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J)/T 288-2018 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

  • DB13(J)/T 288-2018  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969K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1-08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 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

    (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

    以施工现场人员、机械设备、物料、组织设计、作业环境等关键 要素为核心,综合运用BIM、大数据、智能化、物联网、移动计算、 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给水排水标准规范范本,支持建造过程可感知、可预测、可科学决策,提 高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实现数字化、精细化、 绿色化、智慧化生产和管理的施工环境

    3.1.1绿色雪上运动场馆开发建设、管理、安全保障等应满足

    3.1.3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设

    应在场馆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场馆通过竣 工验收并完成试运行后进行。

    3.1.4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划分为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 级4个等级。

    3.1.5申请评价方应对参评项目进行全寿命期技术和经济分析,

    确定项目规模,选用适宜技术、设备和材料,对规划、设计、施工、 运行阶段进行全过程控制,并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 申请评价方应对所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3.1.6评价机构应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进 行审查,出具评价报告,确定等级;必要时应进行现场核查。

    3.1.6评价机构应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分析、测试报告和不

    与人文3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针对管理和 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还统一设置加分项。 3.2.2控制项的评定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定结 果为分值。评价指标体系3类指标的总分分别为100分、150分、100 分。3类指标各自的评分项得分Q1、Q2、Q3按参评项目该类指标的评 分项实际得分值除以适用于该项目的评分项总分值再乘以该类指标的 总分计算。

    3.2.3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应按控制项满足情况和总得分情况确定 等级。

    3.2.3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应按控制项满足情况和总得分情况确定

    3.2.4评价指标体系3类指标及加分项的评分项总分值应符合表3.2. 的规定。 人

    表3.2.4绿色雪上运动场馆各类评价指标评分项总分值

    3.2.5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总得分0应按式3.2.5进行计算

    3.2.5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总得分0应按式3.2.5进行计算。

    Q=Q1+Q2+Q3+QA

    3.2.6绿色雪上运动场馆应满足本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生态环 境、健康与人文2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均不小于40分,资源节约类 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小于60分,可认定为基本级。对于设计评价, 当评价总得分分别达到200分、240分、280分时,绿色雪上运动场 馆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对于运行评价,当评价总得 分分别达到220分、260分、300分时,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等级分别 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4.1.1场址环境安全可靠,应避开可能产生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以及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的场址。 4.1.2场馆选址、规划与建设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要求,且不得突 破生态保护红线;应合理控制规模,避免过度开发;应避开自然保护 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湿地公 园等区域。 4.1.3场馆布局应合理,整体设计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4.1.4场馆建设前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和洪 水影响评价等文件。 4.1.5竞赛场馆的规划设计除应满足赛事要求外,还应兼顾赛后使用

    4.1.5 竞赛场馆的规划设计除应满足赛事要求外,还应兼顾赛后使用 功能。

    4.1.6场馆的施工应有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4.2.1结合地形地貌,实施土石方减量化措施,回收利用

    4.2.1结合地形地貌,实施土石方减量化措施,回收利用表土资源,

    4.2.1结合地形地貌,实施土石方减量化措施,回收利用表士资源, 平价总分值为7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制定土石方减量化和综合利用方案,得2分; 2土石方平衡调配,在赛区内调配利用得2分;在场馆范围内全

    部利用,得3分; 3合理利用表土资源,受扰动土地具备剥离条件的表土全部剥离 和利用,得2分。 4.2.2非城市建成区场馆建设前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调查和潜在 影响评估,评价分值为2分 4.2.3非城市建成区场馆制定并实施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措施 评价总分值为5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设置野生动物通道,得2分: 2就地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得3分。 览专用 4.2.4根据海拔和保护物种分布特点,实施野生植物保护措施,评价 总分值为6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设置野生植物保护小区,制定野生植物保护方案,得2分; 2实施野生植物迁地保护, 且移植后成活率不低于75%,得3 分;实施就地保护,得4分 4.2.5开展场地生态恢复,修复被占用场地的生态环境,评价总分值 为7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场馆建设占用林地的,按照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的原则 制定生态补偿方案,得3分; 2场馆周边山体切削坡面采用生态护坡措施,得4分。 4.2.6滑雪道实施季节性植被恢复措施,防止水土流失,评价分值为 3分。 4.2.7场馆绿化采用乡土植物或当地成功引种驯化的植物物种,评价 总分值为4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配套建筑周边所用植物采用乡土物种或当地成功引种卵化的

