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TJ08-2266-2018 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2. 2. 1 材料性能
f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f,普通钢筋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 fyw一 剪力墙竖问分布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混凝土极限压应变
2.2.2作用与作用效应
取样标准Via一持久、短暂设计状况下接缝剪力设计值; Vjde 一地震设计状况下接缝剪力设计值; 被连接构件端部按实配钢筋面积计算的斜截面受剪承 载力设计值; V.一持久、短暂设计状况下梁端、剪力墙底部接缝受剪承载 力设计值; Vu:一一地震设计状况下梁端、剪力墙底部接缝受剪承载力设 计值; V 底部加强部位双面叠合剪力墙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 的剪力计算值
2.2.4计算系数及其他
α1 受压区混凝土矩形应力图的应力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 度设计值的比值; β.一一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 —结构重要性系数; YRE一一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n——剪力增大系数; 5一一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 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
设备和装修等各专业以及构件制作、运输、安装等各环节的绕 要求。
4.1.1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指标和耐久性要求等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4.1.2叠合剪力墙结构的预制叠合墙板、预制叠合楼板和其他 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叠合构件后浇混凝士 强度等级不宜低于构件预制部分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现浇混凝 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不应低于C25。L
4.1.3双面叠合剪力墙内外叶墙板之间的空腔内宜浇筑自密实 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 技术规程》JGJ/T283的规定;当采用普通混凝土时,混凝土粗骨 料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mm,并应采取保证后浇混凝土浇筑质 量的措施。
4.2钢筋、钢材及连接材料
4.2.1钢筋和钢材的万学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 规定。 4.2.2钢筋焊接网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 构技术规程》JGJ114的规定。 4.2.3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未经冷加.T的HPB300级钢筋或 Q235B级圆钢制作。吊装用内理埋式螺母或吊杆的材料应符合国
4.2.3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未经冷加.T的HPB300级钢筋或 Q235B级圆钢制作。吊装用内埋式螺母或吊杆的材料应符合国 家现行有关标准及产品手册的规定
4.2.3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未经冷加T的HPB300级钢筋或
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专用预理件及连接件材 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专用预埋件及连
4.2.5连接用焊接材料,螺栓、锚栓和铆钉等紧固件的材料应分
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钢结构焊接 规范》GB50661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等的 规定。
4.3.1叠合剪力墙结构钢筋桁架的上、下弦钢筋作为叠合剪力 墙和叠合楼板的受力钢筋使用时,上、下弦钢筋性能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中纵向受力普通钢筋的规定,宜采用HRB400 HRB5OO级钢筋。钢筋架上、下弦钢筋作为非受力钢筋使用 付,可采用高强冷轧钢筋 4.3.2钢筋行架由上弦钢筋、下弦钢筋及腹杆钢筋组成(图4.3.2), 腹杆钢筋在上、下弦交点处的弯钩内径不宜小于4d(d为腹杆钢筋 古
4.3.2钢筋架由上弦钢筋、下弦钢筋及腹杆钢筋组成(图4.3.2):
4.3.2钢筋行架由上弦钢筋、下弦钢筋及腹杆钢筋组成(图4.3.2): 腹杆钢筋在上、下弦交点处的弯钩内径不宜小于4d(d为腹杆钢筋 的直径)。上弦钢筋、下弦钢筋及腹杆钢筋的牌号及直径范用应满足 表4.3.2的要求。
表4.3.2钢筋桁架参考选用表
