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5036-2017 四川省屋面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DB51/T 5036-2017 四川省屋面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等部位应采取临时措施保护好,5.1隔汽层施工应采用下列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 录期基层处理剂 隔汽总施工 成品保护 标准主控项目 5.2隔汽层的基层应平整、干净、干燥,并涂刷基层处 斤用材料的质量及配合比,应符合 理剂。 5.3在屋面与墙的连接处,隔汽层应沿墙面向上连续铺设, 5出保温层上表面不得小于150mm。 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计量措施 5.4隔汽层采用卷材时宜空铺,卷材搭接缝应满粘,其搭 的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宽度不应小于80mm;隔汽层采用涂料时,应涂刷均勾,涂 t o 不得有堆积、起泡和露底等现象。 际准—般项目 5.5穿过隔汽层的管线周围应封严,转角处应无折损;隔 层凡有缺陷或破损的部位,均应进行返修。 压光,不得有疏松、起砂、起 5.6隔汽层的成品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操作人员不得穿带铁钉鞋进行施工,隔汽层施工完成 应及时工完场清,不得在隔汽层上遗留尖锐物体; 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以及 2在隔汽层干燥期间不得上人行走踪踏,以免破坏成品; 圆弧形,且应整齐平顺。 3隔汽层施工完毕后,在下道工序施工前不得在共上堆 材料、作为施工运输通道以及进行电焊等工作。 宽度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量检查。 Ⅱ质量标准主控项目 的允许偏差为7mm,找平层表面 5.7隔汽层所用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进场检验报告。 塞尺检查。 5.8隔汽层不得有破损现象。 15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检险方法:观察检查。
4.5.9卷材隔汽层应铺设平整,卷材搭接缝应粘结牢同 封应严密,不得有扭曲、皱褶和起泡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5.10涂膜隔汽层应粘贴率固,表面平整,涂布均匀, 有堆积、起泡和露底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6.1隔离层施工应采用下列工艺流程
4.6.2隔离层可采用干铺塑料膜、土工布、卷材或铺抹低 度等级砂浆。 4.6.3离层材料的适用范围和技术要求宜符合表4.6.3的规定
表4.6.3器离展材料的适用范围和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血质重标准 取现E 4.6.10塑料膜、土工布、卷材应铺设平整,其搭接宽度 小于50mm,不得有皱裙。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4.6.11低强度等级砂浆表面应压实、平整,不得有起壳 砂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5矿物粒料作为保护层适用于不上人屋面,施工应符合 列要求: 1矿物粒料应清洗干净、干燥并筛去粉料; 2在涂剧最后一道防水层涂料时,边涂剧边撤撒布矿物粒 撒布要均匀、不露底,同时用软质胶辊在撒布料上反复轻 滚压,促使撒布料牢固地粘结在涂层上; 3涂料干燥后扫除、收集未粘结牢的保护材料,经筛除 料后再予以利用。 7.6水泥砂浆作为保护层适用于不上人屋面,施工应符合 列规定: 1应设分格缝,表面分格缝面积宜控制在1m以内,表 应抹平压光,分格缝宽度宜为10mm~20mm并应用密封材 嵌填; 2施工立面保护层时,可在防水层上刷水泥浆或粘结砂 小豆石等,以增强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的粘结。 7.7块体材料作为保护层适用于上人屋面,施工应符合下 见定: 1宜设置分格缝,其纵横间距不应大于10m,其宽度宜 20mm并应用密封材料嵌填; 2用砂作结合层时,在保护层周边500mm范围内,应 用低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做结合层,以防止结合层砂流失; 3用水泥砂浆做结合层时,铺砌要在水泥砂浆初凝前完 较大块体可铺灰摆放、小板块可打灰铺砌。 .8细石混凝土作为保护层材料适用于上人屋面,施工应 合下列规定: 1应设分格缝,其纵横间距不应大于6m,其宽度宜为 19
