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0/T-348-2020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4.2.3修补材料和工应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专项施工方
灌浆材料技术条件》JG/T333的相关要求
灌浆材料技术条件》JG/T333的相关要求。 41.2.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采用的灌浆料,套筒等材料的规格,品 种,型号和质量必须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并应进行进 场取样送检。
室内电梯标准规范范本,并应采敢防雨,防潮、防晒措施。 4.2.6预制外墙板接缝处密封胶的背衬材料宜选用发泡闭孔聚 宜为24kg/m3~48kg/m3。 4.2.7密封胶应采用有弹性、耐老化的密封材料,密封胶应与混 凝土相容。 机 4.3.1施工单位应根据预制构件的形状,尺寸,重量和设备作业 半径等要求选择起重设备和吊具宜采用标准化模数化吊具, 采用的吊具和起重设备及其操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及产 品应用技术手册的规定。 4.3.2构件的存放架应具有足够的抗倾覆性能。竖向构件宜采 用专用存放架进行荐放,专用存放架应根据需要设置安全操作 平台。 4.3.3防护系统应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搭设.验收,并宜符合下列 规定: 红具式外防护架应试组装并全面检查,附着在构件上的 防护系统应复核其与吊装系统的协调; 2防护架应经计算确定; 3利用预制外墙板作为工具式防护架受力点,在防护架使
乙烯塑料棒或发泡氯丁橡胶棒,直径应木小于巧5倍缝宽,密压 宜为24kg/m~48kg/m3
半径等要求选择起重设备和吊具宜采用标准化、模数化吊具 采用的吊具和起重设备及其操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及产 品应用技术手册的规定。
4.3.2构件的存放架应具有足够的抗倾覆性能。竖向构件宜采
用专用存放架进行荐放,专用存放架应根据需要设置安全操代
4.3.3防护系统应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搭设,验收,并宜符合下列
人红具式外防护架应试组装并全面检查,附着在构件上的 防护系统应复核其与吊装系统的协调; 2防护架应经计算确定;
3利用预制外墙板作为工具式防护架受力点,在防护架侵 用中应采取成品保护措施防止外墙板损坏: 4高处作业人员应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宜采用工具式
操作架进行安装作业。
4.3.4吊装用钢丝绳吊装带.卸扣、吊钩等吊具应根据预制构 件形状尺寸及重量等参数进行配置。 4.3.5新购.大修.改造以及停用1个月以上的机械设备,应按 规定进行检验。 4.4场地准备 4.4.1施工现场应根据施工平面规划设置运输通道和存放场 地,运输通道和存放场地应按照永临结合的原则布置。 4.4.2预制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后,应按规格,品种、使用部位、 吊装顺序分别存放。存放场地应设置在吊装设备的有效起重范 围内,且应在堆垛之间设置通道。 4.4.3运输通道应根据构件运输车辆的要求合理设置转弯半径 及道路坡度,并设置明确的交通指示标识,标牌。 4.4.4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堆场应进行硬化处理。主要道路及 堆场平整度、承载力应满足构件运输、堆放及起吊设备对场地的 要求,且应有排水措施。 4.4.5施工过程中应避免影响临近建筑(构筑物)安全。当构件 运输和存放对已完成结构,基坑有影响时,应采敢措施。 4.5测量定位 4.5.1 装配或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前,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 4.5.2安装施前,应复核场区导线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技术 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标高闭合差应小于2mm; 2距离闭合差应小于3mm与1/15000的较小值;
4.4.5施工过程中应避免影响临近建筑(构筑物)安全。当
设置不少于2条安装位置线。 4.5.6竖向构件垂直度测量,宜在构件上设置用于垂直度测量 的控制点。
5.1.9构件连接部位后浇混凝土及灌浆料的强度达到讠
