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0329-2012 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 GB/T 50329-2012  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7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19-12-08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3.4.3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4试验数据的统计方法

    4试验数据的统计方法

    4.1.1在进行木结构构件和连接试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时,除应符合有关数据统计处理的国家标准外,尚应 定,

    4.1.1在进行木结构构件和连接试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时,除应符合有关数据统计处理的国家标准外,尚应 定路桥施工组织设计

    4.1.2各项术材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未材物理力学试验方法总则》GB/T1928的有关 规定进行。 :1.3在符合本标准各章的试验条件下,可采用该样本来自止态总体或近似止态总体的假设,不进行止态性检验。如有 充分理由怀疑时,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性检验》GB/T4882进行检验。 4.1.4样本应从符合研究目的的总体中抽取,并应保证抽样的代表性。 1.1.5验证性试验的试件数目,当不分组时不宜少于10个;当分组时每组试件数目不应少于5个, 4.1.6检验性试验,宜根据检验目的,对检验批量、抽样方法和数量、验收函数和验收界限等,按国家现行标准执行; 对尚无国家标准的,宜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由有关各方协商确定。 4.1.7对专门问题的研究性试验,试件的分组及每组试件数目,应根据研究目的、试验所需费用和时间综合分析确定,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分组时,每组试件数目不宜少于5个,也不宜超过10个。 2当用成对试件确定换算系数时,其试件数目不宜少于10对。 3当需检验分布时,试件总数不宜少于30个。 4当进行回归分析时,自变量(控制变量)的取值不宜少于7个,且试验设计时应合理确定自变量的起点和终点。 :1.8在进行止态样本的统计分析中,不应随意剔除观测值或修止观测值。若发现有离群值时,充许离群值的个数大于 或等于1,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判断和处理: 1离群值的检验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样本离群值的判断和处理》GB/T4883的规定选 用。 2离群值的统计检验的显著性水平(检出水平)a应取0.05。 3对离群值,应寻找产生离群值的技术上、物理上的原因,作为处理离群值的依据,有充分理由时,允许剔除或修 正。 4离群值表现为统计上离群时,允许剔除或进行修正;判断离群值是否统计上离群的统计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剔除水 平)α*应取0.01。 5歧离值、被剔除或修正的观测值及其理由,应予记录备查。 6剔除离群值后,宜追加适宜的观测值计入样本。 4.1.9试验结果的数字修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170的有关规定。

    4 试验数据的统计方法

    4.1.1在进行木结构构件和连接试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时,除应符合有关数据统计处理的国家标准外,尚应符合本章的规 定。 1.1.2各项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木材物理力学试验方法总则》GB/T1928的有关 规定进行。 :1.3在符合本标准各章的试验条件下,可采用该样本来自正态总体或近似正态总体的假设,不进行正态性检验。如有 充分理由怀疑时,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性检验》GB/T4882进行检验, 4.1.4样本应从符合研究目的的总体中抽取,并应保证抽样的代表性。 :1.5验证性试验的试件数目,当不分组时不宜少于10个;当分组时每组试件数目不应少于5个, 1.1.6检验性试验,宜根据检验目的,对检验批量、抽样方法和数量、验收函数和验收界限等,按国家现行标准执行; 对尚无国家标准的,宜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由有关各方协商确定。 1.1.7对专门问题的研究性试验,试件的分组及每组试件数目,应根据研究目的、试验所需费用和时间综合分析确定,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分组时,每组试件数目不宜少于5个,也不宜超过10个。 2当用成对试件确定换算系数时,其试件数目不宜少于10对

    3当需检验分布时,试件总数不宜少于30个。 4当进行回归分析时,自变量(控制变量)的取值不宜少于7个,且试验设计时应合理确定自变量的起点和终点。 4.1.8在进行正态样本的统计分析中,不应随意剔除观测值或修正观测值。若发现有离群值时,充许离群值的个数大于 或等于1,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判断和处理: 1离群值的检验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样本离群值的判断和处理》GB/T4883的规定选 用。 2离群值的统计检验的显著性水平(检出水平)α应取0.05。 3对离群值,应寻找产生离群值的技术上、物理上的原因,作为处理离群值的依据,有充分理由时,允许剔除或修 正。 4离群值表现为统计上离群时,允许剔除或进行修正;判断离群值是否统计上离群的统计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剔除水 平)α*应取0.01。 5歧离值、被剔除或修正的观测值及其理由,应予记录备查。 6剔除离群值后,宜追加适宜的观测值计入样本。 1.9试验结果的数字修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170的有关规定。

