水沟坡度应以3%~4%向上山方向下 坡。 3下山采区上部车场水沟坡度应以3%~5%向运输大巷方向 下坡。 3.3.2 设高低道的双道变坡轨道坡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高道的轨道坡度应为9%~11%向绞车房方向下坡。 低道的轨道坡度应为7%向下山方向下坡。 3.3.3高、低道最大高差不宜大于0.6m。
3.4人行道、信号碱室和躲避码
3.4.4在轨道斜巷内使用串车提升时检验检疫标准,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在上部车场入口处应安设能够控制车辆进入摘挂钩 阻车器。 2在上部平车场接近变坡点处,应安设能够阻止未连#
辆滑入斜巷的阻车器。 3在上部车场变坡点下方略大于1列车长度的地点,应设置 常闭的挡车栏,放车时方准打开,并能够防止未连挂的车辆继续往 下跑。 4车场应设甩车时能发出警号的信号装置。 3.4.5上部车场信号室和躲避碱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上部平车场应设信号碉室,信号碉室设在分车道岔人行道 侧。 2上部甩车场应设信号室和躲避碉,信号室可设在分车 道岔岔心相对的上(下)山巷道侧;躲避碉可设在轨道上山人行道 侧。 3信号碉室的净宽不应小于1.5m,净高不应小于2.0m,净深 不应小于1.5m;躲避碉的净宽不得小于1.2m,净高不得小于1.8m, 净深不得小于 0. 7m
辆滑入斜巷的阻车器。 3在上部车场变坡点下方略大于1列车长度的地点,压 常闭的挡车栏,放车时方准打开,并能够防止未连挂的车辆纟 下跑。
4.1.1中部车场宜采用甩车场
4.2中部车场线路布置
4.2.1甩车场的提升牵引角不应大于20°,宜采用10°~~15° 4.2.2甩车场的线路布置宜采用双道起坡。 4.2.3双道起坡甩车场的道岔布置,可采用甩车道岔与分车道岔 直接连接。分车道岔可采用向外、向内分岔布置方式。围岩条件 好、提升量大,可采用内分岔的布置方式。 4.2.4用车场的道分型号宜按表 4. 2.4 选取
4.2.4甩车场的道岔型号宜按表4.2.4选取
表 4. 2. 4用车场道岔型号
4.2.5甩车场存车线有效长度宜按表4.2.5选取,
表+.2.5存车线有效长度
4.2.6用车场平、竖曲线布置方式宜采用下列两种之:1先转弯后变平,先在斜面上进行平行线路联接,再接竖曲线变平,平、竖曲线间应插人不少于矿车轴距(1.5~2.0)倍的直线段,起坡点在联接点曲线之后。2先变平后转弯,在分车道岔后直接布置竖曲线变平,然后在平面上进行线路联接,起坡点在联接点曲线之前。4.2.7甩车场平曲线半径宜按表4.2.7选取。表4.2.7平曲线半径轨距(mm)半径(m)600900调车方式机车调车9、12、15、2012、15、20、25人力推车6、9、12、159、12、154.2.8甩车场竖曲线半径宜按表4.2.8选取。表4.2.8竖曲线半径矿车类型竖曲线半径(m)1.0t、1.5t矿车9、12、15、203.0t矿车12、15、20、254.2.9高、低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高、低道最大高差不宜大于0.8m。2高、低道竖曲线终点水平错距不应大于2.0m。3高、低道线路中心距宜按表4.2.9选取。表4.2.9高、低道线路中心距轨距(mm)半径(m)600900矿车类型1.0t矿车19001.5t矿车2100220031矿车21004. 2. 10双侧甩车时从上交岔点的柱墩端面到下交岔点甩车道岔
基本轨起点间的距离应视围情况确定,但两甩车口的距离不应小 于5.0m。
甩车场空、重车线路坡度应按表
4.3中部车场线路坡度
表4.3.1甩车场空、重车线路坡度
4.3.2不设高、低道的甩车场线路坡度,应采用3%:~4%:向.1(下) 山方向下坡,
4.4人行道、信号室和躲避酮
4.4.1 中部车场摘挂钩段应设两个人行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道布置时应设两侧人行道。 2 双道布置时人行道位置应设在中间和低道侧。 3 人行道宽度应符合本规范第3.4.1条的规定。 4.4.2 中部车场应设信号碱室和躲避碱,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信号碉室和躲避碉的位置宜按本规范第3.4.5条第2款白 规定确定。
4.4.2中部车场应设信号碉室和躲避碱,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信导碱室和躲避碱的位置宜按本规范第3.4.5条第2 规定确定。 2信号室和躲避的尺寸宜按本规范第3.4.5条第3 规定确定。
