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433-200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3.1.1开发建设项自水土流失防治及其措施总体布局应遵循下 列规定: 1应控制和减少对原地貌、地表植被、水系的扰动和损毁,保 护原地表植被、表土及结皮层,减少占用水,土资源,提高利用效 率。 2开挖、排弃、堆垫的场地必须采取拦挡、护坡、截排水以及 其他整治措施。 3弃士【石,渣】应综合利用,不能利用的应集中堆放在专门 的存放地,并按“先拦后弃”的原则采取拦挡措施,不得在江河、湖 泊、建成水库及河道管理范围内布设弃土【石、渣】场。 4施工过程必须有临时防护措施。 5施工迹地应及时进行土地整治,采取水士保持措施,恢复 其利用功能。 3.1.2开发建设项水土保持设计文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主体工程建设地点、工程规模或布局发生变花化时,水士 保持方案及其设计文件应董新报批。 2当取土(石、料)场、弃土(石、渣)场、各类防护工程等发生 较大变化时,应编制水士保持工程变更设计文件。 3涉及移民(拆迁)安置及专项设施改(迁)建的建设项目,规 模较小的,水土保持方案中应根据移民与占地规划,提出水土保持 借施布局与规划,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估列水土保持投资:规 模较大的,应单独编报水土保持方案。 上或控填土石片总量在1万㎡切
上的开发建设项目·必须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其他开发建设 项自必须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其内容和格式应分别符合附 录A、附录B的规定。 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应分阶段进行设计,基内容和要求应符 合本规范第7~14章的规定。 6在施工准备期前,应由监测单位编制水土保持蓝测设计与 实施计划,为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指导。
3. 2对主体工程的约束性规定
3.2.1工程选址线)、建设方案及布局应符合下划规定: 1选址(线)必须兼顾水土保持要求,应避开泥石流易发区、 萌塌滑坡玻危险区以及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地区。 2选址【线】应避开金国水士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王保持蓝 测站点、重点试验区,不得占用国家确定的水士保持长期定位观测 站。: 3城镇新区的建设项目应提高植被建设标准和景观效果,还 应建设灌溉、排水和雨水利用设施。 4公路、铁路工程在高填深挖路段,应采用加大桥隧比例的 案,减少大填大挖。填高大于20m或挖深大于30m的,必须有 桥隧比选方案。路堤、路堑在保证边玻稳定的基础上,应采用植物 防护或工程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设计方案。 5选址(线)宜避开生态脆弱区、固定半固定沙丘区、国家划 定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治理成果区,最大限度地保 护现有土地和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 6工程占地不宜占用农耕地起重机标准规范范本,特别是水浇地、水田等生产力 较高的士地
3.2.2取土(石、料)场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严禁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崩塌和滑坡危险区、泥 流易发区内设置取土(石、料)场。
2在山区、丘陵区选址,应分析诱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可 能性。 3应符合城镇景区等规划要求,并与周边景观相互协调,宜 避开正常的可视范围。 4在河道取砂(砾)料的应遵循河道管理的有关规定。 3.2.3弃土(石、渣)场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得影响周边公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等的安全。 2涉及河道的,应符合治导规划及防洪行洪的规定,不得在 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设置弃土(石、渣)场。 3禁止在对重要基设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行洪安 全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布设弃土【石、渣】场: 斗不宜布设在流量较大的沟道,否则应进行防洪论证。 5在山丘区宜选择荒沟、凹地、支毛沟,平原区宜选择凹地、 荒地,风沙区应避开风口和易产生风蚀的地方。 3.2.4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控制施工场地占地,避开植被好区。 2应合理安排施工,减少开挖量和废弃量,防止重复开挖和 土石、渣)多次倒运。 3应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与时序,缩小裸露面积和减少裸露时 间减少施工过程中因降水和风等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可能产生的 水土流失。 4在河岸陡坡开挖土石方,以及并挖边坡下方有河渠、公路、 铁路和居民点时,开挖土石必须设计渣石渡槽、溜渣洞等专门设 施,将开挖的土石渣导出后及时运至弃士(石、渣场或专用场地: 防止弃渣造成危害。 5施工开挖、填筑、堆置等裸露面,应采取临时拦挡、排水、沉 沙、覆盖等措施。 6料场宜分台阶并采,控制开挖深度。爆破开挖应控制装药 量和爆破范围,有效控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
2在山区、丘陵区选址,应分析诱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可 能性。 3应符合城镇,景区等规划要求,并与周边景观相互协调,宜 避开正常的可视范围。 4在河道取砂()料的应遵循河道管理的有关规定。 3.2.3弃土(石、渣)场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得影响周边公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等的安全。 2涉及河道的,应符合治导规划及防洪行洪的规定,不得在 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设置弃土(石、渣)场。 3禁止在对重要基设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行洪安 全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布设奔士(石、渣】场: 斗不宜布设在流量较大的沟道,否则应进行防洪论证。 5在山丘区宜选择荒沟、凹地、支毛沟,平原区宜选择凹地, 荒地,风沙区牌避开风口和易产生风蚀的地方。 3.2.4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控制施工场地占地,避开植被良好区。 2应合理安排施工,减少开挖量和废弃量,防止重复开挖和 土【石、渣】多次倒运。 3应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与时序,缩小裸露面积和减少裸露时 间,减少施工过程中因降水和风等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可能产生的 水土流失。 4在河岸陡坡开挖土石方,以及并挖边坡下方有河渠、公路、 铁路和居民点时,开挖土石必须设计渣石渡槽、溜渣洞等专门设 施,将开挖的土石渣导出后及时运至弃士(石、渣场或专用场地: 防止弃渣造成危害。 5施工开挖、填筑、堆置等裸露面,应采取临时拦挡、排水、沉 沙、覆盖等措施。 6料场宜分台阶并采,控制开挖深度。爆破开挖应控制装药 量和爆破范围,有效控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