    4.2.7场馆绿化采用乡土植物或当地成功引种驯化的植物

    1配套建筑周边所用植物采用乡土物种或当地成功引种卵化的 植物物种,比例不低于50%,得1分;比例不低于80%,得2分:

    2滑雪道周边所选用的植物采用乡物种或当地成功引种别化 的植物物种,比例不低于60%,得1分;比例达到100%,得2分。 4.2.8实施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评价总分 值为6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施工道路、施工场地布设等施工活动避让林地、高山草甸、自 然水体、湿地等重点保护对象,得3分: 2制定并实施施工期野生动植物保护方案,得3分。

    1施工营地避升河道、溪流等地表水体,防止堵塞河流或污染地 表水体,得1分: 2工程污水及养护用水进行回用,回用率达到80%,得2分: 回用率达到100%,得3分; 3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得2分。 4.2.15按照减量化、再利用、无害化原则,实施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管 理,提高现场余料、废料及土石方回收利用率,评价总分值为6分 M 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现场产生的废弃物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单位统一处理,得2分; 2碎石和土石方等用作地基和路基回填材料,得2分; 3现场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存放场地有地面硬化、防雨、防流失 防渗漏、防飞扬等设施,设有消防等应急安全防范措施及醒目标识, 并由专职人员看管,得2分。 4.2.16施工期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 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的规定,评价分值为3分。 4.2.17施工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光污染,评价总分值为5分,并按下 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夜间焊接作业时,采取有效挡光措施,得3分; 2人工地设置大型照明灯具时,有防止强光线外泄的措施,得2 4.2.18场馆运行阶段编制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且有效实施,评价分值为 2分

    5.1.1应结合当地的资源政策情况,对场地的能源、水资源、材料资 源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制定适宜的资源综合利用方案。 5.1.2场馆建筑设计应符合地方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5.1.3场馆区域内的能耗、水耗应采取分类、分项计量措施, 5.1.4各类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的现行值以及《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 测标准》JGJ153规定的限值

    用水器具和设备应满足节水产品的要

    1.6人工造雪用水不得采用地下

    5.1.7不得采用国家和地方禁止、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

    5.2.1合理优化滑雪道的位置和朝向,降低滑雪道因阳光直射、空气 对流带来的不利影响,评价分值为6分。 5.2.2场馆设计及运行雪务管理采用节能的人工造雪方式,评价总分 直为6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雪务管理充分考虑降低人工造雪能耗,得2分:

    2合理使用破冰造雪、跨季节储雪等造雪措施,得2分; 3运营过程中人工造雪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与资源,得2分

    2合理使用破冰造当、跨李节储雪等造当措施,得2分; 3运营过程中人工造雪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与资源,得2分。 5.2.3场馆配套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当地现行相关建筑节 能设计标准的规定,评价总分值为8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比当地建 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值降低5%,得2分;在此基础上每下降5% 再加2分。 5.2.4供暖空调系统的热泵机组和燃气锅炉的能效指标高于当地现行 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按表54的规则评分

    3运营过程中人工造雪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与资源,得2分。

    5.2.3场馆配套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当地现行

    能设计标准的规定,评价总分值为8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比当地建 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值降低5%,得2分;在此基础上每下降5%, 再加2分。

    5.2.4供暖空调系统的热泵机组和燃气锅炉的能效指标高于当地

    5.2.4供暖空调系统的热泵机组和燃气锅炉的能效指标高于当地现行 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按表5.2.4的规则评分

    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按表5.2.4的

    5.2.4热泵机组和燃气锅炉能效指标要求

    5.2.5各类房间或场所照明功率密度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目

    5.2.5各类房间或场所照明功率密度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 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的目标值以及《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 准》JGJ153规定限值的90%,并采取节能控制措施,评价总分值为6 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主要功能房间照明功率密度满足要求,得2分; 2其他区域照明功率密度满足要求,得2分; 3采取照明系统节能控制措施,得2分。 5.2.6合理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评价总分值为8分,并按下列规则 分别评分并累计:

    5.2.6合理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评价总分值为8分,并按下列规则 分别评分并累计: 1三相配电变压器达到现行国家标准《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

