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991-2017 冲击回波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

  • DB34/T 2991-2017  冲击回波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664.9K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19-12-13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B34/T 2991-2017  冲击回波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

    6.2.1冲击回波仪校准有效期为一年。

    资科 a) 工程名称、设计单位、施工单位; b) 构件名称、数量及混凝土类型、强度等级: c) 施工模板,混凝土浇筑、养护情况及浇筑日期等; d) 设计、施工图纸和施工记录; e) 检测原因。 7.1.2 检测面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 除疏松层和杂物,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检测面的选取应避开金属埋件、预留孔洞等部位。 7.1.3冲击回波检测结构或构件缺陷时,接收传感器应置于测点上,弹击锤冲击点距测点宜为150±10 7.1.4冲击回波频谱分析时,滤波上限应不小于2倍的主频频率,下限宜大于1000Hz。 7.1.5冲击回波测试时, 血,尽量避免边界效应的影响

    冲击回波检测结构或构件缺陷时,应首先进行P波波速测试;P波波速测试可选用以下方法: 方法一:P波波速测试时应将两个接收传感器置于结构或构件表面,并在两传感器连线的外 激发应力波,具体参数如图2。

    2一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 3一冲击源。

    iso标准冲击回波法测试P波波速值应采用公式(1)计算

    图2冲击回波法测试结构或构件P波波速

    L一一为两个接收传感器间的直线距离; △t一一为两个接收装置所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 P波波速测试不应少于3次,取多次测试的平均值作为待测构件的P波波速值,且测试的极差值 不大于平均值的5%,否则,应重新测试P波波速。 b)方法二:待测区域放置一个接收传感器,预设一个P波波速值Vpl,宜为3300~4000m/s,测 试时读取频域曲线主频f;采用原位钻芯的方法确定待测区域的实际厚度值T,采用公式(2) 计算P波波速值:

    V, = 2Tf /L

    为形状系数,对于板、墙,可取0.96,对梁和柱可取0.90。 中击回波测试过程中,当数据采集系统所接收的信号较弱时,应更换较大尺寸的弹击锤。 数据采集结束时应保存有效波形,截取包含有效信息的波形段进行傅里叶变换获得频谱曲线 波形段至少应包含一个P波回波的峰值信号,频谱曲线主频自动判读并记录。

    为形状系数,对于板、墙,可取0.96,对梁和柱可取0.90。 中击回波测试过程中,当数据采集系统所接收的信号较弱时,应更换较大尺寸的弹击锤。 据采集结束时应保存有效波形,截取包含有效信息的波形段进行傅里叶变换获得频谱曲线 波形段至少应包含一个P波回波的峰值信号,频谱曲线主频自动判读并记录。

    7.3.1测点换算厚度D应采用公式(3)计

    测点换算厚度D:应采用公式(3)计算:

    混凝土厚度判定方法 区间;

    DB34/T 29912017

    9.1混凝土孔洞、缝隙、夹层的判定

    若D,>1.25T 判定该测点存在蜂窝或空洞的异常点: 夹层的异常点。 .1.2未知构件厚度T时,宜按JGJ/T384采用钻芯法检测构件厚度。

    的测试应同时使用两个接收传感器,分置于裂续

    图3混凝士裂缝深度测试示意图

    图3中,冲击回波波形图标有1和2的波形分别是传感器1和2传出的信号 当P波和压缩波直接传到传感器1时,引起表面产生向上位移起点的时间为ti;最初到达传感 器2的衍射波,引起表面产生向下位移起点的时间为2。 采集t和t之间消耗的时间△t、P波的速度V、及H,、H,和H3,采用公式(5)计算 裂缝深度h:

    10.1现场检测结束后,应编制检测报告。

    10.2检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工程概况和委托要求; b) 检测目的、范围、依据和内容; c) 检测过程、数据分析、检测结果; d 检测结论与说明。 ).3对于缺陷检测,报告中应说明缺陷的数量、形态及所处位置,必要时,宜绘制缺陷分布图

    a)工程概况和委托要求; b) 检测目的、范围、依据和内容; c) 检测过程、数据分析、检测结果; 检测结论与说明。 0.3对于缺陷检测,报告中应说明缺陷的数量、形态及所处位置,必要时,宜绘制缺陷分布图。

