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833-2017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通道设计规程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图3管型通道布设示意
道节段、截面的划分在满足受力要求条件下应
6.1.6通道洞口的设计
a)人行通道净宽应不小于4.0m,净高应不小于2.2m; 拖拉机、畜力车通道净宽应不小于4.0m,净高应不小于2.7m; C 农用汽车通道净宽应不小于4.0m,净高应不小于3.2m; 门 汽车通道净宽应不小于6.0m,净高应不小于3.5m。 6.2.2通道用作过水涵洞时,净通行面积的计算应综合考虑过水断面形 及上下游环境条件等因素(见图5)。
电梯标准规范范本及上下游环境条件等因素(见图5)
图4箱型通道布设示意
DB34/T 28332017
图5通道标准净空示意
7.1.1通道应由标准化节段组成。各节段一般应由顶板、底板、两侧墙等四个构件组成,
图6通道正交、斜交设计示意
7.1.3通道的顶板、侧墙应为预制,底板可为预制或现浇。 7.1.4过水通道应按通道水流或排水方向设置单向或双向纵坡。 7.1.5管型通道内如采用铺装,铺装横向可不设横坡,铺装厚度可计入通道标准净高。 7.1.6箱型通道内如采用铺装,铺装横向可不设横坡,铺装厚度应计入通道标准净高。 7.1.7箱型通道顶部填筑厚度(包括路面)小于0.5m时,顶板应设置纵向连接。纵向连接装置可采 用弯螺栓。 7.1.8箱型通道用作明通道时,顶板应设置生腿,安置搭板
DB34/T28332017
7.2.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通道的截面宜以内轮廓线为基准定形。管型通道内轮廓线应采用多弧线拟合; 箱型通道内轮廓线可采用多折线组合而成 可参照附录A的截面设计方法
7.2.3箱型通道的控制壁厚可按式(②)计算
图7通道主体截面示意
7.3.1装配式钢筋混凝士通道的节段一般宜包括3m标准节段和1m标准节段,并应按下列规定使用: a 标准节段3m作为通道的基本节段,在最大范围内使用 b .3.2 节段应以通道纵轴线租端平面为基准定倒。定僧应符传规其他用途 a 通道纵轴线应统一为通道底板顶面中线,通道端平面应统一为以通道纵轴线、通道前端倒角后 缘线上最外点为界的矩形平面: 通道端平面顶线在正交、斜交情况下均应以最小间距完全出露于路基侧面以外; C 通道两端平面间距应使通道由3m和1m标准节段组合而成
通道纵轴线应统一为通道底板顶面中线,通道端平面应统一为以通道纵轴线、通道前端倒角后 缘线上最外点为界的矩形平面; D 通道端平面顶线在正交、斜交情况下均应以最小间距完全出露于路基侧面以外; c)通道两端平面间距应使通道由3m和1m标准节段组合而成
7.4.1通道节段顶板、侧墙、底板各构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40的混凝土预制或现浇。各构件应 按双筋矩形截面对称配筋,截面配筋率应不小于0.5%。 7.4.2构件中的主钢筋、分布钢筋及架立钢筋应按稳固的钢筋骨架设计,配筋应根据结构计算确定 需满足构件的受力和施工操作要求,应采用HRB400的普通钢筋制作
DB34/T 28332017
4.3通道各预制构件宜设置吊环,以方便制造、运输和拼装过程中的起吊。吊环应采用HPB300的普 钢筋制作,严禁以冷加工钢筋代替,且吊环计算应力标准值应不大于50MPa,以保证使用中的安全。 4.4通道节段顶板、侧墙、底板各构件的形状和尺寸按下列规定设计: 管型通道节段顶板应为圆弧型,等壁厚,两端设置拼装铰接缝凸角; b 箱型通道节段顶板应为倒槽型,顶部内轮廓宜设置平倒角,两侧折墙宜为等壁厚,底部设置拼 装铰接缝凸角; C 管型通道节段侧墙应为倒T型(见图8),墙体宜为等壁厚,下部撑脚区宜为变壁厚,顶端应 设置拼装铰接缝凹角;
图8管形通道倒型侧墙
d 箱型通道节段侧墙应为倒T型,墙体宜为等壁厚,下部撑脚区宜为变壁厚,顶端应设置拼装铰 接缝凹角; e 通道底板宜设置不大于4%的横坡; 通道顶板、侧墙、底板一般应取同一控制壁厚; g 节段预制构件棱线处应设置倒角,以方便预制和拼装,
8.1.1装配式钢筋混凝士通道洞贝应采用标准化、通用型的模块化构件拼装成形。 8.1.2通道的洞口分为现浇形式和预制形式,宜选用预制形式,可采用削竹式、翼墙式及通用预制挡 墙等结构形式,本规程推荐适用通用预制装配式洞谱构传播或其他用途 8.1.3管型通道洞口一般应由翼墙、基座、端墙、面板四组构件组成;箱型通道洞口一般应由翼墙、
8.1.1装配式钢筋混凝士
基座、帽梁、面板四组构件组成。 8.1.4翼墙应由预制构件拼装,基座、端墙、帽梁可预制拼装或现浇,面板应为现浇。 8.1.5翼墙和基座可合并设计为预制构件。 8.1.6洞口两侧翼墙的斜角应相同、固定,一般可取为45°,以适应斜交角度不大于40°的各类型通 道(见图9)
DB34/T28332017
图9斜交通道洞口设计示意
后端为补差构件的设计方式,以满足标准化和模数化的设计要求。 洞口面板应按水流方向设置不小于2%的同向纵坡,或按排水方向设置同向纵坡。 洞口各构件中的钢筋应按本标准第6.4.2条及第6.4.3条的规定设计。
a) 主体端侧边应统一为主体前端倒角后缘线; b) 通道洞口翼墙的最后块件应以其后端与主体端侧边相接; 通道洞口基座顶面后端应与主体前端底板顶面中点平齐; d 通道洞口面板顶面应与基座顶面平齐,前缘应至路基边坡前缘; 通道洞口端墙、帽梁前面应与主体端侧边平齐。
