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0609-2010 石油化工工厂信息系统设计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3.1.1工广信息系统的设计应邀循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并放打 展、技术先进、集成优化的原则,并应符含下列规定: 1应采用模块化、标准化的系统结构,支持灵活配置、功能扩 展和性能提升,以及可持续的业务流程重组。 2应满足业务需求,并应注重实效、投资合理。 3应采用行业内有成功应用案例的、商品化的国内外成熟产 品和并放的、商品化的系统及集成平台。 3.1.2工广信息系统应作为企业或工厂规划设计与工程设计的
3.1.1工厂信息系统的设计应邀循安室可靠、价实用、开放折 展、技术先进、集成优化的原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来用模块化、标准化的系统结构,支持灵活配置、功能折 展和性能提升,以及可将续的业务流程重组。 2应满足业务需求,并应注重实效、投资合理。 3应采用行业内有成功应用案例的、商品化的国内外成熟产 品和并放的、商品化的系统及集成平台。 3.1.2工厂信息系统应作为企业或工厂规划设计与工程设计的 主要内容之一,并应与工艺、仪表、电信等专业的设计相互协调。 3.1.3工厂信息系统应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3.1.4工厂信息系统设计的可行性研究、总体设计、基础设计、详 细设计阶段,应包括下列内容: 1预可行性研究与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报告,确定总体目 标、基本构成和基本功能,提出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条件,完成系 统的规划设计,为决策提供依据。 2总体设计阶段。编制总体设计文件,确设计范围、原则 与标准确定系统自标和总体架构以及主要功能与性能要求;确定 运行维护模式及组织、岗位和定员;提出初步概算条件,完成系绕 的总体方案设计。 3基础设计阶段。编制基础设计文件,确定设计依据、标准 规范;进一步确定累统自标和总体架构;确定各系统及其构成部分 然西
细设计所段:应包拍下列内容: 1预可行性研究与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报告,确定总体目 标、基本构成和基本功能,提出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条件,完成系 统的规划设计,为决策提供依据。 2总体设计阶段。编制总体设计文件,确设计范围、原则 与标准确定系统自标和总体架构以及主要功能与性能要求;确定 运行维护模式及组织、岗位和定员;提出初步概算条件,完成系绕 的总体方案设计。 3基础设计阶段。编制基础设计文件石油天然气标准规范范本,确定设计依据、标准 规范;进一步确定系统自标和总体架构;确定各系统及其构成部分 (子系统、设备等)的遵辑结构、功能、性能、协议、接口规范等要求 和选型原则,确定设备与材料的选用原则与主要性能和环境要求
确定系统间接口和集成方法:确定组织机构与人员编制;提出概算条件,完成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基础方案设计。4详细设计阶段。编制详细设计文件,进一步完善详细方案设计;重点确定布置、部署、施工/实施的具体方案、方法和施工图与说明;提出修正概算或预算条件,完成系统及其子系统的施工/实施设计。3.1.5工厂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PCS、MES和ERP的主要子系统应与工厂工程同步建设。3.2系统架构3.2.1工厂信息系统总体架构应符合图3.2.1的要求。3.2.2工厂信息系统架构应具有可扩展性,并应根据工厂的实际需要,合理选择相应模块进行信息系统设计。3.3设计要案3.3.1信息系统基础设施的设计应满足工厂信息管理应用系统的需要,并应留有适当的设计裕量和可扩展性。3.3.2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全厂生产装置、公用工程和储运系统等控制、监视和管理的需要,并应满足执行层与计划层对数据采集的需要。3.3.3MES的设计应以工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应能处理生产操作和生产管理数据,形成工厂统一的生产数据集成平台,进行动态的计划与调度。MES应能基手统一的生产数据集成平台和LIMS,在数据校正的基础上实现全厂的物料平衡、生产统计分析,集成生产管理的数据,实现生产综合指挥决策支持。3.3.4经营管理系统的设计应以财务为核心,并应贯穿计划和执行,应整合优化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并应满足企业供销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的需要。3.3.5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应实现信息资源在更大范围内.6:
图3.2.1工厂信息系统总体架构
3.3.6每个应用系统及其子系统可整体或部分设计,并应避免重 复设计,应符合今后的整合要求。 3.3.7各系统应对业务流程和信息处理流程进行设计和优化。 33.8设备管理子系统可在生产执行系统和经营管理系统中分
3.3.6每个应用系统及其子系统可整体或部分设计,并应避免
别设让,功能上应有所侧重、互为补充。也可只在其中一个系统中
设计,应包括本规范第5.2.9条和第6.2.5条的全部功能。 3.3.9质量和健康安全环保子系统可在生产执行系统或经营管 理系统进行设计
3.4.1工厂信息系统集成设计(图3.4.1),应以工厂信息系统集 成模型为基础,并应满足工厂业务流程的需要
图3.4.1工厂信息管现系统集成模型
3.4.2MES与PCS间的集成应通过实时数据库实现,实时数据 库的数据采集和交换宜来用满足标准OPC协议的接L.I完成。 3.4.3MES、ERP、CRM以及SCM之间的集成设计应满足数据 共享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MES应从ERP接收生产计划等信息:并应向ERP提供 实际生产等信息。 2MES应向CRM提供客户关心的产品、生产过程等信息, CRM应向MES提供客户使用产品或对产品生产需求信息。
3MES应向SCM提供原料需求、生产能力和产量等信息, SCM应向MES提供实际订货执行状况及产品销售状况。 4CRM应为ERP提供客户信息,ERP应为CRM提供产 品和服务信息。 5SCM应为ERP捉供市场信息,ERP应为SCM提供库存 育息和客户订单信息。
全、环保、节能等方面进行集成设计
4.1.1PCS应设计为用于全厂生产装置、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的集成的自动控制及信息系统,
的集成的自动控制及信息系统。 4.1.2PCS应包括DCS和/或FCS、SIS、FGS、CCS、MMS、PLC、 SCADA、MAS、仪表设备管理系统、PAS、操作数据管理系统和 APC等部分
4.1.2PCS应包括DCS和/或FCS、SIS、FGS、CCS、MMS、P
4.1.3全厂的石油炼制及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公用工程及辅助设
施宜采用统一品牌的DCS和/或FCS作为主控制系统,并应在 CCR进行集中操作、维护和管理。特殊情况下,也可在现场控制 室进行操作。
4. 1. 4 过程控制系统中的 DCS/FCS、CCS、PLC等控制系统应采
上L等控剂系统应来 生能可靠、技术先进、功能完备、互操作性和易维护性均良好的 业化系统及产品。
采用独立性、安全性和可用性均良好的商业化系统及产品,并应取 得国际权威安全认证机构的安全认证,FGS还应取得国家消防电 子产品强制性产品质量认证
4.1.7智能电机控制系统、SCADA及CCTV宜通过Modhus.
4.1.8过程控制系统宣通过OPC协议与MES系统进行数据通 信,并应采用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设备进行隔离。 4.1.9过程控制系统宜安装在CCR和多个FAR内。PCS的操 作站应设置在相应的CCR内,PCS的控制站及输人/输出单元应 设置在相应的FAR内,
4.2.1DCS系统宜由操作站、工程师站、辅助操作合、打印机、关 屏幕显示器、PC机、控制站、I/O机柜、安全栅柜或/及端子柜、配 电柜及网络设备柜等组成,FCS系统宜由主控制系统、通信接 口、现场总线设备、现场总线辅助设备及现场总线电缆等组成 CCR设置公共的工程师站宜用组态维护、故隧诊断及开车。 APC和RTO的设备也宜安装在CCR内。CCR设公共的硬件平 合、数据采集工作站及网络接口宜用于连接信息系统。各控制站 应配置允余的审行通信接口连接SIS、FGS、CCS、MMS、MAS、 PLC、PAS等子系统
4.2.2SIS应根据生产装置、公用工程及辅助单元的安全完整性 等级设计,对重要的安全连锁保护、紧急停车系统及关键设备连锁 保护宜设置安全仪表系统回路。SIS应实现与DCS的实时数据 通值,SIS应设工程师站及顺序事件工作站,相应的报警及操作宜 通过辅助操作台上的开关和按钮以及DCS的操作站来完成。
1应按装置或工艺单元分别设置CCS。 2CCS应具备压缩机组的调速、防喘振控制、负荷控制、过 程控制、连锁保护等功能,并应与装置的DCS进行通信。 3往复式压缩机、鼓风机等控制较简单的机组监控可由装置 的DCS或PLC系统完成,机组的安全连锁保护可由装置的SIS 完成。 4大型电动机、汽轮机、压缩机和泵等转动设备机组应设置
监控机械变量、运行状态,并具备在线分析和诊断功能的MMS。 5机组监控系统的理站应设置在中央控制室。 6机组监控系统的控制站应设置在现场机柜室,机组监控系 统的操作站应设置在中央控制室。
