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 GB 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3.31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19-10-26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GB 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能够握裹固定钉的瓦屋面构造层。 2.0.12 平衡含水率 equilibrium water conten

    protection layer

    在自然环境中,材料孔隙中所含有的水分与空气湿度达到平 衡时,这部分水的质量占材料于质量的百分比。

    2. 0. 13 相容性

    相邻两种材料之间互不产生有害的物理和化学作用的性能。

    2.0.14纤维材料 fiber material

    将熔融岩石、矿渣、玻璃等原料经高温熔化,采用离心汽 气体喷射法制成的板状或毡状纤维制品

    以异氰酸酯、多元醇为主要原料加人发泡剂等添加剂, 用专用喷涂设备在基层上连续多遍喷涂发泡聚氨酯后,形成 缝的硬泡体

    用物理方法将发泡剂水溶液制备成泡沫,再将泡沫加入到由 水泥、骨料、掺合料、外加剂和水等制成的料浆中,经混合搅 拌、现场浇筑、自然养护而成的轻质多孔混凝土。

    由玻璃透光面板与支承体系组成的屋顶

    0.1 屋面工程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 具有良好的排水功能和阻正水侵人建筑物内的作用: 2 冬季保温减少建筑物的热损失和防正结露; 3 夏李隔热降低建筑物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 4 适应主体结构的受力变形和温差变形; 5 承受风、雪荷载的作用不产生破坏: 6 其有阻止火势蔓延的性能: 7 满足建筑外形美观和使用的要求。 0.2 屋面的基本构造层次宜符合表3.0.2的要求。设计人员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使用功能、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组合。

    表3.0.2屋面的基本构造层次

    注:1表中结构层包括混凝土基层和木基层;防水层包括卷材和涂膜防水层;保 护层包括块体材料、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2有隔汽要求的屋面,应在保温层与结构层之间设隔汽层

    注:1表中结构层包括混凝土基层和木基层;防水层包括卷材和涂膜防 护层包括块体材料、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2有隔汽要求的屋面,应在保温层与结构层之间设隔汽层。

    3.0.3屋面工程设计应遵照“保证功能、构造合理、防排结合、 优选用材、美观耐用”的原则。 3.0.4屋面工程施工应遵照“按图施工、材料检验、工序检查、 过程控制、质量验收”的原则。 3.0.5屋面防水工程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别、重要程度、使用功 能要求确定防水等级,并应按相应等级进行防水设防:对防水有 持殊要求的建筑屋面,应进行专项防水设计。屋面防水等级和设 防要求应符合表3.0.5的规定。

    3.0.5屋面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

    3.0.6建筑屋面的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均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标准》GB50189、现行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 能设计标准》JGJ26、《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75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的有 关规定。

    4.1.1 屋面工程应根据建筑物的建筑造型、使用功能、环境条 件,对下列内容进行设计: 1 屋面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 2 屋面构造设计; 3 屋面排水设计; 4 找坡方式和选用的找坡材料; 防水层选用的材料、厚度、规格及其主要性能 6 保温层选用的材料、厚度、燃烧性能及其主要性能; 接缝密封防水选用的材料及其主要性能。 4. 1. 2 屋面防水层设计应采取下列技术措施: 1 卷材防水层易拉裂部位,宜选用空铺、点粘、条粘或机 械固定等施工方法; 2结构易发生较大变形、易渗漏和损坏的部位,应设置卷 材或涂膜附加层; 3在坡度较大和垂直面上粘贴防水卷材时,宜采用机械固 定和对固定点进行密封的方法; 4: 卷材或涂膜防水层上应设置保护层:; 在刚性保护层与卷材、涂膜防水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 4.1.3 屋面工程所使用的防水材料在下列情况下应具有相容性: 1 卷材或涂料与基层处理剂; 2 卷材与胶粘剂或胶粘带; 3 卷材与卷材复合使用; 4 卷材与涂料复合使用; 5 密封材料与接缝基材。