7奔土(石、渣)应分类堆放,布设专门的临时倒运或回填料 的场地
.2.5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道路、伴行道路、检修道路等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减 小施工扰动范围,采取拦挡、排水等措施,必要时司设置桥隧:脂时 道路在施工结策后应进行迹地恢复。 2生体工程动工前,应剥离熟土层井集中堆放,施工结束后 作为复耕地,林草地的土。 3减少地表裸露的时间,遇暴雨或大风天气应加强临时防 护。雨季填筑王方时应随挖、随运、随填、随压,避免产生水土流 失。 +临时堆土(石、渣)及料场加工的成品料应集中堆放,设置 沉沙、拦挡等措施。 5开挖土石和取料场地应先设置截排水、沉沙、拦挡等措施 后再开挖:。不得在指定取土(石、料场以外的地方乱挖。 6土(砂、石、渣)料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沿途 散溢,造成水土流失。
3. 2. 工程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将水土保持工程纳人招称文件、施工合同将施工过程巾 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落实到施工单位。合耐段划分要考愿合理调 配土石方,减少取、弃土石)方数量和临时占地数量。 2丁程蓝理文件市应落实水土保持工程监理的具体内容科 要求,再监理单控制水土保持下程的进度、质量和投资。 3在水士保持监测文件中应落实水土保持监测的具体内容 和要求,用蓝测单位开展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及防治效果的蓝测。 1建设单位应通过合同管理,置传培训和检查验收等手段对 水土流失防治工作进行控制。 5工程检查验收文件中应落实水土保持工程检查验收程序 标推和要求,在主体工程竣工验收前完成水土保持设施的专项
验收。 6外购土(砂、石)料的,必须选择合法的土(砂、石)料场,并 在供料合同中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贵任。 3.3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特殊规定 3.3.1风沙区的建设项自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控制施工场地和施工道路等扰动范围,保护地表结皮 层。 2应采取砾(片、碎)石盖、沙障、草方格或化学固化等措 施。 3植被恢复应同步建设灌溉设施。 沿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这应选择耐盐碱的植物品种。 3.3.2 东北黑士区的建设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 应保护现有天然林、人工林及草地。 2 清基作业时,应剥离表土并集中堆放,用于植被恢复。 在丘陵沟垫区还应有玻面径流排导工程。 工程措施应有防治冻害的要求。 3.3.3 西北黄高原区的建设项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沟整区,应对边坡削坡开级并放缓坡度(45°以下】,应采 取沟道防护、沟头防护措施并控制塬面或梁弱地面径流。 2沟道弃渣可与淤地坝建设结合。 3应设置排水与蓄水设施,防止泥石流等灾害。 4因水制宜布设植物措施,降水量在400mm以下地区植被 恢复应以灌草为主,40mm以上(含400mm)地区应乔灌草结合。 5在干旱草原区,应控制施工范围,保护原地貌,减少对草地 及地表结皮的破坏,防止土地沙化。
3.3.4北方士石山区的建设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流:弃土(石、渣】应乎整后用芋造地。 3应来取措施恢复林草植被。 4高寒山区应保护天然植被,工程措施应有防治冻害的要 求。 3.3.5西南土石山区的建设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做好表土的剥离与利用,恢复耕地或植被。 2弃土(石、渣)场选址、堆放及防护应避免产生滑坡及泥石 流问题。 3施工场地,渣料场上部坡面应布设截排水工程,可根据实 际情况适当提高防护标准。 4泰岭、大别山、鄂西山地区应提高植物措施比重,保护汉江 等上游水源区。 5川西山地草甸区应控制施工范围,保护表土和草皮,井及 时恢复植被:工程措施应有防治冻害的要求。 存.应保护和建设水系,石灰岩地区述应避免破坏地下暗河和 溶洞等地下水系。 3.3.看南方红壤丘陵区的建设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做好坡面水系工程,防止引发崩岗、滑坡等灾害。 2应保护地表耕作层,加强土地整治,及时恢复农田和排灌 系统。 3弃土(石、渣)的拦护应结合降雨条件,适当提高设计标准。 3.3.7 青藏高原冻融侵蚀区的建设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控制施工便道及施工场地的扰动范围。 2保护现有植被和地表结皮,需剥离高山草甸【天然草皮】 的,应妥善保存,及时移植。 3应与周围景观相协调,士石料场和渣场应远离项自一定距 离或避开交通要道的可视范围。 4工程建设应有防治冻士翻聚的措施。 3.3.8平原和城市的建设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流;弃土(石,渣】应乎整后用子造地。 3应采取措施恢复林草植被。 4高寒山区应保护天然植被,工程措施应有防治冻害的要 求。
4V 3.3.5西南土石山区的建设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做好表土的剥离与利用,恢复耕地或植被。 2弃土(石、渣)场选址、堆放及防护应避免产生滑坡及泥石 流问题。 3施工场地,渣料场上部坡面应布设截排水工程,可根据实 际情况适当提高防护标准。 4秦岭、大别山、鄂西山地区应提高植物措施比重,保护汉江 等上游水源区。 5川西山地草甸区应控制施工范围,保护表土和草皮,井及 时恢复植被:工程措施应有防治冻害的要求。 .应保护和建设水系,石灰岩地区述应避免破坏地下暗河和 溶洞等地下水系。
3.3.5西南土石山区的建设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3.3.6南方红壤丘陵区的建设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做好坡面水系工程,防止引发崩岗、滑坡等灾害。 2应保护地表耕作层,加强土地整治,及时恢复农田和排灌 系统。 3弃土(石、渣)的拦护应结合降雨条件,适当提高设计标准。 3.3.7 青藏高原冻融侵蚀区的建设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控制施工便道及施工场地的扰动范围。 2保护现有植被和地表结皮,需剥离高山草甸【天然草皮】 的,应妥善保存,及时移植。 3应与周围景观相协调,士石料场和渣场应远离项自一定距 离或避开交通要道的可视范围。