型号通道洞口的定位应保持一侧的翼墙、基座不变化。
8.2.2同一型号通道
翼墙预制构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40的混凝土。 翼墙预制构件的形状和尺寸一般应按下列规定设计: 预制构件厚度不小于250mm; b 翼墙宜按1m等间距分块预制,每块为梯形,相邻块件高差固定; C 构件底部应避免与通道撑脚冲突; d) 构件底部与底座采用浇筑连接时,应与基座可靠连接,
DB34/T28332017
8.4.1管型通道洞口端墙、箱型通道洞口帽梁预制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40的混凝土,现浇时 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30的混凝土。 8.4.2通道洞口端墙、帽梁的形状和尺寸一般应按下列规定设计: 端墙、帽梁在通道顶部的厚度宜取300mm,高度宜取200mm; b 端墙预制拼装时,预制构件宜在通道顶部分为两块,下缘应与通道外形匹配,顶部应相应设置 连接构造; 帽梁预制拼装时,构件宜分块预制后在通道顶部安装; d)端墙预制构件的形状设计应考虑拼装时的稳定性。
8.5.1通道洞口现浇基座、面板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30的混凝土。现浇座槽混凝土应采用强度等
3.5.1通道洞口现浇基座、面板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30的混凝土。现浇座槽混凝土应采用强度等 级不低于C30的微膨胀混凝土。 8.5.2基座在洞口内侧应预留与面板上、下缘连接的钢筋,且钢筋出露应不少于1m。 3.5.3 基座、面板的形状和尺寸一般应按下列规定设计: a 基座正截面的宽度应不小于800mm,端面应与路线方向平行,长度应与预制拼装的翼墙对应 b) 面板的厚度应不小于200mm。 C 面板成形后,应分块、刻槽,避免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
基整、值极的移状和尺寸 一般应按下 列规定设计: a 基座正截面的宽度应不小于800mm, 端面应与路线方向平行,长度应与预制拼装的翼墙 b) 面板的厚度应不小于200mm。 面板成形后,应分块、刻槽,避免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
9.1.1通道各类接缝应按下列规定设计
a)预制构件拼装平接缝、对角缝设计为无间隙密贴型式; b 预制构件拼装接缝设计为小间隙肘形自由转动型式 预制构件与现浇构件连接缝中的受力缝应设置连接钢筋,构造缝可不设连接钢筋; 现浇构件延续时的连接缝设置连接钢筋。 9.1.2 箱型通道顶板拼装平接缝处设置跨缝纵向连接弯螺栓时,弯螺栓可采用HPB300的钢筋制作,螺 栓组应进行适当的防腐处理。 9.1.3通道节段间一般可不设置沉降缝,但在下列情况下应设置沉降缝: a)高路堤下,通道宜在高路堤路基边缘按适当距离设置沉降缝
栓组应进行适当的防腐处理
1.3通道节段间一般可
9.2.1通道构件应设计必要的厚度保证自身防渗漏。 9.2.2 通道拼装接缝、沉降缝两侧应设计扩缝倒角以利于防渗漏处置。 9.2.3 通道拼装接缝、沉降缝应按下列规定进行防渗漏处治: a) 拼装平接缝、沉降缝内部应采用沥青麻絮等进行密实填塞; b 拼装铰接缝内部应涂设水泥砂浆等进行压实填塞 C) 拼装接缝、沉降缝外端应在通道内勾浅凹缝,通道外勾平缝,勾缝采用砂浆等密实修填; d) 通道外面拼装接缝、沉降缝处应涂覆热沥青,密贴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等。 9.2.4通道用作过水涵洞时,面板前端应设置截水墙。截水墙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30的混凝土 厚度宜取500mm,底面应不高于基座底面,与面板同步施工。
DB34/T28332017
10附属设施及附属工程设计
10.1.1箱型通道用作明通道时,顶部两侧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搭板。 10.1.2搭板长度应不小于5m,宽度不小于行车道宽度,厚度不小于2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 干C40
10.2.1通道用作车行通道时,底板、洞口面板顶部宣设置钢筋混凝土铺装。 0.2.2铺装的厚度应不小于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40。铺装内设置钢筋直径不小于8mm 间距不大于100mm的钢筋网。
10.3.1通道主体下部一般应设置组合垫层,垫层可由厚度不小于400mm的砂砾和厚度不小于 强度等级不低于C25的混凝土组合而成。
0.3.2通道洞口基座、面板下部的垫层应按下列规定设计: 现浇基座底部设置厚度不小于200mm的砂砾垫层,预制拼装基座底部加设厚度不小于100mm、 强度等级不低于C25的混凝土上垫层; b 通道用作过水涵洞、人行通道时,洞口面板底部设置厚度不小于200mm的砂砾垫层; C) 通道用作车行通道时,洞口面板底部设置厚度不小于400mm的水泥稳定碎石垫层或级配碎石 垫层。
度宜为1:1~1:1.5。 0.4.2基坑坡面可设计为阶梯形
10.4.2基坑坡面可设计为阶梯形