    1外露使用的防水层,应选用耐紫外线、耐老化、耐候性 好的防水材料; 2上人屋面,应选用耐霉变、拉伸强度高的防水材料; 3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屋面,应选用耐腐蚀、耐霉变、耐 穿刺、耐长期水浸等性能的防水材料; 4薄壳、装配式结构、钢结构及大跨度建筑屋面,应选用 耐候性好、适应变形能力强的防水材料; 5倒置式屋面应选用适应变形能力强、接缝密封保证率高 的防水材料: 6坡屋面应选用与基层粘结力强、感温性小的防水材料; 7屋面接缝密封防水,应选用与基材粘结力强和耐候性好 适应位移能力强的密封材料; 8基层处理剂、胶粘剂和涂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 筑防水涂料有害物质限量》JC1066的有关规定。 4.1.5屋面工程用防水及保温材料标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 的要求;屋面工程用防水及保温材料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本规 范附录B的要求。

    4.2.1屋面排水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屋顶形式、气候条 件、使用功能等因素确定。 4.2.2屋面排水方式可分为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有组织 排水时,宜采用雨水收集系统。 4.2.3高层建筑屋面宜采用内排水;多层建筑屋面宜采用有组 织外排水;低层建筑及檐高小于10m的屋面,可采用无组织排 水。多跨及汇水面积较大的屋面宜采用大沟排水,大沟找坡较长

    4.2.1屋面排水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屋顶形式、气候条 件、使用功能等因素确定。 4.2.2 屋面排水方式可分为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有组织

    件、使用功能等因素确定。

    外排水;低层建筑及檐高小于10m的屋面,可采用无组级 本。多跨及汇水面积较大的屋面宜采用天沟排水,天沟找坡软 ,宜采用中间内排水和两端外排水。

    、屋面汇水面积等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

    设计规范》GB 50015的有关规定。

    设计规范》GB50015的有关

    4.2.5 屋面应适当划分排水区域,排水路线应简捷,排水应 通畅。

    4.2.6采用重力式排水时,屋面每个汇水面积内,雨水

    管不宜少于2根;水落口和水落管的位置,应根据建筑物的造型 要求和屋面汇水情况等因素确定

    4.2.7高跨屋面为无组织排水时,其低跨屋面受水冲刷

    应加铺一层卷材,并应设40mm~50mm厚、300mm~ 宽的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高跨屋面为有组织排水时 管下应加设水簸箕。

    4.2.8暴雨强度较大地区的大型屋面,宜采用虹吸式屋

    4.2.9严寒地区应采用内排水,寒冷地区宜采用内排水。

    量经计算确定。钢筋混凝土檐沟、天沟净宽不应小于300mm, 分水线处最小深度不应小于100mm:沟内纵向坡度不应小于 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檐沟、天沟排水不得流经变 形缝和防火墙,

    4.2.13坡屋面檐口宜采用有组织排水,檐沟和水落斗可采用金 属或塑料成品

    4.3找坡层和找平层设计

    4.3.1混凝土结构层宜采用结构找坡,坡度不应小于3%;当 采用材料找坡时,宜采用质量轻、吸水率低和有一定强度的材 料,坡度宜为2%。 4.3.2卷材、涂膜的基层宜设找平层。找平层厚度和技术要求

    坡度宜为2%。 3.2卷材、涂膜的基层宜设找平层。找平层厚度和技术要 符合表4. 3. 2 的规定。

    表4.3.2找平层厚度和技术要求

    4.3.3保温层上的找平层应留设分格缝,缝宽宜为5mm~

    4.3.3保温层上的找平层应留设分格缝,缝宽宜为5mm~ 20mm,纵横缝的间距不宜大于6m

    4. 4保温层和隔热层设讯

    保温层应根据屋面所需传热系数或热阻选择轻质、高效 材料,保温层及其保温材料应符合表4.4.1的规定。

    表4.4.1保温层及其保温材料

    4.4.2保温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温层宜选用吸水率低、密度和导热系数小,并有定 强度的保温材料; 2保温层厚度应根据所在地区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经 计算确定; 3保温层的含水率,应相当于该材料在当地自然风干状态 下的平衡含水率; 4屋面为停车场等高荷载情况时,应根据计算确定保温材 料的强度;