注:腹杆钢筋不宜小」I、下弦钢筋凸径的0.3倍,月不宜小」4mm
4.3.3双面叠合墙板钢筋桁架应满足以下构造要求:
1 钢筋架上弦钢筋、下弦钢筋及腹杆钢筋可按表4.3.2 选用
2钢筋桁架的横截面高度h(上、下弦钢筋外表面距离,图 4.3.2)应根据双面叠合墙板的总厚度确定,高度适用范用为 70mm≤hs≤400mm。 3钢筋桁架横截面宽度b(下弦钢筋外表面距离,图4.3.2) 适用范围为60mmb<110mm。腹杆钢筋和上、下弦钢筋的焊 接节点中心间距l、不宜大于200mm。 4.3.4单面叠合墙板钢筋架应满足以下构造要求: 1钢筋桁架工弦钢筋、下弦钢筋及腹杆钢筋的直径及强度 等级应通过计算确定并符合表4.3.4的要求。当.上弦钢筋、下弦 钢筋兼作单面叠合剪力墙分布钢筋时,其直径可.与墙板分布钢筋 直径保持一致,但应同时满足表4.3.1的要求
.3.+单面叠合墙板钢筋桁架直径参考
4.4.1保温系统所采用的保温材料应符合国家、行业和上海市
4.4.2外墙板接缝所用的防水密封胶应选用耐候性密封胶,密 封胶应与混凝土具有相容性,并具有低温柔性、防霉性及耐水性 等性能。其最天仲缩变形量、剪切变形性能等均应满足设计要 求。其他性能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4.4.5砂浆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
5.1.1建筑设计应符合建筑功能和性能要求,并宜采用主体结 构、装修部品和设备管线的装配化技术。 5.1.2建筑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GB/T50002的规定。 5.1.3建筑的围护结构以及楼梯、阳台、隔墙、空调板飘窗、管 道井等配套构件、室内装修材料宜采用工业化、标准化产品。 5.1.4建筑的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等应 符合国家、行业和上海市现行有关节能标准的要求。 5.1.5建筑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GB50016 的规定。 5.1.6建筑宜采用大开间形式的平面布置,平面可灵活分隔,满 足多样化使用功能要求。 5.1.7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布置,其平面位置和尺寸应满足绍 构受力和预制构件设计、生产要求。 5.1.8建筑饰面应采用耐久、不易污染的材料与做法,并体现装
5.1.8建筑饰面应采用耐久、不易污染的材料与做法,并体现装
5.2.1设备管线应进行综合设计,减少平面交叉;竖问管线宜集 中布置,并应满足维修更换的要求,
5.2.1设备管线应进行综合设计,减少平面交叉;竖问
中布置,并应满足维修更换的要求。
修个H仪有 5.2.3坚向电气管道设置在预制墙板内时,应避开剪力墙的边 缘构件范用,并应进行统一设计。叠合墙板中的竖向电气管线宜 设置套管,并应保持安全间距。
5.2.5建筑宜采取同层排水
恒防 规定,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叠合剪力墙结构和部分框支叠合剪力墙结构,在规定水平力 作用下,当叠合剪力墙构件底部承担的总剪力大于该层总剪力的 50%时,最大适用高度应适当降低
叠合剪力墙结构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
表6.1.2高层叠合剪力墙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
6.1.3叠合剪力墙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应根据设防类别和建 筑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 求。标准设防类叠合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6.1.3确定
标准设防类叠合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
经: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结个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适当确定抗震 等级
6.1.4重点设防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度的要 求加强其抗震施。 后赵 6.1.5抗震设计的叠合剪力墙结构,当其房屋高度、高宽比、规 则性等超过本规程的规定时,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 规范》GB50011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的有关规定进行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 6.1.6构件及节点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Re应按表6.1.6采 用。当仅考虑竖向地震组合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YRE应取 1.0。预理件锚筋截面计算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YrE应取1.0。
表6.1.6构件及节点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mm