5.2.4吊具与预埋吊点的连接应可靠,应采敢保证起重设备的 主钩位置具及构件重心在竖直方向上重合的措施。 5.2.赖制构件在吊装过程中,宜设置缆风绳控制构件转动,并 偏斜.摇摆和扭转,严禁构件长时间悬停。
5.2.6大型构件翻转扶直吊装宜符合下列规定:
型构件翻转扶直吊装宜符合下列
的速度,最后阶段应将速度降至最低 4翻转作业中,应采敢措施保证吊车不受侧向荷载作用。 5.3预制剪力墙、柱施工 5.3.1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竖向预留钢筋校正→吊具安 装→吊运及就位→安装及校正→连接节点施→支撑体系拆除。 5.3.2测量放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查安装面平整度,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2测量放线应以轴线和外轮廓线双控制。 1现浇混凝土预留连接钢筋宜采用专用模具进行定位,并 立采用可靠的固定措施控制连接钢筋的中心位置及外露长度满 足设计或相关图集要求: 2连接钢筋应进行校直:连接钢筋偏离套筒或孔洞中心线 不宜超过3mm。连接钢筋中心位置存在严重偏差影响预制构件 安装时,应会同设计单位制定专项处理方案,严禁随意切割,强行 周整定位钢筋。 5.3.4吊运及就位宜符合下列规定:
1现浇混凝土预留连接钢筋宜采用专用模具进行定位,并 立采用可靠的固定措施控制连接钢筋的中心位置及外露长度满 足设计或相关图集要求: 2连接钢筋应进行校直:连接钢筋偏离套筒或孔洞中心线 下宜超过3mm。连接钢筋中心位置存在严重偏差影响预制构件 安装时,应会同设计单位制定专项处理方案,严禁随意切割.强行 周整定位钢筋。
1在起吊区应配置不少于一名信号工和两名司索工; 2预制剪力墙,柱宜采用数模化吊梁进行吊装,应确保钢丝 绳处于起吊点的正上方。当不能满足钢丝绳处于起吊点正上方 时,钢丝绳与件水平面所成夹角不宜小于60°,且不应小于45°; 吊装,其它按顺序进行吊装。
.3.5安装及校正宜符合下列规定
5.3.5安装及校正宜符合下列
1预制剪力墙,柱安装前应在构件底部设置调平装置,相 普板安装过程官设置3道平敷度控制装置,平度控制装置可采
用预理件焊接或螺栓连接方式: 2预制剪力墙.柱安装时应在底部设置限位装置辅助安装 每件墙板底部限位装置应不少于2个,间距不宜大于4m; 3预制柱安装就位后临时支撑应在不少于2个方向上设 置,并应进行标高,垂直度,扭转进行检查和校正 4上层预制剪力墙.柱插入下层预制剪力墙,柱的竖向预留 钢筋后,应立即架设不少于2根斜支撑对预制剪力墙,柱临时固 构件高度的1/2: 5预制剪力墙的水平位置.垂直度高度等,通过墙底垫片, 临时支撑进行调整。 1就位后,墙.柱脚连接部位宣采用模板封堵; 2当采用连通腔灌浆时合理划分连通灌浆区域:每个区 域除预留灌浆孔出浆孔与排气孔外,应形成密闭空腔,不应漏 浆;连通灌浆区域内任意两个灌浆套筒间距不宜超过1.5m 3不采用连通腔灌浆方式时构件就位前应设置座浆层。 5.3.7预制剪力墙.柱灌浆完成后,灌浆料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时,方可拆除可调支撑。 5.4叠合梁施工 混凝+浇筑一养护→支撑体系拆除。 5.4.2安装前,应测量并修正临时支撑标高,确保与梁底标高一 致,并在柱上弹出梁边控制线,安装后根据控制线进行精密调整。
5.3.7预制剪力墙柱灌浆完成后,灌浆料的强度达到设计要习
5.4.3支撑体系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设工字钢,根据叠合梁的标高线,调节钢支撑顶端高度: 2支撑体系搭设时,钢支撑距离叠合梁支座处应不大于 500mm,钢支撑沿叠合梁长度方向间距应不天于2000mm 5.4.4叠合梁吊运及就位过程中,起吊钢丝绳与叠合梁水平面 所成夹角不应小于45°。
设工字钢,根据叠合梁的标高线,调节钢支撑顶端高度: 2支撑体系搭设时,钢支撑距离叠合梁支座处应不大于 500mm,钢支撑沿叠合梁长度方向间距应不大于2000mm; 5.4.4叠合梁吊运及就位过程中,起吊钢丝绳与叠合梁水平面 所成夹角不应小于45°。 1叠合梁安装顺序应遵循先主梁后次梁/先低后高的原则 2叠合梁安装时,主梁.次梁支座的搁置长度应符合规范及 设计或相关图集要求: 3叠合梁就位后应对轴线位置进行校正,可采用楔形小木 块嵌人叠合梁底部进行调整。人 5.4.6叠合梁节点连接宜符合下列规定: 1叠合主次梁端节点施工中,叠合液梁预留钢筋应锚入叠 合主梁。叠合主次梁中节点施工中,叠合次梁分别搁置在叠合主 梁上,在叠合次梁键槽处底部采用搭接钢筋连接叠合次梁底筋, 面筋应采用贯通钢筋连接叠合主次梁: 2叠合梁与预制剪力墙,柱端部节点施工中,锚固长度均应 满足规范及设计或相关图集要求,当不满足要求时,宜采取机械 直锚方式: 3叠合梁与预制剪力墙.柱中间节点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 叠合梁纵向受力底筋在中节点应采取贯通或采用对接连接,面筋 应采用贯通钢筋连接预制剪力墙、柱两端的叠合梁面层。 5.4.7 叠合梁面层钢筋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 控制线进行钢筋绑扎,保证钢筋搭接和间距符合设计或相关图集 要求: 2叠合梁节点及面层钢筋绑扎完毕应进行隐蔽验收: 3叠合梁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应
