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T 152-2019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 JGJ/T 152-2019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1.39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19-10-22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JGJ/T 152-2019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混凝土剔凿后,直接测量钢筋的间距、直径、力学性能、锈 蚀性状以及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方法

    混凝土剔凿后,截取部分钢筋,通过称量钢筋重量,得出钢 筋直径的方法。

    cm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

    Ce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修正量: c 第个测点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直接法实测值: 第i个测点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电磁感应法钢筋探 仪器示值; Co 探头垫块厚度; d 钢筋直径; h 测点距离孔口深度; GI 钢筋试件实际重量: go 钢筋单位长度理论重量; l 钢筋试件长度; p 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偏差: T 检测环境温度; V 温度修正后电位值: VR 温度修正前电位值; S, 第i个钢筋间距; Sm 钢筋平均间距; w 钢筋试件重量; Z 测点处磁场垂直分量强度值

    3.0.1混凝土中钢筋检测可分为工程质量检测和结构性

    3.0.2检测用仪器设备性能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应在检定 或校准有效周期内使用。检测前后宜对仪器设备进行核查。 3.0.3对混凝土中钢筋检测进行剔凿或取样时应确保结构安全: 取样后应及时对破损构件进行修复或补强

    1工程概况; 2 设计和施工技术资料; 检测原因及委托方要求; 4 其他需要收集的资料。 3.0.52 根据检测目的、项目特点和条件,可按表3.0.5选择检 测方法。

    表3.0.5检测方法

    3.0.6混凝土中钢筋检测宜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可结合直接法 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

    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

    4.1.1本章所规定检测方法不适用于含有铁磁性物质的混凝土 检测,当含有铁磁性物质时,可采用直接法进行检测。 4.1.2检测面选择应便于仪器操作并应避开金属预埋件;检测 面应清洁平整

    1.3进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时,检测部位应无饰面 饰面层时应清除;当进行钢筋间距检测时,检测部位宜选 面层或饰面层影响较小的部位

    4.1.5检测所进行的钻孔、剔凿等不得损坏钢筋。混溪

    厚度的直接量测精度不应低于0.1mm。钢筋间距的直接量 度不应低于1mm。

    4.2.1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工程质量检测时,混凝主保护层厚度 检测抽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GB50204的规定

    4.2.2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结构性能检测时,混凝土保折

    及钢筋间距的抽样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B/T50344或《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 的有关规定进行。当委托方有明确要求时,应按相关要求确定

    4.3.1用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的仪器,当混凝土保护层厚

    4.3.1用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的仪器,当混凝土保护层厚

    4.3.1用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的仪器,当混凝土保护层厚 为10mm~50mm时,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充许偏差应为

    土1mm;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保护层厚度检测 允许偏差应为士2mm。 4.3.2用于钢筋间距检测的仪器,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 10mm~50mm时,钢筋间距的检测允许偏差应为土2mm。 4.3.3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的校准应按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进行,雷达仪的校准应按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进行。仪器的校 准有效期可为1年,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仪器进行校准: 1新仪器启用前; 2检测数据异常,无法进行调整; 2一成生体饭市物主西管耐

    4.4.2检测前,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

    1根据设计资料了解钢筋的直径和间距 2根据检测目的确定检测部位,检测部位应避开钢筋接头 邦丝及金属预理件。检测部位的钢筋间距应符合电磁感应法钢筋 探测仪的检测要求。 3根据所检钢筋的布置状况:确定垂直于所检钢筋轴线方 可为探测方向,检测部位应平整光洁。 4应对仪器进行预热和调零,调零时探头应远离金属物体。 4.4.3检测前应进行预扫描,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的探头在 检测面上沿探测方向移动,直到仪器保护层厚度示值最小,此时 探头中心线与钢筋轴线应重合,在相应位置做好标记,并初步了 解钢筋理设深度。重复上述步骤将相的其他钢筋位置逐 标出

    4.4.3检测前应进行预扫描,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

    检测面上沿探测方向移动,直到仪器保护层厚度示值最小 探头中心线与钢筋轴线应重合,在相应位置做好标记,并 解钢筋埋设深度。重复上述步骤将相邻的其他钢筋位量 标出。

    4.4.4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应按下列步骤进

    1应根据预扫描结果设定仪器量程范围,根据原位实测结 果或设计资料设定仪器的钢筋直径参数。沿被测钢筋轴线选择相

    邻钢筋影响较小的位置,在预扫描的基础上进行扫描探测,确定 钢筋的准确位置,将探头放在与钢筋轴线重合的检测面上读取保 护层厚度检测值。 2应对同一根钢筋同一处检测2次,读取的2个保护层厚 度值相差不天于1mm时,取二次检测数据的平均值为保护层厚 度值,精确至1mm;相差大于1mm时,该次检测数据无效,并 应查明原因,在该处重新进行2次检测,仍不符合规定时,应该 更换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进行检测或采用直接法进行检测 3当实际保护层厚度值小于仪器最小示值时,应采用在探 头下附加垫块的方法进行检测。垫块对仪器检测结果不应产生干 优,表面应光滑平整,其各方向厚度值偏差不应大于0.1mm 垫块应与探头紧密接触,不得有间隙。所加垫块厚度在计算保护 层厚度时应予扣除

