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31-2003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体育场内用作径赛的场地。正式比赛的跑道为全长400m的
长圆形,并对场地方位、面层、规格有严格的要求。
2.0.8合成面层synthetic surface
用人工合成方法制成的地面面层,在田径及一些球类项目 中,要求采用符合该项目要求的合成面层。
石油天然气标准规范范本供进行足球比赛的长方形场地。
2.0.10 看台 stands
体育设施中设置有观众席位,并能为观众提供良好的观看条 件和安全方便的疏散条件的结构体
2.0.12视线 sightline
由观众眼睛至场地设计视点的连
为保证观众的观看质量,在视线设计时,根据不同竞赛项目 和不同标准,保证观众看到比赛场地的全部或绝大部分时所确定 的场地设计平面位置。
由观众眼睛到比赛场地中被观察物体的距离。
观众视线与视平线之间的夹角,视角过大将造成视觉上的透 视变形。
体育设施中固定在看台结构上的观众席位
具有特殊构造可将座椅收纳和移动的座用
retractable seating
在正式比赛中,看台座位中供文字记者和广播电视记者等媒 体记者使用的专用座位。
2.0.19包厢box
在看台观众席中,为满足部分观众的特殊要求而设置的房 间。一般由观看席位和休息室等构成。
seats width
2.0.21排深 rowdepth
观众席位排与排之间的距离。
2.0.22多功能使用
体育设施满足多种体育项目的使用或除体育项目外其他功能 的使用方式。
供体育项目训练用的厅室
供体育项目训练用的厅室
体育竞赛时,可供运动员在正式比赛之前热身活动的区域。 其规格应符合各不同项目的要求。
在正式体育比赛中,对运动员是否服用违禁药物进行测试取 样的专用房间。
供游泳比赛或训练的专用水池。比赛池的规格尺寸规则上有 明确要求,在满足技术条件的前提下,也可以进行其他水上项目 的比赛和训练。
供跳水比赛和训练的专用水池。其规格、设施均应满足规则 的严格要求。
供训练用的水池,其规格及设施要求需根据其训练项目确
游泳池比赛时,用水面浮标和池底、池壁的标志线来加以界 定的比赛活动区。
游泳池出发端的专用设施,其规格等需满足规刚的要求
游泳池出发端的专用设施,其规格等需满足规刚的要求
正式游泳比赛时,安装在游泳池端线池壁的专用电子计时装 置。
2.0.32池壁edge of the pool
游泳设施各种水池的垂直壁面,需根据不同项目要求设置有 关标志和设施。
游泳设施水池边,以及水池之间的区域
2.0.34跳板diving boards
跳板项目的比赛设施,分1m和3m两种,其跳板高度指自 板面至水面,材料和面层应符合规则规定
2.0.35跳台divingplatform
跳台项目的比赛设施,分5m、7.5m、10m三种,跳台的设 置、面层、水深、周围空间等均应满足规则的要求。
2.0.36 水下照明
0.38升降池底adjustable floor
inderwater lighting
underwater sound
游泳池根据使用的不同要求通过变更池底高度调节水深的一 种技术手段。
3.0.1体育建筑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城镇当地总体规划和体月 设施的布局要求,讲求使用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 益。
3.0.2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适合开展运动项目的特点和使用要求; 2交通方便。根据体育设施规模大小,基地至少应分别有 面或二面临接城市道路。该道路应有足够的通行宽度,以保证 疏散和交通; 3便于利用城市已有基础设施; 4环境较好。与污染源、高压线路、易燃易爆物品场所之 间的距离达到有关防护规定,防止洪涝、滑坡等自然灾害,并注 意体育设施使用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03市级体育设施用地面积不应小于表3.0.3的规定。
表3.0.3市级体育设施用地面积
注:当在特定条件下,达不到规定指标下限时,应利用规划和建筑手段来满足 场馆在使用安全、疏散、停车等方面的要求。