1叠合梁安装顺序应遵循先主梁后次染先低后高的原则 2叠合梁安装时,主梁.次梁支座的搁置长度应符合规范及 设计或相关图集要求: 3叠合梁就位后应对轴线位置进行校正,可采用楔形小木 英嵌人叠合梁底部进行调整。
5.5.3支撑体系搭设宜符合下例规定:
5.3支撑体系搭设宜符合下列走
1支撑体系应采用可调皮撑体系: 2支撑体系应真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3支撑点的恂距及其与墙、柱、梁边的净距应经计算确定, 支撑系统顶端应与板底抵紧: 4/竖向连续支撑层数不宜少于2层且上下层支撑应对准。 5.5.4叠合板吊运及就位宜符合下列规定: 设备的吊钩位置、吊具及构件重心在垂直方向上重合,与吊钩连 接的钢丝绳与叠合板水平所成夹角不宜小于60°,不应小于45; 2叠合板就位前,应清理叠合板安装部位基层,当叠合板吊 运至安装部位的正上方时,应再次核对叠合板的编号及安装
5叠合板安装及校正应符合下
1叠合板安装前应检查支座顶面标高及支撑面平整度,并 检查结合面粗糙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叠合板之间的缝隙应满足设计或相关图集要求 3叠合板吊装完成后应由专人对板底接缝高差进行校核, 当叠合板板底接缝高差不满足要求时,应将构件重新起吊,通过 可调托座进行调节: 4叠合板预留钢筋锚人剪力墙.柱(梁的长度应符合规范 要求; 5叠合板标高校正应根据标高控制线,调节支撑体系顶托, 对叠合板标高校正: 6叠合板轴线位置校正应根据轴线位置控制线,利用楔形 小木块嵌入叠合板底部对轴线位置进行调整
5.5.6叠合板节点连接宜符合下列规定
1叠合板与预制剪力墙端部连接时,叠合板搁置长度.钢解 锚固长度均应符合设计域相关图集要求: 2叠合板与预制剪力墙中间连接时,除搁置长度,钢筋锚固 长度满足设计或相关图集要求外,叠合板纵向受力底筋在中间节 点宜贯通或采用对接连接,面筋采用贯通钢筋连接预制剪力墙两 端的叠合板面层; 3叠合板与叠合梁连接时,叠合板纵向受力钢筋应锚人叠 合梁内,搁置长度和锚固长度均应符合设计或相关图集要求。 5.5.7叠合板安装完成后,面层钢筋应与预埋管线同时施工,预 理管线应固定,并应设置在桁架上弦钢筋下方,管线之间不宜 交文。
5.5.8叠合板面层钢筋绑扎及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叠合板面层钢筋绑扎时,应根据在叠合板上方钢筋间距 空制线绑扎;
2叠合板桁架钢筋应作为叠合板面层钢筋的马镗,确保面 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3叠合板节点及面层钢筋绑扎完毕后应进行隐蔽工程验 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5.5.9叠合板拼缝处埋应符合设计或相关图集要求。
1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叠合面上的杂物浮浆及松散骨料 烧筑前应酒水润湿,不得留有积水: 2浇筑时应采取由中间向两边的方式 3混凝土浇筑时应对预埋件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不得程 位和污染: 4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各种预埋管槽线盒位置偏移。
运及就位→安装及校正→拼缝防水→临时支撑拆除。
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一→定位钢筋预理及吊具安装一 →安装及校正一→节点处理一→预留洞口及施工缝隙填补。 2定位钢筋预理及吊具安装宜满足下列规定