    4.4.5钢筋间距的检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根据预扫描的结果,设定仪器量程范围,在预扫描的基 础上进行扫描,确定钢筋的准确位置; 2检测钢筋间距时,应将检测范围内的设计间距相同的连 续相钢筋逐一标出,并应逐个量测钢筋的间距。当同一构件检 测的钢筋数量较多时,应对钢筋间距进行连续量测,且不宜少于 6个

    认为相钢筋对检测结果有影响: 2 钢筋公称直径未知或有异议: 3 钢筋实际根数、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偏差; 4 钢筋以及混凝土材质与校准试件有显著差异。 4.4.7 当采用直接法验证时,应选取不少于30%的已测钢筋 且不应少于7根,当实际检测数量小于7根时应全部抽取。

    4钢筋以及混凝土材质与校准试件有显著差异。 4.4.7当采用直接法验证时,应选取不少于30%的已测钢筋, 且不应少于7根,当实际检测数量小于7根时应全部抽取。

    且不应少于7根,当实际检测数量小于7根时应全部抽取。

    4.5.1雷达法宜用于结构或构件中钢筋间距和位置

    雷达法宜用于结构或构件中钢筋间距和位置的天面积扫

    描检测以及多层钢筋的扫描检测;当检测精度符合本标准4.3.1 条的规定时,也可用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

    1根据检测构件的钢筋位置选定合适的大线中心频率。大 线中心频率的选定应在满足探测深度的前提下,使用较高分辨率 天线的雷达仪。 2根据检测构件中钢筋的排列方向,雷达仪探头或天线沿 垂直于选定的被测钢筋轴线方向扫描采集数据。场地充许的情况 下,宜使用天线阵雷达进行网格状扫描。 3根据钢筋的反射回波在波幅及波形上的变化形成图像 来确定钢筋间距、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并可对被检 则区域的钢筋进行三维立体显示

    1认为相邻钢筋对检测结果有影响: 2无设计图纸时,需要确定钢筋根数和位置: 3当有设计图纸时,钢筋检测数量与设计不符或钢筋间距 检测值超过相关标准允许的偏差; 4 混凝土未达到表面风十状态; 5 饰面层电磁性能与混凝土有较大差异 4.5.4当采用直接法验证时,应选取不少于30%的已测钢筋且 工

    4.5.4当采用直接法验证时,应选取不少于30%的已测

    不应少于7根,当实际检测数量不到7根时应全部抽取

    4.6.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采用无损检测方法确定被测钢筋位置; 2采用空心钻头钻孔或剔凿去除钢筋外层混凝土直至被测 钢筋直径方向完全暴露,且沿钢筋长度方向不宜小于2倍钢筋 直径; 3采用游标卡尺测量钢筋外轮廓至混凝土表面最小距离。 4.6.2 钢筋间距的检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在垂直于被测钢筋长度方向上对混凝十进行连续剔凿: 直至钢筋直径方向完全暴露,暴露的连续分布直设计间距相同钢 筋不宜少于6根;当钢筋数量少于6根时,应全部剔凿。 2采用钢卷尺逐个量测钢筋的间距

    4.7检测数据处理及结果评定

    4.7.1当采用直接法验证混凝保护层厚度时,应先按下式计 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修正量:

    式中:Ce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修正量(mm),精确至0.1mm; 第i个测点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直接法实测值 (mm),精确至0.1mm; c 第个测点的混凝保护层厚度电磁感应法钢筋探 测仪器示值(mm),精确至1mm; n一钻孔、剔凿验证实测点数。 4.7.2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测点检测值应按下式计算,

    4.7.2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测点检测值应按下式

    (c+c2+2c2co) 2

    邻钢筋间距,当同一构件检测钢筋为连续6个间距时,也可给出 被测钢筋的最大间距、最小间距和平均间距,钢筋平均间距按下

    式中:Sm 钢筋平均间距,精确至1mm; 第i个钢筋间距,精确至1mm

    式中:Sm 钢筋平均间距,精确至1mm; s一一第i个钢筋间距,精确至1mm。 4.7.4工程质量检测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评定应符合设计 及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有关规定。 4.7.5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结构性能检测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钢筋间距的结果评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 准》GB/T50344或《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的规定。