5.1.1本章适用于板状材料、纤维材料、喷涂硬泡策氨脂、 现浇泡沫混凝土保温层和种植、架空、蓄水隔热层分项工程自 施工。保温层及其保温材料的分类符合表5.5.1的规定。
表5.1.1保温展及其保温材料
5.1.2保温层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气温低于5°C不宜施工;喷涂硬质聚氨酯,施工环境气温 宜为15°C~35°C,风力不宜大于三级,相对湿度宜小于85%。 规浇泡沫混凝土的施工环境温度宜为5°C~35°C。 2雨天、雪天不得施工。 3五级风及其以上不得施工。 4蓄水池的防水混凝士应避免在冬期和高温期施工
5.4板状材料保温层施工
4.1板状材料保温层施工应采用下列工艺流程: 局清率演定标高、分格控制线密检做材料联篷 成品保护 4.2应将基层表面的杂物、尘土等清理于净。如结构层为 层,如有孔洞、缝隙和板面不平处,应采用C20细石混凝土 1:2~T3水泥砂浆填实、抹平。 4.3按设计坡度及流向,在基层的檐口、屋脊处用小线拉 线和分格控制线,用砖或木块将线垫起,垫起高度为板材设 铺设高度,并沿女儿墙四周的墙上弹出厚度控制,用以控制 材铺设高度。 4.4利用所用块材在分格缝固定的分仓内试摆,宣满足分 内为整块板。 4.5铺确板状材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干铺板状材料保温层时,应直接铺设在结构层、找平 或隔汽层上,紧靠基层表面,并应铺平垫稳;分层铺砌时上 两层板块的拼缝应相互错开,板间缝隙应用同类材料的碎屑 4
嵌填密实,同一层板块相邻的板边厚度应一致。 2水泥砂浆粘结铺贴板状材料保温层时、水泥砂浆配合 比一般为1:2(水泥:砂),铺贴时应“满铺满贴"、板材平粘 在屋面基层上,应贴严粘牢。板间缝隙应用水泥砂浆或保温砂 浆填实勾缝。 3胶结材料粘贴板状材料保温层时,胶粘剂应与保温材 料相容,保温层分层铺翻时上下两层板块的拼缝应相互错开, 板材相互之间和板材与基层之间,均应满涂胶结材料,厚度为 1.0mm~1.5mm,将板材贴严平粘在屋面基层上,板缝间或缺 角处应用保温材料碎屑加胶料拌匀填补。 4机械固定板状材料保温层时,应将板状保温材料钉固 在结构上,固定件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5.4.6当屋面为保温材料找坡时,板状材料保温层在铺贴时, 可用板块叠层找坡,高低不平处,可用相同板块碎粒散料和胶 粘剂充分拌和后进行铺垫、压紧、抹平使坡面平顺。 5.4.7采用机械固定法时,垫片应与保温板表面齐平,避免 因螺钉紧固而发生保温板的破裂或断裂。 5.4.8板状材料保温层的成品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保温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防潮、防水、防火等保 护措施;施工完成后应及时铺抹水泥砂浆找平层,以减少受潮 和进水;在雨季应及时采取覆盖保护措施。 2板状材料铺设完成后,在胶粘剂固化前不得上人走动, 以免影响粘结效果。
5.4.9板状保温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和进场检验报告。 5.4.10板状材料保温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正偏差应不 限,负偏差应为5%,且不得大于4mm。 检验方法:钢针插入和尺量检查。 5.4.11屋面热桥部位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案检查。
5.4.12板状保温材料铺设应紧贴基层,应铺平垫稳,拼缝产 密,粘贴牢固。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4.13固定件的规格、数量和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垫片 应与保温层表面齐平。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4.14板状材料保温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5mm, 检验方法:2m靠尺和塞尺检查。 5.4.15板状材料保温层接缝高低差的允许偏差为2mm。 检验方法:靠尺和塞尺检查。
5.5纤维材料保温层施工
5.5.1纤维材料保温层施工应采用下列工艺流
5.5.2、基层清理应符合本规程第5.4.2条的要求
5.5.2、基层清理应符合本规程第5.4.2条的要求
5.5.3确定标高和分格控制线应符合本规程第5.4.3条的要求。