    5纤维材料做保温层时,应采取防止压缩的措施; 6屋面坡度较大时,保温层应采取防滑措施; 7封闭式保温层或保温层干燥有困难的卷材屋面,宜采取 排汽构造措施。 4.4.3屋面热桥部位,当内表面温度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 时,均应作保温处理。 4.4.4当严寒及寒冷地区屋面结构冷凝界面内侧实际具有的 蒸汽渗透阻小于所需值,或其他地区室内湿气有可能透过屋面 结构层进入保温层时,应设置隔汽层。隔汽层设计应符合下列 规定: 1隔汽层应设置在结构层上、保温层下; 2隔汽层应选用气密性、水密性好的材料; 3隔汽层应沿周边墙面向上连续铺设,高出保温层上表面 不得小于150mm。 4.4.5屋面排汽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找平层设置的分格缝可兼作排汽道,排汽道的宽度宜 为 40mm; 2排汽道应纵横贯通,并应与大气连通的排汽孔相通,排 汽孔可设在檐口下或纵横排汽道的交义处; 3排汽道纵横间距宜为6m,屋面面积每36m宜设置一个 排汽孔,排汽孔应作防水处理: 4在保温层下也可铺设带支点的塑料板。 4.4.61 倒置式屋面保温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倒置式屋面的坡度宜为3%; 2 保温层应采用吸水率低,且长期浸水不变质的保温材料: 37 板状保温材料的下部纵向边缘应设排水凹缝; 41 保温层与防水层所用材料应相容匹配; 51 保温层上面宜采用块体材料或细石混凝土做保护层; 6檐沟、水落口部位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堵头或砖砌堵头 并应作好保温层排水处理

    4.7屋面隔热层设计应根据地域、气候、屋面形式、建筑 、使用功能等条件,采取种植、架空和蓄水等隔热措施。

    4.4.8种植隔热层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种植隔热层的构造层次应包括植被层、种植土层、过滤 层和排水层等; 2种植隔热层所用材料及植物等应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 并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3种植隔热层宜根据植物种类及环境布局的需要进行分区 布置,分区布置应设挡墙或挡板: 4排水层材料应根据屋面功能及环境、经济条件等进行选 择;过滤层宜采用200g/m~400g/m的土工布,过滤层应沿种 植土周边向上铺设至种植土高度; 5种植土四周应设挡墙,挡墙下部应设泄水扎,并应与排 水出口连通; 6种植土应根据种植植物的要求选择综合性能良好的材料 种植土厚度应根据不同种植土和植物种类等确定; 7种植隔热层的屋面坡度大手20%时,其排水层、种植士 应采取防滑措施。 4.4.9架空隔热层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架空隔热层宜在屋顶有良好通风的建筑物上采用,不宜 在寒冷地区米用; 2当采用混凝土板架空隔热层时,屋面坡度不宜大手5%; 3架空隔热制品及其支座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材料 标准的规定; 4架空隔热层的高度宜为180mm~300mm,架空板与女儿 墙的距离不应小于250mm; 5当屋面宽度大于10m时,架空隔热层中部应设置通风 屋脊; (加定间 左业仙水五柔井耳上活

    1架空隔热层宜在屋顶有良好通风的建筑物上采用,不宜 在寒冷地区米用; 2当采用混凝土板架空隔热层时,屋面坡度不宜大手5%; 3架空隔热制品及其支座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材料 标准的规定; 4架空隔热层的高度宜为180mm~300mm,架空板与女儿 墙的距离不应小于250mm; 5当屋面宽度大于10m时,架空隔热层中部应设置通风 屋脊; 6架空隔热层的进风口,宜设置在当地炎热季节最大频率 风向的正压区,出风口宜设置在负压区。

