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1059-2014 有色金属加工机械安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 GB51059-2014 有色金属加工机械安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3.4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6-17
  • 发 布 人: 18781875029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2.0.1施工现物应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等技术文件。 2.0.2施工与质量验收所使用的计量器具精度等级不应低于被 检对象的精度等级,且应经计量检定、校准合格并在规定的周期检 定有效期内。

    2.0.3设备安装过程中应进行自检、交接检和专检,并应形) 查记录。

    2.0.4设备安装中的隐蔽工程 卫生标准,隐蔽前应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

    2.0.5设备无负荷试运行应作为主控项目检验,未进行无负荷试

    运行和无负荷试运行不合格的设备不得验收,

    2.0.6设备安装工程的分项、分部工程的名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654的规定。 2.0.7设备安装工程中的焊接工程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现 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的规定。焊接工 程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83的规定。

    2.0.8工程质量验收的程序、组织和记录填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1经返工或更换构(配)件的工程,应重新进行验收, 2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工程,且外形尺寸改变但仍能满足结 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工程,可按技术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2.0.10工程质量不符合设计和质量标准要求,且经返修或返工 处理后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功能时,严禁验收。 2.0.11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应符合下列 规定: 1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落实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生产责任制。 2施工前应进行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和评价,对重大危 险源和环境因素应制订具体可行的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3施工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作业人员应按安全技术交底 和相关安全标准施工。 4工程完工后,应拆除临时设施,并应全面清理施工场地。 2.0.12施工过程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和液体的贮存、运输和排放 应符合环保部门的规定,各种固体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并应回收利 用和消纳

    2.0.13起重吊装等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施工前应单独编制安全专

    项施工方案,施工必须按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实施。

    3设备基础、地脚螺栓和垫板

    3.1.1设备安装前,应进行设备基础工序交接检查验收,未经检 查验收或检查验收不合格的基础,不得进行设备安装。 3.1.2设备就位前,应按施工图并依据测量控制网绘制中心标板 及标高基准点布置图,按布置图设置中心标板及标高基准点,并应 测量投点。主体设备和连续生产线应理设永久中心标板及标高基 准点。

    3.1.1设备安装前,应进行设备基础工序交接检查验收,未经检

    3.1.4设备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碎石、泥土、油污、积 水等均应清除干净

    3.1.4设备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碎石、泥土、油污、积

    大于15mm,底端不应碰孔底;预理地脚螺栓的螺纹和螺母应保护 完好,螺纹部分应涂少量的油脂并予以保护。设备安装后,地脚螺 栓的紧应在预留孔灌浆混凝土强度达到75%设计强度时进行。 地脚螺栓终拧后,螺栓露出螺母的长度宜为螺栓直径的1/3~ 2/3。

    和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 规范》GB50231的规定

    1设备基础强度应符合设计技术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设备基础交接资料

    3.2.2主体设备和连续生产线应埋设永久性中心标板及标高基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测量记录、观察检查

    3.2.3地脚螺栓的材质、规格和紧固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的规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合格证明文件、紧固记录,尺量,扭矩扳手 或锤击螺母检查。

    3.2.4设备基础的轴线位置、标高、尺寸和地脚螺栓位置应符合

    设计技术文件和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 用规范》GB50231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复查记录。

    3.2.5设备垫板设置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和现行国家标准《机械

    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的规定

    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的规定。 检查数量:抽查2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塞尺检查、轻击垫铁

    4.1.1设备和材料进场计划应按施工进度要求编制,并应 序进场,

    4.1.2设备安装前应进行开箱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4.1.2设备安装前应进行开箱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备开箱检验应有建设、监理、施工及厂商等单位代表参 加。 2应检查设备外观和核对设备型号规格,并应清点设备数 量、随机资料、配件、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器具等。 3设备开箱检验应形成检验记录,设备开箱后应进行防护。 4 配件、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器具应要善保管。 4.1.3 材料进场时应验收。 4.1.47 材料进场后应分类标识、码放整齐,并应进行防护。 4.1.5设备和材料在运输、吊装时应采取防护措施,设备吊装点 应在设备或包装箔的标识位置