.0.4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全面规划远、近期建设项目,一次规划、逐步实施,并 为可能的改建和发展留有余地; 2建筑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交通组织顺畅,管理维 修方便,并满足当地规划部门的相关规定和指标; 3满足各运动项目的朝向、光线、风向、风速、安全、防 护等要求; 4注重环境设计,充分保护和利用自然地形和天然资源 (如水面、林木等),考虑地形和地质情况,减少建设投资。 3.0.5出入口和内部道路应符合下列要求: 1总出人口布置应明显,不宜少于二处,并以不同方向通 向城市道路。观众出入口的有效宽度不宜小于0.15m/百人的室 外安全疏散指标; 2观众疏散道路应避免集中人流与机动车流相互干扰,其 宽度不宜小于室外安全疏散指标; 3道路应满足通行消防车的要求,净宽度不应小于3.5m, 上空有障碍物或穿越建筑物时净高不应小于4m。体育建筑周围 肖防车道应环通;当因各种原因消防车不能按规定靠近建筑物 时,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满足对火灾扑救的需要: 1)消防车在平台下部空间靠近建筑主体; 2)消防车直接开入建筑内部; 3)消防车到达平台上部以接近建筑主体; 4)平台上部设消火栓。 4观众出人口处应留有疏散通道和集散场地,场地不得小 王02m人可充分利用道路空地良预平公处
1全面规划远、近期建设项目,一次规划、逐步实施,并 为可能的改建和发展留有余地; 2建筑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交通组织顺畅,管理维 修方便,并满足当地规划部门的相关规定和指标; 3满足各运动项目的朝向、光线、风向、风速、安全、防 护等要求; 4注重环境设计,充分保护和利用自然地形和天然资源 (如水面、林木等),考虑地形和地质情况 减少建设投盗
3.0.5出人口和内部道路应符合下列要求
3.0.6停车场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基地内应设置各种车辆的停车场,并应符合表3.0.6的 要求,其面积指标应符合当地有关主管部门规定。停车场出入口 应与道路连接方便; 2如因条件限制,停车场也可在邻近基地的地区,由当地
市政部门统一设置。但部分专用停车场(贵宾、运动员、工作人 员等)宜设在基地内:
表3.0.6停车场类别
3承担正规或国际比赛的体育设施,在设施附近应设有电 视转播车的停放位置。 3.0.7基地的环境设计应根据当地有关绿化指标和规定进行, 并综合布置绿化、花坛、喷泉、坐凳、雕塑和小品建筑等各种景 观内容。绿化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管线之间的距离,应符 合有关规定。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的有关规定。
方式等合理确定建筑的等级和规模。 4.1.2比赛建筑主要由比赛场地、练习场地、看台、各种辅助 用房和设施等组成。应在根据竞赛规则和有关规定满足比赛使用 的同时,兼顾训练的需要。训练建筑由运动场地和一些辅助用房 及设施组成,可不设看台或仅设少量观摩席位。 4.1.3确定建筑平面、剖面、结构选型和空间造型时,应根据 建筑位置、项目特点和使用要求注意其合理性、经济性和先进 性。
的同时,兼顾训练的需要。训练建筑由运动场地和一些辅助用房 及设施组成,可不设看台或仅设少量观摩席位。 4.1.3确定建筑平面、剖面、结构选型和空间造型时,应根据 建筑位置、项目特点和使用要求注意其合理性、经济性和先进 性。 4.1.4根据比赛和训练的使用要求,应确定建筑功能分区。可 分为竞赛区、观众区、运动员区,竞赛管理区、新闻媒体区、贵 宾区、场馆运营区等。应依据分区妥善安排运动场地、看台、各 类用房和设施的位置,解决好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分隔要求。 4.1.5根据功能分区应合理安排各类人员出入口。比赛用建筑 和设施应保证观众的安全和有序入场及疏散,应避免观众和其他 人流(加运动员贵宦等)的杰
4.1.4根据比赛和训练的使用要求,应确定建筑功能
分为竞赛区、观众区、运动员区,竞赛管理区、新闻媒体区、贵 宾区、场馆运营区等。应依据分区妥善安排运动场地、看台、各 类用房和设施的位置,解决好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分隔要求
4.1.5根据功能分区应合理安排
口。比贫用建筑 和设施应保证观众的安全和有序入场及疏散,应避免观众和其他 人流(如运动员、贵宾等)的交叉。 4.1.6在同一场地上应能开展不同的运动项目。内部辅助用房 应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当若干体育设施相连时,应考虑设 备、附属设施的综合利用