    1根据研究目的,参数估计应分别采用点估计和区间估计进行。 2均值的点估计,应在剔除离群值后,用包含n个观测值x,(i=1,2,,n)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估计正充 。算术平均值工应按下式计算:

    4.2.3标准差的点估计,应用n个数据的标准差s估计正态分布总体的标准差c。标准差s应按下式计算

    4.2.4变异系数可根据本标准公式(4.2.2)和公式(4.2.3)计算的结果,按下式计算:

    式中:C,——变异系数; 一标准差:

    1.2.5均值的区间估计,置信水平应取0.95,并应根据研究目的确定双侧或单侧的置信区间。

    4.2.6总体均值的双侧置信区间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μ—总体均值。 to.975的取值应按表4.2.6确定。

    表4. 2. 6 t oz和t。 as的值

    . 975 2.228 2.201 2. 179 2. 160 2. 145 2. 131 2. 120 2. 110 2. 101 to. 95 1.812 1. 976 1.782 1. 771 1. 761 1. 753 1. 746 1. 740 1. 734 20 21 22 23 24 25 26 n 28 to. 975 2. 093 2. 086 080 074 069 064 2. 060 2. 056 2 052 to. 95 729 1. 725 1. 721 1. 717 714 1. 711 1. 708 1. 706 1 1. 703 n 29 30 40 50 60 120 一 一 to.975 2. 048 2. 045 2. 024 2. 008 000 1. 980 1. 960 2 to. 95 1. 701 699 1. 682 1. 676 1. 673 1. 656 1. 645

    4.2.7总体均值的单侧置信区间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0.955 Vn >t0.95 Vn

    式中:to g5的取值应按本标准表4.2.6确定。

    式中:Ho. 975取1. 96。 或用下式确定单侧上置信区间:

    4.3.1本标准的回归分析应采用最小二乘法,在建立回归公式的同时,应计算剩余标准差和相关系数(或相关指数)。 4.3.2回归公式仅适用于已经观测到的自变量(控制变量)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范围,不得外推使用;当需外推时,应 有充分的理论根据或有进一步试验数据验证。 :3.3对建立的回归公式能否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应视研究目的而定,但其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宜大于0.85。

    5.1.1梁弯曲试验方法适用于测定梁受弯时的弹性模量和强度。梁包括整截面的锯材矩形截面梁,以及矩形截面和工字 形截面胶合梁

    1梁弯曲试验方法适用于测定梁受弯时的弹性模量和强度。梁包括整截面的锯材矩形截面梁,以及矩形截面和 胶合梁。

    注:在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中,当需检测结构板材抗弯质量时,可按照附录C和附录D的规定进行。 5.1.2梁的弯曲试验应采用对称两点匀速加载的方法,观测荷载和挠度之间的关系,获得所需的各种数据和信息 5.1.3梁的纯弯曲弹性模量,应采用在规定的标距内测定的梁在纯弯矩作用下的最大度值计算;梁的表观弹性模量 采用梁全跨度内测得的最大挠度值计算。 5.1.4梁的抗弯强度,应使梁的测定截面位于规定的标距内承受纯弯矩作用,根据梁破坏时测得的最终破坏荷载计算

    1:1架弯曲试验方法适用于测定架受弯时的弹性模童和强度。架包括整截面的锯材矩形藏面架,以及矩形 形截面胶合梁。 注:在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中,当需检测结构板材抗弯质量时,可按照附录C和附录D的规定进行。 5.1.2梁的弯曲试验应采用对称两点匀速加载的方法,观测荷载和挠度之间的关系,获得所需的各种数据和信息。 5.1.3梁的纯弯曲弹性模量,应采用在规定的标距内测定的梁在纯弯矩作用下的最大度值计算;梁的表观弹性模量 应采用梁全跨度内测得的最大挠度值计算。 5.1.4梁的抗弯强度,应使梁的测定截面位于规定的标距内承受纯弯矩作用,根据梁破坏时测得的最终破坏荷载计算