    1蓄水隔热层不宜在寒冷地区、地震设防地区和振动较大 的建筑物上米用; 2蓄水隔热层的蓄水池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5、抗渗 等级不低于P6的现浇混凝土,蓄水池内宜采用20mm厚防水砂 浆抹面; 3蓄水隔热层的排水坡度不宜大于0.5%; 4蓄水隔热层应划分为若干蓄水区,每区的边长不宜大于 10m,在变形缝的两侧应分成两个互不连通的蓄水区。长度超过 40m的蓄水隔热层应分仓设置,分仓隔墙可采用现浇混凝土或 砌体; 5蓄水池应设溢水口、排水管和给水管,排水管应与排水 出口连通; 6蓄水池的蓄水深度宜为150mm~200mm; 7蓄水池溢水口距分仓墙顶面的高度不得小于100mm; 8蓄水池应设置人行通道。

    4.5卷材及涂膜防水层设计

    4.5.1卷材、涂膜屋面防水等级和防水做法应符合表4.5.1的

    4.5.1卷材、涂膜屋面防水等级和防水做法应符合表4.5.1的 规定。

    5.1卷材、涂膜屋面防水等级和防

    注:在I级屋面防水做法中,防水层仅作单层卷材时,应符合有关单层防水卷材 屋面技术的规定。

    屋面防水做法中,防水层仅作单层卷材时,应符合有关单层防水卷材

    防水卷材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

    1防水卷材可按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 水卷材选用,其外观质量和品种、规格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材料 标准的规定; 2应根据当地历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屋面坡度和使用 条件等因素,选择耐热度、低温柔性相适应的卷材; 3应根据地基变形程度、结构形式、当地年温差、日温差 和振动等因素,选择拉伸性能相适应的卷材; 4应根据屋面卷材的暴露程度,选择耐紫外线、耐老化 耐霉烂相适应的卷材: 5种植隔热屋面的防水层应选择耐根穿刺防水卷材。 4.5.3防水涂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水涂料可按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 料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选用,其外观质量和品种、型号应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材料标准的规定; 2应根据当地历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屋面坡度和使用 条件等因素,选择耐热性、低温柔性相适应的涂料; 3应根据地基变形程度、结构形式、当地年温差、日温差 和振动等因素,选择拉伸性能相适应的涂料; 4应根据屋面涂膜的暴露程度,选择耐紫外线、耐老化相 适应的涂料; 5屋面坡度大于25%时,应选择成膜时间较短的涂料。 4.5.4复合防水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选用的防水卷材与防水涂料应相容; 2 防水涂膜宜设置在防水卷材的下面; 3挥发固化型防水涂料不得作为防水卷材粘结材料便用; 4水乳型或合成高分子类防水涂膜上面,不得采用热熔型 防水卷材; 5水乳型或水泥基类防水涂料,应待涂膜实十后再采用冷 贴成贴

    4.5.5每道卷材防水层最小厚度应符合表4.5.5的规定

    表4.5.5每道卷材防水层最小厚度(mm)

    4.5.6每道涂膜防水层最小厚度应符合表4.5.6的规定。

    4.5.7复合防水层最小厚度应符合表 4.5.7的规定。

    4.5.7复合防水层最小厚度(mm

    4.5.8下列情况不得作为屋面的一道防水设防:

    1 混凝土结构层; 2 I型喷涂硬泡聚氨酯保温层: 装饰瓦及不搭接瓦; 4 隔汽层; 5 细石混凝土层; 6 卷材或涂膜厚度不符合本规范规定的防水层。 5.9 附加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檐沟、大沟与屋面交接处、屋面平面与立面交接处,以 及水落口、伸出屋面管道根部等部位,应设置卷材或涂膜附 加层; 2屋面找平层分格缝等部位,宜设置卷材空铺附加层,其 空铺宽度不宜小于100mm; 3附加层最小厚度应符合表4.5.9的规定。

    表4.5.9附加层最小厚度(mm)

    注:涂膜附加层应夹铺胎体增强材料。

    防水卷材接缝应采用搭接缝,卷材搭接宽度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4.5.10卷材搭接宽度(mm)

