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TJ08-606-2019住宅区和住宅建筑通信配套工程技术标准

  • DGTJ08-606-2019住宅区和住宅建筑通信配套工程技术标准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5.1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19-12-15
  • 发 布 人: wqh6085061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erage system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由不同覆盖方式构成的,为住宅区提供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的 通信系统,其覆盖方式包括宏站覆盖、住宅区室外覆盖系统和住 宅区室内覆盖系统三种

    移动通信网的接入终端设备,又称用户终端,内置移动通信 模块,可在移动状态下使用,载体包括手机、数据上网转接设备、 各类电脑设备和物联感知设备等

    石油天然气标准规范范本2.0.14射频拉远单元radio remoteunit(RRU)

    利用室内天线和相关分布器件将移动基站信源的信号分布 至室内目标空间的移动通信覆盖系统

    2.0.16 抱杆 antenna pole

    用于在楼顶女儿墙、楼面、塔身等处安装固定天线的圆柱形 杆件

    2.0. 17 微基站 small cell

    2.0.18楼层配线箱floordistributionbox

    设置在住宅楼层,具有光缆成端及分配功能的箱体。

    9住户信息配线箱householdteleco

    安装于住户内具有各类智能化信息传输、分配和转换(接)功 能的配线箱体。

    2.0.20过路箱(盒)passbox

    住宅内暗管敷设管段之间为方便施工和维护而设的箱

    住宅内暗管敷设管段之间为方便施工和维护而设的箱 【盒)体。

    2.0.22地下公共建筑

    光缆和光通信设备之间或光通信设备之间的配线连接设备, 简称为 ODF

    可以将一路光信号分成多路光信号以及完成相反过程的无

    可以将一路光信号分成多路光信号以及完成相反过程的无 源器件,

    为相邻光缆段间提供光学、电气、密封和机械强度连续性的 保护装置。

    由非屏蔽线对组成的电缆,主要用于住户内布线。通常又称 为 UTP 电缆

    主干光缆经过交接设备再接到分线设备的一种配线方式。

    光缆不经过交接设备,直接接到分线设备的一种配线方式。

    .30光纤活动连接器opticalfiberc

    纤活动连接器opticalfiberconnecton

    以单芯插头和适配器为基础组成的插拨式连接器,用于两根 光纤实现光学连接的器件

    2.0.31现场组装式光纤活动连接器

    一种可在施工现场用机械方式在光纤或光缆的护套上直接 组装而成的光纤活动连接器。通常称为“冷接头”

    2.0.33接入网用弯曲损耗不敏感单模光纤bendinglossin

    2.0.34尾纤tail fibern

    一根一端带有光纤连接器插头的单芯或多芯光缆组件 2.0.35跳纤opticalfiberjumper 一根两端均带有光纤连接器插头的单芯或多芯光继组件

    2.0.36引上管thepipeof leadingtoground

    室外地下通信管道的人(手)孔至地上建筑物外墙、电杆或室 外设备箱间的管道。

    3.0.1新建住宅区固定宽带应采用光纤到户的接入方式,且应

    3.0.1新建住宅区固定宽带应采用光纤到户的接入方式,且应 统一接入技术,统一分光方式(一级或二级分光),在同一栋建筑 内应统一各级光分路器的安装位置。 3.0.2各电信业务经营者均应通过中心机房或光缆交接箱接入 住宅区。 3.0.3新建住宅区覆盖应优先选用蜂窝宏站方式,并根据实际 情况以微基站、室内覆盖系统等方式做补充完善。 3.0.4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通信配套设施的专业分工应符合 下列机宗

    3.0.3新建住宅区覆盖应优先选用蜂窝宏站方式,并根据实际

    1住宅区中心机房的土建工艺、住宅建筑内的通信管网系 统(包含楼层配线箱、住户信息配线箱在内)、信息插座和住户内 通信线缆、移动通信安装维护配套设施由建筑设计单位负责设 计,住宅建设单位负责建设。 2住宅区内通信管道、通信光缆、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 入户光缆及上述设施中端接光缆所需的器件安装由通信配套设 计单位负责设计,住宅建设单位负责建设。 3自住宅区至各电信业务经营者网络的通信管道、光缆、光 分纤设备,住宅区机房内的通信主设备及空调、电源等辅助设备, 住宅区内的光分路器、移动通信设备和线缆的安装以及电信间或 楼层配线箱至移动通信覆盖设备安装位置的光缆敷设由通信配 套设计单位负责设计;通信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及电信业务经营 者负责建设