    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的2级能效要求,得2分;达到1级能效要 求,得4分; 2水泵、风机等设备,及其他电气装置满足现行国家相关标准 的能效等级2级或节能评价值要求,得4分。 5.2.7根据当地自然资源条件以及用能要求,合理高效利用场地太阳 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表5.2.7 的规则评分

    表5.2.7可再生能源利用评分规则

    II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5.2.8人工造雪系统采用节水技术,运行时采取节水管理措施,评价 总分值为15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单位滑雪道造雪用水量不高于式5.2.8的计算值要求,得12

    式中:q 单位滑雪道造雪用水量(m3/m2=a): b一一滑雪道压实厚度(m); Ps一一滑雪道压实密度(kg/m3),一般为430kg/m3~590kg/m3 Pw一一水的密度(kg/m),按1000kg/m计算。 2滑雪道以外区域,人工造雪面积不大于雪道总面积的10% 得3分。

    b一一滑雪道压实厚度(m); Ps一一滑雪道压实密度(kg/m3),一般为430kg/m3~590kg/m3; Pw一一水的密度(kg/m),按1000kg/m计算。 2滑雪道以外区域,人工造雪面积不大于雪道总面积的10% 得3分。 5.2.9因地制宜制定融雪水和雨水收集利用方案,评价总分值为8分! 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1 设置融雪水和雨水收集设施,得5分: 2 蓄水池采取有效防渗措施,得3分。 5.2.10合理使用再生水、雨水、融雪水等非传统水源做为人工造雪用 水,评价总分值为12分。用于人工造雪的非传统水源用水量占造雪总 用水量的比例不低于15%,得8分:不低于30%,得12分。 5.2.11合理使用再生水、雨水、融雪水等非传统水源作为冲厕用水, 评价总分值为6分。用于冲厕的非传统水源用水量占冲厕总用水量的比 例不低于50%,得4分;不低于80%,得6分。 5.2.121调蓄水池、塘坝等蓄水设施采用埋地、覆盖等降低水面蒸发的 遮蔽措施,评价分值为8分 5.2.13使用较高用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评价总分值为7分。用水 效率等级达到2级,得3分;达到1级,得7分。 5.2.14绿地灌溉采用节水灌溉方式,或种植无需永久灌溉植物,评价 分值为4分。

    5.2.15在不破坏山体生态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交通条件、运输成本等 因素,合理选用山体原有的材料,评价分值为8分。 5.2.16场馆配套建筑采用可循环利用的结构体系和建筑形式,评价总 分值为16分。采用面积比例达到50%,得12分;达到80%,得16分。 5.2.17采用可再循环材料和可再利用材料,评价总分值为8分并按 X 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可再循环材料造价比例达到10%,得4分:达到15%,得6 分; 2 可再利用材料占同类建材的用量比例不小于25%,得2分。 5.2.18合 合理应用绿色建材,评价总分值为8分。绿色建材用量占同类 材料用量比例达到50%,得4分;达到60%,得6分;达到70%,得 8分。

    6.1.1在场馆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文件中应 体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6.1.2场馆建设和运营应有利于优化当地产业结构,促进当地体育文 化、旅游休闲等产业发展。 6.1.3场馆声学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 设计规范》GB/T28049和《体育场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JGJ/T131 的相关要求。 6.1.4场馆建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体育场馆公共安全通用要求》

    6.2.1场馆建设和运营可提供当地就业机会,评价总分值为4分。提 共给当地群众的就业岗位不少于30%,得2分:不少于50%,得4分。 6.2.2有效发挥场馆的公益性并服务社会,评价总分值为4分,并按 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在场馆内开设冰雪运动课程,其中免费的课程不少于每周10 人次,得2分:

    2场馆定期免费向学生及周边群众开放,且开放时长每周不小于 10小时,得2分。 6.2.3场地与公共交通有便捷联系,场站设置和交通组织合理,评价 总分值为8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合理设置停车场、缆车站点,得2分; 2场地道路交通采用潮汐车道组织方式,得2分; 3场地内采取人车分流措施,得2分; 4机动车停车位设置或预留清洁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不少于停 车位的18%,得2分。