10.5.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通道下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不小于200kPa。
b)岩石类地基应在开挖后以厚度不小于300mm的优质砂石及砾石等置换,夯实 c)不均勾地基应在开挖后以厚300~500mm优质砂石及砾石等置换,夯实。
10.6.1通道周边可采用粗砂、砂砾等透水性材料或石灰土、水泥稳定土等改善性材料回填。 10.6.2管型通道下部撑脚区的回填可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5的现浇混凝土。
DB34/T 28332017
11.3通道周边汽车荷载土压力的计算应综合考虑车载传递特点、通道与土体的联合作用 11.4通道周边其它作用引起的土压力 照本标准第11.2条和第11.3条的规定计算
12.1.1本标准采用有限元理论进行结构整体内力计算,采用基于半概率理论极限状态法进行结构安全
12.1.1本标准采用有限元理论进行结构整体内力计算,采用基于半概率理论极限状态法进行结构安全 验算。 12.1.2通道的整体计算应进行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的计算。 12.1.3通道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应包括结构的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偶然状况和地震状况下的验 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应包括结构的持久状况下的验算。 12.1.4计算相关参数应按下列规定取用: a 通道跨径小于5m时,按涵洞设计。设计安全等级为三级,结构重要性系数取0.9; b)通道跨径大于等于5m时,按小桥或重要小桥设计。 c)设计安全等级为三级或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取0.9或1.0。
12.2.1通道整体计算应包括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各工况的仿真计算和偶然状况、地震状况等的极端工 况计算。 12.2.2计算模型应能体现通道与土体联合作用,并能考虑荷载的分步形成。计算宜采用弹性或弹塑性 有限元方法进行。 12.2.3应按下列要点控制十体的工作状态:
12.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12.3.2承载能力验算采用式(3)进行:
要性系数,取0.9(涵洞)或1.0(小桥或重
DB34/T28332017
Sud—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R一构件抗力设计值。 12.3.3通道的抗倾覆验算采用式(4)进行:
12.4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a)构件裂缝宽度验算; b)通道基础沉降验算。 2.4.2通道的正常使用验算
12.4.3通道沉降应不使路面形成大于0.2%的附加纵坡
12.4.3通道沉降应不使路面形成大于0.2%的附加纵坡
安全标准DB34/T2833201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截面以内轮廓线为基准的圆弧设计方法
口下: a 设计方法:3R设计法,以顶板半径R、侧墙半径R、R为三个基本定位参数: b 截面轮廓基线:内轮廓线: C 基本控制参数: 1)以通行为主的结构,以截面标准宽B、标准高H、顶板圆心角αi为三个基本控制参数; 以过水为主的结构,以截面标准净宽B、净通行面积Si、顶板圆心角α,为三个基本控制 参数; 参数关联模式: 1) 顶板与侧墙的铰缝定位点和底板与侧墙连接外角点分别是标准净空BXH的上和下角点; 2 截面内轮廓线除在底板中点设理论折点外,其余为连续切线; 顶板安装就位点为顶板安装时顶板凸角与侧墙凹槽的理论接触点,也是凸角与凹槽圆弧面 的最低点。 定位参数R、R、R与基本控制参数B、H、α,具有如下数量关系:
图A.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型通道示意
DB34/T28332017
e)铰缝宜设置在R2、R交点位置。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箱型通道的截面设计采用以内轮廓线为基准的多段线设计方法(见图A.2)建筑安全管理,具 本如下: 设计方法:多段折线设计法,以顶板净高h/、侧墙净高h2、侧墙余高h3为基本定形参数: b 截面轮廓基线:内轮廓线; C 基本控制参数: 1)以通行为主的结构,以截面标准宽B、标准高H、顶板下折高a为三个基本控制参数; 2) 以过水为主的结构,以截面标准净宽B、净通行面积S,为两个基本控制参数; d) 参数关联模式: 1)顶板倒角底点和底板上外角余高点分别是标准净空B×H的上和下角点; 2) 截面内轮廓线为连续折线: 顶板安装就位点为顶板安装时顶板凸角与侧墙凹槽的理论接触点,也是凸角与凹槽圆弧面 的最低点: e)铰缝宜设置侧墙弯矩最小位置
图A.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箱型通道示意
....- 混凝土结构 钢筋工程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