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534-2019 高强热轧带肋钢筋应用技术规程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一级一一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应产生拉应 力。 二级一一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拉应力不应大 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三级一一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按荷载的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 算时,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规定的最大裂缝宽 度限值。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按荷载的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时,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不 超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规定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对二a类环境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尚应按荷载准永久组合计算,且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的拉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注: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的规定进行划分。 5.0.5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应按荷载的准永久组合,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应 按荷载的标准组合,并均应考虑荷载长期作用的影响进行计算,其计算值不应超过现行国家标准《混凝
6.0.2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钢筋的屈服强度标准值Jk、极限强度标准值sck应按表4.0.2采用。
DB42/T15342019
螺栓标准表6.0.2高强钢筋强度标准值(N/mm)
6.0.3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4.0.3采用
表6.0.3高强钢筋强度设计值(N/mm)
对于轴心受压构件,HRB600、HRB600E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y应取400N/mm2。 当用作受剪、受扭、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时,横向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应取360N/mm2 注:当用作围箍约束混凝土的间接配筋时,横向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可不受此限制。 6.0.4钢筋的弹性模量Es可取2.0×105N/mm2或采用实测的弹性模量。
6.0.6应用高强热轧带肋钢筋的混凝土结构,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梁的混凝土强 度等级不宜低于C40;墙、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50,不应低于C40。
高强热轧带肋钢筋的混凝土结构,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梁的混凝土强 低于C40;墙、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50,不应低于C40。 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其采用的纵向受力高强钢筋应符合下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3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
6.0.8当进行钢筋代换时,除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构件承载力、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裂缝宽度验算以 及抗震构造外,尚应满足最小配筋率、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长度、接头面积百分率及搭接 长度等要求。
DB42/T 15342019
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的规定;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0.9的规定。
表6.0.9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偏差限值
6.0.10机械连接接头应根据极限抗拉强度、残余变形、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以及高应力和大变形条件下 反复拉压性能,分为I级、II级、IⅢI级三个等级,其性能应分别符合如下要求:
6.0.10机械连接接头应根据极限抗拉强度、残余变形、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以及高应力和大变形条件下 反复拉压性能,分为I级、II级、IⅢI级三个等级,其性能应分别符合如下要求:
6.0.10机械连接接头应根据极限抗拉强度、残余变形、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以及高应力和大变形条件下
DB42/T15342019
4一一接头试件经大变形反复拉压4次后的残余变形
7.0.1配置高强热轧带肋钢筋的混凝土结构, 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 合本章的规定。本规程未作规定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及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的规定。
7.0.2采用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方法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7.0.3在矩形、T形、倒T形和1形截面的钢筋混凝主受拉、受弯和偏心受压构件及预应力混凝主轴 心受拉和受弯构件中,按荷载标准组合或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最大裂缝宽度可按下列公式 计算:
DB42/T 15342019
DB42/T15342019
7.0.4高强热轧带肋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的相关规定。
7.0.4高强热轧带肋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的相关规定。
基本锚固长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α——锚固钢筋的外形系数,可取0.14或根据试验测定; 有关规定采用;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按C60取值; d锚固钢筋的直径。 2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应根据锚固条件按下列公式计算,且不应小于200mm:
式中: 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于一项时,可按连乘计算,但不应小于0.6。
3抗震设计时,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a应按下式计算:
DB42/T15342019
式中: 对四级抗震等级取1.00 4当锚固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锚固长度范围内应配置横向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 1/4;对梁、柱、斜撑等构件间距不应大于5d,对板、墙等平面构件间距不应大于10d,且均不应大于 100mm,此处d为锚固钢筋的直径。 3.1.2梁柱节点中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 相关规定。
3.1.3混凝土结构中的600MPa级高强热轧带肋钢筋采用钢筋锚固板锚固时,锚固区的设计及钢筋锚 固板的安装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的规定。
8.2.1钢筋连接宜优先采用机械连接和绑扎搭接。机械连接接头的类型及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 准的规定。当采用焊接时,必须依据现行相关国家标准进行焊接试验,试验结果满足《钢筋焊接及验收 规程》JGJ18相关规定后方可采用。 混凝土结构中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在同一根受力钢筋上宜少设接头。在结构 的重要构件和关键传力部位,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连接接头。
DB42/T15342019
注:图中所示搭接接头同一连接区段内的搭接钢筋为两根,当各钢筋直径相同时,接头面积百分
注:图中所示搭接接头同一连接区段内的搭接钢筋为两根,当各钢筋直径相同时,接头面积百分率为50%。
