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S/T159-2021 水运工程模袋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及条文说明.pdf

  • JTS/T159-2021 水运工程模袋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及条文说明.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8.2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7-15
  • 发 布 人: easygoing198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JTS/T159-2021 水运工程模袋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及条文说明

    表4.1.4模袋混凝土护坡坡磨

    4.1.7模袋混凝土护坡应进行沿坡向抗滑稳定验算,抗滑安全系数可按式(4.1.7)

    式中F 抗滑安全系数,应大于1.5: L,L2 模袋长度(m)见图4.1.7; 坡角(°); ax f. 模袋与坡面间界面摩擦系类

    式中F抗滑安全系数,应大于1.5 LL, 模袋长度(m),见图4.1.7:

    管材标准L, +L,cosa T L, sinc

    图4.1.7模袋混凝土护坡抗滑稳定性分析示意图

    t≥0.07CH La I +m B m

    运工程模袋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TS/T159—202

    布数量,坡面排渗能力不足时,应增设滤水孔,顺坡轴方向每延来所需滤水孔数可按 式(4.1.9)计算

    4.2.1内河航道整治中的护滩、护底工程可采用模袋混凝土结构: 4.2.2以径流为主的沙质河床护底或差异沉降量大的地基护滩、护底不宜采用模袋混凝 土结构

    4.2.2以径流为主的沙质河床护底或差异沉降量大的地基护滩、护底不宜采用模袋混凝 土结构: 4.2.3护滩、护底工程中模袋混凝土可采用砂浆作为充填料,厚度宜为(100~150)mm 4.2.4模袋混凝土护滩、护底的周边应设置(1~2)m宽碎石防护过渡段,同时宜设置压 边棱体,或采取其他防冲刷措施。

    5.1模袋织物性能指标

    5.1.1模袋织物可选用聚酯、聚酰胺、聚乙烯和聚乙烯醇等高分子聚合物纤维制造: 5.1.2模袋织物性能指标应满足表5.1.2的要求

    5.1.1模袋织物可选用聚酯、聚酰胺、聚乙烯和聚乙烯醇等高分子聚合物纤维制造

    表5.1.2模袋织物性能指标要求

    程模袋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TS/T159一2021)

    5.2.2加固筋的构造及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国铭含

    5.2.2加固筋的构造及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2.2加固筋的构造及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5.2.2.1加固筋应包括经向的加固经和纬向的加固纬:加固筋可采用与模袋布相同 为材料,多条加固筋均勾正交织造在模袋布上:

    5.2.3吊筋带性能参数应满足表5.2.3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5.2.3.1吊筋带表面应光滑,可采用聚合物纱线,由编织带机制而成: 5.2.3.2吊筋带应固定在上下两层加固筋的交汇处、打结处理,吊筋带应与加固筋连 接牢固,且宽度不宜过大,

    表 5.2.3吊筋带性能参数

    表5.2.3吊筋带性能参数

    5.2.4浇筑筒带应符合下列规定

    5.2.4.1浇筑筒带可采用与模袋布相同的材料,筒带与模袋缝合处应做加固处理, 5.2.4.2浇筑筒带的口径应略大于混凝土泵管管径;浇筑筒带的长度宜不小于3倍的 口径;水下作业时,浇筑筒带顶部应露出水面: 5.2.4.3浇筑筒带可等间距布设,间距大小应根据模袋分仓、模袋混凝土厚度与混凝 土或砂浆的流动性等因素确定;浇筑筒带的位置应避开吊筋带,

    5.2.5穿管布、搭接材料、缝合材料等其他辅助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5.2.5.1穿管布可采用双层模装织物,应设在模袋顶部与固定装置连接:穿管布直径 立略大于钢管直径: 5.2.5.2相邻模袋之间宜设置搭接材料,搭接材料可采用与模袋织物相同的材料: 5.2.5.3模袋缝合材料可采用高强低伸型化学纤维股线: 5.2.5.4模袋混凝土设计厚度不小于600mm时,模袋可增加其他辅助结构,在辅助 吉构与模袋连接处,增设减小应力集中的加强构造,且不应破坏模袋的整体力学性能: 一工加干#所动产