4.4.3中部车场必须安设挡车装置和甩车时能发出警号的信号装
4.4当部车场需要安设风门时,风门安设位置应按本规范第 4.3条的规定确定。
4.5.1联络车场形式应按使用功能及适用条件选择上下联络车
主提升为(5~6)钩串车长度。 2辅助提升为(4~5)钩串车长度。 4.5.3联络车场坡度应符合本规范上、中、下部车场的规定
5.1.1下部车场形式应根据主提升方式、辅助提升方式、围岩条
.1下部车场形式应根据主提升方式、辅助提升方式、围岩条 上下山位置等因素综合确定。下部车场与采区装载点相对位置 根据采区巷道布置及调车方式确定
5.2.1采区装车站线路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5.2.I米区装车站线路设计应付合下列规定: 1大巷采用固定式矿车运输时,装车站空、重车线存车线有效 长度应分别为1.25列车长,调车宜采用机械作业。 2大、中型矿并采用调度绞车调车作业的装车站,调度绞车宣 设在煤仓巾心线出车侧。壁毫尺寸应根据设备外形尺寸和便子人 员操作确定。当巷道一侧能安设绞车时可不设壁蔻。 3当采用底卸式矿车运输时,装车站的布置形式应与托底车 场的布置形式相适应。其空、重车线存车线有效长度应分别为1.0 列车长加5.0m。
5.2.2下部车场绕道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5.2.3下部平车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平车场线路的平、竖曲线半径应按表5.2.3选取。
5. 2. 3平、竖曲线
2平、竖曲线之间应插人矿车轴距(1.5~3.0)倍的直线段;当 轨道上山作主提升时,应插入一钩串车长度的直线段。 3平车场存车线有效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运输材料、设备及研石的下部车场进、出车线长度应取 0.5列车长。 2)轨道上山作混合提升或主提升时,进、出车线长度不应小 于1.0列车长。 3)采用人力推车时,进、出车线长度应取(5~10)辆矿车长。 5.2.4下部车场高、低道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低道两起坡点间的最大高差不应大于0.8m。 2高、低道竖曲线起点前后错距不应大于2.0m。 3当上山倾角较大,高、低道高差也较大时,甩车线上抬角可 增加3°;当上山倾角较小,高、低道高差较小时,提车线下扎角可降 低 3°。 上抬角和下扎角不应超过 5°
5.3下部车场线路坡度
5.3.1装车站线路坡度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调度绞车或电机车调车时,装车站线路的坡度可与所 在巷道的轨道线路坡度一致。 2采用自动滑行的装车站,当矿车自动滑行的方向朝向井底 车场时,装车站各段线路坡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调车线、通过线线路坡度应与大巷坡度相同。 2)顶车线线路坡度不应大于5%0。 3)空车存车线线路坡度应取9%~11%
4)装车点至阻车器段坡度应取0%? 5)重车存车线坡度应取7%~9%i。
5)重车存车线坡度应取7%~9%。
5.3.2空车线自动滑行坡度终点必须设置制动装置
5.3.3下部车场主要线路坡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高道线路坡度应取11%。 2 低道线路坡度应取9%。
5.4人行道、信号码室和躲避砸
5.4.1下部车场摘挂钩段人行道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轨运输巷应设两侧人行道。 2 双轨运输巷人行道位置可设在中间和高道一侧。 3 人行道宽度应符合本规范第3.4.1条的规定。 5.4.2 下部车场应设信号碉室和躲避碱,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信号碉室宜设在起坡点处高道一侧;躲避碉宜设在起坡点 附近人行道一侧。 2信号碉室和躲避碉的尺寸宜按本规范第3.4.5条第3款的 规定确定。
5.4.3卜部车场必须安设挡车装置和甩车时能发出警号的信号装
1采区装车站通过能力可按下
采区装车站通过能力可按下式计
5.5采区装车站通过能力