5.5.4纤维材料铺设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材料规格,进行单层 或分层铺设。纤维材料应紧贴基层,拼接严密,上下两层的拼 接缝错开,表面平整,避免产生热桥。 5.5.5当屋面坡度较大时,纤维保温材料应采用机械固定法 施工,以防止保温层下清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固定于金属板上;宜用金属固定件,在金属压型板的 波峰上用电动螺丝刀直接将固定件旋进。 2固定于混避土基层上,宜符合下列规定: 1)纤维板宜用金属固定件,在混凝土结构层上先用电 锤钻孔,钻孔深度要比螺钉深25mm,然后用电动螺丝刀将固 定件旋进; 2)纤维毡宜用塑料固定件,在基层上,先用水泥基胶 粘剂将塑料钉粘牢,将纤维毡压钉其上,再将塑料垫片与钉热 熔焊串。
5.5.6纤维材料保温层的成品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保温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防潮、防水、防火等保 护措施; 2纤维保温材料在施工时应避免重压,并应采取防潮措 施; 3纤维材料填充后,不得上人躲路。
5.5.7纤维保温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进场检验报告。 5.5.8纤维材料保温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正偏差应 32
不限,毡不得有负偏差,板负偏差应为4%,且不大于3mm。 检验方法:钢针插人和尺量检查。 5.5.9屋面热桥部位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5.10纤维保温材料铺设应紧贴基层,拼缝应严密,表面应 平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5.11固定件的规格、数量、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垫片应 与保温层表面齐平。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5.12装配式骨架和水泥纤维板应铺钉牢固,表面应平整; 龙骨间距和板材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5.5.13具有抗水蒸气渗透外覆面的玻璃棉制品,其外覆面应 朝向室内,拼缝应用防水密封胶带封产。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6喷涂硬泡聚象酯保温层施工
5.6.7喷涂硬泡聚氨酯所用原材料的质量及配合比,应符合 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原材料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计量 措施。 5.6.8喷涂硬泡聚氨酯保温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正 偏差不限,不得有负偏差。 检验方法:钢针插入和尺量检查。 5.6.9屋面热桥部位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Ⅲ质量标准——一般项图
函质量标准—一般项图
5.6.10喷涂硬泡聚氨酯应分遍喷涂,粘结应牢固,表面应平 整,找坡应正确。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5.6.11喷涂硬泡聚氨酯保温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5mm。 检查方法:2m靠尺和塞尺检查。
5.7现浇泡沫湿凝土保温层施工
5.7.1现烧泡沫混凝土保温层施工应采用下列工艺流程
基悬清更设标志块滤冰混凝土瓷策或品保护 5.7.2基层清理应符合本规程第5.4.2条的有关规定。 5.7.3在泡沫混凝土浇筑前,应用水泥砂浆按要求拉线做标 志块,等标志块收水后(初凝后终凝前)需进行二次校平,使 标志块项面标高符合坡度和厚度要求。 5.7.4泡沫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浇泡沫混凝土应分层施工,一次浇筑厚度不宜超过 200 mm; 2最后一层虚铺厚度可为实际厚度的1.2~1.3倍,用铝 合金刮杠刮平; 3泡沫混凝土浇筑应一次成型,大面积泡沫混凝土浇筑 可以采用分区逐片的方法进行; 4浇筑过程中随时检查泡沫混凝土的湿密度; 5应制作试样进行性能测试; .35
6泡沫混凝土的浇筑出料口离基层的高度不宜超过 1m,象送时应低压泵送; 7在坡度超过2%或水落口等节点附近,可以采用模板 进行辅助。
5.7.5现浇泡沫混凝土保温层的成品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池沫混魔土浇筑完毕12h后应浇水养护,使泡沫混旋 土保持湿润状态; 2泡沫混凝土浇筑完毕72h内严禁上人,养护期间应尽 量避免上人并严禁堆放物品; 3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直质量标准—一主控项目围