    5.2.6.1模袋的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并考虑模袋收缩的影响预留一定的富裕量,富 裕量应根据试验确定

    5.2.6.2模袋吊筋带沿厚度方向的长度值应根据试验确定: 5.2.6.3模袋混凝土设计厚度不小于500mm时,模袋的端头及坡肩控制线处应分另 合穿管布,穿管布的内径不宜小于50mm;模袋混凝土设计厚度小于500mm时,可仅 瑞头穿管布,

    程模袋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TS/T159—2021

    6.1.1混凝土和砂浆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环境因素进行配合比设计;特殊 使用环境下,应考愿混凝土和砂浆的抗冻和耐冲磨要求, 6.1.2混凝土和砂浆应具有良好的黏聚性和流动性

    6.2.1配制混凝土和砂浆所用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并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规定;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其性能指标应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记要求或两个及以上单粒径级配搭配使用,粗集料最大粒径宜满足表6.2.4的要求,粗 集料质量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S202一2)的有 关规定,

    6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

    表6.2.4混凝土粗集料最大粒径

    5.2.5配制混凝土和砂浆所用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有关规定, 6.2.6需混合使用减水剂、引气剂、缓凝剂及其他外加剂时,应测定相互之间的相容性 5.2.7配制混凝土和砂浆所用拌和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I63) 的有关规定,在缺乏淡水资源的地区,可采用淡化海水拌制

    6.3.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TS202 的有关规定,水下充灌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 规范》(JTS202)中水下混凝土的有关规定:砂浆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砌筑 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的有关规定: 6.3.2混凝土配制宜采用大掺量矿物掺合料胶凝材料体系: 6.3.3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其胶凝材料用量不应小于300kg/m,水胶比不宜大于0.65 6.3.4单掺粉煤灰时,粉煤灰掺量不宜大于胶凝材料总量的40%;粒化高炉矿渣粉宜与 粉煤灰复合掺入,掺合料总量不宜大于胶凝材料总量的65%,复合掺人时各组分的掺量 不宜大于单掺时的最大掺量 6.3.5混凝土的砂率应根据施工流动性和混凝土拌合物填充模袋的难易程度确定,应同 时满足泵送与填充模袋的要求。 6.3.6混凝土中宜掺人混凝土高效减水剂或高性能减水剂: 6.3.7混凝土浇筑方量较大、灌注时间较长时,宜掺入适量的缓凝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不宜小于单幅模袋混凝土灌注完成的时间: 6.3.8混凝土浇筑时应保持足够的流动性,落度宜控制在(220±20)mm,落扩展度 不宜小于500mm;模袋混凝土设计厚度不小于600mm时,且落扩展度与J环扩展度差 值不宜大于50mm,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应满足附录A的要求

    6.3.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 的有关规定,水下充灌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 规范》(JTS202)中水下混凝土的有关规定:砂浆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砌筑 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的有关规定: 6.3.2混凝土配制宜采用大掺量矿物掺合料胶凝材料体系, 6.3.3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其胶凝材料用量不应小于300kg/m,水胶比不宜大于0.65 格时越特 地烟业然松宝

    程模袋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TS/T159—2021

    7.1.1施工前应调查水文地质情况,合理安排施工工期:施工应避开主汛期、高潮位时旧 段,宜在低潮位、低流速时间段进行 7.1.2施工前应按设计控制线进行测量放样,主要包括坡顶控制点、坡底控制点的位置 和高程,控制点间距宜为(5~10)m;成型后的模袋边线应垂直于护岸设计轴线

