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1064-2015 吹填土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 GBT51064-2015 吹填土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3.8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3-23
  • 发 布 人: 青沐诚信咨询工作室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利用上覆荷载对地基土进行预压,使其固结压密的地基处理 方法。

    vacuum preloading

    通过对覆盖于竖向排水体地表的封闭薄膜内抽真空排水认证标准,使 地基土固结压密的地基处理方法。

    2. 1. 8 振动水冲法

    ibroflotation

    在振冲器水平振动和高压水的共同作用下,使松砂土层振密, 或在软弱土层中形成碎石等粗粒料加强体,并与原地基土组成复 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

    将重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 地基土密实的地基处理方法。

    2. 1. 10 固化法

    向土中掺入固化剂,通过固化剂的凝结作用改善土性状的地 基处理方法

    2.1.11 电渗排水法

    通过在地基中插入阴、阳电极并通以直流电,在电场作用下, 地基土中的自由水及部分弱结合水产生电渗流从阳极流向阴极, 并经阴极排出地面,降低地基土的含水率、提高其强度的地基处理 方法。

    2.2.1作用和作用效应

    P。 土的自重应力; 前期固结压力 S—沉降量; 固结度,电压; 孔隙水压力

    2.2.2抗力和材料性能

    fspk 振冲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重力加速度; I电流强度; 地基土的渗透系数; ke 地基土的电渗透系数; R 地基土电阻; 含水率; 土的重度; 土的浮重度; P 密度,电阻率; 抗剪强度; C. 固结不排水内摩擦角

    塑料排水板宽度,相同性质电极(正极或负极)的间距; 桩身平均直径; 单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 土的颗粒粒径; d.一 塑料排水板当量直径; H 标高,渗流距离; h 土层厚度; 间距; m 桩土面积置换率; 排水体厚度。

    2. 2. 4 计算系数

    井阻因子; J 涂抹因子; 一土体由于剪切蠕动等因素而引起强度衰减的折减 系数; 涂抹比。

    3.0.1吹填场地应根据所在区域的土地和水域开发规划及 区的工程用途进行设计、施工。

    3.0.2在选择吹填土地基处理方案前,应完成下列工作

    1搜集已有的取土区和吹填区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吹填场 地的功能分区; 2根据工程要求确定地基处理的目的、范围和各项技术经济 指标等; 3了解当地地基处理经验、施工条件和应用效果等; 4了解吹填区的环境情况,调查邻近建筑、地下工程和有关 管线等情况

    3.0.3吹填土地基处理方法应按下列步骤确定:

    1应根据使用要求、荷载大小,结合土层结构、土质条件、地 下水特征和环境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初步选择可行的处理 方案,当工程条件差异较大时宜分区进行初选; 2对初步选出的各种地基处理方案,分别从加固原理、适用 范围、预期处理效果、耗用材料、施工机械、工期要求和对环境的影 响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对比,选择吹填土地基处理方法; 3对已选定的吹填土地基处理方法,应进行现场试验、试验 性施工及测试,检验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当设计参数与试验结果 不符时,应及时修改设计参数及处理方法

    3.0.4确定吹填土场地的设计标高时,除应满足工程需要外,尚

    应预留吹填土场地在形成过程中的沉降量、下卧层的沉降量、

    3.0.5吹填土地基处理的设计计算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地基承载力及稳定性,同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地基变形。 3.0.6施工中应进行监测,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会同有关 部门妥善解决。施工结束后应进行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 3.0.7对于含盐量较高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吹填土地基,应评价 其处理后对基础耐久性的影响

    4.1.1吹填场地设计前,应根据吹填目的及吹填区用途,搜集有 关吹填取土区和吹填区周边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吹填土质、吹 填区余水的排放条件及周边环境、当地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等 基础资料