5机组监控系统的管理站应设置在中央控制室。 6机组监控系统的控制站应设置在现场机柜室,机组监控系 统的操作站应设置在中央控制室。 4.2.4FGS应以FAR或生产装置为单位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 : 1各系统应设两路各自亢余的通信网络,一路宜连接到全厂 的FGS和自动灭火系统,并宜连接到消防站。另一路宜连接到相 关装置的DCS系统,在中央控制室内应设置用于FGS系统的显 示、报警的专用的DCS操作站。 2生产装置内可能泄漏或聚集可燃、有毒气体的地方,应分 别设密可燃、有毒气体检测器,并应将号接室装蜜的火灾及气体 检测系统或接到装置的DCS系统。 4.2.5APC和RTO宜根据生产装置的工艺要求采用和实施。 4.2.6MAS应与生产装置的自动化水平一致,应能进行集中控 偷、监测、管理、记录和报警。 4.2.7工业色谱仪、工业质谱仪、红外线分析仪、微量水分分析 仪、氧气分析仪等复杂的在线分析仪组成的PAS,应包括采样单 元、来样前级处理单元、采样预处理单元、分析器单元、回收或放空 单元、微处理器单元、通信接口单元、人机界面和打印机等,在线分 析仪系统应留有通信接口与DCS进行数据通信。 4. 2. 8SCADA 应对分布区域较广的设备和水 电、汽、风等公用
4.2.4FGS应以FAR或生产装置为单位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
1各系统应设两路客自亢余的通信网络,一路宜连接到全厂 的FGS和自动灭火系统,并宜连接到消防站。另一路宜连接到相 关装置的DCS系统,在中央控制室内应设置用于FGS系统的显 示、报警的专用的DCS操作站。 2生产装置内可能泄漏或聚集可燃、有毒气体的地方,应分 别设留可燃、有毒气体检测器,并应将信号接至装置的火灾及气体 检测系统或接到装置的DCS系统
4.2.7工业色谱仪、工业质谱仪、红外线分析仪、微量水分分析
仪、氧气分析仪等复杂的在线分析仪组成的PAS,应包括采样单 元、来样前级处理单元、采样预处理单元、分析器单元、回收或放空 单元、微处理器单元、通信接口单元、人机界面和打印机等,在线分 析仪系统应留有通信接口与DCS进行数据通信。
4.2.8SCADA应对分布区域较广的设备和水、电、汽、风等公用
4.2.9对重要场所和设备进行监视和记录的CCTV应根据工
5. 1. 1 石油化工工厂MES功能模型
5.1.2MES设计宜采用图5.1.2所示的逻辑结构, 5.1.3MES各子系统集成应基于统一的数据集成平台,应提供 与过程控制系统、经营管理系统的集成接口。 5.1.4操作与连锁复杂的主要生产装置应配置OTS。
5.1.2MES设计置采用图5.1.2所示的逻辑结构。
5.1.2MES设计宜采用图5.1.2所示的逻辑结构, 5.1.3MES各子系统集成应基于统一的数据集成平台,应提供 与过程控制系统、经营管理系统的集成接口。 5.1.4操作与连锁复杂的主要生产装置应配置OTS。
5.2.1实时数据库子系统应实现工厂过程数据的自动采
:1实时数据库子系统应实现工厂过程数据的自动采渠、存储
处理,并应具有下列功能: 1 数据自动采集,并支持人工录人。 2 开放、标准的数据存储服务。 3 数据整定、监视、整合、发布、查询等处理功能。 具备和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标准接口。 5 系统自身健康监控功能。 6 提供基本的桌面应用。 应支持穴余配置。 7
图5.1.2MES逻辑结构
5.2.2LIMS应实现实验室样品和日常业务管理,并应具有下列
勿能: 1 基于工作流的样品检验分析管理。 2 数据自动采集与手工录人。 3支持标准或专用的数据采集接口。 4样品数据的分析管理。 5报告生成与发布管理。 6实验室日常业务管理,主要包括工作管理、材料管理、标准 溶液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资料档案管理等。 7实验室数据的归档与备份管理。 8提供与其他系统的集成接口
5.2.3生产计划优化子系统,应依据企业生产计划,并根据工厂 模型和药束条件,采用线性规划等数学方法,建立计划排产模型 进行自动排产,制定并优化年、季、月、旬或更短周期生产计划,并 应具有下列功能: 1 建立计划排产模型,制定不同周期生产计划。 2 生产计划的跟踪、调整与优化。 3 提供生产计划模拟功能。 4 建立用于生产计划业务管理、分析与报表功能。 5 提供自动学习功能。 6 提供与其他系统集成的接口
5.2.4生产调度子系统应包括原油及原料供应、装置生产运
油品调和与产品出厂等主要调度功能,并应具有下列功能: 1按照生产计划,对原料进厂、装置生产、物料移动、罐区管 理、成品出厂和公用工程消耗进行优化调度。 2提供详细的调度表功能。 3实现对重要设备运行状态、生产实时成本、生产考核指标 的监控。 4建立用于生产调度业务管理、分析与报表功能。 5 提供与其他系统集成的接口。 5.2.5物料平衡子索统应建立装置和全厂的物料平衡赖型,并应 具有下列功能: 1基于生产、库存、物料移动、公用工程产耗等数据,建立物 料平衡模型,进行物料平衡计算,实现物料平衡。 2对收集的各种生产过程原始数据进行校正。 3提供自定义和发布报表及信息查询的功能。 4提供与其他系统集成的接口。
5.2.6生产统计分析子系统应实现对生产过程数据、生产
据和历史数据的统让与分析,并应具有下列功能:
在物料平衡和能力平衡的基础上,对生产过程进行跟踪统
计分析,按效指标评估生产装暨的运行状况。 2对关键工艺流程系统进行监测、报警及故障诊断,记录关 键信息。分析生产过程中实际生产状况与计划指标之间的偏差。 3计算生产成本。 4 提供反映工厂生产状况的统计分析报表。 5 提供与其他系统集成的接口。 6提供可视化展示工具,以直观方式展示分析结果,辅助企 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综 管理指挥决策
5.2.7物料移动子系统应对工厂物料移动进行计划、执