    7.1.3模袋铺设前施工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7.1.3.1施工前应将施工区域内的软弱土质、树木等杂物清理干净, 7.1.3.2需要回填时,应采用设计要求的材料回填;设计无要求时,可采用天然级配砂 砾料回填或采用袋装砂找平: 7.1.3.3应对护坡坡面进行整平理坡,坡比不得陡于设计边坡;平整度不满足要求时 可铺设碎石、二片石或小砂袋进行整平, 7.1.4护坡施工应避免遭受潮水、波浪、水流、渗水等冲刷,可采取临时填筑堤、设置挡浪 块、袋装碎石、袋装砂护面等保护措施 7.1.5模袋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7.1.4护坡施工应避免遭受潮水、波浪、水流、渗水等冲刷,可采取临时填筑堤、设置挡浪 块、袋装碎石、袋装砂护面等保护措施 7.1.5模袋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7.1.5.1模袋加工应分块编号,并做好标记, 7.1.5.2模袋加工尺寸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地形等因素确定,并预留纵、横向收缩 量,收缩量宜通过典型试验段试验确定: 7.1.6土工织物滤层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7.1.6.1采用坡面满铺土工织物滤层时,宜将土工织物卷长裁剪作为设计坡面的铺设 长度,加工后的总宽度应大于模袋的总宽度, 7.1.6.2每两幅土工织物沿长度方向缝合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0mm,直接搭接长度 不应小于1000mm: 7.1.6.3铺设方向应由坡项向坡底,随铺随压

    7.1.5模袋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6土工织物滤层铺设应合下列规定: 7.1.6.1采用坡面满铺土工织物滤层时,宜将土工织物卷长裁剪作为设计坡面的铺设 长度,加工后的总宽度应大于模袋的总宽度: 7.1.6.2每两幅土工织物沿长度方向缝合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0mm.直接搭接长度 不应小于1000mml: 7.1.6.3铺设方向应由坡顶向坡底.随铺随压

    7.2.1模袋铺设及混凝土施工总体安排可按先上游后下游、先深水后浅水的次序进行, 7.2.2模袋进场后应逐幅展开,对破损、缺陷以及搭接布、浇筑筒带等缝制情况进行检 查,经查无误后进行铺平、穿管卷紧、扎牢、编号,按序运至现场铺设。 7.2.3模袋铺设前应设置定位桩及拉紧调节装置,定位、调节装置应能满足模袋混凝 施工的受力要求;模袋混凝土设计厚度大于或等于600mm时,应在坡顶处增设悬吊支架

    施工的受力要求;模袋混凝土设计厚度大于或等于600mm时,应在坡顶处增设悬吊支架

    7.2.4模袋坡面铺设宜由上至下顺坡铺设,随铺随压,展铺到位后应对底脚、侧冀固定, 收紧调节装置。

    .3.1模袋混凝土施工时应根据设计要求、施工环境选用普通混凝土、水下混凝土或 沙浆

    7.3.2模袋混凝土的充灌应符合下列规定

    7.3.2.1陆上模袋充灌前应保持湿润: 7.3.2.2模袋充灌应从已充填的相邻模袋混凝土块处开始,由下而上逐仓依次进行: 7.3.2.3模袋充灌时,泵管与充灌口应系牢当泵管插人充灌口内时,宜在泵管口设 置减冲挡板,充灌过程中应观察模袋受力情况,及时调整张紧装置, 7.3.2.4混凝土或砂浆充灌流量宜为(10~15)m/h,充灌压力宜为(0.2~0.3)MPa: 模袋混凝土设计厚度大于或等于600mm时,充灌流量可适当加大: 7.3.2.5模袋混凝土充灌应连续进行,每一模袋充灌口的混凝土或砂浆充灌应连续, 将近盈满时应降低充灌流量,必要时辅助人工踩踏,模袋填料中水分、空气排出后再灌至 饱满 7.3.2.6模袋混凝土设计厚度大于或等于600mm,充灌时宜在两侧设置保证边缘与 护岸设计轴线垂直的挡块: 7.3.3模袋混凝土充灌完成后,应及时将模袋表面和滤水孔内的灰渣冲洗、清理干净, 7.3.4模袋混凝土或砂浆充灌后应及时进行沟槽回填和压脚棱体或护脚块体施工: 7.3.5水下护底模袋混凝土的铺设和充灌应由潜水组配合完成:,应将整幅模袋全部摊 开落底,模袋四角均应拉紧,混凝土充灌由中心向四周逐步展开,首次充灌厚度不宜过大, 所右合格全部充满层进行二次补满

    7.4.1模袋混凝土充灌完成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宜少于14dl

    .4.1模袋混凝土充灌完成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宜少于14d .4.2当日平均温度低于5℃时,不宜酒水养护