    土的沉降量和欠固结特性,吹填土下卧层厚度和压缩性,吹填后 建、构筑物对地基的整体沉降影响等因素,确定吹填土场地设计 标高。

    4.2.1吹填场地形成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在天然场地上构筑吹填围堰,形成吹填区; 2疏船舶通过吹填管线或其他吹填机械将取土区的土料 水力输送到吹填区内: 3当吹填达到设计标高,排除地表积水后,形成吹填土场地 4.2.2吹填区宜根据工程使用要求及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分区,分 区面积可根据吹填区总面积、吹填土料、地基处理方法、施工工艺、 现场条件等因素确定。 4.2.3吹填围堰应进行稳定性分析与验算,保证围堰各施工阶段 的稳定性。

    4.2.4吹填围堰设计标准应按吹填区用途及设计使用年限确定

    次填围堰设计应考虑因地基处理造成的沉降。吹填围堰的项面标 高可按下式计算:

    H= H. +Hc +H

    式中:H一 一吹填围堰顶面设计标高(m); Hr一一吹填场地设计标高(m); Hc一一围堰预留沉降量(m),根据原地基及吹填土性质 确定;

    HA 安全超高(m),可取0.1m~0.3m。

    4.2.5吹填工程设计时应计算吹填区的地基稳定性、沉降量、吹

    4.2.6吹填土欠固结应力应按下列公式分层计算,并以最上层吹 填土作为第1层:

    (n = 1) 2 =%ho+ Pen(n> 2

    式中: S 吹填土层的压缩量n

    S = S.+s. S.= . lg(二) h +eoi

    ai bh,U i=i 1+eoi p= %ho+ Cy;h

    Hr=Ha+Ah, +Ah2

    式中: HR 吹填场地设计标高(m); Ha—吹填场地使用标高(m); Ahi 吹填土层的压缩量(S)及原地基沉降量(S。)之和,

    S、S.分别按本规范第4.2.7、4.2.8条或根据工程 经验确定(m); △h2 吹填土因工后沉降而需增加的超填高度(m),根据 上部结构和处理方法按计算沉降量或工程经验 确定,

    4.2.10吹填工程设计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疏浚与吹填工程

    4.2.11吹填施工前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结合现场条件和工程 特点,编写吹填施工组织设计。

    4.2.11吹填施工前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结合现场条件和工程

    质等因素设计吹填施工方式,配置吹填施工船舶、设备。吹填施工 组织设计尚应根据吹填后地基处理的要求,编制围堰施工、吹填管 线架设等实施方案。

    4.2.13吹填区内管线和排水口的布设应根据吹填区地形、儿何

    4.2.13吹填区内管线和排水口的布设应根据吹填区地形、儿何 形状、吹填土质的特性等条件,按有利于吹填土沉淀、吹填土质均 匀分布、吹填平整度好、余水含泥量低及利于吹填后地基处理施工 的原则确定

    4.2.14吹填围堰可分为黏土围堰、砂土围堰、抛石围堰、袋装土

    4.2.16吹填围堰高度较大时可分层吹填。分层处理时,宜采取

    4.2.17吹填施工前应对吹填区场地、围堰底部的杂物进

    对已有的围堰、排水口、排水通道等应进行验收确认,不符合设计 或使用要求的应进行修补或拆除

    1设计要求不同时间达到不同的吹填标高时; 2不同的吹填标高有不同的土质要求或需对不同土质进行 分层地基处理时; 3吹填区底部为淤泥类土,吹填易引起底泥推移造成淤泥集 中时; 4 围堰高度不足,需用吹填土在吹填区分层修筑围堰时; 5其他不适合一次性吹填的情形。 4.2.20在软土场地上进行吹填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观测 数据,控制吹填加载的速率

    数据,控制吹填加载的速率

    4.2.21吹填区工程及吹填围堰施工时应对吹填区的沉降、围堰

    的沉降与位移进行观测。具有护岸功能的永久性围堰工程的沉降 和位移观测应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原型 观测技术规范》JTJ218和《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131的有关规 定。测量应采用统一的平面与高程控制系统。

