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487-2017 数据中心制冷与空调设计标准.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系统满足基本需求外,增加了X个组件、X个单元、X个模块 或X个路径。任何X个组件、单元、模块或路径的故障或维护不 会导致系统运行中断(X1~N)
continuous cooling
为了保证发热量较高的主机房及不间断电源间等房间能维持 稳定的温度,需为制冷与空调系统设置必要的措施,保证供冷连 续,系统不因市电中断、冷机重启等事件发生冷却中断、
thermal energy tank
种水蓄冷设施,利用水在不同温度时密度不同的特性水利管理,通道 系统使不同温度的水保持分层,从而避免冷水和温水混合送 量损失,达到蓄冷目的,通常包含水罐本体、布水器、液位计 元件、保冷层、爬梯、栏杆和防雷装置等
2.0.11热/冷通道
将机架面对面、背对背成列摆放,机架面与面之间的通道称 道,机架背与背之间的通道称为热通道。机架内的电子信息 自带风扇从冷通道取风.吸热后将热风排人热通道,
mechanical refrigeration
根据热力学第一、第二定理,利用专用的技术设备,在机械能 热能或其他外界能源驱动下,迫使热量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转 移的热力学过程称为机械制冷。
free cooling
在气象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利用室外空气的冷量、而不需机机 的冷却过程称为自然冷却
2.0.14部分自然冷却
在气象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利用室外空气的冷量进行部分 令量不足部分由机械制冷补充的冷却过程称为部分自然冷却
在气象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利用室外空气对载冷流体(冷冻水 或添加了乙二醇的冷冻水进行冷却、而不需机械制冷的冷却过程 称为水侧自然冷却。水侧自然冷却属于间接自然冷却,与室外低 温空气仅进行热交换,不进行质交换,室外空气不会直接进入电子 信息设备所在的区域
2.0.16空气侧(风侧)自然冷
在气象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利用室外空气对载冷空气进行冷 却而不需要机械制冷的冷却过程称为风侧自然冷却。空气侧(风 则)自然冷却分为直接风侧自然冷却和间接风侧自然冷却:①首接 风侧自然冷却过程中,室外空气携带冷量直接进人电子信息设备 所在的区域,吸取设备散热量后再次排风至室外,热交换和质交换 会同时发生;②间接风侧自然冷却过程中,循环风与室外空气仅进 行热交换,不进行质交换,室外空气不会直接进人电子信息设备所 在的区域。
专为电子信息机房服务的空调机组称为机房空调,功能上可 以支持主机房全年散热的要求,能够维持电子信息设备机房温度、 湿度、空气洁净度以及维持空气循环等。机房空调包括风冷直 机房空调、水冷直膨机房空调和冷冻水机房空调等
空调机组本身自带压缩机,其制冷系统中液态制冷剂在 盘管内直接蒸发(膨胀)实现对盘管外的空气(即空调室内 )吸热而制冷,其制冷系统中气态制冷剂通过室外空气冷 友杰
2.0.19水冷直膨机房空调
空调机组本身自带压缩机,其制冷系统中液态制冷剂在 器盘管内直接蒸发(膨胀)实现对盘管外的空气(即空调室
空气)吸热而制冷,其制冷系统中气态制冷剂通过水(或水与乙二 醇混合溶液)冷却为液态。
机房空调机组本身不带压缩机,冷却盘管内载冷剂为冷 (也可为冷冻水与乙,二醇混合溶液或其他介质)
风冷式冷冻水系统是冷冻水制备的一种方式,主要由风 水机组及配套设施组成。风冷冷水机组制冷系统中的液态制 在其蒸发器盘管内直接蒸发(膨胀)实现对盘管外的冷冻水咳 制冷,其制冷系统中气态制冷剂通过风冷的方式冷却为液态
2.0.22水冷式冷冻水系统
水冷式冷冻水系统是冷冻水制备的一种方式,主要由水冷冷 水机组及配套设施组成。水冷冷水机组制冷系统中液态制冷剂在 其蒸发器盘管内直接蒸发(膨胀)实现对盘管外的冷冻水吸热而制 冷,其制冷系统中气态制冷剂通过水冷的方式冷却为态
液体在蒸发成气体过程中会吸热,从而降低周围温度起到冷 却作用,这一热力过程就是蒸发冷却。条件适宜时,数据中心可采 用水蒸发冷却的制冷方式,让水流接触干热空气,发生汽化,吸收 热量,降低温度。
