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图集】12N8: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与安装

  • 【河北图集】12N8: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与安装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33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8-18
  • 发 布 人: kingsj01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4.4监测与控制的特殊要求

    图集号 设计说明(六) 12N8 页次 6

    6.1.6污水源热泵机组的选择应满足:在设计最低进水温度下正常运 行,对应设计最低进水温度的热泵机组供热工况COP宜大于等于3.5。 6.2设计原则 6.2.1冬季制热、夏季制冷的污水水源热泵系统应以热负荷确定热泵 机组的容量,不足的制冷需求由冷却塔散热的冷水机组提供, 6.2.2原生污水计算温度应根据污水处理厂进水温度历年统计资料值 结合取水点上游污水热利用强度通过计算确定;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 水、中水温度应根据取水部位由污水处理厂相应统计资料确定, 6.2.3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水、中水换热系统的取水口应设在最后一 道处理工艺的下游。 6.2.4原生污水换热系统取水口位置及取水构筑物形式应满足城市规 划与排水管理部门的要求。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水、中水换热系统取 水口位置及取水构筑物形式不应影响污水处理工艺。 6.2.5原生污水取水口设计:取水口处应设置连续反冲洗防堵装置, 通过连续反冲洗防堵装置的污水进水最大允许流速宜小于0.5m/s;通 过连续反冲洗防堵装置的污水出水最小流速宜大于2.0m/s。 6.3设计要点 6.3.1水源侧系统设计前,应对水源水质进行检测并以检测结果作为 水源换热方式和设备及管道系统材质选择的依据。 6.3.2污水水源热泵系统应采用集中设置机组的系统形式。城市污水 处理厂二级水、中水地源热泵系统宜采用间接式系统;原生污水地源 热泵系统应采用间接式系统。

    图集号 12N8 设计说明(七) 页次

    2)下管前应对成套PE管进行外观检查,按一定间隔(4m~5m)安装 管卡,进行下管前水压试验,试验合格后封堵管口,满水下管直至 设计深度, 3)换热管外壁应有长度标识,便于检查。 2.2.3钻孔回填 1)回填材料由设计根据地质与其它条件综合确定,回填材料导热系 数不应低于钻孔前土壤平均导热系数, 2)采用原浆掺砂回填时,砂的比例应>20% 3)一次填满后,如混合浆在孔内沉淀,应待流淀密实后再次回填, 直至孔内密实面到达孔口方可。 2.3水平集管施工: 2.3.1管沟开挖 1)挖沟时为防止地基不均匀下沉,应保持原土地基。 2)土质条件不理想时,应在管道周图30cm范围内换土夯实,并保证 各段硬度相同。 3)清除各种尖硬杂物节能标准规范范本,保证沟底平整后按设计要求铺砂。 2.3.2水平集管连接 1)水平集管采用热熔方式连接,热熔操作时的环境空气温度应高于 o℃. 2)应保证热熔连接工具和管道加热面清洁,管材必须检查完好后 方可进行连接, 3)热熔连接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热熔压力和保压、冷却时间必须 符合相关施工验收规范以及管材、管件生产厂家的规定。 4)在保压、冷却期间不得移动连接件或在连接件上施加任何外力,

    图集号 12N8 页次 11

    3.3.4采用双层填砾过滤器的采灌并,应按设计规格先进行内层滤料 的填入。 3.3.5填砾方法应根据井壁稳定性冲洗介质类型和采灌井结构等因素 确定, 3.3.6填砾时滤料应沿井管四周均匀连续填入,随填随测。填高度 宜高于滤水器顶10m以上,但不宜超过上层含水层底部高度。 3.3.7井管与并口管外围均应封闭, 3.3.8并管外围用黏土封闭时,应选用优质黏土做成球(块)状,大 小宜为20~30mm,并应在半干(硬塑或可塑)状态下缓慢填入。 3.3.9并管外围用水泥封闭时,水泥的性能指标及封闭方法应根据地 层岩性、地下水水质、采灌并结构和钻进方法等因素确定 3.3.10井管封闭后应检查效果,当未达到要求时应重新进行封闭, 3. 4洗井 3.4.1洗并应在成并后立刻进行,宜采用活塞与压缩空气联合洗并。 3.4.2泥浆护壁的采灌并,当并壁泥皮不宜排除时,宜采用化学洗并 与其它洗井方法联合进行。 3.5管材、管道试压与清洗 3.5.1深井潜水泵出水管(潜水泵出水口至井室入口)与采水(回灌 水)管材质由设计根据井水水质确定,宜采用无缝钢管,焊接