K,一一不均匀系数,机采取1.15~~1.20,炮采取1.50; K。一研石系数,根据煤层赋存情况、采煤方法及巷道布置等 条件选取,可取0.10~0.25。 5.5.2采用5.5.1式求出的装车站通过能力值,应大于采区生产能 力的1.3倍
杀件选取,可取0.10~0.25。 5.5.2采用5.5.1式求出的装车站通过能力值,应大于采区生产能 力的 1. 3 倍
6轨道上(下)山乘人车场及人车存车场
6.0.1上(下)人员的轨道上(下)山,当垂深超过50m时,应设置运 送人员的人车,并在上、中、下部车场设乘人车场,在上部或下部车 场设人车存车场。当人车存车场便于上、下人员时也可作为乘人车 场。 6.0.2乘人车场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下部车场的乘人车场宜设在变坡点以上的轨道上:(下)山 内。 2中部车场的乘人车场宜设于轨道上(下)山甩车道岔以上的 轨道上(下)山内。 3上部车场的乘人车场宜设在变坡点以下的轨道上(下)山 内。 6.0.3人车存车场宜采用巷道加宽式或碉室式。 6.0.4人车存车场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轨道上山的人车存车场宜设在下部车场附近便于摘挂钩的 地点。 2轨道下山的人车存车场宜设在上部车场附近便于摘挂钩的 地点。 6.0.5乘人车场长度应根据人车类型和数量确定,不应小于一组 人车长度的1.5倍。 6.0.6乘人车场应设信号碉室和候车碉室。候车碉室应设在靠近
1下部车场的乘人车场宜设在变坡点以上的轨道上:(下 内。 2中部车场的乘人车场宜设于轨道土(下)山甩车道岔以 轨道上(下)山内。 3上部车场的乘人车场宜设在变坡点以下的轨道上(下 内。
6.0.3人车存车场宜采用巷道加宽式或碱室式。
1车 轨道上山的人车存车场宜设在下部车场附近便于摘挂钩的 地点。 2轨道下山的人车存车场宜设在上部车场附近便于摘挂钩的 地点。 6.0.5乘人车场长度应根据人车类型和数量确定,不应小于一组 人车长度的1.5倍。 6.0.6乘人车场应设信号确室和候车碱室。候车碱室应设在靠近 乘人车场便于上(下)人员的地方。候车碱室的尺寸应根据候车入 员数量确定。 6.0.7乘人车场必须在从巷道底板起净高1.6m的范围内留有不
6.0.8人行台阶和扶手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轨道上(下)山倾角在10°~15时,宜设置防滑条和扶手: 当人行道设在中间时,宜只设台阶,不设扶手。 2当轨道上(下)山倾角在15°~30°时,宜设置人行台阶和扶 手。 3扶手安设高度[垂直轨道上(下)山底板的高度]宜为(0.8~ 1.0)m,扶手材料可因地制宜选用。 4台阶宽度不宜小于0.5m
1当轨道上(下)山倾角在10~15°时,宜设置防滑条和扶手: 当人行道设在中间时,宜只设台阶,不设扶手。 2当轨道上(下)山倾角在15°~30时,宜设置人行台阶和扶 手。 3扶手安设高度[垂直轨道上(下)山底板的高度宜为(0.8~ 1.0)m,扶手材料可因地制宜选用。 4台阶宽度不宜小于 0.5m。
7.1无极绳运输车场形式
7.1.1无极绳运输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倾角10°~15°的上(下)山运输宜采用上绳式。 倾角10°及以下的上(下)山及平巷运输宜采用下绳式。 7.1.2 无极绳运输车场形式宜采用平车场。 7.1.3 无极绳运输车场按车场位置可分上部车场、中部车场和下 部车场三种。
7.2无极绳运输上部车场
7.2.1 下绳式无极绳运输的上部车场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竖曲线半径,高、低道宜采用(9~12)m。 2 高低道高差应小于0.8m。 3 重车挂钩距离宜采用(15~20)m。 4 空车摘钩距离宜采用(10~15)m。 7.2.2 绞车房位于上山的延长线上时,绞车牵引中心线应与重车 线轨道中心线一致。
7.3无极绳运输中部车场
7.3.1下绳式无极绳运输中部车场线路布置宜采用下列两种方
1上山倾角为8°~10时,在车场由斜变平的竖曲线位置设 绳轮,线路长度一般为(3~5)m。 2上山倾角小于8°时,在车场由平变斜的竖曲线段设置地沟, 在竖曲线两端地沟长度备为10m。
7.3.2下绳式无极绳运输的中部车场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竖曲线半径宜米用(9~12)m。 2轨心距为(1.2~1.6)m时,压绳道岔连接尺寸一般为(8~ 2)m,坡度为0°。 3摘挂钩操作段长度宜采用(10~20)m,坡度宜为3%~5%。 7.3.3下绳式无极绳运输中部车场的道岔应满足钢丝绳运行中矿 车能够自由往来的要求。