和管理,排应具有下列功能: 1提供工厂界区的原料进厂和成品出广相关计量息的进 出厂管理。 2基手罐区和仓储自动化设施,以自动或人工来采架的方式获 取罐区和仓储的各种信息,实现罐区和仓储管理。 3提供进出装置物料移动的采集、跟踪和统计,实现装置物 料的管理。 4提供计量活动、计量台账和法定计量数据的计量管理 5提供建立物料移动模型:优化物料移动计划,生成移动指 令的功能。 6提供各种物料的移动状态跟踪与监视。 7 提供自定义和发布报表及信息查询的功能。 8 供与其他系统集成的接口。
监视和操作日志等组成,并应具有下列功能: 1依据加工方案、作业计划及生产活动现状,形成操作指令, 并下达给生产装置、罐区和进出厂等操作岗位。 2为操作指令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按操作流程执行操作指 令并反馈操作信息。 3实时监视操作指令的执行结果以及与目标值之间的偏差
4自动检测、记录和传递操作事件并报警。 5记录关键操作数据、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操作计划及 交接班日志等操作信息。 6根据安全生产管理和现场巡检工作需要,设置现场移动作 业系统。 5.2.9设备管理子系统应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以及负荷核 穿与状态评估等,并应具有下列功能: 1提供设备运行状态监控功能。 2提供设备负荷核算与设备状态评估功能。 3提供自定义和发布报表及信息查询的坊能。 4提供与其他系统集成的接口。 5.2.10能量理子系统应依据装置对能整的要求,对金厂的水、 电、汽、风等公用工程资源的生产和消耗数据进行收渠、平衡和统 计理,并应具有下列功能: 1建立公用工程能量平衡与优化模型,进行能量平衡计算, 实现能量的动态平衡,优化公用工程生产计划。 2各类公用工程产耗数据的采集和校正。 3提供统计分析与能耗评价功能。 4监测关键公用工程设备性能和排放。 5 提供报表生成与查询的功能。 6 提供与其他系统集成的接口。
5.2.9设备管理子系统应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以及负荷核
监视,并应与计划KPI进行对比,同时应具有下列功能: 1建立绩效指标体系,跟踪收集生产过程中与成本相关的数 据。 2计算、记录、监视KPI,与计划KPI对比分析,报告实际 效。 3提供不同级别的成本考核功能。 4捉供自定义和发布报告及信息查询的功能。
5提供与其他系统集成的接口。 5.2.12仿真培训子系统应提供多工况下开车、停车、正常操作、 异常操作、事故设置与处理、设备故障与处理、紧急状况处理等的 操作培训,并应具有下列功能: 1操作功能应与DCS等系统的操作功能相似。 2实现对生产工艺过程的动态模拟。 3具备对操作人员的考核功能。 4提供与 DCS等控制系统的接口,
5提供与其他系统集成的接口。 5.2.12仿真培训子系统应提供多工况下开车、停车、正常操作、 异常操作、事故设置与处理、设备故障与处理、紧急状况处理等的 操作培训,并应具有下列功能: 1操作功能应与DCS等系统的操作功能相似。 2实现对生产工艺过程的动态模拟。 3具备对操作人员的考核功能。 4提供与 DCS等控制系统的接口,
6.1.1经营管理系统应由ERP、CRM和SCM组成。 6.1.2系统设计宜采用图 6.1.2 所示的逻辑结构
6.1.2系统设计宜采用图 6.1.2所示的逻辑结构
图 6. 1. 2经营性理现系统逻树结构
5.1.3经营管理系统各子系统应集成设计,并应提供与生产执行 系统和综合息管理系统的集成接口
查。主要功能包括信贷政策管理、信贷控制、审查、解冻管理、信贷 管理、报表管理。 4发货管理:发货管理根据订单的交货回期对货物装运过程 及到期日进行管理。主要功能包括更新订单发货状态及库存记 录、生成交运文件及装箱单、生成“过期销售订单交运报告”。 5票据管理:根据订单状态,在交货完成后,自动生成销售发 票。 6销售统计分析:根据销售订单、交货和发票信息以及各种 指标做出统计分析,对销售效果进行评价。 7能与物资管理、生产计划、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等子系统集 成。 6.2.5生产计划管理子系统应制定各种企业资源计划并跟踪执 行,并应具有下列功能: 1销售及运作计划:以销售期望值和运作预算为依据,编制 生产、工程及财务资源计划,实现计划跟踪、带场预测、运行分析和 条件模拟等各种操作。 2主生产计划:是企业在一段时期内的总活动安排,是基于 生产计划、实际订单和历史销售分析预测产生的一个稳定的计划 3物料错求计划:依据主生产计划的产品数量,结合物料 单,确笼所需物料的数量,对照库存量,确定物料需求计划的加工 量和采购量。 4能力需求计划,以初步的物料需求计划为基础,进行所用 资源负载能力的预测。包括确定能力需求、可用能力和能力需求 比较、能力均衡、实现最佳的生产资源配置。 5生产计划及生产活动控制:依据生产订单,安排和监控工 厂生产活动,开为成本绪算提供基础数据。 6能与物资管理、销售、财务管理等子系统集成。 6.2.6设备管理子系统应对设备维护计划及维护任务有关的活 动进行管理,并应具有下列功能,