.0.1数据中心内舒适性或其他功能用的供暖、通风、制冷 周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见范》GB50736和《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0019的相关规定,
.0.3数据中心制冷与空调系统应与数据中心的整体建设 办调统一,应与近期建设规模和远期发展规划协调一致,应为 安装、操作运行、维修检测以及安全保护、设备搬运等提供 条件。
3.0.4数据中心制冷与空调系统应满足数据中心的等级要求,符
3.0.6数据中心的不同区域可以采用不同的性能等级,各自承担
3.0.6数据中心的不同区域可以采用不同的性能等级,各自承担 不同的信息系统业务。对应的制冷与空调系统,不应低于该区域 的性能等级的要求。
3.0.7C级机房的制冷与空调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数据中心制冷与空调系统应满足最大散热需求。 2制冷与空调系统及其供配电、输配管路等设施发生故障或 需要维护时,可以中断电子信息设备的运行。 3.0.8B级机房的制冷与空调系统不得低于C级机房的配置,且
主机房的运行环境应满足电子信息设备的便用要求,设备 定时,应满足表 4.0.1 的要求,
表 4. 0. 1 主机房电子信息设备环境要求
4.0.2主机房的运行环境应满足电子信息设备使用要求,并宜提 高电子信息设备的进风温度。 4.0.3电池间的环境应满足房间内所有设备的使用要求,设备不 确定时,电池间的温度参数应为20℃~30℃,耳不得结露。 4.0.4数据中心内无人值守的辅助房间如介质库、备品备件间 储存间等,应满足需要安置的设备和器材的要求,位于严寒或寒冷 地区的数据中心,房间仅要求防冻时,室内防冻设计温度应 为5℃。
4.0.5数据中心内有人值守的辅助房间如值班室、监控室、应急 指挥中心等,其室内设计参数除应满足需要安置设备和器材的使 用要求,还应满足人员的舒适性要求
1 按工作人员计算,每人40m/h 2 维持室内正压所需风量。 4.0.7 数据中心用来支持电子信息设备稳定运行的空调及其配 套设施,需要依照室外空气参数选型时,宜符合下列规定: 1湿球温度宜采用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极端湿球温度; 2夏季十球温度宜采用极端最高干球温度,统计年份宜为 30年,不足30年者,也可按实有年份采用,但不宜少于10年; 3冬季干球温度宜采用极端最低干球温度,统计年份宜为 30年,不足30年者,也可按实有年份采用,但不宜少于10年。
5.1.1数据中心需要排热的房间,采用通风达不到室内设备温 度、湿度,洁净度要求或条件不允许、不经济时,应设置空调系统。 5.1.2数据中心空调房间宜集中布置,使用功能、温湿度参数等 相近的空调房间宜相邻布置。 5.1.3对环境有不同要求的电子信息设备宜布置在不同的空调 房间内。
5.1.3对环境有不同要求的电子信息设备宜布置在不同
5.1.4下列情况.宜对空调系统进行全
1需要对空调系统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和优化时; 2需要对空调系统节能措施进行评估时; 3需要对空调系统全年能耗做出预判并计算电能利用效率 (PUE)时。
5.2.1数据中心需要全年制冷,应对需要供冷的各个房间 负荷计算。
5.2.1数据中心需要全年制冷,应对需要供冷的各个房间进行冷
1 电子信息设备的散热: 2 通过围护结构传人的热量; 3 通过围护结构透明部分进入的太阳辐射热量 4 人体散热量; 5 照明散热量; 6 渗透空气带人的热量; 7其他设备、器具、管道及其他内部热源的散热量。
5.2.3空调系统的夏季冷负荷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应根据各项得热量的种类、性质以及机房的蓄热特性,分 别进行计算; 2应按服务范围内的各空调区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 确定; 3 应计入需要空调系统承担的新风负荷; 应计人再热负荷及各项有关的附加冷负荷; 5 可根据电子信息设备的使用要求,采用同时使用系数 修正。 5.2.4 空调系统的附加冷负荷,宜按下列各项确定: 1 空气通过风机、风管温升引起的附加冷负荷: 2冷水通过水泵、管道、水箱温升引起的附加冷负荷。 5.2.5数据中心电子信息设备的发热宜根据设备的实际用电量 进行迁管 摄生换我热能
用系数及通风系数,并应根据下列各项确定: 1人体散湿量; 2新风及渗透空气带人的湿量: 3围护结构散湿量; 4其他散湿量。