    3.0.5住宅区机房、移动通信安装维护配套设施、住宅区通

    3.0.6住宅区内中心机房或光缆交接设备至住宅区其他机房、 电信间、住宅建筑单元的楼层配线箱、通信综合杆等设施之间的 通信光缆应兼顾固定宽带接入与移动通信覆盖需要,按远期需求 配置,同路由的光缆宜由参与共享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合缆分纤 使用。

    3.0.6住宅区内中心机房或光缆交接设备至住宅区其他机房、

    3.0.7住宅区部分公共建筑内难以确定信息点位置,无法采用

    3.0.10住宅区地下通信管道的管孔容量、住宅区通信光缆容 量、光缆交接箱容量、住宅区机房面积、楼层配线箱空间、移动通 信安装维护配套设施设置应满足至少3家电信业务经营者通信 业务接人的需要,

    3.0.11住宅区通信光缆应采用地下管道敷设方式,当有地下层

    3.0.12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楼层配线箱、金属过路箱 (盒)、金属暗盒、金属管路、金属桥架、住户信息配线箱应有接地 措施,当采用共用接地体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2;室外光缆交 接箱单独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Q

    3.0.12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楼层配线箱、金属过路箱

    3.0.13住宅建筑内应采用非延燃型线缆。

    3.0.15给排水管、燃气管、热力管、电力管线等与通信无关的管

    其施工工程应与核准的施工范围相符

    住宅区光纤到户接入系统

    4.0.1住宅区光纤到户接人应以中心机房或光缆交接箱为中心 划分配线区。 4.0.2住宅区内通信光缆按照敷设段落的不同,分为住宅区光 缆和入户光缆两部分。住宅区光缆各段芯数应根据分光方式、住 宅建筑类型及分光点所辖用户数计算。 4.0.3楼层配线箱单方向所辖楼层不宜超过4层,所辖用户数 宜按以下标准设置: 1多层建筑不超过12户。 2中高层建筑为8户~16户。 3高层建筑为16户~32户。 4.0.4入户光缆的段落划分应符合表4.0.4的规定

    表4.0.4入户光缆段落划分

    4.0.85e类及以上非屏对绞电缆的传输距离限值、各段线缆 长度限值和各项指标等均应符合《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等相关规定。如采用屏蔽对绞电缆,需要专门屏蔽的 连接硬件,屏蔽要求应符合《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926 中的相关规定。

    主宅区移动通信覆盖系统的设

    建筑应预留宏站建设机房、天线场地、缆线布放路由、供电等资源 条件;宏站站址规划于别墅区的还应根据小区环境在开阔空间区 或预留必要的立杆站建设场地和预理管道资源,立杆站建设应与 环境协调

    5.1.4新建住宅区移动通信宏基站应选用基带与射频单元分离

    5.1.4新建住宅区移动通信宏基站应选用基带与射频单元分离

    5.2住宅区室外微基站

    5.2.1非别墅建筑楼宇应按如下规定预留微基站安装维护配套

    1非别墅建筑应预留楼顶通信设备和天线的安装空间。单 元楼顶应在每个方向沿外墙预留设备和天线安装位置3处,相邻 点位的水平间隔不应小于1.5m,楼顶外墙至天线安装位置处径

    深预留不应小于1m:天线安装最高点高出女儿墙不应小于2m 立做建筑限高预留;天线位置处外墙法向水平正负45°、半径50m 空间范围内应无阻挡,邻排楼宇间距不足50m的,其间应为无阻 挡空间。 2高层和中高层建筑应在楼体外墙构造微基站设备的安装 维护配套设施,宜设置在楼层公共区域窗体的下方或旁侧外墙位 置或其他方便施工维护的位置,并宜提供安装维护用支撑体;设 置点宜避开居民活动区域并与建筑协调,可结合建筑外立面的装 饰性构造设置;结合具体楼宇构型,单体建筑外墙微基站水平间 距宜按50m左右设置,微站布局宜提供小区建筑立面全覆盖,楼 宇建筑设计应依此在相关单元外墙预留微基站安装维护配套 设施。 3微基站安装维护配套设施应在楼宇外墙距地15m,50m 85m,120m(对应参考楼层5,15,25,35层)等高度位置设置,每处 以该位置为中心设置上、中、下三层平台,相邻层垂直间隔应在 2m~4m之间,并应设置在施工方便的位置;每层平台室外安装设 备空间不应小于500mm(宽)×500mm(深)×1000mm(高)、载荷 不应低于2kN/m,天线设备向外至对面建筑应无阻挡,非面向建 筑的环境下天线安装位置外墙法向水平正负45°、半径50m空间 范围内应无阻挡。 4应在平台上、设备安装空间外加装美化罩,罩身应采用非 金属材料,并在700MHz6000MHz频段内应满足移动通信信 号穿透损耗小于3dB。 5预留设施所在楼顶及中间楼层应在弱电竖井内预留一路 220V插座,插座容量楼顶处不应小于1.5kW,中间楼层处不应小 于O,5kW,并在弱电竖并与室外微基站安装位置间预留传输信号 和供电线缆管路资源。