5.7.6现浇泡沫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质量及配合比,应符合 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原材料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计量 措施。 5.7.7现浇泡沫混凝土保温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正 负偏差应为5%,且不大于5mm。 检验方法:钢针插入和尺量检查。 5.7.8屋面热桥部位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险士法密检本
5.7.10现浇泡沫混凝土不得有赁通性裂缝,以及疏松、起砂 起皮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7.11现浇泡沫混凝土保温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5mm。 检验方法:2m靠尺和塞尺检查。
5.8种植隔热层施工
5.8.1种植隔热层施工应采用下列工艺流程
付合本规程第5.4.2条的要求。 5.8.3构筑物包括挡墙、排水沟、人行通道、出入口等,其 施工在符合各专业规范的同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种植土四周应设置挡墙,挡墙下部应设置泄水孔,并 与排水出口连通不得阻塞; 2构筑物应形成种植屋面的交通系统和排水系统。 5.8.4排水层的材料可以选用凹凸型排水板、网状交织排水 板、卵石、陶粒等,其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凹凸型排水板宜采用搭接法施工,搭接宽度应根据产 品的具体规格确定,由下往上进行铺设; 2网状交织排水板宜采用对接法施工; 3卵石、陶粒排水层的铺设应平整,应从低处向屋脊排 列铺摆,然后再摊铺到设计高度。 5.8.5铺设过滤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5.7.9现浇泡沫混凝土应分层施工、粘结率固、表面平整、 找坡正确。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6
IⅡ”质量标准主控项目
5.9,1架空隔热层施工应采用下列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奔线分格动筑砖量销隔热板泰护茂品保护 5.9.2基层清理应符合本规程第5.4.2条的要求, 5.9.3根据设计要求和隔热板的尺寸进行弹线分格,确定砖 墩的位置。 5.9.4对砖墩处防水应采取加强措施,一般用防水层相同的 材料加做一层,以突出砖墩周边100mm宽矩形为宜。 5.9.5础筑砖墩时除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工程施工 规范》GB50924要求外,尚须做到灰缝饱满、平滑,落地灰 及砖渣及时清理。 5.9.6铺隔热板应做到坐浆饱满、板缝顺直、板面平整。 5.9.7隔热板铺完毕,必须进行养护
6.1.4卷材固定的基本形式,可根据卷材作用的不同,选择 满粘、条粘、点粘、空铺等形式。 6.1.5卷材固定的方法,可根据卷材材质的不同,选择冷粘法、 热粘法、热熔法、自粘法、焊接法、机械固定法等方法。 6.1.6卷材铺设的方法,可根据卷材的粘结形式和部位不同, 选择滚铺法、展铺法和拾铺法等。 1滚铺法就是不展开卷材,边滚卷材边粘结,用于大面 积满粘法施工; 2展铺法就是先展开卷材铺放于基层,然后卷材周边掀 起进行粘贴,用于条粘法或点粘法施工; 3抬铺法就是先按组细部形状将卷材剪切成型,在细部构 造上预铺,调整好尺寸、形状后,直接粘接,用于附加层施工。 6.1.7卷材的铺贴方向应符合下列要求: 1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 2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以免因重缝太多形成 渗水通道; 3铺贴天沟、檐沟卷材时,宜顺天沟、檐沟方向,以减 少卷材的搭接。
6.1.8卷材的搭接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搭接;垂直于屋 脊的搭接缝,应顺年最大频率风向搭接。 2叠层铺贴的各层卷材,在天沟与屋面的交接处,应来 用叉接法搭接,搭接缝应错开。 3搭接缝宜留在屋面或天沟侧面,不宜留在沟底。檐沟 应从水落口向分水线方向铺贴卷材。长边搭接缝应留在屋面或 檐沟侧面,不应留在沟底,以免雨水冲剧及长时间浸泡致使接
缝渗漏。 4相邻两幅卷材的接头应相互错开500mm以上。 上下层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图6.1.8)
图6.1.8叠层卷材铺设
6每层卷材都应铺过屋脊不少于200mm,且应两坡交替 进行,不允许在一个坡面上铺贴两层或三层卷材后,再铺贴另 坡面的卷材。 7各类卷材搭接宽度应符合表6.1.8的要求。