4工程建设应有防治冻士翻的措施。
1应保存和利用表土【农出耕作层】。 2 应控制地面硬化面积,综合利用地表径流。 3平原河网区应保持原有水系的通畅,防止水系紊乱和河道 淤积。 4植被猎施需提高标推时,可按园林设计要求布设。 5封闭施工,遮盖运输,土石方及堆料应设置拦挡及覆盖播 施,防止大风扬尘或造成城市管网的淤积。 6取土场宜以菀浅式为主,注童复耕,做好复耕区的排水、防 涝工程。 7弃土(石渣)应分类堆放,宣结合寰他基本建设项目综合 利用。
3.4. 1 线型建设类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3.4不同类型建设项目的特殊规定
1穿跨】越工程的基础开挖、国堰拆除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 土石方、泥浆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2陡坡开挖时,应在边坡下部先行设置拦挡及排水设施,边 坡上部布设截水沟。 3隧道进出口紧注河、较大沟道时,不宜在隧道进出口在 设永久渣场。 4输变电工程位于坡面的塔基宣采取“全方位、高低腿”型 式,开挖前应设置拦挡和排水设施。 5土质边坡开挖不宜超过45°,高度不置超过30m。 6 公路、铁路等项目的取(弃)土场宜布设在循线视线以外。 3.4.2 点型建设类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弃土【有、渣1应分类集中堆放。 2对水利枢纽、水电站等工程,弃渣场选址应布设在大坝下 游或水库回水区外。 3在城镇及其规划区、开发区、工业园区的项目,应提高防护
4施一等流不耳米用自溃式围堰。 3.4.3点型建设生产类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剥离表层土应集中保存,采取防护措施,最终利用。 2露天采掘场,应采取截排水和边坡防护等措施,防止滑坡, 塌方和冲刷。 3排土(渣、研石等场地应事先设置拦挡设施,弃土(石、渣) 必须有序堆放,并及时采取植物措施。 4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废弃土(石、渣,废液】等应设置专门 的处置场,并符合相应防治标准。 5采石场应在开采范围周边布设截排水工程,防止径流冲 刷。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开采作业范围,不得对周边造成影响。 6排土场、采掘场等场地应及时复耕或恢复林草植被。 7并下开采的项目,应防止疏干水和地下排水对地表土壤水 分和植被的影响。采空塌陷区应有保护水系、保护和恢复土地生 产力等方面的措施。
4.1.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可分为项目建议书,司行 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四个阶段。 4.1.2开发建设项目在项回建设书阶段应有水土保持章节。工 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或项目核准前)必须编报水主保持方案,并达 到可行性研究深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有水土保持章节。 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和有关技术标准,进行 水保持初步设计,工程的初步设计应有水土保持篇章。施丁图 价毁应进行水土保持施士图设计。
4.2.1项目建议书阶段的主要任务应包括下列内容: 1简要说明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环境状况,预防蓝督与 理状况。 2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贵任。 3初步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对水流失的影响。 4提出水土流失防治总体要求,初拟水主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及总体布局,提出下一阶段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5确定水土保持投资估算的原则和依据,匡算水土保持投 资。
4.2. 2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主要任务应包括下列内容:
1开展相应深度的勘测与调查以及必要的试验研究。 2从水土保持角度论证主体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及制约 因素。
3对主体工程的选址(线)、总体布置、施工组织,施工工艺等 比选方案进行水土保持分析评价,对主体工程提出优化设计要求 和推荐意见。 4活算弃土(石、渣)量及其流向,分析土石方平衡,初步提出 分类雄放及综合利用的途径。 5基本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水士流失防治分区及水 土流失防自标等。 6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环节、因素,定 壁预测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量及分布,定性分析引发重力侵蚀、泥 石流等灾害的可能性。定性分析开发建设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 类型及程度。 7确定水士流失防治措施总体布局,按防治工程分类进行典 型设计并明确工程设计标准,活算工程量。对主要防治工程的类 型、布置进行比选,基本确定防治方案。初步拟定水土保持工程施 工组织设计。 8基本确定水土保持蓝测内容、项耳、方法、时段、频次,初步 选定地面蓝测的点位,活算所需的人工和物耗。 9编制水土保持工程投资估算,估算防洽措施的分项投资及 总投资,分析水土保持效益,定量分析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10拟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保障措施。 4.2.3初步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开展相应深度的勘测与调查。 2分区(段)复核土石方平衡及弃土(石、渣)场、取料场的布 置 3复核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和水土保 持措施总体布局。 4在项目划分的基础上进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设计,说明 施工方法及质量要求,进一步细化施工组织设计。 5编制水土保持监潮设计与实施计划
6 编制水土保持投资概算。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应包括下列内容: 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单项工程的施工图设计。 计算工程量,编制工程预算。
6 编制水土保持投资概算。
4.2.4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单项工程的施工图设计, 2计算工程量,编制工程预算。