6.1.7叠合剪力墙结构的非承重墙体宜优先采用轻质墙体材 料,墙体与主体结构应有可靠的拉结,并应满足稳定性和变形要 求;当非承重墙采用混凝土预制墙板时,宜与主体结构柔性连接 否则应采取措施减小其自身刚度对主体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
6.2.1叠合剪力墙结构的平面布置宜符合下列规定:
6.2.1叠合剪力墙构 面布直直付合下列规定: 1设计时宜选用天开间、大进深的平面布置。 2平面形状宜简单、规则,质量、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宜均匀; 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平面布置。 3平面长度不宜过长(图6.2.1),长宽比(L/B)宜按表6.2.1 采用。 4平面突出部分的长度1不宜过大、宽度6不宜过小 (图6.2.1),1/Bmx,1/b按表6.2.1采用。 5平面不宜采用角部重叠或细腰形平面布置。
图6.2.1建筑平面示例
平面尺寸及突出部位尺寸的比值限值
6.2.2叠合剪力墙结构的竖向体型宜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 外挑和收进。结构的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逐渐均匀变化 6.2.3结构平面布置应减少扭转的影响。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 的规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水平位移和层间 位移,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 的1.5倍。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与平动为主的第 自振周期T,之比,不应大丁0.9。
6.2.4楼面梁不宜与叠合剪力墙在剪力墙平面外单侧连
楼面梁与叠合剪力墙在平面外单侧连接不能避免时,宜采用铰 接,或应至少采取以下措施之一来减小梁端部弯矩对叠合剪力墙 的不利影响: 1.沿梁轴线方向设置与梁相连的剪力墙,以抵抗该叠合剪 力墙墙肢平面外弯矩。 2当不能设置与梁轴线方向相连的剪力墙时,宜在叠合剪 力墙与梁相交处设置扶壁柱。扶壁柱宜按计算确定截面及配筋。 3当不能设置扶壁柱时,宜在叠合剪力墙、梁相交处设置现 浇暗柱或叠合暗柱,并宜按计算确定暗柱配筋。
1宜沿两个主轴方向或其他方向双向布置,两个方向的侧 向刚度不宜相差过大。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仅单向有墙的结构 布置。 2宜白下而上连续布置,避免刚度突变 3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 梁;宜避免造成墙肢宽度相差悬殊的洞口布置;抗震设计时
一、二、三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不应采用错洞墙,全高不应采 用洞口局部重叠的叠合错洞墙。 4剪力墙墙段长度不宜大于8m,各墙段的高度与长度之比 不宜小于3。 6.2.6高层叠合剪力墙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设置地下室,地下室结构宜采用现浇混凝土。 2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 3叠合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结构总高度的 1/10和底部两层的较大值。 4当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采用叠合剪力墙时,应采取可 靠技术措施。 1当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时,底部框支层不宜超过 2层,且框支层及相邻上一层应采用现浇结构。 2部分框支剪力墙以外的结构中,转换梁、转换柱应现浇。 6.2.8高层叠合剪力墙结构不应全部采用短肢剪力墙。当采用 较多短肢剪力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规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短肢剪力墙承担的底部倾覆 小矩不宜大于结构底部总倾覆力矩的50%。 2建筑适用高度应比本规程第6.1.1条规定的最大适用高 度降低20m。 注:1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 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 2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是指在规定的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短肢剪 力墙承扣的瓜部倾覆力矩不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 的30%。
、三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不应采用错洞墙,全高不应采 用洞口局部重叠的叠合错洞墙。 4剪力墙墙段长度不宜大于8m,各墙段的高度与长度之比 不宜小于3。
1应设置地下室,地下室结构宜采用现浇混凝土。 2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 3叠合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结构总高度的 /10和底部两层的较大值。 4当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采用叠合剪力墙时,应采取可 靠技术措施。