    留资源应符合下列要求:

    1优选与小区灯杆、监控杆等基础设施合设,小区内每 1500m占地面积应预留1个通信综合杆。 2应满足杆顶或杆体最大10kg设备安装条件,设备挂高不 应低于3.5m,设备安装空间不应小于500mm×400mm,可加装 美化罩,美化罩要求同第5.2.1条第4款。 3杆内部应能布放线缆,出口处应配置线缆固定装置。 4通信综合杆应为杆顶站设备预留一路16A、220V单相断 路器,容量不应小于200W。 5通信综合杆与中心机房间应有地下管道沟通。 5.2.3室外微基站应优先选用信源与天线一体化设备。 5.2.4室外微基站的信源基带设备、传输设备以及电源配套设 备可安装在住宅区中心机房内,射频远端设备应靠近天线安装。 5.2.5非别墅小区微基站优先选取设置于楼顶和楼体外墙、覆 盖对面建筑,别墅小区微基站覆盖优选在小区内或周边区域设置 立杆站,并可采用在小区花园等公共区域安装美化站或美化天线 等方式覆盖

    5.3.1住宅楼室内覆盖系统天线在楼层布放应采用美化方式, 并可与楼层灯饰、吊顶等设施相结合。 5.3.2建筑电梯井内可安装定向天线或敷设泄漏电缆进行覆 盖,电梯维护通道应保证深度不小于400mm,以提供相关通信设 施的安装空间。 5.3.3地下车库应沿车道方向在上方预留强、弱电线槽或线架 并与该层强电间和电信间分别沟通。

    5.3.4住宅区室内覆盖系统的信源基带设备、传输设备以及电

    源配套设备宜安装在住宅区中心机房内,信源拉远设备宜安装在

    6.1.1任宅区内应设置中心机房,机房平面形状宜为矩形,最小 净宽度不宜小于4.1m,其使用面积应满足不少于3家电信业务 经营者的接入需求,并应符合表6.1.1的规定。单栋建筑住宅小 区不独立设置中心机房

    表6.1.1中心机房使用面积(m)

    注:住宅区终期规模在4000户以上的,宜分区域设机房

    6.1.2中心机房的选址应符合以下要

    1中心机房宜设置在住宅区用户中心位置,并应满足通信 管线进出方便的要求。中心机房附近或机房内靠近管道入口处 宜设置进线室。进线室应靠近外墙,应做好防渗水措施和设置排 水设施。 2中心机房的位置应选择在环境安全、便于维护、便于安装 空调及接地装置的地方。 3中心机房宜设置在建筑物的地面一层。如能满足相关温 显度及通风条件,并且该建筑物有地下二层时,中心机房也可设 在地下一层,但应做好防水措施。 4中心机房应远离高低压变配电室、电机等有强电磁干扰 源存在的场所