    6.2.7选用高效的照明灯具,并根据室内、室外场所的使用需

    置合理的照明控制系统,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按下列规

    并累计: 1在滑雪道沿途合理设置照明设施(如坡度死角照明、灯杆位置 和间距等),采用控制色温、光线范围和上射光通等措施,防止眩光 保证安全,夜场滑雪道灯光的平均照度不低于801x,最暗处不低于501x 得1分; 2有重大国际比赛高清晰度电视转播时,照明分级符合《体育场 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JGJ153中的VI级要求,并符合国际雪联的技 术要求,得1分; M 3为运动员使用追身照明技术及轨迹收集技术,得2分; 4HDTV转播重大比赛有超高速摄像要求时,摄像机方向的垂 直照度不低于18001x,场地照明的频闪比不大于6%,得2分。 6.2.8控制建筑室内颗粒物,室内PM2.5日均浓度不高于37.5ug/m3 6.2.9合理控制室内空气中甲醛、TVOC、苯系物等典型污染物的浓 度,评价总分值为6分。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的限值要求,得3分,不高于限值的90%,得6分。 6.2.10非传统水源管道和设备设有明确、清晰的永久性标识,评价分 值为2 分。×

    6.2.11室内人员聚集区域设有充足便捷的公共服务设施,评价总分值 为7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设有直饮水设施,能够同时提供热水、温水和冷水,间距不超 过80m,得2分; 2设有充足的休息座椅,每100平米不少于10个座位,得2分;

    6.2.16传承历史文脉,保留原有肌理,对文物古迹及古树名术实施有 效保护,评价总分值为7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既有建筑或古迹进行保护,得4分: 2保护原有山林肌理和格局,保留乡土风貌,保护古树名木,得 3分。 6.2.17无障碍系统设计合理,设施齐全,评价总分值12分,并按下 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无障碍路线连贯,集散广场出入口、比赛场地、观赛空间、卫 生间、建筑入口大厅、停车空间等相互无障碍连通,并与周边街区无 漳碍路线相连通,得4分; 2停车场在出入口附近设置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且不少于总车 位的2%,得2分; 3安全检查闸口处设置轮椅和婴儿推车通道,取票处、咨询处设 置具有容膝空间的低位服务柜台,得2分: 4观众席设有轮椅席位及陪护席位,轮椅席位不少于观众席位总 数的0.2%,得2分; 取水间外部设置低位饮(取)水台,得2分。 6.2.18充分考虑老年人、儿童和母婴的使用安全与方便,评价总分值 为7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公共活动区、公共卫生间、出入口、看台、走廊、楼梯均采用 摩擦系数不低于0.5的防滑铺装地面材料,得2分; 2公共活动区、走廊、楼梯墙面无尖锐突出物,得1分;

    6.2.16传承历史文脉,保留原有肌理,对文物古迹及古树名木实施有 效保护,评价总分值为7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既有建筑或古迹进行保护,得4分: 2保护原有山林肌理和格局,保留乡土风貌,保护古树名木,得 3分。 6.2.17无障碍系统设计合理,设施齐全,评价总分值12分,并按下 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无障碍路线连贯,集散广场出入口、比赛场地、观赛空间、卫 生间、建筑入口大厅、停车空间等相互无障碍连通,并与周边街区无 障碍路线相连通,得4分; 2停车场在出入口附近设置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且不少于总车 位的2%,得2分; 3安全检查闸口处设置轮椅和婴儿推车通道,取票处、咨询处设 置具有容膝空间的低位服务柜台,得2分: 4观众席设有轮椅席位及陪护席位,轮椅席位不少于观众席位总 数的0.2%,得2分; 5公共卫生间内设置无障碍厕位、无障碍小便器和无障碍洗手盆 取水间外部设置低位饮(取)水台,得2分。 6.2.18充分考虑老年人、儿童和母婴的使用安全与方便,评价总分值 为7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公共活动区、公共卫生间、出入口、看台、走廊、楼梯均采用 摩擦系数不低于0.5的防滑铺装地面材料,得2分; 2公共活动区、走廊、楼梯墙面无尖锐突出物,得1分;

    3不少于1/2的公共卫生间设置有婴儿打理台,设置儿童尺寸便 器、洗手槽,得1分; 4设有母婴室,并设置水池、座椅、插座和加热设备等,得1 分; 5有全龄化的雪上运动设备对公众租赁,得2分。

