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5031-2019 混凝土复合保温外墙挂板技术标准

  • DB22T 5031-2019 混凝土复合保温外墙挂板技术标准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700K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5-19
  • 发 布 人: wqh6085061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B22T 5031-2019 混凝土复合保温外墙挂板技术标准

    Dmax 复合墙板的最大挠度; Omax 复合墙板的最大裂缝宽度。

    导热系数的修正系数; k 导热系数的影响系数。

    3.0.1复合墙板按照围护结构设计,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小于 7度地区的乙类及以下建筑,使用年限不超过50年的二a、二b 境类别。

    3.0.1复合墙板按照围护结构设计,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小于等于 7度地区的乙类及以下建筑,使用年限不超过50年的二a、二b类环 境类别。 3.0.2在应用复合墙板时灭火系统标准规范范本,应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建筑和技 术经济分析,按照通用化、模数化、标准化的要求设计复合墙板

    3.0.2在应用复合墙板时,应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建筑和技 术经济分析,按照通用化、模数化、标准化的要求设计复合墙板 复合墙板的各部分名称见图3.0.2。

    图3.0.2复合墙板各部分名称

    3.0.3建筑设计时,应尽量采用标准化复合墙板。标准化复合墙板 的宽度不宜大于5.4m,高度不宜大于3.9m,非标准化板型可根据 工程需要进行深化设计。 3.0.4复合墙板的建筑热工性能设计应符合现行地方标准《居住建 筑节能设计标准》DB22/T45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2/JT 149的有关规定。

    3.0.5复合墙板板缝及外墙门窗洞口的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相关标 准中气密性能、水密性能的要求。 3.0.6复合墙板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应能承受自重以及直接作用在 复合墙板上的各种荷载与作用,在温度和室外环境的长期作用下不 立生有害变形和破坏;在施工阶段能承受各种施工荷载而不产生破 坏。

    复合墙板上的各种荷载与作用,在温度和室外环境的长期作用下不 产生有害变形和破坏;在施工阶段能承受各种施工荷载而不产生破 坏。 3.0.7复合墙板及其连接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作用时,复合 墙板应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 2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作用时,节 点连接件应不受损坏,复合墙板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性修理后 可继续使用: 3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作用时,复合 墙板不应脱落; 4使用功能或其他方面有特殊要求时,可设置更高的抗震设 防目标。 3.0.8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构造节点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 测度和适应主体结构的变位能力;在多重作用的不利组合及主体结 构变形的影响下,应具有安全性。 3.0.9复合墙板中混凝土部分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 或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装配式混凝土 结构技术规程》JGJ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有关规定。 3.0.10复合墙板中钢筋、预理埋件、连接件等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等的有关规定。 3.0.11复合墙板的设计、生产加工、施工安装等尚宜符合绿色建 筑评价标准、建筑信息化管理要求。

    3.0.7复合墙板及其连接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作用时,复合 墙板应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 2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作用时,节 点连接件应不受损坏,复合墙板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性修理后 可继续使用; 3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作用时,复合 墙板不应脱落; 4使用功能或其他方面有特殊要求时,可设置更高的抗震设 防目标。

    3.0.8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构造节点应具有足够的

    刚度和适应主体结构的变位能力;在多重作用的不利组合及主体结 构变形的影响下,应具有安全性。 3.0.9复合墙板中混凝土部分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 或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装配式混凝土 结构技术规程》JGJ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刚度和适应主体结构的变位能力;在多重作用的不利组合及主体结 构变形的影响下,应具有安全性。

    3.0.9复合墙板中混凝土部分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 或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装配式混凝土 结构技术规程》JGJ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有关规定。 3.0.10复合墙板中钢筋、预理件、连接件等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等的有关规定。 3.0.11复合墙板的设计、生产加工、施工安装等尚宜符合绿色建 筑评价标准、建筑信息化管理要求,

    4.1.1复合墙板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4.1.1复合墙板主要物理力学性能表

    4.1.2复合墙板的保温性能

    1复合墙板应用于居住建筑时,传热系数应符合现行地方标 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65%)》DB22/T450的规定: 2复合墙板应用于公共建筑时,传热系数应符合现行地方标 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2/JT149的规定