6.2.7带转换层的叠合剪力墙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较多短肢剪力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规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短肢剪力墙承担的底部倾覆 小矩不宜大于结构底部总倾覆力矩的50%。 2建筑适用高度应比本规程第6.1.1条规定的最大适用高 度降低20m。 注:1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 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 2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是指在规定的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短肢剪 力墙承扣的瓜部倾覆力矩不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 的 30%。
6.3.2预制构件在翻转、运输、吊运、安装等短暂设计工况下的
施丁验算,应将构件白重标准值乘以动力系数后作为等效静力荷 载标准值。构件运输、吊运时,动力系数宜取1.5;构件翻转及安 装过程巾就位、临时固定时,动力系数可取1.2。
件自重标准值乘以动力系数后与脱模吸附力之和,且不宜小丁构 件自重标准值的1.5倍。动力系数与脱模吸附力应符合下列 规定:
1动力系数不宜小于1.2。 2脱模吸附力应根据构件和模具的实际状况取用,且不 小于1.5kN/m
6.3.4进行叠合楼板后浇混凝土施干阶段验算时,叠合楼板的
6.3.4进行叠合楼板后浇混凝土施T阶段验算时,叠合楼板的 施工活荷载取值应考虑实际施工情况,且不宜小于1.5kN/m
6.3.4进行叠合楼板后浇混凝土施T阶段验算时,叠合楼
6.4.1叠合剪力墙结构可采用与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相同的 方法进行结构分析
6.4.2叠合剪力墙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的作用效应分析可采用弹性方法。 6.4.3抗震设计时,当同一层内既有叠合剪力墙文有现浇剪力 墙时,现浇墙肢水平地震作用弯矩和剪力宜乘以不小于1.1的放 大系数。
的作用效应分析可采用弹性方法。
6.4.4按照弹性方法计算的风荷载或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
楼层层间最大水平位移与层高之比不宜大于1/1000;结构嵌固端 上一层的层间最大水平位移与层高之比不宜大于1/2500
面内无限刚性:设计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楼板平面内的整体刚 度;当楼板可能产生较明品的面内变形时,计算时应考虑楼板的 面内变形影响。楼面梁的刚度可计入翼缘作用予以增大。近似 考虑时,楼面梁的刚度增大系数可根据翼缘情况取1.3~2.0
6.5.1预制构件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6.5.2预制板式楼梯的梯段
宜配置通长的纵向钢筋;当楼梯两端均不能滑动时,板面应酉
6.5.3预制楼梯与支承构件之间宜采用简支连接。当采用简支
1预制楼梯一端设置滑动铰时,具转动及滑动变形能力应 满足结构层间位移的要求,且预制楼梯端部在支承构件上的最小 搁置长度,标准设防类建筑不应小于75mm,重点设防类建筑不应 小于100mm。 2预制楼梯设置滑动支座的端部应采取防止滑落的构造 措施。
6.5.4阳台板、空调板宜采用预制构件或叠合构件。
应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叠合构件的负弯矩钢筋应在现浇层中镭
应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叠合构件的负弯矩钢筋应在现浇层中锚 固。叠合构件中预制板底钢筋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规定:
6.5.6机电设备预理管线和线盒、制作和安装施T用预理件、预
7.1.1双面叠合剪力墙的墙肢厚度不应小于200mm,且双面叠 台剪力墙的内外叶预制板厚度不应小于50mm。双面叠合剪力墙 寸间空腔后浇部分截面厚度不宜小于100mm。 7.1.2双面叠合剪力墙应进行偏心受压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偏 心受拉正截面受拉承载力、偏心受压和偏心受拉斜截面受剪承载 7.1.3双面叠合剪力墙的竖向连接宜在楼面标高处,水平连接 它在受力较小的部位。接缝处应设置接缝连接钢筋。 7.1.4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的连梁宜采用预制混凝土叠合连梁 (图7.1.4),也可采用现浇混凝土连梁。连梁配筋及构造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装配式混凝土 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规程》JGJ1的规定。 7.1.5开洞双而面叠合墙板洞口两侧墙体宽度不宜小于200mm 洞口下方墙休高度不宜小于150mm,洞口上方墙休高度不宜小 于200mm。