1设备基础资料管理:对设备安装位置、设备分类、设备物资 清单、设备台账、技术资料等设备档案的管理。 2预防性维护计划:根据设备运行历史及设备康状况,结 合生产计划,确定维护策略,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包括维护项目、工 单管理等。 3检维修管理:包括检修、故障管理、缺陷管理和费用管理 等。 4备品配件管理:包括备品配件计划、实际用量、库存量等管 理。 5资产管理:监控设备资产的状态,包括资产购置和分类、资 产变更、资产转移、资产折旧、资产评估、资产废奔、报表管理等。 6能与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等子系统集成。 6.2.7质量管理子系统应对质量计划、检验和控制的有关活动和 信息进行管理,并应提供各类质量信息的查询、监控、分析与决策 司时应其有下列功能: 1质量计划:根据工艺流程,定义每道检验工序中的检验对 象与特性及使用的检测设备。 2质量检验:根据检验计划,按检验批记录检验要求、检验结 果、缺陷及质量判定等数据。 3质量控制:包括统计性过程控制与控制图,动态检验和供 应商评估。 4质量证书:查询、打印产品的检验结果和质量报告。 5质量通知:根据缺陷记录,生成质量通知单。 6质量问题沟通与处理:通知处理不合格产品,处理顾客投 评,启动纠正和预防猎施。 7质量文件管理与控制。 8能与物资管理、销售等子系统集成。 6.2.8项自管理子系统应对企业总投资预算范围内的各具体投 资项自进行管理,并应进行投资结构划分和预算分解,应对计划进
行控制,并应其有下列功能: 1投资结构及预算:将总投资定义为一个或多个投资结构, 按照企业的分析和统计要求进行层次划分,并分配相应的预算。 2项目定义及工作分解:定义项目的总体框架,依据层次结 构形式,对项目任务按阶段、功能、对象等进行分解,形成项目结 构,按结构确定计划时间,分配预算,关联投资及成本。 3采购管理:指对服务的采购与合同管理。 4进度管理:依据项目的执行情况,对项图各个活动的进度、 里程碑予以分析和确认,依据赢得值原理对项目进展情况和健康 伏况进行分析。 5成本控制:依据项自分解结构和预算,对项目发生的实际 成本进行控制。通过成本预测,实现对项目成本的主动控制。 6:项目验收及决算管理:按合同对项目进行阶段性验收和结 算,项自结束后,进行竣工决算。 7统计分析管理:对项目进度、资源、成本、合同等进行统计 分析。 8能与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等子系统集成。 6.2.9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应分析、监控组织缩构、人员、薪酬等 相关信息和人力资源关键绩效指标,并应具有下列功能: 1组织绪构管理,提供多种预定义组织模式,建立并管理适 合企业实际的组织结构。 2人事管理,实现人员招聘、员工培训与发展、人事成本计划 等业务的管理,提供预定义工作流程的功能。 3薪酬管理,实现员工工时统计、薪资计算、福利和差旅等的 管理。 4统计分析与报表管理,提供数据统计和报表功能,评估和 分析人力资源绩效,模拟编制人力资源规划方案,支持辅助决策。 5能与财务管理、生产计划管理等子系统集成。
健康、环保管理的活动和信息进行管理,并应具有下列功能: 1安全管理,对生产过程与危险作业进行安全管理与监督。 2职业健康管理,对工作场所可能发生的有害因素职业接触 进行监管。 3环境保护管理,对废水、废气、废渣等处理设施运行状况的 监督管理,对周边环境质量的监测统计等。 4应急管理,对工厂可能发生的重大意外事故的应急响应和 管理以及演练培训。 5统计分析与报表的管理。 6能与安保系统、电视监控系统等集成。 6.2.11SCM子系统应以市场需求驱动原料供应、生产计划、生 产调度、物流配送优化,用数学模型预测市场需求和价格走势,确 定合理库存,平衡供应和需求,并应具有下列功能: 1市场需求预测,通过历史数据和影响未来市场的因素,结 合客户信用,综合客户需求、生产供应和库存情况,评估对客户需 求的响应度和承诺能力,进行市场需求预测。、 2原料采购与供应优化,原油采购优化应综合考感产品市场 需求、原油库存、原润价格、加工成本、储运成本等因素,优化原油 品种构成、评估原油采购的效益。化工原料采购应优化化工原料 的工厂内部供应、不同工厂以及不同企业之间的互供。 3原料配送优化,原料配送应综合考感原料采购计划、船期 安排、码头接御、库存、管道输送、加工工艺等因素,优化原料配送 满足生产加工对原料的需求。 4生产优化,炼油生产优化,根据而场需求,利用计划优化 调度优化和油品调和优化模型,编制企业生产计划,为工厂不同阁 期的生产计划编制、加工方案制定、成品油调和、调度作业安排、开 停工方案测算等提供数据支撑;化工生产优化,根据市场需求,考 生产工艺要求、产品质量,优化生产方案,减少生产切换,降低切 换成本。
7.1.1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应包括OA、EIP、电子文档管理、工厂 数据仓库、生产运营指挥等子系统。 7.1.2综合信息管理各子系统应集成设计。 7.1.3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应与MES.ERP等系统集成设计
7.1.1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应包括OA、EIP、电子文档管理、工