    DB34/T 2991201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冲击回波仪校准及保养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冲击回波仪校准及保养

    A.1.1冲击回波仪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校准: a)新冲击回波仪启用前; b) 超过校准有效期限; c)j 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损害。 A.1.2按下列要求预制混凝土校准试件:制备强度等级为C30,厚度为25cm,长、宽均不小于50 cm的混凝土预制板,应振捣密实,不得有内部缺陷,可采用超声法验证。预制板龄期达到28d以上! 方可用于校准试验。 A.1.3采用冲击回波仪采集预制校准试件的声学参数,按本标准7.2节测试校准试件的P波波速值 。步骤如下: a)采用钢直尺量测两传感器间直线距离L,精确到1mm; b)通过波形图读取两个传感器回波到达时间ti,并计算时间差△t; c)按本标准公式(1)计算Vp。 V。值的测试,不应少于3次,取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校准试件的P波波速测试值,且测试的极差值 不得大于平均值的5%,否则应重新测试P波波速。 A.1.4采用冲击回波仪测试校准试件的厚度,测试方法按本标准7.2节的规定,厚度计算采用本标准 公式(3)。采用测试平均值作为校准板厚度测试值为Di,应符合公式(A.1)要求:

    A.2.1常规保养应符合下列要求: a)接收装置应保持干燥、整洁,不应有积灰、污垢等; b)控制台宜定期通电,电池宜定期进行充放电。 A.2.2冲击回波仪应清洁后装箱,平放于干燥阴凉处。

    ×100%≤5% /

    .1考虑人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厚度测试值D采用以下数学模型见公式(B.1):

    D,=f(X,X2,X)= DL f( 2f△t

    为来自公式(3)算法的影响因子; X一一为人为因素的影响因子; X,一一为环境因素的影响因子; f(X) 一为其他影响因子(包括人为因素、环境因素、重复性等),f(X)=1; 则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e(D),见公式(B.2):

    即公式(B.2)可表达为公式(B.3)

    u.(D,)= u,2(L)+u,2(二)+u2( )+u,(f(X))

    u.(D)=u(L)+u(f)+u"(At)+u(f(X))

    2P波波速测量时,采用钢直尺量多次量测(不少于6次)两传感器间的直线距离L,各次测 1. , 则见公式(B. 4):

    为1.,则见公式(B.4)

    为1.,则见公式(B.4)

    那么1的标准不确定度为见公式(B.5):

    s(I) = (B.

    u(l)= sg n

    DB34/T 29912017

    钢直尺分辨力为=1mm,则区间半宽为 2 3,则分辨力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见公式(B.6):

    则,测距L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见公式(B.7) (L) = /u(1)2 + u, (1)2

    距L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见公式(B.8

    4() U =0.298, . 2/3

    u, (L) = u(L) 1

    B.3厚度测量时,各次测量(不小于10次)频域曲线主频记为f,则见公式(B.9):

    的标准不确定度为公式

    u(f.)= s(J) Vn

    频域曲线主频f的分辨力为,=0.1klz,则区间半宽为 =0.05kHz,查标准JJF1059.1得 2 庄 /3,则分辨力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见公式(B.11):

    主频f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见公式(B.12)

    频f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见公式(B.13)

    (f) : =0.298, 2/3

    u(f)= u(f)* + u,(f. ))

    u(f)= /u(f) +u(f )

    3.4P波波速测试时,两传感器间时间差△t进行3次测量,记为△t,△t,的测试标准差为见公式(B

    为见公式(B.15)

    则△t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见公式(B.16):

    u (Ar) = w(A At

    电气标准规范范本u,(△t)= u(△t)

    B.5u,(f(X))为重复性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包括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为单一分量,由多次 平均试验(通常不少于10次)结果平均值的标准偏差获得。厚度各次测量值记为D,可得见公式(B 17

    那么D.的标准不确定度为见公式(B.18):

    则见公式(B.19)

    宗上,D.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见公式(B.20)

    u(D)= s(D,) n

    (X)) = u(D,) s(D,) D D/n

    纸箱标准DB34/T 29912017

    ....
  • 检测标准
  • 相关专题: 混凝土缺陷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