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7741-2005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 GB 17741-2005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783.7K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19-12-18
  • 发 布 人: lim7717fly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GB 17741-2005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5.4.1应评价区域地震活动特征。 5.4.2应评价区域地震构造环境,分析不同震级档的地震构造条件

    5.4.1应评价区域地震活动特征。

    6近场区地震活动性和地意构造评价

    6.1近场区范围和图件比例尺

    6.1.1近场区范围应不小于工程场地及其外延25km。 6.1.2近场区地震构造图和震中分布图比例尺应不小于1:250000漆包线标准,I级工作应不小于1:100000。 6.1.3活动构造细节图件,根据需要选定比例尺。探槽剖面图比例尺宜取1:10~1:50,地质和地貌 平面图和部面图比例尺宜取1:100~1:1000

    5.1.1近场区范围应不小于工程场地及其外延25km。

    6.2.1对破坏性地震的参数有疑问时,应进行资料核查和现场调查。 6.2.2I级工作,应对近场区内震级小于4.7级的仪器记录地震重新定位。 6.2.3应编制近场区地震震中分布图,分析其与活动构造的关系。 6.2.4I级工作,应利用震源机制、小地震综合断层面解资料,进行局部构造应力场分析

    6.3.1应收集第四纪地质和地貌资料,分析第四纪构造活动特点。I级工作应进行现场勘察,编制第 四纪地质构造部面图和平面图。 6.3.2应对主要断层进行详细的活动性鉴定,包括活动时代、性质、运动特性和分段等,并判定其最大 潜在地震的震级。 6.3.3在覆盖区,已有资料不能确定已知主要断层的活动时代时,应选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钻 探和测年等手段进行勘查。 6.3.4宜收集地壳形变和考古资料,分析现代构造活动特点。

    6.3.4宜收集地壳形变和考古资料,分析现代构造活动特点。

    a)第四纪以来有活动的主要断层及其活动时代; b) 活动断层的性质; 第四系分布及其厚度

    d)第四纪盆地的范围及其活动性质; e)破坏性地震震中位置

    6.4.1应综合评价近场区地震活动特征

    7工程场地地慧工程地质条件勘测

    7.1.1场地范围应为工程建设规划的范围。 7.1.2 2应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资料。 7.1.3 应进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调查、钻探和原位测试。 7.1.4 应编制钻孔分布图及柱状图。 7.1.5 地震小区划应编制工程地质分区图。 7.1.6 钻探应符合下列规定: a) I级工作应有不少于三个深度达到基岩或剪切波速不小于700m/s的钻孔; b) Ⅱ级工作的钻孔布置应能控制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控制孔应不少于两个;地震小区划 场地钻孔布置应能控制土层结构和工程场地内不同工程地质单元,每个工程地质单元内应至 少有一个控制孔; c) Ⅱ级工作和地震小区划,控制孔应达到基岩或剪切波速不小于500m/s处,若控制孔深度超过 100m时,剪切波速仍小于500m/s,可终孔,应进行专门研究。

    7.2地震地质灾害场地勘查

    7.2地震地质灾害场地勘查

    应收集和调查软土层厚度分布

    I级工作应收集历史海啸与湖涌对工程场地及附近地区的影响资料。

    应收集地震引起的地表和近地表断层的分布、产状、活动性质、断层带宽度、位错量 资料

    7.3场地岩士力学性能测定

    7.3.1应进行分层岩土剪切波速的原位测量和密度的测定 7.3.2应测定剪变模量比与剪应变关系曲线、阻尼比与剪应变关系曲线。I级工作应对各层土样进行 动三轴和共振柱试验;Ⅱ级工作和地震小区划应对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动三轴或共振柱试验。 7.3.3进行竖向地震反应分析时,应取得纵波速度值、压缩模量比与轴应变关系曲线、阻尼比与轴应变 关系曲线