    7.5.1模袋在贮运过程中,应加强保护,防破损、防沾污、防受潮、防暴晒: 7.5.2正式施工前应进行典型试验段施工 7.5.3模袋、土工织物及滤层施工前,应清除坡脚处淤积物 7.5.4模袋铺设应在纵向和横向留有富裕量,其值可通过典型试验段施工确定,上下层 布不应错位,

    浇筑混凝土进行挤压、纠偏

    运工程模袋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TS/T159—202

    7.5.6模袋混凝土充灌过程中应加强排气,出现局部鼓胀时,宜采取换仓充灌混凝土、减 缓混凝土充灌速度、人工踩踏等疏导、整平措施: 7.5.7充灌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模袋混凝土厚度、平整度和接缝饱满情况 7.5.8模袋混凝土充灌完成后,应及时对冲刷和可能被冲刷的岸坡坡趾和外露侧边坡采 取防冲刷措施 7.5.9模袋混凝土雨天、热天、冷天等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

    7.5.9模袋混凝土雨天、热天、冷天等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利

    8.1.1混凝土和砂浆原材料的性能指标应符合第6.2节的有关规定: 8.1.2模袋织物和土工织物滤层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 模袋织物应符合表5.1.2的规定,土工织物滤层应符合表8.1.2的规定

    表 8.1.2土工织物滤层性能指标

    .1.3模袋织物外观疵点可分为轻缺陷和重缺陷,其检验标准见表8.1.3;模袋织物不 应出现重缺陷,轻缺陷每200m不应大于5个

    表8.1.3外观症点的检验标准

    注:第3项破摄以症点最大长度计

    8.1.4模袋混凝土结构质量检验应符合表8.1.4的规定。

    表8.1.4模袋混凝土结构质量检验标准

    程模袋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TS/T159—2021

    注:0为模袋混凝土设计厚度,单位为mm;

    2第4项模袋混凝土厚度应在经向选两端和中部3处测量,每处选取一个经纬向单元格内高低两个测点测试 取3处测试值的平均值作为模袋混疑土厚度的代表值

    8.2.1模袋混凝土和砂浆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质量检验 标准》(JTS257)的有关规定: 8.2.2模袋织物和土工织物滤层的质量检验应按附录B的规定执行: 8.2.3加固筋断裂强力试验的取样和测试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纤维绳索有关 物理和机械性能的测定》(GB/T8834)的有关规定: 8.2.4吊筋带试样宽度应与样品宽度相同,长度应大于或等于200mm,吊筋带伸长率 和断裂强力的测试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材料试验规程》(JTS/T232)中条 带拉伸试验的规定: 8.2.5模袋的外观质量、规格尺寸和缝制质量宜在工厂进行检查验收,模袋进场后应逐 批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 8.2.6模袋混凝土拌合物的落度和含气量,应在浇筑地点取样检验;每一工作班对 落度测试应不少于2次,引气混凝土的含气量测试应不少于1次, 8.2.7用于制作强度、耐久性试件的混凝土或砂浆,在充灌管出口取样后,应先灌入直径 为150mm长度为1200mm的与模袋织物材料相同的布袋,吊置(15~20)min后再取出制 作试件:

    8.2.8混凝土或砂浆抗压强度检验的试块留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一次连续浇筑大于1000m时,每200m不少于1组; (2)一次连续浇筑不大于1000m时,每100m不少于1组; (3)每工作班浇筑不足100m时,不少于1组: 8.2.9混凝土抗冻、抗渗检验的试块留置应为每一单位工程每一抗冻、抗渗等级不少于 3组, 8.2.10模袋混凝土抗冻等耐久性相关指标的检验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 土试验检测技术规范》(JTS/T236)的有关规定:

    8.2.9混凝王抗冻、抗渗检验的试块留置应为每一单位工程每一抗冻、抗渗等级不少于 3组, 8.2.10模袋混凝土抗冻等耐久性相关指标的检验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

    附录A混凝士工作性能测试方法

    附录A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

    A.1落扩展度试验方法

    A.1.1混凝土落度筒、底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A.1.1.1混凝土落度筒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落度仪》(JG/T248)的有关 规定, A.1.1.2底板为硬质不吸水的光滑正方形平板,底板示意图见图A.1.1;边长应为 000mm,最大挠度不大于3mm,并应在平板表面标出落度在落度筒的中心位置和直 径分别为200mm、300mm、500mm、600mm、700mm、800mm和900mm的同心圆