    3.5.2水(回灌水)管试验压力为0.6MPa,缓慢升压10分钟,稳压 1小时,压力降不超过0.05MPa;然后在1.15倍工作压力下,稳压2小 时,压力降不超过0.03MPa为合格。 3.5.3压力排水管试验压力为0.4MPa,稳压20分钟,压力降不大于 0.05MPa为合格。 3.5.4采水(回灌水)管试压合格后应进行管道冲洗,水冲洗速度大 于等于1m/s

    3.5.2来水(回灌水)管试验压力为0.6MPa,缓慢升压10分钟,稳压 1小时,压力降不超过0.05MPa;然后在1.15倍工作压力下,稳压2小 时,压力降不超过0.03MPa为合格。 3.5.3压力排水管试验压力为0.4MPa,稳压20分钟,压力降不大于 0. 05MPa为合格装饰标准规范范本, 3.5.4采水(回灌水)管试压合格后应进行管道冲洗,水冲洗速度大 于等于1m/s

    Da Dd口核审王对校DbDcE岩之芦下L1计W1L2设W2A岩光III类原生污水换热器侧视图III类原生污水换热器前视图Da:污水进口;Db:污水出口;Dc介质水进口;Dd:介质水出口额定换热量污水侧序号运行模式介质水侧图(kw)L1流量(t/h)压损(kPa)流量(t/h)压损(kPa)W1W2HDa、Db、Dc、Dd运行重量(t)制取热660142 4511455取冷8121424511455460013003200300032008501000200DN15021. 5取热99021245170255取冷12182124517055670013003200480050008501000200DN20031. 5取热495105458550取冷6101054585505600130024003500370013001500200DN12515. 6取热7601604513050取冷93016045130506600170023004500470017001900200DN15025注:1.此类型换热器适用于污水换热器前设置50mm孔径的过滤孔板或格栅的污水换热系统;2.表中取热工况,污水侧进出水温为9.5/4.5℃,介质水侧进出水温为8/12C;3.表中取冷工况,污水侧进出水温为24/30.5℃,介质水侧进出水温为26/21℃。原生污水换热器外形及性能参数(三图集号12N8页次49

    原生污水防阻机规格系列小孔直径孔心距过滤面流量过流面积小孔个数进水管内筒直径内筒筒高外筒筒高外筒直径防阻机进水管直径高度电机功率核防阻机序号积比例内流速审(mm)(mm)(m3 /h)(m2)(个)(mm)(mm)(mm)(mm)(mm)(mn)(m/ s)(kw)d砚QAgNDidnHnHwdwHUr王14103/4500. 023009DN12528838846841314001. 2 0. 7 对24103/41000. 046018DN15040850858855817601. 2 0. 7校4103/41500. 069027DN20049959967969920401. 2 0. 7 4岩之4103/42000. 0812036DN25057667675682622701. 2 0. 7 芦下54103/42500. 1015045DN25064474482489424701. 2 0. 7计64103/4300设0. 1218054DN300706806886100626601. 20. 7 7103/43500. 1421063DN300762862942106228301. 50. 7岩之4103/44000. 1624072DN300815915995111529901. 50. 74103/44500. 1827081DN350864964104412143130图1. 50. 7 制104103/45000. 2030090DN35091110111091126132701. 50. 7114103/46000. 2436108DN350998109811781348354020. 712 4103/47000. 2842126DN3501078117812581428377020. 7134103/48000. 3248144DN4001153125313331553400020. 7144103/49000. 3654162DN400122313231403162342102. 50. 7 154103/410000. 4060180DN400128913891469168944102. 50. 7说明:1、筒内过流速度以0.7m/s计算;2、阻塞系数为0.7;原生污水防阻机结构图(二)图集号12N83、内筒转速为6r/min;4、防阻机水阻为12kPa。页次51