    4.2.22吹填施工的方法、步骤及要求尚应符合国家现行行业

    准《疏浚与吹填工程施工规范》JTS207的规定

    准《疏浚与吹填工程施工规范》JTS207的规定。

    5.1.1吹填取土区勘察应查明区内各类土的分布、性状和作为吹 填土料的适用性,宜选择优质土、砂作为吹填料。 5.1.2吹填区勘察应根据吹填土地基处理后的用途及地基处理 要求查明吹填区原岩土层及吹填土层的分布特点、岩土性质、水、 土的化学成分及腐蚀性等工程地质条件。 5.1.3吹填区勘察除应提供吹填土地基处理设计和施工所需的 相关地质资料外,尚应提出吹填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建议。 5.1.4吹填土应根据填料性质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选择合适 的处理方法,

    5.2.1吹填前场区察应根据1程的性质、规模、现场地质条件 等因素完成下列工作: 1划分地质、地貌单元; 2查明场区岩土层性质、分布规律、形成年代、成因类型、基 岩的风化程度及埋藏条件; 3查明与工程有关的地质构造和地震情况; 4查明现场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范围、发育程度和形成 原因; 5查明透水砂层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分布; 6查明地下水类型、埋深条件、含水层性质、化学成分,调查 水位变化幅度、补给与径流; 7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进行场区地基沉降计算;

    8分析场地各区段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场区围堰及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推荐适宜建设地段。5.2.2吹填前场区勘测点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吹填前场区勘察应根据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区域地形地貌和地质复杂程度等布置勘探线、点;2吹填前场区勘探线宜按网格形布置,围堰勘探线宜沿轴线布置;3吹填前场区勘察的勘探线、点间距应按表5.2.2确定,特殊地质条件地区可根据工程需要加密勘探线、点,勘探线、点应布置在最新的地形图上;4每个吹填区钻孔数量不应少于3个。表5.2.2吹填前场区勘察勘探线、点间距勘探线间工程地质勘探点阶段定义距(m)地区条件间距(m)或条数复杂地形起伏大,岩土性质变化大,地貌单元多外填一般地形有起伏,岩土性质变化较大300~1500300~1500区可研简单地形平坦,岩土性质单一,地貌单一阶段复杂地形起伏大,岩土性质变化大,地貌单元多围一般地形有起伏,岩土性质变化较大沿轴线1条100~300堰简单地形平坦,岩土性质单,地貌单复杂地形起伏大,岩土性质变化大,地貌单元多200~300100~200吹填一般地形有起伏,岩土性质变化较大300~600300~600简单地形平坦,岩土性质单一,地貌单一600~1000600~1000初设阶段复杂地形起伏大,岩土性质变化大,地貌单元多沿轴线20~50围1条~3条;一般地形有起伏,岩土性质变化较大50~100堰横断面简单地形平坦,岩土性质单一,地貌单一2点~3点100~20013

    续表 5. 2. 2

    5.2.3吹填前场区勘察钻孔深度应根据工程类型、工程等级、场 地工程地质条件、吹填土对原岩土层影响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吹填前场区勘察的钻孔深度应根据设计吹填厚度、现场地 质状况、吹填土特性等因素确定,一般性钻孔宜为10m~20m,控 制性钻孔宜为20m~30m; 2围堰位置的钻孔深度应根据围堰的高度、作用和结构等因 素确定。一般性钻孔深度宜为15m~25m,控制性钻孔深度为 35m40m。在预定勘探深度内遇Q3以前地质年代坚硬的老土 层、碎石土层、强风化岩层时,勘探深度可酌减,但进人勘探深度可 酌减岩土层的深度不应小于2m。

    1吹填前场区勘察岩土单元体的划分应根据其形成时代、成 因类型、岩土特征、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成果等综合确定; 2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应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整理、分析,