5,1.1开发建设项自水土保持方案应达到下列防治水土流失的 基本目标: 1项目建设这的原有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 2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3生态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4水土保持设施安全有效。 5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 渣率、林草楂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等指标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开 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一2008的要求。
.1.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开发建设项国防治水士流失的责任范围包括项自建设区 和直接影响区。 2项目建设区包括永久征地、临时占地租土地以及其他 属于建设单位管辖范围的土地。经分析论证确定的施工过程中必 然扰动和理压的范围应列人项目建设区。 3直接影响区应通过调套、分析确定。 5.1.3水土保持方案中水土保持工程的界定应符合下列原则: 1主导功能原则。以防治水土流失为目标的工程为水土保 持工程;以主体设计功能为主,同时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下程,不 作为水土保持工程。 2责任区分原则。对建设项目临时征、占地范围内的各项防 护工程均作为水土保持工程。 3试验排除原则。难以区分以主体设计功能为主或以水土
5.1.3水土保持方案中水土保持工程的界定应符合下列原则:
1主导功能原则。以防治水土流失为自标的工程为水土保 持工程;以主体设计功能为主,同时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下程,不 作为水土保持工程。 2责任区分原则。对建设项目临时征、占地范围内的各项防 护工程均作为水土保持工程。 3试验排除原则。难以区分以主体设计功能为主或以水土
保持功能为主的工程,可按破坏性试验的原则进行排除。假定没 有这些工程,主体设计功能仍旧可以发挥作用,但会产生较大的水 士流失,此类工程应作为水土保持工程。
5.1.4主体工程及比选方案的水主保持分析与评价应包括以下
1主体工.程是否满足本规范第3章的要求。 2工程选址(线)、总体布局、施工组织(施工布置、交通条件、 施工工艺及时序等)。 3弃土(石、渣)场选址、数量、容量、占地类型及面积。 4取料场分布、位置、储量、开采方式等。 5主体T程防护措施的标准、等级、型式、范围等。 5.1.5对生态可能有重大影响和严重危害的,总体布置和主体工 程设计中不能满足水土保持要求的,应提出要求与建设。 5.1.6对施工交通、土右方调配、施工时序等应提出水土保持要 求和建议。
5.1.7对主体工程有否定性意见的,应由主体设计单位重新论
5.2调查和勘测的一般规定
定时段(1h6h、24h)降水量地表水系,河道不同设计标准对应 的洪水位等与工程防护布设和设计标准相关的水文、气象资料。 3调查方法应以收集和分析资料为主,辅以必要的野外查 勘。 4气象资料系列长度宜在30年以上。 5.2.3土壤、植被的调查内容和方法应合下刻规定: 1七壤调查内容应包插地带性土壤类型、分布、土层厚度、土 襄质地、士镶肥力、土的抗侵蚀性和抗御刷性等。 2调查方法应为收集资料,现场调查和样化验相结合。 3·植被调查内容应包括地带性(或非地带性)植被类型,项日 区植物种类,多土树种、草种及分布.林草植被覆盖率。 4植被类型的调查可采用野外调查或野外调查与航片判读 相结合的方法,多土树种、草种的种类和造林经验等情况采取收集 资料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5.2.3土壤、植被的调查内容和方法应符合下刻规定:
2.4水土流失的调查内容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土流失调查内容应包括水土流失类型、面积及强度、现 状土壤侵蚀(流失)量或模数、土壤流失容许、水土流失发生、发 展、危害及其造成原等。 2调查方法: 1)水土流失类型和面积应采取收集资料并结合现场实地勘 察进行。 2)项目周边地区的土壤侵蚀状况应收集和使用国家最新公 布的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项自区的土壤侵蚀状况应 以调查,实测为主。
3)王壤侵蚀(流失)模数宜采用本工程和类比工程实测资料 分析确定:采用数学模型法应有当地3年以上实测验证 的参数。 4)水土流失发生、发展、危害及其造成源因应以调查和收集 资料为主。 5)扩建工程放调查原工程的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情况
.2.5水土保持的调查内容和方法应包括:
1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划分成果,水土流失防治主要经验、 研究成果。 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水土保持设施,成功的防治工程设计, 组织实施和管护经验等。 3主要经验与成果应采用资料收集和访问等方法,治理情况 应采用实地调查与收集资料相结合的方法。 5.2.6工程调查与勘测的调查内容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体工程的平面布局、施工组织可采用收集相关资料及设 计文件的方法。 2对1方m以上的取土【石、料场、弃土(石、渣】场以及 其他重要的防护工程必须收集工程地质勘测资料及地形图【比例 尺不低于1/10000,并进行必要的补充测量。 3工程建设可能影响的范围应采用资料收集与实地调查相 结合的方法。
5.3.1基本情况应包括建设项目名称、项目法人单位、项自所在 地的地理位置(应附平面位置图),建设回的与性质,工程任务、等 级与规模,总投资及土建投资,建设工期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并附主体工程特性表。
5.3.2项目组成及布置概说介绍应包括下列内容
等(应附平面布置图)。扩建项目还应说明与已建工程的关系。 2项目附属工程,包括供电系统、给排水系统、通信系统、本 项直内外交通等,
5.3.3施工组织概述应包括下列内容:
1施上布置、施工工艺、主要工序及时序,分段或分部分进行 施工的工程应列表说明:重点述与水土保持直接相关的内容。 可附主要施工工艺(方法)流程图 2施工方法特别是王石方工程挖、填,运、弃的施工方法,工 艺。 3建设生产用的土、石、砂,砂砾料等建筑材料的数基,来源。 综合加工.系统,料场的数量、位置、可采量等。 4施丁所用的水、电、风等能量供应方式及设施布局情况。 53.4干程征否地可包括永久性占地和临时性征占地:应按项盒 组成及行政区分别说明占地性质、占地类型、占地面积等情况。 5.3.5土石方工程期应分项说明十程士石方挖方,填方、调入方 调出方、外借方、弃方地。土石方平衡应根据项日设计资料、标段 划分、地形地貌、运距、土石料质量、间填利用率、剥采比等合理确 定取士(石)量、弃土(石、渣)量和开、堆弃地点、形态等。并附士 石方平衡表、土石方流向框图。 对于铁路、公路的隧道、穿山、穿河流等土石方开挖工程,应说 明出渣方法、出渣量及奔士(石、渣)的处置方案。 5.3.6工程投资应说明主体工程总投资,主建投资、资本金构成 及来源等。
5.3.7进度安排应说明主体工.程总工期,包括施工准备期、
5.3.7进度安排应说明主体1.程总期,包括施工备期、开工 时间、完工时间、投产时间、验收时间,建设进度安排以及施工季节 的安排等。对于分期建设的项目,还应说明后续项目的立项计划。 并附施工进度表。
项目区概况介绍的基本要求