    一第i个钢筋间距,精确至1mm。 工程质量检测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评定应符合设计 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有关规定

    4.7.4工程质量检测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评定

    钢筋间距的结果评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 准》GB/T50344或《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的规定。

    5.1.1 钢筋公称直径的检测可采用直接法或取样称量法 5.1.2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用取样称量法进行检测 1 仲裁性检测; 2 对钢筋直径有争议: 3 缺失钢筋资料; 4 委托方有要求。 5. 1.3 钢筋公称直径检测前应确定钢筋位置

    5.2.1当采用直接法检测钢筋公称直径时,钢筋抽样可按下列 规定进行: 1单位工程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m同牌号同规格的钢筋应 作为一个检测批; 2工程质量检测时,每个检测批同牌号同规格的钢筋各抽 验不应少于1根; 3结构性能检测时,每个检测批同牌号同规格的钢筋各抽 验不应少于2根;当图纸缺失时,选取钢筋应具有代表性。 5.2.2当采用取样称量法检测钢筋直径时,抽样应符合本标准 第6.2节的规定,

    采用取样称量法检测钢筋公称直径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沿钢筋走向凿开混凝士保护层: 2 截取长度不宜小于500mm:

    3应清除钢筋表面的混凝土,用12%盐酸溶液进行酸洗, 经清水漂净后,用石灰水中和,再以清水冲洗干十净; 4应调直钢筋,并对端部进行打磨平整,测量钢筋长度 精确至1mm; 5 钢筋表面晾干后,应采用天平称重,精确至1g。 5.3.2 钢筋直径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d 钢筋直径(mm),精确至0.1mm; W 钢筋试件重量(g),精确至0.1g 1 钢筋试件长度(mm),精确至1mm

    5.3.3钢筋实际重量与理

    式中:p 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偏差(%); GI 钢筋试件实际重量(g),精确至0.1g; go 钢筋单位长度理论重量(g/mm); 1年 钢筋试件长度(mm),精确至1mm。

    5.3.4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3.4的 规定。

    5.4.1本方法宜用手光圆钢筋和带肋钢筋。对于环氧涂层钢筋 应清除环氧涂层

    5.4.2直接法检测混凝土中钢筋直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剔除混凝土保护层,露出钢筋,并将钢筋表面的残留 混凝土清除干净; 2应用游标卡尺测量钢筋直径,测量精确到0.1mm; 3同一部位应重复测量3次,将3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 值作为该测点钢筋直径检测值。

    对光圆钢筋:应测量不同方向的直径; 对带肋钢筋,宜测量钢筋内径

    5.5.1采用直接法检测时,光圆钢筋直径应符合现

    5.5.工采用直接法检测时,光圆钢筋直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的规 定;带肋钢筋内径允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 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的规定,并应根据内 径推定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

    5.5.2钢筋直径检测结果评定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

    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和《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 准》GB/T50784的规定。

    6.1.1 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钢筋力学性能检测: 缺之钢筋进场抽检试验报告: 缺乏相关设计资料; 3 对钢筋力学性能存在怀疑时。 6.1.2 混凝土中钢筋的力学性能应采用直接截取钢筋进行检测 检测项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 轧光圆钢筋》GB1499.1和《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 带肋钢筋》GB1499.2的规定

    6.1.3 截取钢筋前后,应对截取钢筋的构件采取防护和修复 措施。

    6.2.1对构件内钢筋进行截取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选择受力较小的构件进行随机抽样,并应在抽样构件 中受力较小的部位截取钢筋; 2每个梁、柱构件上截取1根钢筋,墙、板构件每个受力 方向截取1根钢筋: 3所选择的钢筋应表面完好,无明显锈蚀现象; 4 钢筋的截断宜采用机械切割方式: 5 截取的钢筋试件长度应符合钢筋力学性能试验的规定。 6.2.2工程质量检测时,钢筋的抽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有钢筋材料进场记录时,根据钢筋材料进场记录确定 检测批;当钢筋材料进场记录缺失时,应符合本标准第6.2.3条 第1款的规定

    1当有钢筋材料进场记录时,根据钢筋材料进场记录确定 检测批;当钢筋材料进场记录缺失时,应符合本标准第6.2.3条 第1款的规定。

    2在一个检测批内,仅对有疑同的钢筋进行取样,相同牌 号和规格的钢筋截取钢筋试件不应少于2根

    1 单位工程建筑面积不大于3000m的钢筋应作为一个检 测批; 2在一个检测批中,随机抽取同一种牌号和规格的钢筋 截取钢筋试件数量不应少于2根

    4评估损伤钢筋的力学性能时,应根据不同受损程度确定

    6.2.4评估损伤钢筋的力学性能时,应根据不同受损

    6.3.1筋力学性能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材料拉 申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228.1的规定