7.4无极绳运输下部车场
.4.1 无极绳运输的下部车场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曲线半径宜采用(6~12)m。 2 空、重车存车线由自动滑行坡度形成的高差应小于0.8m。 摘挂钩操作段宜采用(10~15)m,坡度为3%0。 轨道中心距宜采用(1.2~1.6)m。 存车线有效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大巷为电机车运输时宜为0.5列车长。 2)大巷为无极绳运输时宜为(20~40)m。 3)上山和大巷均为无极绳串车运输时宜为(3~4)钩串车长 度。
无极绳运输的下部车场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曲线半径宜采用(6~12)m。 空、重车存车线由自动滑行坡度形成的高差应小于0.8m。 3 摘挂钩操作段宜采用(10~15)m,坡度为3%0。 轨道中心距宜采用(1.2~1.6)m。 存车线有效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大巷为电机车运输时宜为0.5列车长。 2)大巷为无极绳运输时宜为(20~40)m。 3)上山和大巷均为无极绳串车运输时宜为(3~4)钩串车长 度。
的巷道倾角宜采用25~~30°
的巷道倾角宜采用25~30°
的巷道倾角宜采用25°~30°
.1.1采区煤仓设置的必要性和位置应根据运输大巷与采区运 二(下)山的相互位置关系、运输方式、采区生产能力和围岩条件 因素确定,
8.1.2采区煤仓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区上(下)山和运输大巷均采用带式输送机连续运输 时,采区煤仓容量宜采用带式输送机额定小时运量的0.5倍。 2采区煤仓容量可按表 8. 1.2选取
表8.1.2采区煤仓容
1.3采区煤仓设计应符合下列
1采区煤仓高度应根据围岩条件、煤仓容量和煤仓直径等因素 确定,采区生产能力大于0.6Mt/a时,煤仓高度宜采用(20~40)m。 2采区煤仓断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圆形断面煤仓直径应根据围岩条件、煤仓容量和煤仓高 度确定,但不应小于3.0m。 2)拱形断面煤仓净宽度不应小于3.0m,净高度不应小于 2.0m。 3采区煤仓倾角应符合下列规定: 1)垂直圆形煤仓下口收口角度不宜小于55° 2)斜煤仓倾角不宜小于60°
4斜煤仓应采用耐磨材料铺底。 5采区煤仓上口应设300mm×300mm孔眼的铁算子。 6采区煤仓下口的斗仓侧壁表面宜采用高耐磨性、抗冲击能 力强、耐腐蚀、摩擦力小、吸水率低的材料作为表面衬层
8.2.1采区绞车房碱室应有两个安全出口,通风巷道应安设调节 风门。 8.2.2采区绞车房碉室尺寸应根据设备安装尺寸、检修和人员通 行等因素确定。 8.2.3采区绞车房碉室地面高出与其相连外部巷道底板不宜小 于0.3m,并设3%的向外流水坡度。 8.2.4采区绞车房碉室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宜采用混凝土支 护。除特殊要求外,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根据结构受 力需要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型钢混凝土支护或锚网喷等联 合支护;含水性强的围岩支护应采取防水、防渗和防潮措施,不应 有滴水现象。铺底厚度不应小于100mm,铺底混凝土强度等级不 应小于C15。
8.2.1采区绞车房室应有两个安全出口,通风巷道应安设调节 风门。 8.2.2采区绞车房碉室尺寸应根据设备安装尺寸、检修和人员通 行等因素确定。
8.2.4采区绞车房碱室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宜采用混凝
护。除特殊要求外,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根据结 力需要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型钢混凝土支护或锚网喷 合支护;含水性强的围岩支护应采取防水、防渗和防潮措施 有滴水现象。铺底厚度不应小于100mm,铺底混凝土强度等 应小于C15。
.1采区变电所酮室两端必须装设向外开的防火栅栏两用门