    4.5.11胎体增强材料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胎体增强材料宜采用聚酯无纺布或化纤无纺布; 2胎体增强材料长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短边搭接 宽度不应小于70mm; 3上下层胎体增强材料的长边搭接缝应错开,且不得小于

    幅宽的1/3; 4上下层胎体增强材料不得相互垂直铺设。

    4.6接缝密封防水设计

    4.6.1屋面接缝应按密封材料的使用方式,分为位移接缝和非 位移接缝。屋面接缝密封防水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6.1的规定。

    表 4. 6. 1 屋面接缝密封防水技术要求

    6.2接缝密封防水设计应保证密封部位不渗水,并应做到 密封防水与主体防水层相匹配

    缝密封防水与主体防水层相匹配。 4.6.3密封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当地历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屋面构造特点和 使用条件等因素,选择耐热度、低温柔性相适应的密封材料; 2应根据屋面接缝变形的大小以及接缝的宽度,选择位移

    4.6.3密封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当地历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屋面构造特点 用条件等因素,选择耐热度、低温柔性相适应的密封材料; 2应根据屋面接缝变形的大小以及接缝的宽度,选择位

    能力相适应的密封材料; 3应根据屋面接缝粘结性要求,选择与基层材料相容的密 封材料; 4应根据屋面接缝的暴露程度,选择耐高低温、耐紫外线, 谢老化和耐潮湿等性能相适应的密封材料。 4.6.4位移接缝密封防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缝宽度应按屋面接缝位移量计算确定; 2接缝的相对位移量不应大于可供选择密封材料的位移 能力; 3密封材料的嵌填深度宜为接缝宽度的50%~70%; 4接缝处的密封材料底部应设置背衬材料,背衬材料应大 于接缝宽度20%,嵌人深度应为密封材料的设计厚度; 5背衬材料应选择与密封材料不粘结或粘结力弱的材料: 并应能适应基层的伸缩变形,时应具有施工时不变形、复原率 高和耐久性好等性能

    4.7保护层和隔离层设计

    4.7.1上人屋面保护层可采用块体材料、细石混凝土等材料, 不上人屋面保护层可采用浅色涂料、铝箔、矿物粒料、水泥砂浆 等材料。保护层材料的适用范围和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7.1的 规定。

    4.7.1保护层材料的适用范围和技

    4.7.2采用块体材料做保护层时,宜设分格缝,其纵横间距不 宜大于10m,分格缝宽度宜为20mm,并应用密封材料嵌填。 4.7.3采用水泥砂浆做保护层时,表面应抹平压光,并应设表 面分格缝,分格面积宜为1m。 4.7.4采用细石混凝土做保护层时,表面应抹平压光,并应设 分格缝,其纵横间距不应大于6m,分格缝宽度宜为10mm~ 20mm,并应用密封材料嵌填 4.7.5采用淡色涂料做保护层时,应与防水层粘结牢固,厚薄 应均匀,不得漏涂。 4.7.6块体材料、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女儿墙或山 墙之间,应预留宽度为30mm的缝隙,缝内宜填塞聚苯乙烯泡 沫塑料,并应用密封材料嵌填。 4.7.7需经常维护的设施周围和屋面出人口至设施之间的人行 道,应铺设块体材料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4.7.8块体材料、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卷材、涂膜 防水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隔离层材料的适用范围和技术要求 宜符合表 4. 7. 8 的规定。

    7.6块体材料、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女儿墙或 之间,应预留宽度为30mm的缝隙,缝内宜填塞聚苯乙烯 塑料,并应用密封材料嵌填

    4.7.7需经常维护的设施周围和屋面出人口至设施之间

    道,应铺设块体材料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4.7.8块体材料、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卷材、涂膜 防水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隔离层材料的适用范围和技术要求 宜符合表 4. 7. 8 的规定。