    6.3.1筋力学性能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材料拉 申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228.1的规定。 6.3.2腐蚀钢筋应按本标准第5.3节取样称量法确定其损伤后 钢筋的公你直径。

    6.3.2虐蚀钢筋应按本标准第5.3节取样称量法确定其损伤后 钢筋的公称直径。 6.3.3工程质量检测时,钢筋合格判定标准应按现行国家标 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和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等的 规定执行。

    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和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等的 规定执行。

    6.3.4结构性能评价时,各批受检钢筋力学性能评

    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有关 规定进行确定。当检测值离散程度超过其规定范围时,宜补充检 测;当不具备补充检测条件时,应以最小检测值作为该批钢筋力 学性能检测值。

    6.3.5对损伤钢筋的力学性能评定,应取最低检测值作为该类 损伤钢筋力学性能评定值。

    6.3.5对损伤钢筋的力学性能评定,应取最低检测值作为该类

    6.3.6钢筋牌号可根据检测结果以及其他辅助试验,并

    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 499.1和《钢筋混凝土用钢 499.2等进行推定

    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

    4一刚性管:5一铜棒;6一少许 硫酸铜结晶:7一多孔塞或软木塞

    4一刚性管:5一铜棒;6一少许

    4一刚性管:5一铜棒;6一少许 硫酸铜结晶:7一多孔塞或软木塞

    7.3.1在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上可布置若干测区,测区面积不

    7.3.1在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上可布置若干测区,测区面积不

    宜大于5m×5m,并按确定的位置进行编号。每个测区应采 用行、列布置测点,依据被测结构及构件的尺寸,宜用 100mm×100mm~500mm×500mm划分网格,网格的节点 应为电位测点。每个结构或构件的半电池电位法测点数不应 少于30个。

    介质。测点处混凝土表面应平整、清洁。不平整、清洁的应采用 砂轮或钢丝刷打磨,并应将粉尘等杂物清除。

    1采用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检测钢筋的分布情况,并应 在适当位置剔凿出钢筋; 2导线一端应接于电压仪的负输人端,另一端应接于混凝 土中钢筋上; 3连接处的钢筋表面应除锈或清除污物,以保证导线与钢 筋有效连接:

    7.3.5测区混凝土应预先充分浸湿。可在饮用水中加入2%液

    3.5测区混凝士应预先充分浸湿。可在饮用水中加入2% 洗涤剂配置成导电溶液,在测区混凝土表面喷洒,半电池的 接垫与混凝土表面测点应有良好的耦合

    7.3.8当检测环境温度在(22土5)℃之外时,应按

    则点的电位值进行温度修正: 当T≥27℃:

    式中:V 温度修正后电位值(mV),精确至1mV: VR 温度修正前电位值(mV),精确至1mV; T 检测环境温度(℃),精确至1℃; k 系数(mV/℃)。

    7.4.1半电池电位检测结果可采用电位等值线图(图7.4.1) 表示被测结构及构件中钢筋的锈蚀性状。宜按合适比例在结构及 勾件图上标出各测点的半电池电位值,可通过数值相等的各点或 内插等值的各点绘出电位等值线。电位等值线的最大间隔宜 为100mV。 7.4.2当采用半电池电位值评估钢筋锈蚀状态时,应根据表

    7.4.2进行钢筋锈蚀性状判断

    7.4.2进行钢筋锈蚀性状判断。

    图7.4.电位等值线示意 半电池电位法钢筋锈蚀检测仪与钢筋连接点 m0

    半电池电位值评价钢筋锈蚀性状

    8.1.1钢筋锈蚀性状监测应预先在混凝土结构中理设锈蚀传感

    8.1.1钢筋锈蚀性状监测应预先在混凝土结构中理设锈蚀传感 器。对于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采用后装式锈蚀传感器。 8.1.2钢筋锈蚀性状监测过程中宜采用本标准第7章中的方法 对钢筋锈蚀性状进行核查。

    8.2.1钢筋锈蚀性状监测系统应由中央控制器、总线接口、集 线节点、锈蚀传感器、参比电极和电缆等构成。 8.2.2中央控制器采样频率不宜小于1000Hz 8.2.3锈蚀传感器(图8.2.3)应由一个阴极和若干个阳极组

    线节点、锈蚀传感器、参比电极和电缆等构成。

    2中央控制器采样频率不宜小于1000Hz。 3锈蚀传感器(图8.2.3)应由一个阴极和若干个阳极

    ....
  • 建筑管理 混凝土结构 检测标准
  • 相关专题: 钢筋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