不入安别全购而现安数 防火栅栏两用门全部敬开时,不得妨碍交通。 8.3.2采区变电所确室至少应设两个出口,回风侧应设调节风门。 8.3.3采区变电所碱室通道的尺寸应满足通过最大件设备及安装防 火栅栏两用门的要求,净宽度不应小于2.0m,净高度不应小于2.3m。 8.3.4采区变电所碱室地面高出与其相连外部巷道底板不宜小 于0.3m,并设不小于3%的向外流水坡度
内的巷道应砌或用其他不燃性材料支护,宜采用混凝土支护
8.4.1当下山采区设有水仓时,应设采区水泵房。米区水泵房应 设在轨道下山或带式输送机下山人行道一侧。 8.4.2采区水泵房应有两个出口,其中个出口宜与轨道下山连 接。采区水泵房、管子道与采区下山连接处应设栅栏门。 8.4.3采区水泵房地面应高出沉淀池巷道顶板或水仓最高水位 0.5m,并设3%的泄水坡度。
护。除特殊要求外,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根据结构受力 需要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型钢混凝土支护或锚网喷等联合支 护;含水性强的围岩支护应采取防水、防渗和防潮措施,不应有滴水现 象。铺底厚度不应小于100mm,铺底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
8.5.1采区水仓有效容量应容纳4h的采区正常涌水量
8.5.2采区水仓宜根据采区涌水量大小设置,采区水仓人口处的 水沟应设算子。当只设一一条采区水仓时,入口处应设两个沉淀池, 一个沉淀,一个清理,
8.5.3采区水仓向吸水并方向应设1%0~2%的上坡。
围君条件和有无渗水情况采用锚喷支护或料石砌,如有渗水应加 入一定数量的防水剂。铺底厚度不应小于100mm,铺底混凝土强度 等级不应小于C15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这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这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司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煤矿巷道断面和交岔点设计规范》GB504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煤矿采区车场和碱室设计规范
《煤矿采区车场和碱室设计规范》GB50534一2009是在国家煤 炭局1999年发布的煤炭行业标准《煤矿矿井采区车场和碉室设计 规范》的基础七,纳入了近几十年设计和生产中使用成熟的成果,与 原规范相比,内容范围、条理性和确切性大幅度提升,符合我国煤矿 采区车场和碱室的实际情况。 本次制订,对章节编排和章节内容做了较大的改动和补充。原 规范为6章、31节;本次制订后为8章、23节。 原规范均为普通条文,本次制定了强制性条文。 本规范在编制时,保证了与现行相关规程、规范的一致性。 原规范涉及的辅助运输设备均为轨道及矿车方式,轨道及矿车 的运输方式在我国煤炭行业已属应用成熟的工艺,设计和使用中积 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次对原规范涉及轨道及矿车运输方式的条文 进行了条理性整理,修改了个别不确切条文,保留了原规范的合理 部分。在编制过程中,以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了相关单位的意见,曾 多次研究和修改,因此,重点内容的确定具有切实的针对性、广泛性 和成熟性。 为便于各单位和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 本规范,特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供使用者参 考,
总 则· (29) 3 采区上部车场 (30) 3. 1 上部车场形式· (30) 3. 4 人行道、信号碱室和躲避碱 (30) 采区中部车场 (3 2) 4.1 中部车场形式· (3 2) 4.2 中部车场线路布置 (32) 4.4 人行道、信号室和躲避碉 (3 2 ) 4.5 联络车场 (33) 采区下部车场· (3 4 ) 5. 2 下部车场线路布置 (34) 5.3下部车场线路坡度 (3 4) 5.4人行道、信号碉室和躲避碉 (3 4) 轨道上(下)山乘人车场及人车存车场 .·· (35) 7 无极绳运输车场 (36) 7. 1 无极绳运输车场形式 (36) 7. 2 无极绳运输上部车场 (36) 7. 4 无极绳运输下部车场 (36) 8 采区碉室· (37) 8. 1 采区煤仓 (37) 8. 3 采区变电所 (38) 8. 5 采区水仓 (38)