    8 地焦动衰减关系确定

    8.1.1应收集区域及邻区的等震线图或地震烈度资料

    8.1.1应收集区域及邻区的等震线图或地震烈度资料

    8.1.2应收集区域及邻区的强震动观测资

    8.2基岩地震动衰减关系

    8.2.1在基岩地震动衰减模型中,应考虑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的高频分量在大震级和近距离的 饱和特性。 8.2.2具有足够强震动观测资料的地区,应采用统计回归方法确定地震动衰减关系。 8.2.3缺乏强震动观测资料的地区,可采用转换方法确定地震动衰减关系。 8.2.4应论述地震动衰减关系的适用性,I级工作应进一步论证其合理性。 8.2.5强度包络函数应表现上升、平稳和下降三个阶段的特征。 826应确定强度包络函数特征参数与需级距离的关系

    8.3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8.3.1应采用有仪器测定震级的地震烈度资料确定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8.3.2地震烈度衰减模型应体现近场烈度饱和并与远场有感范围相协调。 8.3.3应将确定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和实际地震烈度资料进行对比,论述其适用性。

    8.3.1应采用有仪器测定震级的地震烈度资料确定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9地震危险性的确定性分析

    .1.应依据地震活动和地质构造划分地震构造区,确定弥散地震。 1.2 宜根据断层活动时代、力学性质、地震活动性等对活动断层进行分段,确定发震构造 1.3 应根据各断层活动段的尺度、活动特点、最大历史地震和古地震,判定最大潜在地震 .1.4 确定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应遵照下列规定: a) 将最大潜在地震置于其可能发生范围内距工程场地最近处; 考虑衰减关系的不确定性,分别计算工程场地的地震动参数; C 计算结果中的最大值为地震构造法所确定的地震动参数,

    9.2.1应计算历史地震在工程场地处的地震动参数 9.2.2应根据历史地震的记载与调查资料,确定工程场地的烈度值,转换得到地震动参数

    9.2.1应计算历史地震在工程场地处的地震动参数

    10地焦危险性的概率分析

    10.1地建区和地危带划分

    10.1.1应依据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的分区性和地震与活动构造区的相似性划分地震区。 10.1.2应在地震区内依据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的成带性和地震与活动构造带的一致性划分地震带 10.2潜在震源区划分

    0.1.2应在地震区内依据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的成带性和地震与活动构造带的一致性划分地震带。 0.2潜在震源区划分 0.2.1 应在地震带内划分潜在震源区。 0. 2. 2 综合判定潜在震源区时应考虑下列标志: a) 破坏性地震震中; b) 微震和小震密集带; c) 古地震遗迹地段; d) 地震空间分布图像的特征地段; e) 断层活动段; 0 晚第四纪断陷盆地:

    10.2.1应在地震带内划分潜在震源区。

    2.2综合判定潜在震源区时应考虑 a) 破坏性地震震中; b) 微震和小震密集带; 古地震遗迹地段; d) 地震空间分布图像的特征地段; e 断层活动段; 晚第四纪断陷盆地:

    GB 177412005

    g)活动断层的端部、转折处或交汇处等特殊部位。 10.2.3应根据地震活动空间分布图像和地震构造几何特征确定潜在震源区边界, 10.2.4应考虑各个潜在震源区主破裂取向,确定其方向性函数。

    10.3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

    a)地震带的震级上限; b)地震带的震级下限; c)地震带的震级一频度关系; d)地震带的地震年平均发生率; e) 地震带的本底地震震级及其年平均发生率; f) 潜在震源区的震级上限; 潜在震源区各震级档空间分布函数 10.3.2 确定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按地震带内历史地震的最大震级和地震构造特征,确定地带的震级上限; b)考虑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代表性以及必要的样本量,统计确定震级一频度关系; c) 根据地震活动趋势确定地震带的地震年平均发生率; d) 根据区域地震活动水平和震源深度确定震级下限; 本底地震震级,应取地震带内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的最低值减去0.5。 10.3.3 确定潜在震源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依据下列因素确定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 潜在震源区内最大地震震级; 构造类比结果; 古地震强度; 地震活动图像判定的结果。 b)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按0.5级分档。 c)按各潜在震源区资料依据的充分程度和相应各震级档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确定空 函数。

    a)地震带的震级上限; b)地震带的震级下限; c) 地震带的震级一频度关系; d)地震带的地震年平均发生率; e) 地震带的本底地震震级及其年平均发生率; f) 潜在震源区的震级上限; 潜在震源区各震级档空间分布函数 0.3.2 确定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按地震带内历史地震的最大震级和地震构造特征,确定地带的震级上限; b) 考虑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代表性以及必要的样本量,统计确定震级一频度关系; c) 根据地震活动趋势确定地震带的地震年平均发生率; d) 根据区域地震活动水平和震源深度确定震级下限; 本底地震震级,应取地震带内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的最低值减去0.5。 10.3.3 确定潜在震源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依据下列因素确定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 潜在震源区内最大地震震级; 构造类比结果; 古地震强度; 地震活动图像判定的结果。 b)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按0.5级分档。 c)按各潜在震源区资料依据的充分程度和相应各震级档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确定空间 函数。

    10.4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

    10.6.1I、Ⅱ、Ⅲ级工作应以表格形式给出对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起主要作用的客潜在震源区的贡 献;IV级工作应说明起主要作用的潜在震源区。 10.6.2根据工程需要,应以图和表格的形式给出不同年限、不同超越概率的地震动参数,

    [11. 1 基本规定

    11.1.1应根据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结果,编制地震区划图。 11.1.2地震区划图的概率水平应根据工程的特性和重要性确定 11.1.3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评价,应符合第5章的规定。

    11.1.1应根据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结果,编制地震区划图。

    12.4.5应按基岩地震动时程幅值的50%确定输入地震波。

    12.5场地地虑反应分析与场地相关反应谱的确定

    2.5场地地麓反应分析与场地相关反应谱自

    GB 177412005

    12.5.1一维模型土层厚度应划分得足够小,使层内各点剪应变幅值大体相等,计算可用等效线性化波 动法。 12.5.2二维及三维模型采用有限元法求解时,有限元网格在波传播方向的尺寸应在所考虑最短波长 范围内取值。 12.5.3应根据场地反应分析得到的地震动时程,计算场地相关反应谱。 12.5.4应根据计算所得到的场

    12.6工程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12.6.1应根据工程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工程场地地震地质灾害类型,评价其影响程 12.6.2根据断层活动性调查结果,评价断层的地表错动特征及其对工程场地的影响。

    别墅图纸13.2.1地震动小区划应包括地震动峰值与反应谱小区划

    13.2.2地震动小区划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根据工程场地工程地质分区图,选择有代表性的控制点或工程地质剖面; b)按12.1~12.5的规定,计算控制点或工程地质剖面的地震反应,确定控制点上的地震动参数。 13.2.3应根据控制点上的地震动参数,并结合工程地质分区结果,编制给定概率水平的工程场地地震 动峰值和反应谱分区图或等值线图。 13.2.4相邻分区或两条等值线,地震动峰值的差别宜不小于20%,反应谱特征周期的差别宜不小于 0.055。 13.2.5应编写地震动小区划图说明

    13.3地地质灾害小区划

    13.3.1应按12.6条的规定,评价工程场地地震地质灾害的类型、程度及其分布。 13.3.2应编制给定概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图。 13.3.3应编写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图说明。

    14地麗动峰值加速度复核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按第6章的要求,对工程近场区地震活动和地震构造资料进行收集和补充调查,对相关潜在 震源区及参数进行论证; b) 应采用编制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所使用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 c) 应确定50年超越概率10%的工程场地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d) 应根据中硬场地与基岩场地地震动参数的对应关系新闻出版标准,确定中硬场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并 按GB18306一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分区原则进行归档,作为复核结果,

    ....
  • 相关专题: 地震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