    指标统计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的有关规定,

    勘察工作的依据、自的和任务; 2 拟建工程概况; 3 勘察工作布置和技术要求; 4 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5 场地地形、地貌、岩土分布情况; 6 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分析和选用; 7 吹填前场区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性岩土的描述和评价; 8 吹填前场地地下水评价; 9 吹填区场地适宜性评价,吹填围堰稳定性评价

    5.3.1吹填后地勘察 处理工程需要完成下列工作: 1划分吹填土地貌单元; 2查明吹填土层的分布特点和吹填土性质; 3查明吹填土层的厚度、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布范围及相应 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4查明吹填土的颗粒组成、均匀性及其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 布范围及相应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5查明吹填场地地下水、土的化学成分及对建筑材料的腐 蚀性; 6查明周边环境条件与吹填土地基处理工程的相互影响关系; 7分析评价吹填后场地各区段工程地质条件,建议地基处理 方案。

    5.3.2吹填后场地勘测点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吹填后场地勘察宜根据吹填管口的位置布置勘探线、点

    2吹填后场地勘探线宜按网格形布置; 3吹填后场地勘察的勘探线、点间距可按表5.3.2确定,勘 探线、点应布置在吹填后的地形图上; 4吹填后,每个吹填分区钻孔数量不应少于3个

    表5.3.2吹填后场地勘察勘探线、点间距

    5.3.3吹填后场地钻孔深度应根据吹填土厚度、吹填土对原岩土 层影响等因素确定。一般性钻孔应穿透吹填层,进入原岩土层 2m~3m:控制性钻孔应进入原岩土压缩层底面下1m~3m

    1吹填土为碎石土类时,宜采用动力触探试验等原位测试方 法并采取扰动土样进行颗粒分析; 2吹填土为砂土类、粉土类时,宜采用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 探试验、现场抽水试验及标准贯入试验等原位测试方法并采取扰 动土样进行颗粒分析: 3吹填土为黏性土类时,宜采用钻探取样与十字板剪切试 验、标准贯入试验、现场抽水试验及静力触探试验等测试方法; 4吹填土为淤泥、淤泥质土类时,宜采用轻型钻机钻探取样 进行十字板剪切试验; 5吹填土为混合土类时,宜采用钻探取样方法并根据混合土 质情况,采用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现场抽水试验或标准

    贯入试验等原位测试方法

    5.3.5钻探、取样及原位测试操作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

    5.3.5钻探、取样及原位测试操作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 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的有关规定。 5.3.6吹填后场地勘察资料整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吹填后场地勘察土单元体的划分应根据吹填土特性、分布 及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成果等综合确定。 2吹填后场地勘察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数据的应用应结合 地基处理工程进行。根据不同吹填土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工 艺分别有所侧重。 3吹填土物理力学指标应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整理、分 析。指标统计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的有关规定。 5.3.7 吹填后场地勘察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勘察工作的依据、自的和任务; 2 拟建工程概况; 3 勘察工作布置和技术要求; 4 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吹填场地地形、地貌、吹填土分布情况; 吹填土物理、力学、化学指标统计、分析和选用; 吹填土的均匀性、压缩性及特殊性的描述和评价; 81 评价场地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具有腐蚀性时,提出 采取抗腐蚀措施的建议; 9根据吹填后地基使用要求,提出吹填土地基处理方法和处 理深度的建议; 10对工程施工和使用期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预 则,提出监控和预防措施的建议。

    1吹填后场地勘察土单元体的划分应根据吹填土特性、分布 及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成果等综合确定。 2吹填后场地勘察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数据的应用应结合 地基处理工程进行。根据不同吹填土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工 艺分别有所侧重。 3吹填土物理力学指标应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整理、分 析。指标统计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的有关规定。