    5.2.1制作梁的弯曲试验试件时,试材的来源、树种、干燥处理、加工制作、尺寸测量以及梁试件的记载等均应符合本 标准第3章的规定。 5.2.2梁试件的跨度与截面高度的比值宜取18,两端支点处试件的外伸长度不应少于截面高度的1/2。 5.2.3梁的截面尺寸应在规定的标距内测量,测量精度应为0.1ml。 5.2..4当需确定梁的抗弯强度与标准小试件的抗弯强度(或木材的其他基本材性)之间的比值时,应在试验之前,在该 根梁的两端试材中各切取受弯标准小试件不应少于5个,顺纹受压标准小试件不应少于3个。 5.2.5当需确定梁的弯曲弹性模量与标准小试件的弯曲弹性模量(或木材的其他基本材性)之间的比值时,应在试验之 前,在该根梁的两端试材中各切取弯曲弹性模量小试件和顺纹受压标准小试件均不应少于5个。

    5.2.1制作梁的弯曲试验试件时,试材的来源、树种、干燥处理、加工制作、尺寸测量以及梁试件的记载等均应符合本 标准第3章的规定。 5.2.2梁试件的跨度与截面高度的比值宜取18,两端支点处试件的外伸长度不应少于截面高度的1/2。 5.2.3梁的截面尺寸应在规定的标距内测量,测量精度应为0.1。 5.2..4当需确定梁的抗弯强度与标准小试件的抗弯强度(或木材的其他基本材性)之间的比值时,应在试验之前,在该 根梁的两端试材中各切取受弯标准小试件不应少于5个,顺纹受压标准小试件不应少于3个。 5.2.5当需确定梁的弯曲弹性模量与标准小试件的弯曲弹性模量(或木材的其他基本材性)之间的比值时,应在试验之 前,在该根梁的两端试材中各切取弯曲弹性模量小试件和顺纹受压标准小试件均不应少于5个。

    5.3.1试验所用的试验机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试件及有关装置,且梁的挠曲变形不应受到限制。 2测力系统应事先校正,并应符合本标准第3.3.1条的要求,荷载读数盘的最小分格不应大于200N;当采用数显测力 系统时,其分辨率不应大于200N。 3试验机的支承臂长度应大于梁试件的长度。对跨度特别大的梁可在反力架上进行试验。 5.3.2梁试件在支座处的支承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梁试件的下表面应采用支座钢垫板传递支座反力。支座钢垫板的宽度不得小于梁截面的宽度,长度和厚度应根据木 材横纹承压强度和钢材抗弯强度确定。 2梁两端的反力支座均应采用滚轴支座,滚轴应设置在支座钢垫板的下面并垂直于梁的长度方向,并应保证梁端的自 由转动或移动,两端滚轴之间的距离即梁的跨度应保持不变, 3当梁的截面高度和宽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3时,在反力支座与加载点之间应安装足够的侧向支撑,该侧向支撑应保证 式验梁在加载平面内的自由变形而不产生摩擦作用和侧向移动。

    1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试件及有关装置,且梁的挠曲变形不应受到限制。 2测力系统应事先校正,并应符合本标准第3.3.1条的要求,荷载读数盘的最小分格不应大于200N;当采用数显测力 系统时,其分辨率不应大于200N。 3试验机的支承臂长度应大于梁试件的长度。对跨度特别大的梁可在反力架上进行试验。 5.3.2梁试件在支座处的支承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梁试件的下表面应采用支座钢垫板传递支座反力。支座钢垫板的宽度不得小于梁截面的宽度,长度和厚度应根据木 材横纹承压强度和钢材抗弯强度确定。 2梁两端的反力支座均应采用滚轴支座,滚轴应设置在支座钢垫板的下面并垂直于梁的长度方向,并应保证梁端的自 由转动或移动,两端滚轴之间的距离即梁的跨度应保持不变。 3当梁的截面高度和宽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3时,在反力支座与加载点之间应安装足够的侧向支撑,该侧向支撑应保证 试验梁在加载平面内的自由变形而不产生摩擦作用和侧向移动。