    表4.7.8隔离层材料的适用范围和技术要求

    瓦屋面防水等级和防水做法应符合表4.8.1的规定。

    表4.8.1瓦屋面防水等级和防水做法

    注:防水层厚度应符合本规范第4.5.5条或第4.5.6条Ⅱ级防水的规定。

    4.8.2瓦屋面应根据瓦的类型和基层种类采取相应的构造做法。 4.8.3瓦屋面与山墙及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均应做不小于 250mm高的泛水处理。 4.8.4在大风及地震设防地区或屋面坡度大干100%时,瓦片 应米取固定加强措施。 4.8.5严寒及寒冷地区瓦屋面,檐口部位应采取防止冰雪融化 下坠和冰坝形成等措施。 4.8.6防水垫层宜采用自粘聚合物沥青防水垫层、聚合物改性 沥青防水垫层,其最小厚度和搭接宽度应符合表4.8.6的规定。

    表4.8.6防水垫层的最小厚度和搭接宽度(mm)

    4.8.7在满足屋面荷载的前提下,瓦屋面持钉层厚度应符合下 列规定: 1持钉层为木板时,厚度不应小于20mm; 2持钉层为人造板时,厚度不应小于16mm; 3持钉层为细石混凝土时,厚度不应小于35mm。 4.8.8瓦屋面檐沟、天沟的防水层,可米用防水卷材或防水涂 膜,也可采用金属板材。

    8.9烧结瓦、混凝土瓦屋面的坡度不应小于30%

    4.8.10采用的木质基层、顺水条、挂瓦条,均应作防腐、防火 和防蛀处理;采用的金属顺水条、挂瓦条,均应作防锈蚀处理。 4.8.11 烧结瓦、混凝土瓦应采用十法挂瓦,瓦与屋面基层应固 定牢靠。

    4.8.12烧结瓦和混凝土瓦铺装

    瓦屋面檐口挑出墙面的长度不宜小于300mm; 2 脊瓦在两坡面瓦上的搭盖宽度,每边不应小于40mm; 脊瓦下端距坡面瓦的高度不宜大于80mm; 4 瓦头伸人檐沟、天沟内的长度宜为50mm~70mm; 5 金属檐沟、天沟伸人瓦内的宽度不应小于150mm 6 瓦头挑出檐口的长度宜为50mm~70mm; 7 突出屋面结构的侧面瓦伸人泛水的宽度不应小于50mm

    4.8.13沥青瓦屋面的坡度不应小于20%。 4.8.14沥青瓦应其有自粘胶带或相互搭接的连锁构造。矿物粒 料或片料覆面沥青瓦的厚度不应小于2.6mm,金属箔面沥青瓦 的厚度不应小于2mm。 4.8.15沥青瓦的固定方式应以钉为主、粘结为辅。每张瓦片上 不得少于4个固定钉;在大风地区或屋面坡度大于100%时,每 张瓦片不得少于6个固定钉。 4.8.16天沟部位铺设的沥青瓦可采用搭接式、编织式、敬开 式。搭接式、编织式铺设时,沥青瓦下应增设不小于1000mm

    科蚁科夜面彻用 的厚度不应小于2mm。 4.8.15沥青瓦的固定方式应以钉为主、粘结为辅。每张瓦片上 不得少于4个固定钉;在大风地区或屋面坡度大于100%时,每 张瓦片不得少于6个固定钉。 4.8.16天沟部位铺设的沥青瓦可采用搭接式、编织式、敬开 式。搭接式、编织式铺设时,沥青瓦下应增设不小于1000mm 宽的附加层;敲开式铺设时,在防水层或防水垫层上应铺设厚度 不小于0.45mm的防锈金属板材,沥青瓦与金属板材应用沥青 基胶结材料粘结,其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4.8.17沥青瓦铺装的有关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8.16天沟部位铺设的沥青瓦可采用搭接式、编织式、敬 搭接式、编织式铺设时,沥青瓦下应增设不小于1000m 的附加层;敲开式铺设时,在防水层或防水垫层上应铺设厚 小于0.45mm的防锈金属板材,沥青瓦与金属板材应用沥 胶结材料粘结,其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脊瓦在两坡面瓦上的搭盖宽度,每边不应小于150mm 2 脊瓦与脊瓦的压盖面不应小于脊瓦面积的1/2; 3沥青瓦挑出檐口的长度宜为10mm~20mm;

