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547-2010 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技术规范

  • GB50547-2010 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技术规范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8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3-21
  • 发 布 人: 青沐诚信咨询工作室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挡尾矿和水的尾矿库外围构筑物,常泛指尾矿库初期坝利 坝的总体。

    尾矿坝某标高项面、下游坡面及库底面所围的容积,包括有效 库容、死水库容、蓄水库容、调洪库容和安全库容五个部分。设计最 终堆积高程时的全库容称为总库容。

    设备标准deposited beach

    尾矿冲积形成的沉积体表层。其露出水面的部分称为于滩或 王面滩。

    由滩顶至库内水边长的水平距离。设计最高洪水位时的滩长

    beach crest

    seepage line

    库区内的水体向坝体下游方向渗流时,在坝体内形成的自由力

    尾矿堆积坝坝顶与初期坝坝顶的高差

    height of dam

    堆积坝坝顶与初期坝坝轴线处坝底的高差。达到设计最终 识高程时的坝高称为总坝高,

    .0.1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勘察(以下简称“堆积坝勘察”)应依 委托单位提供的勘察任务书进行。任务书的内容应符合本规范阝 录A的要求。

    注:1当库容与坝高指标分属不同等别时,按高的等别;当等别相差大于1时,按高 等别降低1等; 2当尾矿库失事将使下游的重要城镇、工矿企业或铁路干线遭受严重灾害者, 可按本表确定的等别提高1等。

    主:1当库容与坝高指标分属不同等别时,按高的等别;当等别相差大于1时,按 等别降低1等; 2当尾矿库失事将使下游的重要城镇、工矿企业或铁路干线遭受严重灾害者 可按本表确定的等别提高1等。

    3.0.4堆积坝勘察应分别在堆积至总坝高的1/3和2/3时进行,对 总坝高小于30m的堆积坝可减少勘察次数。坝的堆筑运行有异常 情况时应随时进行勘察。闭库勘察宜在闭库前或闭库时进行。

    3.0.5尾矿可根据其粒度成分和塑性指数按表3.0.5确定其类别 和名称,尾矿的性状可根据其分类参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中相应土 类的性状进行描述。对烧结法赤泥除按表3.0.5分类外,还可根据 其固化程度划分为固化、半固化和未固化

    表3.0.5尾矿分类

    十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

    2塑性指数应由相应于76g圆锥仪沉人士中深度为10mm时测定的液限计算 得。

    4.1.1堆积坝勘察应在明确勘察目的和技术要求、现场踏勘、搜集 和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编制勘察纲要。 4.1.2堆积坝勘察手段应以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钻探、原位测试 和室内试验为主,必要时尚应采用适宜的物探、并探和槽探等方法。 4.1.3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的项目、方法和条件应根据设计要求 工程特点和尾矿类别确定, 4.1.4除长期观测孔外,坝体上所有钻孔和探并使用完毕后均必 须进行封堵回填。

    4.1.5当尾矿土、水含有害物质时,应对现场作业人员和设备仪器 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4.1.5当尾矿土、水含有害物质时,应对现场作业人员和设备

    4.2资料搜集与工程地质测绘

    4.2.1堆积坝勘察前应全面搜集、整理和分析与该堆积

    4.2.1堆积坝勘察前应全面搜集、整理和分析与该堆积坝有关的 资料。搜集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1尾矿的原矿类别,选矿方法与工艺,尾矿的矿物成分和化学 成分,尾矿的颗粒组成等。 2初期坝的结构形式,反滤和排渗设施的设置及其运行情况。 3尾矿库的设计参数及使用后尾矿排放堆积方式、逐年堆积 高度和运行情况,沉积滩的分布及其变化情况。 4堆积坝及其附近其他构筑物分布情况。 5堆积坝所在地区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和地震地质资料,水 文气象资料,前期勘察资料。 6堆积坝的变形、浸润线、排渗及溢流等方面的监测设施设置

    情况及观测数据,堆积坝渗漏情况及邻近区域的环境质量。 7类似堆积坝的工程经验资料。 4.2.2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范围应包括堆积坝及其有关的外 围。测绘的比例尺和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坝区及复杂地段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宜采用1:500~1: 2000,有关的外围地段的比例尺宜为1:2000~1:5000。 2对堆积坝有重大影响的坝的变形、裂缝、渗漏、流土、管涌等 现象及滑坡、断层、软弱夹层、洞穴等地质单元体,可扩大比例尺表 示。 3地质界线和地质观测点测绘精度在相应比例尺图上的误差 不应超过3mm。 4.2.3地质观测点的布置、密度和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4.2.3地质观测点的布置、密度和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质观测点宜按网状布置,对堆积坝有重大影响的地质单 元体的点和边界应设地质观测点。 2地质观测点的密度应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确 定,在图上的间距宜为20mm~50mm。 3地质观测点应采用测量仪器定位

    4.3.1勘探手段应以钻探、标准贯入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为主,每 个勘探点均应布置钻孔,钻探工作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要求

    稳定性评价有代表性的地段,探线方问宜垂直坝轴线。每个堆积 坝应在预估稳定性较差的地段布置不少于1条的主要勘探线,其下 游端宜达到初期坝趾下游约30m,其上游端宜达到自坝顶起相当于 拟评价坝高2倍~3倍的距离。其他勘探线的长度可按实际条件

    4.3.5尾矿堆积坝勘察在主坝的勘探线数量不应少于3条。

    3.6拦截谷口建库的堆积坝的勘探线、勘探点间距宜符合表 3.6的规定

    表4.3.6勘探线、勘探点间距

    注:1勘探点间距在主要勘探线上宜取小值,一般勘探线上的坝体地段宜取小值; 2当存在软弱夹层,特别是可能产生滑动的夹层时,应增加勘探点; 3,当需查明初期坝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时,在初期坝地段应符合初期坝 勘察的要求; 4当有适用的前期堆积坝勘察资料时,勘探点数量可适当减少

    2当存在软弱夹层,特别是可能产生滑动的夹层时,应增加勘探点; 3,当需查明初期坝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时,在初期坝地段应符合初期块 勘察的要求; 当有适用的前期堆积坝勘察资料时,勘探点数量可适当减少,

    4当有适用的前期堆积坝勘察资料时,勘探点数量可适当减少。 4.3.7围地筑坝建库的堆积坝勘探线应布置在需评价的各坝段, 主坝探线数量应符合本规范第4.3.5条的规定,其他坝段不得少 于2条:勘探点间距宜符合本规范表4.3.6的规定,

    3.7围地筑坝建库的堆积坝勘探线应布置在需评价的各坝段

    4.3.8勘探孔深度应符合下列

    1控制性勘探孔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2,且每条勘探线上 不应少于3个。 2所有勘探孔深度应进入原天然地面以下1m~2m,其中控制 孔深度应满足表4.3.8的规定

    控制性勘探孔深度(进入原天然地面以

    注:1若表中所列勘探孔深度以下存在软弱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应穿过软弱地层 2在勘探深度内遇见稳定基岩时,孔深可减小; 3场地内存在岩溶等不良地质作用时,勘探点深度应另行确定; 4当坝体和堆场内设有加筋或防渗层时,勘探孔深度可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4.3.9所有勘探点均应测定地下水位,地下水位的量测应符合下 列规定: 1遇地下水时应量测水位。 2稳定水位应在初见水位后经一定的稳定时间再量测。 4.3.10采取岩土试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所有钻孔和探并均应取样。对以粉性和黏性为主的尾矿应 采用薄壁取土器或回转取土器采取不扰动试样,对砂性为主的尾矿 土应采用取砂器采取不扰动试样;取样的垂直间距宜为1.0m~ 3.0m。 2每主要尾矿层和土层的不扰动试样数量应满足试验项目 和统计分析的需要。 3对软弱夹层,特别是可能产生滑动的夹层,应采取试样。 4当尾矿层和岩土层不均匀时,应增加取样数量。 5所有标准贯入试验点均应采取扰动试样。 6堆积坝场地应采取水、土试样,并进行水、土对建筑材料腐 蚀性的试验,水、土试样数量分别不宜少于3件

    4.4.1静力触探试验应按下列规定布置:

    1在主要勘探线上,应有不少于1/2勘探点进行静力触探试 验,在其他勘探线上可适量布置静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孔与 钻孔间距不宜大于1.5m。 2静力触探试验孔深度宜穿过可能滑动面。 3静力触探试验宜在钻探和十字板剪切试验之前进行。 4.4.2标准贯人试验应按下列规定布置: 1标准贯入试验孔数量不应少于钻孔数量的1/2,钻孔中各类 土层均应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2标准贯入试验点的垂直间距宜为1.0m~1.5m。 4.4.3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按下列规定布置:

    4.4.3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按下列规定布置:

    1对碎石土,可进行重型或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2每条勘探线的试验孔不宜少于2个。 4.4.4十字板剪切试验应按下列规定布置: 1对堆积的尾矿中具有饱和软黏土特征的尾黏土或尾粉质黏 土,宜进行十字板剪切试验,测定其不排水抗剪强度和灵敏度。 2十字板剪切试验测点竖向间距宜为1m。 4.4.5现场直接剪切试验应按下列规定布置: 1现场直接剪切试验可在堆积坝下游坡面或干面滩上选择适 宜的地点进行。 2同类尾矿的现场直接剪切试验数量不宜少于3处。 4.4.6 波速测试应按下列规定布置: 1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于或大于0.10g的地区,应进行单 孔波速测试。 2波速测试应在主要勘探线钻孔中全孔段进行,测试孔数量 不得少于3个,测点间距宜为1m~2m。 4.4.7堆积坝勘察应采用抽水试验或注水试验测定尾矿土的渗透 系数,并应按下列规定布置: 1.在沉积滩上宜进行不少于3处的抽水试验或注水试验。 2在以砂性和粉性为主的尾矿层中,宜采用抽水试验。 3注水试验可在探井或钻孔中进行。 4.4.8尾矿应按其类别分别进行般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并应 按工程要求进行以下项目的试验: 1当进行堆积坝抗滑稳定性分析时,应根据计算方法和土的 类别按本规范表6.0.5的要求进行三轴压缩试验和直剪试验。 2当需要进行坝的沉降变形计算时,应对坝体和坝基土层进 行固结试验。 3各类尾矿应进行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渗透试验。 4当场地处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于或大于0.10g地区时: 应对尾矿和坝基土进行动力性质试验

    5.1.1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的试验项自、试验方法、试验条件应根 据勘察技术要求和尾矿的特征确定。 5.1.2室内试验的样品宜采用天然结构的试样,制样前应进行原 状样的质量鉴定。 5.1.3尾矿的室内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应在工程现场进行。 5.1.4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的设备、试验操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

    5.2.1静力触探试验适用于砂性、粉性、黏性尾矿

    1静力触探可根据工程需要采用单桥探头、双桥探头或带孔 隙水压力量测的单、双桥探头,测定尾矿土的比贯人阻力(力)、锥尖 阻力(g.)、侧壁摩阻力(f)和贯人时的孔隙水压力(u)。 2选择试验设备时,其贯入的能力应满足探测深度的要求。 3试验时应匀速垂直压入,贯入速率为1.2m/min。 5.2.3静力触探试验成果整理应包括下列内容: 1绘制各种测试指标与深度的关系曲线和孔隙水压力消散曲 线。 2根据贯入曲线的特征,结合相邻钻孔资料,判别和划分土 层。计算相关测试数据的平均数,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各土 层的静力触探测试指标。

    5.3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5.3.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初期坝筑坝的碎石土、坝基 底碎石土、极软岩的测试

    底碎石土、极软岩的测试。 5.3.2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1冲击方式应采用自动脱钩落锤装置。 2触探杆最大偏斜度不应超过2%,试验过程中应控制探杆的 偏斜和侧向晃动。锤击速率宜每分钟15击~30击。 3当重型动力触探连续三次N63.5>50时,可停止试验或改用 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5.3.3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成果整理应包括下列内容: 1绘制单孔触探试验锤击数与贯入深度关系曲线。 2分层统计触探贯人锤击数的平均值,统计时应对异常值分 析原因并权衡剔除

    低碎石工、板软石的侧试

    5.4.1标准贯人试验适用于砂性、粉性和黏性尾矿。

    5.4.1标准贯人试验适用于砂性、粉性和黏性尾矿。 5.4.2标准贯人试验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1试验应提供标准贯入试验的锤击数。 2在孔壁不稳定时宜采取套管护壁或泥浆护壁的回转钻进法 钻进,钻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处,应清除孔底残土再进行试验 5.4.3标准贯试验成果整理应包括下列内容: 1绘制单孔标准贯人锤击数与深度关系的直方图或将锤击数 直方图标注在钻孔柱状图及工程地质部面图的相应深度上。 2分层统计标准贯入锤击数N值的平均值,统计时应对异常 值分析原因并权衡剔除。

    1试验应提供标准贯人试验的锤击数。 2在孔壁不稳定时宜采取套管护壁或泥浆护壁的回转销 钻进,钻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处,应清除孔底残土再进行试验

    1绘制单孔标准贯人锤击数与深度关系的直方图或将锤击娄 直方图标注在钻孔柱状图及工程地质剖面图的相应深度上。 2分层统计标准贯入锤击数N值的平均值,统计时应对异营 直分析原因并权衡剔除,

    5.5.1十字板剪切试验适用于饱和软黏性尾矿层中进行

    十学板剪切试验适用于饱和软黏性尾矿层中进行不排水抗

    剪强度和灵敏度测试。

    5.5.2士字板剪切试验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1当尾矿堆积层中存在厚度大于0.5m的饱和软、流塑状态黏 性尾矿或地基中存在软土时,宜在钻孔中进行十字板剪切试验,测 定其不排水抗剪强度及灵敏度。 2对均质士层,十字板剪切试验点竖向间距宜为1.0m~ 1.5m,同一层位测定总数不宜少于3个;对非均质或夹薄层粉性、砂 性尾矿的层位,宜先做静力触探,结合土层变化,选择软黏士部位进 行试验。 3当试验点的深度超过10m时,应注意安装好导正系统及测 试设备,拧紧接箍,消除人为与机械误差

    5.5.3十字板剪切试验整理成果应包括下列内容:

    1计算各试验点饱和软、流塑状态黏性尾矿或坝基软土的不 排水抗剪峰值强度、残余强度和灵敏度。 2根据土层条件和工程经验,对实测的十字板不排水抗剪强 度进行修正。 3绘制单孔不排水峰值强度、残余强度和灵敏度随深度的变 化曲线:需要时,绘制抗剪强度与扭剪角的关系曲线。

    5.6.1现场直剪试验适用于尾矿层、尾矿软弱夹层的接触面、库岸 基底地层的软弱结构面的剪切试验

    5.6.2现场直剪试验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1试验的场地应根据尾矿的沉积特征或库岸基底软弱层结构 面的展布状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试验。 2试验的剪切方向应与岩土体可能发生的滑动方向一致。 3每组的试验不应少于3个试验点,每一组的各试验点岩性 应基本相同试体的高度不宜小于20cm,剪切面积不宜小于 0.25m

    4最天正应力应天于该滑动面上最大法向压力。 5.6.33 现场直剪试验成果整理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绘制剪应力与垂直应力关系曲线、剪应力与剪切位移关系 曲线。 2确定强度参数。

    5.7.1波速测试适用于各类尾矿堆积层及坝基各类天然土月

    1波速测试可根据任务要求采用单孔法、跨孔法。 2测点宜布设在孔内地层岩性交界面处,当层厚较大时 层中部增加测点,测点间距宜为1.0m~3.0m。

    按不同深度提出各测孔的压缩波、剪切波波速Up、Us; 1 2计算各岩土层的动弹性模量、动剪切模量和动泊松比

    5.8.1抽水试验适用于获得尾矿的综合渗透系数、涌水量、景

    5.8.2抽水试验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8.2抽水试验应符合下列技术

    1抽水试验可根据场地条件,选择稳定流或非稳定流的试验 方法。稳定流试验宜做三次降深;非稳定流试验,其出水量应保持 常量。 2当水位较深、水量不大时,可选择用抽筒提水进行简易抽水 试验。 3观测孔宜垂直和平行地下水流向各布一条观测线,每条观 测线宜布置1个~3个孔。观测孔与抽水孔的距离应根据含水层的 厚度、透水性能等确定。

    4试验期间,应对坝体上的钻孔水位及库内水位、库坡渗水点 进行静水位、动水位、恢复水位的测量。

    8.3抽水试验成果整理应包括

    1抽水试验成果应编制抽水试验综合图,内容包括钻孔平面 位置、钻孔柱状图、抽水钻孔结构图以及涌水量Q与时间t关系曲 线Qf(t)、水位降深S与时间t关系曲线S三f(t)、涌水量Q与降 深S关系曲线Q=f(S)、单位涌水量q与降深S关系曲线q=f(S)。 2根据上述成果和水文地质条件,计算影响半径和渗透系数

    5.9.1试坑注水试验适用于测定尾矿层的垂直渗透系数,钻孔 注水试验适用于测定尾矿土层的垂直渗透系数和水平渗透系 数。

    1当尾矿层位于地下水位以上,且地下水埋深大于5m时, 可采用试坑注水法;对砂性尾矿宜采用单环注水法;对黏性、粉性 尾矿宜采用双环自流注水法。 2对地下水位以上或以下的渗透性较弱的粉性、黏性或砂性 尾矿土宜采用钻孔降水头注水法,对地下水位以下渗透性较强的 砂性尾矿、初期坝堆积层宜采用钻孔常水头注水法。

    5.9.3注水试验成果整理应包括下列内容:

    1试坑单环法和试坑双环法的成果整理应绘制稳定流量Q 与时间t关系曲线Q三f(t),并计算试验土层的垂直渗透系数 k。 2钻孔降水头法应绘制水头高度H与初始水头高度H。之 比H/H。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确定滞后时间T;钻孔常水头法应 绘制流量Q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确定稳定流量。两种方法各根 据试验段的渗水方式和试验装置条件计算试验段尾矿层的水平渗

    5.10室内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5.10.1颗粒分析试验应根据尾矿类别采用筛析法、沉淀法、密度 计法、移液管法进行试验,分析的最小粒径应至0.002mm,并应提 供平均粒径、有效粒径、不均匀系数。 5.10.2尾矿的垂直、水平渗透试验,应分别沿垂直、平行尾矿自 然沉积层理的方向进行,测定尾矿的垂直渗透系数和水平渗透系 数。

    5.10.3土的固结试验应根据工程要求确定试验方法,并提供下

    5.11.1测定尾矿的动力性质应采用振动三轴仪或共振柱。测定 小应变范围内的动力特性参数宜采用共振柱试验,测定较大应变 范围内的动力特性参数宜采用动三轴试验。 5.11.2砂性尾矿的动力性质试验可采用扰动土制备试样。试样 制备时采用的于密度、含水率应根据不扰动样的试验成果确定。

    1劲强度试验的固结比直采用, 采用100kPa、200kPa、300kPa,振动破坏周次可采用10周、20周, 30周。 2测定液化应力比时,采用的最小主应力宜与可能液化层位 深度的应力相适应。 3测定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时,采用的最小主应力宜与坝高 相适应。 4共振柱试验的围压应根据工程实际确定,宜采用50kPa、 100kPa、200kPa、400kPa。 5.11.4尾矿的动力试验成果宜包括下列内容: 1动弹性模量、动剪切模量、阻尼比、动强度、液化应力比等 参数。 2动三轴试验提供动弹性模量、阻尼比与动应变的关系曲 线,不同固结比和振次的动应力和动应变关系曲线,饱和土的液化 应力比与振次关系曲线。 3共振柱试验提供小应变时的动剪切模量、动弹性模量和阻 尼比。

    1动弹性模量、动剪切模量、阻尼比、动强度、液化应力比等 参数。 2动三轴试验提供动弹性模量、阻尼比与动应变的关系曲 线,不同固结比和振次的动应力和动应变关系曲线,饱和土的液化 应力比与振次关系曲线。 3共振柱试验提供小应变时的动剪切模量、动弹性模量和阻 尼比。

    6.0.1岩土工程的分析评价应在工程地质测绘、勘探和取样、 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尾矿堆积坝的特点和要求进 行。 6.0.2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应根据堆积坝的勘察成果,结合尾矿的 沉积规律进行概化分区,并根据工程需要选用适宜的分析计算 方法。尾矿和坝基土的各项物理力学参数应按概化分区进行 统计。 6.0.3尾矿堆积坝的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应包括渗流稳定性分析、 静力稳定性分析;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不小于0.10g的地区还应 包括动力稳定性分析和液化稳定分析。 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10g的地区的5级尾矿堆积坝, 当坝外坡比小于1:4时,除尾黏和尾粉质黏土组成的堆积物以 及软弱坝基外,可不进行稳定性计算。 6.0.4项体稳定性计算应选取不少于两个筑坝高度分别进行计 算,第一计算阶段应为勘察时的已有坝高,第二计算阶段为最终设 计坝高。此外,尚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其他条件下堆积坝的稳定性 进行分析计算。 6.0.5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分析应按所采用的分析方法选取相 应的各项岩土工程参数。尾矿和坝基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应根据计 算方法和土的类别按表6.0.5选取。 6.0.6抗滑稳定性计算参数选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洪水运行条件下应采用浸润线调整后的指标。 2计算参数除应考虑试验室与原位实测数据外,还应结合有

    6.0.1岩土工程的分析评价应在工程地质测绘、勘探和 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尾矿堆积坝的特点和要 行。

    积规律进行概化分区,并根据工程需要选用适宜的分析计算 法。尾矿和坝基土的各项物理力学参数应按概化分区进行 充计。

    6.0.3尾矿堆积坝的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应包括渗流稳定性

    包括动稳定性分析和液化稳定分析。 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10g的地区的5级尾矿堆积坝 坝外坡比小于1:4时,除尾黏土和尾粉质黏土组成的堆积物以 软弱坝基外,可不进行稳定性计算

    0.4坝体稳定性计算应选取不少于两个筑坝高度分别进行计 单,第一计算阶段应为勘察时的已有坝高,第二计算阶段为最终设 坝高。此外,尚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其他条件下堆积坝的稳定性 行分析计算

    0.5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分析应按所采用的分析方法选取相 的各项岩土工程参数。尾矿和坝基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应根据计 方法和土的类别按表 6. 0.5选取

    5.0.5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分析应按所采用的分析方法选

    1 洪水运行条件下应采用浸润线调整后的指标。 2计算参数除应考虑试验室与原位实测数据外,还应结合有 关工程经验数据和通过反分析确定。

    表6.0.5尾矿及坝基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强度计算土的类别试验方法和强度指标试样起始状态方法无黏性土固结不排水剪,Ccu、peu固结快剪,C、中少黏性土总应固结不排水剪,Ceu、Φeu1.坝体材料力法含水量及密度宜固结快剪,C、中与原状样一致;黏性士浸润线以下应预固结不排水剪,Ccu、中eu先饱和;试验应力应与坝慢剪,C、Φ体实际应力一致无黏性土2.坝基应采用原固结排水剪,cd、中a状土样有效应力法慢剪,C、中黏性土固结不排水剪、测孔压,Ceu、中cu,c、Φ注:1少黏性土指黏粒含量小于15%的尾矿;2软弱尾黏土类黏性土采用固结快剪指标时,应根据其固结程度确定;当采用十字板抗剪强度指标时,应考虑土体固结后强度的增长。6.0.7尾矿堆积坝应进行渗流稳定分析,并应包括以下内容:确定堆积坝体的浸润线及其下游可能出逸点的位置。2计算坝体和坝基的渗流量。3当发生坝坡或坝基浸润线出逸时,应确定渗透流量,评价产生管涌、流士的可能性,评价其出逸比降以及堆积坝中不同尾矿土层之间的渗透比降。6.0.8渗流计算应考虑尾矿筑坝时放矿方式的影响。对1级~3级堆积项宜采用二维或三维有限元法等数值分析方法进行渗流分析,山区尾矿库渗流分析宜进行三维有限元法计算或由模拟试验确定。对4级、5级堆积坝的渗流可根据排渗条件采用二维渗流计算方法进行近似计算或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计算。6.0.9尾矿堆积坝的静力稳定性分析宜采用计及条块间作用力.19:

    的简化毕肖普法,也可采用不计条块简作用力的瑞典圆弧法。对 1级~3级班积坝尚宜选用适宜的模型进行二维或三维有限元法 的应力应变分析。 6.0.10尾矿堆积坝进行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时应根据要求采用正 常运行、洪水运行和特殊运行三种不同条件分别计算,各种计算条 件下的荷载组合应根据运行情况按表6.0.10采用

    表6.0.10不同计算条件的荷载组合

    注:荷载类别表示如下:1一筑坝期正常高水位的渗透压力;2一坝体自重;3一坝体 及坝基中的超静孔隙水压力;4一最高洪水位有可能形成的稳定渗透压力;5 地震荷载,

    5.0.12尾矿堆积坝的动力稳定性分析可采用拟静力法进行 算,对1级~3级尾矿堆积坝尚宜采用二维或三维有限元法进 动力分析。

    时,单元划分除应考虑概化尾矿分层界面外,还应结合监测成果 浸润线位置,荷载中还应考虑渗透压力;选择的计算模型应与讠 验统计模型相对应

    行。对4级、5级尾矿堆积坝的液化分析可采用一维简化动力法 计算,对1级~3级尾矿堆积坝可采用二维时程分析法计算。

    7.0.1勘察报告应在原始资料整理、检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编制, 应做到资料齐全、论证有据、评价正确、建议合理 7.0.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根据任务要求、工程特点、地质条件 和所需要评价的问题进行编制,并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概况,包括尾矿堆积坝的设计参数、现状条件和运行 状况等。 2勘察技术要求、勘察工作实施的依据和技术标准。 3 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量。 4场地位置、地形、地貌及区域地质概况。 5坝址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层、地质构造、不良地质作用 以及尾矿堆积层的层位分布、岩性特征、沉积规律等。 初期坝、堆积体及坝基岩土的工程性能指标等。 堆积坝水文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地震动参数。 9 堆积坝的岩土工程分析和评价。 堆积坝存在病患的分析和整治处理措施建议。 11 对监测项目及监测工作的建议。 12 为保障堆积坝的稳定与安全运营的管理方面的建议和措 施。 7.0.3 勘察报告应附下列图表: 1 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 2 图例。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4工程地质剖面图

    5稳定性分析计算图表。 6 原位测试成果图表。 7 室内试验成果图表。 7.0. 4 勘察报告可根据需要附下列图表: 1 区域地质图。 2 综合工程地质图。 3 工程地质柱状图。 4 与工程有关的照片。 5 各种有关的物探测试成果图表。 6 其他需要的图表。 7.0.5 勘察报告可根据需要附下列附件: 1 工程任务委托书(或含勘察技术要求的勘察合同)。 2 与工程相关的重要函电。 3 与工程相关的审查报告或审查会议纪要。 4 专门性试验、专题研究报告或监测报告。 5 其他需要的报告及资料。 7.0.6 勘察文件的文字术语、符号、数值、计量单位、标点名

    钙镁磷肥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8.1.1为提供坝体稳定性分析、安全性评价和加固的基础资料, 以及预测环境影响,应对堆积坝进行监测。 8.1.2监测项目和要求应根据堆积坝的规模、工程环境、运营状 况确定。监测项目宜包括地下水动态监测、库内水位和坝体排渗 监测、溢流监测、坝体变形监测,以及库岸不良地质监测等。 8.1.3监测资料应及时整理,并建立监测图表记录档案,发现异 常必须及时报告。

    8.2.1日常巡视应包括安全设施的运营状况,坝坡的维护和异常 变形,库内水位的涨落,浸润线出逸引起的管涌,排渗流量和浑浊 度变化,以及影响堆积坝安全的库岸滑坡、泥石流、岩溶、采空区等 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 8.2.2巡视工作宜采用现场记录、绘制草图、拍照、录像等手段进 行。

    8.2.2巡视工作宜采用现场记录、绘制草图、拍照、录像等手段进 行。 8.2.3巡视周期可每周一次,暴雨季节或坝体出现险情时应连续 监视。

    8.2.3巡视周期可每周次,暴雨季节或坝体出现险情时瓦

    检测试验8.3地下水和库内水位监测

    8.3.1坝体浸润线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浸润线蓝测可通过布设在坝坡上的滤水管井水位进行观 测。 2观测并宜沿垂直坝轴线方向的部面布置。对于沟谷型

    坝,宜布置3条观测面,短坝可于沟谷中心布设1条观测部 面。平地筑坝,可区别不同坝段,分别选择代表性部面布设观 测井。 3观测部面应自初期坝坝趾至堆积坝坝顶,并随堆积坝加高 而向上延伸。渗流水对坝外环境有不良影响的地段,坝前应根据 其影响范围增设观测井。 4观测井间距可按25m~50m布置,并视坝体规模和渗流 变化情况调整。其中初期坝项坡、初期项与堆积坝的结合部,以及 排渗设施两侧均应布置观测井。 5观测井深度应至浸润线设计理深以下3m~5m。 6观测并宜采用清水钻孔,当采用泥浆钻进时必须采用清水 洗井。井管下部渗水管长度宜为3m~5m,外包无纺布和粗砂滤 料,管底应封闭。 7水位量测宜采用电子水位计,有条件时也可采用自记水位 计。 8观测周期宜为每周一次。在库内水位异常变化或放矿点 变动期间,应每天进行观测。 8.3.2坝体孔隙水压力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坝体孔隙水压力监测宜通过理设在坝体不同部位和不同 深度的孔隙水压力计进行。 2孔隙水压力观测点宜垂直坝轴线方向的剖面布设。主 要观测部面应选在坝坡断面最大的部位,其他部位可根据堆积坝 运营状态和稳定性分析的需要设置。 3观测剖面应自初期坝坝趾向上至堆积坝坝顶,观测点平面 间距可按25m~50m布置,渗流条件突变部位应增设观测点。 4孔隙水压力计竖向分层埋设深度和层数应根据含水层变 化情况选定。如果坝底有透水层,孔隙水压力计设置应自坝基开 始。孔隙水压力计埋设方法可参照本规范附录C。 5孔隙水压力观测可与浸润线观测同步进行

    ....
  • 岩土工程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