5.4.1自然环境概况的介绍应包括下列内容: 1地质。包括项目区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和地质结构,岩层 和岩性,断层和断裂结构和地震烈度、不良地质灾害等。 2地貌。包括项目建设区域的地貌类型、地表形态要素、地 表物质组成等。 3气象。包括项目建设区所处气候带、干皇及湿润气候类 型,代表性气象站的年均气温,无霜期,大于等于10℃有效积温, 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冻土深度;多年平均降水基及降水的时空分布,5年,10年及20年 一遇最大日降水量,反映降雨强度的一定频率的1h、6h或24h降 雨量:年平均蒸发量,大风日数,平均风速,主导风向等与植物措施 配置相关的气猴因子。线性工程的气象特征值应分段表述。 4水文。包括项目建设区及周边区域水系及河道冲情况: 地表水、地下水状况,河流泥莎平均含沙,径流模数,洪水(水位、 水量)与建设场地的关系等情况:如有沟道工程应说明不同频率洪 峰流量、洪水总量:并说明植被建设等生态用水的来源和保证率。 S上壤。包括项目区及周边区域主壤类型、分布、理化性质 等,并说明土壤的可蚀性。 6植被。包括项日区及周区域林草植被类型、当地乡土树 (草种,主要群落类型、植被的垂直及永平分布、覆盖率、生长状况 等基本情况。 7其他。包括间能被工程影响的其他环境资源,项目这内的 历史上多发的自然灾害。 5.4.2对点型工程,可适当扩展到项自区范围外,线型工程以乡 (镇)、县(市、区)为单位进行调查统计。不需单独编报移民拆迁安 置区水土保持方案的,应说明拟安置或迁建区的位置,面积、土地
5.4. 1自然环境概况的介绍应包括下列内容:
(镇)、县(市、区)为单位进行调查统计。不需单独编报移民拆迁安 置区水土保持方案的,应说明拟安置或迁建区的位置、面积、土地 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应包括下列内容:
1项目区人口、人均收人、产业结构。 2项区域的土地类型、利用现状、分布及其面积,基本农 田林地等情况、人均土地及耕地等
5,4.3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的介绍应包括下研内容: 1水土流失现状。项目区及周边区域水土流失类型、流失强 度、土壤侵蚀模数、土壤流失容许量等,并列表、附图说明。项目周 边区域的水土流失对工程项目的影响。 2水土保持现状。项自区及周达区域水士流失治理现状,主 要经验、功的防治工程类型、设计标准,林草品种和管护经验,项 自区水土保持设施,水土流失重点防治这划分成果,同类型开发建 设项目水土保持经验等。 3项日区内的水土保持现状。项量区内现有水土保持设施 的类型,数量、保存状况防治水士流失的效果等。扩建项国还应 介绍上期工程水土保持开展情况和存在间题。 ? 5.5主体工程水士保持分析写评价 5.5.1分析评价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分析评价主体工程是否满足本规范第3章的基本规定。 2从主体工程的选线(址)总体布置,施方法与工艺、土石 料场选址、奔土(石、渣)场选址、占地类型及面积等方面,用扰动面 积、土石方量、损坏植被面积、水土流失量及危害、工程投资等指标 做出水土资源占用评价、水土流失影响评价和景观评价.提出或认 定推荐方案。 3对主体设计选定的弃土(石、渣)场从水工保持角度进行比 选和综合分析,不符合水主保持要求的,必须提出新的场址:主体 工程设计深度不够的,由水主保持与主体设计单位共同调查、分析 比选,确定弃土(石、渣)场。 4综合分析挖填方的施工.时段、土石料组成成分、运距、回填 利用率等因素,从水土保持角度提出士石方调配的合理化建议,并
5.4.3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的介绍应包括下列内容:
5.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5.5.1分析评价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分析评价主体工程是否满足本规范第3章的基本规定。 2从主体程的选线(址),总体布置,施工方法与工艺、土石 料场选址、奔土(石、渣)场选址、占地类型及面积等方面,用扰动面 积、土石方量、损坏植被面积、水土流失量及危害、工程投资等指标 做出水资源占用评价、水土流失影响评价和景观评价·提出或认 定推荐方案。 3对主体设计选定的弃土(石、渣)场从水工保持角度进行比 选和综合分析,不符合水主保持要求的,必须提出新的场址:主体 工程设计探度不够的,由水主保持与主体设计单位共同调查、分析 比选,确定弃土(石、渣)场。 4综合分析挖填方的施工.时段、土石料组成成分、运距,回填 利用率等因素,从水土保持鱼度提出士石方调配的合理化建议,并
5.5.2评价主体工程设计,应丛布置,范围、标准等方面评价能否 控制水土流失,是否满足水土保持要求。 5.5.3经分析与评价,对主体工程设计中不能满足水土保持要求 的市据出要成在方安中进行社充设计
5.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5.6.1项目建设区范围应包括建(构)筑物占地,施工临时生产 生活设施占地,施丁道路(公路、便道等)占地,料场(土、石、砂砾 臀料等)舌地,弃渣(工、石、灰等)场占地、对外交通、供水管线、道 信、施工用电线路等线型工程占地,水库正常留水位灌没区等永久 和临时占地面积。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与现有工程共用部分也应 列人项目建设区。建设区除文字叙述外还应列表、附图说明
.·2 急按影达包拍规保模技的直置和等专频级 施避建区,排洪泄永区下游,开挖面下边坡,道路两测,灰渣场下 问,塌陷区水库周边影响区地下开采对地面的影响区,工程引发 滑坡、泥石流、崩塌的区域等。应依据区城地形地貌、自然条件和 主体工程设计文件,结合对类比工程的调查,根据风简、边坡、洪水 下泄、排水、塌陷、水库水位消落、水库周边可能引起的浸渍,排洪 涵洞上、下游的滞洪、冲制等因素,经分析后确定,不应简单外延。 5.6.3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确定防治赛任范围的基础上应划分防治分区,并分区进 行典型设计,计算工程量。 2应根据野外调查勘测)结果,在确定的防治责任范围内· 依据主体工程布局,施工扰动特点,建设时序、地貌特征、自然属
施避建区,排洪泄永区下游,开挖面下边坡,道路两测,灰渣场下区 可,塌陷区水库周边影响区·地下开采对地面的影响区,工程引发 臀坡、泥石流、崩塌的区域等。应依据区城地形地貌、有然条件利 主体工程设计文件,结合对类比工程的调查,根据风问、边坡、洪刀 下泄、排水、塌陷、水库水位消落、水库周边可能引起的浸溃,排润 涵洞上、下游的滞洪、冲刷等因素,经分析后确定,不应简单外延,
5.6.3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确定防治责任范围的基础上应划分防治分区,并分区进 行典型设计,计算工程量。 2应根据野外调查(勘测)结果,在确定的防治责任范围内· 依据主体工程布局、施工扰动特点、建设时序、地貌特征、自然属 性、水土流失影响等进行分区。 3分区的原则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各分区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 2)各分区内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相近或相似。