    4.2.1设备主机、配件、备品备件和专用工器具的型号、规格、数 量、质量应符合设计和采购合同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根据设备出厂装箱单、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设计图 纸和合同规定对照设备检查。

    .2.2呈散件供货状态的设备应附有出厂前的预组装检查记录。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查验预组装检查记录。

    4.2.3设备和零部件的包装箱均应完好无损,裸装或半裸装的设

    备和零部件均应无磕碰痕迹、破损、变形或腐蚀等缺陷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外观检查。

    4.3.1材科的名标、规格型号、材质、性月 和质量等应付合设计技 术文件、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和合同的规定。 检查数量: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全数检查。同型号、同规格的材 料抽查1%,且不少于5件。 检验方法:查验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抽样检查,观察检查等。 4.3.2对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材料应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 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和设计技术文件的规定: 1标准或设计中规定必须进行复验的材料。 2对质量有疑义的材料。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查验复验报告。

    5.1.1支承装置安装应符合下列

    1托轮式支承装置安装应以托轮上表面为定位基准,鞍座式 支承装置安装应以鞍座的弧形上表面为定位基准。 2两组支承装置安装各个对应项偏差的方向宜相同,应减少 相对偏差。

    1.2炉体钢结构安装应符合下列

    1炉体钢结构安装前应对出料口、烧嘴安装口、排烟口、测温 孔和测压孔的外形尺寸进行检验,与出料口部件、烧嘴、排烟管法 兰和测温测压元件等装配的贴合面应平整,螺栓孔位置及尺寸应 符合设计技术文件的规定。 2炉体钢结构组装应先点焊牢固;整体对角线长度、炉膛长 宽尺寸、各侧墙垂直度、出料口及烧嘴安装口等各种预留口标高、 中心线位置等,应检验合格后再进行焊接

    5.1.3倾动装置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3倾动装置安装应符合下列规

    1油缸下支座地脚螺栓应紧固可靠,并应有防松装置。 2油缸上下支座安装定位应与两油缸轴线平行。 5.1.4炉体烧嘴、蓄热体、溜槽、加料口、烟道闸板、炉门等附件的 安装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的要求

    道应无泄漏,各类阀件动作应灵活可靠

    5.1.7炉体钢结构现场对接焊缝质量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的规 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 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83中焊缝质量分级Ⅱ级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外观检查、无损检测,

    5.1.8炉体烧嘴安装位置应正确,与炉体连接紧固应可靠,烧嘴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尺量、外观检查。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尺量、外观检查。

    1.9炉体倾动应运行平稳,位置应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运行观察。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运行观察

    5. 1. 10 托轮支承装置底座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1.10的 规定。

    5.1.10托轮支承装置底座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见表5.1.10

    表5.1.10托轮支承装置底座安装允许偏差

    5.1.11托轮支承装置托轮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1.11的 规定。

    检验方法:见表5.1.11。

    表5.1.11托轮安装充许偏差

    5.1.12鞍座式支承装置鞍座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1.12 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见表 5. 1. 12

    5.1.12鞍座式支承装置鞍座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 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见表5.1.12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见表5.1.12

    表5.1.12鞍座安装允许偏差

    1体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1.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见表5.1.13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见表5.1.13

    表5.1.13炉体安装允许偏差

    注:H为炉体侧墙高度

    5.1.14倾动装置油缸上、下支座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5.1.14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见表5.1.14。

    5.1.14倾动装置油缸上、下支座安装的充许偏差应符合表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见表5.1.14。

    倾动装置油缸上、下支座安装允许偏差

    5.1.15炉门提升机构、炉盖移动机构安装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 的规定,提升或移动部件应无卡阻。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反复动作观察

    5.1.15炉门提升机构、炉盖移动机构安装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 的规定,提升或移动部件应无卡阻。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反复动作观察