    7.1.1滑雪道养护、节能、节水、节材、绿化等的操作规程、运维规 程、应急预案等完善,且有效实施,评价分值为3分。 7.1.2,智能化系统满足雪上运动场馆运行与管理的需要,评价总分值 为9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智能化系统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50314以及《国际雪联高山滑雪国际竞赛规则》的配置要求,得3 分; 2智能化系统运行正常,得3分; 3定期检测或校验智能化系统传感器和执行器的运行状态,使各 设备的性能参数符合设计使用要求,得3分。 7.1.3应用智慧工地集成管理平台等信息技术,合理规划施工工序和 施工进度,并及时掌握绿色施工的实施情况,评价分值为6分。 7.1.4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保障人员设置合理,安全网、防护垫、雪 上巡逻员、滑雪指导员等设施和人员的要求和标准满足《中国滑雪场 所管理规范》的要求,评价分值为3分。 7.1.5进行雪上运动场馆相关设备系统调适,实现设计要求并保障系 统高效运行,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雪上运动场馆相关设备系统工后,进行综合效能调适,得5 分; 2根据设备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制定再调适计划,得5分

    7.1.6对建筑的水质和空气质量进行检测、监测并公示,评价总分值 为5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定期检测各类饮用水和非传统水源的水质并公示检测结果,得 2分; 2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并公示监测结果,得3分。 7.1.7夫 规范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融雪剂等化学药品的使用, 有效避免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损害,评价总分值为4分,并按下列 X 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2病虫害防治用品使用记录完整,得1分; 3采用生物制剂、仿生制剂等无公害防治技术,得2分。

    7.2.1场馆选址利用已废弃的工矿等用地,或利用现有雪上设施进行 改造利用,评价分值为10分。 7.2.2场馆在设计、施工建造和运行维护阶段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 和地理信息模型(GIS)等信息模型技术,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 下列规则评分: X1在设计、施工建造和运行维护阶段中的一个阶段采用BIM或 GIS技术,得3分,在两个或两个以上阶段应用得6分; 2在设计、施工建造和运行维护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采用 BIM和GIS技术,得10分。 7.2.3基于滑雪道地形采取风热环境的综合优化措施,显著降低滑雪 道因阳光直射、空气对流带来的不利影响,评价分值为5分

    7.2.2场馆在设计、施工建造和运行维护阶段采用建筑信息模型

    7.2.3基于滑雪道地形采取风热环境的综合优化措施,显著降低滑雪

    7.2.4场馆在非雪李利用天数不低于90天,评价分值为5分。 7.2.5采用先进的环保型制冷系统降低雪上运动场馆在造雪和制冰时 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评价分值为8分。 7.2.6合理利用电网绿色电力,评价总分值为10分,按表7.2.6的规 则评分。

    表 7.2.6绿色电力利用评分规则

    水,非传统水源用水量占造雪总用水量的比例不低于50%,评价分值 为5分。

    水,非传统水源用水量占造雪总用水量的比例不低于50%,评价分值 为5分。 7.2.8滑雪道的竖向承重构件预制部件的应用比例不低于50%,评价 分值为5分。 7.2.9场馆滑雪道基准面应用新技术实现高精度施工与维护,评价分 值为5分。 7.2.10运用大数据技术和场馆能耗及碳排放总量监测平台,对场地运 营阶段的环境、生态、能源、资源消耗等进行优化,实现运行数据的 公示和智能化管理,评价分值为7分。 7.2.11采取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其他创新, 并有明显效益,评价总分值为10分。采取一项,得5分;采取两项 及以上,得10 分。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 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 《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T28049 《体育场馆公共安全通用要求》GB22185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 《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JGJ153 《体育场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JGJ/T131

    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

    《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DB13(J)/T288一2018,已经河北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8年12月21日以第61号公告批准发布。 为便于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 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 衣据以及执行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 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条文 规定的参考。

    1.0.1以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契机,我国冰雪运动将 迎来巨大发展。中国1/3以上的地区适合开展冬季运动,发展潜力巨 大,北京2022年冬奥会势必将带动中国北方地区更多人民群众参与 到冬季运动中。雪上运动的普及势必带来雪上运动场馆的建设高峰 因此推进雪上运动场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对干节约资源、保护生态 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室内冰上运动场馆基本可参考《绿色建筑 评价标准》等进行设计、施工和运营,国际上也无针对室外雪上运动 场馆的绿色评价标准,因此组织有关单位针对雪上运动场馆编制了专 门的绿色评价标准,以科学引导其可持续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 运营。 1.0.2本条规定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即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雪上运动场 E