3)一级分区应具有控制性、整体性、全局性线型程应按 地貌类型划分一级区。 4)二级及其以下分区应结合工程布局和施工区进行逐级分 区。 5)各级分区应层次分明,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 4宜采取实地调查勘测、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分区 5分区结果应包括文字、图、表说明。 5.7水土流失预测的基本要求 5.7.1水士流失预测应在主体丁程设计功能的基础上·根据鸟然 条件、施工扰动特点等进行测。可从气象(降水、大风)、土壤可 蚀性、地形地貌、施工方法等方面进行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甄别,分 析项国生产建设产生水士流失的客观条件。 5.7.2扰动前土最侵蚀模数应根据自然条件、当地水手册、主 腰侵蚀模数等值线图、库坝工程积观测、相关试验研究等资料合 理确定,并作为水主流失预测分析的基。扰动后士襄侵蚀模数 根据施工工艺,施丁时序、下垫面、汇流面积、汇流業的变化及相 关试验等综合确定。 5.7.3开发建设项自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应按施工准备期、施 工期、自然恢复期三个时段进行预测。每个预测单元的预测时段 接最不利的情况考虑,超过雨季(风季)长度的接全年计算,不超过 雨季(风季)长度的按占雨季(风季)长度的比例计算。 5.7.4水土流失预测单龙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地形地貌、扰动地表的物质组成相近。 2扰动方式相似。 3土地利用现状基本相同。 4降水或大风特征值(降雨量、强度与降雨的年内分配等)基 本一致。
.7.1水士流失预测应在主体工程设计功能的基础上·根据鸟然 条件、施工扰动特点等进行预测。可从气象(降水、大风)、土壤可 独性、地形地貌、施工方法等方面进行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甄别,分 析项国生产建设产生水士流失的客观条件,
襄侵蚀模数等值线图、库坝工程积观测、相关试验研究等资料合 理确定,并作为水土流失预测分析的基础。扰动后士壤侵蚀模数 斑根据施工工艺,施丁时序、下垫面、汇流面积、汇流慧的变化及相 关试验等综合确定,
5.7.3开发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应按施工准备期、施 厂期、自然恢复期三个时段进行预测。每个预测单元的预测时段 安最不利的情况考虑,超过季(风季)长度的按接全年计算,不超过 雨季(风季)长度的按占雨季(风季)长度的比例计算。
5.7.5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包括开挖扰动地表面积、损坏
.7.5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包括开挖扰动地表面积、损坏水土保持
5.7.5水王流天预测内谷包括开挖抗地表面积、损坏环水土保持 设施的数量、弃土(石、渣)、水土流失量、新增永土流失量、水土 流失危害等。
5.7.6水士流失量预测方法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类比法进行水土流失预测。
1)当具有类似工程水土流失实测资料时,应列表分析预测 工程与实测工程在地形地貌和气象特征、植被类型和覆 盖率、土壤、扰动地表的组成物质和坡度、坡长、侵蚀类 型、弃王(石、渣)的堆积形态等水土流失主要因子的可比 性。 2)当预测工程与实测工程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时,可采用类 比法进行水土流失预测,根据对水土流失影响的因子比 较,对有关参数进行修正。 壤流失量可按下式计算:
新增土壤流失量可按下式计算:
AM一不同单元各时段新增土侵蚀模数,t/《km"·a); M:o一扰动前不同预测单元土壤侵蚀模数.t/
武中W 扰动地表水流失量,m: F:一第个预测单元的面积,km; H:一项目区年降雨量,mm: α一一预测单元扰动地表的径流系数: αo一一预测单元原状地表的径流系数。 5.7.8对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进行预测和分析。预测 水土流失危害形式、程度,可能产生的后果。 5.7.9根据预测结果,分析并明确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地 段)和时段、水土流失防治和监测的重点区段和时段,并对防治措 施布设提出指导性意见。
5.8.1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布局应遵循下
5.8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局
5.8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局
1结合工程实际和项目这水土流失现状,因地制宜、因害设 防、总体设计、全面布局、科学配置,并与周边景观相协调。 1)在卡旱、半干旱地区以工程、防风固沙等措施为主,辅之 以必要的植物措施。 2)在半湿润区采用以植物施、土地整治与工程措施相结 合的防治措施。 3)在湿润区应有挡护、坡面排水丁程、植被恢复等措施。 2减少对原地貌和植被的破坏面积,合理布设奔士(石、渣) 场、取料场:弃土(石、渣)应分类集中堆放。 3项自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设置临时性防护播 施,减少施工过程中造殷的人为扰动及产生的援弃土(石、渣)。 4宜吸收当地水土保持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 5.8.2防治措施布局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分区布设防护措施时,应结合各分区的水土流失特点提 出想啦的防治措施、防治重点和要求,保各防治分区的关联性、 系统性和科学性。 2植物措施应在对立地条件的分析基础上,推荐多树种、多 草种,供设计时进一步优化。 3防治水蚀、风蚀的植物措施应有针对性,水蚀风蚀复合区 的措施应兼顾两种侵蚀类型的防治。 5.8.3应对所拟定的重要防护工程进行方案比选,提出摊荐方 案。防治措施比选的重点地段应为大型弃渣(土、石)场、取料(土、 石)场,高路堑、大型开挖面等。防治措施比选的内容应包括防护 措施类型、防护效果、投资等。防治措施比选的考因素应包括工 程安全、水土保持防护效果、施工条件、立地条件、工程投资等。
施工材料来源及施工方法与质量要求等内容。进度安排应符合下 列规定: 1应遵循“三同时”制度,按照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建设 正期、工艺流程,坚持积极稳要、留有余地、尽快发挥效益的原则, 以水土保持分区进行措施布设:考虑施工的季节性、施工顺序、措 施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分期实施,合理安排,保证水土保持 工.程施工的组织性、计划性、有序性以及资金,材料和机械设备等 资源的有效配置,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2分期实施应与主体工程协调一致,根据工程整组织劳动 力,其租互协调,避免窝工浪费。 3应先工程猎施再植物措施,丁程猎施应安排在非主汛期, 大的土方工程宜避开汛期。植物措施应以卷季、秋季为主。施工 建设市,应按先拦后弃”的原则,先期安排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 结合四季自然特点和丁程建设特点及水土流失类型,在适宜的季 节进行样应的措施布设。
5.9水土保持蓝测的基本要求
5.9.1开发建设项自永主保持监测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水土保 待监测技术规程SL277一2002的规定进行。在水七保持方案 中,应确定监测的内容、项目、方法、时段、频次.初步确定定点监测 点位,估算所需的人工和物耗。能够指导蓝测机构编制监测实施 计划,落实监测的具体作。监测成果应能全面反映开发建设项 目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情况。
5.9.2水土保持监测时段应从施丁准备期前开始.至设计水苹年 结束。建设生产类项目还应对运行期进行监测。
5.9.2水土保持监测时段应从施丁准备期前开始.至设计水苹年