5.3.1主机房的空调系统形式和气流组织应满足房间内所有设 备的散热要求,可通过气流组织模拟进行方案比选。 5.3.2主机房需要的操作层高度,除应满足机柜高度、管线安装 建筑条件等因素外,还应满足气流组织的需要。 5.3.3主机房机架内相邻机架内的由子信自设备气流方向宜保
备的散热要求,可通过气流组织模拟进行方案比选。
5.3.3主机房机架内、相邻机架内的电子信息设备气
特致,机架宜按冷热通道分离的方式布置,冷热通道宜 措施。
5.3.4机架采用前进后出的气流方向时,机架门宜为可
电子信息设备未安装时,机柜门宜采用实体门;电子信息设备开通 运行后,应采用通风门。
机房设置冷热通道隔离时,机架排列宜保持连续不间断, 车续时,可采用插满盲板的空机架或在机架间安装固定隔板 式进行补位
5.3.6机房设置冷热通道隔离时,冷热通道之间应避免孔洞缝 隙,确实需要管线穿越处应设置毛刷或其他封堵方式。 5.3.7设置冷热通道隔离时,不应影响消防系统的灭火效果及人 员的安全疏散。
5.3.6机房设置冷热通道隔离时,冷热通道之间应避免孔洞缝
5.3.8主机房采用地板下送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为电子信息设备提供空调送风的开孔地板应布置在冷通 道,没有安装机架或暂时没有运行的机架前,地板应为无孔型,也 可采用具有开启/关闭功能的开孔地板: 2开孔地板和回风口宜采用有效通风面积大、风量可调节的 地板或风口; 3地板下的通风空间不宜存在气流障碍物。确实需要安装 管线或其他障碍物时,宜通过气流模拟,确保不会影响机架的 散热。
5.3.9技术经济合理且满足电子信息设备对运行环境的
5.4.1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应满足电子信息设备对运行环境的要 求,同时兼顾运维管理的需要。
同一类空调宜采用规格型号相同的机型,
5.4.3满足电子信息设备对运行环境的要求且技术经济合理时, 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宜采用自然冷却技术。 5.4.4采用风侧自然冷却系统的主机房和供配电房间,应符合下 列规定
满定电宁信总设备刘运1门
1采用风侧自然冷却的空调系统,宜对送风的温度、湿度、含 尘量进行自动控制。室外空气质量不满足电子信息设备要求时。 宜采用间接风侧自然冷却的空调形式。 2极端气象或某些特定条件下,采用风侧自然冷却设施不经 济、不合理或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时,应设置机械制冷设施进行 补充。 3风侧自然冷却装置宜根据当地气象条件、水资源情况、数 据中心建筑条件等,与蒸发冷却技术结合使用。 4冬季需要运行的设备及有冻结风险的水管和阀门应有防 冻设施。 5应避免空调送风、排风之间发生气流短路。 5.4.5数据中心采用冷冻水型机房空调时,宜采用送风温度控 制,机房空调应运行在露点温度之上。 5.4.6数据中心采用风冷直膨机房空调时,在满足电子信息设备 的散热要求的前提下,宜提高蒸发温度,宜采用变容量机组。 5.4.7数据中心采用风冷直膨机房空调时,室内、外机的安装空 间、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的最大管长和最大高差,均应符合产品的 技术标准,同时兼顾能效比。 5.4.8数据中心采用风冷直膨机房空调时,空调室外机设置应符 合下列规定:
5.4.8数据中心采用风冷直膨机房空调时,空调室外机设置应符 合下列规定: 1应确保进风、排风通畅,在排出空气与吸入空气之间不发 生明显的气流短路,避免发生热岛效应; 2应避免污浊气流的影响; 3噪声和排热应满足周围环境需求; 4室外机的维护和更换应便利。
采用近端制冷的冷却设施。近端制冷设施设置应满足电子信息设 备的运行维护要求
的可靠性要求保持一致。 5.4.12主机房内空调系统用循环机组宜设置初效过滤器或中效 过滤器。新风系统或全空气系统应设置初效过滤器或中效过滤 器,也可设置亚高效空气过滤器和化学过滤装置。 5.4.13数据中心的湿度宜采用专用设备控制,并宜采用温湿度 独立控制的策略。
.4.14主机房新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集中新风系统应根据建筑形式、分期计划、负荷变化等条 件进行划分。 2新风系统宜承担空调区的全部除湿负荷,其处理方式应根 据室外计算温度和送风状态点要求,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新风机 组选型条件可按极端气象参数: 3承担除湿功能的新风系统,每个新风区宜设置不少于两套 新风机组,单台机组维护时,其余机组承担70%以上的负荷; 4室外空气质量不满足电子信感设备要求时,新风系统应增 加相应的处理措施。 5新风系统的风机宜采用变风量的调节方式: 6集中处理的新风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房间送风口表面不 会结露,送风口宜位于机房空调回风区。