7.2.1OA子系统应根据具体的办公业务流程和职能划分,选择 下列功能: 1 公文管理。 2 电子邮件。 3 个人事务管理。 4 办公资源管理。 5 行政事务管理。 6 公共信息管理。 7 OA系统应支持远程访问。 7.2.2 EIP应提供统一的按角色展现的各种信息和业务系统的 之台,并应具有下列功能: 1 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多种信息,提供用户访问信息的单一 口。 2门 应提供基于角色的内容组织、个性化应用服务和个性化定 制功能。 3应与企业的各种业务系统进行无缝集成。 4提供统一的信息展示平台。
7.2.3电子文档管理子系统应对工厂全生命周期内产生的所有 种类文件进行组织与管理,并应提供基于文件的协同工作乎台,应 支撑工厂建设与运维管理,并应具有下列主要功能: 1文件的分类组织、存储、共享、查询、浏览、版本控制、上传 与下载、在线审核与批注等基本功能。 2文件的发布与分发和交换与传递功能。 3 工作流管理功能。 通信与讨论功能。 5 交付与档案管理功能。 6 计划与进度检测功能。 安全访问控制与审计功能。 8支持与MES、经营管理系统、工厂数据仓库、OA、EIP等 系统的集成。 7.2.4工厂数据仓库子系统应对描述工厂及其组成元素的相关 数据、文件和逻辑与物理模型进行组织和管理,并应基于工广结构 建立工厂数学模型、提供协同工作平、支撑工厂建设与运维管 理,同时应其有下列主要功能: 1工厂数据仓库系统管理工厂建设期间和运营维护期间的 客种工厂数据和文件,提供工厂各管理岗位综合信息查询平台。 2数学模型实现工广数据在更广泛业务基础上的紧密关联 将工广当前状况以视图的形式全面实时地展现给各级决策/管理 者。 3根据主题表、数据源、数据抽取规则定义,对由数据、文件、 模型构成的异构数据源进行筛选、转换、加工、一致性检查,并支持 抽取、导人/装载、发布、更新等管理功能。宜具有“智能交付”功 能。 4对描述工厂的数据、文件和逻辑与物理模型进行分类组织 与存储管理,并进行有机关联管理。
7.2.3电子文档管理子系统应对工厂全生命周期内产生
5支持分类和智能查询写浏览,支持数据提取并生成报表。 支持逻辑与物理模型浏览,模型浏览包括施工进度、安装过程等的 模拟和设计审核等功能。 6工.作流管理支持审批、发布、状态跟踪等管理功能。 7 版本管理与变更管理。 8安全访问控制与审计功能。 9支持与CAD、电子文档管理、MES和ERP等系统的集 成。 10除应具备本条第1款~第9款的功能外,也可包括本规 范第7.2.3条的全部功能或部分功能。 7.2.5生产运营指挥子系统应对分散在不同系统中的离散数据 源进行抽取、转换、分析关联和组织,并应将生产运营数据和业务 流程进行实时的可视化展示,并应具有下列主要功能: 1支持异构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和灵活的采集策略。 2 基于数据分析与绩效测量的集成化决策支持服务。 3 基于企业组织角色和生产运营流程的实时可视化监控。 4支特棕准浏览器的信息展示,支持与EIP的集成。 5事件监视及报警提承
8.1.1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应包括网络系统、计算机设备、基础软 件、存储与备份系统、信息系统安全、安保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及电 子信息系统机房等主要内容。可按应用系统需求减少或扩充信息 系统基础设施内容。网络系统应由管理信恩网和过程控制网构 成。管理信息网应由电信网、安保网和办公与生产管理网构成。 8.1.2工厂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应按一体化原则进行统筹设计,司 按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分层设计,井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理信息网和过程控制网应一体化统筹设计,应在安全隔 离与访问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实现两个网络的信息传输。 2办公与生产管理网、电信网和安保网应一体化设计,应在 物理布置上协调设计,应采用支持TCP/IP协议的设备或配备编 码器实现数据的传输。
1管理信息网和过程控制网应一体化统筹设计,应在安全隔 离与访问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实现两个网络的信息传输。 2办公与生产管理网、电信网和安保网应一体化设计,应在 物理布置上协调设计,应采用支持TCP/IP协议的设备或配备编 码器实现数据的传输
8.1.3以太网应作为多网融合的基准。在过程控制网中宜采用
8.2网络系统设计要器
8.2.1办公与生产管理网宜采用星型拓扑结构进行分层设计,应 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人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核心层网络设备宜采用全双工模块化的快速三层以太网 交换机,并应进行双机热备和负载均衡等配置。 2汇聚层网络设备选用应留有适当的背板带宽,并应支持全 双工以太网交换机。应适当进行穴余和负载均衡配暨。 3接人层网络设备选用应留有适当的背板带宽,并应支持全