    1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试件及有关装置,且梁的挠曲变形不应受到限制。 2测力系统应事先校正,并应符合本标准第3.3.1条的要求,荷载读数盘的最小分格不应大于200N;当采用数显测力 系统时,其分辨率不应大于200N。 3试验机的支承臂长度应大于梁试件的长度。对跨度特别大的梁可在反力架上进行试验。

    5.3.3梁试件的加载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梁试件上的荷载应通过安设在梁上表面的加载钢垫板传递。加载钢垫板的宽度应等于或大于梁截面宽度,长度和厚 度应根据木材横纹承压强度和钢板抗弯强度确定;若试验仅测量梁在纯弯矩作用区段的挠度,钢垫板的长度不应大于梁截 面高度的1/2。 2加载钢垫板的上表面应与加载弧形钢垫块的弧面接触。弧形钢垫块的上表平面的刻槽应与荷载分配梁的刀口对正。 孤形钢垫块的弧面曲率半径应为梁截面高度的2倍~4倍,孤面的弦长不应小于梁的截面高度。 3在弧形钢垫块之上应设荷载分配梁。荷载分配梁可采用工字钢或槽钢制作,其刚度应按施加的最大荷载设计。分配 楽的两端应分别带有刀口,刀口与梁上的弧形钢垫块上的刻槽应抵触良好。刀口和刻槽均应垂直于梁的跨度方向。 无热人领能中电品航电连上车 的上丘斗时正收人

    5. 3. 4 梁试件的挠度测量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危

    一加载钢垫板;4一一U形挠度测量装置

    滚轴支座;2——支座钢垫板:3——加载钢垫板:4—

    5.4.2梁的弯曲弹性模量应按下列试验程序进行测定:

    1加载装置、支承装置和挠度测量装置应安装牢固,在梁的跨度方向应保证对称受力,并应防止梁出平面的扭曲。 2安装在梁上表面以上的各种装置的重量应计入加载数值内,并应在这些装置未放在梁上时进行试验机读数盘调零。 3应预先估计荷载F,值和F。值,荷载从F,增加到F,时记录相应的挠度值,再卸载到Fo,反复进行5次而挠度无明显差异 时,取相近三次挠度差的平均值作为梁的挠度测定值A0,相应的荷载增量可按下式计算:

    弯曲弹性模年试验来用无冲击影的加载方式 续加载时,试验机压头的运行速度不得超过按下式计

    6当接近比例极限时、开始出现局部破坏时及最终破坏时,应记录相应的荷载及挠度值。确定各种挠度值时 装置不紧密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松弛变形。

    1梁在纯弯矩区段内的纯弯曲弹性模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E蓝 梁在纯弯矩区段内的纯弯曲弹性模量(N/mm),应记录和计算到三位有效数字; 10 测量挠度的U形装置的标距,此处等于5h(mm); AF 荷载增量(N),按本标准公式(5.4.2)计算; I一一试件的截面惯性矩(mm):

    5. 5 试验结果及整理

    6.2.1轴心压杆试验的试件可采用正方形截面,试件的截面边宽不宜小于100mm,长度不应小于截面边宽的6倍, 6.2.2制作轴心压杆试件的木材的材质等级应符合本标准第3.2.4条的规定。木材的主要缺陷应位于试件长度中央1/4 长度范围内,靠近杆件端部1倍截面宽度范围内不得有斜纹以外的其他任何缺陷,且斜纹率不应大于10%。 .2.3轴心受压试件的制作、检查、含水率测定等除应符合本标准第3章的规定外,试件应加工平直,四个侧面应相互主 直,两个端面应光洁平整,并与试件的轴线垂直,制作时宜借助制作模具用的平板等工具进行检验。 .2.4在制作试件之前,应从靠近压杆两端面的试材中切取标准小试件,每端各切取顺纹受压强度小试件和弹性模量小 试件均不应少于3个。 6.2.5轴心压杆试件和标准小试件宜同时制作、同时试验。若不能及时试验,轴心压杆试件和标准小试件应存放在同 环境中,保证不改变木材已达到的室内气干平衡含水率状态。