表6.1.8卷材搭摄家座
6.1.9卷材的铺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卷材防水层上有重物覆盖或基层变形较大时,应优先 采用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或机械固定法,但距屋面周边 800mm内以及叠层铺贴的各层卷材之间应满粘; 2立墙铺贴卷材时应采用满粘法或机械固定法 3防水层采取满粘法施工时,找平层的分格缝处宜空铺 空铺的宽度宜为100mm; 4卷材防水屋面的坡度不宜超过25%,当坡度超过25% 时,应来用满粘法或机械固定法。 6.1.10卷材的收头应设置在预设的凹槽内,与基层粘接牢 固,用金属压条钉压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6.1.11在卷材防水层施工时,不得污染檐口的外侧和墙面。 6.1.12卷材防水层的贮运及保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不同品种、规格的卷材应分别堆放; 2卷材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雨淋、日晒和受潮,
严禁接近火源; 3卷材应避免与化学介质及有机溶剂等有害物质接触。 6.1.13卷材胶粘剂和胶粘带的贮运、保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不同品种、规格的卷材胶粘剂和胶粘带,应分别用密 封桶或纸箱包装; 2卷材胶粘剂和胶粘带应储存在阴凉通风的室内,严禁 接近火源和热源。 6.1.14卷材防水层分项工程每个检验批的抽检数量,应按照 屋面面积每100m抽查一处,每处应为10m,且不得少于3 处。
6.2.1材料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励背基防水卷材用基层处理剂应为均匀波体,无结块、 无凝胶; 2改性沥青胶粘剂应为均匀液体,无结块、无凝胶; 3高分子胶粘剂应为均匀液体,无杂质、无分散颗粒或 凝胶; 4合成橡胶胶粘带应表面平整,无固块、杂物、孔洞、 外伤及色差; 5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表面平整,边缘整齐,无 孔洞、缺边、裂口、胎基未浸透,矿物粒料粒度应均匀一致并 紧密地粘附于卷材表面;每卷卷材的接头处不应超过一个,较
4所用材需经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签字意层才能使用
6.3.2施工前应准备下列工器具
631施工前材料应做好下列准备
1检查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并依据质量证明文件核查 进场材料的品种、规格、尺寸、包装等。 2材料的外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所有材料均应进行外观质量检验; 2)外观质量应符合本规程第6.2.1条的要求。 3材料的物理性能抽样复检应符合下列要求: 1)抽样标准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 2)物理性能的抽检项目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所检项 目应符合本规程第6.2.2条的要求。
粘法和热粘法不宜低于5°C,自粘法不宜低于10°C。 2雨雪天气不得施工。 35级风及其以上不得施工。
6.4.1举材防水层施工应采用下列工艺流程
5.4.2基层处理剂喷刷之,将验收合格的基 格缝内的灰渣、浮尘和砂浆毛刺等杂物剔除、清扫干净,水落口 应做好临时封盖,装饰面做好防护以免被基层处理剂污染。 6.4.3涂刷基层处理剂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涂刷顺序:基层处理剂应先将边角、管根、雨水口、分 格缝内侧面及缝两边各200mm范围内涂剧完,然后在檐口、屋 和屋面转角处及突出屋面的交接处等处涂刷,最后大面积涂剧。 2涂刷应厚薄均匀,不得漏刷,不露底、无积油、无起 泡和麻点,立墙不得流坠。 6.4.4卷材铺贴前,必须根据本规程第6.1.7条的规定,确定 卷材铺贴方向,并通过试铺,确定第一幅卷材的位置及卷材搭 接的位置及长度,经确认后,再大面积展开铺贴。 6.4.5根据试铺的结果,在基层弹出卷材的铺贴线。
6.4.5根据试铺的结果,在基层弹出
1在保温层内应设置排汽道,排汽道的宽度宜为40mm, 排汽道应纵横贯通,找平层设置的分格缝可兼作排汽道:
6.4.8大面积卷材铺贴时,其施工方法有冷粘法、热粘法、 热熔法、自粘法、焊接法、机械固定法等,具体要求详见本节 后部。 6.4.9卷材的收头密封应符合本规程第6.1.10条的规定。 6.4.10卷材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雨后观察或淋水、蓄 水试验,具体要求见本规程第3.0.13条,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 工序施工。 水目