    依,划了约货源、保折护生态 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室内冰上运动场馆基本可参考《绿色建筑 评价标准》等进行设计、施工和运营,国际上也无针对室外雪上运动 场馆的绿色评价标准,因此组织有关单位针对雪上运动场馆编制了专 门的绿色评价标准,以科学引导其可持续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 运营。 1.0.2本条规定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即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雪上运动场 馆不同阶段绿色性能的评价。雪上运动场馆包括竞赛型和休闲型两种 类型。此外,由于京津冀地区气候特点接近,且为了响应国家京津冀 协同发展战略,本标准适用于京津冀地区的竞赛型和休闲型雪上运动 场馆。 1.0.3因地制宜是绿色建筑建设的基本原则,也是落实绿色发展的关 键。评价绿色雪上运动场馆时,同样应注重项目自身特点,应充分考 怎项目所在地的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场馆从最初 的规划设计到施工、运营及最终的拆除,构成一个全寿命期。绿色雪 上运动场馆要求在建筑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 节材、低碳、保护环境与提供健康、便捷的赛时条件,实现资源、环

    运宫。 1.0.2本条规定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即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雪上运动场 馆不同阶段绿色性能的评价。雪上运动场馆包括竞赛型和休闲型两种 类型。此外,由于京津冀地区气候特点接近,且为了响应国家京津冀 协同发展战略,本标准适用于京津冀地区的竞赛型和休闲型雪上运动 场馆。

    1.0.2本条规定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即本标准适用于各

    1.0.3因地制宜是绿色建筑建设的基本原则,也是落实绿色发

    键。评价绿色雪上运动场馆时验货标准,同样应注重项目自身特点,应充分考 虑项自所在地的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场馆从最 的规划设计到施工、运营及最终的拆除,构成一个全寿命期。绿色雪 上运动场馆要求在建筑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 节材、低碳、保护环境与提供健康、便捷的赛时条件,实现资源、玖 境、人文的多赢目标。同时还应重视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与新工 艺的应用。

    1.0.4符合国家和当地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是参与绿色雪上运动场 馆评价的前提条件。本标准重点在于对场馆的节地、节能、节水、节 材、低碳、保护环境、健康与人文、服务便捷等方面的性能进行评价 并未涵盖通常运动场所及建筑物所应有的全部功能和性能要求,如结 构安全、防火安全等,故参与评价的场馆尚应符合国家及当地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

    3.1.3本标准参考了《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

    3.1.4为了更好的与国际绿色建筑相关标准接轨,以及与国家《绿色 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的修订思路衔接,本标准在以往一星级、二 星级、三星级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级,以鼓励更多的雪上运动场馆 申报认证,适应我国和京津冀地区雪上运动快速发展的趋势。 3.1.5本条对申请评价方的相关工作提出要求。绿色雪上运动场馆项 目注重全寿命期内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性能,申请评价方应对项目 全寿命期内各个阶段进行绿色控制,综合考虑性能、安全、耐久、经

    3.1.4为了更好的与国际绿色建筑相关标准接轨,以及与国家《绿色 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的修订思路衔接,本标准在以往一星级、二 星级、三星级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级,以鼓励更多的雪上运动场馆 申报认证,适应我国和京津冀地区雪上运动快速发展的趋势

    3.1.5本条对请评价方

    3.1.5本条对甲请评价方的相天工作提出要求。绿色雪上运动场馆项 目注重全寿命期内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性能,申请评价方应对项目 全寿命期内各个阶段进行绿色控制,综合考虑性能、安全、耐久、经 济、便捷等因素,优化场馆技术、设备和材料选用,综合评估场馆规 模、技术与投资之间的总体平衡,并按本标准的要求提交相应分析、 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

    锻件标准3.1.6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机构依据国家和当地相关管理机

    管理制度文件确定。本条对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机构的相关工作提 出要求。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机构应按照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审查申 请评价方提交的报告、文档,并在评价报告中确定等级。对申请运行 评价的项目,评价机构还应组织现场考察,进一步审核规划设计要求 的落实情况以及项目的实际性能和运行效果。

    ....
  • 相关专题: 运动场馆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