    6.3.1轴心压杆试验所用的试验机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试件的长度及有关装置。 2可使压头均匀运行并能控制其速度。 3精度除应符合本标准第3.3.1条的要求外,液压式万能试验机荷载读数盘的最小分格不宜大于200N;液压式长柱试 验机荷载盘读数的最小分格不宜大于1000N;当采用数显测力系统时,其分辨率不应大于200N。 6.3..2轴心压杆试验的支承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能各向自由转动。 2可准确地轴线传力。 3能均匀地分布荷载。

    6.3.3当采用球铰作为轴心压杆试验的支承装置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球的半径宜小,可为试件截面尺寸最大边的1倍~2倍,

    球的半径宜小,可为试件截面尺寸最大边的1倍~2倍。 球座的上、下面应为正方形的平面并具有可与试件的承压面准确对中的、对准球心的十字刻划线。 球座的正方形表面应略大于试件的承压面。

    1球的半径宜小,可为试件截面尺寸最大边的1倍~2倍, 2球座的上、下面应为正方形的平面并具有可与试件的承压面准确对中的、对准球心的十字刻划 3球座的正方形表面应略大于试件的承压面。

    图6.3.4双向刀铰

    1轴心压杆顺纹应变值的测定,应至少在柱的长度中央截面的4个侧面粘贴标距为100mm的电阻应变片各一片

    图6.4.1电阻应变片粘贴位置 试件;2——试件中央截面;3——试件中线

    6.4.2轴心压杆试验在正式加载之前,应对安装好的试验柱进行预加载,预加荷载值F。可取破坏荷载估计值的1/50。 6.4.3预加荷载到F。后,用静态电阻应变仪测应变值so,再加荷载到F;后测相应的应变值ε1,然后卸荷到Fo,反复进行5 饮,随即以均匀的速度逐级加载至试件破坏,每级荷载为AF,并读出各级荷载下的应变值。F,和AF应根据压杆的长细比和 估计的破坏荷载确定,△F可取预估破坏荷载的1/151/20,Fi值可取△F的1倍~2倍。 .4.4轴心压杆侧向挠度的测定,应在试验柱长度中央截面的两个方向各安设一个位移传感器,测出各级荷载作用下的 烧度值,并绘出荷载一挠度曲线。 立移传感器不宜直接与柱的表面接触,而宜采用细绳、垂球和转向滑轮将位移传递到位移传感器上, i.4.5轴心压杆试验,宜采用连续均匀加载方式,其加载速度应使荷载从零开始约经5min~10min即达到最大荷载

    6.5.1轴心压杆试件的初始弹性模量和初始相对偏心率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1初始弹性模量:

    式中:Eo一一试件的初始弹性模量(N/mm),记录和计算到三位有效数字; 一试件的截面面积(mm); εo和ε1一一按本标准第6.4.3条测得的,分别在荷载F。和F,作用下,4个侧面平均应变值中相近三次应变值的平 均值。 2初始相对偏心率: AC方向:

    Fu Ocri = A f= Af.

    法,匀速加载至破坏的过程中取得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a)偏心受压试件 (b)试件端部

    图7.1.2偏心受压试件

    7.1.3偏心压杆的试验设计,应保证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压屈破坏荷载估计值大于弯矩作用平面内破坏! 计值。

    7.2.1偏心受压试件的截面最小边宽不宜小于60mm。在弯矩作用平面内,试件的最小长细比不宜小于35,最大长细比应 根据试验设备的净空尺寸确定,且不宜超过150。 7.2.2偏心受压试件两端的偏心距e应相等(图7.1.2),试件压力的相对偏心率m宜在0.3~10.0的范围内。在弯矩 作用平面内,应在偏心受压试件的两端各胶粘一段木块,作为偏心压力的“牛腿”(图7.2.2),木块的木纹方向应与试 件轴线一致。 7.2.3制作偏心受压试件的木材的材质等级应符合本标准第3.2.4条的规定,木材的主要缺陷应位于试件长度中央1/2 长度范围内;试件的加工以及试件的原始资料、记录等,均应符合本标准第3章的要求。