    5中心机房不应与水泵房及水池相毗邻,不应设置在卫生 间、厨房或其他易积水的房间的正下方。 6.1.3中心机房的土建及防火应满足下列要求: 1中心机房净高不应低于2600mm。 2中心机房地板的等效均布活荷载不应小于6kN/m。如 部分面积的荷载超重,应进行局部加固。 3中心机房的外门应向外开启,宽度不宜小于1200mm,高 度不宜小于2100mm。中心机房的门、窗应设置防盗设施,其配置 可参见《住宅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B31/294。 4住宅区地下通信管道直接弓引入中心机房时,应敷设外径为 102mm或114mm无缝钢管,其数量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第8.0.5条的 规定。当地下通信管道引入点与中心机房不相毗邻时,其间应敷设 桥架沟通,桥架规格应符合本标准第9.1.18条的规定。 5中心机房内不得有消防喷淋等设施。 6中心机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宜设置火灾自动 报警系统。 7中心机房不宜设置吊顶及铺设活动地板,室内装修材料 应满足通信工艺的要求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的相关规定。 8中心机房所有的线缆孔洞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堵严密封: 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机房墙体的耐火等级。 6.1.4中心机房的环境应满足下列要求: 1温度与相对湿度符合表6.1.4的规定,安装有源设备的 中心机房应安装空调。

    6.1.4中心机房温、

    2中心机房应设置一般照明,其地面水平照度不应低于 1501x;并应设置地面水平照度不低于51x的应急照明,供电时间 不应少于30min。照明灯具宜采用LED灯或三基色荧光灯,灯具 位置宜布置在机架列间,吸顶安装。 3中心机房内应清洁、防尘、防静电。防静电措施应符合 《通信机房静电防护通则》YD/T754的要求。 4中心机房内电场磁场强度应符合《通信局(站)机房环境 条件要求与检测方法》YD/T1821中关于电磁场干扰要求的相关 规定,

    6.1.5中心机房内的设备安装应满足

    1中心机房机架双面操作的机架列间距离不宜小于 1000mm,单面操作的机架列间距离不宜小于1000mm;机面距墙 不应小于800mm;蓄电池组维护间距不应小于400mm:单面操作 的机架其机背可以靠墙安装;机房主要走道宽度不宜小于 1000mm,次要走道宽度不宜小于800mm。 2中心机房宜采用上走线方式布线。 3中心机房通信线缆与电源电缆必须分开布放。当中心机 房与住宅区其他智能化系统合用机房时,通信线缆应与其他系统 的线缆分桥架布放,跳纤应与其他线缆分桥架布放。 4当机房面积允许时,不同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设施宜分架 安装;当机房面积有限时,不同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设施可同架分 区安装。 5机架的安装应按七度抗震设防进行加固,其加固方式应 符合《通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的有关要求。 6中心机房内的电源设备、空调等辅助设备应采用共建共 享方式建设

    6.1.6中心机房的电源及接地应满足以下要求:

    GB50689的规定。电源负荷等级不宜低于二级。 2中心机房应设置配电箱和电能计量表,进线总容量应符 合表6.1.6的要求,箱内应预留不少于6个单相配电断路器

    表6.1.6中心机房用电量配置(kW)

    6.2.1高层、中高层住宅、非别墅类的多层住宅的每个单元应设 置电信间,非别墅类的低层、别墅类住宅可不设电信间。电信间 使用面积应符合表6.2.1的规定

    表6.2.1电信间使用面积(m

    低层、别墅类住宅设电信间时,其使用面积不宜小于

    6.2.2电信间宜设置在住宅建筑的地面一层或地下一层,靠近 建筑物引人管一侧并邻近竖井或竖向暗管的位置。单栋建筑住 宅小区以电信间承担中心机房功能

    6.2.3中心机房所在的高层、中高层住宅单元可不设电信间,但

    中心机房应与该住宅内的通信管网相连通,并且该中心机房的使

    6.2.4电信间应与任宅区地下通信管道及任宅建筑内通信管网

    5.2.6电信间的电源及接地应满足以

    1电信间应引人三相交流电源,并应采取防雷击电磁脉冲 措施,防雷要求应符合《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GB50689的要求。 2电信间应引人220V电源并设置配电箱,进线总容量应符 合表6.2.6的要求,箱内应预留不少于6路的10A分开关

    表6.2.6电信间用电量配置及插座配置

    低层、别墅类住宅设电信间时,其用电量配置参照多

    3电信间应预留接地端子箱或接地端子,接地电阻不应大 于102。 4电信间应设置单相两极和单相三极组合电源插座,插座 规格、数量应符合表6.2.6的规定。电源插座应嵌墙安装,下口 距地坪0.3m。

    信间应设置一般照明,其地面水平照度不反

    6.2.8高层、中高层住宅的电信间应采用桥架与弱电竖井进行 连通,其相关规格、数量应符合本标准第9.2.3的规定。

    6.3.1宏站机房面积应按不少于3家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者基站 设备安装需求设计。设计要求参照表 6.3. 1