    金属泛水板与沥青瓦的搭盖宽度不应小于100mm; ? 金属泛水板与突出屋面墙体的搭接高度不应小于250mm; 6金属滴水板伸入沥青瓦下的宽度不应小于80mm。

    表4.9.1金属板屋面防水等级和防水做法

    注:1当防水等级为I级时,压型铝合金板基板厚度不应小于0.9mm;压型钢板 基板厚度不应小于0.6mm; 2当防水等级为I级时,压型金属板应采用360°咬口锁边连接方式; 3在I级屋面防水做法中,仅作压型金属板时,应符合《金属压型板应用技 术规范》等相关技术的规定。

    2当防水等级为I级时,压型金属板应采用360°咬口锁边连接方式 3在I级屋面防水做法中,仅作压型金属板时,应符合《金属压型板应用技 术规范》等相关技术的规定。 4.9.2金属板屋面可按建筑设计要求,选用镀层钢板、涂层钢 板、铝合金板、不锈钢板和钛锌板等金属板材。金属板材及其配 套的紧固件、密封材料,其材料的品种、规格和性能等应符合现 行国家有关材料标准的规定。 4.9.3金属板屋面应按围护结构进行设计,并应具有相应的承 载力、刚度、稳定性和变形能力。 4.9.4金属板屋面设计应根据当地风荷载、结构体形、热工性 能、屋面坡度等情况,采用相应的压型金属板板型及构造系统。 4.9.5金属板屋面在保温层的下面宜设置隔汽层,在保温层的 上面宜设置防水透汽膜。 4.9.6金属板屋面的防结露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 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有关规定。 4.9.7压型金属板采用咬口锁边连接时,屋面的排水坡度不宜 小

    4.9.2金属板屋面可按建筑设计要求,选用镀层钢板、

    4.9.8金属檐沟、天沟的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30m;内檐沟及 内大沟应设置溢流口或溢流系统,沟内宜按0.5%找坡。 4.9.9金属板的伸缩变形除应满足咬口锁边连接或紧固件连接 的要求外,还应满足標条、檐口及天沟等使用要求,且金属板最 大伸缩变形量不应超过100mm。 4.9.10金属板在主体结构的变形缝处宜断开,变形缝上部应加 扣带伸缩的金属盖板。 4.9.11金属板屋面的下列部位应进行细部构造设计: 1 屋面系统的变形缝; 2高低跨处泛水; 3 屋面板缝、单元体构造缝; 4 檐沟、大沟、水落口; 5 屋面金属板材收头; 洞口、局部凸出体收头; 7其他复杂的构造部位。 4.9.12压型金属板采用咬口锁边连接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標条上应设置与压型金属板波形相配套的专用固定支 座,并应用自攻螺钉与標条连接; 2压型金属板应搁置在固定支座上,两片金属板的侧边应 确保在风吸力等因素作用下扣合或咬合连接可靠; 3在大风地区或高度大于30m的屋面,压型金属板应采用 360°咬口锁边连接; 4大面积屋面和弧状或组合弧状屋面,压型金属板的立边 校合宜采用暗扣直立锁边屋面系统; 5单坡尺寸过长或环境温差过大的屋面,压型金属板宜采 用滑动式支座的360°咬口锁边连接。

    1在標条上应设置与压型金属板波形相配套的专用固定支 座,并应用自攻螺钉与条连接: 2压型金属板应搁置在固定支座上,两片金属板的侧边应 确保在风吸力等因素作用下扣合或咬合连接可靠; 3在大风地区或高度大于30m的屋面,压型金属板应采用 360°咬口锁边连接; 4大面积屋面和弧状或组合弧状屋面,压型金属板的立边 校合宜采用暗扣直立锁边屋面系统: 5单坡尺寸过长或环境温差过大的屋面,压型金属板宜采 用滑动式支座的360°咬口锁边连接。