    4.2.1复合墙板的保温材料可以采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米

    4.2.1复合墙板的保温材料可以采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EPS)板、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板、硬质聚氨酯泡沫 塑料(PU)板或岩棉板。 4.2.2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板、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XPS)板、硬泡聚氨酯板(PU)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外形:表面平整,无明显收缩变形和膨胀变形: 2熔结:熔结良好; 3杂质:无明显油渍和杂质。 4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板、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 料(XPS)板、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板(PU)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GB/T10801.1、《绝热用挤塑聚 苯乙烯泡沫塑料》GB/T10801.2、《建筑绝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 料》GB/T21558的各项要求,具体技术指标见表4.2.2。

    表4.2.2EPS板、XPS板、PU的技术指标

    4.2.3岩棉板应符合下列要求:

    岩棉板的纤维平均直径应不大子

    2岩棉板的渣球含量(粒径大于0.25mm)应不大于10.0%(质 量分数); 3外观质量要求,应表面平整,不得有妨碍使用的伤痕、污 迹、破损; 4尺寸可由供需双方商定,允许偏差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绝 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GB/T11835的要求; 5岩棉板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 其制品》GB/T11835的各项要求,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2.3的规定。

    表4.2.3岩棉板的技术指标

    注: 1 导热系数的修正系数 a 为 1.1

    4.3.1混凝土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的要求,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4.4.1墙板内叶、墙板外叶的钢筋宜采用CRB550级冷轧带肋钢筋 制作的机械焊接钢筋网片,钢筋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冷轧带 肋钢筋》GB13788的要求,同时机械焊接钢筋网尚应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的要求。 4.4.2复合墙板中的吊装配件宜采用专用吊杆或预埋内螺纹类吊 装配件,吊装配件的设计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设计要求,并应确保装 配件在混凝土中的锚固有效,

    4.5.1焊接用焊条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 5117、《不锈钢焊条》GB/T983或《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的 规定,选用的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力学性能相匹配。 4.5.2自动焊接或半自动焊接采用的焊丝或焊剂,应与主体金属强 度相适应,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 或《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8110的规定

    4.6.1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GB/T5782和 《六角头螺栓C级》GBT5780的规定;螺栓连接的强度设计应按 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规定采用

    4.7.1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连接用预理件、节点连接件应采用热浸 镀锌材料制作,也可以根据工程要求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同时应 考虑防火要求。

    4.8.1复合墙板中独立连接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具有足够的承载安全性和长期耐久性: 2满足与混凝土的锚固、防腐、防火要求: 3采用FRP材料时,FRP棒材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与锚固长度 应进行相应的试验测定,材料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8.1的规定 其在混凝土中的直线锚固长度不应小于30mm;

    表4.8.1独立连接件材料(FRP)性能指标

    4采用金属材料连接件时,应采取可靠的防腐措施,热工设 计时应考虑其热桥影响,

    4.9密封胶、背衬材料、止水材料

    4.10.1防火材料及防火封堵材料可选用矿棉或岩棉等,其技术性 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GB/T11835 要求。

    4.11.1复合墙板的连接构造节点一般要求在连接螺栓垫板与连接 牛间设置滑移垫片,滑移垫片宜采用1mm厚的聚四氟乙烯板或不 锈钢板制作。也可以通过设置弹性氯丁橡胶垫块满足节点的地震或 温度变形要求。

    4.12.1复合墙板中需要防腐处理时宜采用热浸镀锌处理,当采用 热浸镀锌防腐蚀处理时,锌膜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覆盖 层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要求》GB/T13912的规定,也可采用不锈 钢材料制作,

    5.1.1采用复合墙板的建筑,不得自行更改复合墙板的构造组成,

    5.1.1采用复合墙板的建筑,不得自行更改复合墙板的构造组成, 其设计与构造尚应符合现行行业《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应用技术标 准》JGJ/T 458的相关规定。

    5.1.2常用规格的复合墙板可根据单体设计要求进行深化和优化

    .1 设计,既要满足构件标准化、模数化设计要求,又便于制作和施工 安装。非标准复合墙板需进行专门设计,同时应便于制作和施工安 装。

    5.1.3建筑饰面材料可采用反打一次成型工艺制作,也可现

    1采用反打一次成型工艺制作时,面砖宜选择背面为燕尾槽 的面砖,其性能尚应满足相应规定: 2石材背面应采用不锈钢挂件与混凝土实现机械锚固连接 连接件固定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石材厚度不小于25mm,单块面 积不宜大于1200mmx1200mm; 3涂料饰面时应采用耐候性好的涂料,选用涂料的性能应符 合相应涂料标准的要求。 5.1.4复合墙板板缝之间、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之间应进行保温、