1项目这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变化蓝测。应包地形、地貌 水系的变化情况,建设项目占地和扰动地表面积,挖填方数量及 积,弃土,弃石、弃渣量及堆放面积,项目区林草盖率等。
2项自目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应包括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和 总量的变化及其对下游及周边地区造成的危害与趋势。 3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监测。应包括各类防治播施的数 量和质量,林草措施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祝及覆盖率,工程措 施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和运行情况,以及各类防治措施的拦渣保土 效果
5.9.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蓝测应以水土流失严重区域为
1采矿类工程应为露天采矿的排土(石)场、地下采矿的奔上 (渣)场利地面陷区,以及铁路和公路专用线:集中排水区下游。 2交通铁路工程应为施工过程中弃土(渣)场、取土(石)场、 大型井挖破环面和土石料临时转运场,集中排水区卡游和施工道 路。 3电工程应为电厂施工中弃土(渣)场、取土(名)场、临时 士场,施工道路和火力发电厂运行期贮灰场。 4冶治炼工程应为施工中弃土(渣)场、取土(名)场和运行期漆 加料场、尾矿(渣)场,施工和生产道路。 5水工程应为施工中弃土(渣)场、取土(右)场、大型开挖面、 排水洪区下游、施工期时堆土(渣)场。 6建筑及城镇建设工程应为施工中的地面开挖、弃奔土弃渣和 土石料的临时堆放地。 7其他工程应为施工或运行中易造成水土流失的部位和工 作面。
5.9.6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站点的布设应根据开发
形态、植被状况、水土保持设施及其布局,以及交通、通信等条件综 合确定。应根据工程特点与扰动地表特征分别布设不同的监测 点,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弃土弃渣场、取料场及大型开挖面宜布设监测小区。 2项国区较为集中的工程宜布设监测控制站(或卡口站)。 3项目区类型复杂、分散、八为活动干扰小的工程宜布设简 易观测场,
5.9.7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布点应符合下列规定:
小I 测书点付合下列规正: 1建设类项目施工期宜布设临时监测点:建设生产类项目 施期官布设临时监测点·生产运行期可布设长期蓝测点:工程 规模大、环境影响范围广、建设周期长的大型建设项目应拓设长 期监测点:特天型建设项目监测点的布设还应符合国家或区域 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布局的要求,并纳人相应监测站网的统一管 理。 : 2制定和完善调查和邀查制度,扩大监测覆盖面,并作为上 述监测点的补充。 3蓝测小区,简易土壤侵蚀观测场应在同一水土流失类型区 平行布设,平行监测点的数目不得少于3个。对铁路、公路、输油 (气)管道、输电等线型工程,还应在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布设平行 监测点。 5.9.8监测点的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蓝测点都应有较强的代表性,对所在水士流失类型区 和监测量点要有代表意义:原地表与扰动地表应具有一定的可比 性。 2各种观测场地应适当集中,不间监测项目宜相互结合。
5.9.8监测点的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蓝测点都应有较强的代表性,对所在水土流失类型区 和监测量点要有代表意义:原地表与扰动地表应具有一定的可比 性。 2各种观测场地应适当集中,不间监测项目宜相互结合。 3宜避免人为活动的干扰。 4 交通方便,便于监测管理。 5监测小区应根据需要布设不同坡度和坡长的径流小区进 行同步监测。
6控制(卡口)站的主要工程设施应与小流域水文、泥沙及其 动力特性相适应。 7简易土壤侵蚀观测场应避免周边来水对观测场的影响。 8风蚀量监测点应避免围墙、建筑物,大型施工机械等对监 测的影响。 9重力侵蚀蓝测点应根据并发建设项自可能造成的侵蚀部 位布设。滑坡监测应针对变形迹象明显、潜在威胁大的滑坡体和 滑坡群布置:泥石流监测应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布 设。
7简易土壤侵蚀观测场应避免周边来水对观测场的影响。 8风蚀量监测点应避免围墙、建筑物、大型施工机械等对监 测的影响。 9重力侵蚀监测点应根据开发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的侵蚀部 位布设。滑坡监测应针对变形迹象明显、潜在威胁大的滑坡体和 滑坡群布置:泥石流监测应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布 设。 5.9.9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蓝测应采取定位监测与实地调查、 巡查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有条件的大型建设项目可同时采用遥感 监测方法。蓝测方法的选择应遵循下列原则: 1小型工程宜采取调查监测或场地巡查的监测方法。 大中型二工程应采取地面监测、调查蓝测和场地巡查监测相 结合的方法。 3规模大、影响范围广、有条件的特大型工程除地面监测、调 查监测和场地巡查监测外还可采用遥感监测的方法。 4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和水土流失量的监测应采用地面蓝测 法。 5扰动面积.弃渣量、地表植被和水土保持设施运行情况等 项自的蓝测拉采用调套法和实测法。 6施工过程中时空变化多、定位监测困难的项目可采用场地 查法监测。 5. 9. 10 标准径流小区的建设应按国家相关标准建设。 5.9. 11 非标准径流小区的观测设施可参照标准径流小区建设。 5.9. 12 具备条件的可建设人工模拟降雨径流小区进行观测。 5.9.13 以控制站进行监测的应能满足监测工作的需要。 5.9.14 风蚀监测应根据扰动地表情况、可能产生风蚀的区域 和数量,合理布设监测点主要是布设集沙池和插钎等。
5.9.9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蓝测应采取定位监测与实地
5.10实施保障措施的规定
5.10.1项目法人必须将水土保持工程纳人项目的招标投标管理 中,并在设计,施工、蓝理、验收等各个环节逐一落实:合同文件中 应有明确的水土保持条款。 5.10.2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均应在工程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予以落实,编制单册或专章。重大变 识挂左密
5.10.3施工管理应满足下列要
的水土保持设施进行后续管护与维修:临时占地区内的水土保 持设施应由项日法人移交土地权属单位或个人继续管理维 护。
5.11.1结论中应明确有无限制工程建设的制药因素,对主体工 程方案比选的结论性意见,水土保持方案的最终结论。 5.11.2应提出对主体工.程及施T组织的水土保持要求,水土保 持工程后续设计的要求,明确下阶段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5.11.1结论中应明确有无限制工程建设的制药因素,对主体工
5.12水士保持方案编制主要内容的规定