6.4.11卷材防水层的成品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已铺贴好的卷材防水层,应制订防护方案,要有专人 负责管理,确保防水层不受破坏; 2操作人员不得穿带铁钉鞋进行施工,防水层施工完成 后,应及时工完场清,不得在防水层上遗留尖锐物体; 3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在保护层施工前不得在其上堆放 材料、作为施工运输通道以及进行电焊等工作; 4卷材防水层铺贴完成后,应及时做好保护层,防止后 序施工碰损防水层;施工保护层时,确需在防水层上运料时, 应先用木板等材料铺车或人行道,车辆支撑脚用软体材料包 好,防止刺破防水层; 5防水层施工完成后,不得在防水层上钻孔或开润。
6.4.12冷粘法施工应采用下列工艺流程
6.4.13施工前应先通过试铺,正确掌握好胶粘剂涂布与卷材 铺贴的间隔时间。 6.4.14胶粘剂涂刷要均勾,不露底,不堆积。 6.4.15胶粘剂涂刷并待溶剂部分挥发后,一人在后均匀用力 推赶铺贴卷材,一人手持压辊滚压卷材,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 使其粘接牢固。 6.4.16卷材与立面的铺贴,应从下面均匀用力往上推赶,使 之粘结牢固。
6.4.17 搭接部位的接缝应满涂胶粘剂,辑压后粘贴率固。 6.4.18合成高分子卷材的搭接缝应用材性相同的密封材料 密村,宽度不小于10mm。
6.4.24厚度小于3mm的卷材,不得使用热熔法。 6.4.25加热卷材应均匀,一般距加热面300mm左右,应以 卷材表面发光、发亮、熔融变黑为度,不得过度加热,严禁烧 穿卷材。 6.4.26端部卷材施工,将整卷卷材(勿打开)置于铺贴起始 端,对准基层上已弹好的基准线,滚展卷材约1m,由一人站 在卷材正面将这1m卷材拉起,另一人站在卷材底面手持火焰 加热器,慢旋开关,点燃火焰,调成蓝色,反复加热基层与卷 材的交界处,使卷材与基层同时受热。加热完成即进行粘铺, 再由一人手持压棍对铺贴的卷材进行排气压实。铺到卷材端头 剩下约300mm时,将卷材端头翻放在隔热板上,再进行烤熔 最后将卷材端部铺牢压实。 6.4.27起始卷材粘牢后,持火焰加热器的人应站在滚铺前 方,对着待铺的整卷卷材,使火焰对准卷材与基层面的夹角, 反复加热基层与卷材的交界处,使卷材与基层同时受热,至卷 材表面发光、发亮、熔融变黑,并及时滚推卷材进行粘铺,后 随一人进行排气压实施工。铺贴卷材时,应排尽卷材下面的空 气,保证共与基层粘贴牢固。 6.4.28卷材之问接缝的粘接,应在卷材大面积粘贴完毕后进 行。当接缝处的卷材上有矿物粒或片料时,应用火焰烘烤及清 除干净后再进行热熔和接缝处理;在热熔粘接搭接缝前,先 将下一层卷材表面的隔离层用火焰加热器熔化,由持火焰加热 器的工人用抹子当挡板沿搭接线向后移动,火焰加热器火焰随 挡板热熔封边一起移动。火焰加热器应紧靠挡板,距离卷材约 50mm~100mm,随烘烤熔融粘贴,并将熔融的沥青胶挤出, 用抹子刮平。搭接缝或收头粘贴后,用火焰加热器及抹子沿搭 59
6.4.19热粘法施工应采用下列工艺流程
6.4.20熔化热熔型改性沥青胶结料时,宜采用专用导热油炉加 热,加热温度不应高于200°C,使用温度不宜低于180°C。 6.4.21粘贴卷材的热熔型改性沥青胶结料浇铺厚度宜为 1.0mm~1.5mm,浇铺宽度比卷材每边约小10mm~20mm。 6.4.22卷材铺贴应采用刮涂法作业,操作时,一人在前先 用油壶浇热胶,随后一人手持长柄胶皮刮板刮胶;第三人紧 跟着两手按住卷材均勾地用力向前推滚、展平、压实卷材, 将多余的胶挤压出来;第四人用压辊进行滚压,与铺卷材的 人保持1m左右距离随铺随碾压,将空气排出、压实。碾压 时不得来回拉动,搭出的改性沥青胶要用抹子压实封边。
6.4.23热熔法施工应采用下列工艺流程
接缝边缘再行均匀加热抹压封严或以密闭材料沿缝封严,以保 证搭接处卷材间的沥青胶密实融合,使之形成明显的沥青条封 边(图6.4.28)
图6.4.28卷材热增法搭接继施工示意图
6焊接法施工应采用下列工艺
卷村配 大面积卷村销贴施工 试洋 正式洋技
6.4.29自粘法施工应采用下列工艺流程:
6.4.37焊接法适合于合成高分子卷材的搭接缝密封
6.4.38大面积卷材铺贴施工时,搭接宽度应正确,不得扭曲 皱韬。 6.4.39卷材焊接缝的结合面应干净、干燥,不得有水滴、油 污及附着物,不得涂上胶粘剂。 6.4.40在正式焊接卷材前,必须进行试焊,并进行剩离试验 以此来确定在现场施工条件下,焊接工具、焊接参数、工人的 操作水平是否适宜,确保焊接质量。 6.4.41正式焊接时,应先焊长边搭接缝,后焊短边搭接缝。 6.4.42搭接缝的焊接可采用单缝焊或双缝焊。 6.4.43焊接缝不得漏焊、跳焊或焊接不牢,也不允许有发 黄、烧焦现象,焊缝边缘应光滑,有均匀发亮的熔浆出现 V机械固定法施工 6.4.44机械固定法施工应采用下列工艺流程:
6.4.30自粘型卷材铺贴时,底面的隔离纸必须撕净,否则影 响其与基层粘贴牢固。 6.4.31铺贴大面积卷材时,应先撕净卷材始端背面隔离纸约 500mm长,将卷材头对准标准线,位置准确后粘贴压实。 6.4.32铺贴卷材应组成三人小组,一人撕纸,一人滚铺卷材 一人随后将卷材压实。铺贴时,应按基准线位置,随撕隔离纸, 随将卷材向前推滚铺贴。每铺完一段卷材,应立即用长柄滚刷 从开始端起彻底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然后再用胶皮压辊压实 粘牢。 6.4.33当铺贴天沟、泛水、阴阳角或有突出物的复杂部位基 面时,应先将卷材按基面形状和搭接长度先行裁好,反铺于屋 面平面上,待剥去全部隔离纸后,再销贴卷材。
6.4.45机械固定法适用于合成高分子卷材的条粘法和点粘 法施工。 6.4.46卷材应采用专用固定件进行机械固定,且固定件应与 结构层连接牢固。 6.4.47固定件的间距应根据抗风揭试验和当地的使用环境 与条件确定,不宜大于600mm。 6.4.48固定件应设置在卷材搭接缝内,外露固定件应采用卷 材封盖。当固定件采用螺钉加垫片时,封盖卷材应不小于 200mm×200mm;当固定件采用螺钉加压条时,封盖卷材宽 度应不小于150mm。 6.4.49屋面周边800mm范围内卷材应满粘。 6. 4. 50 卷材的搭接缝密封可采用焊接法或粘结法
6.5.1防水卷材及其配套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进场检验报 告。 6.5.2卷材防水层不得有渗漏和积水现象。 检验方法:雨后观察或淋水、蓄水试验。 6.5.3卷材防水层在檐口、檐沟、天沟、水落口、泛水、变 形缝和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不得日晒、碰撞和渗漏,保管环境应干燥、通风,并应远离 火源; 4胎体增强材料贮运、保管环境应干燥、通风,并应远 离火源。 7.1.8涂膜防水层分项工程每个检验批的抽检数量,应按照 屋面面积每100m抽查一处,每处应为10m,且不得少于3 处
不得日晒、碰撞和渗漏,保管环境应干燥、通风,并应远离 火源; 4胎体增强材料贮运、保管环境应干燥、通风,并应远 离火源。 7.1.8涂膜防水层分项工程每个检验批的抽检数量,应按照 屋面面积每100m抽查一处,每处应为10m,且不得少于3 处。
7.1.1涂膜防水层的基层应坚实、干净、平整,应无孔隙、 起砂和裂缝。基层的干燥程度应根据所选防水涂料的特性确 定,当采用溶剂型、热熔型和反应固化型防水涂料时,基层应 干燥。 7.1.2基层处理剂的配制与施工应符合本规程第6.1.2条的 规定。 7.1.3涂膜防水层的施工程序应符合本规程第6.1.3条的规 定。 7. 1. 4 涂膜的收头密封应用防水涂料多通涂剧并与基层粘接 牢固。 7.1.5胎体增强材料宜选用聚酯无纺布或化纤无纺布。 7.1.6在涂膜防水层施工时,不得污染檐口的外侧和墙面。 7.1.7防水涂料和胎体增强材料的贮运和保管,应符合下列 规定: 1防水涂料包装容器应密封,容器表面应标明涂料名称、 生产厂家、执行标准号、生产日期和产品有效期,并应分类存 放; 2反应型和水乳型涂料贮运和保管环境温度不宜低 于5°C; 3溶剂型涂料贮运和保管环境温度不宜低于0°C,并
7.2.1材料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表7.2.2.5聚合物水湿防水胶结材料主要性能指标
1检查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并依据质量证明文件,核 进场材料的品种、规格、尺寸、包装等。 2材料的外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所有材料均应进行外观质量检验; 2)外观质量应符合本规程第7.2.1条的要求。 3材料的物理性能抽样复检应符合下列要求: 1)抽样标准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 2)物理性能的抽检项目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所检项 应符合本规程第7.2.2条的要求。 4所用材料需经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签字同意后才能使
亿.4涂膜防水层施工
7.4.1涂膜防水层施工应采用下列工艺流程
7.4.2涂显基层处理剂应符合本规程第6.4.3条的要求
7.4.2涂刷基层处理剂应符合本规程第
1单组分防水涂料:为避免涂料中的填充料沉淀,应搅 择均勾后使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间歇性揽拌。 2双组分或多组分防水涂料应按配合比准确计量,并用 电动机具搅拌均勾。 3配料时,可加人适量的缓凝剂或促凝剂来调节固化时 间,但不得混合已固化的涂料。 4配料时,应根据使用量及有效时间来确定每次配制的 数量,已配制的涂料应在规定时间内使用。 5严禁固化后的防水涂料稀释后再次使用。
7.4.4排汽孔设置应符合本规程第6.4.6条的要求。
