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5006-2021 钢结构通用规范.pdf

  • GB 55006-2021 钢结构通用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3.5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7-16
  • 发 布 人: wqh6085061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4.3.3不锈钢构件采用紧固件与碳素钢及低合金钢构件

    应采用绝缘垫片分隔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防止双金属腐蚀,且 应降低连接处力学性能。不锈钢构件不应与碳素钢及低合金钳 件进行焊接

    4.4.1连接和连接件的计算模型应与连接的实际受力性

    4.1连接和连接件的计算模型应与连接的实际受力性能相符

    硅钢片标准,并应按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计算和设计 单个连接件。

    4.4.2对于普通螺栓连接、铆钉连接、高强度螺栓连接,应计

    算螺栓(铆钉)受剪、受拉、拉剪联合承载力,以及连接板的承 压承载力,并应考虑螺栓孔削弱和连接板撬力对连接承载力的 影响。

    栓摩擦型连接的连接板摩擦面处理工艺应保证螺栓连接的可靠 生;已施加过预拉力的高强度螺栓拆卸后不应作为受力螺栓循环 使用。

    4 焊接材料应与母材相匹配。焊缝应采用减少垂直于厚度

    4.4.4焊接材料应与母材相匹配。焊缝应采用减少垂直

    4.4.6钢结构承受动荷载且需进行疲劳验算时,严禁使用塞焊

    4.5.1直接承受动力荷载重复作用的钢结构构件及其连接,当 应力变化的循环次数n大于或等于5×104次时,应进行疲劳 计算。

    4.5.2对于需进行疲劳验算的构件,其所用钢材应具有冲击 性的合格保证。

    4.5.3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不应用于直接承受动力荷

    4.5.4栓焊并用连接应按全部剪力由焊缝承担的原则,对焊 进行疲劳验算

    4.6.1结构应根据儿何形式、建造过程和受力状态,设置可 的支撑系统。在建(构)筑物每一个温度区段、防震区段或分 建设的区段中,应分别设置独立的支撑系统。对于大跨度平面

    构,应根据结构稳定性以及抗震、抗风等性能要求,通过计算设 置支撑系统

    集交叉。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普通螺栓受拉连接应采用双螺母 或其他防止螺母松动的有效措施

    于新型结构、构件、连接节点,应通过计算分析和试验验证保证 安全要求。

    5.1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

    5.1.1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的选型应根据使用功能及工艺 要求确定,并应设置必要的纵向和横向温度区段 5.1.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纵向应设置明确、可靠的传力体系 在每个温度区段或分期建设区段,应设置支撑系统,应保证每个 区段形成独立的空间稳定体系

    5.1.3对门式刚架构件应进行强度验算和平面内、平面外的

    5.1.3对门式刚架构件应进行强度验算和平面内、平面外的稳 定性验算。

    5.1.4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在安装过程中,应根据1

    5.2多层和高层钢结构

    5.2.1多层和高层钢结构应进行合理的结构布置,应具有明确 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荷载和作用的传递途径:对有抗震设防要求 的建筑,应有多道抗震防线;结构构件和体系应具有良好的变形 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有 效的加强措施

    1 梁的弯曲和剪切变形; 2 柱的弯曲、轴向、剪切变形; 3 支撑的轴向变形: 4 剪力墙板和延性墙板的剪切变形; 5 消能梁段的剪切、弯曲和轴向变形 6 楼板的变形。 .2.3 结构稳定性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二阶效应计算中,重力荷载应取设计值; 2高层钢结构的二阶效应系数不应大于0.2,多层钢结构 不应大于0.25; 3一阶分析时,框架结构应根据抗侧刚度按照有侧移屈曲 或无侧移屈曲的模式确定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 4二阶分析时应考虑假想水平荷载,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 数应取1.0; 5假想水平荷载的方向与风荷载或地震作用的方向应一致, 假想水平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0,风荷载参与组合的工 况,组合系数应取1.0,地震作用参与组合的工况,组合系数应 取0.5。

    或无侧移屈曲的模式确定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 4二阶分析时应考虑假想水平荷载,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 数应取1.0; 5假想水平荷载的方向与风荷载或地震作用的方向应一致 假想水平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0,风荷载参与组合的工 况,组合系数应取1.0,地震作用参与组合的工况,组合系数应 取0.5。 5.2.4高层钢结构抗震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对结构的构件和节点部位产生塑性变形的先后次序 行控制,并应采用能力设计法进行补充验算; 2钢框架柱和支撑构件的长细比,梁、柱和支撑的板件宽 享比限值,应与不同构件的抗震性能目标相适应。 5.2.5高层钢结构加强层及上、下各一层的竖向构件和连接部 位的抗震构造措施,应按规定的结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加强层 的竖向构件及连接部位,尚应根据计算结果设计其抗震加强 措施。 5.2.6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多层和高层钢结构应具有足够的