5.4.15新风进风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风口位置应设在空气较清洁的地点,进风口面积应 最大新风量需求;
应避免进风、排风短路: 3 寒冷和严寒地区,进风口处应设置防冻保温措施
5.5.1数据中心的空调水管不应穿越与之无关的主机房或供配 电房间,检修口不应设在主机房或供配电房间内。 5.5.2采用双套管路的空调系统,除使用房间外,管道宜布置在 不同的物理空间内。
5.5. 1数据中心的空调水管不应穿越与之无关的主机
5.5.3主机房和供配电房间内的空调水管宜采用无缝钢管
连接。阀门宜采用法兰或支耳连接。
5.5.4制冷与空调管线、阀门、仪表、附件等设施宜予
.5.4制冷与空调管线、阀门、仪表、附件等设施宜预留 空间。
6.1.1数据中心冷冻水系统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设地周边存在连续稳定、可以利用的废热和工业余热的 区域,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吸收式冷水机组。 2数据中心的建设地点存在能够利用可再生冷源,且技术经 济合理时,应优先采用可再生冷源。当采用可再生冷源受到气候 等原因的限制无法保证时,应设置辅助冷源。 3气象条件充许时,可利用室外低温空气,通过自然冷却方 式作为空调系统冷源。 4城市或区域的供电充足有保证时,空调系统的冷源宜采用 电动压缩式机组。 5天然气供应充足的地区,数据中心冷电联合的能源综合利 用率较高,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分布式燃气冷电联供系统。如 果周边还存在其他用热用户,也可采用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 系统。 6公共建筑群具备区域供冷条件,满足数据中心的性能要 求,且技术经济合理时,数据中心的冷源也可由区域供冷站提供。 7实施峰谷电价的地区,技术经济合理时,数据中心的冷源 可采用水蓄冷或其他蓄冷方式。 .1.2利用江河湖水作为自然冷源的系统,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 条件下,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利用江河湖水作为冷源,应对地表水体资源和水体环境进 行评价,并取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同意。当江河湖为航运通道时,取 水口和排水口的设置位置还应取得航运主管部门的批准。
2利用江河湖水作为冷源,应考羊水、枯水李节的水位差, 并应有措施防止洪水对数据中心造成影响。 3利用江河湖水作冷源的空调水系统,宜采用中间换热器将 地表水和空调循环水进行隔离,地表水不宜直接进入主机房。换 热器应具备拆卸、清洗的条件。 4地表水进入换热器前,并应设置过滤、清洗、灭藻等水处理 猎施,井不得造成环境污染。 5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的取水口,应设在水位较深、水质较 好的位置,并应位于排水口的上游,且远离排水口; 6冬季有冻结可能的地区,制冷系统应有防范措施。 6.1.3利用海水作为自然冷源的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海水换热系统应根据海水水文状况、温度变化规律等进行 设计,并应有措施避免涨潮、海赚等事件对数据中心造成危害。 2海水设计温度宜根据近30年取水点区域的海水温度 确定。 3升式系统的取水口深度应根据海水水深温度特性进行优 化后确定,距离海底高度宜大于2.5m。取水口应能抵抗大风和海 水的潮汐引起的水流应力。取水口处应设置过滤器、杀菌除藻和 防微生物附着的装置,排水口与取水口应保持一定距离。 4与海水接触的设备及管道,应真有耐海水腐蚀性能,并应 米取防止微生物附看的措施。 5冬李有冻结可能的地区,制冷系统应有防范措施。 6海水冷却的系统应设置中间换热器,海水不应直接进人主 机房。换热器应具备拆卸、清洗的条件。 6.1.4利用污水作为自然冷源的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考虑污水水温、水质及流量的变化规律和对后续污水处 理工艺的影响等因素。 2采用开式原生污水源系统时,原生污水取水口处设置的过 滤装置应具有连续反冲洗的功能,取水口处污水量应稳定,排水口