1定位钢筋的预理应根据预制楼梯的设计和预留孔洞位 置,在结构楼板上弹出定位钢筋预理控制线进行预理: 2预制楼梯吊装宜采用葫芦吊具等T具,便于就位调整。 5.7.3预制楼梯吊运宜符合下列规定: 1预制楼梯起吊时,吊点不应少于4点,宜在生产前通过计 算确定楼梯吊点位置: 2预制楼梯的吊运宜采用慢起,稳升,缓放的操作方我。 1预制楼梯端部安装,应考虑建筑标高与结构标高的差异, 确保踏步高度一致: 2应根据弹设在楼层上的标高线和平面控制线,通过钢葫 芦和缆风绳来调节预制楼梯的标高和平面位置,预制楼梯施工时 应边安装边校正: 3吊装就位后,应立即调整并固定,避免因人员走动造成的 偏差及危险。 5.7.5预制楼梯与现浇结构节点采用预埋件焊接或锚固连接 时,应先施工梁板后搁置并焊接楼梯梯段。 5.7.6预制楼梯安装后应及时对预留孔洞和施工缝隙进行灌封 处理,灌封应采用微膨胀砂浆。/ 阳台、空调板施工 5.8.1预制阳台、空调板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支撑体系搭 设→吊运及就位→安装及校正→节点连接施工→支撑体系拆除。 5.8.2/支撑体系搭设宜满足下列规定: 1支撑体系应采用可调钢支撑搭设,同时应根据阳台板标 高位置线将支撑体系顶托调至合适位置: 2宜设置拉结点将支撑体系与主体结构成一体,保证支 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5.7.6预制楼梯安装后应及时对预留孔洞和施工缝隙进行
5.8.3吊运及就位宜满足下列规定:
1阳台,空调板吊装宜采用平衡钢梁均衡起吊,与吊钩莲 2宜采用慢起.稳升、缓放的操作方式进吊装。 5.8.4施工时应对板底接缝高差进行校核,当板底接缝高差 满足要求,应将构件重新起吊,通过可调顶托进行调节。
5.8.4施工时应对板底接缝高差进行校核:当板底接缝高差不 满足要求,应将构件重新起吊,通过可调顶托进行调节。 1预制阳台、空调板与现浇结构连接时,预留锚固钢筋应深 入现浇结构内,并应与现浇混凝土结构连成整体: 2预制阳台与侧板采用灌浆连接方式时,阳台预留钢筋应 插人孔内后进行注浆,灌浆作业应符合本标准5.9节的相关 要求: 埋连接件,并应与预制墙板的预埋连接件连接,空调板与墙板交 接的四周防水槽应嵌填防水密封胶。 5.8.6支撑体系应在后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 5.9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 5.9.1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工艺流程:工作面清理→灌浆料 制备→灌浆料检查→灌浆连接→灌浆后节点保护。 5.9.2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包括灌浆设计.施工平面布 置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安全措施.质量检测等内容。 5.9.3红作面的清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度;当套筒预留孔内有杂物时,应清理干净; 2应保证构件接缝基础面十净无油污,高温十燥季节应对 构件与灌浆料接触的表面做湿润处理。
1预制阳台.空调板与现浇结构连接时,预留锚固钢筋应深 人现浇结构内,并应与现浇混凝土结构连成整体: 2预制阳台与侧板采用灌浆连接方式时,阳台预留钢筋应 插人孔内后进行注浆,灌浆作业应符合本标准5.9节的相关 要求 3预制空调板采用插人式安装方式时,连接位置应设置孔 埋连接件,并应与预制墙板的预埋连接件连接,空调板与墙板多 接的四周防水槽应填防水密封胶
1采用灌浆套筒连接的墙板需要分仓灌浆时,应采用座浆 料进行分仓:多层剪力墙采用座浆时应均匀铺设座浆料:座浆料 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接缝封堵应采用专用座浆料或模板进行封堵。 5.9.5灌浆料的制备宜符合下列规定: 1灌浆料使用前,应检查产品包装上的有效期和产品外观; 2拌和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汀GI63 的有关规定: 3加水量应按灌浆料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确定,并应按重量 计量: 4灌浆料拌和物应采用电动设备搅拌充分.均匀,并宜静置 2mih后使用: 5搅拌完成后,不得再次加水。 5.9.6灌浆料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工作班应检查灌浆拌合物初始流动度不少于1次,指 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 355的有关规定: 2强度检验试件的留置数量应符合验收及施工控制要求。 5.9.7灌浆连接施工应按施工方案执行,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灌浆操作全过程应有专职检验人员负责现场监督并及时 形成施工检查记录 2灌浆施工时,环境温度应符合灌浆料产品使用说明书要 求;环境温度低于5℃时坏宜施工,低于0℃时不得施工:当环境 温度高0Q时应采取降低灌浆料拌合物温度的措施; 浆套筒下灌浆孔注人,当灌浆料拌合物从构件其他灌浆孔·出浆 孔流出后应及时封堵: 4竖向钢筋套筒灌浆连接采用连通腔灌浆时,宜采用一点 灌浆的方式,当一点灌浆遇到问题而需要改变灌浆点时,各灌浆