    图7.2.2牛腿 试件;2——牛腿

    7.2.4偏心受压试件的两个端面应与试件的轴线垂直,试件的四个侧面应相互垂直,且应加工光洁平整。制作时应借助 刨光的钢板、角尺及其他工具对端面进行严格检查。 7.2.5在制作偏心受压试件之前,应从靠近试件两个端面的试材中切取标准小试件,每端分别切取顺纹受压强度小试 件、顺纹受压弹性模量小试件以及静力弯曲小试件各3个。

    7.3试验仪表和设备

    7.3.1用于偏心受压试验的机械装置和仪表设备,均应符合本标准第3.3.1条的有关要求。 :3.2试验设备的净空尺寸应取试件长度及其有关支承和加载装置的总和尺寸。设备的部件不应妨碍试件的对中校准。 ,3.3必要时应在偏心受压试件的弯矩作用平面外设置侧向支撑,保证试件仅沿指定方向曲,且对挠曲方向的变形不 产生约束。 7.3.4偏心受压试验可根据实际条件选用长柱试验机或承力架进行试验。同一批试验的所有试件,不分长细比大小,均 应用同一设备进行试验。

    .3.7测量偏心受压试件的挠度,应采用量程不小于100mm的挠度计或位移传感器。对大挠度试件,宜安装滑动标尺测量 试验后期的挠度值。 测量挠度的仪表宜布置在偏心受压试件长度的中点和上、下支承处。 ,3.8测量试件边缘纤维的应变宜采用电阻应变仪,电阻应变片宜分别布置在试件长度中点处的弯曲凹侧和凸侧,标距 宜为100mm。

    7.4.1偏心受压试件两端应采用单向刀铰支承(图7.4.1)。在单向刀铰的刀槽与试件的端面之间,应设置厚度不小于 0mm的刨光钢压头板,刀槽与钢压头板应有构造连接。 4.2当采用承力架进行偏心受压试验时,试件上端单向刀铰的刀刃应固定在承力架的上部横梁上;下端单向刀铰的刀 宜固定在压力传感器上。两个刀刃的中线应上下对直,并与千斤顶液压缸外表面上标出的一对轴线重合。试件安装完毕 后,应检查上下刀刃是否对准。 ,4.3单向刀铰的刀槽及钢压头板应固定在试件的端部,钢压头板两侧宜各附一块用于就位微调的、带丝孔和螺钉的钢 反(图7.4.1)。

    图7.4.1单向刀铰装置

    试件;2一 一刀槽;3一 钢压头板;4——钢板;5——螺钉; 6——刀槽及压头板中线:7——试件中线

    心压杆试验的加载速度应使试件从荷载为零开始经5min

    7. 5 试验结果及整理

    1偏心压杆试验的主要试验数据可按表7.5 进行。

    阻燃标准表7.5.1偏心压杆试验主要试验资料汇总表 相对偏 标准小试件 截面尺 长细比 心率m 顺纹抗 破坏荷破坏挠含水率 木节尺 试件 寸b×h 或偏心 抗弯强度 压强度 载Fu 编号 度w 0 寸 (mm) 2 距e fm S () (mm) (%) (mm) (mm) ( /mm) ( /mm2) 实验室温度 空气相对湿度 试验日期 录人

    7.5.2偏心压杆试验结果的相对值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2试件破坏时压应力的相对值

    3试件破坏时杆端初始偏心弯矩产生的弯曲应力的相对值:

    6eFu Om fm bh? f.m

    相对偏心率 初始偏心距装饰标准规范范本,取荷载与试件轴线之间的距离(rm); 试件的截面宽度(mm); 试件的截面高度(mm); 在初始偏心距为e的条件下偏压试件破坏时的压应力(N/mm2): 在杆端初始偏心弯矩作用下试件破坏时的弯曲应力(N/mm); 木材标准小试件顺纹抗压强度(N/mm); 木材标准小试件抗弯强度(N/mm)。

    ....
  • 相关专题: 木结构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