    5.2.1竖炉安装宜采用正装法,吊装前应搭设施工操作平台,并 应设置安全防护措施。 5.2.2竖炉冷却水套部件在安装前和炉体砌筑完毕后,均应按设 计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水压试验。 5.2.3竖炉吊装过程中应确认每节炉体炉口方位正确;吊装竖炉 第一节时,炉体纵、横中心线,标高和垂直度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 的规定。 收临

    第一节时,炉体纵、横中心线,标高和垂直度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 的规定。

    5.2.5竖炉的液压、气动及润滑系统装置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冶金机械液压、润滑和气动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GB50387 的规定。

    5.2.6竖炉冷却水套部件在安装前和炉体砌筑完成后

    5.2.6竖炉冷却水套部件在安装前和炉体砌筑完成后的水压试 验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验。 检验方法:查验试验记录

    5.2.7每节炉体连接处的螺栓紧固力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的规

    检查数量:每节炉体连接处,按螺栓数量10%抽检,且不少于 3个。 检验方法:扭矩扳手,

    5.2.8竖炉燃烧烧嘴安装角度、位置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的规

    5.2.8竖炉燃烧烧嘴安装角度、位置应符合设计技术

    定,螺栓连接应紧固可靠。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外观检查、尺量。

    5.2.9上料系统上料架与周边钢结构的间隙应符合设计技术文 牛的规定,上料架轨道固定面应平整,连接处不得有错边。上料轨 道安装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的规定,轨道与上料架的固定应牢固 可靠,上料卷扬钢丝绳卷筒中心线与斜桥中心线应一致,提升机与 基础应连接牢固。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外观检查、尺量。

    5.2.10炉体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2.10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见表5.2.10

    表5.2.10炉体安装允许偏差

    注:H为单节炉体高度。

    11上料系统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2.11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见表 5. 2. 11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见表5.2.11

    表5.2.11上料系统安装允许偏差

    注:L为小车轨道长度。

    1现场装配感应体应搭建用于放置倾翻90°后的感应体钢 结构平台,并应设置安装防护设施。 2外壳、熔沟模、水冷套、线圈、铁芯等感应体主要部件的装 配,应与感应体耐火材料打筑及烘烤施工相互配合。应在完成耐 火材料铺底后对中安装熔沟模及水冷套;应在打结完成后倾翻感 应体,对中安装铁芯及线圈,

    3感应体与炉体对接应根据炉衬及感应体烘烤工艺,选择热 装或冷装。热装时,应采取降低烘炉烧嘴及感应体耐火材料的温 降低速度的措施;冷装应避免剧烈振动,应平稳吊装,并应兼顾 感应体烘烤烧嘴的安装位置。对接时炉体与感应体法兰面应对 中,炉体与感应体法兰对接面间隙应根据隔离材料厚度选取 3.0mm~8.0mm。

    5.3.2无芯感应炉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线圈与炉体中心线的距离偏差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 定。 2磁轭安装应根据图纸要求,用扭矩扳手调整磁轭顶丝预紧 力。 5.3.3线圈、水冷套在安装前和耐火材料打筑后,应按随机技术

    5.3.3线圈、水冷套在安装前和耐火材料打筑后,应按随机技术

    5.3.4有芯感应炉感应体对接法兰间隙、对中尺寸应符

    5.3.4有芯感应炉感应体对接法兰间隙、对中尺寸应符合随机技 术文件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查验检查记录,

    5.3.5无芯感应炉磁轭顶丝紧固扭矩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扭矩扳手。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扭矩扳手。

    机技术文件的规定,并应试压合格。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查验试验记录

    5.3.7感应炉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3.7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见表5.3.7。

    表5.3.7感应炉安装充许偏差

    5.4.1炉体安装应符合本规范第5.1.1条~第5.1.6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见表5.4.2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见表5.4.2