湿铺法,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湿铺法就是边倒料、边涂刮、边铺设。施工时,先在 已干燥的涂层上,用剧子或刮板将倒上的涂料仔细刮匀、刮平 然后将成卷的胎体增强材料平放在涂膜端面上,逐渐推滚铺贴 于刚涂刷的涂膜上,用滚剧滚压一遍,或用刮板刮压一遍,务 必使胎体增强材料的网眼充满涂料,使上下两层涂料结合良 好。在铺贴胎体增强材料时,应在布幅两边边沿每隔1.5m一 2.0m各剪一个15mm的小口,以利铺贴乎整。铺贴好的增强 材料不得有皱褶、翘边、露白或空鼓现象。待干燥后继续进行 下一遍涂料的施工。 2干铺法就是在上道涂料于燥后,边干铺胎体增强材料: 边在已展平的表面上用胶皮刮板均匀地满刮一道涂料。也可将 胎体增强材料按要求在已干燥的涂层上展平后,先在边缘用涂 料点粘固定,然后再在上面满刮一道涂料,使涂料浸人网眼渗 透到已固化的涂膜上,待干燥后继续进行下遍涂料施工。
7.4.7胎体增强材料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屋面坡度小于15%,可平行屋脊铺设;当屋面坡度 大于15%,应垂直于屋脊铺设,并由屋面最低处向上进行。 2上下层胎体增强材料不得相互垂直铺设。 3当胎体增强材料为二层时,第一层胎体增强材料应越 过屋脊400mm,第二层应越过200mm,搭接缝应压平。 4上下层胎体增强材料的长边搭接缝应错开,且不得小 于幅宽的1/3,相邻两幅的短边搭接缝应错开500mm以上。 5胎体增强材料长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短边搭 接宽度不应小于70mm。 7.4.8胎体增强材料应铺贴平整,排除气泡,并与涂料粘结牢固。
1天沟、檐沟、泛水、变形缝、水落口等部位均应加铺 有胎体增强材料的附加层; 2低跨屋面受高跨屋檐或水落管落水冲击部位,必须增 设一层铺有胎体增强材料的附加层。 7.4.6胎体增强材料的铺设方法有湿铺法和干铺法,宜使用 70
7.4.9大面积涂膜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最上层的涂膜厚度不应小于1.0mm。 2屋面转角及立面的涂膜应薄涂多遍,不得流消和堆积。 3防水涂料应多遍均勾涂布,涂膜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 求。应待前一遍涂层干燥或固化成膜后,并认真检查每一遍涂 层表面确无气泡、皱褶、凹坑、刮痕等缺陷时,方可进行后一 遍涂膜的涂刷。各遍涂膜间的涂刷方向应互相垂直,以提高防 水层的整体性和均匀性。涂膜之间的接,应在前一追涂膜上 搭接50mm~100mm,以避免在接茬处发生渗漏。 4在胎体上涂布涂料时,应使涂料浸透胎体,并应完全 覆盖,不得有胎体外露现象。 5涂膜应按分幅间隔方式或顺序倒退方式涂布,且分幅 间隔宽度应与胎体增强材料的宽度一致。
7.4.10防水涂料的施工方法宜符合下列要求
1 水乳型及溶剂型防水涂料宜选用滚涂法或喷涂法施工; 2 反应固化型防水涂料宜选用刮涂法或喷涂法施工; 热熔型防水涂料宜选用刮涂法施工; N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宜选用刮涂法施工; 5[ 防水涂料用于细部构造时,宜选用刷涂法或喷涂法 施工。 7. 4. 11 涂膜的收头密封应符合本规程第7.1.4条的规定。 7. 4. 12 涂膜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雨后观察或淋水、蓄 水试验,具体要求见本规程第3.0.13条,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 工序施工。 7.4.13涂膜防水层的成品保护除应符合本规程第6.4.11条 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涂膜防水层施工完成,固化前不允许有人行走踝踏; 2遇雨天、大风或沙尘天气应采取覆盖措施,防止污染 及损坏。
7.5.1防水涂料和胎体增强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雨后观察或淋水、蕾水试验。 7.5.3涂膜防水层在檐口、檐沟、天沟、水落口、泛水、变 形缝和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5.4涂膜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最小厚度 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80%。 检验方法:针测法或取样量测。
7.5.5涂膜防水层与基层应粘结牢固,表面应平整 均匀,不得有流满、皱、起泡和露胎体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5.6涂膜防水层的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 建筑管理
- 相关专题: 屋面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