    5.1.4复合墙板板缝之间、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之间应进行保温、

    5.2复合墙板的热工设计

    5.2.1复合墙板的热工设计应满足吉林省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并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热工设计

    5.2.2复合墙板的热工设计应采用主断面的传热系数作为其热工 设计指标。复合墙板设计时应尽可能减少金属件等热桥影响。 5.2.3金属莲接件连接的复合墙板,应考虑金属的热工性能对保温 材料的影响乘以影响系数k,同时考虑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修正系 数α,因此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计算值入。为:

    Asb × 22 (1 + A, A, 元,

    5.2.4复合墙板保温层厚度应计算确定,保证复合墙板的热阻满足 相应建筑的热工要求, 5.2.5复合墙板内墙面的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在窗口 檐口、挑板等部位应避免产生热桥

    5.3复合墙板的防水设计

    5.3.1复合墙板与门窗的接缝、复合墙板之间的接缝,在设计时应 根据使用环境和使用年限要求合理选用防水构造及防水材料。 5.3.2复合墙板板缝可采用两道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相结合的做 法,且板缝气密性指标值不应大于2.0m/(m.h),水密性指标值不 宜低于700Pa。 5.3.3复合墙板的保温层采用吸水性保温材料时,复合墙板的板端 及窗洞口边缘预理止水带,阻止雨水渗入保温层中。 5.3.4复合墙板的板缝宽度宜为20±5mm,缝内先采用直径为缝宽 1.3倍~1.5倍的发泡闭孔聚乙烯圆棒或发泡氯丁橡胶棒填塞缝隙, 然后圆棒外侧采用密封胶封堵。密封胶的厚度应按缝宽的1/2且不 小于8mm设计。 信人板饭

    5.3.1复合墙板与门窗的接缝、复合墙板之间的接缝,在设计时应 根据使用环境和使用年限要求合理选用防水构造及防水材料。 5.3.2复合墙板板缝可采用两道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相结合的做 法,且板缝气密性指标值不应大于2.0m/(m.h),水密性指标值不 宜低王700Pa

    5.3.3复合墙板的保温层采用吸水性保温材料时,复合墙板的术

    1.3倍~1.5倍的发泡闭孔聚乙烯圆棒或发泡氯丁橡胶棒填塞缝隙, 然后圆棒外侧采用密封胶封堵。密封胶的厚度应按缝宽的1/2且不 小于8mm设计。

    封胶与混凝土的相容性、低温柔软性、最大伸缩变形量、剪切变形 性、防霉性及耐水性等均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应满足外饰面防污和 环保要求。

    5.4复合墙板的防火设计

    5.4.1复合墙板板缝、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之间、门窗部位等防火

    5.4.1复合墙板板缝、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之间、门窗部位等防火 设计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防火 要求。

    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之间接缝防火材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中楼板的耐火极限要求; 复合墙板之间的接缝应在室内侧采用A级不燃材料进行封堵。

    6.1.1复合墙板应按照围护结构进行结构设计,复合墙板与主体结 构宜采用柔性连接, 6.1.2复合墙板及其连接应按照相关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承载能力 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的设计与验算。 6.1.3复合墙板内叶厚度不应小于复合墙板计算跨度的1/40.且不 宜小于100mm,墙板外叶厚度不宜小于60mm。 6.1.4复合墙板外叶钢筋网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有饰面层时不应 小于15mm,清水混凝土时不应小于20mm:墙板内叶钢筋网混凝士土 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6.1.5复合墙板的混凝土、钢筋、预理件、独立连接件等材料的性 能应满足本标准第4.3~4.7节的各项要求:墙板外叶中钢筋网的钢 筋直径不应小于4mm,间距不宜大于150mm;墙板内叶中钢筋应采 用双层双向配筋,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 200mm

    5.2.1复合墙板的设计与验算应针对加工制作阶段、运输阶段、吊 装安装阶段、使用阶段的具体情况,按照相应的支承情况确定作用 及计算模型,宜采用有限元程序进行作用效应的计算。