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时,梁类构件,不宜 大于50%;板、墙、柱及预制构件的拼接处,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3.2.5纵向受力钢筋的机械连接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机械连接区段的长度应为35d,d为连接钢筋的 较小直径。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机械连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纵向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但对板、墙、柱及预制构件 的拼接处,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纵向受压钢筋的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的机械连接接头,除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抗疲劳性能外,位于同一连 妾区段内的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 机械连接套筒的保护层厚度宜满足有关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的规定。机械连接套筒的横向净间距不 宜小干25mm:套筒处箍簡的间距低应满足相应的构造要求
8.2.6经试验确定可采用焊接时,焊接接头应满足如下规定:
纵向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钢筋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应为35d且不小于500mm,c 内连接钢筋的较小直径,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焊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纵向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但对板、墙、柱及预制构件 的拼接处,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纵向受压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8.3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非抗震设计时,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Pmin(%)不应小于表8.3.1规定
DB42/T 15342019
表8.3.1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8.3.2抗震设计时,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Pmin(%)应
注:1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
DB42/T15342019
3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同分布钢筋的配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 等级剪力墙不应小于0.2%; 2)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3%。 8.3.3梁、柱、墙的箍筋构造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及《建筑抗震设 计规范》GB50011的相关规定。
8.3.4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横向钢筋配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相关规定。 有抗震要求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及现行行 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的相关规定。
8.4.1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表8.4.1的相关规定
8.4.1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表8.4.1自
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
注:1钢筋混凝土基础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基础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 2构件中受力纵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d;
钢筋混凝土基础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基础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 构件中受力纵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d;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表8.4.1的规定;设计使用年限为10 年的混凝土结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6.4.1中数值的1.4倍。
注:1钢筋混凝土基础宣设置混凝土垫层,基础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
9.1.4钢筋的性能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常用钢筋的公称直径、公称横截面面
DB42/T 15342019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的规定。 9.1.5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 满足本规程第4章相关材料性能要求。 9.1.6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防止钢筋混淆规格、锈蚀或损伤的措施。 9.1.7 施工中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禁止使用该批钢筋 9.1.8年 钢筋进场时应进行外观质量检查,钢筋应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OMPa级热轧带肋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应符合
1当直径为28mm以下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 2当直径为28mm及以上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7倍; 3箍筋弯折处弯弧内直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
DB42/T 15342019
3d? (4)末端两侧贴焊锚筋
末端带135°弯钩 末端与钢板穿孔塞焊
采用钢筋锚固板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的有关规
9.3.1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中,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 宜设置钢筋接头,且不应进行钢筋搭接。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接头。 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9.3.2钢筋机械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加工钢筋接头的操作人员应经专业培训合格后上岗,钢筋接头的加工应经工艺检验合格后方可 进行。 机械连接施工前应进行工艺检验,机械连接应检查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 机械连接接头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受 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接头之间的横向净间距不宜小于25mm。
DB42/T 15342019
4锥螺纹接头安装后应使用专用扭力扳手校核紧扭力矩。挤压接头压痕直径的波动范围应控制 在允许波动范围内,并应使用专用量规进行检验。 5直螺纹接头的钢筋丝头宜满足6f级精度要求,应用专用直螺纹量规检验,通规应能顺利旋入并 达到要求的拧入长度,止规旋入不得超过3p。 注:p为螺距;6f级精度要求可参考《普通螺纹公差》GB/T197中的相关规定 机械连接接头材料及质量要求等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有关 规定。
9.3.3机械连接接头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混凝土结构中要求充分发挥钢筋强度或对延性要求较高的部位应选用Ⅱ级接头:当在同一连接 区段内实施100%钢筋接头的连接时,应采用I级接头。 2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应力较高但对延性要求不高的部位可采用Ⅲ级接头。 9.3.4 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机械连接的连接区段长度应按35d计算,d 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当直径不同的钢筋连接时,按直径较小的钢筋计算。位于同一连接区段 内的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高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时,同一连接区段内I 级接头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25%,II级接头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1级接头 的接头面积百分率除按本规程第9.3.4条第2款所列情况外可不受限制。 2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免时,应采用Ⅱ级接头或 I级接头,且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 3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或纵向受压钢筋,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9.3.5钢筋焊接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从事钢筋焊接施工的焊工应持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应按照合格证规定的范围上岗操作。 2在钢筋工程焊接施工前,参与该项工程施焊的焊工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经试验 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焊接过程中,钢筋牌号、直径发生变更,应再次进行焊接工艺试验。 工艺试验使用的材料、设备、辅料及作业条件均应与实际施工条件一致。 3电渣压力焊只应使用于柱、墙等现浇混凝土构件中竖向受力钢筋的连接。 9.3.6构件交接处的钢筋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保证主要受力构件和构件中主要 受力方向的钢筋位置。框架节点处梁纵向受力钢筋宜放在柱纵向钢筋内侧;当主次梁底部标高相同,次 梁下部钢筋应放在主梁下部钢筋之上;剪力墙中水平分布钢筋宜放在外侧,并宜在墙边弯折锚固。 9.3.7钢筋安装应采用定位件固定钢筋位置,并宜采用专用定位件。定位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 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定位件的数量、间距和固定方式,应能保证钢筋的位置偏差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 准的规定。混凝土框架梁、柱保护层内,不宜采用金属定位件。
从事钢筋焊接施工的焊工应持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应按照合格证规定的范围上岗操作。 2 在钢筋工程焊接施工前,参与该项工程施焊的焊工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经 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焊接过程中,钢筋牌号、直径发生变更,应再次进行焊接工艺试 工艺试验使用的材料、设备、辅料及作业条件均应与实际施工条件一致。 3 电渣压力焊只应使用于柱、墙等现浇混凝土构件中竖向受力钢筋的连接,
不得使用油性润滑液。
DB42/T15342019
9.3.9钢筋焊接或机械连接施工完成后,应对接头外观进行检查并应形成记录,施工过程中应保护成 品质量,未经允许,不得随意弯曲或施焊。
10.1.1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具有设计变更文件。
1纵向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等: 2 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质量、接头面积百分率、搭接长度、锚固方式及锚固长度: 3 箍筋、横向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间距,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及平直段长度; 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10.2钢筋材料质量验收
10.2.1钢筋进场时,应按本规程附录A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和重量 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当有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的代表驻厂监督生产过程,并提供原材钢筋力学性能第三方检验报告时, 可仅进行重量偏差检验。 检查数量:同一厂家、同一类型、同一钢筋来源的成型钢筋,不超过30t为一批,每批中每种钢筋 名牌、规格均应至少抽取1个钢筋试件,总数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服务 力下总伸长率应符合本规程6.0.7条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抽样检验报告。
检查数量:试件数量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4.2条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报告。
0.2.5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DB42/T15342019
.2.6成型钢筋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同一厂家、同一类型的成型钢筋,不超过30t为一批,每批随机抽取3个成型钢筋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0.2.7钢筋机械连接套筒、钢筋锚固板 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尺量
10.3钢筋加工质量验收
10.3.1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应符合本规程7.2.5条规定。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尺量
10.3.3盘卷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单位长度重量偏差检验,非抗震钢筋其强度、断后伸长率应 符合本规程附录A.1.2的规定,抗震钢筋其最大力作用下总伸长率需满足表4.0.5的要求,强度需满足 本规程4.0.7条的规定。盘卷钢筋调直后重量偏差应符合本规程第4.0.9条的相关规定。力学性能和重量 偏差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对3个试件先进行重量偏差检验,再取其中2个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2重量偏差应按本规程附录A.3.3计算; 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的钢筋,可不进行本条规定的检查。 检查数量:同一加工设备、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调直钢筋,重量不大于30t为一批;每批见证抽 取3个试件。 检验方法:检查抽样检查报告
10.3.4钢筋机械锚固端的加工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钢筋锚固板应符合现行行 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的有关规定;钢筋锚固板加工与安装前,应对不同钢筋生 场钢筋进行钢筋锚固板工艺检验,施工过程中,更换钢筋厂家、变更钢筋锚固板参数及形式 进行工艺检验
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的相关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256的相关规定进行工艺检验 度检验、螺纹连接锚固板的钢筋丝头加工质量检验及拧紧扭矩检验、焊接锚固板焊缝检验。
DB42/T15342019
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加工偏差应
表10.3.5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尺量,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尺量钢丝绳标准,
10.4钢筋连接质量验收
10.4.1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10.4.2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时,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弯曲性能应符合国家 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接头试件应从工程实体中截取。 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及《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 的相关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相关规定。 验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采用专用扭力扳手或专用量规检查。
0.4.4钢筋接头的位置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要求。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中,梁端、柱端箍筋加 密区范围内钢筋不应进行搭接。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文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认证标准1O.4.5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 107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 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DB42/T 15342019
....- 钢筋工程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