    A.1.2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1.1底板示意图(尺寸单

    (1)先润湿底板和珊落度筒,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无明水,底板放置在坚实水平面 上,并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踩住两边的脚踏板,装料时保持珊落度筒位置不变; (2)在混凝土拌合物不产生离析的状态下,将拌合物一次填充至满,不振捣;加满料 后用抹刀刮除落度筒顶部余料并抹平,将落度筒周围的多余混凝土清除; (3)随即垂直平稳地快速提起落度筒至(250±50)mm的高度,使混凝土自由流 出,提离过程的时间控制在(3~7)s内;混凝土拌合物不再流动或流动持续时间50s后 用钢尺测量展开扩展面的最大直径以及与之呈垂直方向的直径,测量结果精确至Imm 自开始入料至提起落度筒在150s内完成:

    A.1.4试验应检查粗集料在中央堆积和最终扩展后的混凝土边缘是否 并应记录

    程模袋混凝士应用技术规范(JTS/T159—2021

    A.2.1J环、混凝土珊落度筒底板应满足

    A.2J环扩展度试验方法

    A.2.1丁环、混凝王珊落度筒、底板应满足下列要求: (1)J环由合金钢或不锈钢制成,J环示意图见图A.2.1,圆环中心直径为300mm,厚 度为25mm;并应用螺母和垫圈将16根圆钢固定在圆环上,圆钢直径为16mm,高为 100mm;圆钢中心间距为58.9mm; (2)混凝土落度筒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珊落度仪》(JG/T248)的有关规定 且不带脚踏板或将其折起; (3)底板为硬质不吸水的光滑正方形平板.其边长为1000mm,最大挠度不大于3mm

    A.2.2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图4.2.1环示意图(尺寸单位:umm)

    (1)润湿底板、J环和落度筒,在珊落度筒和底板上无明水;底板放置在坚实水平面 上,且环位于底板中心; (2)将珊落度筒正向放置在底板中心,且与J环同心;然后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填充至 满;加满料后用抹刀刮除珊落度筒顶部余料并抹平,将珊落度筒周围的多余混凝土清除; (3)随即将落度筒沿垂直方向连续地向上提起(250±50)mm高度,提离过程的时 间控制在(3~7)s;混凝土拌合物不再流动或流动持续时间50s后,用钢尺测量展开扩展 面的最大直径以及与之呈垂直方向的直径,测量精确至Imm;自开始人料至提起落度 简在150内完成, A.2.3J环扩展度应为扩展面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的平均值,计算结果修约至5mm;当 两直径之差大于50mm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1.2.4混凝土间隙通过性指标应为落扩展度与J环扩展度的差值:

    A.2.5粗集料在J环圆钢处出现明显堵塞时应予记录

    附录B模袋织物和土工织物滤层性能测试方法

    附录B模袋织物和土工织物滤层性能测试方法

    表B.0.1模袋织物和土工织物滤层性能检测要求

    注:0模袋织物测试取样时应避开加固筋

    钢管标准程模袋混凝士应用技术规范(JTS/T159—202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 “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 用“不宜”; (4)表示允许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1.《纤维绳索有关物理和机械性能的测定》(GB/T8834) 2.《土工合成材料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GB/T17638) 3.《土工合成材料长丝机织土工布》(GB/T17640) 4.《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 5.《水运工程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JTS153) 6.《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ITS202) 7.《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S202一2) 8.《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检测技术规范》(JTS/T236) 9.《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 10.《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 11.《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239) 12.《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I250) 13.《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 14.《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3) 15.《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206) 16.《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17) 17.《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225) 18.《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386) 19.《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Q/CNPC92)

    程模袋混凝士应用技术规范(JTS/T159—2021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

    天然气标准主编单位: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武汉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中交二航武汉港湾新材料有限公司 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季宗哲(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洪帆(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屠柳青(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贤成(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孝兵(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邓独(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刘可心(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刘松(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李顺凯(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李遵云(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沙守金(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张乃超(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张阳(武汉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吴克雄(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杨林(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余以明(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周鸿(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胡国彪(武汉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查进(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 相关专题: 水运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