6.1.3利用海水作为自然冷源的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位于取水下游并与取水口保持一定的距离。 3采用开式污水源作为自然冷源的冷却系统,应设置中间换 热器,污水不应直接进人主机房。换热器应具备拆卸、清洗的条件。 4采用再生污水源作为自然冷源的冷却系统,宜设置中间换 热器,污水不宜直接进入主机房。换热器应具备拆卸、清洗的条件。 6.1.5数据中心采用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且气象条件许可时 冷源宜采用与水侧自然冷却相结合的方式。 5.1.6数据中心冷冻水系统采用多种制冷模式结合时,应根据季 节时段调敷供冷模式各模式之间的切换应有技术拱施确保其平
6.2.1数据中心冷冻水系统应能满足满负荷和部分负荷的运行 要求,并宜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部分负荷的运行效率。 6.2.2数据中心冷冻水系统的冷水机组台数及单机制冷量的设 置,宜与数据中心的建设分期匹配。 6.2.3数据中心的冷冻水系统采用机械制冷与自然冷源结合的 方式时,自然冷源设施不应降低数据中心冷源系统的性能等级。 6.2.4数据中心冷冻水系统与舒适性空调或其他功能用房的冷
2.5数据中心内,承载显热负何的冷冻水系统,在满足电 设备的散热要求的前提下,应提高冷冻水系统的供水温度, 共回水温差。
6.2.6数据中心采用双套冷冻水系统,2N架构时,两套冷冻7
0.3.2直了至外或与至外环境直接接融的冷源设施需冬李运们 时,应配备有效的防冻措施。设防温度应参照当地极端最低温度。
6.3.3布置在室外的风冷冷水机组、干冷器和冷却塔争
防污染保护的场合,也可采用闭式冷却塔。冷却塔设备材 烧性能等级不得低于B1级。
6.3.5冷却塔循环水系统应配置水处理措施,宜采用物理 相结合的处理方式。
6.3.6冷却塔循环水系统设有集水箱时,集水箱宜设在室内,补 水宜设在集水箱处。
6.3.6冷却塔循环水系统设有集水箱时,集水箱宜设在室
6.3.7冷却塔循环水系统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系统最小
6.3.8数据中心采用开式冷却塔加板式换热器的方式实理
自然冷却时,板式换热器阻力不宜超过6kPa,板片应留有不 20%的扩充空间。
6.3.9数据中心有连续供冷需求,且采用蓄冷罐的冷冻水
6.3.9数据中心有连续供冷需求,且采用蓄冷罐的冷冻水
6.3.11蓄冷罐的供回水管宜设有自动切断阀,当蓄冷罐发
定运行的环境要求,并应兼顾节能与运维要求。 7.0.2数据中心制冷与空调设施的监控系统与其他设施的监控 系统宜分别设置;当不能分别设置时,应有措施保证数据中心制冷 与空调设施的性能要求。 7.0.3A级机房制冷与空调设施的监控系统宜符合下列规定: 1监控系统宜设有允余组件,任一组件发生故障或需要维护 时,不会造成供冷的中断或供冷量不足。 2监控系统组件之间的通信路径宜设置穴余,任一通信路径 发生故障或需要维护时,不应造成供冷系统的中断或供冷量不足。 3数据中心需要分期部署时,新增供冷设施的监控系统不应 造成已运行的电子信息设备供冷中断或供冷量不足。 7.0.4数据中心制冷与空调设施的监控系统,其功能设置应符合 下列规定: 1监控系统宜接入制冷与空调设施的运行参数,当参数异常 时,监控系统告警。 2冷通道温、湿度宜纳人监控系统。 3宜为主机房敷设在地板下的空调水管设置漏水监测装置。 4制冷与空调宜设置群控功能,同一组群的空调设备,还应 有措施避免机组之间出现运行状态相反的情况。 5监控系统应能完成制冷与空调系统加减载的顺序操作。 6制冷与空调系统设有穴余时,监控系统应能自动投人备用 设施,替换故障组件或故障子系统。 7制冷与空调系统设有多种运行模式时,监控系统应能根据
室外气象条件选择并平滑切换运行模式。 8设有应急冷源的制冷与空调系统,其监控系统应能实现应 急冷源的自动充冷、放冷和再次充冷,并应避免不满足温度要求的 冷却介质进人末端空调。 9制冷与空调的监控系统应满足设备的启、停间隔要求。 10冬季运行的新风机组、空调机组、冷却塔、干冷器等,设置 了防冻设施时,应对防冻效果进行监控。 11制冷与空调的监控系统宜具备存储历史数据的功能,并 可利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优化系统运行。 12监控系统宜具备区分访向等级与操控权限的功能。 7.0.5制冷与空调监控系统应明确制冷与空调系统的运行逻辑 监控点位、自控仪表的技术要求、控制阀门的类型等内容。 7.0.6数据中心应对制冷与空调的监控系统进行现场调试,并宜 进行工广测试与验证。