套筒已封堵灌浆孔·出浆孔应重新打开,待灌浆料拌合物再次流 出后进行封堵: 5对水平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灌浆作业应采用压浆法从灌 浆套筒灌浆孔注入,当灌浆套筒灌浆孔·出浆孔的连接管或连接 头处的灌浆拌和物均高于灌浆套筒外表面最高点时应停止灌浆 并及时封堵灌浆孔、出浆孔: 7散落的灌浆料拌和物不得二次使角;剩奈的拌和物不得 再次添加灌浆料,水后混合使用。 5.9.8当灌浆施工出现无法出浆的情沉时应查明原因,采取的 拖工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未密实饱满的竖向连接耀浆套筒,当在灌浆料加水 拌和30min内时,应首先在灌浆孔补灌;当灌浆料拌合物已无法 流动时,可从出浆孔补灌,并应采用手动设备结合细管压力灌浆: 2水平钢筋连接灌浆施工停止后30s,当发现灌浆料拌合物 下降,应检查灌浆套筒的密封或灌浆料拌合物排气情况,并及时 补灌或采取其他措施: 3补灌应在灌浆料拌合物达到设计规定的位置后停止,并 应在灌浆料凝固后再次检查其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5.9.9灌浆施在完成后应在灌浆料同条件养护试件抗压强度 达到35MPa后,方可进行对接头有扰动的后续施工;临时固定措 施的拆除应在灌浆料抗压强度能确保结构达到后续施工承载要 求后进行
注:第 9 项杭的单位为(),其余单位均为
6.0.4预制构件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施工安装及候
预制构件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施工安装及使用功能的 质量缺陷和严重尺寸偏差。 出现严重外观质量缺陷和严重尺寸偏差的构件应作退
严重外观质量缺陷和严重尺寸偏差。
易处理,如经设计同意可以进行修理使用,则应制定处理方案并 美得监理确认后,预制构件生产单位应按技术处理方案处理,修 量后应重新验收。
6.0.5预制构件出现不影响结构性能.施工安装及使用功能的
..5预制构件出现不影响结构性能.施工安装及使用功能的 缝和破损、掉角缺陷时,施工单位可按表6.0.5的规定进行 修补。
表6.0.5裂缝和破损、掉角的修礼
6.0.12现场安装施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6.0.12 的规定。
6.0.12现场安装施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6.0.12 的规定。
0.12预制构件安装充许偏差
7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 7.1施工安全 7.1.2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分析并 7.1.3施工单位应对从事预制构件吊装作业及相关人员进行安 全培训与交底,识别预制构件进场,卸车存放、吊装、就位各环节 的作业风险,并制定防控措施 7.1.4安装作业开始前,应对安装作业区进行围护并作出明显 的标识,拉警戒线,根据危险源级别安排旁站,严禁与安装作业无 关的人员进入。 7.1.5施工作业使用的专用吊具吊索.定型工具式支撑.支架 等,应进行安全验算,使用中进衍定期,不定期检查,确保其安全 状态。 7.1.6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等垂直运输的附墙点设置,应优 先设置在现浇部,当无现浇部位时,应在构件深化设计阶段考 虑附着预留 7.1.7 预制构件在安装吊具过程中,严禁拆除预制构件与存放 架的安全固定装置,待起吊时方可拆除,避免构件由于自身重力 或振动引起的构件倾斜和翻转。
7.1.5施工作业使用的专用吊具、吊索,定型工具式支撑,
7.1.8吊装作业安全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制构件起吊后,应先将预制构件提升300mm左右后, 稳构件,检查钢丝绳,吊具和预制构件状态,确认吊具安全且构
件平稳后,方可缓慢提升构件: 2吊机吊装区域内,非作业人员严禁进入:吊运预制构件 时,构件下方严禁站人,应待预制构件降落至距地面1m以内方准 作业人员靠近,就位固定后方可脱钩: 3高空应通过缆风绳改变预制构件方向,严禁高空直接用 手扶预制构件: 4遇雨.雪,雾天气,或者风力大于5级时,不得进行吊装 作业。 7.1.9施工现场使用吊车作业时应严格执行“十不吊”的原则, 全技术规范》JGJ276的规定。 7.1.10施工机械操作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机械使用安全 技术规程》JGJ33的规定,应按操作规程进行使用,严防伤及自己 和他人。 7.1.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 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和用电专项方案的规定。 7.1.12进行高空作业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 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的规定 7.2环境保护 7.2.1预制构件吊装施工期间,应严格控制噪声和遵守现行国 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的规定。 7.2.2施工现场应加强对废水.污水的管理,现场应设置污水池 接排人市政管网。 7.2.3在夜间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现场照明灯.汽车前照灯 光,电焊等产生的光污梁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7.2.4预制构件运输过程中,应保持车辆整洁,防止对场内道路 35
7.2环境保护 7.2.1预制构件吊装施工期间,应严格控制噪声和遵守现行国 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的规定。 7.2.2施工现场应加强对废水.污水的管理,现场应设置污水池 和排水淘。废水废弃涂料、胶料应统一处理,严禁未经处理而直 接排人市政管网
7.2.3在夜间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现场照明灯.汽车前照火
竣工资料光电焊等产生的光污染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的污染,并减少扬尘。 7.2.5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废弃物等应进行分类回收。施工中 产生的胶粘剂,稀释剂等易燃易爆废弃物应及时收集送至制定储 存器内并按规定回收,严禁丢弃未经处理的废弃物。
3.0.1施工现场要求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在装配施工过程中有 利于加强管理和落实责任制,这是保证预制构件装配有序开展的 验收,以及涉及安全和功能的项目抽查检验等环节。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案应全面系统,且应结合深化设 计构件制作,运输和安装全过程的验算,以及施工吊装与支撑体 系的验算进行策划与制定,应包括构件安装及节点施工方案,构 件安装的质量管理及安全措施筹,充分反映装配式结构施工的特 点和工艺流程的特殊要求,本着资源节省、人工减少、质量提高、 工期缩短的原则制定装配方案。 1进度计划应结合协同构件生产计划和运输计划等; 2预制构件运输方案包括车辆型号及数量、运输路线、发货 安排,现场装卸方法等; 3施工场地布置包括场内循环通道,吊装设备布设,构件存 放场地等:/ 4安装与连接施工包括测量方法吊装顺序和方法、构件安 装方法连接节点施工方法、防水施工方法、后浇混凝土施工方 法,全过程的成品保护及修补措施等: 等质量缺陷防怡措施: 7预制构件安装应结合构件接装配方法和特点,合理制 定施工工序。
3..2施工单位应根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的特点配置组织 机构和人员。施工作业人员,应具备岗位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技 能。项目技术负责人应通过书面形式配以现场口头讲授的方式 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脚手架标准规范范本,技术交底的内容应单独形成交底 文件。
3.0.5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灌浆作业宜采用电勃注浆
手段。通过信息数据平台管理系统将设计,生产,施工,物流和运 营等客环节联系为一体化管理,实现全专业,全过程的信息化管 理,对提高工程建设施工阶段各专业之间的协同配合效率,以及 一体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3.0.10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中,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保障体 系和管理制度,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应经专家论证通过后 进行施工。应结合装配施工特点,针对构件吊装安装施工安全 要求,制定系刻安全专项方案
....- 混凝土结构
- 相关专题: 混凝土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