    1加工制作阶段根据吊点位置、翻身、起吊方案等,按照简 支构件确定计算简图,作用采用自重乘以1.5倍的荷载动力系数, 计算作用效应: 2存贮阶段根据存贮方案、支承点位置,按照简支构件确定 计算简图,根据叠放层数和复合墙板自重确定荷载,计算作用效应; 3运输阶段根据运输方案、支承点位置,按照简支构件确定 计算简图,作用采用自重乘以15倍动力系数,计算作用效应: 4安装阶段根据吊装方案、吊点位置,按照简支构件确定计 算简图,作用采用自重乘以1.5倍动力系数,计算作用效应; 5使用阶段根据复合墙板承受的实际作用及作用方向,按照 四边简支或四点简支确定计算简图,计算作用效应。 6.2.2复合墙板根据各阶段的受力特点、作用情况,进行作用效应 的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采用效应的基本组合,各种作用 的分项系数、组合值系数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米用。 6.2.3进行连接节点、预理件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采用效 应的基本组合,各种作用的分项系数、组合值系数按照现行国家标 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采用。 6.2.4进行度、裂缝宽度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时,采用效 应的标准组合、准永久组合、频遇组合。

    按照极限状态设计的原则,复合墙板、连接件、预理件承载 极限状态验算的一般表达式为:

    能力极限状态验算的一般表达式为: 不考虑地震作用的组合时:oS≤R 考虑地震作用的组合时:S ≤R/RE 2RE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取1.0:

    S一构件或连接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一一构件或连接的承载力设计值 复合墙板正常极限状态的设计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 计规范》(GB50010)计算,其设计一般表达式为:

    6.3.2复合墙板正常极限状态的设计按照现行国家标准《

    构设计规范》(GB50010)计算,其设计一般表达式为

    6.4.1复合墙板的承载力计算应按施工、使用各阶段墙板的受力状 态分别计算。 6.4.2复合墙板宜采用有限元分析的内力进行挠度与裂缝计算。 6.4.3复合墙板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层间位移应能适应主体结构 的变形,不对主体结构产生刚度影响。可通过支座滑移的设计满足 要求。 6.4.4独立连接件的设计应满足将墙板外叶承受的作用有效地传

    6.4.2复合墙板宜采用有限元分析的内力进行挠度与裂缝计算 6.4.3复合墙板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层间位移应能适应主体结构 的变形,不对主体结构产生刚度影响。可通过支座滑移的设计满足 要求。 6.4.4独立连接件的设计应满足将墙板外叶承受的作用有效地传 递到墙板内叶。独立莲接件可按照构造要求布置,利用有限元程序 对复合墙板进行整体分析,确定独立连接件承受的内力,按照其受 力状态验算其强度和变形。 独立莲接件应均匀布置,直径不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 300mm,在复合墙板的边角部位,间距宜减小

    6.4.4独立连接件的设计应满足将墙板外叶承受的作用

    递到墙板内叶。独立连接件可按照构造要求布置,利用有限元程序 对复合墙板进行整体分析,确定独立连接件承受的内力,按照其受 力状态验算其强度和变形。 独立莲接件应均匀布置,直径不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 300mm,在复合墙板的边角部位,间距宜减小,

    6.5.1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满足复合 墙板施工过程中的偏差三维调节要求;满足将复合墙板的各种作用 有效传递到主体结构上,并可协调主体结构层间位移及垂直方向变 形。

    6.5.1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满足复合 墙板施工过程中的偏差三维调节要求;满足将复合墙板的各种作用 有效传递到主体结构上,并可协调主体结构层间位移及垂直方向变 形。 6.5.2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法如下:复合墙板上、下两端 通过节点莲接件(角钢)、预理件、螺栓与框架梁进行侧面柔性连 接;当条件充许时,复合墙板底部可通过框架梁挑耳与框架实现支 承连接。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见图6.5.2。

    6.5.2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法如下:复合墙板上、下两端

    通过节点连接件(角钢)、预埋件、螺栓与框架梁进行侧面柔性连 接;当条件充许时,复合墙板底部可通过框架梁挑耳与框架实现支 承连接。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见图6.5.2

    图6.5.2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钢结构设计标准》 GB50017、《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埋件》04G362的各项要求,每个 则面连接处的预埋受力螺栓或锚板中锚筋数量不宜少于2个。 6.5.4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莲接用预理件、节点连接件的材料性能 应符合本标准第4.5~4.7节的要求;预理件锚板厚度不宜小于 8mm,锚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螺栓直径不应小于16mm。 6.5.5复合墙板的连接节点应优先考虑理置于混凝土结构层或装 饰层中,无法理置时,所有外露金属件应采取可靠的防腐蚀和防火 措施,保证耐久性满足设计使用年限要求。