    5.2.4高层钢结构抗震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对结构的构件和节点部位产生塑性变形的先后次序进 行控制,并应采用能力设计法进行补充验算; 2钢框架柱和支撑构件的长细比,梁、柱和支撑的板件宽 厚比限值,应与不同构件的抗震性能目标相适应

    厚比限值,应与不同构件的抗震性能目标相适应 5.2.5高层钢结构加强层及上、下各一层的竖向构件和连接部 应的抗震构造措施,应按规定的结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加强层 的竖向构件及连接部位,尚应根据计算结果设计其抗震加强 措施。

    位的抗震构造措施,应按规定的结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加强 的竖向构件及连接部位,尚应根据计算结果设计其抗震力 措施,

    5.2.6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多层和高层钢结构应具有足够的 刚度。

    5.3.1大跨度钢结构计算时,应根据下部支承结构形式及支 构造确定边界条件;对于体形复杂的大跨度钢结构,应采用包 下部支承结构的整体模型计算,

    5.3.2在雪荷载较大的地区,大跨度钢结构设计时应考虑雪

    战不均匀分布产生的不利影响,当体形复杂且无可靠依据时,应 通过风雪试验或专门研究确定设计用雪荷载

    5.3.3对拱结构、单层网壳、跨厚比较大的双层网壳以及其位

    以受压为主的空间网格结构,应进行非线性整体稳定分析。结构 稳定承载力应通过弹性或弹塑性全过程分析确定,并应在分析中 考虑初始缺陷的影响

    为7度及以上的地区的网壳结构应进行抗震验算。当采用振型 解反应谱法进行抗震验算时,计算振型数应使各振型参与质量 和不小于总质量的90%。对于体形复杂的大跨度钢结构,抗 验算应采用时程分析法,并应同时考虑竖向和水平地震作用

    5.3.5索膜结构或预应力钢结构应分别进行初始预张力

    析和荷载状态分析,计算中应考虑儿何非线性影响。在永久荷载 控制的荷载组合作用下,结构中的索和膜均不应出现松弛;在可 变荷载控制的荷载组合作用下,结构不应因局部索或膜的松弛而 导致结构失效或影响结构正常使用功能

    5.4.3塔榄钢结构应进行长效防腐蚀处理。

    5.4.3塔钢结构应进行长效防腐蚀处理。 5.4.4单管塔除应进行强度和稳定验算外,尚应进行局部稳定 验算。 5.4.5对于承受疲劳动力作用的高钢结构应进行抗疲劳设计

    5.5.1独立布置的钢筒仓应设置沉降观测点,钢筒仓与毗邻的 建(构)筑物之间或群仓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时,应采取

    建(构)筑物之间或群仓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时,应采取

    减小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5.5.2钢筒仓荷载与作用应包括下列四类

    1永久荷载:结构自重,其他构件及固定设备重: 2可变荷载:贮料荷载、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雪荷 载、风荷载、可移动设备荷载、固定设备中的活荷载及设备安装 荷载、积灰荷载、钢筒仓外部地面的堆料荷载及管道输送产生的 正负压力; 3温度作用; 4地震作用。 5.5.3计算贮料荷载时,应按对结构产生最不利作用的贮料品 种参数计算贮料重力流动压力,并应包括作用于仓壁上的水平压 力、作用于仓底或漏斗顶面处的竖向压力和作用于仓壁上的总竖 可摩擦力。计算贮料对波纹钢板仓壁的摩擦作用时,应取贮料的 内摩擦角。

    种参数计算贮料重力流动压力,并应包括作用于仓壁上的水斗 力、作用于仓底或漏斗顶面处的竖向压力和作用于仓壁上的总 可摩擦力。计算贮料对波纹钢板仓壁的摩擦作用时,应取贮米 内摩擦角

    5.5.4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时,仓下漏斗与仓壁的连接 应进行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5.5.4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时,仓下漏斗与仓壁的连接

    1 结构构件及连接强度、稳定性计算: 2 钢筒仓整体抗倾覆计算、稳定计算; 3 钢筒仓与基础的锚固计算,

    5.6.1钢结构桥梁设计应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应对构件在制 造、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及使用期内的养护、管理等提出要求;构造与连接应便于制作 安装、检查和维护。