总 则· (2 9) 3 采区上部车场 (30) 3. 1 上部车场形式· (30) 3. 4 人行道、信号碱室和躲避碱 (30) 采区中部车场 (3 2 ) 4.1 中部车场形式· (3 2 ) 4.2 中部车场线路布置 (32) 4.4 人行道、信号室和躲避碉 (3 2 ) 4.5 联络车场 (33) 5 采区下部车场· (3 4 ) 5. 2 下部车场线路布置 (34) 5.3下部车场线路坡度 (34) 5.4人行道、信号碉室和躲避碉 (34) 轨道上(下)山乘人车场及人车存车场 .·· (3 5) 7 无极绳运输车场 (36) 7. 1 无极绳运输车场形式 (36) 7. 2 无极绳运输上部车场 (36) 7. 4 无极绳运输下部车场 (36) 8 采区碉室· (37) 8. 1 采区煤仓 (37) 8. 3 采区变电所 (38) 8. 5 采区水仓 (38)
1.0.1本条阐明了制定本规范的目的。 1.0.2本条说明规范的适用范围为采用轨道运输的采区车场和碱 室。
3.1.1上部车场基本形式有平车场、甩车场和转盘车场三类。上 部平车场又分为顺向平车场和逆向平车场。上部车场采用甩车场 形式在一些运输量较大的采区应用较广泛,优点是使用灵活、调车 方便,缺点是工程量大、投资高。 设有高、低道的上部平车场目前应用较少,缺点是工程量大、提 升钢丝绳与存车线上的矿车相互干扰、使用不便。不设高、低道的 上部平车场为了保障调车方便,根据运量和围岩条件可增加爬车 机,但在软岩底鼓严重的巷道中不宜采用这种方式。
.4人行道、信号室和躲避确
3.4.1由于煤矿井下轨道或路基铺设质量不符合标准、巷道底鼓、 车厢变形失修、弯道处车辆运行时外伸内缩等原因,使在双轨巷道 中运行的两列车最突出部位之间、列车与巷道壁之间的安全间隙过 小,会导致伤亡事故。据不完全统计,巷道宽度、高度不够使人员被 挤、压、碰、撞的事故占运输事故的4.6%。如果人行道宽度和高度 不够,极易发生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 综上所述,本条对人行道设置原则作了强制性规定。
3.4.4轨道斜巷采用串车提升时,由于提升设备失修、轨道质量不 好、操作不当或提升突遇障碍发生过负荷等原因,可能发生安全事 故。因此,本条对安设阻车器和信号装置作了强制性规定,目的是 确保车辆安全、有序运行。
可根据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原则,将室分别设置或联合设置。 本规范第4.4.2条、第5.4.2条与本条规定的位置和使用功 能相同
4.1.1中部车场基本形式有甩车场、吊桥式车场和甩车道吊桥式
4.1.1中部车场基本形式有甩车场、吊桥式车场和甩车道吊桥 车场三类。当上(下)山倾角为20°及以下时宜采用甩车场;当 (下)山倾角大于20°时,宜采用吊桥式车场或用车道吊桥式车场
4.2.2甩车场的线路布置分为单道起坡和双道起坡两种。一般 情况下无缝钢管标准,宜采用双道起坡。 4.2.4小型矿井甩车场辅助提升的分车和末端道岔型号可选用 3号道岔。
4.2.6甩车场平、竖曲线布置方式还有一种是边转弯边变
有所增大。设计和生产单位认为在轨道上(下)山倾角较大时,高、 低道的坡度满足不了自滑要求,若满足自滑要求,高差需相应增 加,故将高差要求放宽,以适应不同条件选用
.4人行道、信号碉室和躲避砸
4.4.1中部车场摘挂钩地点是否设中间人行道,直接影响到斜面 交岔点布置和车场巷道工程量,也给软岩巷道的支护带来很大困 难,从部分设计和生产单位反映情况看建筑造价、预算、定额,采区中部车场高、低道处 虽为双轨巷道,也摘挂钩,但不同于常规的运输巷道。高、低道按
其功能,高道主要是下放空车及材料,把钩工尾随其后摘钩;而低 道主要是停放重车,把钩工在车前挂钩。在通常情况下,中部车场 高、低道处不存在两列列车同时运行问题,摘挂钩也不同于常规的 双轨运输巷道的摘挂钩。为了使规范与《煤矿安全规程》统一,中 部车场仍设中间及一侧人行道。 中部车场采用人力推车、轨距为600mm时,高、低道线路中 心距可取1600mm。 4.4.3轨道斜巷采用串车提升时,由于提升设备失修、轨道质量
4.4.3轨道斜巷采用串车提开时,由于提开设备失修、轨道顶量 不好、操作不当或提升突遇障碍发生过负荷等原因,可能发生安全 事故。因此,本条对安设挡车装置和信号装置作了强制性规定,目 的是确保车辆安全、有序运行。
....- 相关专题: 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