    助察工作的依据、自的和任务; 2 拟建工程概况; 3 勘察工作布置和技术要求; 4 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5 吹填场地地形、地貌、吹填土分布情况; 6 吹填土物理、力学、化学指标统计、分析和选用; 吹填土的均匀性、压缩性及特殊性的描述和评价; 8 评价场地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具有腐蚀性时,提出 采取抗腐蚀措施的建议; 9根据吹填后地基使用要求,提出吹填土地基处理方法和处 理深度的建议; 10对工程施工和使用期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预 测,提出监控和预防措施的建议

    5.4.1吹填土的土工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

    .1吹填土的土工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

    5.4.3土粒比重宜采用试验测定,有经验的地区可按经验确定, 无经验的地区可按表5.4.3采用。

    无经验的地区可按表5.4.3采用

    表 5. 4.3土粒的比重经验值

    5.4.4当吹填区要求进行渗流分析或地基处理时应进行渗透试

    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验采取的方法、适用土类按本规范表5.4.2确定: 2透水性很低的淤泥、淤泥质土可通过固结渗透试验确定渗 透系数; 3吹填土水平、垂直向渗透性相差较大时,应分别测定水平 向、垂直向渗透系数; 4土的渗透系数取值宜与现场抽水、注水试验的成果比较后 确定。

    1试验采取的方法、适用土类按本规范表5.4.2确定; 2透水性很低的淤泥、淤泥质土可通过固结渗透试验确定渗 透系数; 3吹填土水平、垂直向渗透性相差较大时,应分别测定水平 向、垂直向渗透系数; 4土的渗透系数取值宜与现场抽水、注水试验的成果比较后 确定。 5.4.5吹填土抗剪强度试验方法应根据地基处理工程设计和施 工要求、工程竣工后地基土状态和土质特性、模拟土层的实际受荷 情况和排水条件等选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淤泥质土、饱和黏性土,当加荷速率较快时宜采用三轴 不固结不排水剪(UU)试验或十字板剪切试验; 2对加荷速率不快的工程或排水条件好的土层宜采用三轴 固结不排水剪(CU)试验或三轴固结排水剪(CD)试验; 3当考虑吹填土在地基处理施工中或工后的实际固结应 力对抗剪强度的影响时,应在不同固结应力时取样进行抗剪强度 试验; 4直接剪切试验的方法应根据地基处理加荷方法、加荷速率 和吹填土排水条件、土质情况等采用。在选择施加荷重时,应考虑 土的状态。

    5.4.5吹填土抗剪强度试验方法应根据地基处理工程设计和施

    5.4.5吹填土抗剪强度试验方法应根据地基处理工程设计木

    1对淤泥质土、饱和黏性土,当加荷速率较快时宜采用三轴 不固结不排水剪(UU)试验或十字板剪切试验; 2对加荷速率不快的工程或排水条件好的土层宜采用三轴 固结不排水剪(CU)试验或三轴固结排水剪(CD)试验; 3当考虑吹填土在地基处理施工中或竣工后的实际固结应 力对抗剪强度的影响时,应在不同固结应力时取样进行抗剪强度 式验; 4直接剪切试验的方法应根据地基处理加荷方法、加荷速率 和吹填土排水条件、土质情况等采用。在选择施加荷重时,应考虑 土的状态。

    5.4.6吹填淤泥质土、饱和黏性土宜进行无侧限抗压强月

    5.4.7吹填土固结试验方法应根据地基处理工程需要的设计参 数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吹填土固结试验宜采用标准固结试验。当仅需测定压缩 系数、压缩模量时,可采用快速固结试验,试验的最大压力应大于 有效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试验成果可用e~力曲线整理。 2当考虑吹填土及其原下卧土层应力历史时,试验成果可用 e~1gp曲线整理,确定前期固结压力并计算压缩指数和回弹指 数。需计算回弹指数时,应在估计的前期固结压力之后,进行一次 卸荷回弹,再继续加荷,直至完成预定的最后一级压力。 3吹填土需测定沉降速率、固结系数、次固结系数时,应在需 要的压力段按规定的时间顺序测定并记录试样的高度变化,一般 土试样宜以每级荷载下24h为稳定标准,特殊土试样应以量表读 数不大于0.005mm/h为稳定标准,