    重要性及结构形式确定,并应进行结构抗震分析和构造设计。 技术特别复杂的特大桥梁的地震动参数,应按地震安全性评价 定。当桥梁采用减震或隔震支座设计时,减震或隔震支座应具

    足够的刚度和屈服强度,相邻上部结构之间应设置足够的间隙。

    5.6.3上部结构采用整体式截面的梁式桥,正常使用极限状

    下,单向受压支座应保持受压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结构 应具有足够的抗倾覆性能

    5.6.4承受汽车和轨道交通荷载的钢结构桥梁构件与连接,

    5.6.5钢桥梁结构应根据结构的设计工作年限及其对应白

    6.1.1 钢结构的抗震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2厂 应保证连接节点不先于构件破坏; 3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 能力或丧失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4应具备良好的变形能力和塑性耗能能力; 5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 6.1.2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的构件或部位的钢材除 应符合本规范第3.0.2条规定外,钢材的超强系数不应大 于1.35。 6.1.3钢结构构件的抗震承载力验算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的取值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定

    6. 2隔震与减震设计

    6.2.1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时,隔震装置和减震部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隔震装置和消能减震部件的性能参数应经试验确定; 2隔震装置和消能减震部件的设置部位,应采取便于检查 和替换的措施; 3设计文件上应注明对隔震装置和消能减震部件的性能要 求,安装前应进行抽检。

    5.2.2隔震支座应进行竖向承载力验算和罕遇地震下水平位

    6.2.3消能减震部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应发生低周

    .3消能减震部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应发生低周疲劳破

    环及与之连接节点的破环,且消能性能应稳定。金属位移型消能 部件不应在基本风压作用下屈服

    1钢结构防护应按照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耐久性能自标,在 维护条件下能够保证钢结构正常使用。 .2钢结构构件的设计耐火极限应根据建筑的耐火等级和构 长别确定

    6.3.2钢结构构件的设计耐火极限应根据建筑的耐火等级和构 件类别确定。

    或进行耐火验算与防火设计。钢结构构件的耐火极限经验算低于 设计耐火极限时,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度作用验算,并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防护措施

    7.1.1构件工厂加工制作应采用机械化与自动化等工业化方式, 并应采用信息化管理

    7.1.2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持

    厂时应分别随箱带有扭矩系数和紧固轴力(预拉力)的检验报 ,并应附有出厂质量保证书。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批配套进 并在同批内配套使用

    7.1.3高强度螺栓连接处的钢板表面处理方法与除锈等级应符

    合设计文件要求。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处理后应分另 行抗滑移系数试验和复验,其结果应达到设计文件中关于抗滑 系数的指标要求

    7.1.4钢结构安装方法和顺序应根据结构特点、施工球

    :1.4钢结构安装万法 特点、施工现场情况 等确定,安装时应形成稳固的空间刚度单元。测量、校正时应考 虑温度、日照和焊接变形等对结构变形的影响

    行。用于吊装的钢丝绳、吊装带、卸扣、吊钩等吊具应经检验 格,并应在其额定许用荷载范围内使用

    格,开应在具额定许用何载范围内使用。 7.1.6对于大型复杂钢结构,应进行施工成形过程计算,并应 进行施工过程监测;索膜结构或预应力钢结构施工张拉时应遵循 分级、对称、匀速、同步的原则 7.1.7钢结构施工方案应包含专门的防护施工内容,或编制防护

    7.1.7钢结构施工方案应包含专门的防护施工内容,或编制阝

    .2.1钢结构焊接材料应具有焊接材料厂出具的产品质量证明

    .2.1钢结构焊接材料应具有焊接材料厂出具的产品质量证明

    7.2.2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接头形

    接位置、焊后热处理制度以及焊接工艺参数、预热和后热措施 各种参数的组合条件,应在钢结构构件制作及安装施工之前按 规定程序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制定焊接操作规程,焊接施工 程应遵守焊接操作规程规定,

    7.2.3全部焊缝应进行外观检查。要求全焊透的一级、二级焊

    7.2.3全部焊缝应进行外观检查。要求全焊透的一级、二级焊 缝应进行内部缺陷无损检测,一级焊缝探伤比例应为100%,二 级焊缝探伤比例应不低于20%。

    7.2.4焊接质量抽样检验结果判定应符合以下规定:

    1除裂纹缺陷外,抽样检验的焊缝数不合格率小于2%时: 该批验收合格:抽样检验的焊缝数不合格率大于5%时,该批验 收不合格;抽样检验的焊缝数不合格率为2%~5%时,应按不 少于2%探伤比例对其他未检焊缝进行抽检,且必须在原不合格 部位两侧的焊缝延长线各增加一处,在所有抽检焊缝中不合格率 不大于3%时,该批验收合格,大于3%时,该批验收不合格。 2当检验有1处裂纹缺陷时,应加倍抽查,在加倍抽检焊 缝中未再检查出裂纹缺陷时,该批验收合格;检验发现多处裂纹 块陷或加倍抽查文发现裂纹缺陷时,该批验收不合格,应对该批 余下焊缝的全数进行检验。 3批量验收不合格时,应对该批余下的全部焊缝进行检验

    7.3.1钢结构防腐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和 余料产品说明书要求。当设计对涂层厚度无要求时,涂层十漆膜 总厚度:室外应为150μm,室内应为125μm,其允许偏差为 25um。检查数量与检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构件数抽查10%,且同类构件不应少于3件; 2每个构件检测5处,每处数值为3个相距50mm测点涂 层干漆膜厚度的平均值,

    7.3.2月 膨胀型防火涂料的涂层厚度应符合耐火极限的设计要求,

    7.3.2膨胀型防火涂料的涂层厚度应符合耐火极限的设计要求。 非膨胀型防火涂料的涂层厚度,80%及以上面积应符合耐火极限 的设计要求,且最薄处厚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的85%。检查数 量按同类构件数抽查10%,且均不应少于3件

    8.1.1钢结构应根据结构安全性等级、类型及使用环境,建立 全寿命周期内的结构使用、维护管理制度。 8.1.2钢结构维护应遵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应进行 日常维护、定期检测与鉴定。 8.1.3钢结构日常维护应检查结构损伤、荷载变化情况、重大 设冬益裁及位置以及消防车通行时的主要受力构件等

    8.1.4钢结构工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检测、鉴定:

    1 进行改造、改变使用功能、使用条件或使用环境: 2 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拟继续使用: 3 因遭受灾害、事故而造成损伤或损坏; 4存在严重的质量缺陷或出现严重的腐蚀、损伤、变形。

    8.2.1既有钢结构建(构)筑物加固、改造,应进行主要构件 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主要节点的强度、结构整体变形、结构整体 稳定性的鉴定;并应进行钢结构倾覆、滑移、疲劳、脆断的验 算,确保结构安全,并应满足工程抗震设防的要求。 8.2.2既有钢结构系统的加固应避免或减少损伤原结构构件 防止局部刚度突变,加强整体性,提高综合抗震能力;加固或新 增钢构件应连接可靠并不低于原结构材料的实际强度等级。原结 构存在安全隐患时,应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加固施工。

    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主要节点的强度、结构整体变形、结构整体

    8.3.1拆除施工前配电网标准规范范本,项目人员应熟悉图纸和资料,对拟拆除物

    8.3.1拆除施工前,项目人员应熟悉图纸和资料,对拟拆除物

    和周边环境应进行详细查勘,应调查清楚地上、地下建筑物及设 施和毗邻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分布情况;并应编制施工方案,并 应对施工人员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生产、使用、储存危险品 的拆除工程,拆除前应先进行残留物的检测和处理,合格后再进 行施工。

    节能标准规范范本8.3.2拆除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拆除施工不应立体交叉作业; 2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拆除时,应从上往下逐层分区域 拆除; 3应在切断电源、水源和气源后,再进行拆除工作; 4对在有限空间内拆除施工,应先采取通风措施,经检测 合格后再进行作业; 5施工过程中发现不明物体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应采取措 施保护好现场,同时立即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6钢结构拆除时应搭设必要的操作架和承重架,对大型, 复杂钢结构拆除时,应进行拆除施工仿真分析。 8.3.3采用机械方法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先拆除非承重结构,再拆除承重结构: 2施工人员与机械不应在同一作业面上同时作业。 8.3.4采用人工方法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结构工程拆除时,应按照先围护体系、后主体结构, 先次要构件、后主要构件的程序进行: 2水平构件上严禁人员聚集或集中堆放物料,施工人员应 在稳定的结构或脚手架上操作: 3拆除墙体时严禁采用底部掏掘或推倒的方法。 8.3.5拆除工程施工中,应保证剩余结构的稳定,同时应对折拆 除物的状态进行监测;当发现安全隐患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1拆除施工不应立体交作业; 2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拆除时,应从上往下逐层分区域 拆除; 3 应在切断电源、水源和气源后,再进行拆除工作: 4对在有限空间内拆除施工,应先采取通风措施,经检测 合格后再进行作业; 5施工过程中发现不明物体应立即停正施工,并应采取措 施保护好现场,同时立即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6钢结构拆除时应搭设必要的操作架和承重架,对大型

    ....
  • 相关专题: 钢结构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