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S412-2015 整体爬模安全技术规程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lifting support beam
由下支承梁、附墙件等组成,在爬升工况下支撑液压油缸及墨 爬模荷载的结构件。
2.1.6 悬挂脚手架
attached raise scaffold
悬挂在承重结构平台上的脚手架,其设置于核心筒内、外 ,为作业人员提供作业面的定型操作平台水质标准,
formworksystem
附着在承重结构平台上,由密肋面板、背楞、对拉螺栓、顶撑 成,可上下、水平方向移动的模具系统,
2.1.8智能控制系统
为整体爬模提升进行自动控制的系统,具有记录、显示 控制等功能。
2.2.1载荷和载荷效应
3.0.1整体爬模承重结构平台的承载均布荷载不应超过4kN/m 物料应堆放均匀,不宜集中堆放。 3.0.2整体爬模安装前,应根据工程特点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 应经过审核批准后再组织实施。 3.0.3承重结构平台应是空间稳定结构,并应能够满足安全承载 的要求。
3.0.4整体爬模正常使用时的基本风压值应按现行国家标
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有关规定取重现期为10年的基本 压值;对风敏感结构按重现期为30年的基本风压值取值;遇有 风时,取重现期为50年的基本风压值。
3.0.5整体爬模液压油缸顶升的附加荷载不均匀系数1应取 1. 43。 3.0.6 整体爬模液压油缸顶升力计算安全系数Ksy取值不应小 于 1.2。 3.0.7.整体爬模所用吊具、钢丝绳的附加荷载不均匀系数1.应 取 1. 3。 3.0.8整体爬模的吊具安全系数Ks取值不应小于8.0;钢丝绳 安全系数Ksg取值不应小于10.0。 3.0.9核心筒内、外侧独立爬升的整体爬模,应设置防坠落装置, 3.0.10·整体爬模爬升时,承载受力处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
3.0.11液压设备应采用同一厂家产品,其中液压油缸的安全性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液压缸试验方法》GB/T15622的有关规 定。
0.13整体爬模在使用过程中,使用单位应定期进行检查。
3.0.13整体爬模在使用过程中,使用单位应定期进行
4.1.1整体爬模所用钢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其材
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规定的 通钢管,其材质应符合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200 Q235B级钢的规定或现行国家标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B/T1591的有关规定。
整体爬模结构连接材料应符
4.1.4 脚手板宜采用钢、铝等材料定型设计和制作,且应符合下 列规定: 1 板面应采用密封板; 2铝型材的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结构设计规 范》GB50429的有关规定。
4.2.1承重结构平台的主梁宜采用桁架形式,其结构和尺寸要求 应符合本规程第7.2节的规定。 4.2.2工作承重梁和爬升支承梁为主要受力构件,结构宜采用桁 架形式,
4.2.3悬挂脚手架结构和尺寸要求应符合本规程第7.3节的规
4.2.8钢制模板的组装焊接应采用工装夹具定位,宜采用
碳气体保护焊;当采用手工电弧焊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气灯 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985.1 有关规定,焊缝外形应光滑、均匀。
镀锌层厚度不应小于0.05mm,镀层厚度和色彩应均匀,表面光亮 细致。
镀层厚度和色彩应均习,表面光亮 细致。 4.2.11整体爬模采用的钢丝绳、环链、吊钩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重要用途钢丝绳》GB8918、《钢丝绳用普通套环》GB/T5974.1、 《钢丝绳夹》GB/T5976、《压铸锌合金》GB/T13818、《起重机钢 丝绳保养、维护、安装、检验和报废》GB/T5972、《起重用短环链 吊链等用8级普通精度链》GB/T24816、《起重吊钩第3部 分:锻造吊钩使用检查》GB/T10051.3的有关规定。 4.2.12整体爬模出厂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构配件的外观质量 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得使用带有裂纹、折痕、表面明显凹陷、严重锈蚀的材 料; 2冲压件不得有毛刺、裂纹、明显变形、氧化皮等缺陷; 3焊接件的焊缝应饱满、焊渣应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夹 渣、咬肉、裂纹等缺陷; 4构配件表面应有防腐处理。 4.2.13周转使用的材料、构配件、设备,每使用一个工程周期后, 应及时检查、分类、维护、保养,报废不合格品。 4.2.14周转使用的材料、构配件的分类和维修检验应符合表 4. 2. 14的规定
4.2.14周转使用的材料、构配件的分类和维修检验应符 4. 2. 14的规定,
表4.2.14周转使用的材料、构配件分类和维修检验标准
4.2.15整体爬模的构配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更换或报 废: 1出现塑性变形; 2锈蚀深度达到或超过材料原厚度10%;
3对拉螺栓发生变形、磨损、严重锈蚀; 4钢丝绳按现行国家标准《起重机钢丝绳保养、维护、安 装、检验和报废》GB/T5972的要求进行检验,达到报废标准,应 予以报废; 5模板出现变形和裂缝; 6爬升系统构配件磨损达到行业报废要求。
5.1.2整体爬模的永久荷载应包括下列荷载
1·结构件、构配件自重(包括承重结构平台、悬挂脚手架、模 板系统、工作承重梁、爬升支承梁、爬升机构的自重); 2安装在整体爬模承重结构平台上的建筑机械设备、设施的 自重。
1施工荷载(包括悬挂脚手架作业层、操作平台上的施工人 员及施工机具自重); 2 材料堆放荷载; 3 风荷载; 4 混凝土振捣荷载; 5 其他可变荷载, 5.1.4 整体爬模永久荷载标准值的选取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夏 整体爬模的结构件、构配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 荷载规范》GB50009的有关规定,取其自重为标准值; 2建筑机械设备、设施应按产品说明书取其理论自重值为标 准值。 5.1.5材料堆放荷载、施工荷载应按使用及爬升两种工况确定其
可变荷载标准值,并符合表5.1.5的规定。对于堆放荷载超过 4.0kN/m的情况,应根据实际工况另行设计
表5.1.5整体爬模承重结构平台堆放荷载及施工荷载标准值
.台风停工时,无堆放荷载和施工荷载。
悬挂脚手架施工荷载标准值应符合表5.1.6的规定。
5.1.6悬挂脚手架施工荷载标准值应符合表5.1.6 的
5.1.7作用在整体爬模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表 5.1.7风荷载体型系数
:Φ为挡风系数,Φ=1.2Ad/Aw,其中:Ad为迎风面挡风面积,Aw为迎风面面积; 密目式安全立网的挡风系数中应取0.8。
5.1.8计算结构件的强度、稳定承载力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计
1.8计算结构件的强度、稳定承载力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计 变形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5.2.1整体爬模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作用在承重结构上可能 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 进行荷载组合,应取各自最不利的荷载组合进行设计。 5.2.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的基本组合进行荷载组合,并 应按表 5. 2. 2 的规定采用,
表5.2.2荷载的基本组合
注:基本组合中的荷载设计值仅通
注:基本组合中的荷载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 2.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按荷载的标准组合进行荷载组合,并 按表5.2.3的规定采用
表5.2.3荷载的标准组合
5.2.4模板系统荷载的荷载组合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模
5.2.4模板系统荷载的荷载组合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模 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的有关规定取用。 5.2.5悬挂脚手架荷载效应的荷载组合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
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的有关规定取用。 5.2.6整体爬模提升力计算应按荷载的标准组合进行荷载组合,
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的有关规定取用。
表5.2.6整体爬模提升力荷载的标准组合
注:1液压油缸顶升力荷载组合还应该乘以安全系数Ksy以及附加荷载不均匀系 数1y° 2 模板系统的永久荷载及可变荷载按本规程第5.2.4条的要求确定。 3 钢丝绳、吊具允许拉力的荷载组合还应乘以各自安全系数以及附加荷载不 均匀系数。
注:1液压油缸顶升力荷载组合还应该乘以安全系数Ksy以及附加荷载不均习系
5.2.7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
现定,整体爬模荷载基本组合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
2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Sa = Zc, Scjk + > YQ:feSQik
一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表5.2.8荷载分项系数
6.1.1整体爬模的结构件和构配件设计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
为极限状态设计法,以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2当对整体爬模的结构件和构配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 寸,应根据整体爬模的结构、构造、荷载等因素确定计算内容,并 下列内容进行计算: 1承重结构平台应包含下列计算: 1)承重结构平台主梁的强度; 2)承重结构平台次梁的强度; 3)平台板的强度; 4)承重结构平台桁架之间连接销轴、螺栓和焊缝的强度; 5)支撑连接件的强度。 2悬挂脚手架应包含下列计算: 1)脚手架的竖向构件的强度; 2)连接销轴、螺栓的强度; 3)脚手板的强度。 3工作承重梁应包含下列计算: 1)工作承重梁的强度; 2)连接件的强度; 3)支承点处混凝土的强度。 4爬升支承梁应包含下列计算: 1)爬升支承梁的强度; 2)连接件的强度; 3)支承点处混凝土的强度。
5模板系统应包含下列计算: 1)面板的强度; 2)背楞的强度; 3)对拉螺杆、销钉的强度 6.1.3对整体爬模结构件和构配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 应根据整体爬模的结构、构造、荷载等因素确定计算内容,并应对 下列内容进行计算: 1 承重结构平台的主梁的变形; 2 承重结构平台次梁的变形; 3 工作承重梁的变形: 4 肥升支承梁的变形; 5 悬挂脚手架脚手板的变形; 6 模板面板的变形; 7 背楞的变形。 6.1.4 整体爬模主要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 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有关规定执行,并应符合表6.1.4的 规定:
5模板系统应包含下列计算
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有关规定执行,并应符合表6.1. 规定:
表6.1.4主要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
注:L为受弯构件计算跨度。
1.5整体爬模结构或构配件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应满足 式要求:
采用; Sa一一荷载组合设计值; Ra——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 定计算。 6模板面板及背楞的挠度限值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 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的有关规定。 一数体触模的钢妙绳一京目产城台许应土注进行设计
图6.1.8主梁的跨度示意简图 1一主梁:2一悬挂脚手架:3一爬升机构
6.1.9悬挑长度L1(图6.1.8)的要求应符合本规程第7. 的规定。
6.1.10螺栓连接强度设计值应按表6.1.10的规定采
6.2.1受弯构件的抗弯强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 Mmax/W,< f
5.2.2构件的挠度应按下式验
6.2.2构件的挠度应按下式验算:
式中:U 一挠度计算值; []——容许挠度值。
轴心受压构件强度和稳定承载力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强度计算:
(6. 2. 4~1)
N Mx My 土 土 An Y,Wny
中:YxYy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 计规范》GB50017的有关规定取值; f一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 6前切构件抗前强底应按下式计管
式中:V— 一构件剪切力设计值; An—受剪构件的净截面面积 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A,受剪构件的净截面面积; f,一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6.2.7整体爬模通过工作承重梁和爬升支承梁支承在建筑物上, 支承点处的混凝土承压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 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进行验算。 6.2.8对有附墙支座及附着支承构件的整体爬模,还应分别对附 着构件进行计算,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 安全技术规范》JGJ202的有关规定。 6.2.9模板及模板支撑系统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安 全技术规范》JGJ162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6.2.10悬挂脚手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 安全技术规范》JGJ202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6.2.11核心筒外侧独立爬升的整体爬模防坠落装置设计计算应 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202的有关规定
6.2.7整体爬模通过工作承重梁和爬升支承梁支承在建
6.2.9模板及模板支撑系统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模
7.1.1整体爬模应由承重结构平台、悬挂脚手架、模板系统、爬升
.1.1整体爬模应由承重结构平台、悬挂脚手架、模板系统、爬 几构、工作承重梁、爬升支承梁等组成(图7.1.1)。
图7.1.1整体爬模各部分结构示意图 1一承重结构平台;2一防护围栏;3一悬挂脚手架;4一模板系统;5一导轮机构; 6一液压系统;7一爬升支承梁;8一工作承重梁
7.1.3承重结构平台纵横两个方向的梁连接应牢固可靠,
7. 1. 3] ,
图7.1.3承重结构平台桁架梁垂直面剪刀撑布置示意图 1一剪刀撑;2一桁架梁
7.1.4工作承重梁、爬升支承梁与液压油缸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1.4工作承量梁、爬升 7.1.5承重结构平台与液压油缸之间的支撑连接件应连接可靠 7.1.6防坠落装置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坠落装置应采用机械式的全自动装置,不应使用每次升 降都需要重新组装的手动装置; 2防坠落装置的制动距离应小于或等于200mm; 3防坠落装置应具有防水防污染的构造措施。
7.2.1 整体爬模承重结构平台构造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梁高度不应大于3.0m; 主梁之间的间距应根据结构计算确定; 3 主梁悬挑部分不应大于4.0m,且不应大于主梁跨度的1/2 7.2.2 次梁结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次梁与主梁之间宜采用螺栓连接; 2当次梁采用桁架时,桁架上下弦应采用整根通长杆件,腹
干与上下弦应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3垂直相交的次梁宜采用螺栓连接; 4次梁与次梁之间的间距应根据结构计算确定。 .2.3承重结构平台作业层应满铺脚手板,且应留有上下通道 口。 .2.4承重结构平台作业层外围应设有高度不低于1500mm的 护栏杆和180mm高的挡脚板。 .2.5防护栏杆应用安全防护网封闭,安全防护网宜采用钢丝防 户网或钢板冲孔网,透风率应大于或等于40%。 .2.6 承重结构平台应在下列部位采取可靠的加强构造措施: 1 悬挂脚手架的连接处; 2 爬升机构的连接处; 3 承重结构平台主梁之间的连接处: 4 主梁与次梁的连接处; 5 附墙固定连接处; 6 其他有加强要求的部位,
杆与上下弦应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3垂直相交的次梁宜采用螺栓连接; 4次梁与次梁之间的间距应根据结构计算确定。 7.2.3 承重结构平台作业层应满铺脚手板,且应留有上下通道 口。 7.2.4承重结构平台作业层外围应设有高度不低于1500mm的 防护栏杆和180mm高的挡脚板。 7.2.5防护栏杆应用安全防护网封闭铁路标准规范范本,安全防护网宜采用钢丝防
1 悬挂脚手架的连接处; 2 爬升机构的连接处; 3 承重结构平台主梁之间的连接处; 4 主梁与次梁的连接处; 5 附墙固定连接处; 6 其他有加强要求的部位
7.3.1悬挂脚手架应采用螺栓连接在承重结构平台梁上,且内外 悬挂脚手架应高度一致。 7.3.2外侧悬挂脚手架外立面应采用安全防护网封闭,并设置防 护栏杆和挡脚板。 7.3.3悬挂脚手架应设置三层或三层以上的操作平台,操作平台 之间的爬梯应与操作平台有可靠的固定措施。
之间的爬梯应与操作平台有可靠的固定措施。 .3.4悬挂脚手架作业面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隙应封堵严密,可 置密封翻板。
深圳标准规范范本7.3.5悬挂脚手架下部至少两层操作平台端部应设置导轮机
表 7.3.6悬挂脚手架技术指标
....- 相关专题: 安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