    5.4.8土工试验成果整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整理单项试验结果发现异常数据时,宜进行补充试验。 对明显不合理的数据,应查明原因后进行取舍,对取舍后的试验数 据,应分别进行计算、绘图,汇总成表。 2应对汇总的土工试验成果总表和报告进行检查、分析和 确认: 1同一土样不同土性指标之间的匹配性; 2)同一土层相同试验项目指标的离散性; 3)相邻钻孔土层分布及试验结果的合理性; 4)根据当地相同条件土性指标或经验,对试验指标进行最 后取舍。 5.4.9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工程概况、试验项目、试验要求及试验条件、完成的工作量; 2 试验过程及有关问题的说明; 3 试验质量的评述; 4 有关附图、表。

    5.5.1吹填土可分为粗颗粒土、细颗粒土和混合土三个类别。 5.5.2粗颗粒土可按颗粒组成及其特征分为碎石土类和砂土类。 5.5.3细颗粒土可按天然含水率、塑性指数分为粉土类、黏性土 类、淤泥质土类、淤泥类、流泥类和浮泥类。 5.5.4混合土可按不同类土的含量分为淤泥和砂的混合土类、黏 性土和砂(或碎石)的混合土类。 5.5.5吹填土的分类指标应符合表5.5.5的规定

    表 5.5.5 吹填±分类表

    续表5.5.5吹填土分类土名分类标准淤泥混砂干土中淤泥质量超过总质量的30%淤泥和砂的干土中淤泥质量超过总质量10%且小于或等混合土类砂混淤泥于总质量的30%混黏性土混砂干土中黏性土质量超过总质量的40%合干土中黏性土质量超过总质量10%且小于或黏性土和砂砂混黏性土土等于总质量的40%(或碎石)的混合土类黏性土混碎石干土中黏性土质量超过总质量的40%干土中黏性土质量超过总质量10%且小于或碎石混黏性土等于总质量的40%5.5.6吹填土地基处理方法的适宜性应根据吹填土性质及分类,结合不同地基处理方法的工艺特点,按表5.5.6的规定判定。表5.5.6不同性质吹填土对处理方法的适宜性地基处理方法堆载真空电渗压实法强夯法振冲法固化法吹填土分类预压法预压法排水法粗颗碎石土类宜宜不宜宜可不宜不宜粒土砂土类宜宜不宜宜宜不宜不宜粉土类宜可不宜宜宜不宜不宜黏性土可,软黏性软黏性软黏性软黏性黏性土类不宜不宜软黏性土经土可土可土可土可试验后确定细颗经试验粒土淤泥质土类不宜宜宜不宜宜宜后确定淤泥类不宜宜宜不宜不宜宜宜流泥类不宜宜宜不宜不宜宜宜浮泥类不宜宜宜不宜不宜宜宜.23:

    续表 5. 5. 6

    6.1.1压实法适用于处理粗颗粒土、黏性土与砂或碎石混合的吹 填土地基。

    压法宜用于地下水位以上强度较高的吹填土地基;振动压实法

    压法宜用于地下水位以上强度较高的吹填土地基;振动压实法宜 用于吹填砂土或黏粒含量少、透水性较好的吹填土地基;冲击碾压 法宜用于处理深度要求高、施工工期短的吹填土地基。

    6.1.3压实法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应根据吹填土层状况、变形要求

    及填料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对大型、重要或场地地层条件复杂的 工程,在正式施工前,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地基处理效果

    6.1.4吹填王压实前,可根折

    6.1.5当利用压实吹填土作为建筑物的持力层时,应根据结构类

    型、填料性能和现场条件等,对拟压实的吹填土提出质量要求。未 经检验查明以及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吹填土,均不得作为建筑物的 地基持力层。