双工以太网交换机。应配备足够的端口数,并应支持IEEE802.1x 等网络协议。 4核心交换之间应采用万兆互连,核心层与汇聚层或接人 层、汇聚层与接入层的交换机宜采用下兆级互莲,宜支持并级到方 兆。
8.2.2服务器接入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宜分开设置,宜按需配置 光纤和UTP接口
8.2.2服务器接入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宜分并设置,宜按需配置
性和可维护性及安全性等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8.2.8过程控制网应提供可读写的OPCSERVER软硬件接LI
8.3计置机设备设计要券
8.3.1计算机设备应包括服务器、工作站、外设等。
1应按ERP、MES、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等的要 求,配备适量的应用服务器和系统管理服务器,并应进行优化整 合。 2 关键应用服务器应采用究余配置。 3 应用系绕服务器可采用集群、负载均衡与虚拟化技术。 4 通信服务器应对1/O吞吐能力、硬盘1/O重点配置。 5 数据库服务器应对CPU处理能力、内荐容量、I/O吞吐能 力量点配置。 8.3.3计算机设备设计应根据生产办公需要,配备一定数量、性
能良好的台式机、便携机、工作站、PDA及外设
8.4.1基础软件应由系统支撑类软件和系统管理类软件组成 基础软件配备应按应用系统和硬件环境的实际需要合理选用
1应按实际需要选择成熟的正式发布版本的操作系统,并应 满足最小化配置原则。 应按应用系统的配备状况选择配置适当的数据库系统。 3 应选择配备满足用户数量要求、运行稳定的服务器软件。 4 应按需配置集成的开发工具套件和适量的中间件。 5 应部署DNS、DHCP、网络统一授时服务等系统。 843 系统管理米软件应符合下列机定
8.4.3系统管理类软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管理类软件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 2 网络管理软件应支持标准网管协议。 3桌面管理软件应具备远程控制、软件分发、计算机软硬件 资产管理、补丁管理、报表统计等功能。 4用户管理软件应支持标准的LDAP协议。
8.5存储与备份系统设计要素
8.5.1存储系统应由存储设备、存储网络及存储管理软件组成。 8.5.2存储系统设计可选用DAS、NAS和SAN结构。数据的 集中存储宜采用SAN结构实现。 8.5.3存储系统宜根据工厂规模、地域分布以及应用系统的配备 状况相对集中建立。
8.5.4存储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存储系统数据容量应关于三年累计工厂信息系统数据量 的1.5倍,并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 2应具备一定的允余校对功能,宜采用硬RAID,并宜支持 RAIDO+1、RAID5等级别。 3 应支持磁盘热插拔。 4 应支持Windows、Unix或Linux等各版本操作系统。 5 应配备适量的Cache,并应具备2倍以上的扩展空间。 6 应支持双控制器,并应保证系统7×24h不间断运行。 8.5.5 存储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支持专用或通用的存储管理软件。 2管理软件应具备对存储系统的配置、定义、性能监视、状态 报告等管理功能。 3管理软件应能进行容量评估、容量扩履、资源使用,并应提 供详细的数据积累和报告。 4管理软件应具备主机到存储系统的/O通道负载平衡和 故臨切换功能
8.5.6备份系统应由备份设备、备份软件、备份策略等构
8.5.7备份系统应按数据级、应用级和业务级进行分级设计。网
::每求凯证欢据波 业劳级进行分级设计。闪 络系统应室少配备数据级备份系统,关键应用系统可配备应用级 或业务级备份系统。备份系统备份的内容与容灾程度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炎难恢复规范》GB/T20988 的有关规定。
具备容灾功能,可按销建立容灾中心
8.5.9备份策略应采用“全额备份十差额备份十日志备件
8.6信息系统安全设计要索
8.6.1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和工厂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应根据 国家现行有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标准的规定确定。信息系统 安全保障体系应由技术和管理体系构成。
8.6.1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和工厂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
3.6.2技术体系应包括下列主要