4.1.7应结合运动项目的特点解决朝向、光线、风向、风速等
4.1.7应结合运动项目的特点解决朝向、光线、风向、风速等 对运动员和观众的影响。
4.1.9应合理确定围护结构,采取节能、节水措施
般群众开放时,应考虑儿童、妇女、老人等不同使用对象的特殊 要求。
4.1.11应考虑残疾人参加的运动项目特点和要求,并应满足列
2体育建筑应考虑维护管理的方便和经济性,使用中发生 情况和意外事件时应有安全、可靠的对策。
4.2.1运动场地包括比赛场地和练习场地,其规格和设施标准 应符合各运动项目规则的有关规定;当规则对比赛场地和设施的 规格尺寸有正负公差限制时,必须严格遵守。 4.2.2运动场地界线外围必须按照规则满足缓冲距离、通行宽 度及安全防护等要求。裁判和记者工作区域要求、运动场地上空 净高尺寸应满足比赛和练习的要求
.2.3场地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场地地面材料应满足不同比赛和训练的要求并符合规则 规定;在多功能使用时,应考虑地面材料变更和铺设的可能 性; 2应满足运动项目对场地的背景、划线、颜色等方面的有 关要求; 3场地应满足不同比赛项目的照度要求; 4应考虑场地运动器械的安装、固定、更换和搬运需求。 4.2.4场地的对外出入口应不少于二处,其大小应满足人员出 入方便、疏散安全和器材运输的要求。
4.2.5室外场地应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设置必要的洒水设备
1比赛场地与观众看台之间应有分隔和防护,保证运动员 和观众的安全,避免观众对比赛场地的干扰;
不能满足要求时,根据地理纬度和主导风向可略偏南北向,但不 宜超过表4.2.7的规定。
表4.2.7运动场长轴允许偏角
4.3.1看台设计应使观众有良好的视觉条件和安全方便的疏散 条件。
4.3.2看台平面布置应根据比赛场地和运动项目,使多数席位 处于视距短、方位好的位置。在正式比赛时,根据各项比赛的特 殊需要应考虑划分专用座席区。 4.3.3观众看台功能分类应符合表4.3.3的规定。
4.3.2看台平面布置应根据比赛场地和运动项且使
处于视距短、方位好的位置。在正式比赛时,根据各项比赛白 殊需要应考虑划分专用座席区。
4.3.3观众看台功能分类应符合表4.3.3的规定。
表4.3.3观众看台功能分类
4.3.4观众席位宜符合表4.3.4
表4.3.4观众席位
4.3.5观众席尺寸不应小于表4.3.5的规定。
4.3.5观众席尺寸不应小于表4.3.5的规定
表4.3.5观众席最小尺寸
席位种类 无背条凳 无背方凳 有背硬椅 有背软椅 活动软椅 扶手软椅 规格 座宽(m) 0.42 0.45 0.48 0.50 0.55 0.60 排距(m) 0.72 0.75 0.80 0.85 1.00 1.20 注:1 记者席占2座2排,前排放工作台; 2评论员席占3座2排,前排放工作台; 3看台排距指净距,如首末排遇栏杆或靠背后倾有影响应适当加大; 4一般观众座椅高度不宜小于0.35m,且不应超过0.55m; 5座椅应安装牢固,并便于看台清扫,室外座椅还应防止座椅面积水。
注:1记者席占2座2排,前排放工作台; 2评论员席占3座2排,前排放工作台; 3看台排距指净距,如首末排遇栏杆或靠背后倾有影响应适当加大; 4一般观众座椅高度不宜小于0.35m,且不应超过0.55m; 5座椅应安装牢固,并便于看台清扫,室外座椅还应防止座椅面积水。
4.3.6观众席纵走道之间的连续座位数目,室内每排不宜超过 26个;室外每排不宜超过40个。当仅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数 目应减半。
26个;室外每排不宜超过40个。当仅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数 目应减半。 4.3.7主席台的规模宜符合表4.3.7的规定。包厢的设置和位 置可根据使用情况决定,主席台和包厢宜设单独的出人口,并选 择视线较佳的位置。主席台应与其休息室联系方便,并能直接通 达比赛场地,与一般观众席之间宜适当分隔。
4.3.7主席台的规模宜符合表4.3.7的规定。包厢的设置和位
4.3.7主席台的规模宜符合表4.3.7的规定。包厢的设
置可根据使用情况决定,主席台和包厢宜设单独的出人口,开选 择视线较佳的位置。主席台应与其休息室联系方便,并能直接通 达比赛场地,与一般观众席之间宜适当分隔。
表4.3.7主席台的规模
4.3.8看台安全出口和走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安全出口应均匀布置,独立的看台至少应有二个安全出 口,且体育馆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700 人,体育场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1000~2000 人。 注:设计时,规模较小的设施宜采用接近下限值;规模较大的设施宜 采用接近上限值; 2观众席走道的布局应与观众席各分区容量相适应,与安 全出口联系顺畅。通向安全出口的纵走道设计总宽度应与安全出 口的设计总宽度相等。经过纵横走道通向安全出口的设计人流股 数应与安全出口的设计通行人流股数相等; 3安全出口和走道的有效总宽度均应按不小于表4.3.8的 规定计算:
表4.3.8疏散宽度指标
表中较大座位数档次按规定指标计算出来的总宽度,不应小于相邻较小座 位数档次按其最多座位数计算出来的疏散总宽度。
4每一安全出口和走道的有效宽度除应符合计算外,还应 符合下列规定: 1)安全出口宽度不应小于1.1m,同时出口宽度应为人流 股数的倍数,4股和4股以下人流时每股宽按0.55m计,大于4 股人流时每股宽按0.5m计:
2)主要纵横过道不应小于1.1m(指走道两边有观众席); 3)次要纵横过道不应小于0.9m(指走道一边有观众席); 4)活动看台的疏散设计应与固定看台同等对待。
4.3.9看台栏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栏杆高度不应低于0.9m,在室外看合后部危险性较大处 严禁低于1.1m; 2栏杆形式不应遮挡观众视线并保障观众安全。当设楼座 时,栏杆下部实心部分不得低于0.4m; 3横向过道两侧至少一侧应设栏杆; 4当看台坡度较大、前后排高差超过0.5m时,其纵向过道 上应加设栏杆扶手;采用无靠背座椅时不宜超过10排,超过时 必须增设横向过道或横向栏杆; 5栏杆的构造做法应经过结构计算,以确保使用安全。 4.3.10看台应进行视线设计,视点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特点,使观众看到比赛场地的全 部或绝大部分,且看到运动员的全身或主要部分; 2对于综合性比赛场地,应以占用场地最大的项目为基础; 也可以主要项目的场地为基础,适当兼顾其他; 3当着台内缘边线(指首排观众席)与比赛场地边线及端 线(指视点轨迹线)不平行(即距离不等)时,首排计算水平视 距应取最小值或较小值; 4座席俯视角宜控制在28°~30°范围内; 5看台视点位置应符合表4.3.10的规定
1应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特点,使观众看到比赛场地的全 部或绝大部分,且看到运动员的全身或主要部分; 2对于综合性比赛场地,应以占用场地最大的项目为基础; 也可以主要项目的场地为基础,适当兼顾其他; 3当看台内缘边线(指首排观众席)与比赛场地边线及端 线(指视点轨迹线)不平行(即距离不等)时,首排计算水平视 距应取最小值或较小值; 4座席俯视角宜控制在28°~30°范围内; 5看台视点位置应符合表4.3.10的规定。
取样标准表4.3.10看台视点位置
1视线升高差(C值)应保证后排观众的视线不被前排观 众遮挡,每排C值不应小于0.06m; 2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视点位置及C值等可采用 较高的标准,每排C值宜选用0.12m; 4.3.12室外看台上空的罩棚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表4.4.2.3观众厕所厕位指标
1运动员用房应包括运动员休息室、兴奋剂检查室、医务 急救室和检录处等; 2运动员休息室应由更衣室、休息室、厕所、盟洗室、淋 浴等成套组合布置,根据需要设置按摩台等; 3医务急救室应接近比赛场地或运动员出入口,门外应有 急救车停放处; 4检录处应位于比赛场地运动员人场口和热身场地之间; 5运动员用房除比赛时运动员使用外,也应具有一般使用 者利用的可能性; 6运动员用房最低标准应符合表4.4.3规定。 4.4.4竞赛管理用房应符合下列要求: 1竞赛管理用房应包括组委会、管理人员办公、会议、仲 裁录放、编辑打字、复印、数据处理、竞赛指挥、裁判员休息 室、颁奖准备室和赛后控制中心等:
设计图纸表4.4.3运动员用房标准
注:兴奋剂检查厕所须用坐式便器
....- 建筑标准 体育标准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