    7.2.1原材料及配件应按照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约 定进行进厂检验。检验批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复合墙板生产单位将采购的同一厂家同批次材料、配件及 半成品用于生产不同工程的复合墙板时,可统一划分检验批: 2获得认证或来源稳定且连续三批均一次检验合格的原材料

    及配件,进场检验时检验批的容量可按本标准的有关规定扩大一 倍,且检验批容量仅可扩大一倍。扩大检验批后的检验中,出现不 合格情况时,应按扩大前的检验批容量重新验收,且该种原材料或 配件不得再次扩大检验批容量。

    7.2.2独立连接件进厂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厂家、同一类别、同一规格产品,不超过10000件为 批; 2检查质量证明文件,质量证明文件包括出厂检验报告和型 式检验报告: 3按批抽取试样进行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材料力学性能检 验,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7.2.3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复合墙板模具尺寸充许偏差和检验方 法应符合表7.2.3的规定。

    表7.2.3复合墙板模具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注:L为模具与混凝土接触面中最长边的

    7.2.4复合墙板上的预理件和预留孔洞宜通过模具进行定位,并安 装牢固,其安装偏差应符合表7.2.4的规定,

    表7.2.4模具上预埋件、预留孔洞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注:L为模具与混凝土接触面中最长边的尺寸。

    7.2.5复合墙板中预埋门窗框时,应在模具上设置限位装置进行 固定,并应逐件检验。门窗框安装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2.5 的规定。

    表7.2.5门窗框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

    7.2.6面砖饰面复合墙板宜采用反打一次成型工艺制作,石材饰面

    /.2.6 复合墙板应采用反打一次成型工艺制作,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面砖和石材的大小、颜色、图案。面砖 背面应设置燕尾槽或确保连接性能可靠的构造; 2面砖入模铺设前,宜根据排砖图将单块面砖制成面砖套件, 套件的长度不宜大于600mm,宽度不宜大于300mm; 3石材入模铺设前,宜根据排板图进行配板和加工,并应提 前在石材背面安装不锈钢锚固拉钩和涂刷防返碱处理剂; 4使用柔韧性好、收缩性小、具有抗裂性能且不污染饰面的 材料嵌填面砖或石材间的接缝,并应采取防止饰面层在安装钢筋及 浇筑混凝土工序中出现位移的措施

    /.2.6面砖 复合墙板应采用反打一次成型工艺制作,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面砖和石材的大小、颜色、图案。面砖 背面应设置燕尾槽或确保连接性能可靠的构造; 2面砖入模铺设前,宜根据排砖图将单块面砖制成面砖套件, 套件的长度不宜大于600mm,宽度不宜大于300mm; 3石材入模铺设前,宜根据排板图进行配板和加工,并应提 前在石材背面安装不锈钢锚固拉钩和涂刷防返碱处理剂; 4使用柔韧性好、收缩性小、具有抗裂性能且不污染饰面的 材料嵌填面砖或石材间的接缝,并应采取防止饰面层在安装钢筋及 尧筑混凝土工序中出现位移的措施。 7.2.7复合墙板宜采用水平浇筑方式成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先浇筑外叶墙板混凝土层,再安装保温材料,最后浇筑 内叶墙板混凝土层: 2独立连接件的数量和位置满足设计要求,应采取措施保证 独立连接件锚固可靠:独立莲接件穿过保温材料的孔洞应采取有效 措施封堵; 3保证保温材料拼缝严密或使用粘接材料密封处理; 4 在上层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成之前,下层混凝土不得初凝: 5保证混凝土均匀与密实性,混凝土振揭过程中不应损伤或 移动饰面层、钢筋、预理件和独立连接件。 7.2.8 复合墙板养护过程中,最高养护温度不宜大于60℃。 7.2.9 复合墙板脱模起吊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计算确定,且不宜小于

    1宜先浇筑外叶墙板混凝土层,再安装保温材料,最后浇筑 内叶墙板混凝土层: 2独立连接件的数量和位置满足设计要求,应采取措施保证 独立连接件锚固可靠:独立莲接件穿过保温材料的孔洞应采取有效 措施封堵; 3保证保温材料拼缝严密或使用粘接材料密封处理; 4 在上层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成之前,下层混凝土不得初凝: 5保证混凝土均匀与密实性,混凝土振揭过程中不应损伤或 移动饰面层、钢筋、预埋件和独立连接件。 7.2.8 复合墙板养护过程中,最高养护温度不宜大于60℃。 7.2.9 复合墙板脱模起吊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计算确定,且不宜小于 15MPa

    7.3.1复合墙板存放应符合下列规

    复合墙板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场地应平整、坚实,应有排水措施;

    场地应平整、坚实,应有排水措施

    2实行分区管理和信息化台账管理,按照型号、规格、检验 伏态分类存放: 3应采用直立存放或外叶墙板面朝上水平多层叠放,产品标 识明确、耐久,标识应向外,预理吊件应朝上; 4直立存放宜采用专用支架,支架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 复合墙板薄弱部位和门窗洞口应采取防止变形开裂的临时加固措 施; 5水平叠放时,每层垫木必须上下对齐,叠放层数需计算确 定; 6应合理设置垫块支点位置,确保复合墙板存放稳定,支点 宜与起吊点位置一致: 7与清水混凝土或其他饰面层接触的垫块应采取防污染措 施。 7.3.2复合墙板成品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复合墙板的存放应采取措施防止开裂,避免雨雪渗入保温 材料、保温材料与混凝土板之间的缝隙中: 2外露预理件和连接件等外露金属件应按不同环境类别进行 防护或防腐、防锈: 3预理埋螺栓孔宜采用海绵棒填塞,保证吊装前预理螺栓孔清 洁。 7.3.3复合墙板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安全和保护措施,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宜采用立式运输,运输架应专门设计,进行强度、刚度和 稳定性验算; 2应根据复合墙板尺寸和形状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 3对于超高、超宽、形状特殊的墙板的运输和存放应制定专 门的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4运输时宜采取下列防护措施: 1)设置柔性垫片,避免复合墙板边角部位或链索接触处的

    混凝土损伤; 2)墙板之间应设置隔离垫块,用塑料薄膜包裹垫块和垫片 避免复合墙板外观污染: 3)门窗框、装饰面层和棱角采用塑料贴膜或其他防护措施 4)禁止多块墙板水平叠放同时吊运,单块墙板水平吊运时 应经设计人员审核确认。

    7.4.1清水混凝土饰面和其它饰面层的复合墙板检验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和现行行 业标准《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69的有关规定。 7.4.2外观质量缺陷根据其影响结构性能、安装和使用功能的严重 程度,可按表7.4.2的规定分为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

    表7.4.2构件外观质量缺陷分类

    7.4.3外观质量不应有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制定技术处 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验,对出现的一般缺陷应进行修整并达到 合格。 7.4.4复合墙板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安装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 差。对超过尺寸充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安装和使用功能的部位 应经原设计单位认可,制定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 收。 7.4.5复合墙板尺寸偏差及预留孔洞、预埋件的位置和检验方法应 符合表7.4.5的规定。

    7.4.3外观质量不应有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制定技术处 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验,对出现的一般缺陷应进行修整并达到 合格。

    暖通标准规范范本7.4.4复合墙板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安装和使用功能的尺寸

    差。对超过尺寸充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安装和使用功能的部位 应经原设计单位认可,制定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

    7.4.5复合墙板尺寸偏差及预留孔洞、预理件的位置和检验方法应 符合表7.4.5的规定。

    表7.4.5复合墙板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7.4.6复合墙板中的预理件 预留扎孔问的规格、数重付合设计要 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尺量。 7.4.7面砖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饰 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110和《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 规程》JGJ126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一工程、同一工艺的复合墙板分批抽样检验, 检查方法:检查试验报告单。 7.4.8复合墙板的独立连接件类别、数量、使用位置及性能应符合 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同一工程、同一工艺的复合墙板分批抽样检验。 检查方法:检查试验报告单、质量证明文件及隐蔽工程检查记 录。 7.4.9 复合墙板用的保温材料类别、厚度、位置及性能应满足设计 要求。 检查数量:按批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量测,检查保温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检验报 告。

    检查方法:检查试验报告单、质量证明文件及隐蔽工程检查记 录。 7.4.91 复合墙板用的保温材料类别、厚度、位置及性能应满足设计 要求。 检查数量:按批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量测锅炉标准,检查保温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检验报 告。 7.4.10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文件及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 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复合墙板生产批次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标 准养护试件: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拌制100盘 且不超过100m取样不应少于一次,不足100盘和100m取样不应少 于一次。 检查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50107的有关规定

    ....
  • 混凝土结构
  • 相关专题: 外墙挂板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