1物理安全应包括物理位置的选择、物理访问控制、防盗窃 和防破坏、防雷击、防火、防水和防潮、防静电、温湿度控制、电力供 应、电磁防护等内容。 2网络安全应包括结构安全、访问控制、安全审计、边界完整 性检查、人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网络设备防护等内容。 3主机安全应包括身份鉴别、安全标记、访问控制、可信路 径、安全审计、剩余信息保护、人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资源控制 等内容。 4应用安全应包括身份鉴别、安全标记、访问控制、可信路 径、安全审计、剩余信息保护、通信完整性、通信保密性、抗抵赖、软 牛容错、资源控制等内容。 5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应包括数据完整性、数据保密性、备 份和恢复等内容。
8.6.3管理体系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发布、评审和修订 等内容。 2安全管理机构应包括岗位设置、人员配备、授权和审批、沟 通和合作、审核和检查等内容。 3人员安全管理应包括人员录用、人员离岗、人员考核、安全 意识教育和培训、外部人员访问管理等内容。 4系统建设管理应包括系统定级、安全方案设计、产品采购 和使用、自行软件开发、外包软件开发、工程实施、测试验收、系统 交付、系统备案、等级测评、安全服务商选择等内容。 5系统运维管理应包括环境管理、资产管理、介质管理、设备 管理、监控管理和安全管理中心、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管理、恶 葱代码防范管理、密码管理、变更管理、备份与恢复管理、安全事件 处置、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8.6.4物理安全设计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
系统物理安全技术要求》GB/T21052的有关规定。应重点保护 信息系统设备、设施、介质和信息免遭自然灾害、环境事故、人为, 以及各种以物理手段进行的违法犯罪行为导致的破坏和丢失,在 系统设备的选择、放置等方面应符合有关防火、防爆、防雷、防腐、 HSE等的规定。
8.6.5网络构架和软硬件配置应进行安全设计。
1应具备账户、组织结构、身份认证、授权和审计等管理功 能。 2应邀循本地认证与集中认证相结合,静态口令、动态口令 与PKI认证相结合,认证、授权与记账服务器穴余配置等原则。 3应至少具备用户名/口令、令牌/智能卡、PKI、生物特征鉴 别、IP地址和域名、硬件序列号等认证方式中的一种,并应根据系
汽车标准8.6.7访问控制策略应在物理、网络、主机、应用的各个层面
层面部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房应部署门禁系统。 2应在网络边界部署访问控制设备,应启用访间控制功能。 并应根据访问控制列表对数据包和系统资源实现充许或拒绝用户 访问。 3应启用访问控制功能,并应依据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对资测 的访问。 4应提供访问控制功能控制用户组和用户对系统功能和用 户数据的访问。 8.6.8网络系统应部署病毒防护、关键数据及文档加密等系统。 8.6.9网络系统应部署人侵检测、漏洞扫描、安全审计等系统。 8下网级系然应控管自系然安全然必空进得常全流部耐
的访问。 4应提供访问控制功能控制用户组和用户对系统功能和用 户数据的访问。 8.6.8网络系统应部署病毒防护、关键数据及文档加密等系统。 8.6.9网络系统应部署人侵检测、漏洞扫描、安全审计等系统。 8.6.10 网络系统应按信息系统安全等级规定进行穴余设计和配 置,并应建立适当的穴余恢复机制。 8.6.11 企业应制定信息系统安全策略。 8.6.12企业应设置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机构,并应制定相应的安 全管理制度,同时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培训。 8.6.13企业应建立信息系统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重要信息
8.6.8网络系统应部署病毒防护、关键数据及文档加密等系统。
8.6.12企业应设置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机构,并应制定相应的安 全管理制度,同时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培训。 8.6.13企业应建立信息系统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重要信息 系统应建立应急预案,
8.7.1工厂应配备和部署生产区域及非生产区域安保系统 8.7.2 生产区域安保系统应包括监控、巡更、门禁、周界防护报警 等。 8.7.3非生产区域的楼宇安保系统宜配备门禁、公用设施监控, 巡更、周界防护报警等。
8.7.4安保系统应选择开放的软硬件施工组织设计标准规范范本,宜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并 官支持以太网连接。
....- 化工标准 石油标准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