8.1.1电子信息设备设置后备电源系统时,数据中心制冷及空调 系统也应设置后备电源系统。 8.1.2A级机房制冷与空调设施的供配电系统应与数据中心的 性能等级保持一致。 8.1.3A级机房监控系统的控制器电源、控制阀门电源应采用 不间断电源供电
8.1.5连续供冷的数据中心,采用风冷或水冷直膨型机房空调
8.1.5连续供冷的数据中心,采用风冷或水冷直膨型机房空调 时,空调室内室外机组均应采用不间断电源供电。
8.2.1数据中心的机房空调集中安装区应设置地面排水设施,采 用集中冷源时应设置事故应急排水系统。排水管路宜设置在空调 区内,且不应布置在电子信息设备或供配电设备的正上方。 8.2.2数据中心的冷冻站内应设置给水与排水设施,满足水系统 中洗、排水、排污要求,此外还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水淹。 8.2.3冷冻水、冷却水、补水等系统应设置相应的水质控制装置,
用集中冷源时应设置事故应急排水系统。排水管路宜设置在空调
冷却水补水系统应满足数据中心制冷与空调系
级的要求,其流量和压力应满足使用设备的要求; 2冷却水补水中断,会导致制冷系统中断时,应设置补水储 存装置,储存时间不应低于当地应急水车抵达现场的时间,无法确 定时,不宜低于12h。补水储存装置上宜预留补水接人口。 3冷却水补水宜采用市政自来水,也可采用水质满足要求的 再生水、井水、湖水、河水等。 4冷却水补水的储存应采取措施,防止水质变坏。 8.2.5主机房的加湿水质应满足加湿设备对水质的要求且应满 足卫生要求。 8.2.6敷设在主机房和供配电房间的给排水管道应米取防渗漏
8.2.6敷设在主机房和供配电房间的给排水管道应米取防渗漏 和防结露措施。
8.3.1数据中心的建筑空间布置应满足制冷与空调设备的运行、 维护、扩充、更换等要求,且便于易损件、维护工具等设施的运输和 使用。
8.3.1数据中心的建筑空间布置应满足制冷与空调设备的运行, 维护、扩充、更换等要求,且便于易损件、维护工具等设施的运输和 使用。 8.3.2数据中心人流、物流路线排布,应保障设备运输和运维线 路短直。 8.3.3数据中心内通道的宽度及门的尺寸无法满足制冷与空调 系统设备、材料、工具的运输要求时,应设置设备搬运口。 8.3.4数据中心的主机房不宜设置外窗。设有外窗时,应有措施 避免阳光直射。 8.3.5数据中心的外围护结构应有利于散热,材料选型应满足保 温、隔热、防火、防潮、防尘等要求,应有措施防止内表面发生结露 8.3.6采用地板下送风的主机房,地面设计应满足使用功能要 求,活动地板的高度应根据电缆布线和空调送风要求确定,并应符 合下列规定:
灰、易子清洁的材料。 3活动地板下的楼板或地面应采取保温、防潮措施。 防静电活动地板的铺设高度,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有条 件的情况下,应尽量提高活动地板的铺设高度,既作为电缆布线, 又作为空调静压箱时,可根据风量计算其高度,并应考虑布线所占 空间,不宜小于500mm。当机房面积较大、线缆较多时,应适当提 高活动地板的高度
3.3.8数据中心的冷冻站等辅助和支持房间应采取合理的 和减振措施,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及噪声应满足国家现行 和环保要求。
公共安全标准8.3.9采用冷冻水空调的主机房、不间断电源室等房间
9.0.1供暖系统设计,应对需要供暖的各个房间行热负荷计算。 9.0.2技术经济合理时,数据中心需要供暖的区域宜利用主机房 的余热。
.0.6数据中心供配电房间内,采用热水型风机盘管等方式 时,空调设备宜设置在房间外部,通过设置送/回风管路系统 热量输送。
9.0.7数据中心供配电房间采用热水型散热器供暖时,应符
1散热器的安装位置应远离供配电设备。 2供暖水管宜短直,应减少接头、附件无缝钢管标准,阀门宜设置在供 房间外。
9.0.9数据中心的电池间宜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当通风无法保 证电池间设备的环境要求时,宜设置空调系统。 9.0.10设有空调系统的电池间,应设置排风装置,换气次数不宜 小于0.5次/h;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产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 数据标准
- 相关专题: