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0554-2017 煤炭工业矿井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

  • GBT50554-2017 煤炭工业矿井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4.4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3-22
  • 发 布 人: 青沐诚信咨询工作室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5应对并上、并下各生产系统和主要辅助生产系统的工艺及 置、设备选型、主要建(构)筑物结构及形式和工业场地布置等进 方案比选; 6应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综合利用等制定合理可行的 施; 7 应对矿并投资的合理性进行论证。 2.3 矿并初步设计文件内容和深度应能指导编制下列矿并专 设计: 1安全设施设计; 职业病防护设施专项设计; 3 环保工程专项设计; 消防设施专项设计; 节能减排设计专篇: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 7 瓦斯抽采与利用专项设计; 8 防治水专项设计: 9 防治冲击地压专项设计; 10 制冷降温专项设计; 11 放顶煤采专项设计; 12 矿井防火火专项设计。 2.4 矿并初步设计文件内容应满足下列要求: 指导矿井建设,保证技术方案顺利实施和合理控制建设 设资; 指导矿井施工图设计; 3 指导矿井施工组织设计: 4 满足施工招标、土地征购和施工准备的需要; 5 为矿并建设项目的年度基建计划提供依据; 满足矿井主要设备订货的需要。 2.5 改扩建矿并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内容和深度,除应符合本标

    推第2.2.2条~第2.2.4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原建设背景,自前技术水平、生产现状、经营状况、存在 问题等,应在初步设计说明书“总论”中论述; 2对现有的开拓、开采、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电等各生 产系统和各辅助生产系统的布置和装备及运行情况,地面布置及 设施使用情况等,均应在初步设计说明书的各相应章节中有详细 论述,并应在相关附图中表述; 3应体现对已有工程、设备和设施及地面布置等充分利用的 原则; 4应体现提供安全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提高 技术装备水平、降低资源消耗、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经济效益等 原则。

    3.1.1施工图设计应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当因条件变 化,需调整水平划分及标高、首采区位置、采煤方法、装备水平等重 大技术方案时,应修改调整矿并初步设计文件,并应经原批准部门 同意或重新报批

    水利图纸、图集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需要

    3.1.3施工图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图纸纸

    3.2.1施工图设计文件内容应包括图纸自录、设计图纸等。设计 图纸应包括必要的设计说明。 3.2.2 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深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施工和安装; 2 编制施工图预算: 安排材料、设备订货和非标准设备的制作。 3.2.3 施工图设计文件宜按单位工程分专业编制,

    3.2.4施工图单位工程图纸目录可按照本标准附录 D执行

    .2.4施工图单位工程图纸目录可按照本标准附录D执行。

    录A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编制内容和深度

    A.1初步设计说明书构成

    A.1.1矿并初步设计说明书应由前引部分、正文部分

    图A,1.2初步设计说明书封面

    (隶属关系及建设单位名

    图A.1.3初步设计说明书靠页

    A.1.7初步设计说明书正文部分除总论外均应按照章、节排序。 各章、节应有章名、节名,位置应居中。总论和各章、节层次编号及 名称应符合表A.1.7的规定。总论及各章、节内容和深度应符合 本标准附录 A. 2~A. 23 的规定。

    表A.1.7章、节层次编号及名称

    第二节开拓部署 第三节井筒 第四节井底车场及碉室 第四章井下开来 第一节采区布置 第二节采煤方法及工艺 第三节“三下”采煤及村庄搬迁规划 第四节巷道掘进 第五章井下运输 第一节煤炭运输方式及设备 第二节 辅助运输方式及设备 第三节 矿井车辆配备 第六章通风与安全 第一节 瓦斯资源分析和瓦斯涌出量预测 第二节 矿井通风 第三节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 第四节 矿井火灾防治 第五节 矿井粉尘防治 第六节 矿井水害防治 第七节 矿井热害防治 第八节 矿井冲击地压及顶板灾害防治 第九节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第十节 矿山救护 第七章矿井主要固定设备 第一节 提升设备 第二节 通风设备 第兰节排水设备 第四节压缩空气设备 第五节抽采瓦斯设备 第六节 注氮设备 第八章地面生产系统 第一节煤质及煤的用途

    续表 A. 1. 7

    第二节煤的加工 第三节 节主、副井机械设备及布置 第四节石 研石和脏杂煤处理系统 第五节 辅助设施 第九章地面运输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 标准轨距铁路 第三节 场外道路 第四节 其他运输方式 第十章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 第一节 矿井地面总布置 第二节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 第三节 矿井其他场地布置 第四节 工业场地防洪、排涝和竖向设计 第五节 场内运输 第六节 工业场地管线综合布置 第七节 矿井建设用地 第十一章 供配电系统 第一节 供电电源 第二节 电力负荷 第三节 输变电 第四节地面供配电 第五节 井下供配电 第六节 铁路电力牵引 第十二章 信息与自动化 第一节 总体架构 第二节 安全、生产监控及自动化系统 第三节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第四节通信 第五节信号 第十三章地面建筑 第一节 设计原始资料及建筑材料

    续表 A. 1. 7

    A.1.8初步设计说明书应有附图目录。附图目录格式及内容应 符合表 A. 1. 8 的规定。

    续表A.1.8图纸编号序号章次图纸名称备注(比例)新制采用第三章采区划分及开来计划图(包括11采区编号、面积、可采储量、服务1:5000或1:10000年限、接替起止时间等)12井上下对照图1:5000或1:1000013主并井筒平面(或断面)图1:20或1:5014副井井简平面(或断面)图1:20或1:5015排研井井筒平面(或断面)图1:20或1:5016特殊凿井段井壁结构平、剖面图1:20或1;5017井底车场平面图1:50018井底车场线路及水沟坡度图水平1:500垂直1:5019第四章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平面图1:2000或1:500020采区巷道布置剖面图1 : 200021巷道断面图册1 : 5022井巷工程数量表23第五章并下运输系统图1:2000或1:500024第六章通风系统及通风网络图示意25井下避灾路线图26第八章地面生产系统总平面图1:500或1:100027地面生产系统工艺流程图1:100或1:20028地面生产系统设备流程图1:100或1:20029地面生产系统主要车间布置图1:100或1:200)30主井井口机械设备布置图1:100或1:20031主井井底机械设备布置图1:100或1:20032副井井口机械设备布置图副井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机331 : 100械设备布置图机电设备修理间、综采设备中341:2000或1:5000转库、无轨胶轮车库设备布置图35第九章铁路专用线平面图.15

    续表A.1.8图纸编号序号章次图纸名称备注(比例)新制采用36第九章铁路接轨站(点)平面图1:1000或1:200037铁路装车站平面图1:1000或1:200038场外道路路线平面图1:2000或1:500039场外窄轨铁路专用线平面图1:2000或1:500040场外窄轨接轨站(点)平面图1:1000或1:200041场外窄轨铁路装车站平面图1:1000或1:200042第十章矿井地面总布置图可与井田地形图合并43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图1500或1:100044风井场地总平面布置图1:500或1:100045爆炸物品库总平面布置图1:500或1:100046工业场地管线综合平面布置图1:500或1:100047第十一章地面变电所接线系统图(6kV及以上变电所)48地面变电所布置图49工业场地动力、照明线网布置图1:500或1:100050并下变电所系统图51井下动力、照明线网布置图1:1000或1:200052第十二章工业场地通信线网布置图1:500或1:100053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网络图54安全监测传感器布置图55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图56通信系统网络图57地面生产系统煤流闭锁关系图58铁路信号平面布置图59第十三章灯房、浴室、任务交代室平、剖面图1:100或1:20060行政办公楼平、剖面图1: 20061第十四章并下消防、洒水管路系统图1 : 200062第十五章供热热源工艺布置图63工业场地供热管道布置图641第十九章三类工程(井巷、土建、安装)综合进度图.16:

    A.1.9初步设计说明书中的附表应在节中连续,并应在章节号前加“表”学编号。当一节中有多个表时,可在章节号后加表的顺序号。表中的章节编号应采用阿拉伯数字,章节层次之间应加圆点。表的编号后应空一字列出表名,并应列于表格上方居中。A.1.10初步设计说明书中的插图排序应与表的排序方法相同。并应在章节号前加“图”学编号,位置应列于图的下方居中。A.1.11初步设计说明书附录部分应包括下列内容:1设计委托书;2矿区总体规划审批意见3矿井项目申请报告核准文件:4设计支撑文件的协议和批复;5与有关单位签订的协议书。A.2总论A.2.1项目建设背景应包括下列内容:1应说明项目名称、所在位置及隶属关系:2应说明建设单位性质、经营范围、企业规模及投资本项目的能力等建设单位概况;应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过程。A.2.2编制设计依据应包括下列内容:建设单位委托文件;地质资料及评审备案文件:3[国家、地方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上一阶段工作的审批意见与文件;4现行煤炭产业政策和相关产业政策及法律法规、标准。A.2.3 1设计指导思想的内容应根据矿井建设时期国家方针政策和矿并实际条件提出矿并设计指导思想的思路与目标。A.2.4矿并建设条件评述应包括下列内容:1评述矿并外部建设条件;:17:

    2 评述矿井资源条件。 4.2.5 设计主要特征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 井田开拓开采; 3 矿井通风安全; 4 主要设备选型; 5 煤的洗选加工; 6 矿井供电; 7 地面运输; 8 工业场地布置; 9 矿井建井工期; 10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6 存在问题与建议的内容应针对矿井建设的难点、设计 坦山锦油进旅西成到神教

    A3并田概况及矿并建设条件

    A.3.1交通位置的内容应叙述矿并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及至附 近城市和车站距离,并应附交通位置插图。 A.3.2地形地貌的内容应叙述地形、地貌、地势、地面标高等。 A.3.3地面水系的内容应叙述河流、湖泊、沼泽分布及范围,河 流流量、流速、水深、最高洪水位、通航情况等。 A.3.4气象特征的内容应叙述区内气候性质及气温变化、雨季 时间、年降水量、年蒸发量、结冰及解冻日期、最大冻土深度、平均 积雪厚度、风尚风速等。 A.3.5地震情况的内容应叙述地震历史、地震动参数。 A.3.6地区经济概况的内容应叙述工业、农业、经济发展情况等。

    流流量、流速、水深、最高洪水位、通航情况等。 A.3.4气象特征的内容应叙述区内气候性质及气温变化、雨季 时间、年降水量、年蒸发量、结冰及解冻日期、最大冻十深度、平均 积雪厚度、风尚风速等。 A.3.5地震情况的内容应叙述地震历史、地震动参数。 A.3.6地区经济概况的内容应叙述工业、农业、经济发展情况等。 A.3.7矿区开发简史的内容应叙述矿区升采历史,现有生产、在 建矿井和小密分布及开采情况等

    内的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军事防务区、铁路、高速公路、高压输 电线路、油气管道、油气井设施、水库、灌渠、村庄和集镇等情况。

    矿井外部建设条件及评价

    A.3.9运输条件的内容应叙述本井田与邻近铁路、公路、水路运

    A.3.10电源条件的内容应叙述附近可用作矿井电源

    泥、砂、石、砖等建筑材料供给状况。

    14外部建设条件综合评价的内容应根据本矿井建设条化 情况·进行优劣评价。

    A.3.15地层的内容应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叙述地质年代、地层层 字、沉积厚度及岩石特征、煤系地层走向、倾向、倾角及其变化规 律。应附地层特征表,表格形式应符合表A.3.15的规定。

    表A.3.15地层特征表

    程度等;2褶曲,应说明主要褶曲位置及特征、控制程度:3断层,应说明主要断层位置及特征、控制程度;应附构造纲要插图:附主要断层特征表.表格形式应符合表A.3.16的规定:表A.3.16主要断层特征表断层产状断层断层区内走向序号倾角落差控制程度备注名称性质走向倾向长度(m)(°)(m)4岩浆岩,应说明侵入层位、范围及特征,控制程度;5陷落柱,应说明位置及特征、控制程度、邻近矿并陷落柱发育情况;6其他构造。A.3.17煤层应叙述下列内容:含煤地层,应说明地层特征、含煤层数及含煤性;2煤层特征,应说明可采煤层、主要可采煤层、局部可采煤层,煤层厚度及变化规律、煤层层间距、煤层稳定性及变异系数、煤层结构及夹研分布与岩性、煤层顶底板岩性、煤层倾角·煤层容重等;应附可采煤层等厚线插图;附可采煤层特征表,表格形式应符合表A.3.17的规定。表A.3.17可采煤层特征表煤层全区煤层可采区煤层顶底板煤层结构厚度(m)厚度(m)层间距(m)岩性煤层煤层煤层煤层夹研稳定编号最小~最大可采最小~最大最小~最大夹研容重厚度顶板底板性范围平均平均平均层数(m)20:

    1煤类,应说明各煤层煤类及其分布规律; 2煤质分析,应分煤层、按原煤工业分析和浮煤工业分析说明其 主要煤质指标:应附煤质特征表,表格形式应符合表A.3.18的规定。

    表 A.3.18 煤质特征表

    ,3.19水文地质应叙述下列

    1含水层及隔水层,应说明含水层和隔水层特征,含水层富 水性,补给来源及水力联系; 2构造导水性,应说明断层及陷落柱等构造导水性; 3充水因素,应说明顶底板充水、生产小煤窑及老窑积水、钻 孔水等; 4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叙述矿井地质报告评价的水文地质 条件,并应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划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5矿并涌水量,应叙述邻近矿并涌水量情况,矿并涌水量计 管方法,说明矿并正常最大涌水量等

    1矿并瓦斯,应说明煤层瓦斯含量及瓦斯等级,邻近 斯情况:

    2煤层自燃,应说明煤层自燃参数、自燃等级、邻近矿井煤层 自燃情况; 3煤尘爆炸,应说明煤尘爆炸指数、煤尘爆炸性; 4矿井地温,应说明地温梯度、热害等级,并应附地温等值线 插图; 5煤层顶底板,应说明煤层直接顶和老顶岩性及稳定性,煤 层直接底板岩性及稳定性。 A3.21矿并资源/储量的内容应叙述计算依据、范围、经评审备 案的各类型地质资源量;应附矿井资源/储量汇总表,表格形式应 符合表A.3.21的规定

    表A.3.21矿井资源/储量汇总表

    3.22其他有益矿物的内容应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叙述勘查 赋存情况、资源量、品位及变化规律以及其工业用途及开采 等,

    1 简述地质查报告编制及评审简况 2 说明井田范围与勘探范围关系; 3 对先期开采块段进行评价; 对勘查类型和勘查基本网度进行评价;

    5 说明存在的问题; 6建议,应说明补充钻探、物探等。

    A.3.24矿并开采条件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分析与评价地质构造对开采的影响; 分析煤层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及对开采的影响; 评价水文地质条件及对开采的影响; 分析与评价瓦斯、煤层自燃、煤尘爆炸、地温等资料; 评价地质资源量可靠性; 结论。

    A.4矿井资源/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A.4.1并由境界的内容应包括确定并田境界的依据,并田是向 长度、倾斜宽度、面积及开采深度,并田与相邻矿井关系;应附井田 范围叠合图、拐点坐标插图;应附井田境界拐点坐标表,表格形式 应符合表 A. 4. 1 的规定

    4.2资源/储量应包括下列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A.4.3矿并工作制度的内容应说明设计年工作日、日工作 每天净提升小时数。

    A.4.4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内容应论述前期确定的过程,并应

    一水平服务年限并应说明采用的储量备用系数

    A.5.1矿并开拓方式的内容应叙述影响开拓方式的

    兑明开拓方式方案的合理性。

    报告和核准矿井的项目申请报告中推荐的方案进行说明, 合理性进行论述。应附井口与工业场地位置方案插图

    A.5.3并筒数自的内容应论述影响并筒数自选择的因素·并应

    1应进行水平划分方案及水平之间联络方式比选: 2应进行一水平标高方案比选,并应说明其余水平标高选择 理:应附各水平井田开拓方式平、面插图

    A.5.5大巷布置应包括下列P

    1天巷布置方式,应论述煤层层间距、煤层分组·并应进行天 巷布置方式的方案比选: 2大巷数目,应分析影响大巷数目的因素,并应确定大巷 数目; 3大港层位,应分析影响天巷层位的因素,并应确定大巷 层位;

    A.5.8并筒断面及布置应包括下列内容: 1应叙述井筒净断面或净直径选择的因素并应进行方案 比选; 2并筒布置的内容应详细论述推荐方案的并简用途、提升容 器及布置、罐道、罐道梁、管线及梯子间布置、安全出口及其他装 备:应附主并、副并、风并等各井筒平面布置图或断面布置图插图 应附并筒特征表,表格形式应符合表A.5.8的规定。

    表 A. 5.8 井并筒特征表

    .9井筒施工方法应包下列内容: 1应叙述井筒检查钻孔或勘探钻孔穿过地层情况,包括钻 地层的地质及水文地质、地质构造、有害气体等: 2应进行筒施工方法方案论证和比选;采用特殊凿井

    时,还应说明特殊凿并深度或斜长的确定理由。 A.5.10井壁结构的内容应论述表土段(或特殊凿并段)、基岩具 井壁结构形式,井壁强度计算与选取。应附主井、副井、风井等名 井筒井壁结构插图。 IV井底车场及碱室 A.5.11并底车场布置应包括下列内容: 1说明井底车场设计依据及选定车场形式; 2进行井底车场通过能力计算; 3进行主井井下装载方式比选。 A.5.12井底车场主要碉室应包括下列内容: 1井底煤仓,应说明布置形式和容量; 2箕斗装载碉室; 3主变电碉室、主排水泵碉室、水仓; 4井下爆炸物品库或发放碉室; 5井下机车修理间; 6 永久避难碱室; 7井下消防材料库; 8其他碱室。 A.5.13并底车场主要巷道和碉室支护方式的内容应叙述巷道可 洞室名称、支护方式、材料、巷道长度、体积等。应附井底车场布置 图;应附井底车场及碱室工程量表.表格形式应符合表A.5.13白 宝

    应说明特殊凿并深度或斜长的确定理由。 0井壁结构的内容应论述表土段(或特殊凿井段)、基岩段 构形式,井壁强度计算与选取。应附主井、副井、风井等各 辟结构插图

    表A.5.13井底车场及碉室工程量表

    A.6.1首采区特征应包括下列内容: 1进行首采区数目确定和位置选择; 2首米区地质特征·应说明米区尺寸、构造、煤层赋存、水文 地质、其他开采技术条件等; 3首采区资源/储量,应说明资源/储量类别、设计可采储量。 A.6.2采区巷道布置应包括下列内容: 1应说明煤层分组、分层关系和开采顺序; 2采区巷道布置,应说明采区上山、下山布置方案,并应进行 采煤工作面巷道布置方案比选: 3采煤工作面布置,应进行采煤工作面数目选取,首采工作 面位置选择。应附移交和达产采区平、剖面插图。 A.6.3采区车场和碱室布置应包括下列内容: 1采区车场,应说明采区上、中、下车场布置; 2主要碱室,应说明碱室位置及布置形式。 Ⅱ采煤方法及工艺 A.6.4米煤方法与米煤工艺应包括下列内容: 1采区煤层升采条件,应说明断层分布、岩浆岩侵入、煤层厚 度及稳定性、煤层倾角及变化规律、煤层夹硅及岩性、煤层顶底板 条件、瓦斯赋存情况、煤层自燃倾向等: 2采煤方法及工艺选择,应经综合技术经济比选后确定。 A.6.5主要采煤设备选型应包括下列内容,并应附主要采煤设 备特征表,表格形式应符合表A.6.5的规定。 1采煤机; 2液压支架; 3刮板输送机; 4转载机和破碎机:

    1首采区特征应包括下列内

    A.6.4采煤方法与采煤工艺应包括下列内容:

    5乳化液泵站和喷雾泵站;6可伸缩带式输送机;7其他。表A.6.5主要采煤设备特征表设备自重数量序号型号及规格单位主要技术参数备注名称(t)使用备用小计合计A.6.6采煤工作面生产能力应进行论证和计算,并应附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工作面特征表,表格形式应符合表A.6.6的规定表A.6.6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工作面特征表工作面参数年生产工作面采煤序号采区面长采高年推进容重采出率能力备注编号工艺(m)(m)度(m)(t/m3)(%)(Mt/a)合计A.6.7回采工作面接替应进行20年的采煤工作面接续安排,并应附工作面接续表,表格形式应符合表A.6.7的规定。表A.6.7工作面接续表工作工作推进年推年产服务接替顺序(a)采区面长序号面长度进度量年限名称度名称(m)(m)(Mt)(a)281012114161820(m):30:

    “三下”采煤及村庄搬迁规

    A.6.8地面建(构)筑物和设施的内容应说明受开采影瞬的地面 建(构)筑物和设施。 A.6.9“三下”采煤项目及安排的内容应叙述三下”采煤项目内 容、范围,开采后地面沉降变形的预计,“三下”开采时的安全技术 措施。

    1矿并村压搬迁规划,应说明需要搬迁的村庄数自、面积和 人口,搬迁位置与小城镇规划的关系; 2首采区村庄搬迁规划,应说明搬迁村庄数自、面积和人口 位置、时间等。

    .11采区巷道断面和支护方式的内容应说明巷道名称、煤 、支护方式、巷道断面尺寸等,并应附采区主要巷道断面特 表格形式应符合表A.6.11的规定。

    A.6.11采区巷道断面和支护方式的内容应说明巷道名称、煤岩

    表 A. 6. 11 采区主要巷道断面特征表

    A.6,12矿井生产巷道掘进进度指标的内容应给出不同巷道和 机械化程度的月掘进进度指标。

    1 说明掘进工作面数目; 2 说明矿井采掘比; 3进行主要掘进设备选型,并应附主要掘进设备特征表,表 格形式应符合表A.6.13的规定。

    表 A.6. 13 主要掘进设备特征表

    6.14并巷总工程量的内容应说明移交生产时各类井巷二 及所占比例,巷道方吨掘进率,并应附井巷工程量表,表格力 符合表 A. 6. 14 的规定。

    表A.6. 14井巷工程表

    A.7.1煤炭运输方式的选择应包括下列内容: 1大巷煤炭运输方式选择; 2采区煤炭运输方式选择。 A.7.2煤炭运输设备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带式输送机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设计依据,应说明井下煤流和煤仓配置、输送能力、带式 输送机给料点及卸料点、大巷风向、风速、瓦斯情况和带 式输送机延伸情况及服务年限等;

    1带式输送机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设计依据,应说明井下煤流和煤仓配置、输送能力、带式 输送机给料点及卸料点、大巷风向、风速、瓦斯情况和带 式输送机延伸情况及服务年限等:

    2)应进行带式输送机小时输送能力确定; 3)选型计算,应给出输送带规格、软启动装置、制动装置、逆 正器、拉紧装置等配置的选型和计算,并应附带式输送机 技术特征汇总表,表格形式应符合表A.7.2的规定。应 附井下带式输送机运输系统示意插图。

    市政管理7.2带式输送机技术特征汇总表

    注:表中符号A、B表示备不同位置带式输送机名称,

    电机车运输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矿车选型;

    A.8.1瓦斯资源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

    瓦斯资源分析和瓦斯浦出

    1瓦斯赋存状况,应说明各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及等值 线图,分析各煤层瓦斯含量或瓦斯压力变化规律及随埋藏深度的 变化梯度,说明各煤层瓦斯自然成分及瓦斯分带。应附各煤层瓦 斯含量表,表格形式应符合表A.8.1的规定

    ,8.1各煤层煤芯瓦斯含测定结

    2煤层瓦斯基本参数,应说明各煤层瓦斯吸附常数、煤的孔 源率、煤层透气性系数、百米钻孔自然瓦斯涌出量及其衰减系数、 谋的坚固性系数和瓦斯放散初速度等; 3煤写瓦斯突出危险性分析,应根据地质勘查报告、煤层突 出危险性评估或鉴定报告等,分析各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还 应说明邻近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A.8.2瓦斯通出量预测及瓦斯等级,应预测主要通风机服务 范围内矿井最大瓦斯出量,包括生产采区、已采采区采空区 瓦斯涌出量土壤标准,并应依据瓦斯涌出量和煤层突出危险性确定矿井 瓦斯等级。应附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表·表格形式应符合表 A. 8. 2 的规定。

    表 A.8.2 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表

    ....
  • 煤炭标准 工业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