    原生污水热泵系统污水回水原理图

    2)井孔回填材料应根据钻孔区域地质条件确定,

    地温监测井说明 1.为了解土壤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对埋管换热器孔群区及周围地区的地质 环境影响,应在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期间,对埋管换热器不同深度的地温 场进行长期监测,了解长期运行条件下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及影响范围,取 得地温场监测及土壤源热泵系统性能综合评价所需资料。 2.监测并布置应根据地温场分布、地下水流运移及施工便利性综合考虑, 监测井宜按以下类别进行布置: (1)埋管换热器监测并:设置在埋管换热器并孔内,目的是监测埋管换 热器的工作环境温度,监测井内的埋管换热器参与换热根据整个井群均 匀布置,每个监测井控制半径为50m,并深120m (2)扩散监测井:一般选取1~2口埋管换热器监测井,在其周围设置3个 扩散监测并,距主孔间距分别为1.0m、1.5m、2.0m,主要为了监测理管换 热器热影响半径,井深45m (3)背景监测井:设置在埋管换热器并群外,目的是监测地温背景值, 设置1口即可,井深120m。 (4)测温点设置:不同地层结构、岩土体冻土层深度、恒温层处均要设 测温点;如果地层情况不详时,测温点应加密布设。120m深监测并每间隔 10m至少布设1个测温点,45m深监测并分别在25m、35m和40m处布设测温 点。每个测温点至少安装3个温度传感器。

    地温监测井说明 1.为了解土壤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对埋管换热器孔群区及周围地区的地质 环境影响园林标准规范范本,应在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期间,对埋管换热器不同深度的地温 场进行长期监测,了解长期运行条件下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及影响范围,取 得地温场监测及土壤源热泵系统性能综合评价所需资料。 2.监测井布置应根据地温场分布、地下水流运移及施工便利性综合考虑, 监测井宜按以下类别进行布置: (1)埋管换热器监测并:设置在埋管换热器并孔内,目的是监测埋管换 热器的工作环境温度,监测井内的埋管换热器参与换热。根据整个井群均 匀布置,每个监测井控制半径为50m,并深120m。 (2)扩散监测井:一般选取1~2口埋管换热器监测并,在其周围设置3个 扩散监测并,距主孔间距分别为1.0m、1.5m、2.0m,主要为了监测理管换 热器热影响半径,井深45m (3)背景监测井:设置在埋管换热器并群外,目的是监测地温背景值, 设置1口即可,井深120m。 (4)测温点设置:不同地层结构、岩土体冻土层深度、恒温层处均要设 测温点;如果地层情况不详时,测温点应加密市设。120m深监测并每间隔 10m至少布设1个测温点,45m深监测并分别在25m、35m和40m处布设测温 点。每个测温点至少安装3个温度传感器。

    梁军王增文李熙宽项连斌王汉义张申李洪支家强 刘凤武杨庆林孙冬梅万建桥钟玉洁龙斌粟东青方斌 陈立民胡翌申宝瑛丛军赵明发曲卫泉张火荣李绍玲 贾小峰刘强莘亮李宝瑜杜春礼王春堂郑志宏冯高磊 于富荣刘鹰岚鲁性旭王殿池郭彦刘波南温良刘海波 沈敬刘洪海牛庆照何建华常裕中张海燕薛崇谦刘建华 刘志伟陶世忠王曙光韩志刚赵明发卫海凤胡振杰吴建义 徐公印周国民王毅李向东高明亮王华强万宁唐汝宁 冀东光王方琳孙绍国朱藕新郭广伟聂玉安刘忠刘元重 张业政海青陈志萍吴恩远王东林王晓红姚广增 顾彬于继红季昱星陈杰李臻梁祖彦

    ....
  • 相关专题: 地源热泵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