    表6.3.1宏站机房设计要求

    6.3.2宏站机房土建及防火要求

    1机房地坪等效均布活荷载不应小于6kN/m。 2机房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或远程监控。 3机房的门、窗应具有阻燃、隔热、防漏水功能;机房门宜向 外开启。 4机房内不应设置吊顶和铺设活动地板;室内外装修应满 足二级耐火等级要求,选用耐久、阻燃、不起尘的材料;不得使用 木地板、木护墙、可燃窗帘及塑料墙纸等材料 5进出机房的所有孔洞应采用非燃烧材料进行封堵,其耐 火等级不应低于机房墙体的耐火等级。防火封堵要求应符合《通 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YD5201中的相关规定

    6.3.3宏站机房电源及接地要求:

    1机房引入电源应采用三相交流电,用电量可按设备要求 配置,电量配置不应小于40kW

    2机房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建筑防雷接地应采用共用接 地方式,并应符合《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GB50689的规定。基站地网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Q,

    7.0.1对于低层、别墅类等无公共部位的建筑,宜在隐蔽、安全、 不易受到外力损伤、便于施工维护的地点设置室外光缆交接箱, 并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7.0.2室外光缆交接箱应与住宅区内地下通信管道相沟通,管 道数量及技术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第8.0.5条的规定。 7.0.3室外光缆交接箱应能适应室外环境,具有防尘、防水、防 结露、防冲击及防盗功能。箱体的防护性能应达到IP55级的要 求。其他要求应符合《通信光缆交接箱》YD/T988的要求

    8.0.1住宅区地下通信管道的路由宜选在人行道或车道下,但 手孔不宜设在车道下。通信管道的路由和管位宜与电力、燃气管 安排在道路的不同路侧。建筑物引入管的位置及方位应根据住 宅区总体通信管道规划确定。 8.0.2住宅区地下通信管道宜有两个方向与公共通信管网相 连接。 8.0.3住宅区地下通信管道与其他管线及建筑物的最小净距应 符合《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 GB50846的规定,详见表8.0.3。

    表8.0.3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m)

    三:1主干排水管后敷设时,其施工沟边与管道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m。 2当管道在排水管下部穿越时,净距不宜小于0.4m。 3在交越处2m范围内,煤气管不应做接合装置和附属设备。 如电力电缆加保护管时,净距可减至0.15m。

    水管后敷设时,其施工沟边与管道间的水平净距不宜

    百管道在排水管下部穿越时,净距不宜小于0.4m。 交越处2m范围内,煤气管不应做接合装置和附属 电力电缆加保护管时.净距可减至0.15m。

    8.0.4住宅区内地下通信管道管顶至地面的埋深宜为0.7m~

    8.0.4住宅区内地下通信管道管顶至地面的埋深宜为0.7m~ 1.0m,管道顶至路面最小埋深宜符合表8.0.4的要求。

    土包封或钢管等保护措施

    表8.0.5住宝区通信管道的容量、管材、管

    塑科管时应另行计算 之 外径89mm~114mm无缝钢管管壁厚度宜选4mm给水标准规范范本,常用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 的外/内径为110mm/100mm

    3.0.6住宅区通信管道至室外光缆交接箱的弓上管宜采用外径 89mm(壁厚3.5mm或4mm)无缝钢管,孔数宜为3孔5孔;至 小区通信综合杆的引上管宜采用外径89mm的无缝钢管,孔数宜 为2孔~3孔。

    8.0.7住宅区通信管道至建筑物之间的建筑物引人管应采用无

    建筑物引入管的数量、管径、管壁厚度(mm

    8.0.8建筑物土建施工时应预埋引入管道,预埋长度宜伸出外 墙2m,预埋管应以1%~2%的斜率朝下向室外倾斜。 8.0.9人(手)孔墙体宜采用混凝土预制块,并应用1:3水泥砂 浆砌预制转墙体,人孔抹面用1:2水泥砂浆。人(手)孔基础应 采用C20级混凝土。人(手)孔上覆应采用C20级混凝土预制板。 人(手)孔规格选用应符合表8.0.9的规定

    表8.0.9人(手)孔规格选用(mm

    照度标准信网管道相连通的人孔及中心机房前的人孔规格

    ....
  • 通信标准
  • 相关专题: 住宅建筑通信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