    6.2.1采用翻晒措施时,应通过试验,确定翻晒铺土厚度、翻晒的 适宜时间和翻晒的方法。 6.2.2碾压法和振动压实法施工时,应根据压实机械的压实性 能,吹填土性质、密实度、压实系数和施工含水率等,并结合现场试 验确定碾压厚度碾压遍数碾压范围和有效加固深度等参数。对

    6.2.1采用翻晒措施时,应通过试验,确定翻晒铺土厚度、翻晒的

    6.2.1采用翻晒措施时,应通过试验,确定翻晒铺土厚度、翻晒的 适宜时间和翻晒的方法

    适宜时间和翻晒的方法,

    6.2.2碾压法和振动压实法施工时,应根据压实机械的

    能,吹填土性质、密实度、压实系数和施工含水率等,并结合现场试 验确定碾压厚度、碾压遍数、碾压范围和有效加固深度等参数。对 冲击碾压施工,场地宽度不宜小于6m,单块施工面积不宜小于

    1500m,施工最短直线距离不宜少于100m。 6.2.3吹填土压实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根据现场载荷试验确 定,也可通过动力触探、静力触探等试验,结合工程经验确定。 6.2.4吹填土压实地基的变形,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 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计算,压缩模量应通过处理后 地基的原位测试或土工试验确定

    6.2.4吹填土压实地基的变形,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

    6.3.1翻晒可采用机械或人工进行,气象条件充许时可反复翻 晒。翻晒土方时,宜从中心向两侧翻晒,再从两侧向中心翻晒,应 保证推土机粗平后的高程不受翻晒影响。施工中应控制翻晒厚 度,保证翻晒质量

    6.3.2翻晒合格的土料,应做成土堆,并加以防护。土堆在储备 或使用期间,特别是雨前、雨中,排水系统应通畅、顶部无因沉陷而 形成的坑洼、防雨设施应可靠等

    6.3.2翻晒合格的土料,应做成土堆,并加以防护。土堆在储

    6.3.3压实法施工应根据使用要求、类型和地质条件确定允许加

    工确定施工机械、分层吹填厚度、压实次数、最优含水率及具体施 工方法等,分层压实时,下层的密实度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 上层施工。

    6.3.5采用冲击碾压机施工时,冲击碾压机的运行速度应遵循先 慢后快、先轻后重的原则,冲压初期速度宜为5km/h~10km/h,待 土体具有一定强度后速度可提高到12km/h~15km/h。

    6.3.5采用冲击碾压机施工时,冲击碾压机的运行速度应遵循先

    6.3.6当采用冲击碾压法压实地基时.应对冲压后的地表及时

    行刮平处理螺旋钢管标准,应避免地表不平损害冲击碾压设备和影响冲击碾压 机运行速度;冲压结束后,应对场地进行刮平并用振动压路机碾压 处理,应避免雨水停留在低洼处影响质量。

    6.3.7设置在斜坡上的压实吹填土,应验算其稳定性。当天然地

    面坡度大于20%时,应采取防止压实填土可能沿坡面滑动的措 施,并应避免雨水沿斜坡排泄。当压实吹填土阻碍原地表水排泄 时,应根据地形修筑雨水截水沟,或设置其他排水设施。设置在压 实填土区的上、下水管道,应采取防渗、防漏措施

    6.3.8压实地基施工场地附近有对振动和噪声环境控制要求时, 应安排施工工序和时间,减少噪声与振动对环境的影响,或采取挖 减振沟等减振和隔振措施,并进行振动和噪声监测。冲击碾压施 工点与邻近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宜大于等于30m。 6.3.9施工过程中严禁扰动下卧层.防止受冻或受水浸泡

    6.3.8压实地基施工场地附近有对振动和噪声环境控制要求时设计图纸

    应安排施工工序和时间,减少噪声与振动对环境的影响,或采取

    ....
  • 土地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