7.1.5开洞双而叠合墙板洞口两侧墙体宽度不宜小于200mm, 洞口下方墙休高度不宜小于150mm,洞口上方墙休高度不宜小 于200mm
7.1.6双面叠合墙板内外叶预制板板厚t可按表7.1.6
表7.1.6内外叶预制板板厚
1一后浇部分;2一预制部分;3一连梁箍筋;4一连梁纵筋 图 7. 1. 4预制叠合连梁示意(单位:mm)
7.1.7双面叠合墙板高度小于2.5m时,钢筋桁架.上、下弦钢筋 内边缘到所在预制墙板内表而的最小净距离cl(图7.1.7)不宜小 于12mm;当双面叠合墙板高度不小于2.5m时,钢筋桁架上、下 弦钢筋内边缘到所在预制墙板内表面的最小净距离不宜小 T:15mm。
图7.1.7预制墙板中钢筋桁架构造示
7.2.1底部加强部位双面叠合剪力墙截面的剪力设计值,
7.2.1底部加强部位双面叠合剪力墙藏面的剪力设计伯佰, 、二、三级时应按式(7.2.1)调整,二、三级的其他部位及四级时 可不调整。
底部加强部位双面叠合剪力墙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 合的剪力计算值; 7.2.2部分框支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中,一、二、三级落地剪力 墙底部加强部位的弯矩设计值应按墙底截面有地震作用组合的 弯矩值乘以增大系数1.5,1.3,1.1采用,剪力设计值按照第 7.2.1条规定进行调整。落地剪力墙墙肢不自出现偏心受拉
格地 墙底部加强部位的弯矩设计值应按墙底截面有地震作用组合 弯矩值乘以增大系数1.5,1.3,1.1采用,剪力设计值按照 7.2.1条规进行调整。落地剪力墙墙肢不宜出现偏心受拉
2地震设计状况 剪跨比入大于2.5时,
剪跨比入不大于2.5时
V<0. 25B. f.b.. h.o
V<0. 20B. f.b.hwo /Yrb
V<0. 15β..b.hwo 7YRE
7.2.4矩形、T形、I形偏心受压双面叠合剪力墙墙肢的正截面 受压承载力,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7.2.4矩形、T形、I形偏心受压双面叠合剪力墙墙肢的正截面
图7.2.4双面叠合剪力墙截面及寸
N.=αi f.bra os=f, Nw=(hwo1.5x)bwfywp
N.=αi f.bra
式巾:Λ 受拉区纵向钢筋截面面积。 A— 受压区纵向钢筋截面面积。 as 双面叠合剪力墙受压区端部钢筋合力点到受压区 边缘的距离。 bw—一双面叠合剪力墙截面宽度,取双面叠合剪力墙全 截而厚度。 得转 e 偏心距,e。=M/N。 Jy 一一分别为双面叠合剪力墙端部受拉、受压钢筋强度 所设计值。 版权 双而叠合剪力墙墙体竖向分布钢筋强度设计值。 f。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h——T形或I形截面受压区翼缘的高度。 hwo——剪力墙截而有效高度,hwo=hw一a。 w 双面叠合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 α 受压区混凝土矩形应力图的应力与混凝土轴心抗 斥强度设计值的比值。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 C50时取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取 0.9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50和C80之间时,可 按线性内插取值。 β一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取0.8;当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取0.74:当混凝土强度
等级在C50和C80之间时,可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5一一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计算时,混凝土强度按现 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与预制构件强度等级取低值 确定。 Ecu 混凝土极限压应变,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GB50010执行。当预制和现浇混凝 土强度等级不同时,取现浇混凝土等级对应的极 限压应变
截面设计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 程》JGJ3的规定。其中施工组织设计,剪力墙截面宽度b取双面叠合剪力墙 全截面厚度。
7.2.6在重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二级双而叠合剪万培
大于0.6。计算轴压比时,双面叠合剪力墙墙肢截面按全截面面
大于0.6。计算轴压比时,双面叠合剪力墙墙肢截面按全截面
7.2.7双面叠合剪力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一级
双面叠合剪力墙底层墙肢底截面的轴压比大于0.2,二、三级双面 叠合剪力墙底层墙肢截面的轴压比大于0.3,以及部分框支剪 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上一层设置约束边 缘构件:其余情况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7.2.8双面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应采用整体现浇连接环保标准,边缘构
....- 相关专题: 剪力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