    4.9.13压型金属板采用紧固件连接的构造应符合下列

    1铺设高波压型金属板时,在標条上应设置固定支架, 支架应采用自攻螺钉与条连接,连接件宜每波设置一个:

    2铺设低波压型金属板时,可不设固定支架,应在波峰处 采用带防水密封胶垫的自攻螺钉与標条连接,连接件可每波或隔 波设置一个,但每块板不得少于3个; 3压型金属板的纵向搭接应位于標条处,搭接端应与標条 有可靠的连接,搭接部位应设置防水密封胶带。压型金属板的纵 向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表4.9.13的规定;

    表4.9.13压型金属板的纵向最小搭接长度(mm)

    4压型金属板的横向搭接方向宜与主导风向一致,搭接不 应小于一个波,搭接部位应设置防水密封胶带。搭接处用连接件 紧固时,连接件应采用带防水密封胶垫的自攻螺钉设置在波 峰上。 4.9.14金属面绝热夹芯板采用紧固件连接的构造,应符合下列 规定: 1应采用屋面板压盖和带防水密封胶垫的自攻螺钉,将夹 芯板固定在標条上; 2夹芯板的纵向搭接应位于条处,每块板的支座宽度不 应小于50mm,支承处宜采用双標或標条一侧加焊通长角钢: 3夹芯板的纵向搭接应顺流水方向,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 于200mm,搭接部位均应设置防水密封胶带,并应用拉铆钉 连接; 4夹芯板的横向搭接方向宜与主导风向一致,搭接尺寸应 按具体板型确定,连接部位均应设置防水密封胶带,并应用拉铆 钉连接。

    4压型金属板的横向搭接方向宜与主导风向一致,搭接不 应小于一个波,搭接部位应设置防水密封胶带。搭接处用连接件 紧固时,连接件应采用带防水密封胶垫的自攻螺钉设置在波 峰上。

    金属板檐口挑出墙面的长度不应小于200mm

    2金属板伸入檐沟、天沟内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3金属泛水板与突出屋面墙体的搭接高度不应小于 250mm; 4金属泛水板、变形缝盖板与金属板的搭盖宽度不应小于 200mm; 5金属屋脊盖板在两坡面金属板上的搭盖宽度不应小 于 250mm。 4. 9. 16J 压型金属板和金属面绝热夹芯板的外露自攻螺钉、拉铆

    4.9.17固定支座应选用与支承构件相同材质的金属材料

    不同材质金属材料并易产生电化学腐蚀时,固定支座与支承 之间应采用绝缘垫片或采取其他防腐蚀措施

    与金属板屋面的交接处,均应作泛水处理。

    4.10.1玻璃采光顶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屋面形式、使用功能和 美观要求,选择结构类型、材料和细部构造。 4.10.2玻璃采光顶的物理性能等级,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别、高 度、体形、功能以及建筑物所在的地理位置、气候和环境条件进 行设计。玻璃采光顶的物理性能分级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建筑玻璃采光顶》JG/T231的有关规定。 4.10.3玻璃采光顶所用支承构件、透光面板及其配套的紧固 牛、连接件、密封材料,其材料的品种、规格和性能等应符合国 家现行有关材料标准的规定

    4.10.4 玻璃采光顶应米用支承结构找坡,排水坡度不宜小 于5%。

    2采光板板缝、单元体构造缝; 3 天沟、檐沟、水落口; 4采光顶周边交接部位; 5洞口、局部凸出体收头; 6其他复杂的构造部位。 4.10.6玻璃采光顶的防结露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 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有关规定;对玻璃采光顶内侧 的冷凝水,应采取控制、收集和排除的措施。 4.10.7玻璃采光顶支承结构选用的金属材料应作防腐处理,铝 合金型材应作表面处理;不同金属构件接触面之间应采取隔离 措施。

    ....
  • 建筑管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