    5.4.2炉体安装允

    :H为矩形炉体侧墙高度,D为圆形炉体内径

    5.4.3倾动式保温炉支承装置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第 5.1.10条、第5.1.11条的规定,倾动装置油缸上、下支座安装允 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第5.1.14条的规定 5.4.4炉体烧嘴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的规定,与炉体连

    5.4.4炉体烧嘴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的规定,与炉体连 接应紧固到位,烧嘴进出应无卡阻。

    5.4.4炉体烧嘴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的规定,与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

    5.4.5炉门导向轮安装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的规定,炉门装

    动作灵活,关闭严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

    5.4.6进、出料口,溜槽中心标高允许偏差应为土5.0mm;纵向

    心线允许偏差应为5.0mm。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挂线尺量,

    5.5.1铸轧机现场安装应按出厂时预拼装印记进行定位组装。 5.5.2 机列各单体设备安装在机列线上时,应经过清洗和检查, 5.5.3铸轧机机架应按工作时的垂直位置安装。 5.5.4换辊轨道的对称中心线应与铸轧机机架处于垂直位置时 导轨的对称中心线重合,换辊轨道和铸轧机导轨应平齐对接。

    1机列生产线安装标高宜以铸坏的下表面设计标高为基准 机列上所有单体设备相对于该基准的允许偏差应为土0.5mm。 2各单体设备纵向安装中心线与机列中心线的允许偏差应 为0.5mm,平行度允许偏差应为0.05/1000。 3各单体设备安装水平度或垂直度允许偏差应为0.1/ 1000。 5.5.6铸轧机底座下表面、主传动底座下表面等相对于基准点的 标高,允许偏差应为士0.5mm。

    基准中心线的平行位移允许偏差应为0.5mm;两侧机架窗口中心线的相对位移允许偏差应为0.1/1000。5.5.8操作侧机架、传动侧机架的承压板下表面应在同一水平面上,机架处于垂直位置时,其水平度允许偏差应为0.1/1000。5.5.9主传动底座上表面的水平度允许偏差应为0.10/1000。5.5.10机列各设备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5.10的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见表5.5.10。表5.5.10机列各设备安装允许偏差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各单体设备纵、横中心线0.5拉线、尺量2标高±0. 5水准仪3轧辊水平度0.05/1000水准仪4轧机轧辊与机列中心线垂直度0.05/1000摆杆法、经纬仪5本体机架(垂直位置时)窗口垂直度0.10/1000拉线、尺量6转轴与轧辊中心线平行度0.05/1000拉线、尺量7转轴孔水平度0.05/1000水准仪8轨道标高±0. 5水准仪轨道中心线与9± 0. 1经纬仪轧辊中心线垂直时位置偏差换辊轨道中心线与10装置0.10/1000经纬仪轧辊中心线平行度11轨道水平度0.10/1000式水平仪12两轨道平行度0.10/1000摆杆法、经纬仪13标高±0.5水准仪14夹送辊水平度0.10/1000框式水平仪联合15夹送辊与机列中心线垂直度0.10/1000挂线、尺量辅机16偏导辊水平度0.10/1000框式水平仪17偏导辊与机列中心线垂直度0.10/1000挂线、尺量.17:

    5.6.1机组安装时应以牵引机的下辊、双面铣床夹送辊下辊、剪 切机的下刀刃、卷取机的固定弯曲辊为安装测量基准。 5.6.2机列各单体设备安装应经过清洗和检查。

    高速标准规范范本5.6.1机组安装时应以牵引机的下辊、双面铣床夹送辊下辊、剪

    5.6.3结晶器冷却水系统、一次冷却水系统安装或装配

    6.3结晶器冷却水系统、一次冷却水系统安装或装配后,应按 机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水压试验,并应试压合格

    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水压试验,并应试压合格。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查验试验记录

    5.6.4结晶器与保温炉连接应牢固 人孔标准,密封应严实。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查验连接固定装置和螺栓

    ....
  • 机械标准 有色金属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