5.12,1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核准阶段)水土保持 方案报告书的编制内容遵循附录A的规定。 5.12.2开发建设项目水士保持方案报告表的编制内容应遵循附 录B的规定,
6水土保持初步设计专章
6.1.1初步设计阶段水土保持专章的编制应达到本节规定的要 求。 6.1.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进行相应深度的勘测与调查。 应对每一分区或分段开展水士保持措施设计。 3 水土保持措施的平面布局图应在带等高线的地形图上绘 制。 4应提出项自划分的原则,按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的有关 规定,明确水士保持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单元工程的数量。 5应进一步细化施工组织设计。 6与主体工程衔接密切的工程的图纸可放至主体工程初步 设计文件的其他章节,但应在本专章中列表说明。 6.1.3水土保持投资概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土保持概算投资与水土保持方案估算投资不宜有大的 增减。应列表说明增减的工程项目工程量及投资。 2基本预备费等主要费率应与主体工程一致·并纳人工程建 设总投资。 3应明确分年度投资、各单位工程的投资。 心.2水土保持专章主要内容的规定 6.2.1概述应包括下列内容: 1水士保持专章节设计的依据。主要包括相关规范、水土保
6.1.1初步设计阶段水土保持专章的编制应达到本节规定的要
6.1.3水土保持投资概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环境标准1水土保持概算投资与水土保持方案估算投资不宜有大! 增减。应列表说明增减的工程项目、工程及投资。 2基本预备费等主要费率应与主体工程一致·并纳人工程 设总投资。 3应明确分年度投资、各单位工程的投资
0.2.1概还应包括下列内容: 1水土保持专章节设计的依据。主要包括相关规范、水土 持方案及基审批意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文件中与水土
持有关的内容,主体工程专业设计规范等。 2项目概况。说明开发建设项目规模的建设性质、项目组成 主要技术指标(各组成项目名称、占地、土石方平衡及流向等)、本 期工程与水土保持有关的主要生产工艺、施工方法及工艺等,还应 介绍项目前期工作情说和方案设计水平年。 3自然环境概况。应说明开发建设项自主体工程及主要单 项工程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项自区水文、气象、土堰、植被、水士 流失及水士保持现状、项目区及项目区同类工程水土流失治理经 验。还应说明开发建设项自区主要水土流失特征、项目区不良地 质现象(发生区段,不良地质类型)、本期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特性。 斗社会经济概况。需描述建设项国区行政区经济、土地利用 现状、水土流失及水士保持现状。 6.2.2水土流失预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复核工程弃土奔渣量、施工扰动面积及损毁的水土保持设 施数量。 2复核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3复核水土流失危害性分析。 6.2.3水土流失防治总则应符合下列要求: 1明确项自区水士流失防治原则。包括国家对水土保持,环 境保护的总体要求,水土保持工程必须遵照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司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筒时投产使用的原则等。 2确定水土流尖防治目标。包括设计水平年的扰动土地整 治率、水十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 率、林草覆盖率等。 3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列表说明项目建设区永久 占地和临时占地,项日建设区可能影响的区段。 4分析与评价水上保持功能。分析各单项水土保持措施的 功能和安全性,评价是否满足防治自标的要求。对水土保持工程 设计的选型、施工材料、稳定性验算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确
持有关的内容,主体工程专业设计规范等。 2项目概况。说明开发建设项目规模的建设性质、项目组成 主要技术指标(各组成项目名称、占地、土石方平衡及流向等)、本 期工程与水土保持有关的主要生产工艺、施工方法及工艺等,还应 介绍项目前期工作情和方案设计水平年。 3自然环境概况。应说明开发建设项百主体工程及主要单 项工程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项自区水文、气象、土堰、植被、水士 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项目区及项目区同类工程水土流失治理经 验。还应说明开发建设项目区主要水土流失特征、项目区不良地 质现象(发生区段,不良地质类型)、本期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特性。 社会经济概况。需描述建设项目区行政区经济、土地利用
定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性
给水排水标准规范范本6. 2. 4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6.2.4永土保持.1程措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明确主体工程征占地范围内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设 计标推和工程量,主体工程已经设计的应注明图号:主体工程没有 设计的应证补充设计。 2对主体工程征占地范围外的渣场、料场等:应遂个进行设 计,并明确设计标推利程量。 3应列表汇总所有的工程措施,进行项划分。 6.2.5水士保持植物措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逐片进行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设计。 2立体防护,乔灌草结合。 3对工程永久占地范围、有观赏要求的区域可提出园林设计 的要求,明确设计标推和具体位置。 4提出初期抚育理的措施,并概算相应投资。 5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灌溉措施。 6.2.6 水土保持临时措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图纸上应明确措施的位置,实施时间。 2 应明确施工结束后的拆除要求。 3 应明确度汛、防台风等的要求及相应制度。 6.2.7 水土保持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明确施工责任及培训制度。 2 确定水土保持工程蓝理的相关要求。 3 确定水卡保持工程的组织实施方式。 ? 明确水主保持专项验收的时间、经费及保障措施。 6.2.8 水土保持蓝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确定水土保持监测时段。 2确定永土保持蓝测内容,包括各土建工程水土流失量、植 被覆盖率、水土保持设施实施效果。 3确定水土保持蓝测点布设
....- 相关专题: 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